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优编增分练:非选择题特训4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资料----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资料----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含答案解析)

Yr、yR、yr。
【典型例题】
类型一:分离定律的遗传分析与计算
【例 1】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
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个)
组合序 号
双亲性状 父母
家庭数目 油耳男孩 油耳女孩 干耳男孩 干耳女孩
பைடு நூலகம்

油耳×油 耳
195
90
80
10
15

油耳×干 耳
若 F2 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 2 号染 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答案】(1)不相同
不遵循
(2)下降
(3)100%
不变
(4)卷翅∶野生=2∶1 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2014 海淀期末)下列基因的遗传无法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
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

。由于三倍体鳟鱼
,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答案】(1)黄体(或黄色) aaBB (2)红颜黑体
aabb (3)全部为
红眼黄体
(4)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
产生的雌、雄配子就各有四种:YR、Yr、yR、yr,且数目比接近 1∶1∶1∶1。
⑤形成 F2 时配子有 16 种结合方式,F2 有 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如下
表:
9 种基因型:
YYRR
YYrr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分组特训四 2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分组特训四 2

2.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限时训练:建议用时20分钟)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已知野生型青蒿为二倍体,茎秆中白色(Y)对紫色(y)为显性,叶片中稀裂叶(R)对分裂叶(r)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分析回答问题:(1)通过一定的处理让野生型青蒿成为三倍体植株,该三倍体青蒿________(填“可育”或“高度不育”),这种三倍体青蒿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用X射线照射分裂叶青蒿以后,r基因中一小段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使分裂叶转变为稀裂叶,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

(3)现用白秆分裂叶植株与紫秆稀裂叶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白秆稀裂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染色体变异可导致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整体缺失,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植株可以存活,两条都缺失的植株不能存活。

现有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O”代表该染色体缺失,下同)与基因型为yyOr 的植株杂交,子一代中y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子一代存活植株中紫秆稀裂叶的比例是________。

答案(1)高度不育可遗传(2) 基因突变(3)YYrr和yyRR(4)75%1/3解析(1)三倍体植株因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因此该三倍体青蒿高度不育。

培育该三倍体青蒿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变异。

(2)用X射线照射分裂叶青蒿以后,r基因中一小段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使分裂叶转变为稀裂叶,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

(3)用白秆分裂叶植株与紫秆稀裂叶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白秆稀裂叶,说明双亲均为纯合子,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精选练习题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精选练习题

高二生物周末练习5——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2.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都用到了假说—演绎法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各自发生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3.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4.在下列各项实验中,最终能证实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成立的是( )A.F1个体的自交实验B.不同类型纯种亲本之间的杂交实验C.F1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测交实验D.鉴定亲本是否为纯种的自交实验5.用纯种高茎黄子叶(DDYY)和纯种矮茎绿子叶(ddyy)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1植株与其上结出的种子中能统计出的数据是( ) A.高茎黄子叶占3/4 B.矮茎绿子叶占1/4C.高茎黄子叶占9/16 D.矮茎绿子叶占1/166. 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 1/4 B. 3/8 C. 5/8D.3/47. 甜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之比为9:7B. 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C. 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是3:1D. 白花甜豌豆与白花甜豌豆相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8.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马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

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

下列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A.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明显多于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性状B.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小马都是栗色,则栗色为显性性状C.自由放养的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性状D.选择多对栗色公马和栗色母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性状2.(2024·江苏盐城中学高三模拟)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籽粒黄色对白色为显性。

若有一粒黄色玉米,判断其基因型简便的方案是()A.用显微镜观察该玉米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看其上是否携带等位基因B.种下玉米后让其作母本与白色玉米植株杂交,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C.种下玉米后让其作亲本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D.种下玉米后让其作亲本进行自花受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3.(2023·衡水高三期中)某种昆虫的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雌性个体均为黑身,雄性个体有灰身和黑身两种。

杂交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控制黑身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B.实验①中亲本雌、雄个体基因型是Aa和AaC.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灰身个体比例为3/8D.若用黑身雄性个体与实验②子代中黑身雌性个体杂交,所产生后代的表型和比例为黑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雄性=2∶1∶14.(2024·黄山高三模拟)南瓜果实的颜色有黄色和白色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用一株黄果(果实颜色为黄色)和一株白果(果实颜色为白色)杂交,子代(F1)中果实颜色既有黄色也有白色,让F1自交产生的F2表型类型如图所示。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精选练习题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精选练习题

高二生物周末练习5——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2.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都用到了假说—演绎法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各自发生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3.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4.在下列各项实验中,最终能证实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成立的是()A.F1个体的自交实验B.不同类型纯种亲本之间的杂交实验C.F1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测交实验D.鉴定亲本是否为纯种的自交实验5.用纯种高茎黄子叶(DDYY)和纯种矮茎绿子叶(ddyy)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1植株及其上结出的种子中能统计出的数据是()A.高茎黄子叶占3/4B .矮茎 绿子叶占1/4C .高茎黄子叶占9/16D .矮茎 绿子叶占1/166. 基因型分别为ddEeFF 和DdEeff 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 ) A. 1/4B. 3/8C.5/8D.3/47. 甜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之比为9:7B. 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C. 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是3:1D. 白花甜豌豆与白花甜豌豆相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8.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优编增分练:非选择题特训4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优编增分练:非选择题特训4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特训4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已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为红色基因,B为红色淡化基因。

蔷薇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现取3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色纯合品种甲、乙、丙分别与红色纯合品种丁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用甲、乙、丙3个品种中的________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粉红色品种的子代。

(2)实验二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____________,其中白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3)从实验二的F2群体中选择一开红色花的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基因型为aabb 的蔷薇杂交,得到子代种子;种植子代种子,待其长成植株开花后,观察其花的颜色及比例。

①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答案(1)aaBB 甲、丙(2)7∶6∶3 5 (3)①全为红色(或红色∶白色=1∶0)AAbb ②红色∶白色=1∶1Aabb2.(2018·山东实验中学第四次诊断)基因组印记指后代某一基因的表达取决于遗传自哪一个亲代的现象。

生长激素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介导发挥作用。

小鼠Igf基因属于印记基因,Igf基因(用A表示)正常表达的小鼠体型正常,称为野生型;不能表达的称为侏儒型。

科学家为研究小鼠Igf基因对其表现型的影响,做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实验一:P 野生型(雌) ×野生型(雄)Aa Aa↓F1表现型野生型侏儒型比例 1 ∶ 1实验二:将父本进行多次测交:结果发现子代中野生型个体和侏儒型个体的比例接近1∶1。

高考生物习题精选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综合1

高考生物习题精选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综合1

高考生物习题精选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综合11.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2.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

下图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油菜物种I (2n=20)与H(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I 的染色体和H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区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3)该油菜新品系经过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①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性。

②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

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 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

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4.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的性染色体XX。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选择题快练10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B卷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选择题快练10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B卷

快练10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B卷)1.(2018·邢台质检)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防止豌豆自交B.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假说中最核心的内容C.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过程,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D.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定律的实质答案 D解析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错误;孟德尔所作假说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配子中,B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C错误;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定律的实质,D正确。

2.(2018·景德镇高一期中)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均为蓝色。

若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

若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C.蓝色∶鲜红色=9∶1 D.蓝色∶鲜红色=15∶1答案 D3.(2018·湖北八校联考)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B、b代表基因;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容器中的小球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B.本实验模拟了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C.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总数量应为1∶1D.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1∶1∶1∶1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A、a、B、b代表基因,所以甲、乙两个容器各代表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同一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甲、乙两个容器中共有两对等位基因,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其结果应该是AB、Ab、aB、ab的比接近1∶1∶1∶1,体现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正确;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需相等,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应相等,C正确;重复的次数越多,AB、Ab、aB、ab的比越接近1∶1∶1∶1,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训4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已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为红色基因,B为红色淡化基因。

蔷薇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现取3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色纯合品种甲、乙、丙分别与红色纯合品种丁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用甲、乙、丙3个品种中的________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粉红色品种的子代。

(2)实验二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____________,其中白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3)从实验二的F2群体中选择一开红色花的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基因型为aabb 的蔷薇杂交,得到子代种子;种植子代种子,待其长成植株开花后,观察其花的颜色及比例。

①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答案(1)aaBB 甲、丙(2)7∶6∶3 5 (3)①全为红色(或红色∶白色=1∶0)AAbb ②红色∶白色=1∶1Aabb2.(2018·山东实验中学第四次诊断)基因组印记指后代某一基因的表达取决于遗传自哪一个亲代的现象。

生长激素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介导发挥作用。

小鼠Igf基因属于印记基因,Igf基因(用A表示)正常表达的小鼠体型正常,称为野生型;不能表达的称为侏儒型。

科学家为研究小鼠Igf基因对其表现型的影响,做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实验一:P 野生型(雌) ×野生型(雄)Aa Aa↓F1表现型野生型侏儒型比例 1 ∶ 1实验二:将父本进行多次测交:结果发现子代中野生型个体和侏儒型个体的比例接近1∶1。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分析,小鼠来自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的A基因可以表达,实验一中F1小鼠的基因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一中母本小鼠的父本(M)表现型为侏儒型,则M的基因型是________。

若将实验一中母本小鼠进行测交,预测子代的表现型及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整合到含A基因的染色体上,并随A基因的表达而表达,A基因不表达则该基因也不表达。

若让实验一中的F1野生型个体间相互交配,则后代发绿色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

答案(1)父本AA∶Aa∶aa=1∶2∶1(2)Aa 全部表现为侏儒型(3)3/4解析(1)实验二中,父本(Aa)与隐性纯合子(aa)测交,子代小鼠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野生型∶侏儒型=1∶1,说明来自父本的A基因可以表达;实验一的双亲基因型均为Aa,二者杂交,F1小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则理论上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野生型(1AA+2Aa)∶侏儒型(1aa)=3∶1,而实际上却为1∶1,说明来自母本的A基因没有表达,导致母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的卵细胞与父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的精子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Aa)发育成的个体为侏儒型。

(2)Igf基因(用A表示)正常表达的小鼠体型正常,称为野生型,若实验一中母本小鼠的父本(M)表现型为侏儒型,则M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若为aa,母本小鼠基因A来自其母本,表现型不可能为野生型,则此情况排除,则M的基因型是Aa;实验一中的母本的基因型为Aa,产生A、a两种比值相等的卵细胞,而与之进行测交的隐性纯合子(aa)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a的精子,由于来自母本的A基因不能表达,所以受精后子代全部表现为侏儒型。

(3)由题意可知,实验一中的F1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Aa和AA,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位于含A基因的染色体上,并随A基因的表达而表达,让F1野生型个体间相互交配,A的基因频率为1/2×1/2+1/2=3/4,a的基因频率为1/2×1/2=1/4,子代基因型AA的频率为3/4×3/4=9/16,基因型Aa的频率为2×3/4×1/4=6/16,基因型aa的频率为1/4×1/4=1/16,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均有正常能表达的A基因,均发绿色荧光,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有一半个体的基因A来自母本不表达,不发绿色荧光,即后代发绿色荧光的个体占9/16+6/16×1/2=12/16=3/4。

3.(2018·包头质检)某科研人员欲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分离出紫眼突变体,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1:紫眼雌果蝇×野生型红眼雄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实验2:紫眼雄果蝇×野生型红眼雌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控制果蝇红眼、紫眼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2)该科研人员对F2进一步分析,若发现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每种眼色中均有雄性和雌性,且比例也相当,则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上。

若发现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不同眼色果蝇中雄性和雌性的比例不相同,实验1和实验2中果蝇的眼色及性别的具体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经研究确定,上述紫眼果蝇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之前发现的来自国外果蝇研究中心的紫眼隐性突变体——Hn r3的突变基因也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而且Hn r3突变体的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果蝇的相同。

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不同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设计思路:让____________________果蝇进行交配,观察子代果蝇的眼色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如果子代表现为____________,则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如果子代表现为____________,则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不同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1)常染色体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2)常染色体实验1的F2中红眼雌果蝇∶紫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1∶2,而实验2的F2中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紫眼雄果蝇=2∶1∶1(或实验1的F2中紫眼均为雌性,实验2的F2中紫眼均为雄性) (3)Hn r3突变体与紫眼紫眼性状正常的野生型(或野生型红眼)解析(1)根据题干实验结果,正反交子一代的性状表现相同,子二代均表现为红眼∶紫眼=3∶1的性状分离比,可以确定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2)结合实验1和2中亲本和F1、F2的表现型可知,红眼对紫眼为显性。

若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每种眼色中均有雄性和雌性,且比例相当;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则在实验1中:亲本紫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 a X a、X A Y A,F1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 A,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 A X a∶X a X a∶X A Y A∶X a Y A=1∶1∶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紫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1∶2;在实验2中,亲本紫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 a Y a、X A X A,F1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 a,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 A X A∶X A X a∶X A Y a∶X a Y a=1∶1∶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紫眼雄果蝇=2∶1∶1。

(3)让一个隐性突变纯合子和另一个隐性纯合突变体交配,如果两个突变体在同一个基因上,子代将会表现出突变的性状。

反之,如果突变位于不同的基因上,子代则会表现出正常的野生型性状。

故让紫眼果蝇与Hn r3紫眼果蝇突变体进行交配,观察子代果蝇的眼色情况。

如果子代表现紫眼性状,则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如果子代表现出正常的野生型,则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不同基因突变的结果。

4.(2018·武昌区元月调考)如图为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细胞中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情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B、b,F、f,G、g共同决定,其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即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

已知母本高60 cm,父本高30 cm,则F1的高度是________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 cm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___。

(2)该种植物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这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光滑。

已知其中一对是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D、d,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A、a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aadd和母本AADD杂交,收获F1种子。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A、a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A、a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答案(1)45 3/8 (2)种植F1种子,植株成熟后进行自交,收获F2种子种植收获的F2种子,待植株成熟后观察并记录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性状比如果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比例约为15∶1如果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的比例约为3∶1解析(1)母本有关株高的基因型为BBFFGG,父本有关株高的基因型为bbffgg,则F1的基因型为BbFfGg,母本比父本多6个显性基因,比父本高30 cm,说明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高效应为5 cm,则F1(BbFfGg)的高度为30+5×3=4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