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_黄群芳

合集下载

AHP法和SBE法评价城央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AHP法和SBE法评价城央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AHP法和SBE法评价城央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作者:张杨思慧舒瑶黄程前来源:《南方农业·上》2024年第02期摘要建立准确有效的城央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对营造适宜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从而提高公园的植物景观质量有重要作用。

以湖南省长沙市洋湖湿地公园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美景度评价法(SBE法)来研究影响城央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重要因素。

结果显示:准则层中,生态特性的权重最大(0.638 4),景观特性(0.261 2)和服务特性(0.100 3)权重低于0.4;AHP法评价结果为Ⅰ级景观5个,Ⅱ级景观15个,无Ⅲ级、Ⅳ级景观,洋湖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整体水平良好,但优质的植物景观相对较少;经肯德尔协同系数法对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检验,得出Kendall’s W=0.921,渐近显著性p=0.014<0.05,说明两种方法评价结果整体具有较高一致性,在景观评价过程中可以相互补充使用。

关键词城央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层次分析法;美景度评价法;湖南省长沙市洋湖湿地公园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3.020城央型湿地公园指城市建成区内的湿地公园。

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差异化建设。

相较于城郊型、远郊型湿地公园,城央型湿地公园受区位和周边人群活动的影响,其景观、服务属性增强[1]。

目前的植物景观评价研究中,很多评价的方法及其指标多针对某些具体的公园,但由于我国湿地公园分类方法复杂,类型繁多,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的规划要点不同,在实际评价时不能通用普适性的评价标准[2-3]。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针对性建立城央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共性评价模型,结合美景度评价法,针对性探究城央型湿地公园的最佳植物景观类型,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洋湖湿地公园的20个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较为直观的评价结果。

天目湖景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修改建议

天目湖景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修改建议

一场春雨,柔柔美美飘洒人间,将山 地滋润得柔软酥松。攒足了劲,渴盼了一 冬,期待着破土而出的笋娃娃,几乎在一 夜间,一个个用劲拱开土,探头探脑地在 漫山遍野里笑裂着。 竹笋破土而出的日子,是山里人最开 心的时候。山农肩扛山锄、手提竹篮,一 路哼唱着粗犷的山歌,穿过鲜花绽放的山 道,深入莽莽苍苍、青翠欲滴的竹海,看 那遍布竹林间, 一个个憨态可掬的笋娃 娃



天目湖存在的问题
• 1、污染问题
• 天目湖的水,原来可以说是淽澈见底,可以随时用手捧水饮用,以解渴, 也是溧阳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即自来水,如今湖水已受到了污染,必须 经过自来水厂的过滤等一系列的提纯工作,也要花费大笔资金和人力。经过 观察,在湖边上经常浮着垃圾:泡沫饭盒、竹竿、食品包装袋、废纸、矿泉 水瓶、瓜子等,这些都是污染源,而且大煞风景。
天目湖南山竹海风景区主要景点介绍:
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距天目湖山水园景区18公里,是江苏、浙江 、安徽三省交界乊地,景区内峰峦起起伏,万亩翠竹一望无垠,破石 而出的竹子,诠释了一望无垠的竹海磅礴气势。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 是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的核心景区,浓聚了天目湖的精华。 在竹海中,两山夹峙乊间,山涧水和天然雨水汇集成了小小的“ 静湖”,湖水终年淽冽,犹如一块宝蓝色的绸缎。放眼望去,竹在水 中长,水在竹间流,静湖与绵延的竹海相映成趣。 攀上海拔508米的吴越弟一峰,便可将万亩竹海全景,苏浙皖三省 风光尽收眼底,真正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风光。此处是南山乊巅, 还可以撞钟祈福,亲身体验“竹海钟声响三省”的奇妙感受。 南山竹海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得周边村落有着许多长寿老人,长寿 文化成为南山竹海的文化内涵。从分布在竹海深处的“寿”字,到南 山寿翁,这个中国第一老寿星,再到万寿堂,寿文化无处不在。到南 山竹海拜南山寿翁,祈福长寿,已蔚然成风。

天目湖水环境现状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天目湖水环境现状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环境 2003, 12(4): 405-408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311) 作者简介:张运林(1976–),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理湖泊学与水环境研究。

E-mial: ylzhang@ 收稿日期:2003-05-19天目湖水环境现状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张运林1, 2,陈伟民1,杨顶田1, 2,江晶1, 2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摘要:天目湖是江苏省开发建设的重点旅游风景区之一,然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造成了天目湖的水环境的巨大破坏。

文章根据对天目湖的全湖周年水质观测以及相关的历史资料的分析,在阐述天目湖水环境现状、旅游资源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天目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良好的水质是天目湖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首要条件;明确划定天目湖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实施截污工程;恢复植被,控制氮磷的入湖量;养殖业适度发展;加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保护与管理。

关键词:天目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4-0405-04生态旅游(Ecotourism )概念源于绿色旅游或自然旅游,指的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

1983年,世界保护联盟(IUCN )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 )首次提出生态旅游这个术语[1]。

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生态旅游成为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旅游模式,又被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

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公园教材

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公园教材
规划年限: 近期(2007—2015年) 远期(2016—2025年)
人口规模: 开发区涉及7个建制镇、35个行政村 , 区内人口6.43万人 。近期(2015年) 10万人 远期(2025年)20万人
用地规模与位置: 规划总面积340平方公里 。近期总建设用地面积30平方公里 ,远 期总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79平方公里(其余236平方公里为规划控制区) 。距离省会西安78 公里、渭南中心城市35公里、富平县13公里、蒲城县12公里 。(距咸阳国际空港92公里, 阎良航空基地20公里 。)
公园理念: 生态湿地公园遵循生态性[1]、艺术性、多样性、社会性、可持续发展 的设计理念 ,将湖河岸线空间与水体有机融合 ,充分体现自然特性、创造充满生态情 趣的湖滨环境 。生态湿地公园共分入口区、金杉银芦区、梅花坞服务区、水庭暗香景 区、“新天地 ”休闲服务区、临湖漫步游憩区、太湖水上食府区等7个分区 , 同时 ,在 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 ,设计景观小品 ,修复名胜古迹 ,是太湖湿地公园一个集水 生植物观赏、生态科普、候鸟栖息、步道游览等旅游项目以及芦苇荡、生态湿地景观 为主的生态主题公园。
发展分期: 卤阳湖开发建设体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产业衔接、社会保障一 体、生态环境共享、空间布局相融、基础设施共建 ”的理念 ,有秩序、有重点、分步 分期实施。
一期为起步区(2007—2015),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包括装备制造园区、高 科技园区以及天骄湖景区。
二期为拓展区(2016—2020),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 ,在一期基础上继续向北、 向西发展 ,力争全面完成园区内排碱设施、基础设施、文化设施、旅游设施和配套服 务设施建设。
三期为辐射区体需要进行调整 ,完成西区开发 ,完善绿地系统 ,全面完成规划区开发建设 ,辐 射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天目湖流域DOM和CDOM光学特性的对比

天目湖流域DOM和CDOM光学特性的对比

基金项目: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 BK2012050 ) ; 国家水体污染控 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 2012ZX07101 - 010 ) ; 中国科学 院南 京 地 理 与 湖 泊 研 究 所“ 一 三 五 ”重 点 布 局 项 目 ( NIGLAS2012135003 ) hhuniucheng@ 163. com. 作者简介: 牛城( 1984 - ) , 男, 内蒙古赤峰人, * 责任作者, 张运林( 1976 - ) , 男, 湖南邵阳人, 研究员, 博士, 博导, 主 要从事湖泊光学、 水色遥感、 溶解性有机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湖泊 ylzhang@ niglas. ac. cn 生态学的研究,
第9 期

城等: 天目湖流域 DOM 和 CDOM 光学特性的对比
999
showed marked seasonal vari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350 and S R value in DOM and CDOM samples showed the same seasonal variation; the samples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s for each other. Key words: Lake Tianmuhu catchmen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spectral slope coefficient
天目湖流域 DOM 和 CDOM 光学特性的对比

1, 2 1* 1 1, 2 1, 2 1, 2 城 ,张运林 ,朱广伟 ,王明珠 ,周永强 ,刘笑菡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08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CDOM(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 摘要: 对 2011 年 1 —12 月天目湖流域河流及湖体中 DOM( 可溶性有机物) 、 CDOM 的 a350 ( 350 nm 处的吸收系数) 、 S280 ~ 500 ( 280 ~ 500 nm 波段指数函数拟合曲线斜率 ) 、 SR ( 光 对比分析了河流和湖体 DOM、 谱斜率比) 以及 M( a250 a365 ) 值. 结果表明, 天目湖流域 a350 ( CDOM) a350 ( DOM ) 的年均值为 0. 856 4 , 说明 CDOM 对光的吸收占 CDOM 的 a350 年均值分别为 ( 4. 24 ± 1. 89 ) 、 ( 3. 40 ± 1. 48 ) m - 1 , ( 2. 22 ± 0. 83 ) 主导. 河流 DOM、 明显大于湖体的 ( 2. 42 ± 0. 84 ) 、 m -1, CDOM 的 S280 ~ 500 年均值分别为 ( 15. 98 ± 0. 83 ) 、 ( 17. 96 ± 0. 81 ) 表明外源河流输入是天目湖中 DOM 的主要来源. 河流 DOM、

天目湖省级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天目湖省级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等地形 地貌 , 根据 功 能特征将 湿地 公 园分为 : 湿地 保 育区、 宣教 展示 区 、 合理利用区、 管 理服 务 区等 4个
功能 区 ( 见图 1 ) 。
( 1 ) 湿 地保 育 区。面积 4 9 9 h m , 位 于整个 湿 地 公 园的东南 和西 南 部 , 主 要是 由天 目湖 沙河 水 库 上 游 3条 ( 中 田河 、 徐家 园河 和平 桥 河 ) 主要 人湖 河 道 及其 周 边 形 成 的 滩 地 组 成 , 其 中 中 田河 区 域 2 5 2 h m , 徐 家 园河 区域 1 4 7 h m , 平 桥 河 区域 1 0 7 h m 。 保育 区内控 制游 人进 入 , 除开展保 护 、 监测 等必须 的 保 护管理 活动外 , 禁 止 进 行任 何 与 湿 地 生态 系 统 保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3 8 0 ( 2 0 1 3 ) 0 1 — 0 0 2 8 — 0 2
天 目湖 省 级 湿 地 公 园规 划 设 计
杨 清 , 王雪峰 , 冯菊芳 , 冯文军 , 王 爱 忠
( 溧 阳市 林 业 T 作 站 , 江苏 溧阳 2 2 3 3 0 0 )
游湿 地 资源 、 景观 文 化 、 基 础设 施 、 周 边 环 境 等进 行
2 天 目湖 湿地 公 园规 划 设 计
2 . 1 规划 指导 思想和 原则
以科学 发展 观为 指导 , 根 据规 划 区 自然 、 人文 资 源 的特点 , 以 国家有 关 湿地 生 态 保 护 的法 律 法 规 和
充分 调研 和深 入分 析 后 , 以保 护 天 目湖上 游 湿地 资 源及 水 源地水 质 为 目标 , 将 天 目湖湿 地 公 园规划 设

天目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天目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天目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天目湖(沙河水库)是下游溧阳市70多万人的饮用水水源地,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目湖上游河流的健康程度影响着天目湖湿地的生态状况。

因此,通过对平桥河、下宋河与中田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工程,改善天目湖湿地的生态条件。

通过对湿地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指向思想,依据湿地修复理论并结合该湿地实际,对天目湖湿地修复工程措施进行探讨,为同类湿地修复提供借鉴。

《林业与生态》园林杂志,创刊于1953年,由湖南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主办。

办刊宗旨:关注与林业相关的生态建设重点难点问题,传播林业科学知识,推广林业实用技术,挖掘林业生态文化,促进林业生态体系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

读者对象:林业工作者、林农、爱好园林绿化、生态家居、生态旅游等各界人士。

1.前言虽然,国内外关于湿地的研究比较多,但目前还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并且不同的国家和研究者关于湿地的分类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1971年《湿地公约》将湿地定义为:“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

普遍认为,湿地具有过湿的土壤(每年有较长时间的积水期)、区别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独特的动植物类型组成等显著特征,是介于陆生、水生环境的过渡带。

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包括物种生境、减少洪水灾害、水质净化、休憩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

我国湿地面积广大、类型多样、分布辽阔[1],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而且在提供生产、生活空间,缓解突发性水旱灾害等方面也起到了无法估量的重要作用。

中亚热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湿地资源丰富,是我国湿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湿地在中亚热带地区农业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

天目湖湿地位于太湖流域上游,系人工水库,1961年建成,包括天目湖3条主要入湖河流(平桥河、中田河、下宋河)和西坡4条小河流,总库容量1.30×108 m3,集水面积148.5 km2,天目湖长18 km,表面积150 km2。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
黄群芳;董雅文;陈伟民;张运林;葛幼松
【期刊名称】《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年(卷),期】2005(021)001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和利用1:1 000、1:10 000地形图作GIS判读分析,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对天目湖湿地公园进行规划.在将天目湖湿地划分成平坦开阔区、岛山、浅冲和廊道4类斑块基础上,以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发挥廊道的生态功能,突出绿斑、蓝带、开敞空间的整合为规划控制思路,对规划出的水生花卉园、湖滨生
态园、平桥河生态廊道、芦苇园、林岛园、"双龙"入湖生态景观带以及生态产业和生态人居园7类用地布局作了描述.
【总页数】5页(P12-16)
【作者】黄群芳;董雅文;陈伟民;张运林;葛幼松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21009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
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1;P971.7;Q149
【相关文献】
1.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乡村公园规划设计 [J], 梅沁;林敏;赵书彬
2.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以广西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 [J], 王志玲;王万军;邓倩
3.基于复合功能理念下的城市体育公园规划策略研究湖州南太湖湿地奥体公园规划[J], 魏强;曹跃进;范晓军
4.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J], 吉磊
5.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J], 吉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黄群芳1,董雅文2,陈伟民2,张运林2 ,葛幼松1 (1.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08)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和利用1 1000、1 10000地形图作GIS判读分析,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对天目湖湿地公园进行规划。

在将天目湖湿地划分成平坦开阔区、岛山、浅冲和廊道4类斑块基础上,以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发挥廊道的生态功能,突出绿斑、蓝带、开敞空间的整合为规划控制思路,对规划出的水生花卉园、湖滨生态园、平桥河生态廊道、芦苇园、林岛园、 双龙 入湖生态景观带以及生态产业和生态人居园7类用地布局作了描述。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湿地公园;规划;天目湖中图分类号:P331;P971 7;Q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06(2005)01-0012-05Programming of Lake Tianmu Wetland Park based on landscape ecology.H U ANG Qun-f ang1,DONG Ya-wen2,C HEN Wei-min2,Z HANG Yun-lin2,GE You-son g1(1.Department of City and Resources,Nanjing Uni 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2.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Lim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 g210008,China).Rural Eco-Environment,2005,21(1):12-16Abstract:Based on field i nvesti gation and GIS analysi s of1 1000and1 10000topographic maps,the wetland of Lake T ianmu could be programmed into open areas,islands and hills,shoal,and corridor based on landscape ecology,accounting for32.6%,17.7%,34.1%and15.6%of the wetland,respectively.The corresponding patch isolation is0.0086,0.0035,0.0086and0.0035hm-2,respectively.The corresponding patch area is189.0,102.3,197.1and90.5hm2.Based on landscape analysis,sev-en types of land use including water garden of flowers,shoreline ecology garden,ecology corridor of Ri ver Pingqiao,Phragmites communis garden,hurst island,landscape zone,ecological industry and human inhabitation and settlement are discribed.Key words:landscape ecology;wetland park;plannin g;Lake Tianmu湖泊湿地是复合型资源,包括湖泊水资源、生物资源、滩地资源、矿产资源等[1],既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又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但是,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用地的无限蔓延,天然湿地资源日益减少,湿地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生态功能严重受损。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许多地方开展了湿地公园的规划工作,如银川市大西湖生态湿地公园规划、盐城海岸湿地公园规划、崇明东滩河口海岸湿地公园建设规划等[2]。

但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把强制性保护寓于有限开发的湿地公园规划尚不多见。

本文以湖泊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功能,通过景观格局分析来探讨和揭示天目湖上游湿地的景观特征与动态;根据景观生态评价结果,探讨景观的最佳利用结构,在湿地可持续的容量范围内进行公园建设,优化组合原有景观要素或引入新的成分,以调整和构造新的景观格局,为各种生命形式提供持续的生息条件,为天目湖流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经济基础,使天目湖湿地生态经济系统呈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发展状态。

1 天目湖湿地概况1.1 天目湖湿地的界定天目湖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南部丘陵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一东西窄、南北长的深水湖(水库),面积12km2,最大蓄水量约1.1亿m3,集水面积148.5km2。

天目湖湿地位于天目湖上游,是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 CX1-SW-12)收稿日期:2004-07-14通讯联系人农 村 生 态 环 境 第21卷 农村生态环境 2005,21(1):12-16 Rural Eco-Environment一个典型河道入湖口湿地,由3条入湖河流(中田河、徐家园河、平桥河)交互作用而成(图1、图2)。

图1 天目湖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Fig.1 Location of the Lake Tianm u WetlandPark图2 天目湖湿地公园的景观结构Fig.2 Designing of the Lake Tianmu Wetland Park1.2 天目湖湿地的生态问题天目湖自然湿地受自身发展阶段的限制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不属于典型发育过程中的潮滩湿地。

尽管芦苇带、草带、光滩分界明显及潮沟发达;但是湿地植物种群少、量小,生物多样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入湖河水的过滤和净化,不利于水禽、候鸟的栖息和繁衍。

而且退渔还湖的湿地当前尚呈一片荒水面景观。

因此,天目湖湿地的生态恢复及湿地的培育是公园规划的重点。

1.3 天目湖湿地的生态、经济意义天目湖湿地对控制周边乡镇污染、净化天目湖水质、涵养水源以保障溧阳市7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防止天目湖上游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水土流失,保持水陆相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天目湖流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要求天目湖湿地进行适度的开发。

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思路贯穿着湿地公园规划的全过程。

本规划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把矛盾双方转化为相互促进的利益主体,有利于促进全流域经济与环境 双赢 局面的实现。

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整合了天目湖地区自然、生态以及人文景观资源,对于提升其旅游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天目湖湿地公园位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带,其与南京、上海、苏州等周边主要客源地之间的距离均在200km 以内,是周末短期旅游的好去处。

空间上的便利性,旅游市场的多层次,湿地公园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美妙、丰富的湿地生态景观,决定了天目湖湿地公园客源市场的多层次和经济效益的可期望性。

2 天目湖湿地景观类型景观生态学分析、景观要素的系统调查与分析、景观生态评价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内容[3]。

景观生态学以综合、整体的思想审视天目湖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为天目湖湿地公园的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2.1 规划区景观类型和景观特征规划区湿地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水域单元镶嵌组成的地理实体,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与尺度性,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与时空耦合异质性,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效益。

天目湖湿地景观属于自然演替和外界干扰相互作用的半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及人居景观等类型的组合。

水平层面呈 山 字型分布,中间是官山,东部是桥上 路西一带的浅冲田和山丘地,西部是栗园 高关岑一带的浅冲田和山丘地,围之以平桥河、天目湖和中田河,边缘与河口、湖滨湿地相接。

2.2 景观生态构成与评价2.2.1 结构与格局斑块(patch) 廊道(corridor) 基质(matrix )模式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13第1期 黄群芳等: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式[3-5]。

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和组合形式,是景观性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景观格局是斑块和其他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以及空间配置等,不同的景观结构是不同景观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6]。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有利于正确评价流域生态状况及其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2.2 规划区湿地景观构成与评价根据1 1000、1 10000地形图及野外测量获得的空间定位信息,按斑块与廊道地表形态、高程及景观属性和开发利用的适宜性,将规划区划分为平坦开阔、岛山、浅冲和水生态廊道4种斑块类型,总面积578.8hm2(图2)。

平坦开阔斑块5个(A、B、C、D、E),高程范围17 ~20m,大部分是近年为保护天目湖水质而实施的退渔还湖地区,是典型的入湖河道湿地,水面宽阔,水深5.0m左右。

该类斑块总面积为189.0hm2,周长(轮廓线)在4400~5400m之间。

岛山 斑块2个(F、G),高程范围在20~80m,属环水基岩丘陵,北起官山,南至黄泥岗与长山,总面积102.3hm2。

丘陵平坦,坡地土层较厚,有植被覆盖,但多为稀疏林地、灌丛和草丛。

树种、草种均较为单一,主要为杂木,有零星竹林、茶园和栗树。

浅冲斑块5个( 、 、 、 、 ),地势由水面向陆域略呈倾斜,冲积与洪积物形成耕作土壤。

总面积197.1hm2,高程在20~25m之间,汛期受水位调蓄影响,部分低田受淹,俗称水位田。

以种植油菜、水稻、桑树为主,产量较低。

水生态廊道斑块2个(1、2),总面积90.5hm2。

属平桥河与中田河下游的水域,具水源与景观功能,在天目湖构成 双龙 入湖的景象。

2.3 景观格局分析指数利用各种景观指数分析景观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定量分析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揭示景观功能已成为常用方法[7-8]。

但是,各种指标在描述景观格局特征的能力上各有优劣,湿地公园在指标的选择上以理解各指标所代表的生态学意义为前提,将这些指标同湿地公园景观中的生态过程、自然地理过程以及人文过程结合起来再加以考虑[9]。

根据研究区的特点遴选出斑块类型比例、斑块破碎度、斑块平均大小3个指数,为规划区空间格局特点的描述、开发破坏的强度分析、用地功能的定位、有限的开发建设与强制性保护的空间配置以及决策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