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具体要求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具体要求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具体要求一、推荐条件 (一)凡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工程,须按照《办公厅关亍印发< 〈科技成果登记方法〉实施细那么> 》(教技发厅〔xx〕1 号)的有关要求,亍网络推荐截止日期前在科技开展中心成果与利处科技成果登记。
具体考前须知可查看科技开展中心(.*************)“科技成果”--“成果登记”栏的“如何进行成果登记”。
(二)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的工程,对涉及不国外合作完成的论著,中方学者需是通讯,对亍无通讯的期刊,中方学者需是第一,丏署其国内单位,并应当由国外合戒机构提供书面证明,说明我国学者在该项研究中的学术奉献,并同意中方学者单独申报奖励。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所列完和单位必须是 10 篇代表性论文、与著的和署位。
(三)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创造奖的工程应已获得授权知识产权,完一般丌超过 6 人,丏前 3 人应为所列知识产权的创造人,丏每个完须有的创造内容。
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创造奖(与利类)的科研成果,应为已获授权创造戒实用新型的单件有效与利,经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戒社会效益。
(四)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工程,应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戒社会效益,并根据工程的特点按相应类别推荐。
其中,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类)的工程,需实际应用3年以上戒获得部委(省)级以上奖励满2年丏其后工作突出;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的工程,需为正式出版发行 2 年以上并已取得明显社会效益的科普作品。
(五)直报工程丌得有已被推荐参加 xx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程的内容。
xx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工程完丌能作为直报工程完。
直报国家自然科学奖工程的代表性论文(与著)发表(出版)时间必须为 xx 年 1 月 31 日前,丏“代表性论文”的主体工作是在国内完成;直报国家技术创造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工程的整体技术必须是 xx 年 1 月 31 日前完成整体技术应用,对有行政审批要求的工程必须提交相关部门审批证明。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课件

推荐项目公示内容
申报类型
进步奖
项目名称
基于锚固复合承载体特性及围岩脆弱性评估的巷道精准支护技术
推荐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采矿工程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煤矿巷道支护与围岩控制方面,同时也可应用于非煤矿井巷道、公(铁)路隧道等岩土工程的围岩稳定性控制方面。
主要完成单位
单位名称
中献:
1、实施完成了项目“相同介质围岩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的可操作性设计方法研究”、“古城矿井地应力测试研究”和“古城矿井采区巷道掘进期间控制技术研究”的研究工作。
2、建立了巷道围岩脆弱性评估系统。引入围岩完整性(RQD)、顶板围岩强度、埋深、最大水平主应力、地质构造、巷道断面尺寸、采掘扰动等13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巷道围岩脆弱性进行预评估。
(3)形成了“巷道精准支护”技术体系:根据巷道围岩及地应力状况,通过对巷道围岩脆弱性预评估,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能力及其稳定性判据分析,提出若干合适的支护方案,建立模糊可拓综合评价模型,从支护效果及经济层面优化选择最佳方案,以实现巷道精准支护。
(4)项目研究成果经过潞安矿区三个大型矿井多年的应用推广,取得了显著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果在潞安集团古城矿、王庄矿及司马矿的5条巷道实施了工业性试验,并先后在潞安矿区的20余条巷道得到了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本项目提出的锚固复合承载体理论和巷道精准支护体系为矿井巷道支护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在保障巷道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巷道支护成本,提高巷道了掘进速度,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近三年的推广应用共获得经济效益10404.75万元)。
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
主要技术内容

项目名称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净化低污染水的 净化低污染水的技术 净化低污染水的技术研发 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发与应用 推荐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1
3 3பைடு நூலகம்3 2 3
项目简介:
(3)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用一种均匀集布水和内部机理准确掌握的人工湿地装置及人 工湿地技术设计城市河流和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 5 项,新增税收 5296.05 万元。 (4)北京远浪潮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技术合作设计与施工了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人工湿地处理 工程共 9 项,新增税收 2316.37 万元。共计:新增税收为 1.304 亿元,增收节支总额为 3065 万元, 合计:1.61 亿元。
、主要技术内容 (1)8 套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脱氮除磷技术:把垂直流与水平流、水平流与垂直流、垂直流 与水平流一体化、垂直流与表面流、复合垂直下行流、复合垂直上行流、复合潮汐流以及复合水平 潜流分别组合成 8 套复合系统,都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2)3 项单级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技术:包括:1)缺氧-好氧型(A/O 型)垂直流人工湿地:利 用单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完成脱氮除磷功能;2)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多层预埋微生物和填充除磷脱 氮湿地填料,形成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单级人工湿地;3)折流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折流、 垂直折流和复合折流等水流方式,并填充高效除磷基质,形成折流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技 术。 (3)3 项人工湿地新型脱氮除磷技术:1)采用多种组分配合聚羟基脂肪酸酯类物质作为固相 缓释碳源和反硝化细菌的载体,使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总氮去除率达到 80%以上。2)微生物乙酸钠氧 化反硝化脱氮除磷技术:把异养反硝化菌群引入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利用乙酸钠作为电子供体,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模拟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 NH -N、NO -N、TN、COD 和 TP 的去除率分别 为 90.0、91.1、62.5、82.2 和 86.5%,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3)亚铁氧化硝酸盐还原脱氮除磷技 术:利用富铁基质和有机碎屑作为电子供体,把异氧反硝化细菌引入垂直流人工湿地中,亚铁氧化 后使硝化盐还原脱氮,同时三价铁与磷结合沉淀,达到同时除磷的目的。其对模拟尾水中 NO -N、 COD 和 TP 去除率分别达到 73.3%、80%和 90%。 2、授权专利情况 共申请专利 20 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3 件,实用新型专利 4 件;受理发明专利 1 件,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 2 件。 3、技术经济指标 (1) 单级垂直流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 TN 和 TP 的去除率分别为 30-45%和 60-70%; 占地面积分别为 1.5~2.5 m /m .d;但是复合人工湿地能够提高 TN 和 TP 的去除率。 (2)传统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不能同时解决氨氮的硝化与同时反硝化脱氮的技术难题,TN 的去 除率低于 30%,但是缺氧-好氧型垂直流湿地能够提高到 66%以上,减少复合人工湿地占地面积约 50%。 (3)多层预埋微生物和填充除磷脱氮湿地填料,形成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 技术,并投加缓释碳源为反硝化细菌提供碳源,使其对 TN 去除率从 66%提高到 87%以上。 4、应用及效益情况 (1)华南农业大学采用垂直流与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技术设计城镇污水处理厂 4 项,农村污水 处理工程 400 多项,增收节支总额为 3065 万元。 (2)中山市环保产业有限公司采用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设计城镇污水及二级生化出水处理 厂 60 多座,已创造产值 10 亿元,实现利润 2 亿元。开具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应用证明 11 个,新增税收 5440 万元。
请列举与专业相关的获奖情况

请列举与专业相关的获奖情况在各个专业领域中,获奖是对个人或团队辛勤努力的最好肯定和奖励。
以下是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获奖情况的列举,展示了在各个领域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1. 科学研究领域- 自然科学奖:该奖项表彰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
例如,201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对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做出重要贡献的研究人员。
- 科学技术进步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个人或团队。
例如,中国的“嫦娥工程”团队因成功实现月球探测任务而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 工程技术领域- 国家科技进步奖:该奖项是中国政府设立的最高科技奖项,旨在表彰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
例如,2018年,华为公司因在5G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世界工程科技大奖:该奖项是由国际工程科技学会颁发的全球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表彰在工程科技领域取得创新突破的个人或团队。
例如,2019年,美国的一家生物工程公司因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而获得了该奖项。
3. 医学领域-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奖项是对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或团队的最高奖项。
例如,2017年,三位科学家因其在生物钟研究方面的贡献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全球医学奖:该奖项是由全球医学基金会颁发的,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个人或团队。
例如,2019年,一位美国的病理学家因其在肿瘤免疫疗法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该奖项。
4. 文化艺术领域- 文化遗产保护奖:该奖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旨在表彰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
例如,2018年,意大利的一座古城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义而获得了该奖项。
- 国际音乐奖:该奖项表彰在音乐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个人或团队。
例如,2019年,一位法国的小提琴家因其在音乐演奏和音乐教育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国际音乐奖。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概述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奖项之一,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的科技项目获得该奖项的认可。
其中,获得二等奖的项目更是代表着该年度科技领域的重要突破和创新成果。
本文将围绕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介绍获奖项目的背景、成果和意义。
二、背景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从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
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还对相关产业和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获奖项目涵盖了工程技术、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环保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我国在不同科技领域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获奖项目1. 项目名称:“某某技术创新与应用”;2. 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某一具体领域的技术难题,通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成果;3. 技术创新:项目团队在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及应用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获得了多项重要专利;4. 应用价值:该项目成果在相关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成果意义1. 技术突破:获奖项目的成果为我国某一特定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示范;2. 产业推动:获奖项目的成果对相关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3. 社会效益:获奖项目的成果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五、结语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获奖项目充分展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广阔前景。
这些获奖项目的成果不仅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还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认可,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六、核心技术突破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项目,其核心技术突破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在这些获奖项目中,有些涉及到了工程技术的创新,有些着眼于生物医药领域,还有一些是围绕信息技术和环保展开的。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文章标题: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揭晓在过去的2018年,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还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中涌现出了一批科技精英和优秀团队。
今天,我们将来回顾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名单,探讨本次评选的重要意义和获奖项目的科技价值。
一、总览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从总体来看,共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92项、二等奖279项、三等奖639项,共计1012项,比上一年度增加了81项,其中特等奖和一等奖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显示了我国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二、获奖项目亮点我指定的主题文字“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中,值得一提的是特等奖获得者——我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和我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团队,他们在量子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并实现了千公里量子隐形传态。
这一突破不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我国在量子通信和信息安全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另外,一等奖获得者中,涌现出一批在各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
我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团队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上的研究,以及清华大学团队在稀土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上的突破等项目,都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价值和意义本次评选出的获奖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基础科学、应用技术、环境保护等,展现了我国在科技发展和创新方面的全面实力和成果。
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在科技领域展现了我国的研究水平和科技实力,也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本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结果来看,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研究的投入,不断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转化,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序号内容 1 引言 2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概述 3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奖项目 4 影响和意义 5 个人观点和理解 6 总结与展望引言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
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作为对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奖项,也在不断推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所涉及的获奖项目更是代表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概述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颁奖仪式于2019年1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此次共评选出2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涵盖信息科技、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材料工程、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
这些获奖项目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不乏一些具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意义。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奖项目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奖项目可谓涉及众多领域,而这些项目的获奖,充分展现了我国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才华和创造力。
其中,有些项目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有些项目在产业升级和转型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有些项目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获奖项目的涵盖面之广、深度之深,可谓是当今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有力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奖项目中,有些项目与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国家重点领域紧密相关。
这些项目的取得,对于推动相应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和意义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奖项目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激励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进行科研创新方面,这些优秀的获奖项目无疑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教技发[2009]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调动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科研组织进行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加速我国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结合高等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用以鼓励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等学校的教师、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组织,授予我国公民和组织,并对同一项目授奖的公民、组织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包括下列奖项:(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四)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利奖。
第三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其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四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后,报教育部批准。
第五条评审委员会专家应当根据当年申报项目的学科分布等具体情况,由从全国高等学校范围内遴选的,在相关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学风端正的专家、学者组成。
第六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评审组织管理部门(以下简称评审组织管理部门)和日常办事机构设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负责评审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二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申报条件第七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甲醛系列树脂人造板胶黏剂合成与应用(一)项目名称中文名:甲醛系列树脂人造板胶黏剂合成与应用英文名: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Formaldehyde-based Resin Adhesives for Wood Composites(二)推荐单位西南林业大学(三)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
项目围绕人造板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在人造板胶黏剂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在树脂合成反应机理研究基础上,研究了树脂合成-结构-性能的相关性,发明了系列共缩聚树脂,攻克了树脂合成制备与固化应用关键技术,实现了树脂制备过程环保、固化过程高效、产品性能优异等目标,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完成了大规模工业化转化应用。
主要技术内容和创新点包括:1、在国际上率先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木材胶黏剂树脂合成反应机理,创建了树脂合成复杂化学体系的多尺度模拟,克服了传统实验方法研究反应机理的局限和困难。
将量子化学理论计算与13C-NMR定量分析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研究树脂结构形成机理的新方法,开创了量子化学方法研究树脂胶黏剂合成反应机理的新领域。
2、研究了树脂合成反应中各种竞争反应微观历程、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将氨基和酚类树脂的碱催化缩聚反应机理统一于“亚甲基类α,β-不饱和酮中间体”,而将酸催化缩聚机理统一于“羟甲基碳正离子中间体”,首次提出了甲醛系列树脂合成的普适性原理,更新完善了甲醛系列树脂合成理论。
3、构建了共缩聚树脂合成理论体系,明确了共缩聚反应有效发生的核心实验条件,解决了国际上有关共缩聚反应发生条件的分歧。
创建了树脂结构形成跟踪分析研究的成套技术方法,为树脂合成-结构-性能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通过比较不同合成路线下树脂结构形成特征,研究了不同合成参数对树脂结构的影响,揭示了树脂合成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合成与结构的相关性,围绕共缩聚树脂制备关键技术,发明了系列多组分甲醛系列共缩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优化了树脂结构,突破了共缩聚树脂贮存稳定、固化高效、耐水性优异等技术关键。
5、在国内率先倡导并实施了共缩聚树脂升级更新传统树脂人造板胶黏剂,发明了高浓度共缩聚树脂制备方法,消除了传统制备工艺导致的废水污染。
通过技术集成创新,研发了5mg/100g以下甲醛释放刨花板及中密度纤维板制造技术,突破了提升产品品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关键,相关技术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转化。
在本项相关技术的倡导引领下,我国人造板工业已广泛使用共缩聚树脂胶黏剂,项目为我国人造板节能环保技术提升和生产线升级改造提供了实施方案与技术支撑。
4家合作完成企业近三年累计实现产值约35.3亿元,新增利润5.9亿元,新增税收1.8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项成果研究和推广应用过程中,认定了一批成果、授权了一批发明专利、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发表了一批论文。
(四)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对项目创新点1、2、3、4作出主要贡献,对创新点5作出重要贡献。
西南林业大学是支撑本项目的3个课题的承担单位、1个课题的参加单位,主要负责各类课题的具体实施,重点完成木材胶黏剂树脂合成反应机理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共缩聚树脂合成-结构-性能的相关性研究等工作,提出了共缩聚树脂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创建了共缩聚树脂结构形成跟踪研究的成套技术方法,发明了系列多组分甲醛系列共缩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研发了高浓度甲醛制备共缩聚树脂的方法,负责提供共缩聚树脂人造板胶黏剂生产工艺技术,攻克共缩聚树脂人造板胶黏剂技术关键。
西南林业大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整合了高校和企业力量,充分发挥了高校与企业的积极性和有利条件,优势互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时进行,项目成果应用无缝对接企业生产实际,为项目的持续推进创造了条件。
通过十余年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了甲醛系列树脂人造板胶黏剂关键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实现了成套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为甲醛系列树脂人造板胶黏剂生产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科学技术支撑和示范。
项目实施期间,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提高了企业持续研发和创新的能力。
相关人造板产品生产稳定,创造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山东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山东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对项目创新点5作出主要贡献,参与创新点4工作,并作出重要贡献。
山东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中密度纤维板用甲醛系列树脂胶黏剂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研发、实施和推广应用。
通过技术集成,开展了中密度纤维板制备成套工艺参数优化,涉及树脂制备、固化复配、施胶体系、热压工艺技术等,研发了低甲醛释放、高耐水性、高强度中密度纤维板制备成套技术,形成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了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技术的升级改造。
云南新泽兴人造板有限公司云南新泽兴人造板有限公司对创新点5作出主要贡献,参与创新点4研发工作,并作出重要贡献。
云南新泽兴人造板有限公司是支撑本项目的1个课题的承担单位、2个课题的参加单位,主要负责刨花板用甲醛系列树脂胶黏剂生产工艺技术转化和推广。
完成了高浓度甲醛制备共缩聚树脂方法,负责高浓度甲醛制备共缩聚树脂制造相关工业化生产,完成了甲醛释放量5mg/100g以下刨花板开发研究工作,负责高性能刨花板制造技术的成果转化。
协助西南林业大学完成各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工业化生产试验。
相关产品品质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江西绿洲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绿洲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创新点5的工作,参与创新点4研发工作,并作出重要贡献。
江西绿洲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南林业大学开展合作,研发了低甲醛释放中密度纤维板制备成套技术,有效改善了低摩尔比脲醛树脂所导致的树脂性能劣化及生产效率低下等技术难题,实现了提升产品性能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关键。
通过多元共聚共缩聚树脂实施,实现树脂的防潮环保性。
商丘市鼎丰木业有限公司商丘市鼎丰木业有限公司参与创新点5的工作,并作出重要贡献。
商丘市鼎丰木业有限公司自2013年初与西南林业大学合作,开展了共缩聚树脂生产刨花板工艺技术工业化转化和推广工作。
年产量25万m3,产品供应国内一线定制家具品牌,为我国人造板生产线升级改造提供了优良示范。
(五)推广应用情况山东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云南新泽兴人造板有限公司、江西绿洲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商丘市鼎丰木业有限公司4家完成单位近三年累计实现产值约35.3亿元,新增利润5.9亿元,新增税收1.8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六)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序号知识产权类别授权号授权日期授权名称权利人发明人1 发明ZL 201510270246.5 2018.6.12 一种集成材用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西南林业大学雷洪,杜官本,席雪冬2 发明ZL 201510988289.7 2018.04.02 一种高性能环保型脲醛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西南林业大学王辉、吴志刚、雷洪、杜官本3 发明ZL 200810016036.3 2011.04.13 增白型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刘保卫、李杰、刘冬、李林4 发明ZL 201010162979.4 2013.05.01 高强度E0级中高密度板加工方法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李杰、李林5 发明ZL 200810016031.0 2009.12.09 用于直接印刷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刘保卫、李杰、刘冬、李林6 发明ZL 200810016035.9 2010.02.10 环保型中、高密度纤维生产工艺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刘保卫、李杰、刘冬、李林7 发明ZL 201310264801.4 2015.03.04 一种天然植物胶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纪良、樊茂祥、张翔8 发明ZL 201110341483.8 2015.03.04 用于直接模压加工的纤维板生产工艺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刘保卫、李杰、李林、郭小平9 发明ZL 201410401588.1 2016.05.18 芦苇纤维刨花板的制备方法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牛琦、纪良、李英俊、樊茂祥、陈广捷、张翔10 发明ZL 201410078109.7 2016.04.20 一种高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的制备方法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纪良、李英俊、樊茂祥11 发明ZL 201610073566.6 2017.11.17 防潮环保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江西绿洲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灵、张伍维、邹义、黄昭骞12 发明ZL 201510951654.7 2017.10.31 环保型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江西绿洲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刘冬13 发明ZL 201510951652.8 2017.12.15 全杨木高密度地板基材的制备方法江西绿洲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邹义(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排名姓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1 杜官本教授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1、项目总体研发计划和实施方案主要设计人和主持人,对创新点1、2、3、4、5作出主要贡献。
2、是支撑本项目各类课题的主持人或负责人。
3、提出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木材胶黏剂树脂合成反应机理思路,建立研究树脂结构形成机理新方法,是甲醛系列木材胶黏剂树脂合成反应机理研究技术方案负责人;提出树脂结构形成跟踪研究的成套技术方法,构建树脂合成-结构-性能相关性技术体系,提出系列多组分甲醛系共缩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4、参与工业化生产技术方案制定,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成果快速转化,并结合生产需要,提出甲醛系列树脂工业化生产方案。
5、是一种集成材用共缩聚树脂胶黏剂及一种环保型脲醛树脂制备方法授权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1、防潮型刨花板研发及工业化生产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2011-12,二等奖。
2、环保防潮型刨花板工业化生产技术,云南省科技进步奖,2011-04,一等奖。
3、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结构形成与控制机理研究,云南省自然科学奖,2011-05,一等奖。
4、竹材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浙江省科学技术奖,2009-12,一等奖。
5、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活化及接枝共聚研究,云南省自然科学奖,2006-03,二等奖。
6、高性能防潮型刨花板及胶黏剂开发研制,云南省科技进步奖,2002-08,二等奖。
7、环保型刨花板及胶黏剂研制,云南省科技进步奖,2003-05,三等奖。
2 李涛洪副教授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1、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项目研发与实施,对创新点1、2、3作出主要贡献。
2、负责木材胶黏剂树脂合成反应机理量子化学计算,负责甲醛系列树脂合成理论研究,完善了甲醛系列树脂合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