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4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x030-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x030-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7-2018-2高二年级5月阶段性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进化理论中有一个词叫做“间断平衡”,意指一个生态在达成平衡之后,就有相当长一个时期处于稳定状态,但一旦某种因素触发进化的齿轮,原有的均衡就被打破,系统进入不稳定状态,各部分相互反应,直到新的平衡形成。

生物学家将这种新旧之间的交替称之为:“蹦移”。

技术进步类似于生态演化。

继漫长的农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

在工业时代,人类已见证和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现今,我们正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入口处。

信息技术正在颠覆既有的平衡态,人工智能和认知技术的发展、机器深度学习、3D打印等新技术的发明,正在将“未来”带到世人面前。

新、旧技术革命之间的转移正在发生。

这是技术的“蹦移”。

全球化发展类似于生态演化。

一般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两轮全球化历程。

第一轮是以英国为主导,主要表现是在全球范围内开拓殖民地,掠夺原材料;第二轮以美国为主导,主要表现是贸易全球化以及与之伴随的资本、信息、人才的全球流动。

而现在,美国主导的第二波全球化正在遭遇其本国人民的抗拒,也进入到逆向时期。

但如果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全球化作为一种秩序,一旦展开,就不可能主动或被动地回到原点,最多是变化一种发展形式,更换一批演员。

以当前的情势论,中国正走近世界舞台的最中央。

这是国家的“蹦移”。

新旧交替之际,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任何人都难免彷徨、犹豫甚至害怕,这是可以理解的。

今天我们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可能类似于两百年前欧洲农民面对蒸汽机时的心情。

但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在不到两三百年工业时代所创造出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数千年之中农业时代创造财富的总和,今天一个普通人可享用汽车、冰箱、飞机、高铁等工业制成品,在封建时代即使帝王权贵也不可得之。

由技术进步而促成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涓滴”效应,虽然不可能如一些经济学家所预期的那样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假以时日,还是能将大多数人置于共享技术进步的好处之下的。

山西省大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

山西省大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

山西省大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山西省大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注意事项:本卷共有六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运用.〔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创.〔chuàng〕伤百舸.〔gě〕漫溯.〔suò〕箕.踞(jī)B.彳亍.(chù) 游说.〔shuì〕樊於.〔yú〕期桎梏〔kù〕C.寥.〔liáo〕落长篙.〔gāo〕忤.〔wǔ〕视参乘.〔shèng〕D.忸.怩〔niǔ〕颓圮.〔pì〕剑鞘.〔xiāo〕玉玦.〔qu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惆怅萧瑟漫溯忸怩不安B、廖廓崛起万户候峥嵘岁月C、寂寥鲰生风华正茂击浊扬青D、长蒿安祥竟自由戊戍变法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

他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C.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D、三年的高中新课程实验使我们认识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思想准备。

4、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再别康桥》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

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给人以立体感。

①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②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③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④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⑤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⑥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⑥5、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组是〔〕A.夫晋何厌之有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吾属今为之虏矣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A.仆所以..遣将守关者B.沛公起如.厕杀人如.不能举..留者,待吾客与俱所以C.失其所与.,不知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D.若.入前为寿若.属皆且为所虏7.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日往而不反者 B.大行不顾细谨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令将军与臣有郤8、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晋军函陵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D、道芷阳间行9、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沛公居山东..时...B、行李..之往来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二、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8分〕10、,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

【历史】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历史】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未能做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排除
C 项。
14. 阅读下列表格,导致表格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数据时 间
1896 年
1906 年
1926 年
1958 年
企业职 甲

பைடு நூலகம்






工数
%
%
%
%
%
%
%
%
从1到 98.3 62.7 93.3 58.9 96.1 39.2 95.4 20.0
提出英美与日本,或英美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中国陆军全部参战;英、 美派造军事与经济、交通代表团来华,组织远东合作机构。这反映出 ①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 ② 中国希望联合英美抗日; ③ 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日益加深; ④ 国民政府仍在坚持抗日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 C 【解析】根据 “提出英美与日本,或英美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中国陆军 全部参战 ”可知,中国希望联合英美抗日,国民政府仍在坚持抗日, ②④ 正确; 1942 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①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中国希望联合英美抗日的问题,无法体现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日益加深,排除 ③ ; 故选 C。 6. 1933 年 4 月 1 日,蒋介石批准成立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其主要经背 业务集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 1933 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 军事经费经调拨等工作。这变化主要反映了 A. 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 B. 国民经济建设深入开展 C. 工农革命根据地壮大 D. 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 【答案】 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四省农民银行的主要业务由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 转为更 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经调拨等工作来看, 其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工农革命根 据地不断壮大,鄂豫皖赣四省承担的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军事 “围剿 ”任务加 重,故答案为 C 项。材料中的变化与世界性经济危机无关,排除 A 项; B 项不符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2 高一年级5月阶段性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年5月18日,各博物馆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向博物日献礼,以显现出对社会的诚心和用心,可是,日前因为个别博物馆用“抖音”恶搞中华文物经典,而让博物馆蒙羞和难堪。

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有不可复制和难能可贵的文化和艺术的价值,因此,用博物馆的方式来保存这些优秀的文物和艺术,并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其魅力,这在全世界都是一种最为普遍的认同。

博物馆因此成为国家的祠堂和祖庙。

人们进入到博物馆之中的感悟与流连,则是对文化和艺术所表达的基本的尊重。

博物馆在面对诸多问题时,首先考虑的应是维护文物的尊严,其中包括对文物价值和历史地位的认识。

所以当面对“断臂的维纳斯”曾经有数十种“植肢”方案时,最终选择的还是保留原状。

显然这里的“断”的残缺是最美的,而不管哪一种方法使其恢复,都可能破坏她在人们心目中存留的那种独特的美。

这就是博物馆的价值观。

也有好事者通过现代的数字手段使其断臂重生,这至少是难以获得博物馆认同的。

面对历史和艺术,科技也不是万能的。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断臂的维纳斯在今日的中国,可能早就“活起来”了,像“抖音”中的那些抖动的秦代兵马俑。

中国古代艺术品所凝固的形象正代表中国艺术的精华。

凝固的庄重,静态的庄严,所表现的是中国艺术在表现上的瞬间把握,这个瞬间的定格是中国美学的精气神。

可是,“抖音”中的恶搞,颠覆了中国文物经典的社会认同和博物馆的价值观。

文物“活起来”有专业的内容和专业的考虑,不管任何方式的“活”,都不应该让文物所反映的文化尊严受伤。

同样,“活起来”也有高下、雅俗。

缘起于台湾故宫让那些帝王“活起来”的卖萌,像传染病一样正蔓延在中国文博界,显现了这个时代中的文化悲哀。

在中国的现实中,在大众娱乐生活的范围内,“活起来”的代表有广场舞,但是,国家大剧院不能因为“活起来”而把广场舞请进国家殿堂。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题(满分10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1、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遒劲遏制颓圮追朔斑斓B、踌躇忸怩不安嘉言懿行拜谒执拗C、杀戳骨髓偏袒拊掌惊愕D、相濡以沫瞠目结舌契约晕眩绿草如荫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意气风发....地走在追梦的大路上,如果说处处碧波将成为她地理的新脉象,那么自主创新则是她正在全力培育的城市之魂。

B.网络具有便捷、迅速的特点,尤为年轻一代喜爱,如何有效利用这个平台,因地制宜....地为建设中国梦所用,是每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在考虑的问题。

C.专家认为,日本政界右翼人士一直努力淡化“二战”战败的概念,其否认侵略历史的观念可谓盘根错节....,必须予以法理上的分析和针锋相对的批驳。

D.如果对方应酬非常得体,礼貌而又周到,自己却连句感谢的话也不会说,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甚至跷足而待....,就很容易被人认为有些欠缺修养了。

3、选出能与文中句意衔接的一句:()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倭,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共10分)我爱这土地艾青 1938年11月17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5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考查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考查内容:必修三、四)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

当时,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

纣王惊闻周军来袭,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大量奴隶,开赴牧野迎战。

以数量而论,商军的兵力超过了周军,但由于匆忙结阵,士气低落,加上奴隶们阵前倒戈,最后招致惨败。

对此,《尚书·武成》篇记载:“受(纣王)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

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披览至此,大不以为然,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这里的“书”特指《尚书》,亦即《书经》。

《武成》是其中的一篇。

孟子认为,《尚书》中的记载未可尽信,并举出了具体实例。

这一论断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同。

宋代理学家张载、朱熹等,还就此做了进一步的引申与发挥,强调读书要“有疑”,且在“无疑处有疑”,要“濯去旧见,以求新意”。

道理就在于,怀疑方能开启觉悟之门。

《公羊传》中有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的说法,其实,成文的历史,又有哪一种不是间接的传闻呢?那类“生无旁证,死无对证”的事,所在多有。

何况“俗皆爱奇,莫顾实理”。

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专门揭橥了古代一些典籍增溢其事以致失实的现象。

他说,《尚书》中赞美帝尧的德政,说是“协和万国”,实际上,当时,“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尽于三千之中矣”,说是“万国”,“褒增过实”了。

他还举出《尚书·武成》篇:“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助战者多,故至流血如此”。

“案:武王伐纣于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干燥。

兵顿血流,辄燥入土,安得杵浮?”再者,“周殷士卒,皆赍干粮,无杵臼之事,安得杵而浮之”?这种种陈述与批驳,都至为确凿。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现代文阅读(23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孝与廉肖群忠孝与廉首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

孝,就是子女善事父母亲祖的伦理义务与伦理行为的称谓;而廉则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

这是分别处理家庭家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的两种不同的道德.孝与廉是相互支持的关系。

第一,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廉德的基础.在中国古人看来,孝是为人第一德,是诸种道德的基础。

在家孝亲,辅必能忠君-廉实社是为官之人公共财倾錄态度,它实际上体现为对君主、国家的忠诚之德。

在孝德泛化的社会条件下,认为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 人有孝德就会有别的一切道德,有孝德就必然有廉德.《孝经•诸侯章》说:“在上不骄,髙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髙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这里的“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具有廉德的内涵,也被看作是诸侯之孝;如果不具备这种廉德,不能长守富贵,是对祖先的不孝。

第二,不辱其亲的孝道责任感使人产生清廉为官的责任意识。

在中国古代,孝亲不仅是能贍养父母,而且要立身扬名,以显父母,起码不能做辱没父母的事…中国古人的道德责任感产生于对父母亲祖的责任感,认为做了好事,成了功名能够光宗耀祖;相反做了坏事,就会辱没父母亲祖和门风家风。

因此,一个守孝的人必然要在为官的过程中自觉遵守清勤慎德的为官道德,绝不能做贪赃枉法之事,受牢狱之灾辱没先祖.这种孝道责任感成了某些官员得以廉洁自律的精神动因。

第三,廉才能保证行孝。

一个人在古代中国能为官,已经是有出息有成就的人,但是权力是一种机遇也是-种风险,如果-个官员不能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在财利与权力面前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当官又要谋财,那势必就会成为一名贪官,轻则被贬,重则受刑甚至丢命。

这样肯疋不能顾及父母之养,而且辱没家门家风,而成为不孝之逆子。

因此,廉洁,不仅能保证官员长守富贵,-生平安,而且还能紐官员行孝,制“大料亲,其次不辱”。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浅析中国姓氏文化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

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

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

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

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龙、茶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

那时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

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如“姬”“姜”等,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

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

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

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统治者大规模地分封诸侯。

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分封国的国名为氏。

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

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

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

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

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2高一年级5月阶段性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4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络化和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

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

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

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

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

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

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査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

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B.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而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C.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D.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文章开头简要地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

C.第三段阐明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活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治理的重要意义。

D.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络化和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

B.只有准确把握“互联+”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C.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

D.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端米刘黎莹泥结婚的头三天,还能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守着水葱一般的新媳妇。

三天后,泥就想找茬子闹一阵。

泥结婚前喜欢钻窝子。

柳村的人都把赌钱说成钻窝子。

泥听赌友们说过,一开始就降服不住老婆,这辈子就算完了。

老婆就像一棵草,就是压在石头缝里,也照样黄了绿,绿了黄,是见风就长的东西。

新媳妇端米总是笑眯眯地做这做那,像捡了宝一样一天到晚就知个笑。

小米饭熬好了,笑吟吟地问泥:“稀哩?稠哩?”菜盛到盘子里,又总是先让泥动第一筷子,然后笑眉笑眼地问:“咸哩?淡哩?”泥说:“啰嗦个啥!做点子饭还要给你三叩六拜当娘娘一样敬?”端米就拿筷子闷头吃饭。

泥吃着吃着,又觉心里挺对不住端米。

泥说:“小米饭,黏哩。

”端米不吭声。

泥又说:“菜,香哩。

”端米还是不吭声。

泥就摔了碗,用手抱住头,伏在饭桌子上,说:“端米,我难受呀端米。

”端米抚一下男人的头,扫干净地上的碎碗片。

泥说:“端米,你不是一棵草。

你就像个圆溜溜的皮球,让人想咬都没处下口哩。

”端米说:“泥你想去哪就去哪儿。

”泥就又去钻窝子。

输了牌就回家装粮食卖。

一次装一布袋,瞅端米不注意时扛出来。

有一回脚底下走得急,绊在门坎上,摔青了半边脸。

端米给他抹了红药水,说:“你想往外扛就尽管扛。

我不拦你就是。

”泥就大了胆。

泥后来干脆用盛过化肥的编织袋往外扛。

有时候泥一个人往袋子里装粮食挺费劲,端米就过来撑起袋子口。

泥就一瓢一瓢往里装。

嚓,一瓢,嚓,又一瓢。

快露缸底了。

泥拿瓢的手抖抖索索地像是抽了筋。

端米提了一下袋子,说:“还能装十来瓢哩。

”泥真想一瓢头子砸在端米脸上。

泥心里开始发毛。

泥的手在媳妇脸前像秋风中的枯叶一样抖个不停。

端米又提了一下袋子,说:“还能装两瓢哩。

”泥就把瓢摔在了地上,用脚踩了个稀巴烂。

泥说:“端米你干吗非要这样?我连村长都没怕过呀。

”端米说:“你看见别人打老婆手痒哩。

”泥说:“我往后再去钻窝子就把两只手剁给你看。

”泥跟着端米上地里拔草。

柳村的人看奇景一般,说:“我老天,泥也下地干活了,泥的媳妇竟有这等能耐!”泥干了一星期的农活,就又开始手痒,趁端米回家扛化肥的时候,泥就从地里跑了。

泥赌输了就回到家里找菜刀。

泥说:“端米我要剁手给你看。

”端米正在剥花生,连眼皮都没抬头一下。

泥扔了刀,从门后头拾起绳子,就把自家喂的狗给捆上了。

眨眼功夫就把狗的两条前腿的脚趾头给砍了下来。

泥说:“端米我要再去赌,就把我的两条腿砍给你看。

”泥还是管不住自己。

泥再次赌输后,从菜板上拿起菜刀。

泥说:“端米我可砍腿了,我可真砍。

”端米正蹲在鸡食盆前拌鸡食。

泥伸手捉住一只芦花鸡,削去了一条鸡腿。

泥也有赢钱的时候。

这时候泥就会老老实实地把钱递到端米脸前,说:“端米,你看,是不?树叶还有相逢时,岂可人无得运时?”端米远远地退到天井里,说:“怕脏手哩。

“柳庄有好事的人问:“端米,你好好的,干么不跟泥散伙?”端米说:“人是会变的呀。

”“那干么不拦住泥?由着泥的性子去钻窝子?”端米说:“铁锁媳妇不就是因为拦男人被打残了胳膊?”“你就不怕把家赌垮了?”端米说:“家垮了,我还有条命。

泥就是铁人钢人我也要把他暧化。

”大伙儿就叹气,说:“自古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抿。

”一个下着麻秆子雨的黄昏,泥正守着空了的大缸发愣,端米摇摇晃晃地像只落汤鸡一样跑回家。

端米从怀里掏出二百块钱递给泥说:“你现在只能用我的命去赌了泥,直到赌干我身上最后一滴血。

”泥接过钱,票子里夹着一张抽血单,泥的头皮“轰”地响了一下,泥像个疯子,用小蒲扇一样的大手猛扇自己的脸,直到把脸扇成个紫茄子。

春天的时候,花草到处抽芽、开花。

转眼之间,山上、树林、屋角,全都变了样。

泥在镇上开了个钟表修理店,端米开了个服装加工店。

钟表店的生意挺红火。

十里八乡的人都想来看看出了名的泥怎么说变就变了呀。

端米的服装店更是热闹,好多女人都想来看看端米是否有三头六臂。

就有人问端米有没有绝招,端米甜甜地笑笑,说:“人这辈子要遇到好多难事,总不能事事都绕开走。

只要豁上命,准行,说到底也就是一句话,水滴石穿罢了。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小说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如泥把端米比作“圆溜溜的皮球”,形象地写出了端米的惹人喜爱的形态,活灵活现。

B.小说中“自古骏马驮痴汉,美妻常伴拙夫眠”一句,语言优美又富有生活哲理,表现了大伙儿对泥的羡慕。

C.小说细节描写很精彩,如写泥接过端米卖血得来的钱,通过泥接过钱后的内心和动作描写,表现出泥的悔恨心理。

D.小说主要刻画了端米和泥这对夫妻的形象,这两个人物中,外貌丑陋的丈夫泥只是作他的妻子端米光辉形象的陪衬而已。

E.本文朴实的民间故事式的叙事方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加上抒情的笔调使小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6.小说主人公端米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7.有人说,小说结尾部分写端米为丈夫卖血感化丈夫的细节,夸大了感化的作用。

你对此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材料一:调查发现,82.55%的高校有报纸;84.29%的高校有广播;46.07%的高校有新闻; 71.2%的高校有通讯社;45.9%的高校有电视台;39.62%的高校有新闻类杂志;87.26%的高校有微信公众号;72.25%的高校有微博。

可见,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号发展迅速,跃居第一位。

报纸、广播、微博等紧随其后。

对比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1 年发布的《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中的数据,传统校园媒体数量均有缩减。

其中报纸下降 8.95%,广播下降 5.91%,电视台下降12.1%,新闻类杂志波动最小,下降0.33%。

传统的校园媒体形态中,仅通讯社类校园媒体呈上升趋势,上升1.6%。

相比其他类型的校园媒体,校园电视台需要的技术、资金投入较多,专业性更强,普及率相对偏低。

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显示,64.57%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产能力,生产的视频类型最主要的三种为文艺娱乐类(74.32%),新闻类(61.08%),谈话类(42.16%)。

调查发现,融合型校园媒体大幅增加。

在此次调查中,4.19%的校园媒体组织仅有一种媒体形态,其他校园媒体组织均具有一种以上的媒体类型。

而在《2011 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中,单一类型的校园媒体组织占总数的76.7%。

数据显示,39.92%的校园微信公众号在2013 年以前成立,16.53%在2013 年成立,2014 年到达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的高峰期,比例为24.6%;2014 年以后,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趋势减缓,2015 年成立的校园微信公众号为13.91%,2016 年仅为5.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