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制造缺陷解决方法
【PCB培训教材】印制板电路缺陷及原因分析

2/6/2019
Prepared by QAE
- 26 -
孔
原因分析:
1)钻孔时板面或盖板下有杂物 2)管位孔位置偏移(多层板) 3)钻机对位精度有误
解决措施:
1)上板时清洁板面。 2)控制管位孔精度。 3)定期进行精度测试并进行调校。
2/6/2019
Prepared by QAE
- 17 -
3、导线
A、缺口/ 空洞
2/6/2019
Prepared by QAE
- 18 -
导线
原因分析: 基材表面不良,干膜曝光不均,冲板压力过大, 蚀刻药水分布不均。 解决措施: 检查并处理基材表面,调整曝光参数,降低冲 板压力,调整蚀刻药水浓度分布。
2/6/2019
Prepared by QAE
查板面清洁度。
2/6/2019
Prepared by QAE
-3-
板面
B、凹坑
2.1.1.C
2/6/2019
Prepared by QAE
-4-
设备
原因分析:
1)压板钢板表面不平(凸起)或有杂物(如胶) 2)压板参数设置不当,气泡不能完全排出致板面树脂 空洞
解决措施:
1)清洁打磨钢板表面使之平整 2)调整压板参数
- 24 -
导线
原因分析: 1)铜箔与基材剥离强度不足,压板过程中树 脂流动不均。后工序流程处理不良。 2)基材性能差。 解决措施: 重新检验铜箔和基材性能参数是否合乎要求, 调整压板结构和压板参数,严格控制后工序流 程质量。
2/6/2019
Prepared by QAE
- 25 -
PCB常见缺陷及可接受实用标准

PCB常见缺陷及可接受实用标准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现代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一种组件,它通过电路的印刷、组装和焊接,将电子元件连接在一起,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
然而,在PCB的制造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制造PCB时必须要遵循一些可接受的实用标准,以确保PCB的质量。
1.焊接质量不良:焊接是将电子元件连接到PCB上的重要步骤。
当焊接质量不良时,会导致焊点不牢固,甚至存在焊接虚焊的情况。
这些问题会导致电子元件的连接不可靠,对PCB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2.电路导通不畅:PCB上的导线和线路是电子元件之间传递信号的重要媒介。
如果导线和线路不通畅,就会导致信号传输受阻,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常见的导通不畅问题包括导线断开、导线短路和导线粘连等。
3.隔离不良:在PCB上,不同的电路往往需要隔离开来,以防止相互干扰。
当隔离不良时,就会出现电路互相干扰的情况,影响电子设备的信号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隔离不良的表现包括隔离距离不足、隔离层不牢固和隔离层污染等。
4.电器仿真效果不佳:在PCB设计阶段,常常需要进行电气仿真,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
如果电气仿真效果不佳,就会导致电路设计存在缺陷,无法满足性能要求。
电器仿真效果不佳的原因可以是元件模型不准确、电路参数设置错误和仿真软件问题等。
为了确保PCB的质量,制造业界制定了一些可接受的实用标准,使制造商和消费者能够统一对PCB的质量进行评估。
其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IPC-A-600,它是IPC(Institute of Printed Circuits,印制电路协会)颁布的标准,用来评估PCB的外观和可接受的缺陷等级。
IPC-A-600将PCB的缺陷分为多个等级,从IPC-A-600A到IPC-A-610F,每个等级都对缺陷的种类、数量和位置进行详细的规定,以便制造商和消费者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等级。
pcb阻焊常见缺陷原因与措施

pcb阻焊常见缺陷原因与措施以PCB阻焊常见缺陷原因与措施为题,本文将从原因和措施两个方面来分析和讨论常见的PCB阻焊缺陷。
一、常见的PCB阻焊缺陷及其原因1. 阻焊剂不均匀:阻焊剂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阻焊剂的涂布不均匀或者是在涂布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涂布不均匀可能是由于涂料的粘度不一致、涂布设备不合理或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2. 阻焊剂脱落:阻焊剂脱落的原因可能是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充分去除杂质、阻焊剂与基材的粘附力不够强、阻焊剂的固化不完全或者是使用了不合适的阻焊剂等。
3. 气泡:气泡的形成可能是由于阻焊剂的挥发性太大、涂布过程中产生了气泡或者是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等原因引起的。
4. 焊盘覆盖不均匀:焊盘覆盖不均匀的原因可能是涂布过程中操作不当、焊盘表面不平整或者是阻焊剂的粘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的。
5. 阻焊剂残留:阻焊剂残留的原因可能是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充分清洗或者是清洗不彻底、阻焊剂的挥发性太小等原因造成的。
二、常见PCB阻焊缺陷的解决措施1. 阻焊剂不均匀的解决措施:可以通过调整涂布设备的参数,如涂布速度、涂布厚度等,使阻焊剂涂布更加均匀。
此外,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阻焊剂,避免粘度不一致的问题。
2. 阻焊剂脱落的解决措施: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增加去除杂质的步骤,确保基材的表面干净;同时,选择具有较强粘附力的阻焊剂,并确保其固化完全。
3. 气泡的解决措施:可以选择挥发性较小的阻焊剂,减少气泡的产生;在涂布过程中要注意操作,避免气泡的形成;在固化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确保气泡能够顺利排出。
4. 焊盘覆盖不均匀的解决措施:可以通过调整阻焊剂的粘度,使其更易于涂布;此外,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涂布工艺和设备,确保阻焊剂能够均匀地覆盖在焊盘表面。
5. 阻焊剂残留的解决措施: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清洗阻焊剂,确保其完全去除;可以选择具有较大挥发性的阻焊剂,加快其挥发速度,减少残留。
PCB阻焊常见缺陷的原因有阻焊剂不均匀、阻焊剂脱落、气泡、焊盘覆盖不均匀和阻焊剂残留等。
pcb常见缺陷原因与措施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04
PCB常见缺陷的检测方法与技 巧
目视检测法
直接观察PCB表面
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PCB表面是否存在裂纹、变形、气泡、污 渍等缺陷。
检查焊接质量
目视检测法可以用于检查焊接质量,如焊点大小、形状、光泽度等 是否符合要求。
识别元器件
目视检测法可以用于识别元器件的型号、规格、极性等是否正确。
焊盘腐蚀
使用合适的清洗剂清洗腐蚀的焊盘,然后用烘干机烘干。
阻焊层缺陷修复方法与技巧
阻焊层脱落
使用合适的涂料重新涂刷脱落的阻焊层,然后用烘干机烘 干。
阻焊层变色
使用合适的清洗剂清洗变色的阻焊层,然后用烘干机烘干 。
阻焊层起泡
检查阻焊层起泡原因,如果是由于涂层过厚导致,可以使 用砂纸打磨起泡区域,然后重新涂刷阻焊层,最后用烘干 机烘干。
生产设备问题
总结词
设备故障或误差
详细描述
PCB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如钻孔机、曝光机、蚀刻机等,如果出现故障或误 差,可能导致PCB出现孔径不准确、线路不清晰、蚀刻过度等缺陷。
生产工艺问题
总结词
工艺参数不当
详细描述
PCB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等,如果设置不当,可能导致PCB出现翘曲、起泡、氧化 等缺陷。
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
对生产工艺和流程进行持续改 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
优化生产布局和物流管理,减 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和素质
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操 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意
识。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操作人员积 极参与技术革新和改进活动。
Pcb常见问题缺陷类型及原因

解决方法:a) 加强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确保线路连接良好;b) 定期检查 和维修,发现断裂及时修复或更换;c) 提高PCB材料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绝缘不良
类型:绝缘不良
原因:绝缘材料 老化或受潮
影响:导致电路 短路或断路
解决方法:更换 绝缘材料或进行 烘干处理
原因:设计错误、 制造过程中控制 不严格
影响:电气性能 不稳定、产品可 靠性降低
解决方案:重新 设计导体间距、 加强制造过程中 的质量控制
焊盘偏移
定义:焊盘偏移是指焊盘位置与电路设计不一致,导致焊接时出现偏差
原因:a. 电路板生产过程中,焊盘位置精度不足;b. 电路板受热变形; c. 焊接过程中,热压不均匀导致焊盘位移
导体宽度不足
定义:导体宽度小于设计要求,可能导致电流容量不足或电气性能下降。 原因:制造过程中,线宽控制不准确或材料问题导致导体宽度不足。 影响:可能导致电路性能不稳定或产品失效。 解决方案:在制造过程中加强线宽控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
导体间距不足
定义:导体间距 小于规定的最小 间距,可能导致 电气短路或断路
人为操作失误
操作人员技能不足
操作不规范
责任心不强
疲劳作业
THANKS
汇报人:
环境因素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PCB性能下降或出现缺陷 湿度:湿度过高可能导致PCB受潮,引起短路或断路等问题 污染物:空气中的尘埃、化学物质等污染物可能附着在PCB表面,导致缺陷产生 光照: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PCB老化,产生缺陷
设备故障
设备老化或维护不当导致性能下降 设备精度不足或配置不正确 设备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足或操作不当 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不到位
pcb常见缺陷原因与措施

焊点氧化
长时间存储可能导致焊点氧化,引起接触不良 或开路。
结构变化
长时间存储可能导致PCB结构变化,如弯曲或变形。
04
检测与修复过程中的常见缺陷 原因
检测设备故障或精度不足
设备老化
设备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 部件磨损,影响检测精度 。
设备维护不当
定期维护和保养不到位, 可能导致设备故障。
设备校准问题
制定操作规范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确保员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 作。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员工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加强运输和存储环节的管理和监控
确保运输安全
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稳定运输能力的物流公司,确保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或丢失。
加强存储管理
制定存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范,确保产品存储环境良 好,避免产品在存储过程中受损或变质。
进行定期检查
对存储和运输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 能出现的问题。
06
针对不同类型缺陷的具体应对 措施建议
针对原材料问题的应对措施建议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原材料的质 量稳定可靠。
加强原材料检验
对进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 相关标准。
建立原材料追溯体系
对原材料进行标识和追溯,以便及时发现和 解决问题。
设备校准不准确,导致检 测结果偏差。
修复技术不当或材料问题
修复方法选择不当
针对不同缺陷应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 ,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修复效果不佳。
材料质量问题
修复工艺问题
修复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当,如温度、 压力、时间等参数控制不准确,可能 导致修复失败。
Pcb常见问题缺陷类型及原因

干菲林工序 馏孔或刀刮 图形电镀
孔内露铜
孔内的铜未被覆 盖 镀通孔内没有铜 可见到板料,而 没有镀通,因而 会出现开路情况 孔壁镀铜或喷锡 粗糙或孔壁面无 光泽
绿油工序 喷锡工序
轻微:拖锡 严重:喷锡
孔内无铜
钻孔工序 沉铜工序 不能报废 图形电镀工 序
孔内铜粗
电镀不良或喷锡不均匀
电镀工序 喷锡工序
不能修理
修理方法
补线
图例
开/短路
线路不能断 开的地方出 现断开;而不 能粘在一起 的地方粘在 一起
A)外层 1>红菲林或黑菲林本身有开/短路现象 2>图形电镀前有垃圾附在线路上,导致开路 3>冲板时,菲林碎粘在线路上 4>蚀刻过度导致开路 干菲林 5>干菲林工序中,线路之间的菲林擦花,导 图形电镀 致短路 蚀刻 6>蚀刻不清,导致开路 7>操作不当(在干菲林或图形电镀前擦花干 膜) 8>干菲林工序,辘板后菲林松导致短路 B)内层
10
D)孔缺点 )
漏塞孔
压伤
11
缺陷名称
状况
原因分析
工序
修理方法
若是镀通孔漏钻,则 不能修理,若是非镀 通孔漏钻,可用规定 大小的钻咀重新钻 如果在板料位置可补 胶修理,如在线路、 锡圈或PAD位上则不 能修理 用焊咀修理或用针挑 出
图例
漏钻孔
应该钻穿孔的地 方没有钻穿
钻孔过程中钻咀断
钻孔工序
钻多孔
原因分析
工序
修理方法
轻微:刮去白字再拖锡 严重:不能修理 轻微: 补白字或翻印白字 严重: 不能修理
图例
印歪白字
全部白字移位,有些印上锡面 印白字时对位不准 1>印白字的网渗漏 2>印完白字后擦花白字 3>网上有垃圾 人为操作错误
pcb常见缺陷原因与措

pcb常见缺陷原因与措施pptx汇报人:2023-12-15•PCB常见缺陷概述•常见缺陷原因分析•预防措施与改进建议目录•检测方法与技巧分享•案例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缺陷处理与改进方案•总结与展望:未来PCB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挑战01PCB常见缺陷概述定义材料缺陷设计缺陷环境缺陷制造缺陷分类PCB,即Printed Circuit Board,意为印刷电路板,是一种将电子器件和连接器件固定连接并实现电路连接的基板。
常见的PCB缺陷是指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这些缺陷可能影响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根据缺陷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PCB缺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这类缺陷主要由于制造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或工艺问题导致的,如孔洞、划痕、短路等。
这类缺陷与使用的材料有关,如材料质量问题、材料不均匀等。
这类缺陷与设计有关,如布线不合理、元件布局不当等。
这类缺陷与环境因素有关,如污染、湿度、温度等。
定义与分类缺陷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直接性能影响一些缺陷如短路、断路等会直接导致电路板无法正常工作。
间接性能影响一些缺陷如材料不均匀、布线不合理等,虽然不会直接导致电路板无法工作,但会影响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安全影响一些缺陷如材料质量问题、元件布局不当等,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如过热、过电压等。
02常见缺陷原因分析制造工艺问题是PCB板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工艺问题,如曝光、显影、蚀刻等环节的控制不当等。
总结词制造工艺问题可能会导致PCB板出现线条不清晰、短路、断路等问题,影响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制造工艺问题材料问题主要源于PCB板使用的原材料和组件的质量问题。
材料问题可能会导致PCB板出现开裂、脱落、短路等问题,影响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材料问题详细描述总结词设计问题主要源于PCB板的设计不合理,如布局、布线等设计因素。
总结词设计问题可能会导致PCB板的可制造性降低,增加制造难度和成本,同时也会影响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B制造缺陷解决方法--------------------------------------------------------------------------------在印制电路板制造过程涉及到工序较多,每道工序都有可能发生质量缺陷,这些质量总是涉及到诸多方面,解决起来比较麻烦,由于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属于化学、机械、板材、光学等等方面。
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结合解决质量总是实际经验和有关的解决技术问题的相应资料,现总结归纳如下:印制电路板制造工序产生缺陷、原因和解决办法工序产生缺陷产生原因解决方法贴膜板面膜层有浮泡板面不干净检查板面可润性即干净的表面能保持水均匀、连续水膜时间长达1分钟贴膜温度和压力过低增加温度和压力膜层边缘翘起由于膜层张力太大,致使膜层附着力差调整压力螺丝膜层绉缩膜层与板面接触不良锁紧压力螺丝曝光解象能力不佳由于散射光及反射光射达膜层遮盖处减少曝光时间曝光过度减少曝光时间影象阴阳差;感光度太低使最小阴阳差比为3:1底片与板面接触不良检查抽真空系统调整后光线强度不足再进行调整过热检查冷却系统间歇曝光连续曝光干膜存放条件不佳在黄色光下工作显影显影区上面有浮渣显影不足,致使无色膜残留在板面上减速、增加显影时间显影液成份过低调整含量,使达到1.5~2%碳酸钠显影液内含膜质过多更换显影、清洗间隔时间过长不得超过10分钟显影液喷射压力不足清理过滤器和检查喷咀曝光过度校正曝光时间感光度不当最大与最小感光度比不得小于3膜层变色,表面不光亮曝光不足,致使膜层聚合作用不充分增加曝光及烘干时间显影过度减少显影时间,较正温度及冷却系统,检查显影液含量膜层从板面上脱落由于曝光不足或显影过度,致使膜层附着不牢增加曝光时间、减少显影时间和整正含量表面不干净检查表面可润性贴膜曝光后,紧接着去显影贴膜后曝光后至少停留15~30分钟电路图形上有余胶干膜过期更换曝光不足增加曝光时间底片表面不干净检查底片质量显影液成份不当进行调整显影速度太快进行调整浅析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短路工艺因素--------------------------------------------------------------------------------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表面封装元器件趋向小型化、轻量化和多功能化像小外形集成电路(SOIC),它的引线分布在器件的两侧,引线中心距1.27毫米、方形扁平塑封的集成电路(QFP),引线分布在器件的四边,引线中心距1-0.8-0.65毫米、塑封有引线芯片载体(PLCC),引线呈“J”型,引线中心距为1.27毫米、无引线陶瓷芯片载体(LCCC),它以分布在器件四边的金属化焊盘代替引线和金属化焊盘球栅阵列分布于芯片的底部(BGA)等。
所以,表面器件的微型化的要求,促使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上和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更趋向高密度、高可靠和多层次方向发展。
研制和开发多层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使印制电路板制造手段更加高、精和尖方能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
就多层印制电路板研制和生产过程而言,经常发生某些产品质量问题,特别是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内层,随着电子装联向更高密度发展,布线密度越来越高,很多内外层导线宽度和间距只有0.10-0.075毫米、小孔和微孔其中有埋孔、盲孔等。
如球栅阵列——种组装结构形式。
根据组装结构形式要求,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上和制造上必须满足它的外层布线密度为0.10-0.125毫米和内层为0.10-0.075毫米、孔径为0.25-0.35毫米等设计要求而且是六层板。
这就要求层间对位要非常准确。
但往往由于工艺上的差错,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内层短路现象时有发生。
而其内层短路是多层印制电路板最大的质量问题,这是因为多层印制电路板若内层存在短路缺陷,即成为难以修复的产品。
如果在电装后发现此类缺陷,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要解决好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短路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产生内层短路的主要工艺因素,才能有的放矢采取相应的工艺对策。
一、原材料对内层短路影响:多层印制电路板材料尺寸的稳定性是影响内层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基材与铜箔的热膨胀系数对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内层影响也必须有所考虑。
从所采用的基材的物理特性分析,层压板都含有聚合物,它在一定的温度下主要结构会发生变化,通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大从数聚合物的特有性能,仅次于热膨胀系数,它是层压板最重要的特性。
在通常使用的两种材料比较分析,环氧玻璃布层压板与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Tg120℃和230℃,在150℃以下的情况,环氧玻璃布层压板的自然热膨胀大约0.01in/in,而聚酰亚胺自然热膨胀只有0.001in/in。
(见下图)从有关技术资料获知,层压板在X、Y方向热膨胀系数每增高1℃为12-16ppm/℃之间,而Z方向热膨胀系数是100-200ppm/℃,它的数值比X、Y方向增大一个数量级。
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当温度超过100℃时层压板及孔体之间的Z轴方向膨胀是不一致的,并且差异变大。
电镀通孔要比周围的层压板的自然膨胀率要低。
由于层压板热膨胀比孔体快,这就意味着通孔体沿层压板形变方向被拉伸。
这个应力条件在通孔体中产生了张力的应力,当温度升高时,该张力应力将继续增高,当应力超过通孔镀层的断裂强度时,镀层将会断裂。
同时层压板较高的热膨胀率,使内层导线及焊盘上的应力明显增加,致使导线与焊盘开裂,造成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短路。
所以,在制造适用BGA等高密度封装结构对印制电路板的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要特别进行认真的分析,选择基材与铜箔的热膨胀系数基本要达到相匹配。
二、底片制作和使用误差对内层短路的影响电路图形的制作是通过CAD/CAM系统进行转化而最后生成电路图象转移用的比例为1:1光绘底片。
再将此片采用转移方法生成生产用的重氮底片。
在转化与生成制板用的底片过程中,就会产生人为和机械的误差。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制和生产数据统计和分析,往往在以下几个方面容易产生偏差:1、层与层之间在冲制定位孔时,由于视觉的差错,而产生层与层之间偏差。
2、光绘底片复制成重氮底片时,人为和设备所造成的偏差。
3、底片转移电路图形成像时产生的位移现象,导致成像孔位的偏差。
4、底片保存和使用过程,由于温度与湿度的影响导致片基伸长与缩进而造成的底片通孔位置的偏差。
5、图形转移过程由于人为视觉差异和定位精度,所造成的孔位偏差。
6、片基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偏差。
这些是印制电路板制造过程的综合误差,根据军标和国际标准规定,其综合误差值不应大于导线的宽度。
如果超过标准和工艺规定尺寸范围,就会造成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短路。
为了确保底片制作质量和使用质量的可靠性,就必须加强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使制造BGA结构器件所需的多层印制电路板,从投料开始对每道工序必须制定正确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工艺方法和对策。
三、定位系统的方法精度对内层短路的影响在底片生成、电路图形制作、叠层、层压和钻孔过程,都必须进行定位,至于采用何种形式的定位方法,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这些需要定位的半成品都会因为选择的定位精度的差异,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产生短路现象。
究竟选择何种定位方法,应由所选用的定位的精度适用性和有效性而定。
多层印制电路板层间对位工艺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八种:⊙两园孔销钉定位方法。
⊙一孔一槽定位方法。
⊙三园孔或四园孔定位方法。
⊙四槽孔定位方法。
⊙MASS LAMINA TE定位方法。
⊙对位粘贴定位方法。
⊙蚀刻后定位方法。
⊙X-射线钻定位孔方法。
这八种工艺方法而言,就精度和可靠性分析,以四槽孔定位工艺方法适合此种六层印制电路板的定位加工。
当然影响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层间定位精度因素很多,此文所论及的光绘底片、层压芯材、上垫板及制造所采用的定位设备、生产工艺设备、工艺环境条件、工艺技术和加工操作过程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由于定位精度的差异和工艺方法选择上的区别,最容易造成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产生偏移、致使内层产生致使的质量问题-内层短路。
四、内层蚀刻质量对内层短路的影响内层蚀刻过程易产生末蚀刻掉的残铜点,这些残铜有时极小,如果不采用光学测试仪进行直观的检测,而用肉眼视觉很难发现,就会带到层压工序,将残铜压制到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内部,由于内层密度很高,最容易使残留铜搭接到两导线之间而造成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短路。
五、层压工艺参数对内层短路的影响内层板在层压时必须采用定位销来定位,如果装板时所使用的压力不均匀,内层板的定位孔就会产生变形、压制所采取的压力过大产生的剪应力和残余应力也很大,层缩变形等等原因,都会造成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内层产生短路而报废。
六、钻孔质量对内层短路的影响1、孔位误差分析为了获得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气连接,钻孔后焊盘与导线的连接处最小要保持50μm。
要保持这么小的宽度,钻孔的位置精度要很高,产生的误差要小于或等于工艺所提出的尺寸公差技术要求。
但钻小孔的孔位误差主要由钻床的精度、钻头的几何形状、盖、垫板的特性和工艺参数而定。
从实际生产过程所积累的经验分析是由四个方面造成的:相对孔的真实位置钻床的振动造成的振幅、主轴的偏移、钻头进入基板点所产生的滑移和钻头进入基板后由于受玻璃纤维的阻力和钻屑引起的弯曲变形。
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内层孔位偏移而产生短路的可能性。
2、根据上述所产生的孔位偏差,为解决和排除产生误差超标的可能性,建议采用分步钻孔的工艺方法,可以大减少钻屑排除的效果和钻头温升。
因此,需要改变钻头的几何形状(横截面积、钻芯厚度、锥度、排屑槽角、排屑槽和长度与刃带比率等)来增加钻头的刚度,孔位精度就会大改善。
同时还要正确的选择盖垫板和钻孔的工艺参数,才能确保钻孔的孔位精度在工艺规定的范围以内。
除了上述保证条件外,外因也是必须注视的焦点。
如果内层定位不准,在钻孔时通孔偏位,也同样导致内层断路或短路。
七、结束语根据上述的浅析的结果,就可以在工艺方法上和工艺装置上,进行优选。
目的是确保多层印制电路板的高质量、高可靠性。
尽管在制造适应BGA结构形式的高密度、多层次的多层印制电路板,难度很大,只要认真的分析制造过程容易产生的质量缺陷的根本原因,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工艺对策,制造上述所要求的技术条件是可以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