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接收机 混频器

合集下载

关于GPS-BD射频接收机中镜像抑制混频器设计

关于GPS-BD射频接收机中镜像抑制混频器设计

关于GPS/BD射频接收机中镜像抑制混频器设计0 引言随着近些年卫星导航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射频接收机前端芯片在面积、功耗、性能、成本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混频器因为在射频前端芯片链路中处于低噪声放大器和中频滤波器之间,它的性能指标对整个射频前端芯片的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1],而镜像抑制混频器由于能够抑制镜像信号的干扰,在混频器设计者中很受欢迎。

本文基于传统的Hartely镜像抑制结构, 设计了一款以共射频输入端正交混频结构为核心单元的镜像抑制混频器,能够很好地抑制镜像信号的干扰。

1 Hartely结构原理传统的Hartely镜像抑制结构如图1所示,将正交的本地振荡信号与射频输入信号分别进行下变频,然后对其中一路下变频信号进行滤波和90°移相操作,最后再将两路信号求和来达到消除镜像中频信号的目的[2]。

我们假设射频输入信号为ARFcos(ωRFt),镜像干扰信号为AIMcos(ωIMt),本振信号频率为ωLO,中频信号频率为ωIF,那么它们之间的频率关系可以表示为式(1):经过正交混频与滤波后A1、A2两点的信号可表示为式(3)、式(4):从式(6)中可以看出镜像中频信号经过求和后被消除[3]。

上述分析仅限于理想情况下,实际中由于输入信号相位和增益失配等原因,仍有一部分镜像信号不能完全被消除,从而降低了镜像抑制能力。

本文设计电路中采用共射频输入端正交混频结构来降低信号相位和增益的失配,从而增强混频器的镜像抑制效果[4]。

2 电路设计2.1 混频器核心单元设计本文设计的共射频输入端正交混频核心单元结构如图2所示。

电路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由R1-R4构成的负载级、由M3-M10构成的开关级、由M1-M2构成的跨导级和由M11-M14构成的尾电流源级;其中跨导级将射频输入电压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

开关级由本振大信号控制其交替通断,从而实现混频功能。

负载级通过负载电。

用于零中频GPS接收机的低闪烁噪声混频器

用于零中频GPS接收机的低闪烁噪声混频器

文章编号 :1009 - 2552 (2008) 05 - 0121 - 03中图分类号 : T N773 文献标识码 :A 用于零中频 G PS 接收机的低闪烁噪声混频器彭光宇 , 莫亭亭(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 , 上海 200240)摘 要 : 设计了一种用于零中频 G PS 接收机的低闪烁噪声混频器 。

通过对吉尔伯特 ( G ilbert ) 混频 器噪声机制的分析 , 以及对 MOS 管偏置在不同区域时噪声性能的研究 , 将吉尔伯特混频器的开关 MOS 管偏置在线性区 , 从而降低其闪烁噪声 。

该电路采用 TS MC 0 . 18μm C MOS 工艺进行了仿 真 , 结果显示 , 改进后的混频器明显降低了低频区域的闪烁噪声 , 而对混频器的其他性能没有影响 。

关键词 : C MOS ; 零中频 ; 混频器 ; 闪烁噪声 ; 热噪声 ; 线性区A lo w flicker noise mixer f o r zero 2IF GPS receiverPE NG G uang 2yu , M O Ting 2ting( Schoo l of Micro electronics , Shangha i Jiaoto ng U niv ersity , S hangha i 200240 , C hina )Abstract : A l ow flicker noise m ixer for z ero 2IF G PS receiver is presented. Based on physical understanding of noise m echanism in G ilbert mixer , as well as the MOSFET noise characteristics in di fferent operating regi ons , the design reduces the flicker noise of the switches in a G ilbert cell by biasing the switches into the linearregi on. The circuit is im plem ented and sim ulated in TS MC 0 . 18μm C MOS technol ogy , the sim ulati 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ix er reduces the flicker noise obvi ously , without any harm to other perform ance . K ey w or d s : C MOS ; z ero 2IF ; m ixer ; flicker noise ; therm al noise ; linear regi on跨导级 ,开关级和输出负载组成 。

一种适用于低中频和零中频GPS接收机的CMOS混频器

一种适用于低中频和零中频GPS接收机的CMOS混频器

Vn ∀T
( 8)
可见, 1/ f 噪声电流与流过开关管的电流大小
和 MOS 管本身的闪烁噪声成正比, 与开关 切换时 LO 信号的斜率成反比。
由( 8) 式和( 7) 式可知, 为了降低混频器的噪声,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 在输入跨导管的漏端注 入一个固定电流, 以减小开关管流过的电流, 从而减
混频器的输出热噪声电压:
v
2 o,
n
=
8kT RL +
8kT
!R
2 L
A
I
+
4kT !gmR L 2 ( 6)
对双平衡有源混频器, 跨导级和开关级的热噪 声电压加倍, 因此, 输出热噪声电压:
v
2 o,
n
=
8kTR L +
16
k
T
!R2 LAI Nhomakorabea+
8kT !g mR L 2 ( 7)
对 1/ f 噪声, 仅考虑开关级的贡献。由图 2 可
将混频器的开关管近似为理想开关, 每次开关 转换时, 流过负载电阻 RL 的小信号电流反向。当 开关处于位置 A 时, 混频器差分输出为 g mV in R L ; 当开关处于位置 B 时, 输出为 gm V in R L 。设 V m ( t ) = V rf ( t ) cos ( rf t ) , 开关行为可看作射频电流信号 与频率 LO 的方 波信号相乘, 由傅里叶级数 展开方 波, 得到混频器的输出:
一种适用于低中频和零中频gps接收机的cmos混频器2010?为了降低工艺偏差混频器的尾电流和注入的固定电流均由基准电流镜像而成
第 40 卷第 4 期 2010 年 8 月
微电 子学 Micr oel ect r onics

gps接收机原理

gps接收机原理

gps接收机原理GPS接收机是一种能够接收并解析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的设备。

它的原理基于卫星导航技术,利用卫星信号来计算接收机的位置。

本文将详细介绍GPS接收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GPS接收机的原理可以分为信号接收和信号解析两个部分。

首先,接收机通过天线接收来自GPS卫星的信号。

这些信号包含了卫星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和导航数据。

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给接收机内部的射频前端模块。

射频前端模块负责放大和滤波接收到的信号,以便进一步处理。

接着,信号会经过频率混频器进行频率转换,将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

然后,中频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进入接收机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在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中,接收机会根据卫星发射的导航数据来计算接收机的位置。

导航数据包含了卫星的位置、时钟校正和其他辅助信息。

接收机通过解析导航数据,计算卫星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差,进而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为了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GPS接收机通常需要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

接收机会根据接收到的多个卫星信号进行三角定位,通过交叉计算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同时,接收机还会使用卫星信号的时间信息来校正接收机的时钟误差,以确保定位的准确性。

除了定位功能,GPS接收机还可以提供速度和时间信息。

接收机通过计算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频率差来确定自身的速度。

同时,接收机还可以使用卫星信号的时间信息来同步自身的时钟,提供准确的时间。

GPS接收机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实现定位、速度和时间信息的获取。

它通过接收和解析来自GPS卫星的信号,计算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差,从而确定自身的位置。

GPS接收机在航海、航空、汽车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和功能将会进一步提升。

混频电路在GPS接收机射频前端中的应用_王磊

混频电路在GPS接收机射频前端中的应用_王磊

总第27卷第1期2004年6月时间频率学报Journal of T ime and FrequencyVol.27No.1June,2004混频电路在GPS接收机射频前端中的应用王磊1,2胡永辉1(1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陕西临潼7106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简单介绍了混频电路频率变换的概念、常用的几种简单的混频电路和设计混频电路要考虑的几个性能参数,详细阐述了GPS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中的下变频设计。

关键词:混频电路;下变频;GPS;射频前端中图分类号:TN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544(2004)01-0008-081引言混频电路是超外差接收机、发射机及频率合成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的基本功能是频率变换,混频器的典型应用是在接收系统中将射频输入信号变化为频率较低的中频信号,以便更容易对信号进行后继的调整和处理。

本文在简单介绍混频的概念、常用的几种简单的混频电路和设计混频电路时需要考虑的几个性能指标后,详细介绍了GPS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中的下变频设计。

2混频的概念、常用的混频电路和混频器指标混频电路的作用是将载频为f1的已调信号(或单频载波)不失真的变频为f2的信号(f2称为中间频率或中频)。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本振频率f3,若三者之间的变换关系为:f2=f1+f3这种情况称为上变频;若三者之间的变换关系为:f2=f1-f3(当f1>f3时)或f2=f3-f1(当f1<f3时)则称为下变频[1,2]。

收稿日期:2004-03-24;修回日期2004-05-23为了得到所需要的频率分量,必需采用非线性器件进行频率变换,并用相应的滤波器或选频电路选取有用的频率分量[1]。

图1是频率变换电路示意图。

图1中的非线性器件可以是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FET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和模拟乘法器等。

调谐于GPS前端的MAX2681 S

调谐于GPS前端的MAX2681 S

调谐于GPS前端的MAX2681 S
调谐于GPS前端的MAX2681 SiGe下变频混频器
 摘要:本应用笔记介绍了MAX2681混频器调谐在1575MHz GPS工作频率时的元件参数和测试性能,评估板电路提供10.5dB的转换增益和-0.8dBm的输入三阶截点(IIP3)。

 更多信息请查询:
 无线产品网页
 快速浏览MAX2680/MAX2681/MAX2682数据资料
 应用技术支持
 MAX2681是一款微小的、低成本、低噪声下变频混频器,针对低电压、低电流应用设计,非常适合便携式通信产品。

MAX2681能够将400MHz至2500MHz的输入射频(RF)信号下变频至10MHz至500MHz的中频(IF)。

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输入RF信号频率为1575MHz,假设IF频率为
70MHz、采用高端本振(LO)注入(fLO = 1645MHz),MAX1681可提供+10.5dB 的增益、噪声系数为9.6dB、IIP3为-0.8dBm,+3.0V供电时电源电流为
8.8mA,元件参数和电路图如图1所示。

gps接收机工作原理

gps接收机工作原理

gps接收机工作原理GPS接收机工作原理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GPS(全球定位系统)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导航、定位还是位置服务,GPS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GPS接收机作为接收和处理GPS信号的关键设备,其工作原理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GPS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二、GPS接收机的组成GPS接收机主要由天线、射频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和用户界面等组成。

其中,天线用于接收来自GPS卫星的信号,射频模块负责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器则负责处理中频信号并计算出接收机的位置信息,用户界面则提供给用户显示和操作接收机的界面。

三、GPS信号的接收GPS信号是通过卫星发射并在空中传播的无线电波。

接收机的天线通过指向卫星并接收其发射的信号。

GPS卫星通常由地面控制站控制,保持在预定的轨道上并以特定的速度运行。

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包含有关卫星身份、时间和导航消息等信息。

接收机的天线会捕捉到这些信号并将其传输给射频模块。

四、信号的转换与处理射频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

中频信号的频率通常在几百兆赫范围内。

接着,中频信号被传输给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进一步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器首先对信号进行解调,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然后,它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和计算,以获得接收机的位置信息。

五、计算位置信息接收机通过解码GPS卫星发射的导航消息,获取卫星的位置和时间信息。

接着,它会使用三角定位原理计算出自身与至少三颗卫星之间的距离。

这些距离被称为伪距,通过与卫星的位置和时间信息结合,接收机可以计算出自身的三维位置坐标。

六、增强定位精度为了提高定位的精度,GPS接收机通常会同时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

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接收机可以使用差分定位技术进一步减小定位误差。

差分定位技术利用地面上的基准站测量出的真实位置信息,与接收机计算出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更准确的位置。

用于零中频GPS接收机的低闪烁噪声混频器

用于零中频GPS接收机的低闪烁噪声混频器
t e d s n rd c s t e ̄ c e dm fSe s th i  ̄ le e b i } e i e u e } l g l k rn o m c  ̄ I a 1 b a c Ⅱ y b ̄mg Se s s e I 0 Se H e r t h s i t n a a 1 x go  ̄ in.T e c i i lme t a d s ltd i S 1 tn C S tc n lg .Se smua  ̄ rs l h i t s i e n ̄ n i aI I T MC 0. 8a MO e h oo y  ̄u mp mu e 1 i lf i e ut
P ENG a g y Gu n - u.MO  ̄n - n gf g i
( col f co etoi h nh m t gI Sh o Mi d c n 0 r r m,S ag  ̄y ao 嗍 n , 锄 2O4 , hn ) 020 C ia
Ab t a t A lw  ̄ c e 0s x r 0  ̄r - S r c ie rs ne s r c : o k rI i mie r o W GP ev r spe e t l e f e i d.B s d o h sc l n e a dn f ae n p y ia d mtn ig0 u
真 ,结果 显 示 ,改进后 的 混频 器明 显 降低 了低 频 区域 的 闪烁噪 声 ,而 对 混频 器 的其 他 性 能没 有
影响 。
关键词:C O ;零 中频 ;混频器 ;闪烁噪声 ;热噪声 ; MS 线性区
A o f c e os i e o e o Ⅱ G PS r c ie l w ik r n ie m x r f r z r . l e ev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GPS 混频器模块电路设计
第一章 绪论
1.1 GPS 原理概述
历时 20 年、耗资 200 亿美元的 GPS 由三个独立部分构成:空间星座部分、 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整个 GPS 系统的工作原理简单的描述如下:首 先,空间星座部分的各颗 GPS 卫星向地面发射信号;其次,地面监控部分通过 接收、测量各个卫星信号,进而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并将卫星的运行轨道信息 发射给卫星,让卫星在其发射的信号上转播这些卫星运行轨道信息;最后,用户 设备部分通过接收、 测量各颗可见卫星的信号,并从信号中获取卫星的运行轨道 信息进而确定用户接收机自身的空间位置。 GPS 与子午卫星系统的一个重大区别 在于: GPS 用户设备部分测量的是它们到卫星的距离, 而不再以信号的多普勒频 移为主要测量值。
关键字:GPS
信号捕获跟踪
混频器
II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n the field of maritime, aviation, aerospace, exploration, mapping,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navigation receiver R & D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research topic in today's world.The GPS receiver is measur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navigation satellite signals and ranging systems, and solving it by the RF front-end unit, baseband processing unit and positioning of application unit. Baseband processing unit, the acquisition and tracking the most important signal processing as a receiver, a key technology for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functions. This subject focuses on the circuit design of the GPS receiver mixer module Keywords: GPS Signal acquisition and tracking
2.2 混频器基础知识 ................................... 6
2.2.1 混频器概念 ........................................................................................................... 6 2.2.2 混频器的性能指标 ............................................................................................... 7
1.1 GPS 原理概述....................................... 2 1.2 全文框架与内容概述 ................................ 2
第二章 混频器原理介绍 ............................... 3
2.1 Verilog HDL 语言简介 .............................. 3
1.2 全文框架与内容概述
本文研究了 GPS 中的混频器原理以及混频器的 FPGA 实现。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GPS 的现状以及其基本原理 第二章:混频器原理介绍 第三章:混频器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 第四章:论文总结
2
GPS 混频器模块电路设计
第二章
混频器原理介绍
2.1 Verilog HDL 语言简介
目录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引言 ................................................. 1 第一章 绪论 .......................................... 2
3
GPS 混频器模块电路设计
系统级设计
模块 A
模块 B
模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1
模块 A2
模块 A3 图 2.1
模块 B1
模块 B2
模块 B3
自顶向下设计流程图
在不同层次做具体模块的设计所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在高层次上往往需要编 写一些行为级的模块, 通过方针加以验证,其主要目的是对系统性能的总体考虑 和各模块的指标分配, 并非具体电路的实现,因而综合机器以后的步骤往往不需 要进行。而当设计的层次比较接近底层时,行为描述往往需要用电路逻辑实现, 这时的模块不仅需要通过方针加以验证,还需要进行综合,优化,布线后仿真。 总之,具体电路是从底向上逐步实现的。 2.1.3 HDL 设计流程
第三章 混频器的设计与实现 ........................... 10
3.1 混频单元总体设计 ................................. 11 3.2 子单元模块的设计 ................................. 12
3.2.1 载波发生器单元 ................................................................................................. 12 3.2.1.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 ........................................................................... 13 3.2.1.3 NCO 模块设计 .................................................................................................. 14 3.2.2 译码单元.............................................................................................................. 15
2.1.1 概念....................................................................................................................... 3 2.1.2 Verilog HDL 的设计方法 ................................................................................... 3 2.1.3HDL 设计流程 .......................................................................................................... 4
第四章 总结 ........................................ 17 参考文献 ............................................ 19
I
摘要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在航海、航空、航天以 及勘探、测绘、通信等领域日渐广泛的应用,卫星导航的接收机的研发成为了当 今世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GPS 接收机是通过结合艘导航卫星信号进行测时和 测距的系统,它由射频前端单元、基带处理单元和定位解算与应用单元组成。基 带处理单元中, 捕获跟踪作为接收机中最重要的信号处理过程,是实现导航定位 功能的一项关键技术。本课题的重点放在 GPS 接收机中的混频器模块的电路设 计。
Mixer
III
引言
GPS 系统的前身是美军研制的一种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Transit) ,1958 年 研制,1964 年正式投入了使用。此系统用 5 至 6 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网工作,每 天可绕地球 13 周,并且无法给出高度信息,而且定位的精度也不如人意。但是, 子午仪系统使得研发部门对卫星定位取得了初步的经验, 并验证了由卫星系统进 行定位的可行性,为 GPS 系统的研制埋下了铺垫。随着航天技术、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及人们对导航定位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高,卫星导航定 位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全球主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 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欧盟计划在 2013 年建成的伽利略(GALILEO)系统,以及 我国正在建设的北斗 (COMPASS)卫星导航系统。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美国的 GPS。 从 GPS 系统的建成至今,接收机技术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 演变。 GPS 建立时的第一款接收机采用的是模拟信号处理技术, 微处理器仅进行 应用计算,接收机体积大且功耗高[5]。集成电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不断发 展,已经取代了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现代 GPS 接收机普遍使用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进行信号的处理,其运算速度快并 行度高, 能够满足实时处理的需要。 但采用 ASIC 芯片的接收机, 其可扩展性差, 芯片设计开发周期长, 因此近年来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软件接收机技术获得了广泛 的发展。基于通用处理器和可编程处理器的软件接收机在 GPS 接收技术研究的 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微电子和半导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技术的不断完善,在电子系统的生产中,FPGA 的使用也越来 越多。相对于传统的 ASIC 芯片,FPGA 的优势有:使用强大的设计工具缩短开发 周期,提供元器件的优质利用性,设计简便,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的灵活性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