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坠床跌倒患者中应用论文
护理对策在降低住院老年病人意外跌倒中的应用

护理对策在降低住院老年病人意外跌倒中的应用作者:叶丽冰钟彩莲姚岚闭影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04期老年人跌倒可以造成严重损伤,其后果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成为老年患者中一个较突出的健康问题。
我科是心血管内科,以收治老年患者居多,在2012年至2015年6月止共发生5例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不良事例。
因此,我们总结分析导致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的潜在风险,提高护理安全。
现将我科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 跌倒的相关因素1.1环境因素:病区环境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当个体功能下降时,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1】。
老年人住院后由于对新的环境不熟悉、病房内卫生间、厕所缺少扶手、地面的湿滑、设备的摆放、床的高低、床脚刹制未固定等,对陌生环境有害怕感,不适应感都有可能成为老年病人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
1.2生理因素:住院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其个体感觉、前庭、视觉、传导神经和中枢整合能力明显降低,老年人位置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可出现平衡觉失调,如走路不协调、站立不稳、肌力减退、关节灵活性减退、行走速度和步态异常等,易发生跌倒。
另外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
女性跌倒的几率为男性的2倍【2】。
1.3药物因素: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受机体退化的影响,容易出现反应迟缓,认知能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导致跌倒增加。
如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常因变动体位过快而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心衰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夜尿增多,频繁起床,尿量增多后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出现低血钾、低钠等易跌倒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服用扩血管药物等均可通过影响神志、精神、步态、血压等增加跌倒危险;服用止痛、镇静安眠药也是跌倒的因素之一。
1.4心理因素:自信心和情绪也是影响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心理因素,一方面老年人个性好强,常有不服老和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要自己去做,这会增加跌倒的机会,另一方面害怕跌倒的心理又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降低了活动能力,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随之升高。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作用

WA NG R & i n g t h e F i r s t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l a o fG u a n g d o n g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U n w e  ̄i t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0 8 0 , C h i n a )
o f f a l l i n g i n p a t i e n t s d r o p p e d f r o m 4 8 t o 2 7 . he t i n c i d e n c e o f f a l l i n d e c l i n e d r f o m 2 8 % 。 t o 1 . 5 % a n d f a l l i n j u r y r a t e d e c l i n e d f r o m 8 5 . 4 %t o
i n t e ve r n t i o n a s o b s e va r t i o n t a r g e t s a f t e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f a l l i n g , t h e n u mb e r o f f a l l i n g i n p  ̄ i e ts n a n d f a l l i n j u r i e s w e r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t a r g e t s b e f o r e i n t e ve r n t i o n . Th e p  ̄i e ts n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ro f m Oc t o b e r 2 0 1 2 t o S e p t e mb e r 2 01 3 u n d e r we t n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n u r s i n g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的四分之一左右 , 有着很高 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 是急诊科 较为常见 的急危重症之一 。重 症 脯出血患者病情严重 , 病程长且并发症 较多 , 在患 者的康复 治疗过程 中, 严 密的 临床 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由于重症脑 出血病 具有发病 突然 、 病情易变化且抢救诊治复杂等特点 , 医务人员在临床观察 与护理 过程 中一定要 细心 、 谨 慎, 根据病情症状及时采取相对应 的措施 。
2 0 1 4年第 9 期
搏微 弱 , 需立 即通 知医生 , 及时进行处理 。 1 . 2 . 3体温 患者体温 的改变 同样 是其病 情变化的一个指标 。患者早期 的发热主要 是由于中枢性发热 , 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 如冰袋冷 敷大血 管处或 者用降 温毯降 温等。 时刻注意患者体温的改变 , 若患者在发病数 日后仍持续性 发热 , 那 么护士应协 助医生做 出明确的诊断 , 防止继发感染或脑室出血 。 1 . 2 . 4呕吐 呕吐是重症 脑出血患者常会出现的症状 , 原因主要 有以下三点 : ① 因患 通过静 脉输液来补 充 , 输液 时需注 意输 液的速 度 , 不能太快 , 否则可 能会并 发脑 水肿。 患 者发病 3 天之后若还处 于昏迷状 态, 不 能再通过 静脉输液 来补充 营养 , 应予鼻 饲, 这 时就还要注意患者的 口腔护理 , 保持 口腔 内无异物等 。 2 . 结 果 我院 2 0 1 2年 l 0月至 2 0 1 3 年l O月收治 的 5 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 中有 4例 ( 8 %) 患
2 0 0 7, 1 9 ( 5) : 3 1 8—3 1 9 .
跌 倒/ 坠床 风 险评 估 与 干预 措 施表 在 脑 卒 中 患 者 护 理 中的应 用
图文式《住院患者跌倒防范手册》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中的运用论文

图文式《住院患者跌倒防范手册》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中的运用论文图文式《住院患者跌倒防范手册》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中的运用论文跌倒是病人住院期间主要的不安全因素之一,病人一旦发生跌倒事件,不仅给病人的身心带来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及社会的负担,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跌倒事件的管理重在预防,早在2005年,美国加州便成立了卓越跌倒预防中心,专门研究如何预防住院病人跌倒。
而我国也在2011年专门针对老年人提出防范跌倒的措施及方法。
我国学者从跌倒类型分析发现,护士健康宣教因素占54.77%,其中宣教后病人遵医行为差者占60.87%。
有研究发现:导致病人跌倒的根本原因是护士对高危病人评估、指导不足及家属防范意识、能力不足等[6]。
因此,本研究编制了护士版及病人版图文式《住院患者跌倒防范手册》,并对病人进行宣教,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防范与减少病人跌倒事件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的住院病人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将62例高危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
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7岁~82岁(69.3岁±6.8岁),其中40岁~49岁3例,50岁~59岁8例,60岁~79岁15例,80岁~89岁5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6例,中学17例,专科及以上8例;脑卒中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例,糖尿病4例,消化道出血4例,肝硬化6例,慢性肾衰竭2例,胸部损伤2例,头部损伤4例。
观察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5岁~83岁(70.1岁±6.5岁),其中40岁~49岁3例,50岁~59岁7例,60岁~79岁16例,80岁~89岁5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7例,中学17例,专科及以上7例;脑卒中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例,糖尿病3例,消化道出血2例,肝硬化7例,慢性肾衰竭3例,胸部损伤3例,头部损伤5例。
毕业论文-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结果:对照组跌倒/坠床 5 人,其中 3 人轻微外伤,(前额头皮擦伤 2 人,出现双 下肢膝关节血肿 1 人,上臂轻微破皮擦伤及淤血 1 人,1 人完好无伤。)1 人右髋骨骨 折急转骨科处理。实验组跌倒、坠床 2 人,1 人无明显受伤,1 人前额轻微擦伤。后因 肺癌死亡。
2.2.1 生理因素 ........................................................................................................ 3 2.2.2 病理因素 ........................................................................................................ 3 2.2.3 药物因素 ........................................................................................................ 3 2.2.4 心理社会因素 ................................................................................................ 4 2.3 外在因素 ................................................................................................................... 4 2.3.1 环境因素 ........................................................................................................ 4 2.3.2 与老年人活动状态有关的危险因素 ............................................................ 4 2.4 跌倒易发生人群 ....................................................................................................... 4 2.5 跌倒易发生地点 ....................................................................................................... 4 2.6 最易发生跌倒坠床的时间 ....................................................................................... 5 3 跌倒、坠床的预防及跌倒、坠床后的护理 ...................................................................... 6 3.1 跌倒、坠床的预防 ................................................................................................... 6 3.1.1 医疗环境的安排 ............................................................................................ 6 3.1.2 医疗环境的适应 ............................................................................................ 6 3.1.3 重视疾病的预防 ............................................................................................ 7 3.1.4 重视患者运动 ................................................................................................ 7 3.1.5 注重物品摆放 ................................................................................................ 7 3.1.6 协助进行日常活动 ........................................................................................ 7 3.1.7 安全防范 ........................................................................................................ 7 3.1.8 合理使用保护具 ............................................................................................ 8 3.1.9 合理用药 ........................................................................................................ 8 3.1.10 心理护理 ...................................................................................................... 8 3.1.11 健康指导 ...................................................................................................... 8 3.1.12 使用辅助器 .................................................................................................. 8 3.1.13 护理部 .......................................................................................................... 8 3.2 跌倒、坠床的护理 ................................................................................................... 9
在护理中实施跌倒预防

在护理中实施跌倒预防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不仅会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骨折、头部损伤等。
因此,在护理中实施跌倒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环境改造、个体评估和护理干预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护理中实施跌倒预防。
一、环境改造环境改造是跌倒预防的基础,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减少跌倒的风险。
首先,要保持室内的整洁和干燥,清除地面上的障碍物,如电线、地毯等。
其次,要确保室内的照明充足,特别是在走廊、楼梯等容易发生跌倒的地方。
另外,要安装扶手和防滑垫,提供稳定的支撑和防滑保护。
此外,还可以设置警示标识,提醒老年人注意危险区域,如湿滑地面、台阶等。
二、个体评估个体评估是跌倒预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首先,要评估老年人的步态和平衡能力,观察是否存在行走不稳、摇摆等情况。
其次,要评估老年人的视力和听力状况,及时纠正视力和听力问题,减少跌倒的风险。
另外,还要评估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如认知障碍、抑郁等,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此外,还要评估老年人的药物使用情况,了解是否存在药物副作用,如头晕、乏力等,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三、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是跌倒预防的关键,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
首先,要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跌倒风险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教育老年人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平衡,避免突然起立和迅速转身等动作。
其次,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提高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可以进行步态训练、坐立起卧训练等,增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
另外,还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跌倒预防的效果。
总结起来,在护理中实施跌倒预防需要从环境改造、个体评估和护理干预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改善环境条件,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跌倒风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跌倒的发生,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跌倒预防的能力和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跌倒坠床的护理文献

跌倒坠床的护理文献以下是一些关于跌倒坠床的护理文献的参考:1. Morse, J. M., Morse, R. M., & Tylko, S. J. (1989). 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identify the fall‐prone patient. Canadian Journal of Aging/La Revue canadienne du vieillissement, 8(4), 366-377.此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识别跌倒易发患者的量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评估和识别风险高的患者。
2. Oliver, D., Connelly, J. B., & Victor, C. R. (2007). Strategies to prevent falls and fractures in hospitals and care homes and effectof cognitive impairment: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Bmj, 334(7584), 82.该文献通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评估了预防医院和养老院跌倒和骨折的策略,并讨论了认知障碍对预防效果的影响。
3. Coussement, J., De Paepe, L., Schwendimann, R., & Denhaerynck, K. (2008).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falls in acute- and chronic-care hospita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56(1), 29-36. 该研究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了在急性和慢性护理医院中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与防范措施的论文

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与防范措施的论文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与防范措施的论文【关键词】老年跌倒坠床防范措施随着老年人的不断增长,我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作为一个因身体各器官功能及应急反应免疫能力日趋下降和退化的社会弱势群体,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同时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护,已成为医院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1一般资料1.1材料在100例老年跌倒、坠床病例中,男性75例,女性25例,年龄(60—92)岁,其中生理因素占47%,病理因素占33%,环境因素占12.5%,药物因素占7.5%。
1.2性别与年龄老年跌倒、坠床的病例中(60—79)岁的男性跌倒、坠床率为35%,85岁以上的跌倒、坠床率为50%,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我科女性住院率占床位的15%,因此跌倒、坠床的发生随年龄不同而增加。
1.3跌倒坠床损伤分布老年人跌倒、坠床造成的损伤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跌倒、坠床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经统计本文软组织损伤占44%,四肢骨折占21%,腰椎骨折占20%,头颅损伤占15%。
因此防跌倒、防坠床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措施。
2跌倒坠床的原因2.1环境因素病房地面湿滑,光线不足或刺眼,台阶高低不平,卫生间马桶破损,浴室无扶手及防滑垫。
2.2生理因素老年患者生理机能退化,判断能力差,应对各种异常情况反应慢,肢体协调能力差,关节活动不灵活等,都是增加跌倒、坠床的风险。
2.3病理因素老年患者大多患有白内障、青光眼、帕金森氏症、高血压和脑卒中后遗症,一过性脑缺血,低血糖反应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易发生跌倒及坠床。
2.4药物因素患者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精神药和麻醉镇静药、抗高血压药和阻滞剂都是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
2.5疾病因素由于疾病突发不能自控引起跌倒、坠床。
例如: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低血糖反应,阿—斯综合症,体位性低血压等。
3防范措施3.1运用护理程序进行风险评估首先对入院的患者进行评估,包括年龄、神志、肢体活动情况、自理能力、血压情况、有无跌倒史及患者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做出评估,对跌倒、坠床的防范极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在坠床跌倒患者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05-02
护理干预,主要是指临床护理人员在对住院病人实施护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各项护理措施。
患者在医院内跌倒,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和家属的痛苦和负担,而且也给医院带来了负面影响,成为困扰医院护士的主要问题之一【1】。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确保病人的安全是我们护理工作的主题。
我科是老年病科和肾内科,住院病人中90%以上是老年病人,行动不便,且同时伴有几种老年基础病,如不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极易发生坠床、跌倒等事件。
自2010年开始,我院开始使用患者安全警示标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1年12住院病人共1256人,其中男性941人,女性315人,年龄45——91岁,平均年龄7
2.2岁。
1.2 方法
患者住院以后,由责任护士进行入院宣教和住院评估并对每位患者进行坠床、跌倒的风险进行评估。
全面评估包括:年龄、神志、跌倒坠床史及次数、既往病史、药物使用情况、体格检查、平衡及自理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估(年龄≥60岁,1分;意识障碍者1分;近一年有跌倒史者1分;有癫痫病史者1分;身体虚弱者3分;视
力障碍者1分。
肢体偏瘫者3分;头晕、眩晕2分;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如镇静安眠药或降压药物或抗癫痫药物1分;有酗酒、吸毒史的患者1分;住院期间无陪护者1分)。
另外,对住院患者还要进行适时再评估,根据其病情的进展及药物的使用情况再做护理体格检查,重新评估。
如果坠床、跌倒危险评分≥4分,属于高危人群。
立即采取适合个体干预措施,防止患者自身内在因素而引起的坠床、跌倒。
1.2.1 做好患者和家属相关预防坠床、跌倒的知识指导(1)穿合适的衣裤,走动时穿合脚、防滑的平底鞋,忌穿拖鞋。
(2)动作宜缓慢,如上下床、低头弯腰、改变体位,避免猛回头和急转身的动作。
(3)上下床和如厕时要有人陪伴。
(4)安置床档,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5)将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需要时请按呼叫器。
(6)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1.2.2 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和设施(1)走廊内设有扶手,并设置包括防止跌倒在内的各种健康宣教知识栏。
(2)床头悬挂“防坠床、跌倒”警示牌。
时刻提醒工作人员、患者、家属的注意。
(3)病房保持足够的照明,光线充足。
(4)物品规范放置,保持通道畅通。
(5)保持地面的清洁和干燥。
(6)选择合适的床和椅子。
1.2.3 严格护理人员要求(1)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制定的坠床、跌倒事件防范制度。
(2)规范对高危坠床、跌倒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3)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随时对威胁患者不安全因素保持警觉,并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并有的放矢重点巡视,杜绝清晨、傍
晚、夜间等高危时段跌倒坠床的发生。
1.2.4 制定“坠床、跌倒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坠床、跌倒事件,除立即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外,并逐级上报。
1.3 数据处理计算资料由x2检验所得,p〈0.01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通过对“坠床、跌倒”一系列防范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患者、家属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使护理人员提高了对该事件严重性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3.2 在“坠床、跌倒”的防范过程中,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参与,协助护理人员减少和避免了一些危害患者健康的行为和因素,规避了医疗风险。
3.3 患者家属对防范“坠床、跌倒”相关知识的宣传过程中,也认识到坠床、跌倒的危害。
患者出院后,对家属的照顾能力也是一种培训和提高。
3.4 经“护理干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密切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从“一切为了病人”的角度出发,关心病人,关注病人。
不仅加强了疾病的健康宣教,而且也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信任,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
3.5 进一步健全了坠床、跌倒事件的防范制度,规范了处理流程,加强了对该事件的过程控制;并对坠床、跌倒采取上报制度,使对坠床、跌倒的管理形成了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3.6 在“防坠床、跌倒事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工作模式,也使护理人员处理某些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临床工作中,触类旁通,更利于临床工作中其他问题的解决。
总之,患者的安全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患者的安全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病人发生坠床、跌倒的因素很多,但通过护理干预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护理人员通过全面的护理评估,使临床工作更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柳莺来婷张爱凤“住院病人预防跌倒/坠床告知书”在脑卒中病房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5月第24卷第9期
8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