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质量验收试题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膳食就是各食物都要吃B.摄入食物中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且与人体的需要的保持平衡才是合理的膳食结构C.淀粉、油脂、蛋白质为人体提供热能,所以只要这三种摄入量足够就可D.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钙离子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O2和O3B.CH3CH2CH3和CH3CH3C.C2H6O和C3H8D.CH3CH2CH2CH3和3.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H2)2 B.乙烯的球棍模型为C.乙烯比例模型为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4.下列对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B.属于不饱和烃易发生加成反应C.虽然是不饱和烃,但容易发生取代反应D.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生产绿色油漆等5.乙烯能使溴水褪色的本质原因是()A.乙烯是一种气态烃B.乙烯具有氧化性C.乙烯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D.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6.“绿色化学”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A.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四氯化碳B.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C.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备一氯乙烷D.氨气被硫酸吸收制备硫酸铵7.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该现象说明()A.产品中含有被蒸馏出的硫酸B.产品中含有未反应的乙醇C.产品中含有未反应的乙酸D.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和乙烯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都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B.苯和乙烯都易燃烧,燃烧时火焰明亮产生黑烟C.苯和乙烯都有毒,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苯主要来自于煤的干馏,乙烯主要来自于石油加工9.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油脂属于酯类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10.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该实验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甲烷的分子式为CH4B.甲烷气体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C.甲烷气体中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D.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1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均含有羟基,其中羟基活泼性最强的是()A.乙醇B.乙酸C.水D.碳酸12.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A.CH3CH3 B.CH3CHCl2C.CH3CH2OH D.CH3CH2Br13.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2Cl2+Br2CHBrCl2+HBr B.CH3OH+HCl―→CH3Cl+H2O C.2Na+2H2O===2NaOH+H2↑D.CH3CH2Br+H2O CH3CH2OH+HBr14.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烯中含有的二氧化硫C.铜片加热变黑后迅速伸入乙醇蒸汽中变为红色D.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15.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B.钠块熔化成闪亮的小球C.钠块表面产生气泡比较缓慢D.反应剧烈并发出“嘶嘶”声响二、填空题(共3小题)16.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的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变成了乳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有机物的熔点都低于无机物的熔点 C . 二者在性质上的差别并不是绝对的B . 有机物都易溶于酒精,无机物都易溶于水 D . 二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2.某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图中左边的试管中有气体产生B . 图中右边的洗气瓶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 . 能说明乙酸是一种弱酸D . 能说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3.在1.013×105Pa 下,测得的某些烷烃的沸点见下表。
据表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在标准状况下,新戊烷是气体B . 在1.013×105Pa 、20 ℃时,C 5H 12都是液体 C . 烷烃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降低D . C 5H 12随支链增加,沸点越低4.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 放置片刻, 最终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 . 硝酸B . 无水乙醇C . 石灰水D . 醋酸5.将漫射日光照射到装有氯气和甲烷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的装置上(如图)。
现列出如下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试管内黄绿色逐渐消失 ℃试管内黄绿色加深 ℃无任何现象 ℃试管内液面上升 ℃试管内壁上有油状物生成A . ℃B . ℃℃和℃C . ℃和℃D . ℃和℃6.关于糖类物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 C . 糖类是含有醛基或羟基的物质B . 糖类属于烃类有机物 D . 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酮或多羟基醛,或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燃烧时只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 等质量的乙炔(CH≡CH)和苯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相同C . 苯属于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 乙烯只能从石油中获得,苯只能从煤中获得8.右表是某糕点的营养成分,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且互为同分异构体B . 维生素是一种基本营养物质C .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9.将淀粉水解并用氢氧化铜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如下:℃加热;℃滴入稀硫酸;℃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1)有机物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原子利用率达100%,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下列是某有机物的分子比例模型,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球之间的“棍”
表示单键、双键或三键。
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存在的两种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
这类有机物在化学性质上表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的特征性质常可用以有机物之间的鉴别。
①欲区分葡萄糖和淀粉,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
(2)油脂A经下列途径可得到M:
图中②的提示:R—OH+HO—NO2 R—O—NO2+H2O(R代表烃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在人体中有着重要作用,其组成元素主要有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等,它在人体内发生__________后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再进一步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鸡蛋白是人类常用的蛋白质,将鸡蛋加热煮熟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活性,我们将这种变化称为蛋白质的____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无水乙醇与钠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若某单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且该单糖是一种三糖水解的唯一产物,那么这种三糖的分子式是()A.C18H36O18B.C18H34O17C.C18H32O16D.C18H30O1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B.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C.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乙醇和葡萄糖D.分子组成为CH4或C2H6O的有机物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3.分子式为C4H10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4.下列物质不能用来鉴别苯与苯酚溶液的是A.浓溴水B.乙醇C.氯化铁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有机物X能实现转化:有机物X→葡萄糖→有机物Y→乙醛。
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X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 B.Y与 CH3OCH3是同分异构体C.Y可以用于消除少量钠 D.Y→乙醛属于还原反应6.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炔能使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两者原理相同B.乙烯的空间构型是平面型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7.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8.亚油酸又称9,12—十八碳二烯酸,在玉米油中的含量高达60%以上,经常食用玉米油可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玉米油被誉为“健康油”“长寿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油属于酯类,能水解B.玉米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常温下为固态C.亚油酸不能使溴水褪色D.玉米油营养价值高是因为饱和脂肪酸含量高9.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10.某科研团队研究将磷钨酸(H3PW12O40,以下简称HPW)代替浓硫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但HPW自身存在比表面积小、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以重复使用等缺点,将其负载在多孔载体(如硅藻土、C等)上则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提高其催化活性。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Mg+H2SO4===MgSO4+H2↑①NaOH+CH3COOH===CH3COONa+H2O①CH3CH3+2Br2CH2BrCH2Br+2HBr①CH2Cl2+Br2CHBrCl2+HBr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2.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A. 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B.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C. CH3CH3和CH3CH2CH3互为同系物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3.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对毛巾、口罩要经常用开水蒸煮;被褥要放在太阳光下直射,其目的是() A.使多糖水解B.使油脂水解C.使蛋白质盐析D.使蛋白质变性4.下列关于乙烯的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B.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易断裂C.乙烯分子不具有同分异构体D.乙烯分子中的C===C键很难断裂5.下列事实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是()A.乙酸为一元酸,而碳酸为二元酸B.乙酸和碳酸都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C.乙酸易挥发,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D.乙酸和碳酸钠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6.下列数值都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其对应的烃一定为烷烃的是()A. 44B. 42C. 54D. 1287.已知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凯库勒结构式能真实的描述苯的分子结构B.苯分子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形成环状结构C.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苯属于烯烃D.苯分子的结构比例模型为8.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①用甲烷气体通入碘水制碘甲烷①甲烷和溴蒸气混合光照制取纯净的一溴甲烷①用洒精灯加热甲烷气体制取炭黑和氢气A.只有①B.只有①C.只有①D. ①①①9.热播电视剧《走西口》中有翠翠女扮男装在杀虎口醋作坊受重用的情节,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黑褐色的液体B.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C.其沸点比乙醇和水的沸点都高D.温度低于16.6 ①时,能凝结成冰状晶体10.人们借助于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单个的蛋白质分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B.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蛋白质可以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D.向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H4)2SO4和CuSO4溶液,都出现沉淀,原理相同11.下列有关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葡萄糖能与NaOH溶液反应B.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纤维素在人体内最终水解为葡萄糖D.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12.关于含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与烷烃(如丙烯与丙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互为同分异构体B.属于同系物C.都能在空气中燃烧D.都能使溴水褪色13.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单元质量评估(含答案解析).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质量评估(三)第三章(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2·海南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2.(双选)(2013·天津高一检测)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3.(2013·重庆高考)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4.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三种烃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只有甲烷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苯消耗的氧气最多C.除甲烷外,其余两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共平面D.甲烷和苯属于饱和烃,乙烯是不饱和烃5.(2012·山东高考)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6.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A.金属钠B.氢氧化钠C.溴水D.乙醇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2·广东高考)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2012·广东高考)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2012·新课标全国卷)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D.(2012·浙江高考)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8.(2012·福建高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9.(2013·福建高考)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10.(2013·南昌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性质和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烷、苯、淀粉、蛋白质完全燃烧的产物都只有二氧化碳和水B.油脂属于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都是醇和羧酸C.苯与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的反应为加成反应D.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可以食用,都能发生水解11.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烷(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B.乙酸乙酯(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C.CO2(SO2):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D.乙醇(乙酸):加足量浓硫酸,蒸馏12.某有机物的结构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能发生酯化反应C.能跟NaOH溶液反应D.能发生水解反应13.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以加热)可以检验其官能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质量验收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质量验收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以下有关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BD)A.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D.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B)A.甲烷是一种热量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B.乙烯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D.酯类物质常用作饮料、糖果、香水、化妆品中的香料3.能与Na反应放出H2,又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pH试纸变色的物质是( B) A.CH2===CH—COOH B.CH2===CH—CH2OHC.CH2===CH—CHO D.CH2===CH—COOCH3【解析】:与Na反应放出H2,说明该物质含有—OH或—COOH,故C、D错误,能与溴水作用,说明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A、B均能满足,不能使pH试纸变色说明不能有羧基,故B正确。
4.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上的汗渍、血迹以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脂遇到它,皆能因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A)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绵纶织品A.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③⑤⑥5.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D.鉴别乙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乙烯和苯中【解析】:蔗糖的水解用稀硫酸作催化剂,直接向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Cu(OH)2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破坏了Cu(OH)2,无法鉴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化合物中,不只代表一种化合物的是()A. CH4B. C2H6C. C3H8D. C4H102.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烃只有一种的是() A. CH3CH2CH2CH3B. CH3CH(CH3)2C. CH3C(CH3)3D. (CH3)2CHCH2CH33.若1 mol某气态烃C x H 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A. x=2,y=2B. x=2,y=4C. x=3,y=6D. x=3,y=84.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丁能与金属钾反应放出氢气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苯分子结构中对位上的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B.苯的结构简式可用表示C.苯的四氯代物有3种D. 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的俗名叫酒精B.乙醇用作酒精灯的燃料C.酒类必须密封存放是因为乙醇易挥发D.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7.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提炼酒精的流程如下:玉米C12H22O11化合物X酒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12H22O11属于二糖B.化合物X属于还原型糖C.反应③中1 mol化合物X分解成3 mol乙醇D.欲使发酵液中的酒精和水初步分离,可采取的操作是蒸馏8.糖类是生命的基础能源,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糖类都可以水解B.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C.糖类都含有C、H、O元素D.糖类都符合C n(H2O)m的通式9.可以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A.无水硫酸铜B.生石灰C.金属钠D.胆矾10.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反应B.乙烯和氯气反应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D.乙烯和氢气反应后再和氯气反应11.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长时间看显示屏的人,会感到眼睛疲劳,甚至会对眼睛产生伤害,维生素A常作为保健药物,缓解视觉疲劳,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为,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含有6种官能团B.维生素A属于醇类C. 1 mol维生素A最多可以和3 mol H2加成D.维生素A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但不能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12.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属于酯,脂肪也属于酯B.酯是纯净物,油脂是混合物,油脂不属于酯C.所有的脂都属于酯,因而化学上“脂”与“酯”经常混用D.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而油不是14.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和CB.氧气和臭氧C.甲烷和乙烷D.正丁烷和异丁烷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烷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甲烷能使溴水褪色C.甲烷能被浓硫酸氧化D.甲烷的热稳定性比水弱二、实验题(共3小题)16.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情况,设计了几个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质量验收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以下有关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BD)A.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D.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B)A.甲烷是一种热量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B.乙烯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D.酯类物质常用作饮料、糖果、香水、化妆品中的香料3.能与Na反应放出H2,又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pH试纸变色的物质是( B) A.CH2===CH—COOH B.CH2===CH—CH2OHC.CH2===CH—CHO D.CH2===CH—COOCH3【解析】:与Na反应放出H2,说明该物质含有—OH或—COOH,故C、D错误,能与溴水作用,说明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A、B均能满足,不能使pH试纸变色说明不能有羧基,故B正确。
4.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上的汗渍、血迹以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脂遇到它,皆能因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A)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绵纶织品A.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③⑤⑥5.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D.鉴别乙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乙烯和苯中【解析】:蔗糖的水解用稀硫酸作催化剂,直接向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Cu(OH)2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破坏了Cu(OH)2,无法鉴定。
6.根据事实所作结论,正确的是( AD)编号事实结论A 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分子式和不同结构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产生相同质量的水甲、乙两种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一定相同C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一段时间后取出部分水解液,滴加碘水,不变蓝水解液中已不含有高分子化合物D 不存在两种邻二甲苯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相同,而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的反应为( C)①酯化反应②氧化反应③水解反应④加聚反应⑤取代反应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③④⑤8.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A.正常人的尿液不含葡萄糖,只有糖尿病人才会出现糖尿B.糖尿病的基因治疗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切除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C.医疗上判断患者病情时可用新制的Cu(OH)2来测定患者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D.凡是有甜味的食物都含有葡萄糖【解析】:正常人的尿液中也含有葡萄糖,只有当葡萄糖含量超过某一定值时,才被医生确定为糖尿病;甜味食物还可能含有其他糖类或化合物,如甘油、丙三醇。
9.某烃分子中有40个电子,它燃烧时生成等体积的CO2和H2O(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A.C4H8B.C4H10OC.C5H10D.C4H10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A.牛油是纯净物,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B.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硬化油C.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反应液使石蕊试纸变蓝D.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解析】: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构成油脂的是高级脂肪酸而不是高级醇,A选项不正确;液态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通常是植物油)催化加氢可制得硬化油(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牛油是动物油,通常呈固态,不存在催化加氢的问题,B选项错误;皂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且碱是过量的,所以在反应前后反应液始终是碱性的,因此反应液使石蕊试纸变蓝,并不能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C选项不正确;油脂不溶于水,所以反应过程中只要有油脂存在,反应液静置后就会分层,当皂化反应基本完成后,高级脂肪酸的钠盐、甘油和水形成混合液,静置后反应液不分层,D选项正确。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基础知识。
碳氢化合物是指烃类物质,而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物质,A项错误;乙醇发生去氢氧化可得到乙醛,乙醛可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醇和羧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甲烷、乙烯等都是在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中得到的重要化工原料,C项错误;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若形成环状化合物,如环戊烷,则最多可形成5个C—C键,D项错误。
12.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CO2的物质的量比为1:1,由此可得结论是( D)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个数比为1:2:3B.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1C.有机物中必定含氧元素D.无法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13.描述CH3—CH===CH—CH===CH—CF3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C)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14.1 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 L(标准状况)。
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
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B)A.B.CH3CH2CH2CH2CH3C.D.15.将一定量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沉淀20 g,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 g。
等物质的量的此有机物与足量金属Na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气体,则此有机物为 ( B)A.乙烯B.乙二醇()C.乙醇D.乙酸【解析】:(1)有机物燃烧产物为CO2和H2O,根据产生CaCO3的量可求出生成的n(CO2) CO2~CaCO31 mol 1 moln(CO2) 20 g100 g·mol-1=0.2 moln(CO2)=0.2 mol根据选项可知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的有机物即有机物应为0.1 mol,燃烧生成m(CO2)=0.2 mol×44 g·mol-1=8.8 g (2)根据性质进一步确定有机物结构0.1 mol醇→0.1 mol H2即1 mol醇→1 mol H2→2 mol H1 mol醇可被置换的H为2 mol,因此是乙二醇(C2H6O2),结构简式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1 mol C2H6最多跟3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B.1 mol CH2===CH2先加HCl、后跟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2.5 mol Cl2C.1 mol最多跟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1 mol二甲苯最多跟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17.从结构推测有机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B)A.能发生取代反应 B.能被新制Cu(OH)2氧化C.能加聚得高分子化合物 D.能使溴水褪色18.邻甲基苯甲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和苯环的异构体有(提示:酸与酚脱水也能生成酯)( B)A.6种B.5种C.4种D.3种【解析】:主要是—COOH的异构及与—CH3在苯环上的位置异构。
分别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非选择题(共46分)19.(14分)某烃A 0.2 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 mol,试回答:(1)烃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若取一定量的烃A充分燃烧后,生成B、C各3 mol,则有________g的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L。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且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比A少2个碳原子的A的烯烃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
【答案】:(1)C6H12(2)42 100.8 (3)(4)(5)(6)3 【解析】:(1)根据0.2 mol 烃生成1.2 mol CO 2和1.2 mol H 2O ,所以n (烃) ∶n (C) ∶n (H)=0.2 ∶1.2 ∶2.4=1 ∶6 ∶12,所以分子式为C 6H 12。
(2)由 C 6H 12+9O 2――→点燃6CO 2+6H 2O1 mol 9 mol 6 moln (A) n (O 2) 3 mol得n (A)=0.5 mol质量为0.5 mol ×84 g/mol =42 gn (O 2)=4.5 mol ,体积为4.5 mol ×22.4 L/mol =100.8 L 。
(3)烃A 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分子中无双键,只能是环状烃,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只能是环己烷。
(4)烃A 使溴水褪色,说明A 含1个碳碳双键,知其加成产物为,则A 结构简式只能为。
(5)因A 使溴水褪色,说明A 为烯烃,且所有碳原子共平面,结合乙烯分子共平面,得出A 为。
(6)比A 少2个碳原子的A 的烯烃的同系物为C 4H 8,其烯烃类的同分异构体可为CH 3CH===CH —CH 3,CH 2===CH —CH 2CH 3,,共3种。
20.(8分)已知可简写为,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1)降冰片烯属于________ a .环烷烃b .不饱和烃c .烷烃d .芳香烃(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降冰片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a.能溶于水b.能发生氧化反应c.能发生加成反应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答案】:(1)b (2)C7H10(3)【解析】:(1)降冰片烯是含有碳碳双键的环烃,但不属于环烷烃,分子中不存在苯环,不属于芳香烃。
(2)根据碳、氢原子的成键规律和降冰片烯的结构简式可得其分子式为C7H10。
(3)根据分子式C7H10,如分子中有六元环,应还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六元环需6个C原子,剩余的碳、氢原子构成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