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六十种曲幽闺记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词律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词律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词律》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词律字数:5814 钦定四库全书 词律巻一 宜兴万树撰 竹枝【十四字 又名巴渝辞】 皇甫松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隔子【竹枝】眼应穿【女儿】 【竹枝之音起于巴蜀唐人所作皆言蜀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非古也如白乐天刘梦得等作本七言絶句皇甫子竒亦有四句体所用竹枝女儿乃歌时羣相随和之声犹采莲曲之有举棹年少等字他人集中作诗故未注此四字此作词体故加入也其词六首皆每首二句相叶其句中平仄不拘但每句第二字皆平末一首乃用仄韵者另録于后】 又一体【十四字】 皇甫松 山头桃花【竹枝】谷底香【女儿】两花窕【竹枝】遥相映【女儿】 又一体【二十八字】 皇甫松 门前春水【竹枝】白苹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此调竟是七言诗句中平仄亦可不拘若唐人抝体絶句者】 十六字令【十六字 又名苍梧谣】 蔡 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此调旧刻收周美成作明月影穿窻白玉钱一首词综校正之谓此系周晴川词明字乃眠字之误本一字句月影以下为七字句蔡词亦天字起韵今作三字起句者非也按张于湖送刘郎词三首皆以归字起韵一云归十万人家儿样啼二云归猎猎薰风卷绣旗三云归数得宣麻拜相时是此调之为一字起句无疑矣盖蔡词尚可读天休使为句张词岂可读归十万等为句乎时流作词名解谓三字起者为十六字令一字起者为苍梧谣谬矣至于填词图谱注云首句本作五字今作三字防古无此体不知所谓古者何人之词五字防句有何考据且引蔡词云于五字用韵起则尤可笑蟾字是闭口音岂如此小调而必借他韵为叶友古不若是之陋也不亦妄哉又按汲古刻张词题名归梧谣本是苍梧因词首字而误耳】 闲中好【十八字】 段成式 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窓木看移三面阴 【即以首句三字为题看字作去声读观张善继作亦然】 又一体【十八字】 郑 符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 【用仄韵与前异】 纥那曲【二十字】 刘禹锡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此本五言絶句尊前收之盖与小秦王等本七言絶句而实为词调也观梦得别作聴唱纥那声可知】 罗唝曲【二十字】 刘采春 借问东园栁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怨太阳偏【亦五言絶首句可起韵】 梧桐影【二十字】 吕 嵓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此本诗耳今人以其长短句故用入词而取其末字为名】 醉妆词【二十二字】 蜀主王衍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栁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者边即俗语这边也这禅书多作者字】 南歌子【二十三字 歌又作柯】 温庭筠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又一体【二十六字】 张 泌 栁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晚风凉髙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第三句作七字第四句作六字与前异】 又一体【双调 五十二字 又名望秦川 风蝶令】欧阳修 凤防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去来牕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此比唐词加后一叠宋人皆用此体图谱于此调不收何也 又有入韵者乃以入作平附见于后同下】 又一体【五十二字】 石孝友 春浅梅红小山寒岚气薄斜风吹雨入帘幙梦觉西楼呜咽数声角 歌酒工夫嬾别离情绪恶舞衫寛尽不堪着若比那囘相见更消削 【此与前词字句俱同而用入声为叶者 愚谓入声可作平人多不信曰入声派入三声始于元人论曲君何乃移其说于词余曰声音之道古今逓传诗变词词变曲同是一理自曲盛兴故词不入歌然北曲忆王孙青杏儿等即与词同南曲之引子与词同者将六十调是词曲同源也况词之变曲正宋元相接处岂曲入歌当以入派三声而词则不然乎故知入之作平当先词而后曲矣盖当时周栁诸公制调皆用中州正韵今观词中如不音逋一音伊之类多至万千正与北曲同而又何疑于入作平之说耶且用韵句亦可以入为叶如惜香醉蓬莱以吉字叶髻戏坦庵以极字叶气瑞等甚多若云入不可叶则此等词落一韵矣至通篇入叶之词有可兼用上去如贺新郎念奴娇之类有本是平韵而以入代叶者如金谷此篇之类虽全用入声而实以入作平必不可谓是仄声而用上去为韵脚也若夫以上作平如永叔少年游千里万里里字东坡醉蓬莱好饮无事为我西饮饮我二字芦川贺新郎肻儿曹恩怨相尔汝尔字诚斋好事近看十五十六五字皆以上作平亦不可胜举姑识于此髙明自能类推而知鄙说非诬耳】 荷叶杯【二十三字】 温庭筠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凡三易韵浪怅二仄间用于时惟二平内对字必用仄声】 又一体【二十六字】 顾 夐 春尽小庭花落寂寞凭槛敛双眉忍教成病忆佳期知摩知知摩知 【末叠三字摩字应系麽字设为问答之辞当于知麽二字畧豆】 又一体【双调 五十字】 皇甫松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结用五字而比前加一叠凡四易韵】 塞姑【二十四字】 无名氏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防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栁 【仄韵六言絶句同 此系万首絶句所收唐人乐府也塞姑二字不可解然观其词意塞者谓边塞姑者乃戍边者之闺人耳按栁耆卿集有塞孤一词题亦难解余谓必即是此调之遗名而讹以姑字为孤字也故取此篇列前而附栁词于后但不敢擅改而仍其塞孤之名云】 塞孤【九十五字】 栁 永 一声鸡又报残更歇秣马巾车催发草草主人灯下别山路险新霜滑瑶珂响起栖乌金镫冷敲残月渐西风襟袖凄裂遥指白玉京望防黄金阙逺道何时行彻筭得佳人凝恨切应念念归时节相见了执柔荑幽防处偎香雪免鸳衾两恁虚设 【乐章旧刻如此余细绎之知其为两段而刻本误连也盖前半于凄裂处分段遥指句比前首句多二字正是过变之体其下句句比对相符此栁词中最森整妥协者向来人皆草草读过不知其段落耳 前结渐西风四字后结免鸳衾三字虽词于结处多不同但此词风度如此不应前多一字愚谓前句字为羡盖襟音相近写者因误多一字也袖恁二字去声妙两字不可用去】 囘波词【二十四字】 沈佺期 囘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巳防齿録袍笏未复牙绯 【此词平仄不拘即六言絶句体当时入于歌曲囘波其调名也皆用囘波尔时四字起】 又一体【二十四字】 裴 谈 囘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祗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 【用仄韵】 舞马词【二十四字】 张 说 防旄八佾成行时龙五色因方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 【平仄不拘首句可不用韵 按此并前后二调唐时本为诗类而用以入歌则另有腔板如七言之清平调小秦王等亦同虽字数相合而其腔则异耳清平乐后半亦即此四句也】 三台【二十四字】 韦应物 冰泮寒塘水緑雨余百草皆生朝来衡门无事晩下髙斋有情 【平仄不拘所赋不论何事咏宫闱者即曰宫中三台亦名翠华引亦名开元乐咏江南者即曰江南三台又有突厥三台其长调则为宋人所撰而袭取其名因以类从载于左幅图作开元乐收明夏言词无谓】又一体【三叠 一百七十一字】 万俟雅言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栁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徧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防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緑水台榭映秋千鬬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防暗识夭桃朱戸向晩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巳是试新妆嵗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蜡传宫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从来旧刻此篇俱作双调于双双游女分段余独防之改为三叠人莫不疑且怪者余为解之曰首段见字以下梨花海棠两句各六字相对次段乍字以下莺儿燕子两句各六字相对三段正字以下轻寒半阴两句各六字相对字句明整对仗工严而见乍正三字皆以一去声虚字领起句末三字皆仄而夜防漏俱用去声岂非三段脗合乎内苑春八字句御沟涨七字句与中段近緑水八字鬭草聚七字后段禁火天八字嵗华到七字同也而内近禁皆去声苑緑火亦皆用仄禁过榭映是试用六去御涨鬬聚嵗到又用六去下皆以平平平仄接之岂非三段脗合乎东风静八字句望凤阙七字句与中段香更八字防暗识七字后段清明看八字散翠烟七字同也而东风静等三字俱用平平去下接以仄仄平平仄望凤阙等三字俱用去去平下接以平平平仄岂非三段脗合乎好时代七字句徧九陌七字句与中段向晩骤七字醉襟惹七字后段敛兵卫七字住传宣七字同也而好时代等三字俱仄平去徧醉住三去太乱又三去岂非三段脗合乎如此堂堂正正每段五十七字一字不茍岂非是三叠调乎词隠领大晟府为词坛主盟他作皆精致絶伦如此长篇流丽瓌其下字真有千椎百炼之力而五百年来为流俗人草草读过不能知其调之段落又安能知其语之义趣字之和协乎更可诧者沈氏指斥此篇谓杂遝少伦过接唤应虚字少力大怪事大怪事如此杰出之词而遭其妄贬岂沈氏所作如梦令之逗下心头一块长相思之欢末盈别能轻虞美人之坐忆眠还想一剪梅之别又难楼临江仙之错疑奔司马满江红之忧端欲去去翻覆贺新郎之管花管鱼并管鸟等句可谓有伦可谓有力耶呜呼岂不可悲哉然据愚臆防如此怒余者以为狂妄哂余者以为穿凿爱余者以为劳惫余悉弗顾上之冀词隠在天喜后世有子云为之洗发下之冀天下后世或有谅其苦心而以为然者正不止图作长短句周郎也 内用不阙陌百踏识入等字乃以入作平九子水草晚宝惹巳等字乃以上作平皆须细心体认此言尤为读词闗键不可不知以入以上作平处不可用去声字其说甚长巳于发凡悉之汉蜡传宫炬向来俱刻汉宫传蜡炬疑与前梢异后得粤中藏书家元刻本作汉蜡传宫炬为之爽然心快】 伊州三台【双调 四十八字】 赵师使 桂花移自露岩更被灵砂染丹清露湿酡顔醉乘风下临世间 素娥襟韵萧闲不与羣芳并看蔌蔌綘绡单觉身轻梦囘广寒 【伊州刻本作洲字今改正 此调虽前后段亦各二十四字而第三句五字第四句七字下梦二字用去与上灵羣二字又别不可不知 又按调笑令亦名三台令与此全异不可误认】 一防春【二十四字】 侯夫人 砌雪消无日卷帘时自颦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防春 【此隋宫看梅曲也凡二阕今録其一】 摘得新【二十六字】 皇甫松 酌一巵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皇甫别作首句三字摘得新因以为名 经风二字平声而摘得新一首用几十两字几字上声十字入声盖可借作平不碍歌喉乃深于音律者所用也初学若谓此二字可仄而填入去声字则大谬矣】 花非花【二十六字】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覔处 【此本长庆长短句诗而后人名之为词者】 春晓曲【二十七字】 朱敦儒 西楼月落鸡声急夜浸疎香浙沥玉人醉渴咽春冰晓色入帘横宝瑟 【第二句六字花草粹编所载如此后人于香字下増一寒字故作七言四句即谓之阿那曲耳毛氏名解于阿那曲下注又名春晓曲复引粹编云第二句本六字谱増一字以为阿那曲其实二调也夫既云本是六字其实二调而复云阿那曲又名春晓曲何其矛盾耶】 渔歌子【二十七字 又名渔父】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篛笠緑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和凝词结句用香引芙蓉惹钓丝平仄不同真又一首起二句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羮亦共餐平仄全异和凝又一首青篛笠句用钓车子是仄平仄想亦不拘然自宋以后皆依西塞一体今作者宜从之 山谷増句作鹧鸪天东坡増句作浣溪沙盖本调音律失传故加字歌之然坡止加润真之语谷则増入朝廷尚覔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二句于青篛笙之上语气不伦可谓蛇足】 又一体【双调 五十字】 孙光宪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濶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重叠 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风月 【前后同风浩浩二句可用仄平平平仄仄而叶韵者后段同又李珣一首于第二句用潇湘夜湘字平声】忆江南【二十七字 又名梦江南 谢秋娘 梦江口 望江南 望江梅 春去也】 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又一体【双调 五十四字】 吴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栁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厌厌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緑阴中无处覔残红【即前调加一叠此调隋炀帝有八 但白香山三词晚唐袭之皆系单调至宋方加后。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花间集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 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其五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月在胧明,觉来闻晓 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其六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 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消成泪。花落子规啼,绿蜀赵崇祚编。崇祚字宏基,事孟昶为卫尉少 卿,而不详其里贯。《十国春秋》亦无传。案蜀有赵崇韬,为中书令廷 隐之子。崇祚疑即其兄弟行也。诗馀体变自唐,而盛行于五代。自宋以 后,体制益繁,选录益众。而溯源星宿,当以此集为最古。唐末名家词 曲,俱赖以仅存。其中《渔父词》、《杨柳枝》、《浪淘沙》诸调,唐 人仍载入诗集,盖诗与词之转变在此数调故也。于作者不题名而题官, 盖即《文选》书字之遗意。惟一人之词,时割数首入前后卷,以就每卷 五十首之数,则体例为古所未有耳。陈振孙谓所录自温庭筠而下十八 人,凡五百首,今逸其二。坊刻妄有增加,殊失其旧。此为明毛晋重刊 宋本,犹为精审。前有蜀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欧阳炯序,作于孟昶之广政 三年,乃晋高祖之天福五年也。后有陆游二跋。其一称斯时天下岌岌, 士大夫乃流宕如此,或者出于无聊。不知惟士大夫流宕如此,天下所以 岌岌,游未反思其本耳。其二称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者辄简古可 爱,能此不能彼,未易以理推也。不知文之体格有高卑,人之学力有强 弱。学力不足副其体格,则举之不足。学力足以副其体格,则举之有 馀。律诗降于古诗,故中、晚唐古诗多不工,而律诗则时有佳作。词又 降于律诗,故五季人诗不及唐,词乃独胜。此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 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有何不可理推乎。
孙少监光宪 四十八首
菩萨蛮五首 河渎神二首 虞美人二首 后庭花二首 生查子三 首 临江仙二首 酒泉子三首 清平乐二首 更漏子二首 女冠子二 首 风流子三首 定西番二首 河满子一首 玉蝴蝶一首 八拍蛮一 首 竹枝二首 思帝乡一首 上行杯二首 谒金门一首 思越人二首 杨柳枝四首 望梅花一首 渔歌子二首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衡曲麈谭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衡曲麈谭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衡曲麈谭》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衡曲麈谭字数:4533 衡曲麈谭明张琦着 衡曲麈谭提要 《衡曲麈谭》一卷,原不题作者姓名。
此作又附载在《吴骚合编》卷首,《吴骚合编》是明骚隐居士所编,《衡曲麈谭》的作者,可能就是骚隐居士。
骚隐居士又称骚隐生,又号白雪斋主人,姓张,名琦,字楚叔。
精词曲,富收藏,曾选辑元、明散曲,以南曲为主,成为《吴骚》初、二、三集,及《吴骚合编》;又撰有《南九宫订谱》。
《衡曲麈谭》共分四章:一、《填词训》;二、《作家偶评》;三、《曲谱辨》;四、《情痴寤言》。
书中论填词,多偏重于散曲;评介作家,也多以散曲作家为主。
辨曲谱,谓“专在平仄间究心,乃学之而陋焉者”。
是独具见解的;但对于宫调名称,如仙吕、大石、越调、双调等,竟以为是由于字形讹传,未免臆断。
《衡曲麈谭》,今通行有以下各种版本: (一)《吴骚合编》附刻本。
(二)《读曲丛刊》本。
(三)《曲苑》本。
(四)《重订曲苑》本。
(五)《增订曲苑》本。
《曲苑》本及《重订曲苑》本,皆就《读曲丛刊》本景印,《增订曲苑》本系《曲苑》本排印,这四种本子,文字完全相同。
惟有《吴骚合编》附刻本,内容稍有出入。
《吴骚合编》有一六三七年(明崇祯十年)原刻本,有《四部丛刊》二集景印本。
填词训 古士大夫听琴瑟之音,弗离于前,性情之通弦歌而治,吟咏可已欤?客曰:“词余之兴也,多以情癖,大抵皆深闺永巷、春伤秋怨之语,岂须眉学士所宜有!况文辞之贵,期于浑涵,若夫雕心琢句、柔脆纤巧、披靡淫荡,非鼓吹之盛事,曲固可废也。
”骚隐生曰:“嘻,子陋矣!尼山说诗,不废郑、卫;圣世采风,必及下里。
古之乱天下者,必起于情种先坏,而惨刻不衷之■{左呙右无}兴。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敦煌歌辞总编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敦煌歌辞总编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敦煌歌辞总编》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敦煌歌辞总编字数:6237 敦煌歌辞总编 任半塘辑 ●目录 卷一 杂曲 云谣集杂曲子 卷二 杂曲 只曲 卷三 杂曲 普通联章 卷四 杂曲 重句联章 卷五 杂曲 定格联章 卷六 杂曲 长篇定格联章 卷七 大曲 补遗 只曲类 组曲类 五七言体 ●敦煌歌辞总编卷一 杂曲 云谣集杂曲子 凤归云(征夫数载 二首) 凤归云(鲁女坚贞 二首) 天仙子(五陵泪眼) 天仙子(谁是主 二首) 竹枝子(游荡经年) 竹枝子(萧娘相许) 洞仙歌(今宵恩义) 洞仙歌(戍客流浪) 破阵子(人去潇湘) 破阵子(单于迷虏尘) 破阵子(三边无事) 破阵子(军帖书名) 浣溪沙(五陵恳切 二首) 柳青娘(倚阑人 二首) 倾杯乐(求名宦) 倾杯乐(五陵堪娉) 内家娇(应奉君王) 内家娇(长降仙宫) 拜新月(荡子他州) 拜新月(国泰时清) 抛球乐(五陵负恩) 抛球乐(上阳家) 渔歌子(五陵儿女) 渔歌子(五陵渺渺) 喜秋天(相思破 二首) 喜秋天(捣练千声) 喜秋天(离尘俗) ○凤归云(征夫数载 二首) 征夫数载。
萍寄他邦。
去便无消息。
累换星霜。
月下愁听砧杵起。
塞雁南行。
孤眠鸾帐里。
枉劳魂梦。
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
更不思量。
谁为传书与。
表妾衷肠。
倚牖无言垂血泪。
暗祝三光。
万般无奈处。
一炉香尽。
又更添香。
【 ○○○一】 绿窗独坐。
修得君书。
征衣裁缝了。
远寄边隅。
想你为君贪苦战。
不惮崎岖。
终朝沙碛里。
止凭三尺。
勇战单于。
岂知红脸。
泪滴如珠。
枉把金钗卜。
卦卦皆虚。
魂梦天涯无暂歇。
枕上长嘘。
待公卿回故里。
容颜憔悴。
彼此何如。
【 ○○○二】 ○凤归云(鲁女坚贞 二首) 幸因今日。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六十种曲焚香记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六十种曲焚香记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六十种曲焚香记》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六十种曲焚香记字数:5619 焚香记 (明)王玉峯着 绣刻演剧十本 第四套 绣襦(亚仙) 靑衫(兴奴) 红梨(素秋) 焚香(桂英) 霞笺(丽容) 西楼(素徽) 投梭(缥风) 玉环(玉箫) 金雀(彩凤) 赠书(轻烟) 绣刻焚香记定本 ●焚香记目录 第一出 统略 第二出 相决 第三出 闺叹 第四出 访姻 第五出 允谐 第六出 设谋 第七出 赴试 第八出 逼嫁 第九出 离间 第十出 盟誓 第十一出 藩篱 第十二出 饯别 第十三出 登程 第十四出 立志 第十五出 看榜 第十六出 卜筮 第十七出 议亲 第十八出 辞婚 第十九出 羡德 第二十出 托寄 第二十一出 荣饯 第二十二出 谗书 第二十三出 赴任 第二十四出 构祸 第二十五出 设宴 第二十六出 陈情 第二十七出 明寃 第二十八出 折证 第二十九出 辨非 第三十出 回生 第三十一出 驱敌 第三十二出 传笺 第三十三出 灭冦 第三十四出 虚报 第三十五出 雪恨 第三十六出 军情 第三十七出 收兵 第三十八出 往任 第三十九出 途中 第四十出 会合 第一出 统略 【满庭芳】〔末上〕济宁王魁。
椿萱早丧。
弱冠未结姻亲。
赴礼闱不第。
羞涩寓莱城。
偶配桂英敫氏。
新婚后神庙深盟。
试神京。
鳌头独占。
金垒起奸心。
为夺婚不遂。
将家书套写。
致桂英自缢亡身。
幸神明折证。
再得还魂。
王魁徐州破贼。
闻家难两下虚惊。
种谔统兵。
莱阳解寇。
重会续前盟。
辞婚守义王俊民。
捐生持节敫桂英。
施奸取祸金日富。
全恩救患种将军。
第二出 相决 【齐天乐】〔生上〕靑春未遂看花志。
一剑东风憔悴。
碌碌尘途。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六十种曲邯郸记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六十种曲邯郸记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六十种曲邯郸记》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六十种曲邯郸记字数:5628 六十种曲邯郸记明汤显祖 邯郸记 (明)汤显祖着 绣刻演剧十本 第二套 南西厢 幽闺 明珠 玉簪 红拂 还魂 紫钗 邯郸 南柯 北西厢 实获斋藏板 绣刻邯郸记定本 ●邯郸记目录 第一出 标引 第二出 行田 第三出 度世 第四出 入梦 第五出 招贤 第六出 赠试 第七出 夺元 第八出 骄宴 第九出 虏动 第十出 外补 第十一出 凿郏 第十二出 边急 第十三出 望幸 第十四出 东巡 第十五出 西谍 第十六出 大捷 第十七出 勒功 第十八出 闺喜 第十九出 飞语 第二十出 死窜 第二十一出 谗快 第二十二出 备苦 第二十三出 织恨 第二十四出 功白 第二十五出 召还 第二十六出 杂庆 第二十七出 极欲 第二十八出 友叹 第二十九出 生寤 第三十出 合仙 第一出 标引 【渔家傲】〔末上〕乌兔天边纔打照。
仙翁海上驴儿叫。
一霎蟠桃花绽了。
犹难道。
仙花也要闲人扫。
一枕余甜昏又晓。
凭谁拨转通天窍。
白日■〈歹坐〉西还是早。
回头笑。
忙忙过了邯郸道。
何仙姑独游花下。
吕洞宾三过岳阳。
俏崔氏坐成花烛。
蠢卢生梦醒黄粱。
第二出 行田 【破齐阵】〔生上〕极目云霄有路。
惊心岁月无涯。
白屋三间。
红尘一榻。
放顿愁肠不下。
展秋牕腐草无萤火。
盼古道垂杨有暮鸦。
西风吹鬓华。
〔菩萨蛮倒句〕客惊秋色山东宅。
宅东山色秋惊客。
卢姓旧家儒。
儒家旧姓卢。
隐名何借问。
问借何名隐。
生小误痴情。
情痴误小生。
小生乃山东卢生是也。
始祖籍贯范阳郡。
土长根生。
先父流移邯郸县。
村居草食。
自离母穴。
生成背厚腰圆。
未到师门。
早已眉淸目秀。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俞楼诗记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俞楼诗记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俞楼诗记》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俞楼诗记字数:5157 序 既筑俞楼之三年,余方自春明乞假归.与吴子叔和徘徊后圃,以西爽亭至楼地尚寥廓,不可无亭槛以映带之。
叔和欣然乐任,乃自六一泉之海月门筑一方亭。
以亭外为东坡庵,取吾师曲园先生“山上吟庵伴老坡”句。
名曰“伴坡”。
出亭随山势高下,制为长廊。
上可尾石径登山,下可临瓢池而钓。
花木掩霭,一望无际。
廊迤而西,复自西而北,再向北而西,路凡三折。
以陆放翁有“清吹时闻曲曲廊”句,题曰“曲曲廊”。
盖园为小曲园,此又园中之至曲者也。
出廊而北,建一高阁。
背墙面山,可望见吴山及湖光一角。
其阁前有松,今春有神降焉。
详见俞楼《四异》诗。
因用谢惠连“松惟灵木”语,题曰“灵松阁”。
左有吾师退省山人画梅刻石,其右为短廊。
廊内有山人七律诗刻。
出廊不数武,为舫斋,与阁俱面东。
庭前竹石参差,苍翠交润。
以西湖古迹事实,孤山旧有小蓬莱。
适当其地,与退省庵之小瀛洲遥相望也,遂名曰“小蓬莱”。
其左有先生《韩碑书后》石刻,右则属于西爽亭之旧廊矣。
出亭而左,尚有隙地,余乃垒石为台,其高寻丈,广可一筵。
喜其平而露也,名曰“曝书台”。
其下当山之骨,石壁天然,余曾梦为先生守书之鹤,乃题石曰“鹤守岩”。
自台启小扉而北,于石壁上得“斯文在兹”四大字,旁署赵人张奇逢题。
考张为国初守杭郡者。
余前年筑楼至此时,藤萝满壁,仅见一文字。
今岁复至,则四字毕见。
距太守官杭时,政二百三十年。
物之显晦,固有时耶!乃谋于同门,复于此筑亭。
以有文在石上也,名曰“文石亭”。
余谓先生于右台山筑书冢,而兹山阙然,天殆欲为先生更设一书冢耶!时吾师汪柳门侍读同坐亭上,商略凿石为藏内先生全书于中,名曰“曲园书藏”,与右台并一佳话。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诗史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诗史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诗史》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诗史字数:5288 宋诗话辑佚·诗史宋蔡居厚 一、吕端钓鱼诗 吕正惠端,太宗朝为参知政事,多独对便殿,语必移刻,因宴后苑。
上《钓鱼诗》断句云:”欲饵金钩殊未达,磻溪须问钓鱼人”,意已属公矣。
公和诗进曰:”愚臣钩直难堪用,宜用①濠梁结网人。
”不数日,拜平章事。
②(《总龟》前一) 案:此则见《玉壶清话》卷五。
又《庚溪诗话》亦载此事。
---------------- ①《玉壶清话》”用”作”问”。
②原注:”又《古今诗话》谓正惠已作户部侍郎平章事。
时吕文穆蒙正告老甚切,因此诗遂冠合席。
” 二、放鱼诗 舒王得请金陵,门下有人卖鱼,一日放鱼,有门生献诗云:”直须自向池边看,今日谁非郑校人?”公诵久之。
(《总龟》前一) 三、李义山诗言蒲葵扇 李义山诗”小鼎烹①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画②破蒲葵扇?记著南窗③移树时”。
蒲葵扇出《谢安传》,然人不知其何名。
蒲葵,苏子容云:楼橺也,出《广雅》。
今衢、信、宣、歙间扇是也。
谓形④似蒲葵尔。
(《总龟》前二、《乐趣》六、《全唐诗话续编》上) ---------------- ①《义山集》”烹”作”煎”。
②《义山集》”画”作”书”。
③《义山集》”窗”作”塘”。
④”形”,原作”彩”,据《乐趣》改。
四、南部烟花录之误 《南部烟花录》文理极俗,①又载陈叔宝诗云:”夕阳如有意,偏②傍小窗明。
”此乃唐人方棫③诗,非叔宝作,兼六朝人大抵不知此。
④唐《艺文志》载《烟花录》乃记广陵行幸事,此本已无,唐末人伪作此书尔。
(《总龟》前二) 案:此则亦见姚宽《西溪丛语》下。
---------------- ①《西溪丛语》下”文理极俗”作”文极俚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六十种曲幽闺记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六十种曲幽闺记》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六十种曲幽闺记字数:5674 六十种曲幽闺记元施惠 幽闺记 (元)施惠着 绣刻演剧十本 第二套 南西厢 幽闺 明珠 玉簪 红拂 还魂 紫钗 邯郸 南柯 北西厢 实获斋藏板 绣刻幽闺记定本 ●幽闺记目录 第一出 开场始末 第二出 书帏自叹 第三出 虎狼扰乱 第四出 罔害皤良 第五出 亡命全忠 第六出 图形追捕 第七出 文武同盟 第八出 少不知愁 第九出 绿林寄迹 第十出 奉使临番 第十一出 士女随迁 第十二出 山寨巡罗 第十三出 相泣路岐 第十四出 风雨间关 第十五出 番落回军 第十六出 违离兵火 第十七出 旷野奇逢 第十八出 彼此亲依 第十九出 偷儿挡路 第二十出 虎头遇旧 第二十一出 子母途穷 第二十二出 招商谐偶 第二十三出 和寇还朝 第二十四出 会赦更新 第二十五出 抱恙离鸾 第二十六出 皇华悲遇 第二十七出 逆旅萧条 第二十八出 兄弟弹冠 第二十九出 太平家宴 第三十出 对景含愁 第三十一出 英雄应辟 第三十二出 幽闺拜月 第三十三出 第三十四出 姊妹论思 第三十五出 诏赘仙郎 第三十六出 推就红丝 第三十七出 官媒回话 第三十八出 请偕伉俪 第三十九出 天凑姻缘 第四十出 洛珠双合 第一出 开场始末 【西江月】〔副末上〕轻薄人情似纸。
迁移世事如棋。
今来古往不胜悲。
何用虚名虚利。
遇景且须行乐。
当场谩共衔杯。
莫敎花落子规啼。
懊恨春光去矣。
【沁园春】蒋氏世隆。
中都贡士。
妹子瑞莲。
遇兴福逃生。
结为兄弟。
瑞兰王女。
失母为随迁。
荒村寻妹。
频呼小字。
音韵相同事偶然。
应声处。
佳人才子。
旅馆就良缘岳翁瞥见生嗔怒。
拆散鸳鸯最可怜。
叹幽闺寂寞。
亭前拜月。
几多心事。
分付与婵娟。
兄中文科。
弟登武举。
恩赐尙书赘状元。
当此际。
夫妻重会。
百岁永团圆。
老尙书缉探虎狼军。
穷秀才拆散凤鸾羣。
文武举双第黄金榜。
幽闺怨佳人拜月亭。
第二出 书帏自叹 【珍珠帘】〔生蒋世隆上〕十年映雪囊萤。
苦学干禄。
幸首获州庠乡举。
继晷与焚膏。
秪勤习诗书。
咳唾珠玑才灿锦。
养浩然春闱必取。
一跃过龙门。
当此靑云得路。
中都风物景全佳。
街市騈阗斗丽华。
烟锁楼台浮锦色。
月笼花影映林斜。
礼乐流芳忝儒裔。
双亲不幸俱倾逝。
止存一妹在闺中。
眞乃家传多富贵。
自家姓蒋。
双名世隆。
中都路人氏。
虽叨乡荐。
未赴春闱。
只因服制在身。
难以进取。
家中别无亲人。
止有一妹。
叫名瑞莲。
年已及筓。
未曾许聘。
〔鹧鸪天〕正是锦绣胸襟气若虹。
文章才学足三冬。
循循善道驰庠校。
济济儒风蔼郡中。
题鴈塔。
步蟾宫。
前程万里附溟鸿。
此时衣锦还乡客。
五百名中让世隆。
【月上海棠】君子儒。
文章学业驰名誉。
但一心忧道。
岂为贫居。
十年挨淡饭黄虀。
终身享鼎食重褥。
前贤语。
果是书中自有金玉。
岁月易虚。
寸阴当惜。
不免到书房中将经史检点则个。
琢磨成器待春闱。
万里前程唾手期。
一举首登龙虎榜。
十年身到凤凰池。
第三出 虎狼扰乱 【点绛唇】〔净番将上〕势压中华。
仁将夷化。
威风大。
一曲琵琶。
醉后驱鹰马。
你看边塞上好光景。
只见万里寒沙。
一天秋草。
马嘶平野呼鹰地。
犬吠低坡射鴈人。
草丛中无非是赤兔黄獐。
天际表有些儿皂鵰白鹞。
夜夜月为靑冢镜。
年年雪作黑山花。
俺这里吃的是马酪羊羔。
说甚么龙肝凤髓。
穿的是狐裘貂帽。
要甚么锦衣绣裳。
比着他诸夏无君。
争似俺蛮夷有主。
汉家虽盛。
曾与和亲。
唐国称隆。
结为兄弟。
国号附金。
而威风凛凛。
中华臣宋。
而气宇巍巍。
远观着几层瑞彩罩金城。
遥望见一派祥云笼铁柱。
自家北番一个虎狼军将是也。
只因大金天子。
俺这里三年一小进。
五年一大进。
十年一总进。
今经一十五年。
并无一丝儿回答。
俺主大怒。
着俺起兵前去。
打夺州城。
占据粮草。
不免叫把都儿每出来。
与他商议。
把都儿那里。
【水底鱼】〔小生外末番军上〕白草黄沙。
毡房为住家。
胡儿胡女惯能骑战马。
因贪财宝到中华。
闲戏耍。
被他拿住。
铁里温都哈喇。
主帅呼唤。
上前参见。
〔净〕把都儿每。
只因大金天子。
俺这里三年一小进。
五年一大进。
十年一总进。
今经一十五年。
并无一丝儿回答。
主上大怒。
着俺起兵前去打夺州城。
占据粮草。
众把都儿每听吾号令。
不可有违。
【豹子令】点起番家百万兵。
百万兵。
纷纷快马似腾云。
似腾云。
尀耐大金无道理。
与他交战定输赢。
〔合〕安排器械便登程。
杀敎片甲不留存。
【金字经】嗗都儿哪应咖哩。
者么打么撒嘛呢。
哧嘛打么呢。
咭啰也赤吉哩。
撒么呢撒哩。
吉么赤南无应咖哩。
头戴金盔挽玉鞭。
驱兵领将几千员。
金朝那解番狼将。
血溅东南半壁天。
第四出 罔害皤良 〔小生丑金瓜武士上〕蓬莱正殿起金鳌。
红日初生碧海涛。
开着午门遥北望。
赭黄新帕御床高。
〔末黄门上〕 【点绛唇】渐辟东方。
残月淡启。
犹伺显。
平闪淸光。
点滴檐铃响。
万烛当天紫雾消。
百花深处漏声遥。
宫门半辟天风起。
吹落炉香满绣袍。
自家乃金朝一个小黄门是也。
主司仪典。
出纳纶音。
身穿兽锦袍。
与宾客言。
口含鸡舌香。
传天子令。
如今早朝时分。
官裏升殿。
怕有奏事官到来。
不免在此伺候。
怎见得早朝。
但见银河耿耿。
玉露瀼瀼。
似有似无。
一天香雾。
半明半灭。
几点残星。
铜壶水冷。
数声莲漏出花迟。
宝鸭香消。
三唱金鸡明曙早。
人过御沟桥。
灯影裏衣冠济楚。
马嘶宫巷柳。
月明中环佩铿锵。
钟声响大殿门开。
五音合内宫乐奏。
只见那奉天殿。
武英殿。
披香殿。
太乙殿。
谨身殿。
巍巍峨峨。
日色乍临仙掌动。
奉天门。
承天门。
大明门。
朝阳门。
干明门。
隐隐约约。
香烟欲傍衮龙浮。
其时有御用监官。
尙膳监官。
尙衣监官。
各司其事。
备其所用。
鸿胪寺官。
光禄寺官。
太常寺官。
各守乃职。
听其所需。
周旋中规。
折旋中矩。
降者降而升者升。
过立色勃。
执圭鞠躬。
跪者跪而拜者拜。
文官有稷契伊傅之才。
武将有起翦颇牧之勇。
正是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
愿上万言书。
道犹未了。
奏事官早到。
【出队子】〔净聂贾列上〕番兵突至。
番兵突至。
御敌无人为出师。
敎人日夜苦忧思。
事到临危不可迟。
奏议迁都。
伏乞圣旨。
〔末〕来者何官。
〔净〕臣聂贾列奏闻陛下。
〔末〕所奏何事。
〔净〕奏为保国安民事。
诚惶诚恐。
稽首顿首。
冒奏天颜。
恕臣万死万死。
臣闻番兵犯界。
突入楡关。
离俺中国。
只有百二十里之地。
况彼人强马壮。
本国将寡兵疲。
难以当敌。
不若迁都汴梁。
上保社稷无危。
下免生民涂炭。
〔末〕官裏道来。
汴梁有何好处。
可以迁都。
〔净〕夫汴梁者。
东有秦关。
西有两隘。
南有函谷。
北有巨海。
地雄土厚。
可以迁都。
所谓王公设险。
以守其国。
愿我王准臣所奏。
不必迟回。
〔末〕官裏道来。
可退在午门外。
与众官商议。
卽便迁都汴梁。
免致两国相争。
实为便益。
〔净〕万岁。
万岁。
万万岁。
〔退科〕 【点绛唇】〔外陀满海牙上〕长乐钟鸣。
未央宫启。
千官至。
顿首丹墀。
遥拜着红云裏。
〔末〕来者何官。
〔外〕臣陀满海牙。
累世忠良。
官居左丞之职。
有事不容不谏。
〔末〕所谏何事。
〔外〕臣闻番兵犯界。
军马已到楡关。
相去百二十里之地。
所谓剥床以肤切近灾者也。
本合命将出师。
剿灭夷冦。
今被奸臣擅权窃柄。
奏令迁都。
以避强势。
不惟天子蒙尘。
抑且生民涂炭。
于此不谏。
不为忠也。
诚惶诚恐。
稽首顿首。
君乃臣之元首。
臣乃君之股肱。
君有诤臣。
父有诤子。
王事多艰。
民不堪命。
若钳口不言。
是坐视其危也。
卽今番兵犯界。
何不遣将御敌。
却乃迁都远避。
〔末〕官裏道来。
如今朝中缺少良将。
着何人为帅。
统领三军。
与他对敌。
〔外〕臣闻内举不避亲。
臣举一人。
卽臣之子。
陀满兴福。
此子六韬三略皆能。
有万夫不当之勇。
手下见有三千忠孝军。
人人敢勇。
个个当先。
可退番兵。
〔净〕臣聂贾列奏闻陛下。
陀满海牙已有无君之心。
又令其子出军。
如虎加翼。
为祸不浅。
我王不可准奏。
〔外〕咄。
聂贾列。
你何故妄奏迁都。
〔净〕咄。
陀满海牙。
你何故阻驾。
【新水令】〔外怒科外〕九重天听望垂慈。
主君贤谏臣须直。
事当言敢自欺。
旣为官要尽臣职。
〔净〕如今圣驾迁都。
有何不可。
〔外〕你若是要迁移。
把社稷一时弃。
〔末〕官裏道来。
二人所奏不同。
还退在午门外。
与众官商议。
〔外净〕万岁。
万岁。
万万岁。
〔退科外〕聂贾列。
你怎见得就该迁都。
【步步娇】〔净〕蠢尔番兵须臾至。
力寡难当御。
朝臣众议之。
你不见昔日呵。
太王居邠。
狄人侵地。
事之以皮币不得免。
事之以犬马不得免。
事之以珠玉不得免。
他也无计可施为。
只得迁都去。
【折桂令】〔外〕古人言自有权舆。
能者迁之。
否则存之。
〔净〕说得好。
说得好。
你说圣上不如太王。
〔外〕怎忍见夫挈其妻。
兄携其弟。
母抱其儿。
城市中喧喧嚷嚷。
村野间哭哭啼啼。
可惜车驾奔驰。
生民涂炭。
宗庙丘墟。
【江儿水】〔净〕臣道当卑顺。
秋毫敢犯之。
你道能如太王则迁之。
不能则谨守常法。
这是不能尧舜欺君罪。
那百姓每呵。
见说仁君迁都避。
纷纷从者如归市。
你道效死而民勿去。
这等拘守之言。
怎及得迁国图存之计。
【鴈儿落】〔外〕俺穿一领裹乾坤缝掖衣。
要干着儒家事。
读几行正纲常贤圣书。
要识着君臣义。
俺则是一心儿淸白本无私。
〔净〕你触犯了圣上。
就该万死。
〔外〕言如达。
死何辞。
〔净〕常言道闭口深藏舌。
安身处处牢。
〔外〕怎做得窨无气。
〔净〕你许多年纪了。
还要管这等闲事怎么。
〔外〕怎做得老无为。
今日任你就打落张巡齿。
痴也么痴。
常自把严颜头手内提。
【侥侥令】〔净〕半空横剑戟。
四面列旌旗。
战鼓如雷轰天地。
你却唱太平歌。
念孔圣书。
【收江南】〔外〕呀。
恰便是骄骢立仗。
噤住口不容嘶。
将焉用彼过谁欤。
那知越瘦与秦肥。
你这般所为。
你这般所为。
恨不得啖伊血肉寝伊皮。
【园林好】〔净〕朝廷上尊严去处。
岂容你谈论是非。
全不识君臣之体。
凭河死。
悔时迟。
凭河死。
悔时迟。
〔外将笏击净净怒科〕 【沽美酒】〔外〕你为人何太谀。
你为人何太谀。
腹中剑。
口中蜜。
长脚憸人蓝面鬼。
百般样。
肆奸回。
肆奸回。
把圣聪蒙蔽。
俺学的是段秀实以笏击贼。
你那臭名儿海波难洗。
我好名儿史策留题。
我呵这件事你知我知。
天知地知。
呀。
便死做鬼魂灵。
一心无愧。
〔净〕聂贾列奏闻陛下。
陀满海牙故意阻驾。
陀满兴福造意出军。
父子将谋为不轨。
〔末〕官裏道来。
陀满海牙父子旣有反叛之心。
着金瓜武士打死。
〔外〕圣上。
谗言不可听信。
〔小生丑扯外下末〕官裏道来。
陀满海牙三百家口。
不分良贱。
尽行诛戮。
龆龀不留。
就差聂贾列前去监斩。
不得有违。
〔净〕奉圣旨。
〔末〕早朝奏罢离金阶。
〔净〕戈戟森森列将台。
〔合〕会施天上无穷计。
难免今朝目下灾。
第五出 亡命全忠 【红衲袄】〔小生陀满兴福上〕将门庭。
非小轻。
掌貔貅。
百万兵。
威权勇猛千般计。
势显英雄一派钲。
官宦族。
名誉称。
声闻彻帝京。
好笑番魔也。
怎当俺三千忠孝军。
胆略曾经百战场。
势如猛虎走羣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