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原理I复习题

合集下载

2008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考试题型及复习题(蔡)复习思路最终版

2008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考试题型及复习题(蔡)复习思路最终版

2008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考试题型及复习题第一部分:考试题型分布(1)单选题(10分):1分×10题(2)多选题(10分):2分×5题(3)简答题(25分):5分×5题(4)分析题(20分):3题(5)计算题(35分):3题。

第二部分:各章复习题第一章1.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什么?P12.试述对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要求的内容。

P4-P5(除了知道保护四性及其含义,更应该能够理解并运用,如懂得对某故障对某保护引起的保护起动、返回或动作进行四性的评价。

)3.如下图,线路AB、BC配置了三段式保护,试说明:(1)线路AB的主保护的保护范围,近后备、远后备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2)如果母线B故障(k点)由线路保护切除,是由哪个保护动作切除的,是瞬时切除还是带时限切除;(3)基于上图,设定一个故障点及保护动作案例,说明保护非选择性切除故障的情况。

思路:(1) AB主保护由I段和II段构成,I段不能保护AB全线,II段保护范围包含AB全线,并通过与相邻线路保护动作时限的配合,保证AB全线保护的选择性;近后备保护线路全长至B点,远后备保护至相邻线路末端C点。

(2) 由保护2的II段(限时速断)动作,带时限。

(3) 故障点k ’设在BC 线,当k ’故障,而保护1保护拒动或断路器失灵,则保护2的III 段经延时动作与断路器2。

第二章1. 什么是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返回系数都是小于1的吗?P12返回电流/动作电流;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恒小于1。

2. 举例说明哪些继电器是过量动作的,哪些继电器是欠量动作的?过电流继电器;低电压继电器;阻抗继电器3.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系统由哪五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用?P164. 微机保护的软件一般由哪些功能模块构成?监视程序,运行程序(主程序,中断服务程序)5. 如何选择微机保护的采样率?说明低通滤波器设计与采样率选择之间的关系。

P18第三章1. 试对保护1进行电流Ⅰ、Ⅱ、Ⅲ段的整定计算(线路阻抗0.4Ω/km ,电流Ⅰ、Ⅱ、Ⅲ段的可靠系数分别是1.3、1.1、1.2,返回系数0.85,自起动系数1。

计算机原理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整理打印版2008-2014

计算机原理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整理打印版2008-2014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CPU 中包含控制器和( )A.运算器 B.存储器 C.输入设备 D.输出设备2.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3.下列属于逻辑运算的一组算式是( )A.1/1=1 B.1-1=0 C.1+1=10 D.1+1=14. 以下的逻辑推导中,能正确应用狄·摩根定律的是( )A .CB AC B A ++=++B .C B A C B A ++=++ C .C B A C B A +=++D .C B A C B A ++=++5. 欲使触发器为1状态(Q=1),则其输入端R 和S 应是( )A.R=1,S=1B.R=1,S=0C.R=0,S=1D.R=0,S=06. 有一个32位二进制的数,若用十六进制书写,则其位数可以减少到( )A.2位B.3位C.4位D.8位7.在计算机符号数的表示法中,将符号位加上真值的绝对值的二进制表示,这种编码是( )A.原码B.补码C.反码D.偏移量代码8.将视觉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图像信息的两个基本过程是( )A.采样和编码B.抽样和量化C.抽样和矢量化D.采样和抽象化9.与CRC 码的纠错方法相关的是( )A.循环移位B.奇偶校验C.交叉奇偶校验D.生成多项式10.浮点加法运算时尾数求和的结果为10.01000010,那么经规格化后的尾数为( )A.11.00100001B.00.10000100C.11.00001000 D .00.1001000011.设x=0.01011,采用“0舍1入”法计算补⎥⎦⎤⎢⎣⎡x 21的值为 ( ) A.0.00101 B.1.00101 C.0.00110 D.1.001101 2.将一个8位寄存器A 内各位值取反的逻辑运算是 ( )A.(A)∧FFH →AB.(A) ∨FFH →AC.(A) ⊕FFH →AD.(A) ⊕00H →Al 3.状态寄存器保存着算术逻辑运算指令执行(或测试)后形成的各种状态位标志。

全国2008年0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0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4月自考计算机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CPU 中,实现算术/逻辑运算的器件称为( D )A.指令寄存器B.累加器C.存储器D.ALU 2. 直接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程序称为(C )A.应用软件B.通用软件C.系统软件D.实用软件3. 如题3图所示,开关A 和B 闭合用逻辑值1表示,断开用0表示,灯L 亮用逻辑值1表示,暗用0表示。

那么灯L 亮的逻辑表达式是( D )A.L=A+BB.L=ABC.L=B A +D.L=AB4. 在逻辑式推导中,常应用吸收律A+AB=A 或A+AB =A+B 。

下列的推导中能正确应用吸收律的是(D ) A.A ABCD A =+ B.CD AB ABCD AB +=+ C.AB ABCD AB =+D.CD AB ABCD AB +=+5. 根据输入变量A 、B 和输出变量Y 的如下真值表,则实现该逻辑功能的门电路是(C )A .与非门B .或非门C .异或门D .异或非门6. 在浮点数表示法中,阶码的值代表(A )A .小数点的位置B .底数的大小C .浮点数的大小D .尾数的长度 7. 在以下编码中,无权的二一十进制数字码是(C )A .8421BCD 码B .2421BCD 码C .余3码D .ASC Ⅱ码EL题3图真值表题5表8.计算机内部存储的中文信息采用的编码是(C)A.ASCⅡ码B.输入码C.内码D.字形码9.每隔固定的时间间隔对声音的模拟信号截取一个离散的幅值,这个过程是(C)A.音效处理B.声音传感C.声音采样D.声音识别10.两个5位的定点数做补码加法运算后其和为1.0000,那么被置“1”的状态标志是(C)A.溢出(V)B.零(Z)C.负(N)D.V.Z.N11.在当前微机中,比较常用的并且有较高数据传输率的总线结构是(D)A.ISAB.EISAC.VESAD.PCI12.下列逻辑部件不属于...运算器的是(C)A.累加器B.通用寄存器C.指令寄存器D.条件码寄存器13.如果指令系统具有指令操作的对称性和匀齐性以及指令格式与数据格式的一致性,则称该指令系统具有(C )A.完备性B.有效性C.规整性D.兼容性14.如果某指令的地址码中给出的是寄存器编号,若该寄存器的内容指明了操作数的地址,则这种指令的寻址方式是(B)A.寄存器直接寻址方式B.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C.变址寄存器寻址方式D.相对寻址方式15.执行子程序调用指令时,为保存返回地址,应将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代码存入指定的(C)A.累加器B.通用寄存器C.堆栈D.缓冲区16.堆栈操作的特点是(C)A.可对栈内任一单元存取代码B.只能在栈底存取代码C.只能在栈顶存取代码D.可在栈顶和栈底存取代码17.主存储器采用双地址译码方式是为了减少(D)A.地址寄存器的位数B.数据寄存器的位数C.读写电路的个数D.译码器的输出线18.从市场上买到的录有电视连续剧的光盘,它是属于(A)A.只读式存储器B.一次写入式存储器C.可擦式存储器D.可逆式存储器19.引入Cache的理论依据是(D)A.外部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不够快B.主存的存取速度与CPU速度不匹配C.程序设计的局限性D.程序访问的局部性20.在虚拟存储器的地址映像中,如果每个逻辑页只能映像到某个特定物理页,则称此映像是(A)A.直接映像B.间接映像C.全相联映像D.组相联映像21.采用“请求”和“回答”这种应答方式来实现CPU和I/O设备之间信息交换的接口是(A)A.异步接口B.同步接口C.并行接口D.串行接口22.在程序中断处理过程中,实现关中断功能的触发器是(B)A.中断触发器B.中断允许触发器C.中断屏蔽触发器D.就绪触发器23.能打印复写发票的打印机是(B)A.宽行打印机B.点阵针式打印机C.激光打印机D.喷墨打印机24.下列部件或设备相互之间可采用DMA建立直接数据通路进行数据交换的是(B)A.CPU与外围设备B.主存与外围设备C.外围设备与外围设备D.CPU与主存25.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A.并发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B.Pentium微处理器能在每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浮点运算指令C.Pentium微处理器具有流水线浮点部件D.改进电子元器件与改进计算机系统结构都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08级计算机班《电工原理》试卷

08级计算机班《电工原理》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中职部08级计算机班《电工原理》试卷A一、填空1. 完成下面的换算:5A =_________mA = ________µA. 4000µA = ________mA = _________A. 3.5kv = ________ v = ________mv 5000mv = _______v = _________µv 100Ω = _______ k Ω 5M Ω = ________K Ω = _______Ω. 2. 若在10秒内通过某截面的电量为15库仑,则电流是---------安培、-----------毫安。

4.导体对流过它的电流呈现的----------叫电阻,用字母------表示 ,单位是--------。

电阻的大小与--------------、---------------和----------------都有关。

5.有一个电源测量其开路电压为10V , 短路电流为1A ,问当外接10Ω的负载电阻时,则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

11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12电荷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做----------。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来实现的.13. 如果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及方向均相同,则这个电场叫做-----------------. 14.处于外电场中的的金属导体内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重新分布对外显示电性的现象叫做---------------.利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15处于电场中的导体表面和内部不再有电荷移动的状态叫做-------------------------. 16利用空腔导体使空腔内不受外电场影响、空腔导体内的电场也无法影响外部空间的方法叫做----------------------。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 08电子电工专业综合理论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 08电子电工专业综合理论

一、选择题 (18×5分=90)1. 电路如题1图所示,如果已测得负载R L 二端的电压U L =5V ,则可以判断出开关S 1、S 2的状态是:A. S 1断开,S 2闭合B. S 1闭合,S 2断开C. S 1、S 2均闭合D. S 1、S 2均断开2.如题2图所示电路,已知R=8Ω,X L =6Ω,A t i )30100sin(210001-=π,A t i )90100sin(210002+=π,则I X 的数值大小为:A 60A. B. 80A C 100A. D. 50A3. 对于三相正弦交流电源,常用的参数380V 、220V 是指A. 电源接成三角形时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平均值。

B .电源接成三角形时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有效值。

C .电源接成星形时的相电压的最大值。

D .电源接成星形时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有效值。

4.如题4图a 所示A 、B 为两个相同的环行线圈L 1和L 2,共轴并靠近平行放置,A 中若通过如题图4b 所示的工频电流i ,则在 时刻之间A 、B 相互吸引。

A. t1~t2 与 t2~t3B. t2~t3 与 t3~t4C. 0~t1 与 t3~t4D. t1~t2 与 t3~t45.某非正弦周期电路中,电压Vt t u )305sin(141sin 215600+++=ωω电流A t t i )305sin(210)10sin(210000-+-=ωω,则其五次谐波的功率为 A. 60W B. 250W C. 1000W D. 500W题 2 图 U L 题 1 图 i 题 4 图a 题 4 图b6. 电路如题6图所示,R 1=100Ω,R 2=300Ω,C 1=2μF,若电压表的读数为0,则C 2的电容等 于A. 2μFB. 5μFC. 2/3μFD. 3/4μF107、如题图所示的电路中,三极管的V BE 均为0.7V ,则V A 、V B 的值分别为 A .12V 、8.55V B .9V 、6.45V C .12V 、7.85V D .9V 、6.45V 8、在题8图所示的电路中,二极管为理想的,则V 0的值为A .0VB .4VC .5VD .12V9、在题9图中,Y 与A 、B 之间的逻辑关系是A .Y=AB .Y=BC .Y=A +BD .Y=A+B 10、关于功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因为OCL 功放采用正负电源供电,所以它的效率最高B .功放管工作在极限状态,因此功放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一定比小信号电压放大器的高。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目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目及答案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0801和0707)一、选择题1、冯·诺依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没有外部存储器的计算机监控程序可以存放在中。

()D、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ROM3、某机字长16位,采用定点小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尾数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小数为,最小负小数为。

()C、+ (1一2-15),一(1一2-15 )4、在定点数运算中产生溢出的原因是()。

C、运算的结果的操作数超出了机器的表示范围5、间接寻址是指()。

D、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6、输入输出指令的功能是()。

C、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7、某计算机的字长是8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若按字编址,那么它的寻址范围应该是() B、0-64 K8、若主存每个存储单元为16位,则()。

B、其地址线与16无关9.在计算机I/O系统中,在用DMA方式传送数据时,DMA控制器应控制(D、以上都是)。

A、地址总线B、数据总线C、控制总线10.在计算机总线结构的单机系统中,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的总线系统由()组成。

B、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1、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

C、(00101001)BCD2、1946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计算机称为_ _ ,1949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程序内存的计算机称为)。

B、ENIAC, EDSAC3、冯·诺依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4、两个补码数相加,只有在最高位相同时会有可能产生溢出,在最高位不同时()C、一定不会产生溢出5、在指令的寻址方式中,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中,指令中的操作数是()A、通用寄存器B、寄存器编号6、关于操作数的来源和去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D、第四个来源和去处是外存贮器7、对磁盘进行格式化,在一个记录面上要将磁盘划分为若干_ ,在这基础上要将划分为若干_ 。

2008年杭电自动控制原理真题

2008年杭电自动控制原理真题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原理》试题(试题共11大题, 150分)姓名 报考专业 准考证号【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一、第一题(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 在控制系统中,直接改变控制变量的装置称为控制器或控制元件。

( )2. 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之间只有正向作用,系统输出量不会对控制器产生任何影响。

( )3. 状态空间描述是线性定常系统的一种内部描述模型。

( )4. 线性定常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对应系统传递函数的拉普拉斯反变换。

( )5. 阻尼比为0的二阶系统称为临界阻尼系统。

( )6. Ⅰ型系统,当过渡过程结束后,系统对斜坡输入信号的跟踪误差为零。

( )7. 频率响应是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下的全部响应。

( )8. 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若开环传递函数不包括积分和微分环节,则当0ω=时,开环幅相特性曲线(Nyquist 图)从实轴开始。

( )9. PI 控制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方式。

( )10. 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解由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两部分构成。

( )二、第二题(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在通常的闭环控制系统结构中,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共同构成了( )。

(A )开环传递函数 (B )反馈通道 (C )前向通道 (D )闭环传递函数2.下述控制系统分析方法中,不属于经典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是( )。

(A )状态空间分析法 (B )频域分析法 (C )根轨迹分析法 (D )时域分析法3.传递函数的概念除了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之外,还可用于描述( )系统。

(A )线性时变 (B )非线性定常 (C )非线性时变 (D )以上都不是4.分析线性控制系统动态性能时,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A )单位脉冲函数 (B )单位阶跃函数 (C )单位斜坡函数 (D )单位加速度函数5.时域信号1(t)的Laplace 变换为( )。

200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Ⅰ)

200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Ⅰ)

1.Amdahl提出的计算机系统机构的经典定义是:计算机系统结构是程序员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

2.计算机系统中的提高并行性的措施很多,但就其基本思想而言,可以归为3类技术途径,这就是时间重叠、资源重复和资源共享。

3.MIPS的数据寻址方式有立即数寻址和偏移量寻址两种,但通过把0作为偏移量可实现寄存器间接寻址,而把 RO作为基址寄存器可实现16位绝对寻址方式。

4.交叉访问存储器通常有两种地址映像方式:顺序交叉和取模交叉,其中取模交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体冲突而且可以使用位选择方法来代替在确定体内地址时使用的除法运算。

5.互联网络从拓扑结构上可分为静态互连网络和动态…。

6.根据存储器的分布方式,多处理器计算机有两种基本结构,就是集中式共享存储结构和具有分布的物理存储器结构。

7.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并行性遇到的挑战,一个是程序中的并行性有限,另一个是相对较高的通信开销。

1.系列机软件必须保证( C )A.向前兼容,并向上兼容B.向前兼容,并向下兼容C.向后兼容,力争向上兼容D.向后兼容,力争向下兼容2.计算机系统结构不包括( C )A.数据表示 B.机器工作状态的定义和切换C.主存速度 D.信息保护3.字串位并是指同时对一个字的所有位进行处理,其并行等级( D )A.不存在并行性 B.较高的并行性C.最高一级的并行性D.已经开始出现并行性4.RISC计算机的指令系统集类型是(C )A.堆栈型 B.累加器型C.寄存器—寄存器型 D.寄存器-存储器型5.关于“一次重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仅“执行K”与“分析K+1”重叠B. 应尽量使“分析K+1”与“执行K”时间相等C. “分析K”完后立即开始“执行K”D. 只需一套指令分析部件和一套执行部件6.在Cache存储器中常用的地址映象方式是( C )A.全相联映 B.页表法映象C.组相联映象 D.段页表映象7.块冲突概率最高的Cache地址映象方式是( A )A.直接 B.组相联 C.段相联 D.全相联8.设8个处理器编号分别为0,1,2,…,7用Cube2 (交换函数中的C2)互联函数时,第3号处理机与第( D )号处理机相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 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I 复习提要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生产方法
1、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解释名词术语
纤维、长丝、复丝、丝束、差别化纤维、高性能纤维、功能纤维、异形纤维、复合纤维。

3、化学纤维的生产方法
1)、化学纤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2)、成纤高聚物应具备哪些基本性质?
3)、化学纤维的生产工序主要有哪几个? 4)、熔体纺丝过程可分哪四个步骤?
5)、简述三种化纤成型方法的基本特征。

6)、解释名词术语:成纤高聚物、纺丝
4、化学纤维的品质指标及其意义
1)、理解纤维的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回弹性等指标的意义。

2)、用测长仪摇取某纤维100m,称其重量为1.670g,计算该纤维的线密度(分别用特、分特、旦、公支表示)。

二、高聚物流体的流变性P.63
1、什么是零切粘度,极限粘度,表观粘度,拉伸粘度?
2、哪些因素影响聚合物流体的流动性能?
3、聚合物流体有几种流动类型?切力变稀流体粘度随 增加而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4、加工条件如何影响聚合物的弹性?
5、写出剪切速率的表达式,分析提高挤出量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三、化学纤维成型原理P.121
1、名词术语解释:纺丝线纺程纺丝可纺性初生纤维的溶胀度
2、何谓取向结晶?试述其特点。

3、纺丝过程的取向机理及发展。

4、试述纺程上纺丝线轴向所受的各种力的物理意义并写出轴向平衡方程式,以熔纺为例。

5、如何用简便方法求丝条表面摩擦系数?
6、纺丝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何谓“稳态”纺丝?写出连续性方程。

7、试述影响熔体纺丝初生纤维冷却长度L K的影响因素。

8、化学纤维的纺丝凝固机理有哪几种?简述之。

9、何谓纤维的皮芯结构? 造成湿法纺丝初生纤维皮芯结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纺丝线上的速度,速度梯度,拉伸黏度及直径的常规分布是怎样的?
11、挤出细流的类型有哪几种?
四、纤维拉伸与热定型P.184
1、常用的拉伸方法有几种?
2、何谓细颈拉伸、冷拉伸、均匀拉伸?
3、用蠕变方程解释纤维在拉伸中的形变机理。

P.188~189
4、C型拉伸曲线有何特点?何谓自然拉伸比、最大拉伸比、断裂强度、断裂伸长?
5、定长热定型与松弛热定型的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有何不同?
6、什么是经验“转变温度”,它在热定型工艺中有何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