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审批最终版)
实施性施组

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说明(一)编制范围本施组编制范围为柞水至小河高速公路第23合同段(LK118+645~LK120+850、RK118+640~RK120+850)内的路基、桥梁、隧道主体工程及其附属工程。
(二)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基建程序。
2.满足建设单位招标文件工期、质量、环保等规定和要求。
3.选用科学、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能力。
4.充分考虑季节、气候影响,合理配置资源,均衡施工生产。
5.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
(三)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
2.招标答疑资料。
3.柞水至小河段高速公路第23合同段施工设计文件和图纸。
4.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高速公路的法规、标准、规范、规程。
5.施工现场踏勘的工程实际情况及相关施工调查资料。
6.本单位掌握的施工技术、具有的施工经验以及综合生产能力。
二、工程概况1.建设条件及技术标准阿(荣旗)北(海)西部大通道高速高速公路是交通部规划的“四纵四横”8条西部开发大通道之一,是纵贯我国南北的一条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的干线公路、拟建的西康高速公路柞水至小河段是其中的重要路段之一、是陕西省“米”字形公路主骨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陕南和关中及陕北三大经济区域、沟通陕西省南、中、北的重要公路通道。
建设项目为计算行车速度80km/h的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24.5m。
桥梁设计荷载为:桥涵荷载等级:公路-Ⅰ级;隧道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隧道建筑限界按80km/h,净宽10.25m、净高7.00m,行车道(含路缘带)为0.5+2³3.75+0.75宽8.75m,检修道宽0.75m。
2.工程规模及投资计划本项目路段起点位于柞水县北九里湾(K64+700),与正在建设的西柞高速公路终点衔接,途经柞水县城乾佑镇、下梁镇、石瓮镇、回龙镇、镇安县城永乐镇、青铜关镇,终于旬阳县小河口(K137+600),与拟建镇安至安康段高速公路起点相连,路线全长约73.0Km。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西南线磐安段1标初稿)(DOC90页)

磐安县西坑畈至南坑公路改建工程第1合同段(K0+000~K5+900)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初稿)浙江诚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线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八年一月二十八日目录一、工程概况、施工总体安排1.工程概况 (1)2.施工总体安排 (2)3.施工准备 (7)4.临时工程 (8)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1.路基工程施工 (9)2.桥梁工程施工 (14)3.隧道工程施工 (23)4.路面工程施工 (30)三、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工期保证体系 (37)2.工期保证措施 (38)四、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39)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0)五、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43)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44)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及框图 (46)2.环境保护措施 (47)3.水土流失防治 (47)4.保证措施 (47)七、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文明施工 (48)2.文物保护 (49)八、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1.项目风险预测 (50)2.项目风险防范 (50)3.事故应急预案 (50)九、其他应说明的事项1.资金保证措施 (57)2.与相关单位的施工配合措施 (57)3.民工工资、材料等款项的支付保障措施 (57)十、施工框图 (58)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一)西南线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招标文件。
(二)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清单、技术规范、合同条款等有关资料。
(三)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
(四)《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细则》(JTG F71--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2、编制原则(一)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二)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东、西线)剩余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0 施工承发包合同0.1、《陕西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试验段工程施工承发包合同》(TGF (2001)08-01);0.2、《陕西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第二试验段工程施工承发包合同》(TGF(2002)08-02-3);0.3、《陕西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第二试验段工程施工承发包合同》(TGF(2002)08-02-3(补充));0.4、《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西线施工承发包合同》(TGF(2003)08-03-1);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设计图》、《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预埋管线和洞室两阶段施工图》、《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预埋管线和洞室两阶段施工图(补充)》及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预埋管线和洞室两阶段施工图》;2、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工程指挥部《二次衬砌预埋管线及洞室技术交底会议纪要》及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衬砌断面变更设计图》;3、有关公路隧道施工规范、质量验评标准等;4、本单位工程现状、机械设备情况、管理水平、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和工期要求,本着“均衡生产、合理安排,统一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原则精心组织,结合我单位所具备的生产实力进行施组编制,以指导现场施工。
1.3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截止2004年3季度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东、西线)剩余工程(包括:开挖、支护、检铺底、衬砌、路面等分项工程的施工)。
我管段施工里程为:公路西线隧道YK64+825~YK69+335长4510m;以及东线隧道第一试验段K72+600~K74+180段长1580m,东线隧道第二试验段K67+796~K70+600段长2804m,东线隧道续建段K70+600~K71+320、K72+320~+600、K74+180~K74+280段长1100m。
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设计说

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组织设计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 2008.12.11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 (1)西秦岭隧道设计图 (2)西秦岭隧道施工组织。
(3)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
2.编制原则 (1)科学配置的原则 科学配置通风设施,风机型号,功率与风管直径必须配套,达到 低风阻,满足低损耗高送风量。
(2)经济合理的原则 理论计算隧道内需风量,风量以满足国家标准为原则,达到既满 足现场施工,又节约能源的目的。
(3)利用现有设施的原则 尽量利用现场现有的通风设备, 既达到合理利用又满足施工通风 的要求。
3.工程概况 3.1 工程地理位置 西秦岭特长隧道位于新建铁路兰渝线中段, 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重 镇—陇南市境内。
本段线路北起武都区外纳乡,向南经月照、洛塘止 于武都区枫相乡,线路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
西秦岭特长隧道段,线路自桔柑站引出,向西南跨白龙江及国道 212 后上坡穿范家坪隧道,在该隧道出口端利用曲线变线间距并上跨 潘家沟至西秦岭特长隧道进口, 然后线路以人字坡穿西秦岭隧道至老 盘底出口,尔后线路下跨省道 206、规划武灌高速及洛塘河并变线间 距后穿杨家山隧道引入洛塘河车站。
西秦岭隧道全长 28.236km,为2两条单线隧道。
3.2 工程范围和主要工程量 3.2.1 工程范围 本标段为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西秦岭特长隧道工程 XQLS2 标, 长 28.793km。
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资料的标段划分, 本标段的工程范围为: 从西秦岭隧道左线进口 DK395+116 开始, 经西秦岭隧道左线至左线出 口 DK423+352,再由西秦岭隧道左线出口至洛塘河大桥 DK423+915。
主要通风重点有西秦岭隧道左线、店子坪斜井、罗家理斜井、右线部 分里程。
3.2.2 主要工程量隧道主要工程量见表 1 所示。
表 1 西秦岭特长隧道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 类别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西秦岭隧道左线正洞延长米26535 单线隧道右线正洞延长米1893右线正洞延长米8463.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3.3.1 工程地质 本标段线路走行于秦岭高中山区,山体陡峻,地势总体趋势北陡 南缓,沟谷深切多呈“V”字形。
秦岭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秦岭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秦岭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位于中国华北和西南地区之间,全长约1500公里,宽约100-150公里。
秦岭山脉横亘于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河南等省份,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具有重要的生态、水源、地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重价值。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秦岭山脉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开展秦岭保护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程为秦岭保护工程,主要包括植被恢复、水源保护、生态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内容。
工程范围涉及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湖北省、河南省等省份的秦岭山脉部分地区。
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周期为三年。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组织结构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成立秦岭保护工程指挥部,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指挥部下辖五个施工分区,分别为陕西分区、甘肃分区、四川分区、湖北分区和河南分区。
各分区设有一个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分区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此外,指挥部还设立若干个施工队伍,承担具体的施工任务。
2. 施工管理(1)施工进度管理:根据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制定各分区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同时,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控和调整,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2)施工质量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等环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4)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施工技术(1)植被恢复技术:采用人工造林、封禁抚育、草地改良等技术,恢复秦岭山脉的植被。
(2)水源保护技术:实施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水质监测等措施,保护秦岭山脉的水源。
(3)生态治理技术: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秦岭山脉的生态问题。
(4)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监测预警、防治工程等,防止秦岭山脉的地质灾害。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 施工组织设计..................................................................................................................... 1-1 1.1施工条件....................................................................................................................... 1-11.1.1工程条件................................................................................................................. 1-11.1.2自然条件................................................................................................................. 1-4 1.2料场选择与开采 ......................................................................................................... 1-131.2.1可研审查意见....................................................................................................... 1-131.2.2料场选择............................................................................................................... 1-131.2.3料场开采............................................................................................................... 1-19 1.3施工导流..................................................................................................................... 1-191.3.1水文特性............................................................................................................... 1-191.3.2导流标准............................................................................................................... 1-20 1.4主体工程施工............................................................................................................. 1-201.4.1概述....................................................................................................................... 1-201.4.2施工支洞............................................................................................................... 1-211.4.3主隧洞工程施工................................................................................................... 1-331.4.4 控制闸工程.......................................................................................................... 1-431.4.5控制闸交通洞....................................................................................................... 1-441.4.6 金属结构安装...................................................................................................... 1-44 1.5施工交通运输............................................................................................................. 1-451.5.1 对外交通运输...................................................................................................... 1-451.5.2 场内交通运输...................................................................................................... 1-47 1.6施工工厂设施............................................................................................................. 1-481.6.1砂石加工系统....................................................................................................... 1-481.6.2混凝土拌和站....................................................................................................... 1-501.6.3综合加工厂........................................................................................................... 1-501.6.4 机械保养厂.......................................................................................................... 1-501.6.5 炸药库.................................................................................................................. 1-511.6.6 施工供风、供水.................................................................................................. 1-51 1.6.1 施工供电.............................................................................................................. 1-51 1.6.8 施工通信.............................................................................................................. 1-52 1.1施工总体布置 ............................................................................................................. 1-52 1.1.1布置原则............................................................................................................... 1-52 1.1.2分区规划............................................................................................................... 1-53 1.1.3土石方平衡及堆渣规划....................................................................................... 1-54 1.1.4工程占地............................................................................................................... 1-55 1.8施工总进度................................................................................................................. 1-56 1.8.1编制依据和原则................................................................................................... 1-56 1.8.2 施工分期.............................................................................................................. 1-57 1.8.3 施工总进度.......................................................................................................... 1-57 1.9主要技术供应 ............................................................................................................. 1-59 1.9.1 主要建筑材料...................................................................................................... 1-59 1.9.2 劳动力供应.......................................................................................................... 1-60 1.9.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601 施工组织设计1.1 施工条件1.1.1工程条件1.1.1.1工程地理位置秦岭隧洞工程黄三段为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的组成部分,该工程南起黃金峡枢纽左岸坝后泵站压力管道出水闸,北至三河口枢纽右岸坝下游300m附近的控制闸,全长16.48km。
施工组织设计(陕西的五化‘标准化管理措施’)

九、施工组织设计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工程概况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环绕西安、咸阳两大城区,起自临潼区零河以北,设枢纽立交与连霍高速公路相接,止于户县谷子硙,设枢纽立交接京昆高速。
路线全长约122.27km(含9km新西宝共线段),主线为双向交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34.5m。
路面标划分三个标段,各标段工程内容如下。
1.1.1 LM-1标段标段起讫里程:K0+000~K41+431.7,路线全长41.431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沥青路面1605千m2,基层1243千m2,底基层1009千m2,如下表。
表1.1 LM-1标主要工程内容表1.1.2 LM-2标段标段起讫里程:K41+300~K74+300,路线全长33km,断链:K41+431.7=K41+300,短链131.7m。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沥青路面1244千m2,基层1399千m2,底基层1177千m2,如下表。
1.1.3 LM-3标段标段起讫里程:K74+300~K121+778,路线全长47.478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沥青路面1562千m2,基层1250千m2,底基层1005千m2,如下表。
1.2总体施工目标1.2.1工期目标按照资格预审文件的要求,计划总工期24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10月1日,计划交工日期:2015年9月30日。
其中备料期8个月: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施工期16个月: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
1.2.2质量目标标段工程交工验收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质量评定:优良。
路面坑槽、车辙等病害和桥梁伸缩缝等早期破坏等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实现实体工程“三年无病害、设计使用年限内不大修”的目标。
质量抽检单点合格率达到93%以上,关键指标合格率达到96%以上,弱项指标合格率达到91%以上。
1.2.3安全目标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质量事故,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目标。
施工组织设计(9.3修改)1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西线)西安端洞口基底注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康公路秦岭隧道工程指挥部二00四年九月目录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 (1)1。
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范围 (1)2 工程概况 (1)2.1 工程简介 (1)2。
2 注浆设计技术参数 (2)2.3 施工条件 (2)2。
4 注浆工程主要工程数量 (3)3组织机构设置 (3)4机械设备、材料投入情况 (5)5 施工工期 (5)6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5)6.1 总体施工方案 (5)6.2 施工工艺流程 (6)6。
3 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6)6.4 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 (7)7 质量保证措施 (8)7.1 质量目标 (8)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西线)西安端洞口基底注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1。
1编制依据1、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设计图》;《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西安端洞口段基底注浆加固图》,图号DK—01(变)~ DK—04(变);2、有关公路隧道施工规范、质量验评标准等;3、本单位工程现状、机械设备情况、管理水平、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
2编制原则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和工期要求,本着“均衡生产、合理安排,统一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原则精心组织,结合我单位所具备的生产实力进行施组编制,以指导现场施工。
1.3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公路西线隧道YK64+821~+852段长31m 范围内的基底注浆加固施工。
2 工程概况2。
1 工程简介西安安康高速公路以终南山特长隧道横穿秦岭,该隧道全长18。
02Km,公路隧道(西线)西安端洞口段(YK64+821~+852)位于第四系崩积的块石体上。
根据勘探与工程地质调查,隧道进口处为变质地层,属上元古界混合片麻岩,表层节理裂隙发育,形成大小孤石及块石,物理风化严重,隧道洞口仰拱以下均为块石土,空隙大,空隙内有部分充填物,以块石作为地基土,为了确保地基的稳定,对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第一节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1)1编制依据 (1)2 编制原则 (1)3 编制范围 (1)第二节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主要技术标准 (2)3 自然特征 (2)3.1 地形地貌 (2)3.2 气象特征 (2)3.3 地震动参数区划 (3)4 西秦岭特长隧道 (3)4.1 概况 (3)4.2 工程地质特征 (3)4.3 水文地质特征 (7)4.3.1 地下水分布特征 (7)4.3.2 隧道涌水量预测 (8)4.4 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 (9)4.4.1特殊岩土 (9)4.4.2不良地质 (9)5、范家坪隧道 (9)5.1 概况 (9)5.2 工程地质特征 (10)5.3 水文地质特征 (10)5.3.1 地下水分布特征 (10)5.3.2 隧道涌水量预测 (10)5.4 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 (10)6 潘家沟中桥 (11)7 工程建设条件 (11)7.1 交通运输条件 (11)7.1.1 铁路 (11)7.1.2 公路 (11)7.1.3水路 (11)7.2 沿线建筑材料分布 (11)7.3 沿线水、电燃料等可利用资源情况 (12)7.3.1 施工用水 (12)7.3.2 施工用电 (12)7.3.3 施工用燃料 (12)8 主要工程数量 (12)第三节管理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质量目标 (12)2 安全目标 (12)3 工期目标 (12)4 环保、水保目标 (12)5 文明施工目标 (13)第四节现场组织机构设置 (13)1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区段划分 (13)2 技术专家组与专家系统 (13)第五节施工场地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施工场地布置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汽车运输便道 (17)2.1 改扩建便道 (17)2.2 TBM运输主干道 (17)3 TBM施工场地布置及主要临时设施 (18)3.1 TBM组装及施工场地 (18)3.2 主要生产设施布置 (18)3.2.1 仰拱预制厂 (18)3.2.2 混凝土生产设施 (18)3.2.3 材料存放场 (18)3.2.4 TBM配件库 (18)3.2.5 综合材料库 (18)3.2.6 刀具维修间 (19)3.2.7 加工车间 (19)3.2.8 机车修理间 (19)3.2.9 油库 (19)3.2.10 配电房 (19)3.2.11 临时碴场 (19)3.3 主要生活设施布置 (19)3.4 TBM施工临时设施数量 (19)4.1 钻爆法施工、生活用水 (19)4.2 TBM施工、生活用水 (19)5 施工用电 (20)5.1 钻爆法施工用电 (21)5.2 TBM施工段用电 (21)5.2.1 方案总述 (21)5.2.2 高压开闭所 (21)5.2.3 洞内电缆布设 (22)5.2.4 电缆选型 (22)5.2.5 加装地点的选择 (22)5.2.6 馈线自动调压变压器 (22)5.2.7 洞内同步衬砌供电 (22)5.2.8 洞口施工场地供电 (22)5.2.9 配套设施供电 (22)5.2.10 应急发电站 (23)5.2.11 TBM施工供电电气设备统计 (23)5.3 照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生活用电 (24)5.5 变压器及发电机布置 (24)6 混凝土生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砂石料生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加工修配厂 (25)8.1 钢筋加工场 (25)8.2 木材加工场 (25)8.3 机械修配厂 (25)9 空压机站 (25)10 仓储设备 (26)10.1 综合仓库(材料堆放场) (26)10.2 油料库 (26)10.3 火工品库 (26)11 临时房屋及公用设备 (26)11.1 项目经理部 (26)11.2 各施工队驻地布置 (26)12 试验室 (26)13 消防设施 (26)14 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 (26)16 弃碴场 (27)17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7)第二章施工进度安排 (27)第一节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27)第二节进度指标分析 (28)1 正洞TBM掘进指标分析 (28)1.1 TBM施工区段及长度 (28)1.2 TBM掘进进度要求 (28)1.3 影响TBM施工进度的因素分析 (28)1.4 TBM实际月进尺计算 (28)1.5 TBM施工段同步衬砌进度指标分析 (30)1.6 TBM通过段进度分析 (30)2 正洞钻爆法掘进指标分析 (30)3 正洞衬砌进度分析 (31)4 斜井掘进进度分析 (31)5 综合统计施工进度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各专业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32)第四节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图、进度横道图 (33)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3)第一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33)1西秦岭隧道施工方案 (33)1.1 西秦岭隧道钻爆法施工方案 (34)1.2 西秦岭隧道TBM法施工方案 (35)1.2.1 总体施工方案 (35)1.2.2 分项施工方案 (36)2 范家坪隧道施工方案 (38)3 桥梁施工方案 (38)3.1挖井基础 (39)3.2 钻孔灌注桩基础 (39)3.3 承台 (39)3.4 墩台身施工 (39)4 电力施工方案 (39)5 内业资料 (40)第二节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法及工艺 (40)1 西秦岭隧道、范家坪隧道钻爆法开挖及支护 (40)1.1 洞口 (40)1.2 明洞 (40)1.3 洞门 (40)1.4 洞身开挖 (40)1.4.1 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41)1.4.2 全断面法开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 台阶法开挖 (41)1.4.4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开挖 (41)1.4.5 中隔壁法开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6 连拱隧道段开挖 (45)1.4.7 燕尾段隧道开挖 (46)1.4.8 拆卸洞 (46)1.5 超前支护 (47)1.5.1超前长管棚 (47)1.5.2 超前小导管 (49)1.6 系统支护 (50)1.6.1 中空注浆锚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2 砂浆锚杆 (51)1.6.3 钢筋网 (51)1.6.4 喷混凝土 (51)1.6.5 钢架 (53)2 西秦岭隧道TBM法开挖及支护 (53)2.1 TBM及皮带机选型 (53)2.1.1 TBM选型 (53)2.1.2 皮带机选型 (61)2.2 TBM监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监造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监造的主要内容 (66)2.3 TBM运输 (66)2.3.1 TBM运输的特殊性 (66)2.3.2 运输方式 (67)2.3.3 运输线路 (67)2.3.4 姚渡至出口工地公路整修 (67)2.4 TBM组装调试 (67)2.4.1 组装调试准备工作 (67)2.4.2 组装调试基本要求 (70)2.4.3 主机(含连接桥)组装 (71)2.4.4 后配套组装 (77)2.4.5 调试 (78)2.4.6 组装调试注意事项 (78)2.5 TBM步进 (78)2.5.1 TBM步进方案 (78)2.5.2 组装后的步进 (79)2.5.3 罗家理斜井钻爆段步进 (80)2.6 TBM试掘进 (80)2.6.1 TBM试掘进 (80)2.6.2 试掘进组织 (81)2.7 TBM掘进施工 (81)2.7.1 TBM掘进施工工艺特点 (81)2.7.2 TBM掘进作业 (82)2.7.3 仰拱铺设 (83)2.7.4 初期支护 (83)2.7.5 超前支护 (85)2.7.6 TBM掘进施工导向与纠偏 (86)2.7.7 TBM在不同围岩中掘进参数选择 (87)2.7.8 到达段TBM掘进施工方法 (89)2.8 TBM及连续皮带机维修保养 (89)2.8.1 TBM维修保养组织机构与职责 (89)2.8.2 TBM设备管理制度 (90)2.8.3 状态监测与维修保养 (90)2.8.4 刀具的检查与更换 (102)2.8.5 罗家理斜井段TBM全面维修保养 (103)2.8.6 配件管理与保障供给 (104)2.9 TBM拆卸 (104)2.9.1 拆卸方案 (104)2.9.2 拆卸准备工作 (104)2.9.3 TBM拆卸 (107)2.9.4 连续皮带机与斜井皮带机拆卸 (107)2.9.5 通风软管与高压电缆拆除 (108)2.9.6 拆后洞内运输 (108)2.9.7 注意事项 (108)2.10 TBM施工测量 (109)2.10.1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109)2.10.2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110)2.10.3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110)2.10.4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111)2.10.5 贯通测量 (111)2.10.6 TBM掘进导向与纠偏 (111)2.11 TBM施工技术措施 (113)2.11.1 超前预报 (113)2.11.2 正确的施工措施 (113)2.11.3 合理选择掘进参数 (113)2.11.4 TBM完好率保证措施 (113)2.11.5 提高工时利用率 (114)3 斜井开挖及支护 (114)4 平导、横通道开挖及支护 (114)第三节隧道出碴运输 (114)1 隧道钻爆法出碴运输方法 (114)2 隧道TBM皮带出碴与施工材料运输 (114)2.1 连续皮带机出碴 (115)2.2 施工材料运输 (121)第四节隧道防水及结构衬砌施工方法及工艺 (126)1 排水管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