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CA检测在乳腺癌防治中的临床价值PPT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BRCA检测在乳腺癌防治中的临床价值PPT参考幻灯片

三阴性乳腺癌BRCA的突变率
三阴性乳腺癌BRCA的突变率总体来讲是9.1%,其中主要是BRCA1的突变,而50岁 前发病的BRCA1突变率均>10%(BRCA2的情况本文未提供); 有家族史的BRCA1突变人群发病年龄,小于30岁占33.3%,小于40岁占34.4%。
2020/4/2
Adonin:1a0ls.1o0f9O3n/caonlnoognyc2/6m:d5u215305–9528, 2015
Heo EJ et al, J Menopausal Med 2013
BRCA1/2基因突变比例在不同卵巢癌类型中各异
• 据报道,胚系细胞BRCA突变在非粘液性女性卵巢癌患者中的比例为14.1%(141/1001) • 在各种病理类型中,BRCA突变在浆液性卵巢癌中比例更高16.6%2020/Βιβλιοθήκη /2预后评估预防指导
2020/4/2
复发风险 预后指标
筛查指导 预防性手术 预防性用药
17
预防指导
2020/4/2
18
BRCA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系
2020/4/2
19
BRCA突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有关
BRCA突变情况对不同类型肿瘤发病的影响(n=1072)
肿瘤类型 女性乳腺癌
卵巢癌
胰腺癌 皮肤癌/黑色素瘤 前列腺癌
BRCA检测在乳腺癌防治中的临床价值
1
CONTENTS
1 BRCA流行病学数据
BRCA检测意义
2
3 BRCA数据及技术解读
总结及展望
4
2
01 PART ONE BRCA流行病学数据
3
BRCA1基因
Chr17 Miki et al, Science, 1994
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PPT课件

概述
乳腺癌检测项目 易感性检测 21基因检测 个体化用药检测 标本选择及要求
概述
乳腺癌检测项目 易感性检测 21基因检测 个体化用药检测 标本选择及要求
乳腺癌易感性检测——BRCA1/2
乳腺癌易感性检测是一种遗传性乳腺癌与卵巢癌基因检测,它不是告诉你是否有癌症,而是由检测 BRCA1 或BRCA2 基因突变的狀況,來评估女性罹患遗传性乳癌或卵巢癌的风险,已成为临床专业医师评估个体是否为患癌高风险群之标准方法,只需受试者提供少量血液即可进行。
BRCA1/2检测试剂盒
维持基因组稳定性
185delAG
45%(乳腺癌高发家族), 90%(乳腺癌与卵巢癌均高发), 少数偶发性乳腺癌。
5382insC
1250
1443
调节细胞转录、染色体重构、细胞生长、DNA损伤修复及染色体不稳定性等功能
390
E9
3034delA
4065
1522
5950
6174delT
易感性检测阳性结果
哪些人群适宜做易感基因检测
乳腺癌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主要有: ●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母亲、姐妹等亲属)。 ●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 ●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 ●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病等。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后。 ●一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5~7倍。
通过组织石蜡标本,应用RT-PCR技术从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提取出RNA并即时进行检测 16个肿瘤基因和5个参考基因,根据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计算复发指数。
乳腺癌个体化用药检测
药 物
检测项目
样本
评 价
来曲唑、阿那曲唑
乳腺癌检测项目 易感性检测 21基因检测 个体化用药检测 标本选择及要求
概述
乳腺癌检测项目 易感性检测 21基因检测 个体化用药检测 标本选择及要求
乳腺癌易感性检测——BRCA1/2
乳腺癌易感性检测是一种遗传性乳腺癌与卵巢癌基因检测,它不是告诉你是否有癌症,而是由检测 BRCA1 或BRCA2 基因突变的狀況,來评估女性罹患遗传性乳癌或卵巢癌的风险,已成为临床专业医师评估个体是否为患癌高风险群之标准方法,只需受试者提供少量血液即可进行。
BRCA1/2检测试剂盒
维持基因组稳定性
185delAG
45%(乳腺癌高发家族), 90%(乳腺癌与卵巢癌均高发), 少数偶发性乳腺癌。
5382insC
1250
1443
调节细胞转录、染色体重构、细胞生长、DNA损伤修复及染色体不稳定性等功能
390
E9
3034delA
4065
1522
5950
6174delT
易感性检测阳性结果
哪些人群适宜做易感基因检测
乳腺癌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主要有: ●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母亲、姐妹等亲属)。 ●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 ●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 ●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病等。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后。 ●一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5~7倍。
通过组织石蜡标本,应用RT-PCR技术从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提取出RNA并即时进行检测 16个肿瘤基因和5个参考基因,根据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计算复发指数。
乳腺癌个体化用药检测
药 物
检测项目
样本
评 价
来曲唑、阿那曲唑
最新乳腺癌breastcancer筛查acs更新 课件幻灯片课件

善气迎人
第四乐章
形势报告
第五乐章
到位—— ——要克服“节后综合症”
到位
春,一时还改变不了晚 睡晚起的习惯,跟不上节后生活和工作的节 奏,工作时精力不集中,拜访客户时容易分 心走神,或者慢别人半拍,或者不在“状 态”。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人员不到位或“人到心 不到”现象,防止出现“节后综合症”,要 对症下药,针对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引导和纠 正,化被动为主动,推动业务快速增长。
4
基因改变 Genetic alterations
某些基因的遗传改变(包括BRCA1和BRCA2)会增加乳腺癌的 (changes)风生险基,因大改约变,10那%的么乳乳腺腺癌癌患风者险发将现显有著遗增传加改变,如果一旦发
5
钼靶片中的乳腺密度 Mammographic breast density
乳腺腺体和结缔组织是钼靶片中乳腺致密的主要来源,相同 年龄,乳腺致密的患者比不致密的患者乳腺癌风险高
乳腺癌breastcancer筛查 acs更新2015 课件
IMPORTANCE
Breast cancer is a leading cause of premature mortality among US women.
Early detection has been sh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breast cance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1 BMI指数
研究表明,绝经后未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超重或肥胖女性乳 腺癌风险要高于体重正常的女性
2 饮酒
饮酒越多,乳腺癌风险越高。每日饮酒的人乳腺癌风险是不饮 酒的人的1.5倍。每增加10g,风险增加12%。
BRCA检测在乳腺癌防治中的临床价值ppt课件

BRCA检测在乳腺癌防治中的临床价值
-
1
CONTENTS
1 BRCA流行病学数据
BRCA检测意义
2
3 BRCA数据及技术解读
总结及展望
4
-
2
01 PART ONE BRCA流行病学数据
-
3
BRCA1基因
Chr17 Miki et al, Science, 1994
• • • 60.6 • • • •
结直肠癌
•
皮肤癌/黑色素瘤 •
甲状腺癌
•
胰腺癌
•
脑和CNS恶性肿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口腔癌
•
•
胃癌 胰腺癌 前列腺癌 宫颈癌 肺癌 胃癌 白血病 子宫癌
-
6
Jacqueline Mersche et al.Cancer 2014
超过60%的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 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
-
7
JAMA. 2015; 313:1347-1361.
亚裔人群乳腺癌/卵巢癌BRCA突变率
具有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早发乳腺癌的患者BRCA的突变频率:12.5%
359例 1992-1996/
2002-2006/
2001-2016 具有乳腺癌和/卵巢 癌/早发乳腺癌史
印度人
马来人
其他民族 61%
35.00
30.00 25.00
30.2 26.7
20.00 15.00 10.00
>20 16.9
12.2
9.1
>10
5.2
5.00
3.9
0.00 Column02
总体 3.9
有家族史 16.9
-
1
CONTENTS
1 BRCA流行病学数据
BRCA检测意义
2
3 BRCA数据及技术解读
总结及展望
4
-
2
01 PART ONE BRCA流行病学数据
-
3
BRCA1基因
Chr17 Miki et al, Science, 1994
• • • 60.6 • • • •
结直肠癌
•
皮肤癌/黑色素瘤 •
甲状腺癌
•
胰腺癌
•
脑和CNS恶性肿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口腔癌
•
•
胃癌 胰腺癌 前列腺癌 宫颈癌 肺癌 胃癌 白血病 子宫癌
-
6
Jacqueline Mersche et al.Cancer 2014
超过60%的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 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
-
7
JAMA. 2015; 313:1347-1361.
亚裔人群乳腺癌/卵巢癌BRCA突变率
具有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早发乳腺癌的患者BRCA的突变频率:12.5%
359例 1992-1996/
2002-2006/
2001-2016 具有乳腺癌和/卵巢 癌/早发乳腺癌史
印度人
马来人
其他民族 61%
35.00
30.00 25.00
30.2 26.7
20.00 15.00 10.00
>20 16.9
12.2
9.1
>10
5.2
5.00
3.9
0.00 Column02
总体 3.9
有家族史 16.9
BRCA检测推动乳腺癌精准诊疗

1995
1996
2013
2014
2017
2018
MC King等 图位克隆 BRCA1基因 数十个实验室 加入竞赛
Mark H.S. & M·C King 精准定位 BRCA2 克隆出BRCA2
Myriad Genetics 推出BRCA Test
FDA批准首 个PARPi适 应症: 奥拉帕利用 于gBRCA 突变的进展 期卵巢癌
乳腺癌病史患者至少符合以下一项条件 1、确诊年龄≤45岁 2、确诊年龄46-50岁
① 两次原发乳腺癌 ② ≥1位乳腺癌的血缘关系近亲,其确诊年龄不限 ③ ≥1位任何年龄的高级别前列腺癌的的血缘关系
近亲(Gleason分值≥7分) ④ 有限或未知家族史 3、三阴性乳腺癌确诊年龄≤60岁 4、年龄不限,但 ① ≥1位血缘关系近亲且满足:乳腺癌确诊年龄≤50岁,或卵 巢癌,或男性乳腺癌,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或胰腺癌 ②患者或血缘关系近亲另有≥2次任何年龄确诊的乳腺癌 5、德系犹太人
8. 肿瘤中发现BRCA1/2有害突变且胚系突变状态未明 9. 无论家族史,一些BRCA突变相关癌症受益于靶向 治疗(如卵巢癌/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PARPi治 疗,前列腺癌铂类化疗) 10. 不符合以上标准但有≥1位一级或二级亲属符合以 上任何一条的个体。对于未携带者(BRCA1/2有害突 变)检测结果的解读是有局限性的,需要充分讨论
3. 卵巢癌病史
4. 男性乳腺癌病史 5. 胰腺癌病史 6. 转移性前列腺癌病史 7. 任何年龄的高级别前列腺癌病史(Gleason分值≥7 分)并且符合以下一项条件
1、≥1位确诊年龄不限的卵巢癌、胰腺癌或转移性前列 腺癌,或确诊年龄≤50岁乳腺癌的血缘关系近亲 2、≥2位确诊年龄不限的乳腺癌、前列腺癌(任何级别) 的血缘关系近亲 3、德系犹太人
2024年度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ppt课件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 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 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 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发病率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成为女性健康的头 号杀手。
2024/2/2
10
03 早期诊断技术进 展及应用
2024/2/2
11
影像学检查在早期诊断中应用
乳腺X线摄影
通过X线对乳腺组织进行成像,可 发现微小钙化灶和肿块,是乳腺 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2024/2/2
超声成像
利用超声波对乳腺组织进行扫描, 可发现乳腺肿块并判断其性质,对 于致密型乳腺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
2024/2/2
6
02 乳腺癌筛查策略 与方法
2024/2/2
7
筛查目标人群及时间节点
2024/2/2
目标人群
一般风险女性、高风险女性(如 家族遗传史、乳腺疾病史等)
时间节点
一般建议40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筛 查,但对于高风险女性,筛查起 始年龄可能需要提前
8
常用筛查手段介绍
01
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
鉴别诊断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结合 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钼靶等) 进行初步评估;对于可疑病例,进行 乳腺活检以明确诊断。
注意事项
重视患者主诉,仔细进行体格检查; 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避免漏诊 ;活检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应尽 早进行。
2024/2/2
17
误诊误治风险防范措施
提高医生对乳腺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磁共振成像
发病率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成为女性健康的头 号杀手。
2024/2/2
10
03 早期诊断技术进 展及应用
2024/2/2
11
影像学检查在早期诊断中应用
乳腺X线摄影
通过X线对乳腺组织进行成像,可 发现微小钙化灶和肿块,是乳腺 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2024/2/2
超声成像
利用超声波对乳腺组织进行扫描, 可发现乳腺肿块并判断其性质,对 于致密型乳腺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
2024/2/2
6
02 乳腺癌筛查策略 与方法
2024/2/2
7
筛查目标人群及时间节点
2024/2/2
目标人群
一般风险女性、高风险女性(如 家族遗传史、乳腺疾病史等)
时间节点
一般建议40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筛 查,但对于高风险女性,筛查起 始年龄可能需要提前
8
常用筛查手段介绍
01
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
鉴别诊断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结合 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钼靶等) 进行初步评估;对于可疑病例,进行 乳腺活检以明确诊断。
注意事项
重视患者主诉,仔细进行体格检查; 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避免漏诊 ;活检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应尽 早进行。
2024/2/2
17
误诊误治风险防范措施
提高医生对乳腺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磁共振成像
BRCA基因检测 精简版

Lancet 2010; 376:2475–251. Lancet 2010; 376:235–244.
美智安乳腺癌康复套餐: 如何让患者有更好的康复效果
社会终端公益价:2990元
智护健康 从容而美
完整服务体系,有效帮助乳腺癌患者抓住康复契机
• 适合7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仅需2ml唾液取样,给你最科学的康复定 制指导:
Cancer Res 2006; 66:8109–8115. J Clin Oncol2010;27(18s): p Abstract 3 J Clin Oncol 2010; 28(15s): p Abstract 1019 J Clin Oncol 2010; 28(15s): p Abstract 3001
解码乳腺癌 BRCA1/2基因检测的临床价值
美智安,不只为乳腺康复,更为您的家人提供保障。
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罹患的相关性
2
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临床表现 1.最主要的乳腺癌遗传风险因素
临床观察和遗传分析提示:
存在一些高风险乳腺癌家系, 乳腺癌发病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性。
✓ 子女和兄弟姐妹有50% 概率携带
✓ 其他直系亲属也有较高 风险
✓四早策略:早预防,早 发现、早治疗、早治愈 •个性化体检 •生活方式干预 •化学预防和手术预防
✓化学预防和手术预防 ✓个性化的随访策略
✓BRCA1/2突变患者对 铂类和PARP抑制剂敏感 ✓人群分层,用药指导
6
BRCA1/2基因突变癌症患者的用药指导
• 1. BRCA1/2 突变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对铂类化疗药物敏感 • 2. BRCA1/2突变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对PARP抑制剂药物敏感
美智安乳腺癌康复套餐: 如何让患者有更好的康复效果
社会终端公益价:2990元
智护健康 从容而美
完整服务体系,有效帮助乳腺癌患者抓住康复契机
• 适合7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仅需2ml唾液取样,给你最科学的康复定 制指导:
Cancer Res 2006; 66:8109–8115. J Clin Oncol2010;27(18s): p Abstract 3 J Clin Oncol 2010; 28(15s): p Abstract 1019 J Clin Oncol 2010; 28(15s): p Abstract 3001
解码乳腺癌 BRCA1/2基因检测的临床价值
美智安,不只为乳腺康复,更为您的家人提供保障。
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罹患的相关性
2
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临床表现 1.最主要的乳腺癌遗传风险因素
临床观察和遗传分析提示:
存在一些高风险乳腺癌家系, 乳腺癌发病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性。
✓ 子女和兄弟姐妹有50% 概率携带
✓ 其他直系亲属也有较高 风险
✓四早策略:早预防,早 发现、早治疗、早治愈 •个性化体检 •生活方式干预 •化学预防和手术预防
✓化学预防和手术预防 ✓个性化的随访策略
✓BRCA1/2突变患者对 铂类和PARP抑制剂敏感 ✓人群分层,用药指导
6
BRCA1/2基因突变癌症患者的用药指导
• 1. BRCA1/2 突变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对铂类化疗药物敏感 • 2. BRCA1/2突变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对PARP抑制剂药物敏感
乳腺癌BRCA1基因筛查

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病等;
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
一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5~7倍。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后;
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母亲、姐妹等亲属);
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
一次检测,一生防护!
“易感基因检测”项目,是评估个体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其特点是在人没发病时,从个体基因层面上预测疾病风险,预防将来会发生的疾病,防止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
1
肿瘤易感基因的筛查虽然不能完全避免肿瘤的发生,但是可以实现肿瘤的三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2
为什么要进行肿瘤易感基因筛查检测?
3
临床研究表明,早期肿瘤绝大多数治愈率在90%以上,因此肿瘤易感基因筛查对高风险人群来说意义重大。
预测性基因检测能告诉您……
精确的基因检测可以告诉你是否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疾病相关基因变异; 如果你有了这种基因,还有各种外界因素会影响到这个基因的外显率,它们的综合效应才决定你是否真正发病; 携带BRCA1易感基因妇女有80%的几率在65岁时发展成乳腺癌;她们的风险很高,但不是绝对的。
01
抵御外界环境因素的能力下降:
易感基因的缺陷使人体正常防御功能产生“漏洞”,这些特定的人群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防御能力不足。
对肿瘤患病因素敏感度有所提升:
易感基因缺陷后人体对焦油、尼古丁等致癌物敏感度提高,更容易受到致癌物的刺激。
02
易感基因的缺陷为什么会导致肿瘤?
高 危 人 群
*
*
长期应用雌激素以控制更年期症状;
— 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基因检测部
什么是人基因组?
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
一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5~7倍。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后;
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母亲、姐妹等亲属);
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
一次检测,一生防护!
“易感基因检测”项目,是评估个体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其特点是在人没发病时,从个体基因层面上预测疾病风险,预防将来会发生的疾病,防止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
1
肿瘤易感基因的筛查虽然不能完全避免肿瘤的发生,但是可以实现肿瘤的三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2
为什么要进行肿瘤易感基因筛查检测?
3
临床研究表明,早期肿瘤绝大多数治愈率在90%以上,因此肿瘤易感基因筛查对高风险人群来说意义重大。
预测性基因检测能告诉您……
精确的基因检测可以告诉你是否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疾病相关基因变异; 如果你有了这种基因,还有各种外界因素会影响到这个基因的外显率,它们的综合效应才决定你是否真正发病; 携带BRCA1易感基因妇女有80%的几率在65岁时发展成乳腺癌;她们的风险很高,但不是绝对的。
01
抵御外界环境因素的能力下降:
易感基因的缺陷使人体正常防御功能产生“漏洞”,这些特定的人群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防御能力不足。
对肿瘤患病因素敏感度有所提升:
易感基因缺陷后人体对焦油、尼古丁等致癌物敏感度提高,更容易受到致癌物的刺激。
02
易感基因的缺陷为什么会导致肿瘤?
高 危 人 群
*
*
长期应用雌激素以控制更年期症状;
— 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基因检测部
什么是人基因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77例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
1997-2013 基因咨询人群 回顾性分析
BRCA1突 变587例
993例
BRCA2突 变406例 除外184例重复癌
乳腺癌 345例
卵巢癌 178例
其他64 例
乳腺癌 246例
卵巢癌 87例
其他73 例
10.9 30.3
• • • 58.8 • • • • •
Heo EJ et al, J Menopausal Med 2013
BRCA1/2基因突变比例在不同卵巢癌类型中各异
• 据报道,胚系细胞BRCA突变在非粘液性女性卵巢癌患者中的比例为14.1%(141/1001) • 在各种病理类型中,BRCA突变在浆液性卵巢癌中比例更高16.6%
2020/4/2
2020/4/2
Chr13 Wooster et al, Nature, 1995
BRCA2: 13q12-13
BRCA2
• 27个外显子(26个编码区) • 蛋白产物:3418个氨基酸构成 • 第10、11号外显子负责仅60%编码区
4
BRCA1/2是主要的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
✓抑癌基因 • 参与DNA同源重组和损伤修复, • 维持基因组稳定性 • 调控细胞周期
2020/4/2
7 JAMA. 2015; 313:1347-1361.
亚裔人群乳腺癌/卵巢癌BRCA突变率
具有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早发乳腺癌的患者BRCA的突变频率:12.5%
359例 1992-1996/
2002-2006/
2001-2016 具有乳腺癌和/卵巢 癌/早发乳腺癌史
印度人
马来人
卵巢癌患者BRCA1/2突变携带率
卵巢癌患者携带BRCA突变比例占14.1-23.5%
文献 Walsh et al Alsop et al Heo et al
BRCA突变比例 23%
14.10% 23.50%
N 82/360 141/1001 70/298
2020/4/2
WAlsaolsphKTeettaal,l, PJNOAUSR,NNAoLvOeFmCbLeIrN1IC, A2L01O1NCOLOGY,121012
BRCA检测在乳腺癌防治中的临床价值
1
CONTENTS
1 BRCA流行病学数据
BRCA检测意义
2
3 BRCA数据及技术解读
总结及展望
4
2
01 PART ONE BRCA流行病学数据
3
BRCA1基因
Chr17 Miki et al, Science, 1994
BRCA1: 17q21
BRCA1
• 24个外显子(22个编码区) • 蛋白产物:1863个氨基酸构成 • 第11号外显子负责近60%编码区。
2020/4/2
6
Jacqueline Mersche et al.Cancer 2014
超过60%的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 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
120% 100%
80% 60% 40% 20%
0%
37%
40%
38%
5%
2%
4%
12%
6%
10%
46%
52%
48%
BRCA1
BRCA2
BRCA1/2
30.2 26.7
20.00 15.00 10.00
&g1
>10
5.2
5.00
3.9
0.00 总体
3.9
有家族史 16.9
有家族史且发病年龄 小于50y
20
双侧乳腺癌
双侧乳腺癌且早发 双侧乳腺癌且有家族
(≤40y)
史
12.2
26.7
30.2
人群类型
三阴性乳腺癌 9.1
三阴性且发病年龄小 于50y的单BRCA1突
皮肤癌/黑色素瘤 •
结直肠癌
•
白血病
•
甲状腺癌
•
胰腺癌
•
子宫癌
•
脑和CNS恶性肿瘤 •
霍奇金淋巴瘤
前列腺癌 宫颈癌 胃癌 肺癌 口腔癌 食管癌 骨髓瘤
18 21.4
• • • 60.6 • • • •
结直肠癌
•
皮肤癌/黑色素瘤 •
甲状腺癌
•
胰腺癌
•
脑和CNS恶性肿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口腔癌
•
•
胃癌 胰腺癌 前列腺癌 宫颈癌 肺癌 胃癌 白血病 子宫癌
✓突变导致抑癌功能丧失或减弱 • 突变结果主要造成蛋白截短,介导同源 重组功能丧失,损伤修复能力下降,累 积基因组不稳定性,诱发肿瘤。
2020/4/2
Yes
Stable genome
No
Unstable genome
Cancer Sci 2004;95:866–871 5
BRCA突变的流行病学
1177例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存在
非粘液性卵巢癌病理类型
卵巢浆液性癌 卵巢透明细胞癌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其它
BRCA1/2基因突变比例
16.6% (118/709)
其中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 22.6%(98/433)
变
10
无家族史且早发 (<40y)
5.2
2020/4/2
1.中国人群乳腺癌中BRCA突变携带率3.9%; 2.有家族史的突变率最高(16.9%);尤其是有家族史的50岁以下发(>20%); 3.没有家族史的早发乳腺癌(<40岁发病)的突变率5.2%;
9
Juan Zhang et al.Springer Science 2016
三阴性乳腺癌BRCA的突变率
三阴性乳腺癌BRCA的突变率总体来讲是9.1%,其中主要是BRCA1的突变,而50岁 前发病的BRCA1突变率均>10%(BRCA2的情况本文未提供); 有家族史的BRCA1突变人群发病年龄,小于30岁占33.3%,小于40岁占34.4%。
2020/4/2
Adonin:1a0ls.1o0f9O3n/caonlnoognyc2/6m:d5u215305–9528, 2015
BC OC BOC Unaffected
• 国际BRCA基因调查协作组(CIMBA)联合 国际55个研究中心,迄今最大规模流行病学 调查
• 1937-2011年发现的31481例BRCA1/2突变 携带女性 ➢ BRCA1突变携带者19581例 ➢ BRCA2突变携带者11900例 ➢ 乳腺癌、卵巢癌发病比例超过60%,这 一比例与大量研究揭示的累积风险相一 致
其他民族 61%
华人
6% 17%
16%
患者来源新加坡,大部分是华裔
12.5% 87.5%
BRCA突变 非突变
2020/4/2
8
Edward S.Y.Wong et al .PLOS ONE 2015
中国人群(5931)例乳腺癌患者BRCA1/2突变携带率
BRCA1/2突变携带率(%)
35.00
30.00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