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第一章作业
数据库应用基础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选择题(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2)设有部门和职员两个实体,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则部门与职员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m:n B.1:m C.m:k D.1:1(3)对于“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同一个关系中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B.同一个关系中元组必须按关键字升序存放C.在一个关系中必须将关键字作为该关系的第一个属性D.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4)E-R图用于描述数据库的(A)。
A.概念模型B.数据模型C.存储模型D.逻辑模型(5)在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C)。
A.可以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C.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其值能够唯一表示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D.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任意属性组成(6)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单位)医疗(患者编号,患者姓名,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其中,医疗关系中的外关键字是(A)。
A.患者编号B.患者姓名C.患者编号和患者姓名D.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7)一个关系只有一个(D)。
A.候选关键字B.外部关键字C.组合关键字D.主关键字(8)下列标识符可以作为局部变量使用的是(C)。
A.[@Myvar] B.My var C.@Myvar D.@My var (9)Transact-SQL支持的一种程序结构语句是(A)。
A.BEGIN…E ND B.IF…T HEN…ELSEC.DO CASE D.DO WHILE(10)字符串常量使用(A)作为定界符。
A.单引号B.双引号C.方括号D.花括号2.填空题(1)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和应用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原理第一章习题

第1章绪论一、选择题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A. 物理模型B. 概念模型C. 数据模型D. 逻辑模型2、实现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的是()。
A. 物理模型B. 概念模型C. 关系模型D. 逻辑模型3、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若干阶段,其中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管理阶段相比文件系统的一个显著优势是()。
A.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B. 数据共享性很强C. 数据独立性很好D. 数据整体结构化4、能够保证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的是()。
A. 外模式/模式映像B. 模式C. 模式/内模式映像D. 外模式5、DBMS是一类系统软件,它是建立在下列哪种系统之上的?()A. 应用系统B. 编译系统C. 操作系统D. 硬件系统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与具体的DBMS有关B. 三级模式中描述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外模式C. 数据库管理员负责设计和编写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D. 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一般是由DBMS完成的7、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是()。
A. 数据B. 数据库C. 数据库管理系统D. 数据库系统8、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应用程序管理数据的是()。
A. 人工管理阶段B. 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C. 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D. 数据库系统阶段二、判断题1、通常情况下,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
()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DB、DBS、应用系统和DBA组成。
()3、在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中,数据结构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人们通常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
()4、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进行抽象的3个级别,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
()三、填空题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级构成。
数据库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2、学校的概念模型(E-R图)
13、工厂的概念模型
18、试述关系模型的概念,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
( l )关系(2 )属性(3 )域(4 )元组( 5 )主码(6 )分量(7 )关系模式
答: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在用户观点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
(l)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2)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
(3)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4)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5)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惟一确定一个元组;
(6)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7)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 1 ,属性 2 ,…,属性n )
22 .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
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第一章测试及答案

第一章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在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A.数据库系统B.文件系统C.人工管理阶段D.数据项管理2、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D.文件系统的数据量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3、存储在计算机外部存储介质上的结构化的数据集合,其英文名称是.A.Data Dictionary(简写DD) B.Data Base System(简写DBS) C.data base (简写DB)D.data base mangement(简写DBMS)4、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5、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①。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②.由计算机硬件、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③。
①A.文件的集合B.数据的集合C.命令的集合D.程序的集合②A.命令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系统D.操作系统③A.文件系统B.数据库系统C.软件系统D.数据库管理系统6、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大,易移植;统一管理和控制B.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C.数据可以共享;数据互换性;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D.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7、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8、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结构化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第一章认识数据管理技术1.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大致划分为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2.与人工管理和文件管理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4.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的运行控制功能。
5.雇员号雇员名部门号工资:雇员号雇员名部门号工资001 张山02 1500010 王宏达01 1000096 马蔺02 800108 赵大04 1200在上述关系数据表,表中的列称为(字段),行称为( 记录),这个表中的关键字为( 雇员号)。
6 .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关系)必须满足的若干条件中,下列表述哪个是错误的?(D )A.表中每一列数据类型必须相同B.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数据项)C.表中不应有内容完全相同的行D.行和列的排列顺序是固定不变的2.1数据的分析与建模1.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
A.一对一联系B.一对多联系C.多对多联系D.多对一联系2.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从职员到部门的联系类型是()。
A.多对多B.一对一C.多对一D.一对多答案C3.E-R模型属于()。
A.概念模型B.数据模型C.现实模型D.机器模型答案A4.E-R模型不包括哪个图素?()。
A.实体集B.属性C.实体之间的联系D.关键字答案D5.建立E-R模型的步骤有()。
A.确定实体B.确定相关实体的属性C.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D.设计出E-R图所表示的概念模型答案ABCD6.常用的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为实体--联系模型:,简称为E-R模型模型。
7.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数据库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C组成。
A.系统分析员B.程序员C.数据库管理员D.操作员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3.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的阶段是D。
A.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B.文件系统阶段C.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阶段D.人工管理阶段4.在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 C 。
A.数据共享B.数据完整性C.数据冗余度高D.数据独立性高5.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B 。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存储结构6.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用 A 进行描述。
A.模式B.内模式C.外模式D.物理模式7.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C 。
A.模式与外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象D.三级模式8.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
A.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象B.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象C.模式D.三级模式9.用户和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 C 。
A.模式B.物理模式C.外模式D.内模式10.在下列任务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员的任务是 D 。
A.定义完整性约束B.定义数据库模式C.管理数据库的安全性D.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11.概念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即描述信息世界。
这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是D 。
A.层次模型B.关系模型C.网状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12.实体是客观存在并且 B 的事物。
A.相互保持一致B.可相互区分C.相互依存D.相互包容13.一个实体可以用D 个属性来刻画。
数据库第一章作业

1. 名词说明:DB:数据库(Database,DB)是长期贮存在运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数据库中的数据按必然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独立性和易扩展性,而且能够为各类用户共享等。
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份。
DBMS:数据库治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令人们能对数据进行科学的组织、高效的存取和保护、治理的一种数据治理软件。
DBS: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在运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组成,一样由数据库、操作系统、数据库治理系统、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治理员和用户组成。
内模式: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只有一个,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达方式。
模式:模式(schema)也称结构模式、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只有一个,它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点的描述。
外模式: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有多个,是把现实的信息按不同用户需求抽象为多个逻辑数据结构,即数据库用户看见和利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点的描述。
模式/内模式映象: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因此模式/内模式映象是唯一的,它概念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映像概念通常包括在模式描述中。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治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象做作相应改变,能够使模式维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外模式/模式映象:关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象,它概念了该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治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象作相应改变,能够使外模式维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没必要修改,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 利用数据库系统的益处数据库系统中的存储进程能够提高查询效率,提高平安。
数据库第1_2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P91.数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难度↓]【解】数据管理是指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查询、维护和传送等各种操作,是数据处理的基本环节,是数据处理必有的共性部分。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难度↓↓]【解】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面向应用的,一个文件基本上对应于一个应用程序,文件之间不存在联系,数据冗余大,数据共享性差,数据独立性差;数据库系统中的文件不再面向特定的某个或多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应用系统,文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减少了数据冗余,实现了数据共享,数据独立性高。
3.数据冗余是指各个数据文件中存在重复的数据,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是怎样减少数据冗余的?[难度↓↓]【解】在数据库方式下,用户不是自建文件,而是取自数据库中的某个子集,它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靠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数据库中映像出来,所以叫做逻辑文件。
由于用户使用的是逻辑文件,因此尽管一个数据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逻辑文件中,但实际上的物理存储只可能出现一次,这就减少了冗余。
4.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简述DBMS的基本组成?。
[难度↓↓]【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任何数据操作,包括数据库定义、数据查询、数据维护、数据库运行控制等都是在DBMS管理下进行的。
DBMS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应用程序只有通过DBMS才能和数据库“打交道”。
DBMS的组成:(1)语言编译处理程序;(2)系统运行控制程序;(3)系统建立、维护程序;(4)数据字典。
5.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难度↓↓]【解】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简称,是具有管理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系统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DBMS、应用程序和用户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用于负责数据库的存取、维护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名词解释: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且可以为各种用户共享等。
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
: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使人们能对数据进行科学的组织、高效的存取和维护、管理的一种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只有一个,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达方式。
模式:模式()也称结构模式、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只有一个,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外模式: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有多个,是把现实的信息按不同用户需求抽象为多个逻辑数据结构,即数据库用户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模式内模式映象: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模式内模式映象是唯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象做作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外模式模式映象: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象,它定义了该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象作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
数据库系统中的存储过程可以提高查询效率,提高安全。
数据库系统可以存储大量数据,安全,便捷。
.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数据库技术是随着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需求发展而产生的。
数据处理是计算机应用领域中最大的一类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数据的管理。
从世纪年代末开始,数据管理技术就一直是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和研究课题。
随着计算软件、硬件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管理和转换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数据管理技术也不断发展变化,主要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库技术管理、高级数据库技术管理、文件管理五个阶段。
每一阶段各有特点,但并非相互独立。
总的说来,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以数据存储冗余不断减小、数据独立性不断增强、数据操作和转换更加方便和简单为标志。
. 文件系统的缺点。
()数据独立性不足。
()数据冗余度大且容易产生数据不一致。
()数据整体是无结构的。
()数据不是集中管理,其安全性、完整性得不到可靠保证;并且在数据的结构、编码、输出格式等方面难以规范化和标准化。
5. 数据库阶段的数据管理的特点?
(1)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结构化
(2)应用程序与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3)控制数据冗余
(4)支持数据共享
(5)数据安全性较高
6.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1)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2)文件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联系,数据库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分离
(3)文件系统用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系统用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
(4)文件系统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
(1)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
(2)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
(3)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与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的改变不会影响应用程序。
. 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并说明该结构的好处。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
应用该模式的好处为: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简化用户接口、有利于数据共享;有利于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架构有哪些?
单用户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数据通信接口。
. 试说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处理程序
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翻译解释程序
数据运行控制程序;实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