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行政领导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导论1.领导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2.领导主体领导活动的主体是指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
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3.领导客体领导客体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
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4.领导手段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与方法5.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6.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7.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既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
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称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8.柔性领导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第二章领导权力与制约l.领导权力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2.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航空法 第一章

如果是人为破坏造成的事故,为避免人 为干扰而产生了民用航空安全保障问 题——民用航空安全保障体制 事故发生涉及的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 为避免事故给航空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 及确实保障受害人的利益,引入了航空 保险制度 通用航空的建设与发展 民用航空组织
民航法是20世纪初的产物。 为什么要立法呢? 因为民用航空成为一个国家的一项 重要经济活动,航空科学技术、航空企 业以及有关部门成为一国经济结构的重 要门类时,致使立法的必然性。
民航法的国际性主要体现:P4
(一)国际航空活动对统一的航空技术标 准的需要,要求民航法具有国际性,并 制定统一的航空法律规范。 MH/T 3145.124-2003 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 MH/T 3145.125-2003 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 MH/T 3145.126-2003 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 MH/T 4013-2002 航站自动情报服务系统
第二节
航空法的渊源
我们所研究的的航空法的渊源仅仅是民航法的组 成和具体的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式,即民航法的形式渊源: 一、国际条约 1.多边国际公约 2.双边协定 二、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习惯法 三、国内法及法院判例 四、其他
1783年11月21日,蒙特格菲尔兄弟乘气球升到了900 米的高空,最后平安降落在9千米以外的巴黎的另 一侧,共飞行了25分钟。这是人类飞向天空的第 一步!
莱特兄弟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飞鸟”号(flyer )
1903年12月17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飞鸟”号腾 空而起,它的驾驶员就是威尔伯莱特。他用了59秒 的时间飞行了260米。这就是后来为全世界所公认的 第一次自由飞行。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航行——
跨英吉利海峡飞行
第一章 中医学 导论

《伤寒杂病论》
东 汉 张 机 ( 仲 景 )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由于战乱 频繁,原书散失不全,经宋代林亿 等整理, 分为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伤寒杂病论》是优秀的古典医学名著,书中所载 方药(269首)至今广泛应用。 《伤寒杂病论》被称为证治准绳,方书之祖。
·
《伤寒论》
主要论述治疗外感热性病。 六经辨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 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四、中医学的学科优势与展望
(一)中医学的学科优势
1.综合性 2.实用性 3.诊疗手段的非损伤性及安全性 4.注重自身内因、重在调整状态
(二)中医药走向世界
宋元时期,中外医药交流
(三)中医学的展望
1.中医理论——亟需重新认识及阐发 2.中医临床——众多优势有待发扬 3.拓展新领域——未来中医药学发展的更大空间
总之,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医疗理性认识,经过反复验证,不断更新、创造和发展, 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医药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春秋战国、两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
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
1.形成的历史背景
古代自然科学的渗入
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四 大 经 典
中医的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整体 观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是中医学在临床实践中观 察和探索人体与自然界关系所得出的认识,也是中医诊
疗疾病时所必备的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
病理、诊断治疗、防病、养生之中,并对现代环境科学, 认识和治疗身心疾病,以及解决天人对立的生态失衡,
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代医学的奠基者 ”。
第一章 导论

4、新理财理论阶段 、
背景: 世纪 世纪70年代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相继 背景:20世纪 年代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相继 出现(西方经济理论的变化) 出现(西方经济理论的变化)。 例如:理性预期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产权理论、 例如:理性预期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产权理论、 期权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 期权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 理财活动重点: 理财活动重点:(1)现金流转分析更加具体 ) (2)“非”财务领域 ) 公司理财理论变化: 公司理财理论变化: A:企业控制权及其运动 : B:税收对理财决策的影响 : C:通货膨胀财务 : D:国际财务 : E:电子商务理财活动 :
14
现金循环,可进一步区分为三种类型: 现金循环,可进一步区分为三种类型: a、经营性的流动 指同企业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和服务提供相联系 的交易形成的现金流入流出。 的交易形成的现金流入流出。 b、投资性现金流动 指同企业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购建与出售相联系 的交易形成的现金流入流出。 的交易形成的现金流入流出。 c、筹资性现金流动 指同企业股东权益、 指同企业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筹资与短期债务融 资相联系的交易形成的现金流入流出。 资相联系的交易形成的现金流入流出。
第一章
导
论
公司理财的演进 公司理财的含义、 公司理财的含义、依据和目标 公司理财的内容 公司理财的方法 公司理财的原则 公司理财的环境
1
第一节
大 规 模 生 产
公司理财的演进
一、公司理财的产生
产 业 革 命 企业 组织 变化
专门 财务 管理 部门
理财 活动 产生
金融 市场 发展
2
二、公司理财学的发展
4
2、综合理财阶段 、 背景: 世纪30年代经济技术大萧条 背景:在20世纪 年代经济技术大萧条 世纪 公司理财重点: 公司理财重点:资金内部控制 公司理财理论变化: 公司理财理论变化: (1)破产法、公司重组、政府管制 )破产法、公司重组、 (2)公司资产投资 ) (3)资本成本测量 ) (4)金融资产定价 )
01第一章01导论

(2)研究意义
• 理论意义
宏观——透过跨国公司,认识当代国际分工的特征与性质;全 球经济形成发展的机理 微观——跨国公司行为原理;跨国公司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 实践意义
对企业——融入到其他企业的全球网络中; 主动成为跨国公司,编织以自我为中心的全球网络; 对区域——战略性的招商引资; 为企业创造跨国经营平台(根据地) 对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贸易、FDI政策
FDI的三种形态
• 在国外建立当地子公司 • 以参与经营为目的收购外国企业或取得 股权 • 获取实物资产(分公司,办事处等)
关于外国分支机构 (OECD)
• 子公司(Subsidiary):独资公司、控股公司 (多数股权公司) • 系列公司(Associate):少数股权公司(10%以 上-50%以下) • 分公司、分社(Branch):非当地法人(母公司的 派出机构)
子公司数量 国外 总计 300 98 471 306 315 232 80 421 139 335 310 103 501 328 342 256 89 476 159 385 国际化指数 (%) 96.8 95.2 94.0 93.3 92.1 90.6 89.9 88.5 87.4 87.0
排名
用数字看跨国公司
(来自UNCTAD2008年度《世界投资报告》)
• 2007年,全球FDI流量达18330亿美元。 • 全球跨国公司母公司 7.9万家(1990年为3.7万家) 全球分支机构 79万家(1990年为17万家) • 跨国公司全球销售额31万亿美元(2007年),大约为全 球出口额的一倍(同年全球出口额为13.8万亿美元);
• [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2001年。 • [美]卡利斯·鲍德温等,价值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哈佛商业大学出版社。
教育政策法规》课后习题答案

三、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法作用的认识。
答:1、教育法的规范作用;
⑴ 指引作用;
⑵ 评价作用;
⑶ 教育作用;
⑷ 预测作用;
⑸ 强制作用。
2、教育法的社会作用。
⑴ 保障我国教育的正确方向;
⑵ 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依法治教是培养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
二、我国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原则?
答:1、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3、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4、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5、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
三、当前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我国的依法治教?
二、学校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答:1、学校的权利
⑴ 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⑵ 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⑶ 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⑷ 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⑸ 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⑹ 聘任教师或其他员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⑺ 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⑻ 拒绝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2、教师的培训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各级人民政府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均负有重大责任。教师培训的渠道主要有各级教师进修学校、高等学校以及广播、电化教育机构、自学考试等。
第三章 学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一、法学视角上学校的概念是什么?学校的法律地位如何?
答:1、法学视角上学校的概念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重点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一、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横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门类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又是政治学几个分支之中的一个研究对象,是政治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公共经济学就是一门经济学角度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特殊规律的分支学科,是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一门学科。
二、公共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要弄清楚政府是什么;第二,要研究政府应该做什么,要履行哪些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如调节社会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
)政府与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及“如何做出生产决策”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以事实依据和调查材料为基础,对客观对象进行观察和描述,来解释事物现象的本事和内在运行规律。
也就是说,会带事物现象本身“是什么”以及“将会怎样”这些问题是实证研究法的核心。
用事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What is)规范研究法:以一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
四、公共经济学学科定位1、与微观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看来,最基本的单个经济单位是居民和企业,前者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后者是经济中的生产者,每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最大化。
2、与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正式借鉴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并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政府行为进行了更广泛研究,细致考察了政府经济行为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后果。
3、与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把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进、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效用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最大化等基本概论作为自己评价政府经济行为的出发点。
4、与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公共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究财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教学辅导一(导论—第一章)

导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应该了解它之所以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 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正确认识时代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20世纪70年代以后,尽管世界依然处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时代,但是时代主题却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这种时代主题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世界开始了多极化的进程。
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在较长时间内有可能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
随着苏联、东欧的剧变,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成为历史,世界逐渐向多极化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广大发展中国总体实力增强,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二,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贫穷落后状况必须发展,就是发达国家也有一个再发展的问题,最求发展成为不可遏制的世界潮流。
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使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紧密联系,全球市场、资金、资源的合作和竞争更加复杂,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越来越激烈。
第三,新的科技革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的进步,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展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貌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什么是市场营销? 什么是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个人和组织) 市场营销 是(个人和组织)对思 产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 想、产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 促销和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 促销和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 以创造达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的 交换。 交换。
9
市场营销有关的核心概念 与市场营销有关的核心概念
17
中国本土企业的营销创新
善于抓住机会 从薄弱的边缘市场入手 用速度去拼实力和规模 合作求生存 企业国际化的方式 差异化竞争 利用中国消费者行为特点做出大市场 低成本竞争
18
中国本土企业的营销创新
通路创新:以拉为主变为以推为主; 通路创新:以拉为主变为以推为主;高 价格产生的利润转让给通路;自建通路; 价格产生的利润转让给通路;自建通路; 非正式通路;深度分销;抢占零售; 非正式通路;深度分销;抢占零售;从 直控终端到终端拦截。 直控终端到终端拦截。 策划公关造势 权威媒体快速拉动销售 利用形象与名人 中国式产品 抓住中国消费者的感觉
7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 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 性质: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性质: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属于管理 学范畴。 学范畴。 研究内容:1T-----Target 目标市场) 研究内容:1T---Target Market (目标市场) 4P-----Product 4P---Product (产品) 价格) Price (价格) Place (分销渠道) 促销) Promotion (促销)
19
第三节
生产观念 产品观念 推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营销管理理念
•顾客接受任何他能买到、并且买得起的产品.
•提高生产和分销效率 •顾客喜欢质量最好、操作性最强、创新功能 •最多的产品. • . •如果组织不进行大规模促销和推销,顾客就 •不会购买足够多的产品. •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欲望和需要,并比竞争 •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的欲望和需要. •集中于目标市场的欲望、需要,提供超值的 •产品和服务.
更多的营销者与进行选择 的客户连接. 的客户连接 考虑: 考虑:
顾客带给公司的价值? 他们值得促销吗?
焦点转移: 焦点转移
通过提高更高程度的顾客满 意和价值维持现有顾客, 与他们建立持久的关系。
25
(一)顾客让渡价值和顾客满意
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 ●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 顾客总成本 顾客总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 顾客总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员工 价值、 价值、形象价值 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 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 成本、 成本、精神成本 • CI(Corporate Image Strantage):企业形象 Strantage): 战略 Identity): MI(Mind Identity):经营理念识别 Identity): BI(Behaviour Identity):经营活动识别 Identity): VI(Visual Identity):整体视觉识别 Satisfaction): ●CS(Customer Satisfaction):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度=顾客总价值∕ 顾客满意度=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 26
3
推荐网站
http// 网络营销论 坛 http// 网上营销新观 察 http// 中国营销传播网 http// 美国市场营 销协会网站 http// 中国国际市场营 销网 http// 国际市场营销中心
4p到4C的营销变革 (二) 4p到4C的营销变革
Product(产品)、Price(价格 )、Price(价格) 4P: Product(产品)、Price(价格) Place(渠道 渠道) Promotion(促销 促销) 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 4C: Customer(顾客 顾客) Cost(成本 成本) 4C: Customer(顾客)、Cost(成本)、 Convenience(便利)、Communication(沟 Convenience(便利) Communication(沟 便利 通)
32
讨论题
3、选择一家生产的产品能 、 满足顾客需要但却会对 社会利益造成损害( 社会利益造成损害(如 烟草、 烟草、酒、能造成环境 污染的产品等等) 污染的产品等等)的公 司。研究这类公司的获 利目标, 利目标,讨论如何解决 满足消费者个体需要与 保护社会福利之间的冲 突问题。 突问题。
33
思考题
11
什么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和 欲望? 欲望?
产品
能够提供到市场上来满足人们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
经历 人员 地点
组织
信息
思想
服务
一种不可触摸、也不会涉及所有权的活动或利益
12
顾客如何选择产品和服务? 顾客如何选择产品和服务?
顾客价值是顾客拥有和使用某种产品所获得 顾客价值是顾客拥有和使用某种产品所获得 的利益与为此所需成本之间的差额
需要、欲望和需求
市场
产品和服务
交换、交易和关系
价值、满意和质量
10
什么是顾客需要、 欲望和需求? 什么是顾客需要、 欲望和需求?
需要- 人们感到缺乏的一种状态, 需要 人们感到缺乏的一种状态,如 对衣、 保暖、 对衣、食、保暖、安全的基本物质需 要和对归属感和情感的社会需要。 要和对归属感和情感的社会需要。 欲望- 由需要派生出的一种形式, 欲望- 由需要派生出的一种形式,是 对具体满足物的愿望。 对具体满足物的愿望。 有购买力支撑的欲望. 需求 – 有购买力支撑的欲望.
2
参考资料及推荐网站
1、(美)Philip Kotler 《Marketing
Management》 版以后) Management》(第9版以后)译文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市场营销经典译丛》 2、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市场营销经典译丛》 11本 2000年11月出版 (共11本)2000年11月出版 销售与市场》《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3、《销售与市场》《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等杂志 中国经营报》《经济日报》《市场报》 》《经济日报》《市场报 4、《中国经营报》《经济日报》《市场报》等 报纸 李艾科卡自传》《胡雪岩》 》《胡雪岩 5、《李艾科卡自传》《胡雪岩》
1、概念:市场营销、需求、产品、服务、顾客让渡价值、交换、交易、市 概念:市场营销、需求、产品、服务、顾客让渡价值、交换、交易、
场、市场营销者、市场营销网络、市场营销管理、定点超越 市场营销者、市场营销网络、市场营销管理、 2、简述市场营销的含义 、 3、简述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的区别 、 4、简述八种需求状况及市场营销管理面临的任务 、 5、试述营销管理理念 、 6、简述大市场营销观念 、 7、简述推销观念与市场营销观念的异同 、 8、简述 行销战略思想 、简述CS行销战略思想 9、简述 理论的主要内容,它与 有何不同 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4C理论的主要内容 它与4P有何不同 10、什么是体验营销?什么是整合营销传播? 、什么是体验营销?什么是整合营销传播? 11、简述供应链管理和企业战略联盟。 、简述供应链管理和企业战略联盟。
23
第四节 新千年营销面临的挑战
连接技术
计算机 信息 沟通 运输
与顾客连接
有选择的连接 终身的连接 直接连接
与周围的世界 连接 与营销伙伴连接
•与公司其他各个部门连接 •与供应商和分销商连接 •与战略伙伴连接 •全球连接 •与价值和责任连接 更广泛的连接
Text page 23
24
一、与顾客的连接
15
第二节 生与发展
西方市场营销学的产
形成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 形成时期 应用时期: 应用时期:20世纪30年代— 40年代中期 发展时期:4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 发展时期 繁荣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繁荣时期
16
中国市场营销学的发展阶段
1983年 1、启蒙阶段(1978 — 1983年) 启蒙阶段( 广为传播阶段( 1994年 2、广为传播阶段(1984 — 1994年) 深入拓展阶段( 2000年 3、深入拓展阶段(1995 — 2000年) 4、自我创新阶段(2001 — ) 自我创新阶段(
顾客满意是顾客感知使用效果与顾客期望对比的结 顾客满意是顾客感知使用效果与顾客期望对比的结 果
全面质量管理涉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整 全面质量管理涉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涉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个营销过程的质量
13
顾客如何获得产品和服务? 顾客如何获得产品和服务?
交换
交易
关系
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营销网络
27
二、与营销伙伴的连接
与公司内部的连接
整体营销 整合营销传播 与公司外部的合作伙伴 连接
供应链管理 战略联盟
28
(一)与公司内部的连接
整体营销:营销产品的整体性; 整体营销:营销产品的整体性;营销活动
的整体性;营销组合的整体性; 的整体性;营销组合的整体性;营销主体的整 体性;营销关系的整体性。 体性;营销关系的整体性。
14
谁购买产品和服务? 谁购买产品和服务?
具有需要的人
市场— 市场 --具有某种购买 具有某种购买 Ethical 欲望或需要, 欲望或需要,并
实际购买 者
交换的资源
且能够通过交换 得到满足的全部
Attitudes of 潜在顾客. 潜在顾客 Others
潜在购买者
交换的意愿
Unexpected Situational Factors Factors
4
本学科的主要内容
环境分析 战略制定 竞争分析 与战略选择 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 营销组合策略制定( 营销组合策略制定(4P’S) ) 营销活动的组织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