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小学青少年法律学校记载表
校园小学生成长记载表范本

学生成长记载卡
学生成长记载指南
班主任和辅导员作为班级的核心育人工作者,举手投足都是对学生的教育,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喜爱孩子,真心地关心孩子,细心地呵护孩子,才能收获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才能真正体会到教书育人的快乐,感受到人生价值与幸福。
在工作中,我们要留心观察,耐心聆听,深入了解,作好记载,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有效地转化个别生,培养良好的班纪、班风,拥有充满正能量的班级育人氛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次成功与失败、每一次哭泣、每一次犯错,都是无比重要的教育资源。
请老师们在育人过程中,记录下学生的行为表现,采取的教育措施和收获的育人效果。
把握住教育的良机,就能让我们取得教育的成功,同时自我获得成长与发展。
持之以恒,必将取得教育教学双丰收!
年月日。
12.4法制教育活动记录

. ;. 张戈庄小学12.4法制教育宣传日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12.5 活动名称 法制教育宣传
活动简介 小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可模仿性、塑造性、个性伸展意识、自我表现欲强,情绪变化明显。针对这一特点,学校要求广大教师要能适应新课改的精神要求,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道德魅力去感召学生。就法律所强调的未成年人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介绍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就如何加强防范措施提出建议。
活动照片 .
;. 张戈庄小学12.4法制教育宣传日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12.6 活动名称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
活动简介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的发展走向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速度和前进方向。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上升,针对此情况我们学校利用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展开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活动
活动照片 .
;. 张戈庄小学12.4法制教育宣传日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12.8 活动名称 组织学生观看了一部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题片
活动简介 为加强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宣传教育,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和布置安排,张戈庄小学在九月份开展了一系列法制教育宣传活动。重点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宣传教育的“五个一”活动。 就法律所强调的未成年人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介绍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就如何加强防范措施提出建议。然后,组织学生观看了一部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题片。
活动照片 .
;. 张戈庄小学12.4法制教育宣传日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12.9 活动名称 “拒绝毒品,从我做起”讲座
活动简介 1、“拒绝毒品,从我做起”讲座 2、“拒绝毒品,从我做起”演讲
活动照片 .
;. 张戈庄小学12.4法制教育宣传日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12.1 活动名称 法制教育报告
活动简介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决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当然尤其是我们青少年。由于这方面的原因, 学校特意为组织了法制教育讲座.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
班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记录表

班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记录表班级五(1)活动时间2009.11.18活动地点课室活动过程1、身边的法律(班长主持开场)1. 案例一:1999年3月27日晚,在襄樊市的汉江沙滩上,一个由几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的绑架团伙绑架了某中专生小刚,正当他们打电话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6万元赎金时,被樊城公安分局米公派出所刑警一举抓获。
据查,他们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1000多元。
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17岁)竟天真地问刑警:“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可以走了吗?”2. 学生谈感想、讲身边的事情3. 请学生指出所知的违法行为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的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非常的必要。
4. 国家的有关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
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
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预防青少年犯罪1.案例二、三、四2.案例二:小伟是一位初中生,平时就喜欢开玩笑,搞恶作剧今年年初的一天,他看到路边的广告语“当你有困难或麻烦时,请你拨打110”,灵机一动,谎称自己因钥匙丢失,无法进家门。
赶来的警察识破了他的谎言,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责令其父母严加管教小伟。
一向娇惯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批评和教育小伟。
而小伟却在感到有趣、刺激之余产生了畸形的报复心理。
从此,他经常拨打“110”,进行干扰或谎报假警,一个月竟多达三十多次。
终于在一次利用磁卡电话进行假报警制造恶作剧时被警察当场抓获。
小学法制班会课记录(2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提高法制意识,共建和谐校园二、班会时间2022年10月25日星期二三、班会地点小学多功能厅四、班会参与人员全体师生五、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法制教育讲座3. 案例分析4. 学生发言5. 总结发言六、班会内容1. 开场致辞班主任: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法制班会课,旨在提高大家的法制意识,共建和谐校园。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
2. 法制教育讲座法制副校长:同学们,法制教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法律的特征1. 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是国家机关根据国家意志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
2.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3. 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法律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旨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3)我国法律体系我国法律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
(4)法律的作用1.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是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2. 保护公民权益:法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 促进社会和谐:法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案例分析班主任: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案例,看看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案例一:小明在放学路上捡到一部手机,但他没有归还给失主,而是私自占为己有。
经过调查,学校发现此事后,对小明的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
案例分析:小明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违反了我国《物权法》。
根据法律规定,小明应将手机归还给失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二:小华在课间休息时,因为与同学发生争执,将同学推倒,导致同学受伤。
事后,小华向同学道歉,并赔偿了医药费。
案例分析:小华的行为侵犯了同学的人身权,违反了我国《侵权责任法》。
根据法律规定,小华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记录

一、前言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我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法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现将活动情况记录如下:二、活动背景近年来,小学生安全事故频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为了加强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我校决定开展这次法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三、活动目标1. 提高小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使他们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
2. 培养小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3. 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由班主任或法制副校长主讲,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讲解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
2. 专题讲座邀请法制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针对小学生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防范和应对各种危险。
3. 互动游戏组织学生参加法制安全教育互动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制安全意识。
4. 案例分析选取近年来发生在小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法制安全的重要性。
5. 家庭教育向家长发放法制安全教育宣传资料,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共同关注孩子的法制安全。
五、活动成果1. 学生法制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通过活动,学生们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法制观念得到加强。
2. 遵纪守法习惯初步养成。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尊重他人,遵纪守法。
3. 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能够在遇到危险时迅速做出反应,保护自己的安全。
4. 家长对法制安全教育重视程度提高。
家长纷纷表示,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六、活动总结本次法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加强法制安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七、建议1. 建立健全法制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将法制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法制教育少先队活动记录表

活动地点班级教室参加人员四二班全体师生
活动主题法制教育活动时间2016.12.1
活动内容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
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律的概念古时指律令
或刑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机关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
一、什么是法律
二、重要的法律文献
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
经济法、诉讼法、劳动法、
自然资源与环境法、军事法、科教文卫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2年1月1日执行。
四、互动环节
1、问答
2、情景剧
五、身边的法律案例
1、观看视频
2、讨论发言
六、总结:
法律无处不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小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
谐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活动,加强了法制教育宣传,增强了队员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让队
员们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
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中塔口小学少先队。
法制教育培训活动记录表

中小学学生具有未知欲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和易接受感性知识等特点,因此,针对中小学学生的预防犯罪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应当形式多样,利用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法制宣传,提高教育的实效。
(三)对中小学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与矫治
三.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在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具有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负有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保护学生不受侵害的职责和义务。〈〈教育法〉〉四十四条规定:“教育、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贡献财产损失的,对直接黄鹂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贪污追究刑事责任。”《教师法》第八条教师义务中明确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人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一)结合学校教育教学进行预防犯罪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教育。通过教师的讲解使中小学学生在掌握一般法律常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犯罪问题,以及犯罪对被害人、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危害、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同时,通过治安防范教育,培养中小学学生自觉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懂得预防犯罪和避免非法侵害的常识。
活动时间
2016.3.10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活动主题
法制教育
主持人詹 斌参加对象来自全校教师申请学时
小学法制安全教育记录

一、前言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加强学校法制安全教育,我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法制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现将本次活动情况记录如下:二、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2.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三、活动时间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四、活动内容1. 开展法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各班级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制观念。
2. 邀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律顾问来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邀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律顾问来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座,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 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手抄报、黑板报比赛各班级组织学生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手抄报、黑板报比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法制安全意识。
4. 组织观看法制安全教育影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安全教育影片,如《法制教育宣传片》、《青少年犯罪案例警示录》等,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提高法制安全意识。
5. 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法制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制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法制安全意识。
6. 开展法制安全教育主题演讲比赛各班级组织学生开展法制安全教育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法制安全知识,提高法制安全意识。
五、活动成果1. 学生法制安全意识明显提高,遵纪守法良好习惯逐步养成。
2. 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法律素养。
3. 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基础。
4. 家长对学校法制安全教育活动的满意度较高。
六、活动总结1. 活动期间,各班级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