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毒素,它们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猪的生长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对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防控措施进行深入了解和实施对于保障养猪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1.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养猪业中,霉菌毒素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饲料对猪进行传播,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直接影响猪的消化系统和生长发育,导致猪的食欲下降、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猪的养殖效益。

当猪通过饲料摄入了霉菌毒素之后,霉菌毒素会在猪的体内积累并对猪的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摄入霉菌毒素会导致猪的免疫系统受损,易感染各种疾病,甚至导致猪的死亡。

不仅是对猪,霉菌毒素对人体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猪在与人类接触过程中,如果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就会通过食用猪肉的方式对人体造成危害,严重的可能导致人类中毒。

1. 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养猪业在采购饲料原料时,应严格把关饲料原料的质量,尽量避免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选择正规的饲料供应商,严格执行饲料质量管理标准,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

2. 加强饲料的储存和保管养猪业在饲料的储存和保管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干燥通风、防潮防霉的原则,确保饲料的干燥、无霉变,避免霉菌毒素的滋生和传播。

养猪业应定期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进行抽样检测,一旦发现霉菌毒素超标,应及时停止使用受污染的饲料,替换安全的饲料,以保障猪的健康。

4. 强化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养猪业应加强对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霉菌毒素污染源的传播,保持猪舍的卫生环境,确保猪的生长环境清洁卫生。

5. 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养猪业应加强对猪群的免疫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猪的抵抗力,减少猪受到霉菌毒素的危害。

通过采取以上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养猪业也应加强对霉菌毒素的监测和研究,不断完善防控措施,提高养猪业对霉菌毒素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与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与防控措施

五是必 须具 备在 不 同 p H值 下 吸 附剂 的稳 定 性 要 高 。 胃肠 道 p H变 化 较 大 , 因 此 要 求 好 的 吸 附 剂

定要 适应 p H 值范 围广 。
2 . 4 青年母 猪
饲 料 中含 有 玉米 赤 霉 烯 酮 时 可 引
3 . 3 立 即停 用怀疑 含 霉 菌毒 素 的饲 料 原料
毒 素 的污染 率较 高 , 影 响较 为 严 重 。猪 只 采食 带有 霉 菌毒 素 的饲料后 , 就会 引起生 产性 能下 降 、 种 猪 繁 殖 障碍 、 饲 料利 用率 降低 、 免 疫 猪 群 抗 体 水平 低 下 、 抗 病力 下 降等 。
2 霉 菌毒 素对 养猪 生产 的危 害 2 . 1 仔猪 霉菌 毒 素 中毒 的仔 猪常呈 急 性发作 , 出 现 神经 症状 , 八字 腿 及 阴户红 肿 , 数 天 内死亡 。
输过 程 中皆可 产生 。 目前 影 响养猪 生产 的主要 霉菌 毒素有 黄 曲霉毒
引 起蓝 耳病 及 圆环病 毒病 多 发 的原 因 , 除 病 原 因 素 外 还 有 一个 深 层 次 的原 因一 即霉菌 毒 素 , 在 众 多 传
染 病流 行过 程 中充 当 了“ 底 色病 ” 的角色 。 1 霉 菌毒 素的污 染现 状
征( P D N S ) 的主要病 因之一 。
2 . 3 成年 母猪
患猪 体 温 正 常 , 粪便干燥 , 直 肠 脱
出、 出血 , 尿 色 加深 , 多呈 浓 茶 色 ( 血 红蛋 白尿 ) 。怀 孕 母猪 表现 为死 胎 、 木乃伊 、 流 产或新 生 仔猪 死亡 率 上升 , 产后 发情 异常 等 。
吸附剂 的种 类繁 多 , 选 用 时应 遵循 以下 原则 。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养猪场使用的饲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变后产生的霉菌毒素不仅污染饲料、降低营养价值,还会引起猪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产。

本文简要介绍了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以及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霉菌也叫丝状真菌,即“发霉的真菌”。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的肉眼可见,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就是霉菌。

有些霉菌是有益菌,可用于制作酱料、酶制剂或酿酒的原料,但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文│武玉华(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有些霉菌在谷物(玉米、小麦、高粱、棉籽等)或饲料上生长繁殖,会产生二次代谢产物,对生猪健康有害,这就是霉菌毒素。

1.霉菌的种类。

按生活习性分,霉菌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

田间霉菌主要包括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梭霉菌属),谷物收获前即可感染。

阴冷、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这类菌的生长繁殖,但遇干旱、高温等应激因素时,也容易繁殖,如玉米收获前遇到干旱气候、高温高热、虫害、收获时机械损伤等,均可诱使田间霉菌感染。

仓储霉菌主要以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为主,如遇适宜条件,在仓储环境中会生长繁殖。

收获后的玉米储存在仓库中,温度合适时,玉米粒继续呼吸产生水分,湿度增加,促进霉菌生长繁殖;春秋季节,冷暖空气交替,有利于仓库内水分的转移和冷凝,湿度增加,一些受损的破粒、粉碎的谷物易感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贮存饲料,短时间内就会感染霉菌。

2.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

饲喂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肝受损会加剧维生素A、E 的缺乏,降低猪的免疫性能,导致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以及流感、支原体肺养殖顾问Consultant63☆2021年第9期炎等易感多发;并可在猪的肝、肾、肌肉、血液中测出极微量的毒素。

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及防制措施

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及防制措施
中毒 的 基础 上 发 生猪 瘟 、 耳 病 、 蓝 伪狂 犬 病 等 是 常
1 . 2呕吐 毒素 呕 吐毒 素也 叫脱 氧雪 腐镰 刀 菌烯 醇 , 由禾 谷镰 刀 菌产 生 。 猪采食 含 呕吐 毒素 的饲 料后会 发生 呕 生 吐 、 肉 出血 和繁殖 力 下降 等症 状 。对生 长肥 育猪 肌
和 生产性 能 下降 等症状 。
1 . 4玉米 赤霉 烯 酮
玉米 赤霉 烯酮 也称 为 F 2毒 素 , 由禾 谷镰 孢 一 是
11黄 曲霉毒 素 .
霉 菌产 生 。 有雌 激 素作 用 。F 2毒 素影 响 繁殖 性 具 一
能, 主损 生 殖 器官 与 下 泌 尿 系统 ; 能 对免 疫 系 统 并
产 生 损 害 , 成免 疫 抑 制 , 可 形 成 免 疫 复合 性 损 形 也
饲 料 中的黄 曲霉 毒 素是 由黄 曲霉 菌 和 寄生 曲 霉 菌产 生 的 , 能在 含 氧量 极 低 的环 境 中 生长 , 形 其
成 的最低 温 度为 2 5 ℃~ ℃。此 毒 素是 对猪 威胁 最 大
磨 牙现象 。持续 低剂 量 饲喂会 导 致 皮肤 温度 下 降 、 胃食管 部增 生和血 浆 中 仅 一球 蛋 白含量 降低 。呕吐
毒 素会 强力 抑制 猪 的采 食量 和 生长 速度 , 呕吐 毒 在
素含量为 0 1 4毫 克/ 克 时 ,饲 粮 中 每增 加 1毫 千 克/ 克 呕 吐毒 素 ,生 长 肥 育 猪 的 采 食 量 即减 少 千 6 , 含毒 量超 过 1 % 在 0毫克/ 千克 时 即完全 拒食 。
害 。较 低质 量浓 度会 诱 发女 性 化现 象 , 高 质量 浓 较 度会 干扰 排 卵 、 孕 、 入及 胚胎 的发 育 。 备母 猪 受 植 后

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及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及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霉菌毒素中毒在许多养猪场常见发生,对养猪业危害越来越严重。

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制中毒的发生,确保猪只健康生长,促进养猪业的持续性发展。

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1.1 霉菌毒素的种类目前已知霉菌毒素有200多种。

在我国最常见的、对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等;除外还有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据上海卫秀余研究员等2009检测报告:从饲料中检测出T-2毒素占92.4%、黄曲霉毒素占25%、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占56.3%、烟曲霉毒素占48.6%、赭曲霉毒素占5.7%。

1.2 霉菌毒素的危害1.2.1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影响DNA、RNA的合成与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蛋白质、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的代谢;破坏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性等。

1.2.2 T-2毒素的危害T-2毒素能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口腔与肠道粘膜溃疡与坏死,导致呕吐和腹泻;毒素进入血液中能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使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引起全身各器官出血。

1.2.3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危害毒素属于类雌激素物质,可引起猪只雌激素亢进症,使猪的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小母猪阴道、阴户红肿等,呈现霉菌性炎症反应。

霉菌毒素还能溶解淋巴细胞,降低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抗体产量减少,出现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致使免疫应答低下。

同时,还可引起大脑神经化学物质分泌发生改变,脑桥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和脑桥5-羟吲哚乙酸与5-羟色胺的比例升高。

导致猪只不食、呕吐、肌肉协调性降低与嗜睡。

2. 诊断要点2.1 临床特征2.1.1 急性中毒病猪沉郁,不食,体温正常,有的升高至40℃,粪便干硬,垂头弓背,步态不稳。

有的呆立不动,有的兴奋不安,流涎,角弓反张,皮肤表面出现紫斑,死前有神经症状。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程 中会 产生 一种 有毒 的二 次代 谢 产物 , 即霉菌 毒 素 , 霉菌 毒素 即 使检 出水 平 只有过 去认 为 的“ 量 ” 微 水平 也会 对人
和 动物 造成 极 大 的危 害。 世界 粮农 组 织( A 统 计 , 据 F O) 全 球 每 年有2 %的粮食 作物受 到霉 菌毒 素的污 染 , 5 至少 造成 数千 亿美 元 的经 济损 失 。 中国农科 院畜牧 所 的调查 显示 , 我 国配合 饲料 中不 同程度的霉菌 毒素 的污染 率高达8 %以 0 上 。2 0 年底 至2 0 年 秋天 , 03 04 亚洲 各 国均发生 较广泛 的动 物疫情 , 其原 因与2 0 年天气 异常导 致谷 物大面积 发霉 究 03
给 养猪业 带来 了严 重的损 失 对 养猪业有 重要影 响的霉 菌毒 素主要有 黄 曲霉毒 素 、 曲霉 毒素 、 赭 桔霉毒 素 、 角毒 麦 素 、 吐毒素 、 呕 玉米 赤霉烯 酮、一毒 素 、 曲霉毒素 等。 T2 烟 分析 了霉 菌毒素对 养猪 业的危 害 , 并提 出了相 应的 防治对 策, 以期 为养猪业生产提供 参考借鉴 。 关键 词 : 霉菌毒素 ; 养猪业 ; 害; 危 对策
中 的霉 菌在 适宜 的条件下 , 田问 、 在 加工 、 喂 以及储 存过 饲
但猪食欲 、 体温 、 精神均表 现正常 , 得本病不易被 发觉 , 使 因
此常常被猪 场忽视或误诊 , 未能及 时采取措施 , 最终会导致
猪只生长发 育停 滞 、 消化功能紊乱 、 繁殖 障碍 、 抗病 力下降 。
中图分类号 s 9 8 8 .7 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 7 1( 1 7 7 2 0 3 0 2)0 — — 0 812 02 3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1 危 害 11 引发 疾病 . 霉 菌毒 素 可 导致 猪 急 性 或慢 性 中毒 ,其 中毒 的
主要危害是造成猪的肝脏 、 肾脏损害以及肠道 出血 , 并 出现腹水 ,消化机能障碍 ,神经症状和皮肤病变 等 。在 临床上除了有大量 的霉菌毒素可引发猪急性 中毒导致患猪死亡 , 以及引起母猪出现繁殖 障碍 、 流
产外 ,霉 菌 毒 素导 致猪 慢 性 中毒 一 般 均不 具 备 特 异
患猪面部 、 、 耳 四肢 内侧 和腹部皮肤 出现红斑 、 黄疸 、 贫血等症状 , 生长发育迟缓。 一 般母 猪 患 病后 体 温 正常 , 皮肤 出现 黄疸 , 四肢
乏力 , 粪便干燥 , 并导致直肠 出血 , 尿液颜色加深 , 甚 至出现浓茶色尿样 ( 血红蛋 白尿 ) 尤其黄曲霉毒素 , 中毒时此症状表现得尤为 明显。妊娠母猪常 出现产 死胎 、 木乃伊 、 流产或新生仔猪死亡率上升等现象 ,
兽 医 临 床
霉 菌 毒 素 对 猪 的 危 害 及 防 治 措 施
游 仁峰 陈 富 强
(. 1福建 省 建瓯 市建 安街道 农林 水 办 3 3 0 , . 5 10 2福建 省 建瓯 市动物 疫病 预 防控制 中心 3 3 0 5 10)
霉菌毒素普遍存在于饲料原料或含淀粉较高的 饲料中 , 许多霉菌在谷物饲料 的生长 、 收获 、 储藏 以
养猪户用霉变的饲料饲喂生猪。对于发生不同程度
的霉 变饲 料 , 在 饲 喂生 猪 前进 行 过 筛 , 可 并将 毒 素 最 为 集 中的碎 粒 、 虫蚀 粒 粉 剔 除掉 , 也可 在 饲 料 中添 加 综 合 型 的霉 菌 毒素 吸 附剂 和处理 剂 ,以利 吸 附饲 料 中 的黄 曲霉 毒 素 等多 种 毒 素 ,减 少猪 霉 菌 毒 素 中毒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霉菌毒素中毒是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猪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猪都可发生,仔猪及妊娠母猪较敏感。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1、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1)中毒后病猪拒食和呕吐。

急性者外阴和阴道炎症状,如阴户红肿,阴门外翻,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的黏液混有血、量多,乳腺增大等发情表现。

严重病例可出现阴道和子宫外翻,甚至直肠和阴道脱出。

(2)哺乳母猪少乳或无乳。

妊娠母猪早产,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

亚急性中毒表现为母猪性周期延长,产仔减少,产体弱的仔猪,流产,死胎和不育,能够存活的公猪出现睾丸萎缩、乳腺增大等雌性化现象。

2、猪霉菌毒素中毒治疗方法
发现本病后应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用新鲜、含维生素丰富的饲料。

猪霉菌毒素中毒无特效解毒疗法,一般采取排除毒物,解毒保肝,止血,强心等措施。

应用维生素c葡萄糖、抗生素、维生素b、硫酸钠等药物,禁用磺胺类药物。

3、猪霉菌毒素中毒剖检变化
肾脏中度肿大、黑红色,质地脆弱,轻压即破裂,切面结构模糊,实质极易刮下,切面全呈黑红色。

肝脏中度肿大,切面呈士黄色,不见肝小叶结构,质脆,实质易刮下。

胆囊中度肿大,胆汁浓稠,未见出血。

脾呈黑红色,约肿大一倍,但质地正常,切面上脾小体可认。

膀胱黏膜轻度充血,有两处绿豆大出血点。

未见肠出血与淋巴结病变。

4、猪霉菌毒素中毒诊断依据
有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黄痘、贫血、神经症状(肝源性腩病)、肝肿大、变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防治
X 742019年8月·下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邓家明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州城街道兽医站,山东 泰安 271506)
摘 要 霉菌毒素是由致病性霉菌繁殖,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它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和含淀粉量较高的饲料当中。

许多致病性霉菌在谷物饲料的生长、收获、储存、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寄生繁殖,产生大量霉菌毒素。

含量超标的霉菌毒素饲料饲喂生猪之后,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中毒症状,影响到猪群的正常生长发育,毒素超标严重还会造成猪出现剧烈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霉菌毒素;危害;防治
1 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
1.1 引发疾病
饲料当中霉菌毒素含量超标会引发猪群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

猪群中毒之后,主要危害猪的肝脏系统,肾脏系统,肠道消化道出现出血现象,危害严重时还会出现腹水,消化机能障碍,神经病变和皮肤变化。

如果饲料当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超标严重,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导致猪群死亡。

母猪采食了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之后还会出现繁殖障碍,妊娠母猪出现意外流产。

1.2 破坏免疫体系
霉菌毒素除了造成猪出现中毒症状之外,还会影响到机体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这是引起猪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许多霉菌毒素除了造成猪出现中毒之外,还可以直接破坏或降低猪群的免疫系统,这在理论研究和生猪养殖实践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证实。

例如某些霉菌毒素能够使猪的胸腺显著萎缩,抑制机体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抑制抗体和细胞产物以及巨噬细胞和适中性细胞反应器的功能,导致体验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使得机体的免疫应答受到影响。

近年来生猪疫病呈现高发趋势,多种疫苗免疫效果较差,防治难度增加,或者使用大剂量的疫苗免疫接种之后,猪群的抗体水平仍然不达标,经常出现免疫失败,这主要和霉菌毒素中毒有很大联系。

夏秋季节的高热疾病和霉菌毒素中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3 降低饲料营养价值
在饲料中繁殖生长所产生的霉菌毒素,除了直接影响到饲料的适口性之外,还会导致猪群的产生量逐步下降,使得饲料当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流失。

有统计显示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存在,可以直接导致饲料中营养物质损失20%左右,最高损失高达30%。

毒素进入猪的消化系统之后,还会影响到消化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干扰机体对饲料中各种营养价值的消化利用和吸收,从而降低了饲料消化利用率,使得养殖场的饲料投喂量显
著增加,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2 临床症状
不同年龄的猪采食霉菌毒素超标的饲
料之后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
随着猪年龄的下降,对毒素的敏感性越高。

仔猪霉菌毒素中毒,常常呈现急性发病经
过,并表现出明显的中枢神经症状,头部向
一侧弯曲,或者头部顶在猪栏当中向前冲
撞,一般在发病4-5天内死亡。

育成猪发病
过程相对较长,呈现渐行性发作,患病猪体
温正常。

但采食量会逐渐下降,直到停止采
食,并伴随腹痛呕吐,腹泻的症状,有些患病
猪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在粪便当中常常夹
杂未全面消化利用的饲料和血液,患病猪的
面部,耳朵,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表面会出
现出血斑块,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患病猪
会出现黄疸,贫血症状,生长发育迟缓。

母猪
出现霉菌毒素中毒之后,通常体温正常,体
表皮肤会出现黄疸症状,四肢无力,卧底不
起,排出干燥的粪便。

因为便秘严重导致直
肠出血,尿液颜色呈现赤黄色,有时呈现深
褐色,称为血红蛋白尿。

尤其是黄曲霉毒素
中毒之后,上述症状更为明显。

妊娠母猪出
现霉菌毒素中毒之后,经常出现突然流产,
产下死胎木乃伊胎,即便是流产的胎儿能够
成活,也会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常常在生
长前期死亡。

母猪流产之后表现为不能正常
发情,隐性发情发情不规律,多次配种不能
正常受孕。

种公猪出现霉菌毒素中毒之后,
会出现雌性变化,包皮增大,睾丸萎缩,乳头
变粗,乳腺肿大,精子质量变差,性欲下降,
优质精子数量不足,畸形精子数量增加,严
重影响到种公猪的利用率。

3 妥善治疗
一旦发现猪群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现象,
应该立即停止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或饲
料原料,特别是应该注重富含淀粉饲料原料
的检查工作,并根据患病猪的中毒情况,采
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

对于中毒较轻的
患病猪可以使用甘草、蛋氨酸、B族维生素
液、维生素C,使用剂量分别为20g,0.5g,
6mL,500mg和2000mL温水混合均匀之后
灌服,每天两次,连续使用了三天。

对于中毒
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病猪,除了采用上述药物
治疗的同时,应该配合使用三磷酸腺苷钠、
10%的安钠咖注射液,10%的维生素射液,
使用剂量为10mg、10mL、10mL,肌肉注射,
上述药物为75-100kg猪的使用剂量,要结
合猪的实际体重大小,和临床症状的严重
程度,对药物进行适当的增加和减少。

对于
处于急性中毒的患病猪,可以使用0.1%的
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灌肠处理和洗胃处理,
然后口服硫酸钠30克,兑水1000mL一次
灌服。

此后选择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
500mL,40%的乌洛托品20mL静脉注射,皮
下注射20%的安钠咖注射液,使用剂量为
10mL,加速毒素排出。

4 预防措施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掌握霉
菌毒素的形成条件和繁殖生长规律,控制好
养殖场饲料原料的温度和湿度,严格控制储
藏温度,防止饲料出现发霉变质现象,尽可
能减少使用发霉变质饲料投喂生猪的频率。

对于饲料存在不同程度的发霉变质现象,在
饲喂之前应该进行过筛处理,并将发霉变质
最为集中的饲料及时去除掉。

另外还可以在
霉变的饲料当中添加相应的吸附剂和处理
剂,利用吸附剂吸收饲料当中的黄曲霉毒
素,减少猪群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病率。

在日
常养殖过程中,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应该在每
年的2-9月份,除了哺乳仔猪以外,的饲料
当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降低霉菌毒素中
毒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王小康[1]. 猪霉菌毒素中毒
的诊治措施[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