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五星北金多金属矿普查地质背景及找矿标志
黑龙江省下嘎来奥伊河铅锌多金属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深部找矿预测

黑龙江省下嘎来奥伊河铅锌多金属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深部找矿预测收稿日期:2023-04-15;修回日期:2023-05-1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科研项目(HKY202301);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GA21A20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资助项目(LNTU20TD-14)作者简介:李 敏(1985—),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E mail:331935708@qq.com 通信作者:赵忠海(1984—),男,副教授,博士,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床学研究工作;E mail:zhaozhonghai@lntu.edu.cn李 敏1,张子实2,赵忠海2,崔晓梦2,周佳峥2,李成禄3,杨元江3(1.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3.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摘要:为了实现下嘎来奥伊河铅锌多金属矿床深部找矿预测,根据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资料,采用Micromine三维建模软件对深部地层、矿体等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实现了深部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透明化,运用“立方体预测模型”和找矿信息量法对矿区多源地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最终在矿区内圈定了铅锌矿找矿靶区3处、磁铁矿找矿靶区4处,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深部找矿预测;下嘎来奥伊河;铅锌多金属矿床;找矿靶区;深部地质体 中图分类号:TD15 P618.2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1-1277(2023)07-0037-11doi:10.11792/hj20230706引 言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任何形态的社会发展都离不开矿产资源。
随着已知浅、富矿逐步枯竭,亟须找寻深部矿。
当前国内主要找矿方向由地表矿和浅部矿转为隐伏矿和深部矿,隐伏矿预测在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传统地质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要求,要想实现新的找矿突破,必须采用新的观念和理论,并结合新的技术和方法。
掉冰湖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21 0 2年 4月第 4期
依吉密河床大致 吻合 , 北东 向延伸 , 呈 区内长约 2 3 k m。该断 层在 地貌 特征 上 表 现为 河 谷 不对 称 , 侧 北 高 陡 , 层 三 角面 发 育 , 侧低 缓 , 系发 育 , 断 南 水 主流 、
支 流 与分 支 流 构 成 矩 形 水 系 网 。断 层 两 侧 岩 石 破 碎 , 理发 育 , 岗岩 中眼 球状 构 造 发 育 , 部 形 成 节 花 局
S ra . 1 eilNo 5 6 Ap i.2 1 rl 0 2
现
代
矿
业
总 第 56期 1
2 1 年 4月 第 4期 02
MORDE NI N MI NG
掉 冰湖钼 矿 床 地质 特 征及 找 矿潜 力 分 析
李 慧 江 峰
( 黑龙 江省有 色金属地质勘查七 。三队 )
世 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 岗岩 ( 3 和晚 T. 1 ) J1 三 叠世一 早 侏 罗 世 中细 粒 黑 云 母 正 长 花 岗 岩 ( T. J ) 。其中中细粒似斑状黑 云母二长花 岗岩分布 于区内西部和南部 , 总体走 向 N E展布 , 其 N 呈岩基
状产 出 。中细粒 似斑 状黑 云母 二长花 岗岩 与本 区的
7 。呈 北东 3 。 4 。 布 , 0, 5 ~ 5展 断续 长约 1 m。 5k
究在查 明区内地层、 侵入岩、 构造的产 出、 分布、 岩石 类型、 变质作用等特征 , 深入研究与成矿有关 的地质 体和构造的同时 , 对该矿床 的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进
行 归纳 总结 , 对该 区找矿潜 力进行评 价。 并
掉冰湖钼矿床位于黑龙江省铁力市西北3 m, Ok
找矿潜力分析样板

找矿潜力分析(参考):1、成矿区带:本区处于。
成矿带,具形成金、银多金属矿的良好地质条件。
2、本区成矿条件分析。
如地层矿元素背景值高、岩浆岩广泛分布、构造发育、热液蚀变强、有利成矿部位。
3、发现有工作价值的物、化探异常,简介:如分布情况、规模、变化趋势或连续情况、异常值高、套合好。
经查证可能会发现新的矿体。
4、成矿事实。
已发现。
矿体(带),控矿破碎带规模大、矿体控制程度低,进一步控制会扩大矿床规模。
5、类比。
典型矿床,本区与之有相同的成矿地质背景(或处于同一成矿带),简述其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床类型和特征,与本区相似。
有形成大中型矿的地质条件。
立项依据,在找矿前景分析的基础上,说明有必要工作,与找矿前景分析有所不同。
列上几点,不要罗嗦。
可补充研究价值,如有必要加强本区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了解本区域矿化分带和矿化富集特征,建立找矿模型,指导区内找矿。
另外可补充政策性的规划或导向。
成果与认识:3、岩浆岩4、变质岩5、地球化学特征6、典型矿床特征7、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8、找矿前景分析(1)调查区地处东昆仑北部Fe、Pb、Zn、Cu、Co、W、Sn、Au成矿亚带。
区内分布的晚三叠世鄂拉山组上存在银多金属的成矿事实,在晚三叠世鄂拉山组地层中圈出8条蚀变破碎带,在其中见有较好的银、铅矿体。
该套火山岩沿北西向断裂延入调查区。
已发现的兴海县鄂拉山口铜铅锌矿点、兴海县在日北沟铜铅锌矿点和都兰扎麻山南坡银多金属矿床等,均产于鄂拉山组火山岩地层中。
该火山岩地层成矿条件有利,加之断裂构造发育,热液蚀变强烈,形成本区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2)调查区经1/5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数个有工作价值的水系综合异常。
经对HS6、HS11、HS12三个异常的初步查证,均已发现银、金多金属矿体,目前作进一步控制。
由于本区矿产勘查工作程度低,调查区内的其余HS3、HS7、HS17异常尚未查证。
这些异常分布处均已发现矿化破碎蚀变带,成矿条件有利,有较大找矿潜力。
三道沟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三道沟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卢玉浪,陈明阳(黑龙江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摘 要:三道沟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大兴安岭弧盆系(Pt3-Pz)龙江—塔溪岩浆弧(D-P3),中生代(T3-K)处于松嫩盆地边缘嫩江深断裂西侧的北东向龙江隆起带上。
岩浆活动强烈,构造—成矿环境与内蒙突泉—林西极其相似,是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银)矿、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的重要区域。
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的研究,认为该区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模式,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在该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示范。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18-0071-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gold deposits in Sandaogou areaLU Yu-lang, CHEN Ming-yang(Heilongjiang Mining Group Co., Ltd., Harbin 150090,China)Abstract: The tectonic position of Sandaogou area is located in Longjiang tahi magmatic arc (D-P3) of Daxing'anling arc basin system (Pt3-Pz), and the Mesozoic (T3-K) is located in the ne Longjiang uplift belt to the west of Nenjiang deep fault on the edge of Songnen basin. It is an important metallogenic area of epithermal gold (silver) deposit and porphyry copper molybdenum deposi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the mining area,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area is a fracture zone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model with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 which provides a demonstration for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in the area.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criteria1 区域地质特征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依次为: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上统林西组(P3ιn),白垩系下统龙江组(K1ι)、光华组(K1gn)、甘河组(K1g),第四系(Q4)。
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析

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析文耀辉【摘要】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处于星星峡一明水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但由于区内工作程度低,多年来找矿一直没有很大突破.笔者以矿区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首先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重点对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找矿方向进行研究.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后认为本区沿弧形构造线在岩体周边接触带部位及其附近的断裂构造裂隙中找矿是扩大区内远景的主要方向.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扩大资源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8(070)002【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作者】文耀辉【作者单位】宝鸡八方山铅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鸡7217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5数十年来对已探明资源的高强度消耗加上勘查投入的不足,我国许多矿山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危机。
后备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是许多矿山面临的重要任务[1]。
笔者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并参考前人工作成果,对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合成熟的控矿理论和成矿理论成果,确定有价值的找矿方向[2]。
1 成矿地质背景[3]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北东缘,库鲁克塔格—星星峡大陆碰撞带东段的塔里木板块中央变质地体的中部。
由于加里东期,特别是华力西期岩浆岩强烈的侵入活动,致使长城系和蓟县系变质岩大量被破坏和吞蚀,分布极为零乱。
构造线基本沿北东东向展布,由北部的沙泉子断裂和南部的尖山子断裂所控制(图1)。
图1 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区域地质图Fig.1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Dahongshanbei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1—冲积砂质黏土、洪积砂砾;2—灰质白云岩、结晶灰岩;3—白云质大理岩、二云石英片岩;4—海西中期花岗闪长岩;5—海西中期闪长岩;6—加里东旋回花岗岩;7—矽卡岩化、花岗岩脉;8—隐伏断层;9—地质界限、产状;10—铜、铅矿点;11—钨钼矿2 矿区地质概况2.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主要有: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尖山子组下亚组的变质岩(Jx1t)和第四系全新统(Q4)。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寒月林场一带区域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寒月林场一带区域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摘?要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寒月林场一带区域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关键词化探;找矿;特征;前景中图分类号 p6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52-0207-01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寒月林场一带化探异常是经2009年1:5万化探和1:2万土壤逐步筛选出来的。
这些地段所处地质背景、矿化蚀变特征均表明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现以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为特征总结其规律性,为在本地区提出找矿方向。
1 区域地质背景寒月林场一带大地构造位于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ⅰ级),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亚ⅰ级),五星~关松镇中间隆起带(ⅱ级)向阳褶皱束(ⅲ级)中东部。
区内出露地层较单一,为第四系全新统(qh)沉积,分布于河床及沟谷,按成因分为冲、洪积和沼泽堆积两种类型。
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经历了古亚洲洋演化阶段和滨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演化两大发展阶段。
依据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构造变动等特征划分了5个构造小区。
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侵入岩主要表现为大面积分布的早白垩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k1ηγ),晚三叠世:中细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t3ξγ)、中细粒含角闪石似斑状二长花岗岩(t3ηγ)、中细粒石英二长岩(t3η0)、中细粒花岗闪长岩(t3γδ);中奥陶世中细粒似班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o2δγ)。
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2.1 区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2.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做偏度、峰度检验,该分布检验采用采用对数计算,置信度为0.05;通过图解和数值分析只有au、ag、mo呈正态分布,pb近似正态分布,其他元素均为非正态分布。
区内中ag、mo、pb、zn、w等元素较富集,as、bi、cu元素略高或接近,而au、sb等元素则在区内中较贫化。
对测区元素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bi—cu—hg—w—as —au—mo—zn—sb—ag—pb,由此可见极有可能成矿的元素是bi、hg、cu、zn、w、mo。
黑龙江省嫩江县嫩北农场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前景探析

黑龙江省嫩江县嫩北农场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前景探析作者:刘继光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36期[摘要]嫩北农场处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县境内北部,位于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西坡过渡地带,地质单元处于晚元古代新开岭隆起与多宝山中加里东期岛弧区结合部和中生代坐虎滩火山-沉积盆地西部边缘构造叠合部位;区域成矿上位于罕达气-红叶家铜(钼)、金成矿带的西南段,是成矿的有利地段,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本文对嫩北农场地区金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前景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嫩北农场地区+金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找矿前景中图分类号:TP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6-0121-01一、区域地质背景1、地层嫩北农场地区地层区划属于天山-兴安岭地层区兴隆-罕达气分区罕达气小区,本地区上地层单元主要有:上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组,奥陶系上统裸河组,三叠系上统白山组,白垩系下统龙江组、九峰山组、甘河组,白垩系上统福民河组、嫩江组,第三系中新统西山玄武岩组、中—上新统孙吴组,第四系中更新统白土山组、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五大连池玄武岩组、全新统高河漫滩冲堆积层、现代冲洪积层。
区内中新生代沉积地层在区内广泛分布,对早白垩世以前形成的钼、铜、金矿化可起到一定的掩盖保护作用。
2、岩浆岩.地区内出露岩浆岩主要有晚泥盆世侵入岩、早二叠世侵入岩、晚侏罗世侵入岩及早白垩世甘河期基性火山岩。
晚泥盆世侵入旋回划分一个侵入期次—即二长花岗岩组,呈规模较大的岩基状产出,主要岩石类型为: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碎裂硅化似斑状花岗岩。
该期侵入岩侵入上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组,并被中新生代地层所覆盖和被后期期侵入岩所侵入。
该期侵入岩具有碎裂硅化蚀变,与金矿化和铅矿化关系密切,在科洛河见岩金矿化,在嫩北农场九队见铅矿化。
早二叠世侵入旋回划分为三个侵入期次—即细粒闪长岩组、中细粒花岗岩组、中细粒钾长花岗岩组。
黑龙江省尚志市某普查区找矿线索初探

简要论 述 。 关 键词 : 测量误 差 ; 系统误 差 ; 随机 误差
1概述 中。 例如: 对匣定系统误差消除法 , 可采用异号法 , 即改变测量中的某些 在我们 日 常工作中, 经常提及测量误差 、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等专 条件 , 例如测量方向、 电压极性等 , 使两种条件下的测量结果 中的误差 业名词 , 那么究竟它们是如何定义和理解的呢? 符号相反, 取其平均值 以消除系统误差。交换法, 即将测量 中的某些条 依据 JF O 1 19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 I0 — 9 8《 ,测量误差的定义是 件适当交换 , 例如被测物的位置相互交换 , 设法使两次测量中的误差源 “ 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真值”实际工作中测量误差又简称误差。“ , 测量 对测量结果的作用相反 , 从而抵消了系统误差。替代法 , 即保持测量条 结果是指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是客观存在的量的实验表 件不变 , 已知量值 的标准器替代被测件再作测量, , 用一 使指示仪器的指 现, 仅是对测量所得被测量之值的近似或估计 , 它不仅与量本身有关 , 示不变或指零 , 这时被测量等于已知的标准量 , 达到消除系统误差的 目 而且与测量程序、 测量仪器、 测量环境及测量人员等有关。“ 真值是与给 的 。 定的特定量的定义相一致的值”它是通过完美的测量才能获得 的。一 , 对可变的系统误差的消除,合理地设计测量程序可以消除测量系 艘 隋况下 , 由于真值不能确定 , 测量误差是未知的, 实际上应用的是约 统的线 『漂移或周期性变化引入的系统误差。 生 定真值 , 这样便可以得到测量误差 。实际上无论是测量标准的标准值 , 2 下面说一下随机误差。 . 2 还是其他的约定真值 , 都是存在不确定度的, 所以得到的只是测量误差 随机误差是“ 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 ,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 的估计值。获得测量误差的估计值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得到测量结果 的 多次测量所得结果平均值之差” 。事实上, 多次测量时的条件不可能绝 修正值。 对地完全相 同, 多种因素的起伏变化或微小差异综合在一起 , 共同影响 2测量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不同性质的误差 而致使每个测得值的误差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所以随机误差可能 2 系统误差 , . 1 是指“ 在重复 l条件下 , 生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 限次测 确定的只是其估计值, 因为测量只能进行有限次数 , 就单个随机误差而 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它是在重复测量中保挣 叵定 言, 。 它没有确定的规律 l; 生 但就整体而言, 却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随机 不变或可按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由于只能进行有限次数 误差一般是 由影响量的随机时空变化引起 的,它们导致重复测量 中数 的重复测量 , 真值也只能是用约定真值代替 , 因此可能确定 的系统误差 据的分散 性。测量结果的重复 l就是由于所有影响测量结果 的影响量 生 也只是估计值。 系统误差的来源可以是已知或未知的, 那么怎样发现系 不能完全保挣匣定而引起的。 统 误差 呢? 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性 , 主要可归纳为对称性 、 有界性和单峰性 。 2 .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 同—个被测对量 ,8听得测量 对称陛是指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误差, .1 1 I 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地。即 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可以发现并得到恒定的系统误差的 测得值是以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为中心而对称分布的。由于所有误差代 估计值。 数和趋近于零 , 故随机误差又具有抵偿陛。 有界『是指测得值误差的绝 生 2. .2在测量条件改变时, 1 例如随时间、 温度等街道条件改变时按某 对值不会超过一不定期的界限, 也即不会出现绝对值很大的误差。 单峰 确定的规律变化, 可能是线性的或非线性地增长可减小, 就可以发现 性是指绝对值小的 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数 目 , 多 也就是测得值是以 测量结果 中存在的可变的系统误差。 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为中心而相对集中地分布。 通常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随机误差是在重复测量中按不可预见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 () 1采用修正的方法 : 对系统误差的已知部分 , 用对测量结果进行 量。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反映于测量值的分散l 即测量重复性。测量 生, 修正的方法来减小系统误差 。修正系统误差的方法包括在测量结果上 重复『是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 的,当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 生 加修正值 ; 对测量结果乘修正因子 ; 画修正曲线; 以及制定修正值表等。 量结果时,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偏差是测量值实验标准偏差的 1倍 ( / n 例如 : 测量结果为 2 ℃, 0 用计量标准测量的结果是 2 . 则已知系统 为测量次数 )因此 , 01 ℃, , 当重复 『较差时增加测量次数 , 生 可以减小测量 的随 误差的估计值为 一 . 也就是说修正值是 + ℃, 0 ℃, 1 1 已修正测量结果等 机误差 。但随测量次数的进一步增加 , 算术平均值 的实验标准偏差减 于未修正测量结果加修正值。即已修正测量结果为 2 %+ .℃= l 小的程度减弱 , 0 01 2 ℃。 相反会增加人力 、 时间和仪器 的磨损等问题 , 以一般 所 () 2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 例 取 3 2 ~ 0次为宜 。 如在使用仪器时 , 应该对中的未能对中, 应该调整到水平 、 垂直或平行 总之测量误差包括 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 从概念上存在以下公 理想状态的未能调好等等, 都会带来系统误差 , 操作者要仔细调整 , 式 : 以 测量误差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通常情况下测量误差 、 系统误差 便减小误差等。 和随机误差都是理想的概念 眭术语 ,不可能通过测量得到它们的准确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使系统误差抵消而不致带入测量结果 值 。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星北金多金属矿普查地质背景及找矿标志杨贵强,赵国君(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研究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摘 要: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前中生代本区属于小兴安岭 ̄张广才岭弧盆系之伊春~延寿岩浆弧,伊春陆表海;中生代以来属于小兴安岭~佳木斯岩浆弧,小兴安岭 ̄张广才岭俯冲 ̄碰撞型侵入~火山岩带。
综合分析普查区地质背景及找矿标志,认为普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关键词:找矿标志;地质背景;伊春市五星北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6-0182-2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prospecting mark of the Wuxing North Gold Polymetallic Minein Yichu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YANG Gui-qiang, ZHAO Guo-jun(Heilongjiang General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Non-ferrous Metals,Harbin 150090,China)Abstract: The tectonic location of the work area is pre-Mesozoic Yichun-Yanshou magmatic arc of Xiaoxinganling-Zhangguangcailing arc basin system and Yichun epicontinental sea; since Mesozoic, it belongs to Xiaoxinganling-Jiamusi magmatic arc and Xiaoxinganling-Zhangguangcailing Subduction-Collision intrusive-volcanic belt.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the census area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rospecting area has good prospecting prospects.Keywords: prospecting indicators; geological background; Wuxing North, Yichun City1 地质特征普查区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漫长,地质构造复杂。
经历了早元古代兴东期古陆的形成,并形成稳定的变质结晶基底;加里东期~华力西期为陆缘增生演化阶段,早加里东期在古陆块的边缘拗陷区,形成早古生代裂陷盆地,形成区域侧向增生;中加里东期基性-酸性岩浆侵入使开始垂向增生;华力西期运动,陆缘又开始了裂陷盆地沉积,结束了垂向增生的历史,地壳演化由垂向增生向侧向增生转变,在华力西期晚期局部发育陆相火山活动并开始陆内凹陷沉积。
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受北东向五营~新青断裂影响,形成中生代早期断陷盆地构造,中酸性岩浆活动强烈;中生代中期火山活动强烈,地质构造发展进入滨太平洋边缘活动阶段;新生代以后受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活动断裂的影响,地壳差异抬升形成现今的区域地质、地貌和构造景观。
普查区区域大地构造位于布列亚~佳木斯(佳木斯地块)和张广才岭造山带结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是各种矿产资源特别是金多金属成矿的有利地段。
(1)地层。
普查区地层由老至新分别为下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寒武统西林群五星镇组(∈1w)、下白垩统宁远村组(K1n)、和第四系(Q)。
下寒武统西林群五星镇组(∈1w):主要分布于普查区的南部,面积约6km2,呈近南北向展布,主要岩性为碳质大理岩、长英质角岩、碳质板岩等组成,岩石普遍遭受变质作用,主要的铁矿含矿建造。
下白垩统宁远村组(K1n):主要分布于普查区南部459高地一带,在区内出露面积约5km2,岩性主要为流纹岩及流纹质凝灰岩组成。
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汤旺河及其一级支流的河谷一级阶地之上的冲洪积堆积层,下部由砂砾石和砾石组成,上部由粉砂质砂土组成。
其中砾石、粗砂层所占厚度比例大,具有下粗上细的特点。
(2)侵入岩。
普查区侵入岩发育,均为中~酸性岩类,出露面积约50km2,多呈岩株状产出,形成时代主要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侵入岩由碱性花岗岩(T3-J1χγ)、二长花岗岩(T3-J1ηγ)、正长花岗岩(T3-J1ξγ)和碱长花岗岩(T3-J1χργ)组成。
(3)构造。
普查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断裂构造活动十分发育。
红星-清水河林场NW向压扭性断裂(F2),出露在普查区东部,是工作区规模较大断裂,在区内长7公里。
主体走向为北西向,断层所经地质体有下寒武统五星镇组、印支晚期正长~碱性花岗岩、二长花岗岩。
该断裂呈舒缓波状延展,总体倾向NE,倾角变化较大,总体较缓,局部较陡,可达70°。
南端在五星镇组探槽DTC4显示呈近SN向,断层倾向275°,倾角80°,断裂破碎带宽约5米左右,重力场表现为重力梯级特征,航磁等值线同形弯曲,遥感图像上局部河流呈肘状。
NNE向断裂:(F7),出露在普查区西部,断裂规模长>4km,穿越地质体为印支晚期晚三叠世碱长花岗岩。
红旗河断裂(F1),出露在普查区北部,断裂规模长7km,穿越地层为印支期碱性花岗岩。
产状210°<88°。
岩石断面见擦痕。
(4)矿化特征。
普查区矿化集中发育在五星镇组角岩、大理岩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接触带上,主要矿化有磁铁矿化、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根据普查成果圈定一条磁铁矿化带。
(下转184页)收稿日期:2019-08作者简介:杨贵强,男,生于1986年,汉族,大庆肇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查工程。
图1 测线3探测成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剖面属于二层结构,表层为覆盖层,由破碎矿物、土等构成,该覆盖层高程位于1700m~1710m;表层下面是基础矿层,矿层的电阻率分布范围在500Ω.m~5600Ω.m。
其中桩号段为0+55~0+85m 高程为1670m~1700m以及桩号段为0+145~0+165m高程为1675m~1700m的两个区域内的矿层电阻率相较于该深部矿层内其他区域的电阻率更低,电阻率分布范围主要在350Ω.m~800Ω.m,在桩号段为0+240~0+260m高程为1600m~1640m的区域内的矿层电阻率较低,电阻率分布范[1] 陈康,包建军,王伟.一种鲁棒的矿井接近探测定位算法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8,44(6):15-19.[2] 魏恒一,宋军.利用矿井震波探测技术圈定煤层侵蚀带[J].山东煤炭科技,2015(9):140-141.[3] 伍增强.定向钻进在矿井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6,28(3):86-88.[4] 杨金凤,庞炜,王世杰,闫宇蕾.瞬变电磁法在城市岩溶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4,42(12):88-93.[5] 宋伟健,刘权斌,闫涵,崔笑庚.瞬变电磁法在岩溶土洞发育区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18,36(05):59-60.围主要在1000Ω.m~1200Ω.m,由此推测该区域为矿体较破碎、裂隙发育地区。
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探测之后,结合深部矿井的钻井资料说明,验证了该段地质侵蚀区的存在,与瞬变电磁法勘查解释结果相符合。
可以得到瞬变电磁法(TEM)在深部钻井探测中效果较好,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勘探的目的。
3 结论本文中通过上述工程实例的资料解释,证实了瞬变电磁法在钻井探测中的可行性并突出了该方法在矿井深部区域探测中的特点。
并且将瞬变电磁法与钻井资料判断出裂隙发育区域位置,不仅对钻探工作量进行了优化和减少,节约了一部分成本,而且还能快速、高效的对异常地质体进行定量、半定量的解释。
由此可见,瞬变电磁法在钻井探测中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物探方法,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
(上接182页)磁铁矿化带:矿化带走向南北,位于Ⅱ区的18-26号勘探线64号~74号点之间,2条槽探控制,磁铁矿化带长1000m、宽200余米,但铁品位较低,槽探最高品位TFe 12%、mFe 6%。
矿化带赋存于流纹质凝灰岩中,矿化带西部为五星镇组角岩、大理岩及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碱长、二长花岗岩。
主要矿化为磁铁矿化、黄铁矿化,磁铁矿化呈小团块状分布于凝灰岩中,磁铁矿粒度非常细,黄铁矿化呈星点状分布。
(5)矿体特征。
普查区铁矿体的圈定采用一般工业指标,工业品位为ω(TFe)≥25%、最小可采厚度为1m、夹石剔除厚度为1m。
共圈定五条工业铁矿体,其中Ⅴ号矿体为普查区最大矿体。
矿体赋存于五星镇组角岩中,呈稠密㓎染状产出。
主要矿化为黄铁矿化、磁铁矿化、磁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
Ⅴ号铁矿体:地表出露矿体,位于Ⅳ号铁矿体下盘,是本区最大矿体,由TC124-2、TC128-1及ZK128-1三个工程控制,控制矿体长200m、延深80余米。
Ⅴ号铁矿体地表以矿(化)体形式出露,地表单工程最大厚度为10.00m、地表矿体平均厚度7.00m,槽探工程单样最高品位26.62%、平均品位TFe21.95%。
矿体深部主要由ZK128-1控制,钻孔穿越厚度7.50m,平均品位TFe 27.13%。
矿体呈长条状,产状6°∠60°。
矿石的结构: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磁铁矿被非金属矿物交代具有交代残余结构。
矿石的构造:矿石呈灰黑色,浸染状构造。
2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1)矿床成因。
通过观测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及类比相邻矿床,结合部分测试数据分析,认为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成矿过程,磁铁矿形成早于石英。
石英交代磁铁矿呈浸蚀、交代残余结构。
因此,矿床成因类型应为接触交代型。
(2)找矿标志。
根据普查区的找矿实践,从本区地质和地球物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总结出以下几项找矿标志。
①寒武系五星镇组地层与铁矿床关系密切,是主要的铁矿含矿建造,寒武系五星镇组为该类矿床成矿提供物质来源,同时又是该类矿床的主要载体。
②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成矿作用,其一,可在深部带来成矿物质;其二,为已固结的岩石中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和富集提供热源。
③晚三叠世岩浆岩与五星镇组地层的接触带为找矿标志之一。
④物探异常标志:呈高磁△T异常带及其梯度变化带,尤其是矿化蚀变带中高磁异常地段为最佳找矿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