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CS-51单片机的空调智能温控器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MCS_51温度控制器的设计

2006年12月December2006第24卷第6期Vol.24No.6龙岩学院学报JournalofLongyanUniversity基于MCS-51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李伙友(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0;龙岩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龙岩364000)摘要:基于MCS-51单片机,设计了温度控制器及其管理软件。
关键词:MCS-51单片机;控制;温度中图分类号:TP2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29(2006)06-0016-03收稿日期:2006—06—09作者简介:李伙友(1969—),男,福建光泽人,龙岩学院讲师,厦门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应用和控制工程应用。
1引言在自动控制领域中,常用单片机进行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而被控的参量通常是一些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即模拟量,如:温度、速度等。
但单片机只能加工和处理数字量,因此在单片机应用中凡真遇到有模拟量时就要进行模拟量向数字量的转换。
把单片机应用于温度控制中,采用单片机做主控单元,无触点控制,可完成对温度的采集和控制的要求。
可以应用到电子仪表、家用电器和节能装置等诸多领域,使产品小型化、智能化。
2MCS-51单片机用于温度控制的设计2.1温度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温度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输出控制。
能对0~100℃范围内的各种电温度进行精密测量,同时,四位LED显示器直接跟踪显示被控对象的温度值,准确度高,显示清晰,稳定可靠,使用方便。
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数据采集部分能完成对被测信号的采样,显示分辨率0.1℃,测量精度0.1℃,控制精度0.1℃,可以实现采集信号的放大及A/D转换,并自动进行零漂校正,同时按设定值、所测温度值、温度变化速率,自动进行FID参数自整定和运算,并输出0~10mA控制电流,配以主回路实现温度的控制。
数据处理分为预处理、功能性处理、抗干扰等子功能。
(完整版)MCS51单片机机应用于温度控制器毕业设计

目录1 前言 (1)2 温度控制器的技术参数 (3)3 系统设计方案的论证 (4)3.1 方案比选 (4)3.2 方案说明 (5)4 控制系统设计 (6)4.1 系统的工作原理 (6)4.2 硬件电路设计 (7)4.3 系统软件设计 (14)5 调试,安装,运行 (27)5.1 系统硬件调试 (27)5.2 系统软件调试 (27)6 小结 (29)MCS51单片机机应用于温度控制器摘要:本文论述了采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温度控制器,使用AT89C4051单片机、ADS7844E AD转换芯片、HT1621B液晶显示驱动芯片及液晶显示器,实现温度的测量、输出控制及显示功能。
关键字:单片机、AD转换,液晶显示及其驱动1 前言模拟电路温度控制器存在电路复杂、功能简单和调试不方便的问题,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制造成本越来越低,单片机在军事、工业、通讯、家用电器、智能仪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产品的功能、精度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同时,电路的设计更简单、故障率低、可靠性高、成本低;特别是近几年来Flash技术的发展,使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开发成本大幅降低,使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仪表是仪表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论述了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4051单片机和美国Burr-Brown公司的ADS7844E模-数转换芯片以及HOLTEK公司的HT1621B液晶显示驱动芯片设计的LCD显示智能温度控制器。
本系统实现了模拟温度数据采集、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软件对温度信号进行非线性校正,单片机数据运算及逻辑处理、LCD显示、键盘处理及继电器输出控制功能。
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温度控制器的功能和设计的过程。
重点说明电路设计、软件设计。
2 温度控制器的技术参数本系统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4051单片机和美国Burr-Brown公司的ADS7844E模-数转换芯片以及HOLTEK公司的HT1621B液晶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实现了模拟温度数据采集、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单片机数据运算及逻辑处理、LCD显示、键盘处理及继电器输出控制功能,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表1 主要技术参数表3 系统设计方案的论证本章主要叙述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的设计和开发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第1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1)1.1 课题背景 (1)1.2空调温控器的功能设计 (1)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 (2)2.1 单片机 (2)2.2 A/D转换电路 (2)2.2.1 ADC0801介绍 (2)2.2.2 A/D转换电路工作原理 (3)2.3 温度采样电路 (4)2.3.1 AD590型温度传感器 (4)2.3.2 温度采样工作原理 (4)2.4按健开关 (5)2.5温度显示电路 (5)2.5.1 LED驱动 (5)2.5.2 温度显示工作原理 (5)2.6压缩机驱动电路 (5)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6)3.1软件设计思路 (6)3.2 程序流程 (6)3.3 程序内容编写 (8)第4章结论 (11)致谢 (11)参考文献 (11)英文翻译 (12)附录 (13)基于MCS-51单片机的空调智能温控器的设计与开发陈厚林重庆三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5级重庆万州404000摘要本控制电路是以80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整个系统硬件部分包括温度采样电路,自激式A/D 转换器,按键电路,驱动电路,时序电路,和8段译码器,LED数码显示器。
在配合用汇编语言编制的程序使软件实现,实现空调温度智能转换的基本功能。
本控制电路成本低廉,功能实用,操作简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本文从3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硬件电路的描述;接着软件部分的设计;最后实现功能。
关键词8051单片机温度控制 LED数码显示第1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1 课题背景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单片机技术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目前,单片机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其中的C51系列的单片机的出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快和更准确的运算精度,推动了工业生产,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2024年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在现代工业控制领域,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不同场景下对温度精确控制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
该系统通过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结合温度传感器与执行机构,实现了对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与精确控制。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以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其具备成本低、开发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执行机构(如加热器、制冷器等)、电源模块等。
其中,温度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执行机构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工作,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供电。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与上位机监控软件。
单片机程序负责实时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
上位机监控软件则负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实时显示环境温度及控制状态,方便用户进行监控与操作。
三、系统实现1. 硬件连接将温度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硬件设备与51单片机进行连接。
具体连接方式根据硬件设备的接口类型而定,一般采用串口、并口或GPIO口进行连接。
连接完成后,需进行硬件设备的调试与测试,确保各部分正常工作。
2. 软件编程编写51单片机的程序,实现温度的实时采集、数据处理、控制输出等功能。
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易于阅读与维护。
同时,需编写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与单片机的通信、数据展示、控制指令发送等功能。
3. 系统调试在完成硬件连接与软件编程后,需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
首先,对单片机程序进行调试,确保其能够正确采集温度数据、输出控制信号。
其次,对上位机监控软件进行调试,确保其能够与单片机正常通信、实时显示环境温度及控制状态。
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联调,测试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试,本系统能够实现对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与精确控制。
单片机智能温控器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智能温控器设计者:指导老师:设计时间:一、课题名称: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温控器课程设计二、主要技术指标及工作内容和要求:本设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常用电子器件设计,一个电源开关,两个控制温度设定按键(增大/减小),四位数码管分别显示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量程为0~99度,打开电源开关后设定温度初始化为26度。
1,按键输入采用中断方式,两个按键分别接INT0和INT1。
2,采用铂电阻(Pt10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模数转换采用ADC0809。
3,单片机根据设定温度S和实测温度P控制继电器R的动作,死区设为2度:当P<=S-1时,控制R接通电加热回路;当P>S+1时,控制R断开电加热回路;当S-1<P<=S+1时,R保持原状态不变。
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1)智能温控器的功能设计 (1)2.系统硬件设计 (2)单片机概述 (2)A/D转换电路 (2)ADC0808介绍 (2)A/D转换电路工作原理 (3)温度采样电路 (3)铂电阻(Pt100)温度传感器 (3)按健开关 (4)温度显示电路 (5)温度显示工作原理 (5)热电阻驱动电路 (6)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7)软件设计思路 (7)程序流程 (7)程序内容编写 (9)参考文献: (13)附录 (14)基于MCS-51单片机的智能温控器的设计与开发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智能温控器主要单片机,时序电路,温度采样电路,A/D转换电路,温度显示电路,温度输入电路,驱动电路等组成。
系统原理图见图1所示:图1智能温控器控制系统框图智能温控器的功能设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常用电子器件设计,一个电源开关,两个控制温度设定按键(增大/减小),四位数码管分别显示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量程为0~99度,打开电源开关后设定温度初始化为26度。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温度控制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在一些需要精确控制温度的场合,如实验室、医疗设备和工业生产等领域,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为主题,探讨其原理、设计要点和实现方法。
一、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温度,然后将温度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执行器实现温度的调节。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器模块。
1. 温度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主要用于感知环境的温度,并将温度值转换成电信号。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敏电偶和数字温度传感器等,其中热敏电阻是最常用的一种。
2.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是整个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模块会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工作状态。
51单片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嵌入式控制器,可以实现控制模块的功能。
3. 执行器模块执行器模块根据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
常用的执行器有继电器、电磁阀和电动机等。
二、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在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
考虑传感器的测量范围、精度、响应时间等因素,并确保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的兼容性。
2. 控制算法的设计根据温度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
常用的控制算法有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和模糊控制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算法。
3. 控制信号的输出根据控制算法的结果,设计合适的控制信号输出电路。
控制信号的输出电路需要考虑到执行器的工作电压、电流等参数,确保信号能够正常控制执行器的工作状态。
4. 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如何制作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温控器?

如何制作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温控器?
大学里学的就是单片机,可那个时候根本没学明白,不过有一点基础,现在自学起来还算顺利。
早在2011年4月分就做完了,我一直用它在做醪糟、酸奶。
后来由于干扰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无法根除这个问题,终于在一次拆开一个定时器的时候受到了启发,加装了电池来保证在受到干扰的时候做备用电源。
下面是我最初做好的样子,发在了家电维修论坛,那个时候所需要的功能都实现了,就是无法解决干扰问题。
软件仿真实现后开始动手
显示部分做好了,能正确显示数字了
温度采集
又拆下来将他们集成到一张电路板上
电路焊接尽量整洁美观
做好后找了个盒子装进去,第一次制作还用的是矩阵键盘。
单片机课程设计_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设计课题: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地点:设计时间: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时间:单片机系统课程计任务书一、课题总体方案设计 (4)1.1课题背景 (4)1.2空调温度控制器功能设置 (4)1.3系统框图 (5)二、硬件电路设计 (5)2.1单片机 (5)2.2时钟电路 (6)2.3显示电路 (7)2.4温度测量电路 (8)2.5按键电路 (10)2.6输出电路 (11)2.7系统总电路图 (11)2.8元件清单 (13)三、软件设计 (13)3.1软件设计思路 (13)3.2软件流程图 (13)3.3软件内容编写 (14)一、课题总体方案设计1.1课题背景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单片机技术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目前,单片机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其中的C51系列的单片机的出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快和更准确的运算精度,推动了工业生产,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酒店厂房及家庭生活中都会见到温度控制的影子,温度控制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而今,空调等家用电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普及,一个简单,稳定的温度控制系统能更好的适应市场。
而本次设计就是要通过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空调机温度控制器的设计。
1.2空调温度控制器功能设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空气进行温度采集,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控制显示器显示设置温度,并比较采集温度与设定温度是否一致,然后驱动空调机的降温循环对空气进行处理,从而模拟实现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工作情况1.3系统框图图1.3二、硬件电路设计2.1单片机由于空调温度控制器的核心就是单片机,单片机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控制系统的工作是否有效和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号:电子072班学生姓名:李泳宇学生学号:0706013201设计(论文)题目:基于MCS-51单片机的空调智能温控器的设计与开发指导教师:杨全会设计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起迄日期:2009.6.18-8.2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电子072姓名李泳宇一、课题名称:基于MCS-51单片机的空调智能温控器的设计与开发二、主要技术指标:1.温度调节范围:10℃至35℃ 2.环境温度:0℃至40℃(分辩率0.1℃)3.温度修正频率:每分钟一次,微分:0.2至0.4K4.探针传感器:NTC3%5.保护等级:IP206.热梯度:1K/15分7.触点容量:8(2.5)A250V8.作用类型:1BU9.最大工作温度:50℃ 10.储存温度:0-60℃三、工作内容和要求: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空气进行温度采集,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控制显示器,并比较采集温度与设定温度是否一致,然后驱动空调机的加热或降温循环对空气进行处理,从而模拟实现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工作情况。
空调温控器主要单片机,时序电路,温度采样电路,A/D转换电路,温度显示电路,温度输入电路,驱动电路等组成。
四、主要参考文献:[1] 何立民.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吴金戎. 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胡斌.图表细说电子元器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 王福瑞.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5] 姜志海.电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6] 黄正祥,邓怀雄,郭延文,周书. 基于MCS-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5,6:20-21[7] 李伙友.基于MCS-51的温度控制器的设计[J].龙岩学院学报,2006,24(6):16-18[8] 关平,刘红,林强.可实现的基于MCS-51单片机的恒温控制系统的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27(10):108-110学生(签名)2009年6 月26 日指导教师(签名)2009年6 月26 日教研室主任(签名)2009年6 月27 日系主任(签名)2009年6 月28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目录摘要: (5)关键词: (5)0.引言 (5)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6)1.1空调温控器的功能设计 (6)2.系统硬件设计 (6)2.1 单片机概述 (6)2.2 A/D转换电路 (7)2.2.1 ADC0801介绍 (7)2.2.2 A/D转换电路工作原理 (8)2.3 温度采样电路 (8)2.3.1 AD590型温度传感器 (8)2.3.2 温度采样工作原理 (9)2.4按健开关 (9)2.5温度显示电路 (10)2.5.1 LED驱动 (10)2.5.2 温度显示工作原理 (10)2.6压缩机驱动电路 (10)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11)3.1软件设计思路 (11)3.2 程序流程 (11)3.3 程序内容编写 (12)4.结束语 (15)致谢词 (16)参考文献: (16)附录 (17)基于MCS-51单片机的空调智能温控器的设计与开发摘要:本控制电路是以80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整个系统硬件部分包括温度采样电路,自激式A/D转换器,按键电路,驱动电路,时序电路,和8段译码器,LED数码显示器。
在配合用汇编语言编制的程序使软件实现,实现空调温度智能转换的基本功能。
本控制电路成本低廉,功能实用,操作简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从3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硬件电路的描述;接着软件部分的设计;最后实现功能. 关键词:8051单片机;温度控制;LED数码显示Based on MCS-51 single-chip temperature-controlled air-conditioning Intelligent Design and DevelopmentAbstract:The control circuit to control is the core of 8051. Hardware part of the whole system including temperature sampling circuit, self-excited-type A / D converter, key circuit, driver circuit, timing circuit, and 8 decoder, LED digital display. With the assembly language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so that software, air-conditioning temperature to achiev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intelligent conversion. Low cost of this control circuit, functional and practical, easy to operate, a certain degree of practical value.From the start on three aspects, first of all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hardware circuit; then the software part of the design; the final realization of function. Key words:8051 Single-chip; Temperature Control; LED digital display0.引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单片机技术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目前,单片机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其中的C51系列的单片机的出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快和更准确的运算精度,推动了工业生产,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酒店厂房及家庭生活中都会见到温度控制的影子,温度控制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而今,空调等家用电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普及,一个简单,稳定的温度控制系统能更好的适应市场。
而本次设计就是要通过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空调机温度控制器的设计。
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1空调温控器的功能设计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空气进行温度采集,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控制显示器,并比较采集温度与设定温度是否一致,然后驱动空调机的加热或降温循环对空气进行处理,从而模拟实现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工作情况。
空调温控器主要单片机,时序电路,温度采样电路,A/D转换电路,温度显示电路,温度输入电路,驱动电路等组成。
系统原理图见图1所示:图1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框图2.系统硬件设计2.1 单片机概述由于空调温度控制器的核心就是单片机,单片机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控制系统的工作是否有效和协调。
本设计采用MCS-51系列的8051单片机,因为8051单片机应用广泛,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
8051包含了8位CPU,片内振荡器,4K字节ROM,128字节RAM,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结构,I/O接口等。
可进行计算,定时等一系列功能。
2.2 A/D转换电路2.2.1 ADC0801介绍ADC0801是8位全MOS中速A/D 转换器、它是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片内有三态数据输出锁存器,可以和单片机直接口接。
其主要引脚功能如下:(1)RD,WR:读选通信号和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
(2)CLK:时钟脉冲输入端,上升有效。
(3)DB0—DB7是输入信号。
(4)CLKR:内部时钟发生器外接电阻端,与CLKIN端配合可由芯片自身产生时钟脉冲,其频率为1/1.1RC。
(5)CS:片选信号输入端,低电平有效,一旦CS有效,表明A/D转换器被选中,可启动。
(6)WR:写信号输入,接受微机系统或其它数字系统控制芯片的启动输入端,低电平有效,CS、WR同时为低电平时,启动转换。
(7)INTR:转换结束输出信号,低电平有效,输出低电平表示本次转换已完成。
该信号常作为向微机系统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
(8)CLK:为外部时钟输入端,时钟频率高,A/D转换速度快。
允许范围为10-1280KHZ,典型值为640KHZ,此时,A/D转换时间为10us。
通常由MCS—51单片机ALE端直接或分频后与其相连。
当MCS单片机与读写外,RAM操作时,ALE 信号固定为CPU时钟频率的1/6,若单片外接的晶振为6MHZ,则1/6为1MHZ,A/D转换时间为64us。
2.2.2A/D转换电路工作原理ADC0801的两模拟信号输入端,用以接受单极性、双极性和差摸输入信号,与WR同时为低电平A/D转换器被启动切在WR上升沿后100 模数完成转换,转换结果存入数据锁存器,同时,INTR自动变为低电平,表示本次转换已结束。
如CS、RD同时来低电平,则数据锁存器三态门打开,数字信号送出,而在RD 高电平到来后三态门处于高阻状态。
图2 A/D转换电路图2.3 温度采样电路2.3.1 AD590型温度传感器AD590是电流型温度传感器,通过对电流的测量可得到所需要的温度值。
在被测温度一定时,AD590相当于一个恒流源,AD590温度感测器是一种已经IC化的温度感测器,它会将温度转换为电流,由于此信号为模拟信号,因此,要进行进一步的控制及数码显示,还需将此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它的主要特性如下:(1)流过器件的电流(mA)等于器件所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开尔文)度数;即式中:/1Ir T = (2.3.1)①Ir —流过器件(AD590)的电流,单位为mA ;T —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 。
②AD590的测温范围为-55℃~+150℃;③ AD590的电源电压范围为4V ~30V ;2.3.2 温度采样工作原理(2)因为AD590是将温度转换为电流,而单片机对电压信号更好测量,所以要将电流转化为电压,同时对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入A/D 转换ADC0801的VI-端口。
电流转化为电压表达式如下:0r f U I R =- (2.3.2)(3)由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根据“虚断”,“虚短”,集成运放净输入电压为零,净输入电流为零,净输入电流为零等推算出表达式为:0(1/)I f V R R U =+ (2.3.3)最后由(1),(2),(3)得到:(1/)I f f V R R TR =+ (2.3.4)图3 温度采样电路2.4按健开关按键开关电路由一按键连接到8051的P2.1端口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