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大学自命题科目848《经济学综合》考试大纲
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833
有机化学(工)
834
语言学基础(语言学基础知识)
835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
836
日本语言文学专业基础
837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二
838
材料科学基础
839
材料科学基础二
840
管理学原理
84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842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
843
中国哲学史
844
教育学
845
教育管理学
设计艺术史论
703
有机化学(理)
704
有机化学(药)
705
药学生化
706
基础英语(含词汇、语法、阅读、写作)
707
基础日语
708
西方哲学史
709
政治学原理
710
管理学原理
711
专业综合一(含法理学、宪法学)
712
细胞生物学
713
体育学基础综合(含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
714
新闻传播史论
715
文学理论和写作
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211
翻译硕士英语
213
翻译硕士日语
240
日语
241
德语
242
法语
243
英语(二外)
333
教育综合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6
艺术基础
337
工业设计工程
346
体育综合
348
文博综合
354
汉语基础
355
建筑学基础
357
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846经济学基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金融与统计学院(金融学、保险学、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工程学、统计学)初试专业课:846经济学基础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计量经济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庞皓;经济与贸易学院(理论经济学)初试专业课:853经济学原理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初试专业课:848经济学综合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湖南大学经济学硕的专业课是不同,金融与统计学院是846经济学基础,这里面包含了西方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理论经济学专业是853经济学原理,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的应用经济学是848经济学综合,853和848推荐的参考书目都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但是也是有所不同的,考生可以参考考试大纲来复习参考书目。
848经济学综合考试大纲:第一章引论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第四节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第一节需求第二节供给第三节均衡价格与产量的决定第三章弹性理论第一节需求弹性第二节其他弹性第三节弹性理论的应用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二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第四节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第五章生产理论第一节生产函数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规模报酬第六章成本理论第一节成本的概念和种类第二节短期成本理论第三节长期成本理论长期成本是指长期中指付给全部生产要素的价格。
包括三种成本第四节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第七章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利润最大化原则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第八章市场理论(二):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完全垄断市场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第九章博弈论及其应用第一节博弈论概述第二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第三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十章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要素需求第三节要素供给第四节工资理论第十一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第三节社会福利函数第十二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垄断与市场失灵第二节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第三节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第四节信息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核心算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述第二节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第四节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缺陷及弥补第十四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第一节现代宏观经济模型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区别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与消费函数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四节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五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六节乘数理论第十五章货币市场的均衡第一节货币的基础知识与货币供给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第三节均衡利率的决定与变动第十六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第一节利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与投资第二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第三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第四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第五节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第二节财政政策第三节货币政策第四节供给管理政策第五节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第十八章国民收入决定:AD—AS模型第一节总需求曲线第二节总供给曲线第十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失业理论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第二十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汇率与国际收支第三节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第四节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第五节开放条件下的内外均衡与政策调节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衡量第二节经济增长模型第三节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第四节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第二十二章,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经济周期概述第二节乘数与加速数模型第三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四节金融周期理论。
(完整word版)《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掌握: 生产率的四个决定因素;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率的方式;
.熟练掌握: 取消关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十七)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考试内容
共同基金、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挤出、金融中介机构的内涵及金融体系的作用
考试要求
.了解: 金融市场;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
.理解: 共同基金、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挤出、金融中介机构;
.了解: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供给曲线;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
.理解: 沉没成本、边际收益;
.掌握: 市场供给曲线是在短期更有弹性还是在长期更有弹性及原因;
(十三).熟练掌握:企业的价格是在短期中、长期中, 还是在这两个时期中都等于边际成本?解释原因。
(十四)垄断
考试内容
自然垄断、价格歧视、对垄断的经济政策
考试要求
.了解: 市场中价格的作用;
.理解: 过剩、竞争市场;
.掌握: 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均衡价格 ;
(五).熟练掌握: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六)弹性及其应用
考试内容
供给、需求与弹性
考试要求
.了解: 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收入弹性;
.理解: 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无弹性涵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掌握: 外部性、市场失灵;
.熟练掌握: 市场失灵的两个原因。
(二)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
考试内容
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
.了解: 生产可能性曲线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差异;
.掌握: 比较优势;
(三).熟练掌握: 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四)供给、需求和市场力量
836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学院(盖章):负责人(签字):专业代码:020205、020209、120100、120120、120121、120202、120204专业名称: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考试科目代码:836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原理一、考试要求本课程要求考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初步具有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进行经济分析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 微观部分1.经济学导论(1)考试范围经济学的概念及两大组成部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2)考试要求理解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理解经济学定义,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
2.需求与供给的弹性理论及均衡价格的形成(1)考试范围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需求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供给与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与供给规律,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市场均衡与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作用,价格政策分析(2)考试要求理解需求的概念,掌握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求曲线的特点,掌握需求规律,掌握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的特点。
理解需求弹性的概念,掌握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其计算,理解边际收益的概念,掌握并会运用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理解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理解供给的概念,掌握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掌握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与供给规律,掌握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理解市场均衡的概念,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掌握价格政策分析:对商品征收从量税的影响,最高限价的规定,最低限价的规定。
湖南大学2014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术学位)

1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8 土力学(01 方向选)、803 交通 工程学(02 方向选) 复试专业课 F0108 路基路面工程(01 方向选); F0109 交通规划原理(02 方向选)
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欢迎土木、
②201 英语一
机械、材料、
006 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070100 数学
01 基础数学 02 计算数学 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4 应用数学 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007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 院
078401 教育技术学
01 网络与远程教育理论及其 技术 02 教育资源建设与教学设计 03 实验演示与仿真技术
招生 人数
42
5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任选
一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5 建筑学基础 ④501 建筑设计(6 小时) 注:建筑设计科目考试放在第三天进 行,时间为 6 小时, 8:30-14:30 (含半小时用餐时间,中途不离开考 场);请考生自备绘图工具和 1 号绘图 纸和 1 号图板及午餐。 复试专业课 F0401 设计理论及规范
备注
3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欢迎工业设
②201 英语一
计、美术学、
③702 设计艺术史论
艺术设计、
④819 专业设计 A
戏剧影视、
复试专业课 F0801 专业设计 B 注:参加专业设计 A 考生需自带绘图、 绘画工具及 A3 幅面或 8 开绘图绘画纸 张。 参加专业设计 B 考生:报考环境艺术 设计方向的考生需自带绘图、绘画工 具及 A3 幅面或 8 开纸张;报考其它方 向的复试考生需掌握犀牛( Rhino)、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经济法学原理(课程代码:07944)

湖南省⾼等教育⾃学考试课程考试⼤纲经济法学原理(课程代码:07944)湖南省⾼等教育⾃学考试课程考试⼤纲经济法学原理(课程代码:07944)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编2016年12⽉⾼等教育⾃学考试课程考试⼤纲课程名称:经济法学原理课程代码:07944第⼀部分课程性质与⽬标⼀、课程性质与特点经济法学原理是⾼等教育⾃学考试法律(本科)专业和经济法学(本科)专业的专业核⼼课程。
整个课程分为经济法总论、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引导调控法四个部分,共20章内容。
经济法学原理具有:挑战性、跨学科性、体系相对松散性、演变性的特点。
⼆、课程⽬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通过对经济法的概念、历史沿⾰和地位、基本原则、调整⽅法、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和经济法体系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学习,⼒求准确反映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阐释科学的经济法学体系。
在总揽世界各国经济法的⽴法与实施及法学研究的经验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经济法的⼀系列问题。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熟悉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法律制度及主要法律规定及经济法各个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最新研究动态,提⾼考⽣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实际应⽤能⼒和科学研究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经济法作为独⽴的部门法,它是由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和国家引导调控法三个基本⽅⾯的法律构成。
经济法虽是⼀个独⽴的部门法,但⼜与民商法、⾏政法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经济法中的国有企业法同民商法,财政、税收、⾦融等各种经济政策法以及⾏政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并有许多交叉或互相适⽤的情形。
要做具体分析,不能⼀概⽽论。
例如,财政税收有经济调节功能,也有传统的为国家机关提供经费的功能。
鉴于前者,它具有经济法性质,⽽鉴于后者,它⼜具⾏政法属性。
⼜如银⾏法、证券法等⾦融法中,有经济法性质的规范,也有属于民商法性质的规范,那些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信贷、证券交易等经济关系的便属于民商法性质。
第⼆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标第⼀章经济法的产⽣和发展⼀、学习⽬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了解经济法产⽣的社会根源,市场调节机制与法律的同步演变规律,“国家调节说”的经济学和法哲学基础。
湖南大学经管与贸易学院2014年研究生录取情况

123.80 120.05 115.10 120.75 117.90 119.25 110.90 110.60 106.30 119.35 107.60 118.30 121.60 112.20 107.25 97.70 101.45
是 否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陈佳盟 理论经济学(03) 理论经济学(03) 黄巧夫 理论经济学(03) 黎恢富 理论经济学(04) 理论经济学(04) 刘旖旎 理论经济学(04) 理论经济学(04) 王佩婷 理论经济学(04) 理论经济学(04) 龙倩瑜 理论经济学(04) 李永波 理论经济学(05) 理论经济学(05) 刘恺 周玉健 王足 张佩 许珊珊 彭学之 张蓓 邓红亮 张励 陈涛 理论经济学(05) 理论经济学(05)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应用经济学(01)
191.50 184.20 179.60 194.00 197.10 176.70 176.50 166.80 168.00 201.40 197.50 194.20 182.70 183.45 191.65 191.70 191.20
75.00 80.00 82.00 76.00 86.00 73.00 66.00 71.00 64.00 78.00 78.00 71.00 63.00 81.00 70.00 75.00 69.00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2018年湖南大学848经济学综合(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8年湖南大学848经济学综合(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无差异曲线答: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的一种分析方法。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组合。
无差异曲线的绘制如图1所示。
图1 无差异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的数量X1和商品2的数量X2。
图1中的曲线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是相同的。
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U=f(X1,X2)=U0。
其中,X1、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数量;U0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①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②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③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2.不可能定理答:不可能定理,即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指阿罗分析市场一般均衡时得出的一个定理。
其结论为:试图找出一套规则(或程序),以从一定的社会状况下的个人选择顺序中推导出符合某种理性条件的社会选择顺序,一般是办不到的。
阿罗不可能定理包含两项重要假设:每个人的偏好是可以排列的;每个人的偏好次序是传递的。
根据这两项假设,阿罗指出,要建立一种社会福利函数必定要违反他规定的下列五项条件的一项或若干项,否则社会福利函数就无法建立。
其五项规定或条件为:①自由三元组条件:在所有选择方案中,至少有三个方案,对之允许有任何逻辑上可能的个人选择顺序。
②社会选择正相关于个人价值条件:如果某一选择方案在所有人的选择顺序中地位上升或保持不变,且没有其他变化发生,则在社会选择顺序中,这一方案的地位上升,或至少不下降。
③不相关的选择方案具有独立性条件:第一,任何两个选择方案的社会选择顺序仅仅依赖个人对这两个方案的选择顺序,与个人在其他不相关的备选对象上的选择顺序无关;第二,任何两个选择对象之间的社会偏好顺序仅仅依赖于个人相应的选择顺序,而与偏好强度等因素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应用经济学各专业自命题科目《经济学综合》考试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
现代微观经济学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阿.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垄断竞争理论以后才逐步形成完整体系的。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奠定基础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经济学发展的简单过程,形成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许多问题在探索之中,国内外都无成功经验,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一些弱点和消极方面,因而必须对市场经济及其运行加强研究和管理,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这里如何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何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因此学习西方经济学,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经验和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吸收当代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结合中国实情,完整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并利用我们所学的经济理论和知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均衡价格理论;需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市场均衡理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理论(IS-LM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AD–AS模型;经济增长理论。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均衡价格的形成,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合理投入区域的形成、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规模报酬;四条短期单位成本之间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垄断的形成,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长期均衡的比较;工资的决定,市场失灵的原因;国民收入的含义及理解;AE–Y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分析、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三教学内容及知识考核点第一章引论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稀缺与经济性的关系、宏、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机会成本的含义及理解、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实证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了解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内容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关系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1、边际分析方法2、均衡分析方法3、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4、经济模型5、理性人假定。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一西方经济学的萌芽时期(15世纪~17世纪)二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时期(17世纪~19世纪)三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1890~1935年)四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1936~20世纪70年代初期)五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第四节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需求与供给的概念、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需求规律与供给规律,均衡价格的含义及形成,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含义、实施背景及其影响。
了解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供给与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第一节需求一需求的含义二需求规律三影响需求的因素第二节供给一供给的含义二供给规律三影响供给的因素第三节均衡价格与产量的决定一均衡价格与产量的含义二均衡价格的形成三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求定理四对均衡的干预:限价第三章弹性理论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要求掌握需求弹性的含义、弹性的计算、弹性与企业总收益之间的关系,谷贱伤农和赋税分摊。
了解供给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及影响弹性的因素。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四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掌握商品的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性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概念,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分别推导需求曲线,商品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需求曲线的形状。
了解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第一节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一欲望与经济学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三效用和边际效用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五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六消费者剩余第二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一序数效用与消费者偏好二无差异曲线三消费可能性线四消费者均衡五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第三节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一、正常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二、低劣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三、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第四节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第五章生产理论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掌握生产函数、生产等量线、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成本曲线、规模报酬等概念。
掌握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的形成,要素最适组合,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
了解企业的性质与作用,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中资源最优配置的数学证明。
第一节生产函数一生产要素二生产函数三生产时期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二短期生产函数中的资源配置:合理投入区域的形成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一生产等量线二、等成本线三、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第三节规模报酬一规模报酬的含义二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三规模报酬的表示方法第六章成本理论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要求掌握三条短期总量成本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四条短期单位成本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了解成本的含义与分类,短期成本曲线和短期产量曲线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和种类一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二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三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四利润第二节短期成本理论一短期成本的含义与种类短期成本是指在短期中支付给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包括七种成本二短期成本的曲线形状及相互关系第三节长期成本理论长期成本是指长期中指付给全部生产要素的价格。
包括三种成本一长期总成本二长期平均成本三长期边际成本第三节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一收益二利润最大化原则第六章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要求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及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与收益线、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竞争短期的厂商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评价。
了解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线。
第一节利润最大化原则一、划分市场的依据二完全竟争的含义及条件:三利润最大化原则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一、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形成二、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评价第七章市场理论(二):不完全竞争市场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要求掌握完全垄断的含义、条件及形成,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与收益线,完全垄断、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古诺模型,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评价。
了解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与特征,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斯威齐模型。
第一节完全垄断市场一、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及条件二、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三、完全垄断市场的差别定价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一、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及条件二、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三、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比较第九章博弈论及其应用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要求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四种经典博弈,博弈论的策略表达式,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
了解博弈论的产生和发展,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一节博弈论概述第二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第三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十章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要求掌握以边际生产率为基础的收入分配理论和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收入分配理论,完全竞争厂商和非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对单一可变要素的需求线,从厂商的需求线到市场的需求线,要素供给原则,工资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了解要素需求的特点,非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利息和利润的决定。
第一节概述一、收入分配与要素定价二、两种要素定价理论第二节要素需求一、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二、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第三节要素供给一、要素供给原则第四节工资理论一、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二、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三工会对工资的影响四、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 与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第十一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掌握一般均衡的含义和条件,两个部门的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及实现条件。
了解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福利函数和阿罗不可能定理。
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一、一般均衡的含义及条件二、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三、两个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一交易的帕累托最优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三生产与交易的帕累托最优第二节福利经济学一、帕累托最优的含义及条件二、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第三节社会福利函数第十二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要求掌握市场失灵的含义,垄断与市场失灵,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了解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第一节垄断与市场失灵一、垄断与低效率二、针对垄断的微观经济政策第二节外部性与市场失灵一、外部性的含义与类型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三、科斯定理第三节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一、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二、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第四节信息经济学一、信息不对称与逆选择二、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三、信号显示第十三章国民收入核心算理论与方法考核知识点与要求:要求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国民收入的概念、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和收入法、五个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及国民收入循环流量模型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两大体系,国民账户体系的缺陷与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