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采用冷暖辐射顶板加置换通风的问题
辐射供冷住宅设计最小新风量的有效利用

S / e n , Z U Xu mi 一.
( .De a t n o He ig,Ve i t n,Ai C dto ig n Ga 1 p rme t f at n ntai l o r on iinn a d s
文 献[] 4 已对 住宅 建 筑 最 小新 风量 的大 小进 行 了探
舒 适
中 图分 类 号 : U 8 13 T 3 . 文 献标 识 码 : A
o t o r ar v n i t n r t l b s d mo e e f i n l . u d i e tl i a e wi u e r fi e ty ao le c Ke wo d . r sd n i l b i i g; r da t c o i g; t e y rs e ie t u l n a d a in o l n h mi i m u d r a r e tlt n a e i d r i u l y nmu o t o i v n i i r t ; n o ar ao q ai ; t t e ma o o t h r lc mf r
新 E fcie Us o Mii m Ou d o Ai 全 新 风 系统 , 风 量大 小 的确定 涉 及 到舒 适 和 节能 fetv e f nmu to r r
也是 暖通 空调 界一 直关 注 的 问题 . Ve t a inRa ei da t o l gRe ie t l 的两个关 键 问题 , n i t t Ra in oi sd n i l o n C n a
隋 学敏 , 张 旭
(. 1 同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 , 上海 2 0 9 ; . 0 0 2 2 长安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西安 7 0 6 ) 1 0 1
置换通风优缺点

置换通风的优缺点优点:热舒适以及室内空气品质良好;噪声小;空间特性与建筑设计兼容性好;适应性广,灵活性大;能耗低,初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缺点:在一些情况下,置换通风要求有较大的送风量;由于送风温度较高,室内湿度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污染物密度比空气大或者是与热源无关联时,置换通风不适用;在高热负荷下,置换通风系统需要送冷风,因此置换通风并不适于较暖和的气候;置换通风的性能取决于屋顶高度,不适合于低层高的空间。
从动力学分析,对于风机能耗、冷却和加热的能耗及CO2的散发,采用置换通风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若忽略新风量要求来达到少量的节能,常常会损害室内空气品质;(2)置换通风相对于稀释混合通风能达到25%的节能;(3)在变流量系统的基础上使用置换通风相对于定流量系统可节省能耗43%。
室内干扰和空调负荷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室内干扰和空调负荷等因素,对置换通风的效果具有较大影响。
室内干扰置换通风的效果与空调房间内的热源分布、人员活动等内扰因素有很大关系。
通过CFD 模拟了热源在7种不同高度(0.5m, 0.75m, 1.0m,1.25m,1.5m,1.75m,2.0m)时室内气流分布和热力分层高度的变化。
当热源位置较高时,工作区内空气与热源间的对流换热减少,从而影响温度场分布,使热力分层高度发生改变。
当热源降至送风散流器高度以下时,会对从散流器出来的低速气流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国内学者对分散热源(单热源、双热源)对气流温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指出双热源时的热力分层高度较单热源时要小,上区温度也较单热源时低,说明分散热源对置换通风不利。
人员活动对室内污染浓度分布的影响可用图来说明。
图中3条曲线分别为人进入室内前、在室内和离开后的沿高度方向上的污染浓度分布。
当人进入房间后污染浓度分布会发生很大的扰动,在进入前和离开后的分布曲线也是不相同的。
这是由于门的开启使得上区污染空气混入下区形成污染,人离开后下区重新形成稳定温度分层,滞留下区的污染空气由于缺少热羽流的有效卷吸无法立即进入上区引起工作区污染浓度增加的缘故。
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下文简称复合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空调系统逐渐进入暖通工作者的视野,并被应用于部分建筑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文对地板辐射供冷、置换通风及复合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应用进行综述,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板辐射供冷;置换通风;复合系统1背景及意义建筑室内环境是人们生存时间最长的环境之一,室内环境品质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置若存在不合理,容易导致室内热环境以及空气品质较差,引发病态建筑综合症,对人体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传统的暖通空调系统中,全空气系统技术较为成熟,并被广泛使用,此类空调系统依靠空气承担房间冷负荷,所需空气量多、风道断面尺寸大,存在能耗高、吹风感强等问题。
另一种风机盘管与新风系统结合的空气-水系统当下也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室内负荷较大的情况下,较大的送风量仍然会导致吹风感,另外,风机盘管内部长期为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室内空气品质不佳。
暖通工作者的目标是探索节能、舒适的暖通空调系统,在传统暖通空调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部分建筑室内环境要求的背景下,需要对新型暖通空调系统展开研究。
热传导、热对流与热辐射为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其中,辐射换热对人体具有较高的热舒适性。
辐射供冷主要靠供冷部件与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消除室内冷负荷,一般以水作为冷媒,具有占空间小、效率高等优点。
但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在增加了人体辐射换热量、改善了室内热环境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地板易结露的特点限制了地板辐射的制冷量,在不补充新风系统的情况下也很难满足室内空气品质。
置换通风作为一种成熟的通风技术可以很好的与地板辐射供冷系统相结合,置换通风送风口直接将处理过的低速新风送入人员活动区,能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升人体热舒适性。
因此,复合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空调系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采暖通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采暖通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第一篇:采暖通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教学论文摘要:采暖通风工程是房屋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采暖系统和通风系统。
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比较复杂,其施工质量对于整个房屋建筑施工和房屋的整体舒适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前采暖通风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采暖通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采暖通风;房屋建设;问题;改进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房屋建筑技术尤其是采暖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采暖通风工程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意义上的飞跃。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房屋建筑的舒适度要求标准也相应地越来越高,房屋建筑宜居性成为考量建筑的一大因素。
要想适应这一目标就必须不断提升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水平和专业技术。
目前采暖通风工程在实际施工中遇到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着施工水平的效果。
为有效提升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水平必须要在认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一、采暖通风工程概述采暖通风工程主要是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以构建建筑物的空调系统与通风系统为主要任务的工程。
空调系统一般意义上是由空调末端设备、风管、风口等送、风阀以及回风系统组成。
空调系统根据特性不同分为空调水系统和空调风系统两大类型。
其中,空调水系统是空调风系统的基础,空调水系统包括锅炉房、换热站以及制冷机房等系列设备。
通风系统一般是由指风机、消声器、封口、风管、风阀等部件构成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采暖通风系统的施工,工程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来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仪表、管道、阀门等材料必须要按照原先设计的规格以及技术参数来采购机型,设备材料合格是质量合格的重要基础,在保证设备合格的前提下才能确保采暖通风工程的整体质量。
顶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复合式空调系统优化研究

式空调系统, 仍然存在一些疑虑. 尤其是冷负荷分配问题.
本文以某建筑空调房间为对象, 研究复合式空调系统
的优化方案, 确定合理的顶板辐射供冷与 Nhomakorabea换通风冷负荷
分配 , 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1 数 理模 型及 分析 方 法
1 1 物 理模 型 .
图 1 模 拟 房 间模 型
Fi.1 Th de fsn lto o m g e mo lo im ain ro
文 章 编 号 :6 1 2 9 2 1 )50 6 -4 17 4 2 (0 0 0 - 30 0
顶 板 辐 射 供 冷 与 置换 通风 复 合 式 空 调 系统优 化 研 究
叶 婷 ,李 锐
( 京建筑工程学 院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 院, 京 北 北 10 4 ) 00 4
摘
要 : 用正 交实验 法的原理对顶板辐射 制冷 与置换通 风复合 空调 系统进行 方案设 置, 利 并利用 F et 拟 l n模 u
广 州大学学 报 ( 自然科学 版 ) 1 2 数学模 型 . () 1 室内空气的控制方程
第 9卷
() 3冷顶板占总负荷的比例. 冷顶板与置换通风结合
时, 顶板辐射供冷所 占的总冷量的份额不宜超过 5% 一 0 5% , 3 5 选择 个水平: 8 , 5 ,.0 0 00 002. . . () 4 辐射板温度.辐射冷顶板表面温度取值时, 最主
2 2 正交设计 方案 的确定 .
按照4因素 3 水平进行正交设计, 确定正交计算方案
如表3 表 3中冷顶板提供负荷的变化是通过改变辐射板 .
的面积进行设置的. 在已知辐射板温度和室内设计温度条
件下算出单位面积的辐射板供冷量, 再根据辐射板承担的
地板辐射加风盘冷暖两联供系统的应用分析

地板辐射加风盘冷暖两联供系统的应用分析摘要:在北方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因为自然环境气候的原因,冬天的时候,气温会下降,所以就必须使用燃煤采暖,这样就会产生严重的雾气,因此,就需要对传统的燃煤采暖方式进行革新,一方面,能够满足北方冬季的供暖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环保措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人民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但是,若利用地面辐射加风盘冷暖两联供系统来进行供暖,不仅节能,而且还减少了污染,所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广新型供暖模式,空气源热泵无论是安装、使用都十分便捷。
既达到了高效环保的目的,又不受水、土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字:地板辐射加风盘冷暖两联供系统;应用分析引言低温辐射采暖,指的是在室内的地面,一种加热在墙上、顶棚或其他表面上的加热方法。
由于其辐射表面积与房间使用面积大致相同,可使房间内各处的热量分布均匀,将室内的温度分布均匀。
在我国的北方,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方式由于其卫生条件高,舒适度好,温度均匀,易于利用自然能源和节能性冷热源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能在夏季使用,则可减少装置的初始投资,提高装置的利用率。
其中,楼面采暖-采暖-置换通风组合空调系统在节能、舒适性和排放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
因此,在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上,与其他供暖空调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一、传统两联供系统概述初期的双联供是夏天采用风盘冷却,冬天采用地板辐射供暖的双联供,并不是真正的双联供。
再加上为了方便使用,一般的空气源热泵都是采用大功率的抽水方式。
由于水泵的选择较大,因此不必考虑某些水力平衡问题,不论供冷还是供冷,都可将水送至最不利的回路。
于是,就有了这一幕。
二、地板辐射加风盘冷暖两联供系统概述2.1地板辐射加风盘冷暖两联供系统定义地面调温冷暖两联供系统是对传统两联供系统的一种改进,它使得地暖不仅能够在冬天使用,还能够在夏天使用风扇盘管,并承担起以地暖制冷为主的任务。
风扇盘管辅助制冷的重任。
热湿地区采用的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secret

热湿地区采用的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secret1. 简介热湿地区是气候条件较为特殊的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会带来很多问题,如高温多潮导致室内湿度过高,易产生霉菌和细菌,影响健康;室内温度过高,耗能增加,不利于节能环保。
因此在热湿地区,采用一些较为特殊的建筑设计和装置是必要的。
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就是一种适合热湿地区使用的建筑设计和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悬挂在房顶上方的防水层的外层,采用反射材料反射太阳辐射产生被动冷却。
同时,在屋内设置置换通风系统,将屋内热量排出去,进一步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
2. 辐射冷顶板的原理辐射冷顶板是指在建筑物的屋面上覆盖一层类似反光镜的薄膜材料。
这种反射材料能够反射太阳光辐射,使得屋面光照下来的热量减少,从而大大降低室内的温度。
另外,辐射冷顶板降温的效果会进一步通过墙体和地面的传热传递来降低室内温度。
在热湿地区,由于夜间室外温度比较低,因此辐射冷顶板在夜间还能起到一个保温的效果。
3. 置换通风系统的原理置换通风是一种通风方式,主要是利用自然风力或机械风力实现空气流通。
热湿地区的置换通风系统是将房间内部热量和湿度排出室内,同时从室外空气带入来新鲜空气。
置换通风通常是通过室内和室外空气温度的差异来实现的。
设置密封好的房间,通常会有高位通风口和低位通风口,通过一个单向进出风口来实现通风机制。
高位通风口用于排除热空气,低位通风口则用于吸入冷空气。
4. 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的优点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可以同时解决热湿地区室内温度和湿度过高的问题。
其主要优点有:1.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辐射冷顶板采用反射材料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屋面光照下来的热量,而置换通风系统则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去,使得室内温度得到降低。
2.提高舒适度:热湿地区室内温度和湿度过高会导致人体不适,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3.节省能源:在热湿地区,空调的使用量很大,而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量,节省能源。
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系统热舒适性探讨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1 66( o ) — 1 — 2 0 — s42 so 02 0 0 o 3 6
L S S 僵 :T ! ^ N ON = I R r _ ^ AL (0 , I oF DI P ( / NT 、】 I ^】 oN 】| 1 ) | 0 I RT S IA : E , N’ Ⅱ , : 1
h ea i s i ewe n fcos o s kn farc n in s se a r lc mfr fh ma o y. t e rlt n hp b t e a tr ft i id o i o dto y tm d tema o o to u n b d o h i n h Ke y wor s: ip a e n e tlt n; hle eln tema o ot d d s lc me tv niai c i d c i g; r lc mfr o l i h
维普资讯
16 2
低
温 建
筑
技
术
20 年第 3 பைடு நூலகம்第 1 期) 08 期( 2 3
置 换 通 风 与 冷 却 顶 板 系统 热 舒 适 性 探 讨
姜允涛 王 ,
(.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哈尔滨
雪 李 晓冬 ,
10 9 ) 50 0
荷 和另一部分显热负荷n , ] 见图 1 。因此 , 通过适 当的设 计 , 可以在工作区获得 良好 的室 内空气质量 和热舒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