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世界经济的深度转型调整与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

合集下载

2012年第三季度我国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12年第三季度我国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12年第三季度我国财政政策分析报告我国经济在三季度也出现了触底回升的态势,供给面的工业增加值和需求面的消费,出口和投资数据都出现了微升。

我国经济在三季度也出现了触底回升的态势,供给面的工业增加值和需求面的消费,出口和投资数据都出现了微升。

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前阶段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正在发挥作用,加之海外经济的企稳复苏,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达到7.7%-7.8%左右的水平,全面达到7.7%的经济增速。

在新一轮全球货币放松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确立两个重要的认识:(一)欧美发达经济体需要经历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应对2008年以来暴露的全球化不平衡。

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和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数量化宽松可能周期性的出现。

(二)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高速增长之后,到了潜在增速逐步下台阶的阶段。

贸易部门的比较优势逐渐下降和房地产领域压制投机需求,将使得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从以往的9%-10%逐步下降至7%-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面临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势,需要在短期政策措施和长期制度化改革来进行顶层设计。

我们认为,短期应该注意海外量化宽松的通胀风险,控制国内保增长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力度。

中长期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深化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同时改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和潜在经济增速下降阶段的货币政策目标。

一、我国财政收支状况2012年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总体状况良好,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回落。

财政支出执行管理进一步加强,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切实保障。

(一)财政收入情况2012年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905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925亿元,增长10.9%。

其中,中央本级收入44809亿元,同比增长6.8%;地方本级收入45779亿元,同比增长15.2%。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77410亿元,同比增长8.6%,扣除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增加等因素后增长7%左右。

分季度看,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4.7%,二季度增长10%,三季度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分别增长10.3%、9.3%、5.7%。

如何认识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如何认识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如何认识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2011年,全球经济风起云涌,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国内方面,尽管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但是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仍然突出。

近期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2可谓是充满危机与挑战的一年。

如何“危”中觅“机”,实现“稳中求进“的增长态势,是上至整个国家,小到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2012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2011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年份,2008年由华尔街掀起的金融海啸余波未平,发源于地中海的欧债危机又平起波澜。

全球经济从2008年起一直未能走出衰退的阴影。

为了挽救下滑的经济,各国都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中国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最引人瞩目。

然而,三年过去了,中国当下的经济形势却不容乐观。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增速一直持续回落,从一季度的9.7%回落到三季度的9.1%,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将低于9%。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国际环境方面,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美国经济增速虽略有回升,但失业率仍高达9%左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增长后劲不足。

欧洲深受主权债务危机冲击,经济政策陷入两难境地,尽管近期欧盟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协议,但能否有效落实和成效还难以预料。

日本经济已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随着灾后重建全面铺开,经济有望出现一定恢复势头,但外部需求回调、日元持续升值,经济增长后劲依然不足。

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等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今年以来所采取的紧缩政策使得经济增速持续回落。

2012年宏观经济情况分析

2012年宏观经济情况分析

2012年宏观经济情况分析: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

全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上年增长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221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产量5335万吨,增长5.6%。

生猪存栏47492万头,比上年增长1.6%;生猪出栏69628万头,比上年增长5.2%。

全年禽蛋产量2861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3744万吨,增长2.3%。

二、工业生产缓中趋稳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6%,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0%。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集体企业增长7.1%,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轻工业增长10.1%。

2012中国宏观经济总数据结

2012中国宏观经济总数据结

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27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

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471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0950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98677亿元,增长7.7%。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

二、工业生产运行在适度增长区间,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7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商品房销售降幅缩小六、进出口小幅增长,一般贸易增速较快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7.8个百分点。

七、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平稳,新增贷款同比增加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2.50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与上年末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28.75万亿元,增长4.7%,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93万亿元,增长10.8%。

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3.3%。

九、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13679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9元,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

2012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文章

2012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文章

2012经济形势分析文章(谢国忠)关于未来近几年的通胀形势分析。

全球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

触发事件是欧洲债务危机及欧元区对此的反应:通过更紧的财政政策和更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各国希望能刺激出口来减轻债务负担。

但欧元区以外的国家还在刺激经济,无力替欧洲分忧。

因此,全球经济将会放缓。

不过,二次探底会是渐进式的,原因有二:首先,欧洲政府不会再让银行破产,雷曼兄弟倒下时曾引发信用危机,他们不敢重蹈覆辙;其次,中国和美国很可能推迟从刺激政策退出。

在二次探底过程中,通胀压力将不断积聚,到2012年,这将导致利率快速上升,从而引发另一场危机。

全球股市近来一直在跌,这是很自然的。

市场过去相信全球的复苏是可持续的,并把对未来几年的乐观情绪反映在价格中。

但实际情况是,所谓的经济增长仅仅是由补库存和刺激政策带起来的,并不是来自各个行业和各个国家的结构性再平衡,而那才是经济真正需要的。

认为光靠刺激计划本身就可以撬动经济恢复增长,并让它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这样的信条已经导致全球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这个错误正把全球推向高通胀,为2012年的另一场危机埋下了伏笔。

因为欧洲债务危机,下一场危机变的更有可能。

欧洲以外的政策制定者痴迷于经济增长,他们应对欧洲危机的策略可能是推迟退出刺激政策,并在退出时把节奏放的更缓。

这个过程实际是为通胀加燃料,将放大政策错误:即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刺激政策来解决。

多数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师相信,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将压低通胀,而当增长率上升时,刺激政策能及时退出,防止高通胀来临。

但这种凯恩斯式的思维在当今世界并不适用,原因有三:首先,虽有刺激政策,结构性缺陷将使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

泡沫产业,如金融、地产及它们的相关产业,规模将缩水,这些产业的员工需要时间被再雇佣。

此外,西方靠借贷支持消费增长的日子已经终结,而发展中国家由出口转为内需尚需时间。

在当前的环境下,凯恩斯式的思维导致长期的、过度的刺激,当通胀成为一个问题时,不太可能因此及时退出。

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

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

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迈向新复苏和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中国宏观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所摘要:2012年是中国经济从“次萧条”到“复苏重现”的一年。

在消费持续逆势上扬、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政策微调带来的“刚需”释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持续放松以及全球市场情绪稳定带来的外需稳定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开始在2012年9月出现“触底反弹”,并在十八大政治换届效应、存货周期逆转、消费持续增长、外需小幅回升、投资持续加码等因素的作用下,重返复苏的轨道。

2012年前3季度回落超预期,而第4季度复苏幅度也可能超预期。

2013年将延续2012年第4季度复苏的势头,随着换届效应的持续发酵、房地产困局的破解、外部环境的轻度改善、金融困局的缓和以及中期力量的释放,中国宏观经济将超越“新常态”,步入“次高速增长期”。

2013年不仅是中国宏观经济完成由“复苏”向“繁荣”的周期形态转换的关键期,也是中国迈向“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关键年,更是新政府全面确立和落实新经济发展战略的一年。

因此,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是在复杂中充满朝气的一年。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2012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8.0%,比2011年回落1.3个百分点,2013年中国经济将重返9时代,增速达到9.3%,CPI出现反弹,达到4.1%。

在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报告认为,未来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在强化中期定位的基础上保持相对宽松与积极的导向,应当在正确认识中国新时期的各种结构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的变化的基础上,超越“新常态”悲观主义的定位,应当在收入分配、房地产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性改革,清楚“改革疲劳症”。

关键词:新复苏、新结构、新常态、中国宏观经济一、总论12012年前3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不仅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趋势,而且在多重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呈现出持续探底的态势。

一方面,全球经济的超预期恶化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使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传统动力源——出口和房地产陷入持续低迷的状态,另一方面,“民间融资困局”的持续发酵、投融资平台的进一步整顿、需求下滑与成本上扬双重力量挤压下企业绩效的持续下滑以及由此产生的“去库存”与“去产能”等内生性因素使“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并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2012年前3季度出现了超预期的持续回落,经济步入“次萧条”状态。

2012年上半年我国财政现状及应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策略

2012年上半年我国财政现状及应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策略

2012年上半年我国财政现状及应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策略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财政收支总体状况良好,符合今年“稳中求进”的政策总基调。

而在世界经济步入深度调整的阶段,我国财政的应对之策是握两个关键:结构调整和需求拉动。

2012年二季度,世界经济再度放缓,尤其是后危机时期实现强劲增长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也普遍步入经济下行区间,给世界经济增添了更难驱散的厚重阴霾。

当前,美国经济表现为:消费疲弱下的无就业增长;欧洲经济表现为: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和制度性风险循环下的衰退;日本经济表现为:灾后重建刺激下的温和回暖;主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表现为:外需不振内需不足下的增速放缓。

权威机构纷纷下调世界经济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期。

为此,各国不得不对经济进行调整,将世界经济引入深度调整阶段,但是从调整的方式和内容来看,仍未把握住关键。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促进实体经济和外向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优的政策选择。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财政收支总体状况良好,符合今年“稳中求进”的政策总基调。

而在世界经济步入深度调整的阶段,我国财政的应对之策是握两个关键:结构调整和需求拉动。

我国上半年财政基本状况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总体状况良好,财政收入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回落。

财政支出执行管理进一步加强,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切实保障。

(一)财政收入情况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收入637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919亿元,增长12.2%。

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1819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本级收入31976亿元,同比增长14.4%。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4932亿元,同比增长9.8%。

分季度看,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4.7%,二季度增长10%。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速总体大幅回落19.8个百分点。

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速回落,具体有五个原因:一是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导致与经济指标密切相关的税种收入增速放缓。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面对日趋复杂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2012年中国经济总的基调是:“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运用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就。

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已由2011年的“控通胀、调结构、保增长”开始向“保增长、调结构、通胀”的方向转变。

我们预计:2012年GDP增速将进入下行通道,平稳下滑,二季度末、三季度初见底,整体上GDP增速稳中有降,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预计GDP增速全年将保持在8%左右。

而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的趋势将是: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中国进出口增幅将明显回落,但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长;消费延续平稳增长的格局,但增幅有限;投资增长虽有所减弱但依然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逐步趋稳的一年。

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1.9%,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6.1%,均将低于2010年的增长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将维持在去年的水平上运行,略有下降,投资更倾向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房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交通、水利、教育、旅游、文化产业等领域,预计2012年投资增速将达到20%左右,新增贷款8—9万亿。

】投资主要由四大版块组成: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及其他(服务业和农业)。

1、制造业投资:预计随着经济回落而放缓至25%左右,较上年回落6%;2、基础设施投资:2012年国家将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将使水利、环境、电力燃气投资企稳回升;2011年年中中断的铁路投资将复工,2012年投资7000亿元,较2011年增长30%以上。

基础设施投资将是国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投资重点,预计2012年将从5%大幅回升到15%。

3、3、房地产投资:商品房投资鉴于国家政策调控和高库存及市场已经形成的下行趋势,投资增速将从27%下降到8%;保障房投资2011年是7000多亿元,增速95%,按照保障房投资进度40:40:20及政府资金两方面测算,2012年投资额为9200亿元,增速18%;因此预计:2012年房地产投资从31.7%回落至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处 于 长 增 长 周 期 起 步 阶 段 的 美 国 经济 。
1 0 %上 升 至 2 0 1 2年 的 3 3 %) , 从 而 使 天 然 气 对 煤 炭 和 石 油 能 源 消 费 实 现 了显 著 替 代 。2 0 1 2 年, 美 国全 年 进 口原 油 规 模 预 计 从 2 0 0 6 年 的
转型期, 美国、 欧盟和 日 本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启 动了宽松货 币政策, 给世界经济带 来 了新的扰动, 也给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的稳定 带来 了冲击和影响。我国仍处于重 要的战略机遇期 , 但 同时也是结构性矛盾的凸显期, 切实推进 收入分配改革是把握 机遇、 应对挑战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 世界经济转型; 中国财政; 收入分配改革
机构提 供 “ 无 限制 ” 的购债安排 , 日本 央 行 明 确 将 继 续 加 大 日元 的 供 应 量 以 实 现 2 % 的 通 货 膨
本文是《 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 课题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 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研究》 ( 批准
号: 1 0 A Z D 0 2 0 ) 的阶段性研 究成果 , 课题 组组长 : 闰坤 。
6 . 5 6亿 吨 下 降 到 4 . 2亿 吨 左 右 , 原 油 进 口量 回退
到 1 9 9 2年 左 右 的 水 平 , 与此 同时 , 美 国已成 为成 品油 的 净 出 口国 ; 而 煤 炭 资 源 在 美 国 能 源 结 构 中 的地 位 下 降 更 为 明 显 , 2 0 1 2年 煤 炭 占 总 能 源 消 耗 的 比重 仅 为 3 2 %, 出 口量 则 达 到 1 . 2 5亿 吨 , 占
锯轩 研宪考 考2 0 1 3 年第1 0 期( 总第2 4 9 8 期)
胀 率 的 目标 。 世 界 性 货 币 宽 松 将 显 著 影 响 第 四 季度和 2 01 3年 的 世 界 金 融 市 场 和 经 济 复 苏 进 程 。世 界 经 济 已 经 进 入 到 深 度 转 型 调 整 期 , 受 到 经 济 复 苏 环 境 和 主 要 影 响 因 素 差 异 的作 用 , 各 主 要 经济体 的表现各 不相 同 , 但 经 济 政 策 的 重 点 已 从反 危机 转 向促进 经济 增长 和产业 转 型 。
季度的 G D P较 第 三 季 度 环 比下 降 了 0 . 1 %, 但 这
种 小 幅波动 并 不 能影 响美 国经 济 持 续 向好 的趋 势 。美 国经 济总体 上处 于 2 1世 纪 长 增 长 周 期 的
起 步阶段 , 突 出 表 现 为 总 供 给 的 正 向 冲 击 和 总 需
倔衙 碍宪孝 考2 0 1 3 年第1 0 期( 总第2 4 9 8 期
2 0 1 2年 我 国 宏 观 经 矫 与
财 政 政 策 分 析 报 告 木
世界 经济 的深度 转型调 整 与 中国的收入 分 配 改革
中国社会 科 学 院 闰 坤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 究所 张 鹏

要: 2 0 1 2年是世界经济形势极为复杂 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过后 的深度
都 处于 宽松期 , 美 国 的 第 三 轮 量 化 宽 松 已经 进 入
推进期 , 欧 洲 央 行 宣 布同时 也 进 入 到 经 济 结 构 性 矛 盾 的凸显 期 , 正 确 的分 析 和应 对 策 略 是 我 国经 济

重要 抓手 , 推 进 收入分配 改革 成 为我 国 当前宏 观 调控 的重 中之重 。

体 化 机 制 仍 处 于 适 应 期 ;日本 经 济 已 处 于 摆

世 界 性 货 币 宽 松 与 各 国 经 济 转 型
脱 衰 退 的拐 点期 , 但 市 场提 升 动力 不 足 , 需 要 政
世界 煤炭 总贸易 量 的 1 6 . 2 %。
美 国经 济 自 2 0 0 9年 第 三 季 度 恢 复 正 增 长 后, 连续 1 4个 季 度 保 持 经 济 的 正 增 长 , 尽 管 第 四
在美 国能源 结构 大幅调 整 的 同时 , 美 国 能 源 的 利 用 情 况 和 价 格 也 出 现 了 明 显 的 变 化 。 以 发 电的能 源 投 入 为 例 , 2 0 1 2年 美 国 电 力 能 源 消 耗 中天 然 气 的 比例 自 2 0 0 6年 的 1 8 . 7 7 % 上 升 到 2 5 %左 右, ①而 石 油 资 源 则 由 3 . 0 5 % 下 降 至
调 整 的 多样 性
2 0 1 2年 第 四 季 度 , 世 界 主 要 国 家 货 币 政 策
府 的 强 力 支 持 。 主 要 发 达 经 济 体 采 用 宽 松 货 币 政策 来 调动 市 场 的积 极 性 , 对 世 界 经 济 带 来 了 新 的 冲 击 和 影 响 。 我 国 宏 观 经 济 仍 处 于 重 要 的
中图分类 号 : F 8 1 2 .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2 0 9 5— 3 1 5 1 ( 2 0 1 3 ) 1 0— 0 0 0 3—1 9
2 0 1 2年 是 世 界 经 济 形 势 复 杂 多 变 的 一 年 。 美 国经 济 已经 出 现 了全 面 复 苏 的态 势 , 但 扩 张
实现 新一 轮 稳定 持 续增 长 关键 所 在 。 收入 分 配
改革 既是 我 国当前 经济 体 制 改革 亟 待 推进 的关
键环 节 , 也是 正 确把 握 机 遇 , 应 对 风 险 和 矛 盾 的
性政 策 的快速 退 出 带来 了新 的不 稳 定 因 素 ; 欧 元 区 主权 债务 危 机 的 风 险 已得 到 较 好 的 控 制 , 但 复 苏 的进 程 却 显 得 举 步 维 艰 , 成 员 国 对 新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