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2018--2019七上历史期末测试卷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套)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套)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抓关键词是了解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

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写下“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2. 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北被称为“燕赵大地”,这种称呼源于历史上的源最早可上溯到()A.禅让制B.分割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3.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发生的大事应该是()A. 禹建立夏朝B. 周武王建立周朝C. 汤建立商朝D. 周平王迁都,东周开始4.与考古学上“青铜时代”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 史前时代B. 夏、商、西周时代C. 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5.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③④①②D. ④①②⑨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 统治者缺乏治国经验B. 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 诸侯内乱D. 末代国君残暴统治7.从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到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变化,最主要的是为了()A.开拓国家疆域B.经济发展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 D.安排皇帝的亲属8.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A. 秦国B. 魏国C. 齐国D. 楚国9.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A.修筑灵渠B.在长安设立太学C.加强中央集权D.统一文字10.《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

2018—2019年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

2018—2019年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1.与“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彩陶”等信息相关的内容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居民2.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了哪一制度?()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3.春秋时期诸侯国争霸,第一位霸主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4.战国初年,瓜分晋国的三家大夫不包括()A.韩B.赵C.卫D.魏5.提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保持独立的人格”的思想家是()A.老子B.旬子C.庄子D.韩非6.下列官职不属于秦朝中央官制的是()A.丞相B.太尉C.县长D.御史大夫7.下列措施反映“光武中兴”时期的是()A.统一度量衡B.盐铁专卖C.释放奴婢D.开发江东8.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A.华佗B.张仲景C.司马迁D.蔡伦9.下列少数民族中,迁到辽宁、陕西、河套地区的是()A.羌族B.鲜卑族C.蒙古族D.羯族10.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A.《兰亭集序》B.《女史箴图》C.《洛神赋图》D.《宣示表》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本小题4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2)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家——(3)秦朝北击匈奴的大将--- (4)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或治世局面)。

(本小题3分)(1)牧野决战、商军倒戈--- (2)以德化民、勤俭治国---(3)头裹黄巾、进攻东汉---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本小题4分)(1)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4)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14.列举秦汉至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四例。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 年 级 历 史(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到下面表格中,每小题3分,满分75分)1.《中国通史》第一编:“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1949年发现生存在约四、五十万年前的猿人头骨、牙齿、下颚骨和躯干骨化石。

”这里发现的人类指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蓝田人2.195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对某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约80多个藏粟的窖穴,窖穴里残存了大量粟的化石,他们还发现有少量破碎的彩陶。

据此推测他们可能是对哪一历史遗址的考古 A .元谋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3.传说他曾推算历法;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制造宫室车船。

“他”指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尧 D .舜4.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五帝时代”,“非血统继承制”,“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出帝位”等关键词所反映的是A .世袭制B .禅让制C .奴隶制D . 分封制5.“周人是一个后起的姬姓部族,兴起于今陕甘一带,十分重视农业。

他们认后稷为他开创周朝的周文王们的始祖,并把他尊为农神。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 .西周是由一个部落建立的B .西周是由周武王建立的C .西周重视发展农业D .西周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6.《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 .建立诸侯国 B .建立封建国家 C .拱卫王室 D .封建奴隶制国家7.右图是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的商朝晚期青铜礼器四羊方尊。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

安徽省巢湖市2018-2019学年度第1学期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 试题附答案

安徽省巢湖市2018-2019学年度第1学期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 试题附答案

巢湖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表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5 CDADB 6-10 CBACB 11-15 ACBCD 16-20 ACBAD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1.(1)牧野之战;(2)巨鹿之战;(3)官渡之战;(4)赤壁之战;(5)淝水之战。

22.(1)仁;(2)《道德经》(《老子》);(3)《论语》;(4)墨家;(5)韩非。

三、辨析改错题(本题共4小题,共8分。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并加以改正。

)23. (1)(×)改正:“四羊方尊”改为“司母戊鼎” (2)(×)改正:“发明”改为“改进”(3)(×)改正:“华佗”改为“张仲景”(4)(√)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24.(1)分封制(2分)(2)郡县制(2分)(3)王国问题(诸侯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2分),“推恩令”(2 分)(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分)(5)如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或实行盐铁专营。

这些措施便于国家控制经济,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汉武帝的许多大作为奠定了经济基础(答出一项措施即可,3 分)25.(1)商鞅变法(2分);(2)奖励军功;鼓励耕织;确立县制;统一度量衡等。

(答出两项即可,一项1分,2分)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分)(3)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2分)(4)实行改革。

(2分)五、活动与探究(16分)26.(1)春秋后期(1分)(2)休养生息(2分);农民把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作为田赋交给国家(2分)(3)“文景之治”(2分)(4)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经济迅速发展。

(意思相近即可,2分)(5)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优良的作物品种等。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
二、非选择题,每个采分点2分。

16.按方位在图上写出即可。

北:长城一带,东:东海,南:南海,西:陇西
17.(1)颁布推恩令(削爵、夺地、除国;建立刺史制度)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盐铁专卖(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任意1点即可)
(4)北击匈奴
18.(1)司马迁(2)张仲景(3)华佗
19.曹魏(魏国)、西晋、前秦、北魏
20.(1)陈胜吴广(2)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的斗争)
(3)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秦二世更加残酷
(4)学习陈胜、吴广勇于斗争的精神;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民为本等。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请问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半坡人、河姆渡人C.山顶洞人、河姆渡人D.北京人、山顶洞人2. 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原始人类,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还会缝制衣服。

你认为这群原始人类应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 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下列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粟的种植B.水稻的种植C.陶器的制作D.玉器的加工4.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为华夏族的形成做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的首领是()A.黄帝和尧B.黄帝和炎帝C.黄帝和舜D.黄帝和禹5.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密切相关的传说是()A.炎黄战蚩尤B.黄帝建宫室C.舜让位于禹D.启继承父位6.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让位于禹B.启继承父位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大一统7.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人口C.土地和耕牛D.人口和铁犁8.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活动。

“尊王攘夷”的实质是()A.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各族的进攻B.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C.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D.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9. 以下历史文物,能够佐证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达的是()10. 世界上有300 多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

2018-2019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2018-2019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019.1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

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在Ⅱ卷前的答题表内。

1.梁启超认为,“周朝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它打破了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打破“部落政治”的重大举措是实行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禅让制2.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它们反映出当时最突出的时代特征是A.思想活跃,百家争鸣B.王室衰微,诸侯崛起C.人口流动,民族交融D.诸侯争霸,战乱不断3.“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这一故事所诠释的哲学观点最早出现于A.《道德经》B.《论语》C.《诗经》D.《春秋》4.“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

这次“真正的统一”是A.禹建立夏朝B.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C.汉武帝大一统D.武王伐纣,建立西周5.灭六国后,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便于政令在全国的推行,于是统一六国文字,颁行全国。

统一后的文字是A.金文B.大篆C.小篆D.隶书6. “阿房,阿房,亡始皇”是在秦朝时期流传的一句童谣,从中你能解读到准确信息是A.陈胜吴广为起义进行迷信宣传B.始皇焚书坑儒,加速灭亡C.阿房宫建立直接导致秦朝灭亡D.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7.《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4(含答案)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4(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

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环境 D.劳动技术3、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标志着中国的远古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B.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C.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D.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4、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表人物是()A、嫘祖B、炎帝C、蚩尤D、黄帝5、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

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A.交纳租税 B.治理郡县 C.镇守疆土 D.监察百官6、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高度发达时期,其代表作有()①四羊方尊②司母戊鼎③甲骨文④人面鱼纹彩陶盆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7、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据《史记》载,商鞅治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D.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9、郭沫若曾经说过:“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期()A.战争频繁 B.铁器和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C.百家争鸣 D.儒家思想成为社会正统思想10、“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表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29年,我国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头盖骨化石,震惊了世界。

该发现将人类历史提前了50万年,使中国成为当时全人类的发源地,这种骄做和自豪多年保留在中国人的心中。

这个头盖骨化石是下列哪一古人类的A . 元谋人B . 蓝田人C . 北京人D . 山顶洞人2.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

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A .元谋人B . 半坡人C .河姆渡人D .北京人 3.《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材,没有能力接任天下,于是就把天下传给了有才德的舜。

这一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4.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图片反映黄帝时代贡献的是A . ①B . ①②C . ①②③D . ①②③④5.有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如下整理,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 .外族进攻B .统治残暴C .内部纷争D .天灾人祸6.春秋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A .各国之间的争霸称雄B .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C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D .各国之间的激烈战争7.右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

它是 A .王景治理的黄河 B .李冰修筑的都江堰 C .大禹治理的河流 D .贾思勰治理的黄河 8.有一个诸侯国的王,分别请孔子的学生子路和曾参去当大夫。

子路和曾参问孔子去还是不去?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孔子叫他快去,不想他错失了良机。

子路的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加思索,孔子让他三思而后行,不想他因太性急而误了大事。

这个故事说明孔子提倡A .因材施教B .态度诚实C .温故知新D .学思结合 9. 小张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

”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A .《史记》B .金文C .甲骨文D . 铭文外 江内 江岷 江岷 江10.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人面鱼纹盆 B.司(后)母戊鼎 C.毛公鼎 D.兵马俑11.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

”“他的好处”包括①统一六国②焚书坑儒③推行郡县制④统一货币、度量衡⑤修建陵墓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⑤12.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对史实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

下列情节与秦朝的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A.秦始皇让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B.商人张三前往咸阳城做生意,随身携带了很多圆形方孔半两钱C. 王五去世后,他儿子世袭了他的职位当上郡守,负责地方政务D.小吏李四用小篆誊抄了一张政府告示,呈交给县令大人过目13.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反贪大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反映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加大了反腐力度,纪检监察机关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法查处了许多大案要案,人民无不拍手称快。

汉武帝时期实施的此类措施是A.设御史大夫B.设太尉C. 建立刺史制度D. 设西域都护16.《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赤壁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7.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后,为巩固统治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不包括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不允许少数民族内迁,以缓和民族矛盾18. 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期而亡的根本原因是A.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B.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败C.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D.匈奴起兵,攻灭西晋19.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准确的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中华文明的起源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20.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独创一家,行书、草书流畅潇洒,“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被尊为“书圣”。

以下书法作品中,他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A B C D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1.古代的许多著名的战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提示信息归纳重要战役。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力量灭亡商朝的战役: ;(2)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3)东汉末年,曹操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4)巧用火攻,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5)“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战役:。

2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先秦思想成就。

(1)儒家孔子的核心思想是:;(2)老子的思想学说集中于道家的经典《》;(3)孔子的思想言论由其弟子整理成儒家经典《》;(4)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的学派是:;(5)战国时期强调依法治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法家集大成者:。

三、辨析改错题(本题共4小题,共8分。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并加以改正。

)23、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

()(1)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商朝现存世界最重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改正:()(2)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改正:()(3)东汉华佗把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医德高尚被后世尊为“医圣”。

改正:()(4)南朝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改正: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24.(13分)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2分)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因为)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2)为改变材料二中“天下战斗不休的局面”秦始皇采在地方上采取什么制度加强统治的?(2分)材料三:“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3)汉武帝商讨要解决什么问题?(2分)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材料四:“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汉书》(4)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建议,这个建议是什么?(2 分)(5)汉武帝除了在政治、思想上加强统一,还在经济上进行了改革,请列举一项主要措施并说明其效果?(3 分)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2分)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2)归纳出材料一、材料二中“商君”改革的两项主要措施?(2分)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商君”采取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效果。

(3分)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3)材料三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材料三提到该事件中的哪一项措施被赞为“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家走向富强的共同途径。

(2分)五、活动与探究(16分)26.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中国古代史也是一部农业的发展史,农业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主题探究。

【工具革新】材料一(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出农业发展中重大革新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1分)【以农为本】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2)面对汉初这种形势,汉高祖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汉高祖时田赋十五税一是什么意思(2分)(3)汉高祖以后的三位皇帝继续这种政策,后来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2分)【开发江南】材料三:(西汉时)“楚越(南方地区)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4)对比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材料五:东汉末年以来人口迁移示意图(5)材料五反映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列举一项即可)(2分)【总结传承】(6)“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来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是哪本著作?(2分)作者是谁?(1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表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