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习题(无答案)鲁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鲁科版2教案: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含解析

高一化学鲁科版2教案: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含解析

第3课时糖类蛋白质错误!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知道糖类、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活动探究建议:对比实验:尿液中葡萄糖的检测;实验:淀粉的水解和水解产物的检验。

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糖类和蛋白质的存在、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引导学生常识性地了解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过程与方法引导关注学生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他们对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提高科学素养。

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经过前面学习乙醇、乙酸、酯和油脂,学生对醇、酸的有机物的性质,已经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对简单有机物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从官能团或特征结构角度认识有机物的性质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本部分教材在知识整体性和连贯性的基础上引入糖和蛋白质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较为复杂的有机物,可以丰富学生视野、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其有机化学学习和研究方法等等。

2.学情分析糖类和蛋白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通过生活经验及以前的学习学生对糖类和蛋白质的存在和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的时期,学习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都明显增加,学习动机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自主学习方面,仍然显得能力不足,需要在教学中注重这方面培养.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葡萄糖的性质、蛋白质的性质。

2.难点:盐析和变性的区别。

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自主学习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关于糖类物质、蛋白质的相关实物、文字图画资料,将相关知识归纳、分类、系统。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仪器、搜集糖类物质和蛋白质相关资料、本节课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_(酯和油脂)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_(酯和油脂)课件

高一化学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酯和油脂)鲁教版高一化学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酯和油脂)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酯和油脂)教学目的:1. 认识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等重要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2. 了解与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二. 教学重点、难点酯的性质[知识分析](一)酯和油脂1. 酯(1)概念:酸与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物。

强调:①酯中只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②酯结构的重要特征是含有---C O O |,这可以看作其官能团,酯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RCOOR ’。

(2)存在、物理性质及用途存在: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植物的果实特别是水果及花草中含量较多。

另外粮食酒中含有少量的酯。

物理性质: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

用途:生活中常用作制备饮料和糖果的水果香料。

也可以用作溶剂。

(3)化学性质——酯的水解乙酸乙酯的水解①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实验步骤见教材P 81“活动探究”,内容是乙酸乙酯分别在中性、酸性、碱性条件下与水(水浴加热)是否反应。

现象:(酯的气味)在水中不消失;在酸中减小、不消失;在碱中逐渐消失。

结论:(是否水解)在水中不水解;在酸中水解且可逆;在碱中完全水解。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要特别注意酯水解的断键位置:---C O O |,也就是说,酯化反应发生时,形成哪个键,水解就断哪个键。

此反应属于可逆反应,且属于取代反应类型。

②实验注意a. 乙酸乙酯的水解情况在不同条件下的比较时,为了得到真实的现象和可靠的结论,要求三支试管里药品的用量、加热的形式、时间等都要相同。

b. 实验中的无机酸最好是稀硫酸,若用浓硫酸,则浓硫酸吸水,不利于水解反应;若用盐酸或硝酸,则易挥发。

c. 由于乙酸乙酯的沸点是77.8℃,为防止其大量挥发,所以采用水浴的方式加热。

d. 注意加热的时间适量,不宜太短或太久。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3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03(糖类、蛋白质02)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3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03(糖类、蛋白质02)

1、盐析
盐析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无机盐溶液, 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 是物理变化,可逆。
条件:浓无机盐溶液 (如:Na2SO4、(NH4)2SO4)
应用:分离、提纯蛋白质。
2、变性
在加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 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 化学变化,不可逆,变性后的蛋白质丧失原 有蛋白质的可溶性和生理作用。
条件:加热,紫外线,X光,强酸、碱, 重金属盐,有机物。
应用:杀菌消毒等
盐析与变性的对比
盐析
变性
相同点
加入某种物质后有沉淀生成
不 同
盐 加入某些浓盐溶液,
不 如: Na2SO4 同 (NH4)2SO4等
重金属盐、醛、 加热或剧烈震动
点 复原 可逆提纯蛋白质
杀菌、消毒、防 中毒
四、蛋白质的用途
动物的毛、 蚕丝是很好 的纺织原料
人类的主要食品
蛋白质
各种生物酶 均是蛋白质
动物的皮 革是衣服 的原料
驴皮熬制的 胶是一种药 材——阿胶
牛奶中的蛋 白质与甲醛 制酪素塑料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四课时
含糖类物 质
含糖类物 质
含糖类物 质
含糖类物 质
认识糖类物质
糖类是一大类有机化合物,葡萄糖、蔗 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
糖类物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所 组成的,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 Cn(H2O)m表示,因此,过去曾把它们 称为碳水化合物。
糖的分类及用途
糖类物质可以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 解产物的不同来分类。
{ 单糖
糖 类
二糖
多糖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
可用作甜味剂
(C6H10O5)n
淀粉、纤维素
淀粉可用于制造葡萄糖和 酒精;纤维素可用于制造 无烟火药、电影胶片的片 基、纸张等。
演示实验
稀淀粉溶液
碘水
40℃温水中 放置15 min
稀淀粉溶液 +唾液
新制氢氧化铜 悬浊液
成果展示
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唾液
未加唾液
结论
加碘水
无明显现象
变蓝 淀粉遇碘变蓝,加入唾液淀粉消失
生物的催化剂——酶
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它具有其他催化剂所不可比拟的特点。 酶的催化效率极高,超过通常化学催化剂的108~1010倍。如果消化道中没有酶,消化一餐饭需要约 50年的时间。因此,酶的高度催化活性一直是最吸引人类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般催化剂虽有一定的选择性,但有时亦可催化几个反应。例如,盐酸作为催化剂,能催化淀粉 水解成葡萄糖,也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因此,在一般催化反应的生成物中,往往或多或少地 伴随有副产物。酶却不然,每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化合物或某一组性质相似化合物的反应,并且不会 有副产物生成,因而酶的命名是以它的专一性为依据的。例如,唾液淀粉酶是专门催化淀粉分解的, 胃蛋白酶是专门催化蛋白质分解的,脲酶是专门催化尿素水解的。由于酶的 分工如此细致,所以人体内酶的种类极其繁多,这样才保证了人体中众多的 复杂的化学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
(C6H10O5)n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本成分
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人体内不能水解
用途
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酿酒
膳食纤维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棉、麻纤维可用于纺织、造纸等工业。
糖类
4.淀粉和纤维素 淀粉在人体中的变化:
食物中的淀粉 酶 (C6H10O5 )n

高中化学第3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学案无解答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3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学案无解答鲁科版必修2

酯和油脂[学习目标]1.了解酯的组成、物理性质和水解反映。

(重点)2.了解油脂的组成、性质及应用。

【课前回顾】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1)CH3COOH + CH3CH2OH (2)HCOOH + CH3CH2OH(3)CH3COOH + CH3OH (4)R—18OH + R1—COOH【自学自测1】一、酯1.概念、结构、物理性质酯是和发生酯化反映的产物。

酯的官能团,可写作。

酯的结构简式。

(R1可以是H)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密度比水,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酯都有气味。

酯类化合物是按照来命名的。

请给下列化合物命名:CH3CH2COOCH2CH3 HCOOCH2CH32.化学性质(乙酸乙酯的水解反映)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6滴乙酸乙酯1.加蒸馏水5mL2.加1:5的稀硫酸,加蒸馏水5mL3.加30%的,加蒸馏水5mL【自研自悟1】1.稀硫酸或NaOH溶液起什么作用?在哪一种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更完全?为什么?2.为何用水浴加热?温度必需控制在70—80℃?3.完成下列化学反映方程式(注意反映条件)(1)CH3CH2COOCH2CH3 + NaOH →(2)HCOOCH2CH3 + H2O →【自学自测2】二、油脂1.组成和结构油脂是一类特殊的酯,可以看做是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亚油酸等)与经酯化反映生成的酯,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其中R1、R2、R3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分类(1)油:植物油,呈液态,如豆油、花生油等。

(2)脂肪:动物油,呈固态,如:猪、牛、羊等的脂肪。

3.物理性质油脂都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一般比水小。

天然油脂大多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4.化学性质在适当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5.用途为人体提供,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工业生产和甘油;制、等。

【自研自悟2】1.“酯”和“脂”是一回事吗?甘油是油吗?油都是油脂吗?2.日常生活中,咱们常常利用热的纯碱水溶液(显碱性)洗涤炊具上的油污,请你分析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如硬脂酸钠、软脂酸钠及甘油都能溶于水)【自练自提】1.下列关于酯的水解反映与酯化反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两个反映都可采用水浴加热 B.两个反应利用的硫酸作用完全相同C.两个反映都可看做取代反映 D.两个反映必然都是可逆反映2.乙酸乙酯在NaOH的重水(D2O)溶液中加热水解,其产物是( )A.CH3COOD、C2H5OD B.CH3COONa、C2H5OD、HODC.CH3COONa、C2H5OH、HOD D.CH3COONa、C2H5OD、H2O3.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件:第3章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3.3.3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件:第3章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3.3.3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 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年11月18日星期四8时12分46秒20:12: 4618 November 2021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 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下午8时12分46秒 下午8时12分20:12:4621.11.18
探究提示:1.
2.油脂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酯,其对应的酸是高级脂肪酸,醇是 丙三醇,因此油脂又被称作“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3.“油”指植物油,“脂”指动物脂肪。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碳碳 键,脂中的碳碳键一般是单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1.油脂的分子结构 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可用通式表示:
浓硫酸
稀硫酸或 NaOH 溶液
断键机理
催化剂的 其他作用 加热方式 反应类型
吸水,提高乙酸和乙醇 的转化率 酒精灯外焰加热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氢氧化钠中和酯水解产生 的乙酸,提高酯的水解率 热水浴加热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例题1】
是一种酯。参
照乙酸乙酯水解反应中化学键变化的特点分析判断,这种酯在酸性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成功体验1将1 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 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名师精作 高中化学新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第3章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

名师精作  高中化学新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第3章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

颜色
状态
白色
固体
(2)分子结构与性质
CH2O
水溶性
存在
葡萄和其他有甜味的 __易__溶__于__水__
水果中
C6H12O6
CH2OH(CHOH)4CHO
(3)化学性质及应用 ①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发生氧化反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6H12O6+6O2―→6CO2+6H2O ②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使新制的 Cu(OH)2 转化为砖红色沉淀, 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2.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淀粉和葡萄糖 B.蔗糖和纤维素 C.淀粉和纤维素 D.果糖和葡萄糖
解析:选 D。互为同分异构体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分子式相同; ②结构不同。选项 A、B 中两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不同,而选 项 C 中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虽然都是(C6H10O5)n,但 n 值不 同,故都不符合要求,只有选项 D 中葡萄糖和果糖满足条件, 互为同分异构体。
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 3 课时 糖类、油脂和蛋白心素养
1.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成、结构及其主要性质和应用。 通过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2.利用糖类、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会设计实验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 的分析,体验有机化合物在
油脂的分类、结构与性质
物质

脂肪
状态
常温下呈液态
常温下呈固态
结构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稳定

不太稳定
较稳定

来源 由植物种子所得的油脂 由动物体所得的油脂
联系
都属于酯类,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都能 发生水解反应,油经加氢后可转化为脂肪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课件1鲁科版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课件1鲁科版

,它的右边连接
烃基
第二页,共36页。



4.密 (数tō酯度较ng的比多ch物)水á的n理g酯)性是通芳质具。常香:有相(t大ō对小n固多g分c体h数子á气n酯质g味)熔液量是的点较体较小(y(è分tǐ),子,芳,相里不香对碳一分原定(f溶ā子子有n于质数g水x量较iā,较少n气g大)的)味(溶分酯。于子,有里通机碳常溶原剂子,
要点一 |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1.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的探究(tànjiū)
试管 编号
实验 步骤112来自3向试管内加入 6滴乙酸乙酯, 再加蒸馏水5.5 mL。振荡均 匀
向试管内加入 6滴乙酸乙酯, 再加稀硫酸0.5 mL、蒸馏水 5.0 mL。振荡 均匀
向试管内加入 6滴乙酸乙酯, 再加入NaOH 溶液0.5 mL、 蒸馏水5.0 mL。 振荡均匀
CH3COOH+C2H5OH
浓H2SO4 △
CH3COOC2H5+
H2O (2)多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第三十页,共36页。
(3)多元醇与一元羧酸之间的酯化反应(fǎnyìng) (4)多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fǎnyìng)
第三十一页,共36页。
(5)羟基酸自身(zìshēn)的酯化反应
第三页,共36页。
5.酯的化学性质
在 酸 存在条件下,乙酸乙酯发生(fāshēng)水解反应乙生醇成(yǐ ch乙ú和n酸) (yǐ suān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CH2CH3+H2O
酸 △
CH3COOH+。CH3CH2OH
酯的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 逆反应。在 碱存在的条件下,水解生成
的酸被 中和碱,使酯的水解程度 。增反大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1.下列物质中,由酯类物质组成的是( )
A.甘油 B.矿物油 C.煤油 D.牛油
2.下列各项属于油脂用途的是( )
①作人类的营养物质②制取甘油③制取肥皂④制备高级脂肪酸⑤制备矿物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3.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加热
C.加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 D.加溴水,振荡
4.从植物的果实和花里提取低级酯宜采用的方法是( )
A.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分液 B.加水溶解后分液
C.加酸溶解后蒸馏 D.加有机溶剂溶解后分馏
5.可以判断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6.(双选)下列有关油脂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油脂的硬化 B.油酸甘油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C.油脂的皂化反应 D.油脂的酸性水解
7.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

某实验小组先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了乙酸和另一种化学式C6H13OH的物质。

对于此过程,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C6H13OH分子中含有羟基 B.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C.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H3COOC6H13
D.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
8.(2015·太原高一检测)某饱和一元醇A(C n H2n+1OH)8.6 g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6 g,还回收了1.2 g未反应的A,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
A.98 B.74 C.112 D.114
9.(2015·聊城高一检测)A是一种酯,分子式为C4H8O2,A可以由醇B与酸C发生酯化反应得到,B 氧化可得C。

(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A的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油脂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B.油脂在小肠内受酶的催化作用而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为人体营养成分为肠壁
所吸收,同时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油脂中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D.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之一,应尽量多食用油脂类物质
(2)某天然油脂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1 mol该油脂要完全水解,需耗掉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已知1 mol该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需氢气8 g,则1 mol该油脂中平均含碳碳双键________ mo l。

11.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B和C,C中含苯环,B和C的结构简式分别是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写反应类型)。

(3)室温下,用稀盐酸酸化C得到E,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4)在下列物质中,不能与E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浓H2SO4、浓HNO3混合液
②CH3CH2OH(酸催化)
③CH3CH2CH2CH3
④Na
⑤CH3COOH(酸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