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期末测试卷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战国时期的变法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5. 下列哪个战争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楚汉战争D. 官渡之战【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由______建立的。

【答案】嬴政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答案】郡国3. 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______。

【答案】刘邦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推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等。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答案】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太学,选拔人才,推广儒学,统一思想;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流;征服南越、东胡、朝鲜等,拓展疆域。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

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是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秦朝答案:D2.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指从公元前多少年到公元多少年之间的时间段?A.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B.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C.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D.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答案:C3. 下列哪个工具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最早使用的?A. 石斧B. 陶器C. 石锛D. 磨盘答案:A4. 以下哪个宗教起源于中国?A.B. 教C.D.答案:D5. 以下哪位皇帝是明朝的创始人?A. 宋太祖B. 刘邦C. 朱元璋D. 康熙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它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最终通过殿试的人可以成为官员。

2. 说说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答案: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商路,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

它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时期,对于促进东西方文化和商品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品不仅有丝绸,还有瓷器、茶叶、药材等。

3.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于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简要描述一下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结构。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结构是以皇帝为中心的等级制度。

社会分为皇帝、官僚、地主、农民和奴隶等不同阶层。

皇帝统治全国,官僚负责政务,地主收取农民的租税,农民务农生活,奴隶为奴隶主工作。

5. 请简述一下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

答案: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是指远古时代的传说时期,据说由三皇和五帝统治。

三皇分别是伏羲、女娲和神农,他们是人类的始祖和文明的创造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标准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完成了大一统,建立了汉朝?A. 秦始皇B. 汉高祖C. 隋炀帝D. 唐太宗标准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汉朝时期与匈奴和亲的政策?A. 安置匈奴B. 抗击匈奴C. 和亲匈奴D. 驱逐匈奴标准答案:C4. 下列哪个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司马懿标准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A. 东魏B. 西魏C. 南齐D. 北周标准答案:B6. 下列哪个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A. 洛阳B. 长安C. 开封D. 扬州标准答案:A7. 下列哪个是唐朝时期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A. 怛罗斯之战B. 燕然之战C. 白马之围D. 淝水之战标准答案:A8. 下列哪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A. 后梁B. 后唐C. 后晋D. 前蜀标准答案:D9. 下列哪个是宋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清照标准答案:C10. 下列哪个是元朝时期的蒙古族统治者?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铁木真D. 窝阔台标准答案:B11. 下列哪个是明朝时期的女真族领袖?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福临D. 慈禧标准答案:A12. 下列哪个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收复台湾的人物?A. 康熙帝B. 乾隆帝C. 顺治帝D. 施琅标准答案:D13. 下列哪个是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A14. 下列哪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天津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5. 下列哪个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D16. 下列哪个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7. 下列哪个是辛亥革命的首领?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8. 下列哪个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9. 下列哪个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废除二十一条B. 打倒军阀C. 反对帝国主义D. 实现民主标准答案:A20. 下列哪个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A. 上海B. 广州C. 武汉D. 长沙标准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火药B. 电视C. 飞机D. 印刷术答案:D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明朝C. 唐朝D. 清朝答案:D3. 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A. 23B. 34C. 45D. 56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中国的邻国?A. 韩国B. 英国C. 加拿大D. 澳大利亚答案:A5.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成都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长城。

答案:中国的长城是古代中国修筑的防御工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长城横贯中国北方,总长度约21,196公里。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答案: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起源于东汉时期。

通过将纸浆制成纸张,造纸术极大地改进了人们的书写和记录方式,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5分)1. 请解释什么是封建制度。

答案: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形式,指君主授予贵族土地和特权,贵族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以保证封建君主的统治。

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直到近代才被废除。

2. 请解释什么是农耕文明。

答案:农耕文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文明形态。

农耕文明的特点是人们依靠农业生产为生,形成稳定的定居生活方式,并出现城市、政治组织、文化等各种社会形态。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的国旗是红色的。

(√)2. 中国的首都是上海。

(×)3.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

(√)4. 中国的国花是玫瑰花。

(×)5.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五、附加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答案: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字叫孔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答案:B3. 下列哪个战役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决战?A. 马陵之战B. 桂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巨鹿之战答案:C4. 下列哪个文档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制定的,规定了土地、人口、赋税等制度?A. 《农战法》B. 《九章算术》C. 《汉律》D. 《推恩令》答案:D5.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行省制度?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元朝答案:D6. 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他是南宋的建立者B. 他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色C. 他是北宋的著名词人D. 他是明朝的名将答案:B7.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北京条约》C. 中日《马关条约》D. 中英《天津条约》答案:C8. 下列哪个事件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答案:B9. 下列哪个会议确立了为党的指导思想?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七大答案:D1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1949年1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0年1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发明了____,使我国古代数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答案:十进位制3. 隋朝时期,开通了____,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大运河4.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杜甫、白居易等。

答案:李白5. 宋朝时期的两大发明是____和指南针。

七下历史科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下历史科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下历史科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3. 隋朝时期,哪位人物开创了科举制度?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武则天答案:A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C5. 明朝时期,哪位人物领导了农民起义?A. 李白成B. 张献忠C. 洪秀全D. 孙中山答案:A6.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7. 下列哪位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首领?A. 孙中山B. 毛泽东C. 周恩来D. 邓小平答案:A8.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抗日战争胜利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D9. 以下哪个政策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抓革命、促生产答案:B10.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A. 四人帮被粉碎B. 中共十大C. 邓小平复出D. 毛泽东逝世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主要货币。

答案:铜钱3. 隋朝时期,______开创了科举制度。

答案:隋文帝4. 唐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答案:长安5. 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

答案:江南6. 明朝时期,______领导了农民起义。

答案:李白成7. 1840年,英国发动了_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电话C. 太阳能D. 电视答案:A. 火药2.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下列哪个?A. 汉字B. 英文字母C. 埃及象形文字D. 阿拉伯文字答案:C. 埃及象形文字3. 以下哪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A. 李白B. 威廉·莎士比亚C. 费尔南多·佩索阿D. 亚历山大·普希金答案:A. 李白4. 以下哪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A. 高斯B. 爱因斯坦C. 居里夫人D. 神农氏答案:D. 神农氏5. 以下哪个是我国的长江?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小清河D. 长江答案:D. 长江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火药。

火药。

2.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北京。

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

4.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

秦始皇。

5. 中国的国花是牡丹。

牡丹。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些发明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长江。

答案:长江是中国境内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它流经中国多个省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带和交通要道。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错误的写“错”。

1. 中国的首都是上海。

(错)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喜马拉雅山。

(对)3. 中国的国花是菊花。

(错)五、问答题请回答以下问题:1. 你认为历史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它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指导我们的行为。

2. 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哪个方面最感兴趣?答案: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最感兴趣,尤其是古代诗词。

它们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启发和感悟。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如表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某历史人物传记类图书的目录(局部),据此判断该人物应是( )……第三章阴谋夺宗弑父继统第四章大兴工役虐用民力第五章大修文治百定制度……第八章三征高丽四海糜沸第九章众叛亲离天下土崩第十章亡隋之辙殷鉴不远A.杨坚B.杨广C.李建成D.李世民2.唐长安城有2市108坊,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城内百业兴旺、宫殿参差毗邻,当时诗人常称长安城有百万人口。

这主要显示出唐代长安( )A.是世界经济与文化中心B.商品经济发展到达顶峰C.是中外交流的唯一窗口D.城市规划建设水平较高3.如图是五代十国至元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由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4.何去非是宋代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可他自从被宋神宗任命为武官之后就很不乐意,他根本就不想当武官,而想做文官。

这是因为宋朝( )A.武官无用武之地B.重文轻武风气盛行C.军队没打过胜仗D.文官权力至高无上5.“三十万岁币只占宋朝财政现金收入的1.53%。

原本每年辽国对边境例行抢劫,双方签订和约后,这种例行的抢劫就没有了,这对于宋朝百姓而言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和约”是指( )A.陈桥兵变B.澶渊之盟C.绍兴和议D.靖康之变6.下列图片所代表的实物真品可直接作为研究宋代经济发展一手史料的是( )A.B.C.D.7.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

《水浒传》中的这一情节发生的地点时称( )A.东宫B.西市C.勾栏D.瓦子8.东晋《佛国记》记载:“大海弥漫无边,不知东西,唯望日月星辰而进。

”元代《经世大典》载:“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

”出现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B.指南针的发明C.火药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9.《清稗类钞》有一则饮食类词条“油灼桧”(油条):“……其初则肖人形,上二手,下二足,略如又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安徽刘静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尽管他是篡立,但使全国统一获得实现,功不可没......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

”这段话描述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 宋太祖2.胡曾在《汴水》中写道:“千里长河一旦开,亡____ 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划线处应填写的是()A.隋B.唐C.宋D.元3.在历史上某个时期的黄河流域曾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引起了皇帝的重视,“尔食朕百姓五谷,如食朕之肺腑。

”在宰相姚崇的辅佐下,蝗灾没有继续蔓延,很快被制止住了。

上述事件发生于()A.唐太宗时期B.唐玄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宋太祖时期4.“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

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

”这直接导致了()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唐朝灭亡D.北宋建立5.下图中的皇帝指的是()A.唐太宗B.宋太祖C.明太祖D.雍正6.古代中国盛行铁钱,但铁钱极为笨重,例如买一匹马要用铁钱二万枚,重一百多斤,携带极不方便。

下列货币的产生与上述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 B C D7.下能正确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A. B.C. D.8.关于下列表格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北方人口总量在逐年不断减少C.唐朝时经济重心尚未转移D.人口南迁有利于经济格局变化9.“除了腹里与吐蕃外,全国共设十一个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小明在学习此内容时,想更好地了解它在历史上的实行情况,那么他应该去查阅()A.《旧唐书》B.《新唐书》C.《宋史》D.《元史》10.在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有多数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关键时期。

下列说法可以论证此观点的是()①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②宋朝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③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④吴道子被誉为“画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1. “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

关于上述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出现于隋唐时期B.它是由毕昇发明的C.它最早出现于北宋D.它属于胶泥印刷术12.明朝洪武初年(1393年),全国当时人口共有六千五百万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一亿四千万左右。

清朝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

其中的原因有()A.国家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占城稻开始由越南引进中国C.明清社会安定毫无任何动乱D.玉米等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13. 《郑和下西洋》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大型历史电视剧。

下列情节可能出现在电视剧中的是()A.明太祖是大航海的决策者和组织者B.海外番国随郑和船队到达中国C.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D.郑和船队最远抵达地中海沿岸14.“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

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

”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15.张学良晚年曾作诗:“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该诗赞扬的是()A.明成祖B.郑和C. 戚继光D.郑成功16.“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上述两句话皆摘自于赵恒的《劝学诗》。

诗中所描述的现象最早发生于()A.魏晋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17.在复习宋朝的历史时,某同学有着如下笔记。

其中符合史实的有()A.1处B.2处C.3处D.4处18.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

在搜集主题为中外交往的相关图片时,你认为下列哪一幅图片不可能入选的是()A.《步辇图》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19.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A.镇压人民起义B.压制知识分子C.巩固专制统治D.实行文化专制20.2011年由CCTV记录频道首播的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这个已逐渐不为今人所知,被人们遗忘的商人群体,他们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国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

纪录片中涉及到的城市是()A.北京B.南京C.广州D.上海二、材料解析题(共60分)21.(18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时运河(通济渠与邗沟)已开凿完成,长安到江都,沿途设置离宫四十余所......他从洛口乘龙舟沿黄河及运河南下,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其他各式各样的船也有数千艘,仅挽船士即有八万人。

这个伟大行列长达二百里,两岸并有骑兵夹辅着前进。

凡距离所经路线五百里以内的地方政府,都得献食,所献的都是水陆珍奇的食物。

材料二米价便宜到每斗十三个钱,今山东省一带的青齐等州,斗米只要三钱;社会秩序也异常良好,行旅可以“行万里不持寸兵”。

人口也急剧的增加,开元二十八年(740),全国共有户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

较之贞观时代,几乎增加了两倍。

——以上材料皆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江都是今天的哪座城市?皇帝的种种行为,最终给他的统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分)(2)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它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3)结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试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加以一例予以补充说明该结论。

(4分)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岭外代答》、《诸蕃志》的记载,当时来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

这些国家的商人每年夏至以后乘海船前来,抵达南宋各贸易港口,十月以后陆续起航回国。

南宋商人去海外贸易的国家达二十多个。

材料二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第一次下西洋,27800多人,分乘208艘船,由太仓刘家港出发......由于操劳过度,从东非返航到印度古里时,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

——以上材料皆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对外贸易有何特点?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在沿海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4分)(2)材料二所描述的事件是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开始实行什么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当下我国正在全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6分)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留学生吉备真备把中国在科学上取得的新成就介绍到日本。

学问僧空海带回大批真言宗(密宗)的经典,在日本建立了真言宗......白居易的诗歌尤其受到日本人的喜爱。

日本人还利用草体汉字表示声音,创造了平假名;利用楷体汉字偏旁部首表示声音,创造了片假名;这种字母一直沿用到今天。

材料二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滨海千里,同时告警,倭寇先后攻我上海、苏州以及江北南通、泰州各地。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又深入徽州、南京,他们在沿途烧杀淫掠,许多工商业市镇受到兵火的洗劫......杀倭万余人,基本上荡平了倭寇之患,保障了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

——以上材料皆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1)材料一发生于中国的哪一朝代?除了日本的遣唐使外,中国的哪一位僧人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4分)(2)材料二发生于中国的哪一朝代?在抗倭的过程中,有一支军队能征善战,它的统领和组建者是谁?(4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分)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

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南宋.严羽材料四(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1)材料一中所说“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4分)(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25.(8分)裁撤冗员、整顿吏治是我国当代大力反腐、实现强国之路的重大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又规定州郡长官改由文人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副长官),使其相互牵制......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并把晚唐五代时权宜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权大权,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

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改革?它对于国家统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2)材料二反映了此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危机?它的出现与材料一有何关系?(4分)参考答案1-5 AABBC 6-10 DCDDC 11-15 ADBDD 16-20 BBACC21.(1)隋炀帝(杨广)(2分)扬州(2分)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隋朝灭亡(2分)(2)开元盛世(2分)整顿吏治,裁撤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6分)(3)统治者要居安思危,不能实行暴政,否则最终会动摇自己的统治。

(2分)唐玄宗后期任人唯亲,政治腐败,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2分)(若写出其他与结论相关的答案亦可)22.(1)积极对外开放(2分)市舶司(2分)(2)郑和下西洋(2分)(3)闭关锁国(2分)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2分)我们要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分)23.(1)唐朝(2分)鉴真(2分)(2)明朝(2分)戚继光(2分)(3)两国和平交往则有益于彼此发展,侵犯、破坏他国主权者,注定要失败,最终会损害自我。

(2分)24.(1)隋炀帝(2分)进士科(2分)(2)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度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的影响(其他国家也效仿科举制度,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