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石河子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石河子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
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
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为深远。
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
”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
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题,七十子接着展开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照礼的要求生活。
《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
”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文化自觉。
为了唤醒人的文化自觉,儒家把礼作为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
相传孔子作《春秋》,以为万世龟鉴。
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
儒家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道相贯通,礼就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故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据。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下)第二阶段性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高一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分数: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对于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当年的费孝通曾经专门将其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而提出来进行研究,但今天的城市化似乎走到了一个单向度发展的快车道上去,而体现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也出现了一种发展的瓶颈。
当越来越多的人挤到大都市寻找工作、生活以及未来之时,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是否真正能够满足越来越城市化生活的需要,乡村的去留问题,都将是对于未来中国发展的一种考验。
乡村如果是这样一番处境,文化的未来又将会走向哪里同样是作为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而吸引着晚年费孝通的注意力。
或者说,从1948年前后开始撰写《乡土中国》和《乡土重建》这两本小册子的时候开始,费孝通就一直探究在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大变革的时代中,中国文化到底该何去何从,这种探究只有到了他晚年90多岁时才真正变成是一种自觉性的思考,并为此而提出一种“文化自觉”的概念去试图予以彻底解决。
对许多阅读过《乡土中国》的人来说似乎并不陌生,在这本书中所提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就是“差序格局”,或许受到潘光旦先生反复讲述的“五伦”观念在中国社会伦理结构中的影响,费孝通由此而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提出这一概念的实质便是试图与一种西方“团体格局”相对比之下而对中国乡土社会、熟人社会给出一种更为贴近真实的理解,以克服一种西方社会学教科书般的对于中国的远观。
它为我们的社会理解找寻到了一个可以依附的框架,与此同时,他也借此暗示了在这样一个社会之中,可以把分散开来的个人一个个地聚拢在一起的基础究竟在哪里,而这个基础就在于一种强烈意识的自我的存在。
但这种自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要被自我放置到他人的位置上加以绑定起来而实现的,因此这种自我在天然的意义上便是一种社会性的自我,是“我”的一种他者化。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继承与创新的适度均衡,是中华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共通课题。
不仅对于诗词而言,对于书法、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而言,独立个性和创新能力都是其生命所在。
中国当下的诗词创作,总体来看还是继承偏多,创新的比重相对不足。
我们能听到这样的老生常谈:“不要奢谈什么创新,先把传统继承好了再来谈创新!”貌似有理,实际上有一个重要问题被忽视了:青年是作诗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心灵感受敏锐,思维活跃。
如果把心思全放在对古诗的继承上,耽误了这个思维活跃期,则很有可能出现年龄大了之后,思维已被传统模式固化,那时即使再想创新,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对于诗词这一传统积淀过于厚重的文艺,继承和创新显然需要同步进行。
让诗词作者先练就出将内心的真情实感自如地表达的能力,再达到诗句合律的能力。
对中国古典的研读,可与此同时逐步、长期地进行。
这样,能相对便于保持其独立个性和创新能力,避免陷入古诗的窠臼而无法自拔。
从事诗词创作当然需要充分地研读中国古典。
我们反对的是那种仅研读中国古典、作诗时满脑子里只有中国古典套路的做法。
要想提升当代诗词的创作水平必须创新。
我对诗词创新提出的明确方法论是:向自由诗和外国诗学习,以增强作品的现代精神气质。
中国自由诗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受到过外国诗的影响。
现在,有必要让这一影响继续扩大到诗词领域,以改变当下的诗词创作整体上依然“闭关锁国”的状态。
文学创作离不开对先前作品的继承。
比起中国古诗,自由诗和外国诗相对富于现代精神气质,与现代人的思维、情感较为接近。
用这种开辟新继承源泉的方式,给诗词带来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既然诗词和自由诗、外国诗同样都是用以表达内心感动的诗歌文学,自然应当相互借鉴、融合。
其实何止诗歌?文科和理科,科学与艺术,都可以相互地借鉴、融合。
人类、社会与自然、宇宙,乃至大千万物之间,莫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语文 含答案

白鹭洲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李伟审题人:傅颖考生注意:1、本试卷设试卷Ⅰ、Ⅱ卷和答题卡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就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看觑.(qù)肺痨.(ráo)汗涔涔..(cén)撒手人寰.(huán)B.蟠.(pán)桃连累.(lěi)刽.(guì)子手前合后偃.(yǎn)C.埋.(mán)怨莼.(cún)菜芙蓉褥.(rù)畏葸.(xǐ)不前D.症.(zhēng)候鲛.(jiāo)人佛.(bì)狸祠封狼居胥.(x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战栗纶巾泼脏水茫无涯际B.迄今红鸾烂摊子走头无路C.寒蜩放涎撑场面自鸣得意D.半晌杜撰摆架子通情达礼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鲁侍萍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下层妇女的悲剧。
(2)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
(3)在学习《苏轼词两首》时,老师说:“你们一定要,可不要开小差,否则难以体会到苏轼的情怀。
”A.原型一齐倾耳细听B.原形一齐洗耳恭听C.原型一起洗耳恭听D.原形一起倾耳细听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学会欣赏戏剧不易,能够创作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更不易,小张对戏剧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花了不少时间,做了很多努力。
B.《莎士比亚全集》通过故事的形式,给诸多不大习惯阅读戏剧作品的读者,特别是年青读者一个轻松地阅读莎翁作品的机会,从而走进莎翁的世界。
读这本书的读者,即是愿意开启另一扇窗户。
C.在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颇多。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而种子安全又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高度来理解种子安全的多方面内涵。
更多播种国内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品质种子,是保证国内粮食生产独立自主、防止口粮播种环节出现“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必要措施。
我国种子的进出口数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各种作物种子进口也要尽可能按品类分散,防止极端情况对我国种子供给产生巨大冲击。
国家进口种子数量占比越大,对国外种子的依赖就越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也就越大。
种子质量是粮食质量的基础。
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的质量。
种子质量主要指种子的“真”度和“纯”度:“真”度指种子所标的品种和实际品种一致,不存在套牌侵权等情况;“纯”度指种子的相关成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我国要建立先进的、满足国家粮食生产需要的种子质量安全监管标准,为各种作物种子生产划定合理的“及格线”。
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督促有关企业对种子的生产、加工、进口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和检验,使流入市场的种子质量可靠。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作物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了45%。
通过创新研发优良性状农作物品种来增加粮食单产是我国增加粮食产量的根本出路。
国外进口农作物种子的价格昂贵,如果能提高农作物优质品种的国产化率,就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成本,进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在当前贸易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生物入侵风险日益加剧,除了外部风险外,我国疆域辽阔。
对于内部的生物入侵问题也要保持警惕。
如果对种子的品种研发或转移播种不加以监控和管理,就有可能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破坏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威胁。
数量安全是种子安全的基本要求,是种子质量安全、品种安全得以实现的前提。
质量安全是种子安全的关键保障。
广东省河源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册5月月考试题

龙川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5月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命题人:赖秋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宫书画的鉴藏中国宫廷书画收藏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
魏晋开始,个人书画创作开始风行,宫廷对书画作品的收藏随之发展。
南朝政权更迭迅速,宫廷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
隋唐时期国家一统,加上帝王的喜好,天下书画名品源源进入皇家“秘府”,然而“安史之乱”则使自太宗朝积累起来的唐内府书画藏品“耗散颇多”。
宋代内府书画收藏在徽宗时达到鼎盛,《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是其辉煌的见证,然“靖康之变”,宣和内府中的书画收藏全部散失。
元代宫廷收藏在文宗朝也曾相当可观,后来则每况愈下。
明代宣宗、宪宗、孝宗三朝的书画收藏之盛甚至不亚于宋代宣和与绍兴两朝,但松懈的管理使藏品不断流失,后期更将书画作为发给官吏的薪金,即所谓的“折俸”。
书画收藏历来有官、私收藏(即皇家内府与民间私人收藏)两个方面,又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
清代皇室书画收藏不仅远胜于私家收藏,而且为前朝各代所不及。
明末清初之际,流散在各地的书画已有一部分为清室所收集,后来梁清标、高士奇、安岐等许多著名私人鉴藏家的藏品亦陆续归入内府。
臣民对帝王的进贡也是清宫书画收藏的组成部分。
逢年过节、万寿大典或外出南巡,臣工往往多有贡献,其中又以进书画、文玩较为讨喜。
清自入关后经四代积累,宫廷书画收藏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在清宫书画收藏中,“三希堂”与“四美具”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王羲之的名迹《快雪时晴帖》原放在乾清宫,此为皇帝之正式寝宫。
王献之的《中秋帖》则置于御书房。
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遂在自己办理日常政务的养心殿居所中辟专室存放这三件晋人名迹,并名之为“三希堂”。
他为此写有《三希堂记》,认为这三件书迹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而且是历经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内府秘籍”,三帖的重聚因此就有了非凡的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赤峰四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克伦威尔>序言》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宣言书和纲领,在此序中雨果论述了美丑对照原则。
他居于历史的高度,批判了古典主义僵死的戏剧内容和束缚作家手脚的“三一律”,历数古典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美丑对照原则这一浪漫主义创作思想的核心。
生活是广阔丰富的,文艺要反映生活。
古典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多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中选取题材,从而塑造他们理想的英雄人物。
他们认为艺术只能反映生活中的崇高、优美、光明的事物,而不能写滑稽丑怪。
在他们看来,滑稽丑怪是不美、不合理性的,并有损古希腊、罗马的一些英雄人物形象。
雨果认为“舞台是一个视觉的集中点。
世界上,历史上,生活中和人类中的一切都应该而且能够在其中得到反映”,“存在于自然中的一切也存在于艺术之中”,古典主义严重束缚了作家的手脚,只准表现“优美”“崇高”事物,将一切平凡庸俗丑陋的东西都拒之门外。
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挑战性地提出“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这种美丑对照原则,将文学的审美价值扩展到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照领域,突破了古典主义单一的审美观,也是浪漫主义文学求真、向善、表现自然的特点之体现。
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起着先驱的作用,它首次强调了丑的重要性,把丑提到了与美平等的地位,在这之后丑愈来愈凸显出其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泉港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现代文阅读(21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展人的行为能力以及提供各种超感官体验时,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每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们非理性冲动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也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媒体与受众两方面入手,积极寻求对策。
从媒体角度看,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智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这项技术以数据分析为依托,使信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从而与受众的需求相匹配.比如,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方面的关键词、以往浏览的相关数据以及学历、职业、爱好等特征信息,进行汇集、整理、跟踪和分析,并根据用户充值、消费、反馈等数据信息,了解和掌握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潜在需求,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
虽然公司主要以推广自己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技术更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会大大减少许多有意无意强加于受众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受众进行信息处理的时间成本,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接收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通常意义上讲,社会流动有两个重要维度,一个是代内流动,即一个社会成员从初始社会阶层向现在所处社会阶层的流动;另一个是代际流动,即一个社会成员与其父辈相比的阶层变化。
从代际角度看,子女社会地位的获得受到父辈地位的影响越深,社会就越封闭,也越缺乏流动性。
在促进社会流动的因素中,有个人和家庭的因素,也有社会发展的因素。
不可否认,家庭对个人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影响。
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现代社会,家庭在影响人的社会地位时,往往不再简单地表现为子承父业等形式,而是更多地通过让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来支持子女的职场发展。
也就是说,不管一个人出身于哪个阶层,如果他不能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获得被这个社会所承认的人力资本,就很难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程度对人的社会阶层具有重大影响。
从社会发展因素看,社会流动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越上层的位置就越难流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进行跨阶层的向上流动也比较困难。
这是因为工业化过程逐渐完成后,阶层之间发生流动的结构性动力已逐渐减弱。
尤其是当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时,社会上层的工作岗位对人的专业技能、受教育程度、综合素质等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向上流动的难度不断增加。
因此,个人在职场上向上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社会阶层固化。
那么,在现代社会,政府如何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呢?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为民众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
从很多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一般社会流动都会加快。
比如,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力被激发、社会流动加快的过程。
数以亿计的人从温饱到小康、从农民身份到市民身份、从低收入群体到中高等收入群体的转变,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程度之深。
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关键是深化改革、促进机会公平。
事实上,当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时,就证明这个社会是具有流动性的,机会是公平的。
当前,我国采取的许多举措,如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着眼点都是实现机会公平、促进社会流动。
(选自马峰《正确看待社会流动问题》,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由一个阶层到另一个阶层的变化,这种变化分代内和代际两个维度。
B.社会越封闭,就越缺乏流动性,那么父辈的地位就直接影响着子女所获得的社会地位。
C.在西方社会,工业化过程的完成以及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型使得越上层的位置越不能进入。
D.一个人只要能凭借各种条件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就可以证明社会是具有流动性的,机会是公平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在论述中提到了促进社会流动的三个方面,其中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家庭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B.文章分析了教育对个人向上层流动的重要作用,指出没有良好的教育是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的。
C.文章直面社会阶层这个话题,分析了社会流动的表现、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D.文章结合了西方发达国家社会阶层流动状况和中国改革开放在社会阶层流动上的巨大成就进行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现代社会,越上层的工作岗位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就越高,向上流动的难度也就越大。
B.通过让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来支持子女的职场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的共识。
C.在当前东西方国家,个人进行职场的向上流动仍然比较困难,原因在于社会阶层固化。
D.对于中国,深化改革、促进机会公平,是促进社会流动、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的关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看萤火虫去罗文发小翔念三年级,课外书籍中有关于萤火虫的描述:在乡下的树丛里,它们就像一朵朵闪闪发亮的蓝绒花。
于是他提出暑假要到乡下叔公那里去看看,因为他爸爸说过,夏夜那里有数不清的萤火虫。
七月的那天,我和小翔来到了牛石村,村子后面是层层叠叠粗野的山丘,从近处向远处眺望,颜色由深而渐浅,山后可见一条小溪,叮当而流。
叔公讲,前几夜老天爷也助兴,月下枝影吊吊,村里的人就如看夜戏。
我就冲小翔讲,那我们就等着今晚的这场好戏开锣吧。
“今夜有没有好戏,就看你们运气了。
”叔公给我们补了这么一句。
小翔站在夜天里神思恍惚:“月亮呢?萤火虫在哪儿?”我说莫慌,那透明的感觉是慢慢到来的,把一身风尘抖得干干净净,心里别无他念,待夜深一点,萤火虫就会出来的。
“走,小翔,向着那条溪流前进。
”没有月亮,幸亏我带了手电筒,溪水很清,清得能看见水底石,清得能看见人的倒影。
不想路旁树下坐着一个举着长竿网兜的人,电筒照去,那网兜上的眼儿还没有芝麻大,他的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篾片笼,他像打鱼人,在那里用心候着,“熄掉你的电筒噢,真正的光亮才能快点出现。
”他瓮声瓮气冲我们这么叫起。
溪边长满了灌木丛,突见那树冠上升起一点点的蓝色火苗,飘浮起来,我说,萤火虫出来了,小翔你快看。
我真的看到了,它们聚拢来又飞开去,划出几根蓝色的抛物线。
“小翔,你看到了吧!”我喊着。
然而刹那间抛物线消失了,前面的高处竟是一团黑,小翔喊着:“黑乎乎的,哪儿有萤火虫啊?”萤火虫,你们怎么不见了?快出来呀!难道刚才是我的幻觉,我知道你们的生命周期短,发光发亮的阶段只有两个星期,莫非我们来晚了,错过了你们绽放极致灿烂的瞬间?我问坐在石上的打鱼人,他说他本来得就晚,你们凑热闹来得更晚了。
谁要你们来啰,我一个人不吱声还行。
前几夜一帮子人在这里捕萤火虫,大部分被他们“捞”跑了,你们今夜又是电筒又是大声,剩下的虫不也吓跑了。
小翔赶忙发问:“叔叔,怎么捞呀?”他指了指长网兜,拿起它左一捞、右一捞、上一捞、下一捞地做起动作。
难怪小翔叔公说,这个戏好不好看,全靠你们自己掂。
我们只好回城了,没想到乡里没有的城里倒有。
花了一百元买了两张萤火虫展的票,这票贵不贵呢?小翔可顾不上想这些。
踏进场子,里面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入口处,有几盏灯照着,中间几条走道层层绕绕,草皮和盆栽在一边组成了萤火虫的展览之地。
那是一个蓝色的洞府,无数只宽口的玻璃瓶由低向高成行排放,水晶宫似的瓶子里萤光荡漾。
一个瓶子大概装有十几只飞虫儿,它们不时地朝瓶口飞去,那瓶口的蓝细布上有团团纱眼,挡住了萤火虫飞出的自由之路,因此它们就循环不止。
无数只萤火虫在瓶里共舞,单个看去像一只蓝荧荧的灯泡,钨丝振荡不已。
合起看似一片海,蓝色的海水随风飘荡。
乡里没得到的乐趣,在城里得到了。
小翔兴奋地跑拢,走近前去看那些萤火虫,伸手拿起一瓶。
那虫的触须、翅羽,卷着,趴着,尾袋里满是晶蓝的液体。
突然萤光里出现了他的头影,他蒙住了,手不由得去摸自己的头,手却好像沾满了那萤火虫的滴滴浆液。
小翔心头一紧,瓶子从手中滑落,好在是草地,瓶子没破,萤火虫只觉天地摇晃,一只接一只地飞到外面天地,画出一道道光迹。
观众们、孩子们鼓起了掌,他们惊奇于萤火虫画的圈儿。
它们绕过小翔的身体,投下丝丝缕缕的蓝纱,小翔站在那里就像披上了一条蓝围巾。
这倒使我想起一个连锁似的问题:萤火虫进城了,会不会亮了多少城,暗了多少虫,难怪乡里很难看到萤火虫晚会了。
我算是给小翔补偿了这个愿望,看到了萤火虫,它们在那瓶子里跳踢踏舞。
飞出来的几只,学星星眨眼,星星学萤火虫顾盼……(摘编自《北京文学》)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说开头从读三年级的小翔的课外书籍中有关于萤火虫的描述写起,这样既扣住了小说的标题,又引出了小说后面的故事情节,匠心独运。
B.层层叠叠粗野的山丘、由深而入浅的山色、月下婆娑的枝影、清澈见底的溪流等,这些对牛石村的描写无一不体现了“我”对它的喜爱。
C.小说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情感,如“熄掉你的电筒噢,真正的光亮才能快点出现”,溪边打鱼人的叫声表达了他对“我”亮电筒惊吓走鱼儿的不满。
D.小说以“看萤火虫去”为中心谋篇布局,分别以“乡下看萤火虫”和“城里看萤火虫”来组织故事情节,通过“看萤火虫”表现小说的主题。
5.“今夜有没有好戏,就看你们运气了。
”叔公的这句话实际上为后面的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文中有哪几处的情节与此相照应?(4分)6.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第一、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7.小说结尾写道:“我算是给小翔补偿了这个愿望,看到了萤火虫,它们在那瓶子里跳踢踏舞。
飞出来的几只,学星星眨眼,星星学萤火虫顾盼……”有人说看到了美,有人说看到了悲,你是如何认为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徐文华,字用光,嘉定州人。
正德三年进士。
授大理评事....。
擢监察御史,巡按贵州。
乖西苗阿杂等倡乱,偕巡抚魏英讨之,破寨六百三十。
武宗玺书奖劳。
江西副使胡世宁坐论宁王宸濠系诏狱,文华抗疏救曰:“世宁上为圣朝,下为宗室,竭诚发愤,言甫脱口,而祸患随之,亦可哀也。
宁王威焰日以张,隐患日以甚。
失今不戢,容有纪极?”不纳。
帝遣中官刘允迎佛乌斯藏,文华力谏。
不报。
马昂纳女弟于帝,文华又疏谏曰:“今昂兄弟子侄出入禁闼陛下降绌等威与之乱服杂坐或同卧起坏祖宗法莫此为甚。
若马姬专宠于内,昂等弄权于外,祸机窃发,有不可胜言者。
乞早诛以绝祸源。
”亦不报。
文华既数进直言,帝及诸近幸皆衔之。
会文华条上宗庙礼仪,祧庙..、禘袷、特享、出主、祔食,凡五事。
考证经义,悉可施行。
帝怒,责其出位妄言,章下所司。
礼官暗于经术,又阿帝意,遂奏文华言非是。
命下诏狱,黜为民。
世宗即位,起故官,历河南按察副使。
嘉靖二年举治行卓异,入为大理右少卿,寻转左..。
时方议兴献帝“大礼..”,文华数偕诸大臣力争。
明年七月复倡廷臣伏阙哭谏,坐停俸四月。
已,张璁、桂萼、方献夫会廷臣大议,文华与汪伟、郑岳犹力争。
武定侯郭勋遽曰:“祖训如是,古礼如是,璁等言当。
书曰大臣事君,当将顺其美。
”议乃定。
及改题庙主,文华力谏,疏入,命再夺俸。
六年秋,李福达狱起。
主狱者璁、萼、献夫,以议礼故憾文华等,乃尽反狱词,下文华与诸法官狱。
狱具,责文华阿附御史杀人,遣戍辽阳。
遇赦,卒于道。
隆庆初,赠左佥都御史。
(选自《明史·徐文华传》,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昂兄弟子侄出入禁闼/陛下降绌/等威与之/乱服杂坐/或同卧起坏/祖宗法莫此为甚B.今昂兄弟子侄出入禁闼/陛下降绌/等威与之/乱服杂坐/或同卧起/坏祖宗法/莫此为甚C.今昂兄弟子侄出入禁闼/陛下降绌等威/与之乱服杂坐/或同卧起坏/祖宗法莫此为甚D.今昂兄弟子侄出入禁闼/陛下降绌等威/与之乱服杂坐/或同卧起/坏祖宗法/莫此为甚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理评事,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