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青藏地区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师活动31.出示青藏高原范围和位置图提出问题:观察青藏地区在中国的位置,描述其范围。

2.出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补充:穿过青藏高原的主要纬线:30°N,40°N 3.引导学生观看雪山连绵的景观这样的自然环境是怎样形成的呢?教师活动41、出示地形图引导学生在图中描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归纳本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屋脊”?2.出示我国地势剖面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总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

3.出示青藏高原的景观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湖泊星罗,沼泽连片4.认识青藏高原的河湖:引导学生找一找青藏地区有哪些主要河流?湖泊?追问:为什么青藏高原有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出示澜沧江源头、长江源头等总结:青藏高原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当气温升高时,冰雪消融,这些冰雪融水成为了许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

5.探究青藏高原的气候提出问题:(1)两地(同纬度附近)气温有何差别?什么原因造成的?(2)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3)请归纳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归纳总结:拉萨常年温度较低,降水少,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成都年温差较大,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6.深入探究:青藏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什么?哪种资源比较丰富?教师活动5模拟旅行补充介绍:念青唐古拉山脉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山下绿草如茵,毡房点点,牛羊成群,构成了一副动人的雪域牧场风光花卷。

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汇聚了唐古拉山脉南部的许多山溪,生态环境良好,是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在一望无垠的草原和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分外美丽。

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下本组的旅行线路,说说沿途的风光!例如:旅行途中,你能吃到的美食、看到的民族服饰、民居等。

试试说出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思考:在旅途中,在铁路沿线经常能看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的重要补充,本章主要介绍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特点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青藏地区。

本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青藏地区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青藏地区的整体认识,并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深入理解青藏地区的特点。

此外,学生对于青藏地区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难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青藏地区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资料。

2.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地图、图表等教学工具。

4.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课件(共39页)(共39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课件(共39页)(共39张PPT)

(1)图中青藏铁路修建的突出困难是( A ) A.高寒缺氧 B.干旱缺水 C.草原广布 D.光照强烈
(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D ) A.肥沃的冲积平原 B.山间盆地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3)下列地理事物(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
特征无关的是B( ) A.昼夜温差大
高原种植业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5000m 4500m 4000m 3000m
寒冻 寒冷 温凉
温暖
无 青稞 青稞、春小麦
青稞、冬小麦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稞
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
青稞
豌豆
白色的是糌粑(青稞炒面和白糖),浅褐色的
是曲拉(牛奶提炼物),黄色的是酥油(奶油提炼 物),这三种东西拌在一起,味道很香甜。糌粑和 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最喜爱的食品,他们也用来招待 客人。

7.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 顺应自 己的天 性,找 到了自 己真正 喜欢做 的有意 义的事 ,并且 一心把 它做得 尽善尽 美,他 在这个 世界上 就有了 牢不可 破的家 园。

8.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 受外界 的压力 ,而且 会以足 够的清 醒来面 对形形 色色的 机会的 诱惑。 我们当 然没有 理由怀 疑,这 样的一 个人必 能获得 生活的 充实和 心灵的 宁静。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9.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9.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9.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9.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这一课,主要介绍了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发展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掌握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认识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人教版地理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初步了解,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

但青藏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其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农业发展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索和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及其农业发展情况;掌握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认识青藏地区农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特殊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国家地理资源的尊重和爱护。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农业发展情况。

2.难点: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结合板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农业场景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及其农业发展情况。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分析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青藏地区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青藏地区

课时89青藏地区1.填出本区的邻国①印度,②尼泊尔,③不丹,④缅甸。

2.填出下列地形区名称山脉:A横断山脉,B祁连山,D巴颜喀拉山,E昆仑山,F唐古拉山,其中D山脉是长江和黄河两条大河的分水岭。

盆地:C柴达木盆地。

高原:N青藏高原。

谷地:L雅鲁藏布江谷地,W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分布区。

3.填出下列河流的名称M黄河,K金沙江,I澜沧江,H怒江,G雅鲁藏布江,世界第一大峡谷位于图中G、H、I、K、M等河流中的G河流上,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水量大,落差大。

4.本区除水能资源丰富外,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城市⑤拉萨有“日光城”之称;⑥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本区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处于甲印度洋板块和乙亚欧板块交界处。

5.填出下列矿产及矿产地名称Q钾盐、察尔汗;T石油、冷湖。

6.城市与交通城市:⑦西宁,⑧格尔木。

铁路线:⑨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1.青藏地区区域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区域定位地形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水文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多内流湖,主要有青海湖、纳木错等植被以高寒草地为主资源矿藏丰富(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太阳能、地热能(温泉)、水能等清洁能源丰富(2)人文地理特征角度特征人口、城市人口较少,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人口环境承载力小农业①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②河谷农业:青稞、小麦、豌豆工业西宁(毛织);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织)交通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拉萨为中心,铁路有青藏铁路环境问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2.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藏地区区域特征3.青藏高寒区发展农牧业的条件(1)有利条件:①光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②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③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

人教版八下地理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

人教版八下地理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

4.运用图片及文字资料,分析高寒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懂得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读图法、谈论法、导学法教学过程:导入:伟大祖国疆域辽阔,山川秀丽。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北方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南方地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西北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青藏地区,领略它的风采。

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些图片。

教师: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让人心驰神往;天高地寒、旅游遥远,又让人望而却步。

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请同学们大声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教师:带着学习目标,开始青藏地区的学习。

一、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教师: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单中任务一“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相应内容。

(强调重点内容在教材中勾画)学生:完成学习单,识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图。

教师:地形地势:问题:请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

并归纳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气候高寒:问题(1)比较同纬度的成都和拉萨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3)青藏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河流发源地:问题:请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

并分析青藏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影响:服饰、景观、动物等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了青藏地区那些自然环境?并概括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设计意图:通过读图观察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掌握其“因高而寒”,即“高寒”这一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服饰、河流等的影响,体会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中国分区地理——青藏地区《区域发展》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中国分区地理——青藏地区《区域发展》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中国分区地理——青藏地区《区域发展》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学生能够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区域发展。

2.综合思维:通过分析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预测能力。

3.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相关案例研究,探讨青藏地区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4.人地协调观:理解青藏地区区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青藏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策略。

三、教学难点•分析青藏地区特殊地理环境下区域发展的独特路径和模式。

•探讨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青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资源•旧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教材•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相关案例、图表、视频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相关统计数据、政策文件等参考资料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青藏地区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角色扮演法:模拟政府、企业、居民等角色,探讨区域发展中的利益协调与决策过程。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通过展示青藏地区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旅游业的兴起等,引发学生对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兴趣。

提问:“青藏地区是如何在如此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实现发展的?这些发展又带来了哪些挑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教学1.青藏地区区域发展概况•介绍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等。

•阐述青藏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区域发展的历史背景。

2.区域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主要特点,如生态脆弱性、资源富集性、文化多样性等。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九章青藏地区学习笔记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九章青藏地区学习笔记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世界屋脊1、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地势: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3、地形: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4、地表景观: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5、河流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

6、气候: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1、植被:高山草甸分布广泛。

2、动物: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3、河谷农业(1)农业区: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

(2)发展条件:河谷地带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光照强,日照充足。

(3)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等。

4、居民的生活(1)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牛羊肉也是常见的食物,喜欢喝酥油茶。

(2)民居特点: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一、江河的源地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

2、三江源地区: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3、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1、地位: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2、面临的问题、原因及采取的措施(1)问题:生态环境恶化。

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2)原因①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②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3)措施: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导入
(谈天说地)(分钟)
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周围高山环抱,水色青绿,碧波里倒映着蓝天白云,野花竞开,羊群如云,充满了诗情画意。

知识梳理
“中国之最”
1.中国省级单位邻国最多(8个)——新疆
2.中国最大的省级单位(160多万)——新疆
3.中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单位——内蒙古
4.中国最大的岛——台湾岛
5.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
6.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台湾玉山
7.中国最长的河——长江
8.中国含沙量最多的河——黄河
9.中国黄土地貌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
10.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11.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12.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3.中国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
14.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单位——山东省
15.中国最冷的省级单位——黑龙江
16.中国最大的海——南海
17.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8.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9.中国最大的市——重庆市
20.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
21.中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2.中国长绒棉最多的省级单位——新疆
23.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单位——云南省
24.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25.中国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级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6.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27.中国雨极——台湾火烧寮
28.中国最广的气候灾害——干旱
29.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世界屋脊
1青藏地区的位置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青藏高原的显著特征: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题1 在下图中填写青藏地区的主要山脉以及主要的省份
3河流:青藏高原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主要河流有:
4气候:青藏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具有独特地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独特的特征: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读图9.8 认识青藏铁路沿线分布的重要景点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高寒牧区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原因:
河谷农业分布区: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
主要农作物:
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1.印度洋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为此地带来丰富的降水,同时境内多高山.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水系源头.灌溉水源丰富.2.该地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日照时间长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物质的吸取。

3.河流流速缓慢,河谷较为平坦宽阔,土地肥沃。

主食:
地广人稀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江河的源地
三江源的由来:
中华水塔的成因:
江河水的最初水源: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保护的原因:
三江源的主要问题
如何保护三江源地区:
总结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
2、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
⑴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⑵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3、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的原因
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

西藏首府拉萨,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小时,被称为“日光城”。

选择题
1、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湿润
B.半湿润
C.半干旱
D.干旱
2、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草原
3、内蒙古草原优良的畜种有()
A.伊犁马、细毛羊
B.三河马、三河牛
C.牦牛
D.滩羊
4、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A.呼和浩特
B.乌鲁木齐
C.拉萨
D.格尔木
5、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B.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D.柴达木盆地
6、三江源头地区是哪些河流的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长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D.长江、黄河、怒江
7、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丹霞地貌
B.峡谷地貌
C.雅丹地貌
D.岩溶地貌
8、青藏地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原因
B.土壤原因
C.地势原因
D.水源原因
9、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喜马拉雅山
10、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在()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西北地区干旱的根本原因是()
A、深居内陆
B、山岭阻隔海洋水汽输送
C、太阳辐射强
D、降水少
12.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 )
A.青稞、小麦
B.小麦、玉米
C.青稞、玉米
D.青稞、水

13.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是( )
A.工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林业
14.同一纬度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自然景观差异大的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临近疆界
C.地形地势
D.地理位置
15.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 )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B.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C.藏南谷地、湟水谷地
D.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16.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一个独特的地区,高原的河谷海拔较低,四季温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温暖B.湿热 C.干旱 D.高寒
(2)影响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能源
(3)青藏高原上有一种著名的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这种畜种是
()
A.细毛羊 B.牦牛C.三河马 D.滩羊
非选择题
一、填空题:
1、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

2、西北地区的地形以、为主。

3、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4、我国四大牧区中位于西北区的有、。

位于青藏地
区的有、。

5、青藏地区著名的畜种有、、藏山羊。

二、连线题:
将下列我国主要的牧区与牧区类型、主要畜种连线。

A内蒙古牧区 a高寒牧场(1)牦牛、藏绵羊
B新疆牧区 b温带草原牧场(2)细毛羊
C青海和西藏牧区 c山地牧场(3)三河马、三河牛
三、读图题:
1.此图表示的地貌分布在我国_______地区,它是
在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2.简答题
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1)填出字母代表的省和自治区的名称:A. B. D.
(2)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特征为。

具有代表性的
牲畜有。

(3)青藏地区成为众多大河的发源地,主要原因是。

(4)青藏地区与我国其他分区的分界线基本与我国地
势第阶梯的界线吻合,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