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 扫描缺答案
江西省九江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省九江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四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
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出高品质的生活。
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
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令参观者心情放松,对搜查人体奥秘不仅充满了兴趣,更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相辅相成熏陶水火不容精巧B . 相得益彰陶冶水火不容精美C . 相得益彰熏陶格格不入精美D . 相辅相成陶冶格格不入精巧(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技术是高品质生活的基础B . 技术不应是坚硬的存在,而应是一种艺术C . 技术和艺术二者相结合就能满足人们的需要D . 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B . 不仅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更解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
C . 解脱了不仅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搜查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D . 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搜查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江西九江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春秋时期,我国思想家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
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也倡导以人为本,但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更多强调以个人为本;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不主张以个人为本,而是强调以群体为本,强调群体在价值上高于个人。
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看来,个体不能离群索居,一定要在群体之中生存生活,其道德行为也要在社群生活中增进。
超出个体的最基本社群单位是家庭,扩大而为家族、社区以及各级行政范畴,如乡、县、府、省,直至国家。
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特别重视家庭价值,而家庭是个体向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社群层级。
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不能高于社群价值,强调个人与群体的交融、个人对群体的义务,强调社群整体利益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思想家没有抽象地讨论社群,而是用“家”“国”“社稷”“天下”等概念具体表达社群的意义和价值;“能群”“保家”“报国”等众多提法都明确体现社群安宁、和谐、繁荣的重要性,凸显个人对社群和社会的义务,强调社群和社会对个人的优先性和重要性。
在表现形式上,对社群和社会优先的强调还通过“公—私”的对立而得以体现:个人是私,家庭是公;家庭是私,国家是公;社群的公、国家社稷的公是更大的公,最大的公是天下的公道公平公益,故说“天下为公”。
总之,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是在一个向社群开放的、连续的同心圆结构中展现的,即个人—家庭—国家—世界—自然,从内向外不断拓展,从而包含多个向度,确认个体对不同层级的社群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
《论语》讲“四海之内皆兄弟”,《礼记》提出“以天下为一家”。
如果说家庭关系是中国人的基本关系,则我国古人早就把家的概念、家的关系扩大、扩充了。
现代西方自由主义道德的中心原则是个人权利优先,主张人人有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从事活动,认为以一种共同的善的观念要求所有公民是违背基本个人自由的。
最新版高一语文题库 九江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哥特式教堂等。
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
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
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
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
《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
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
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
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
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
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
九江市第一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九江市第一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棵香椿树李桂芳春天来了,屋后两棵香椿树都萌出了嫩嫩的绿芽,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清香。
过些日子,就可以掐些芽子上街卖了。
香椿树旁,就是村里的核桃园。
此时,村主任刘光明带着一行人,正站在树下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
“歪嘴儿,你来一下。
”刘光明对着我吼。
我埋头在屋侧的菜园里忙活,举起锄头拼命挖,一下又一下。
耳边是锄头捎带的呼呼风声。
我假装没听见。
“歪嘴儿,喂,你聋了?赶快来一下!”刘光明大吼。
我依然埋头挖地。
“刘主任,你叫人家绰号,仿佛不太妥当哟。
”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我抬头好奇地看一眼。
那女人四十来岁,瘦瘦的,戴副眼镜,秀里秀气的,不像农村女人。
女人和刘光明三两步来到了我的菜园边。
我依然假装没看见。
“歪嘴儿,哦,不,张大财,这是县上派来的扶贫第一书记张书记。
”刘光明和那女人转到我的正面,站在地边,看着我。
我不得不停下飞舞的锄头。
“张大哥,您好!”女人朝我伸出手。
我很诧异,从来没有村组干部跟我握过手。
我没理她,拄着锄把站着,冷冷地说:“找我有啥事?”“是这样的,张大哥,你屋后是村里规划的核桃园,这两棵香椿树呢,有点……”“有点啥?树长在我家屋后,碍谁的事了?”我冷冷地说。
“遮着集体核桃园了,你没看见吗?”刘光明又暴跳如雷。
“刘主任,好好说话嘛。
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②微博在法制活动评选中获奖,这表明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兴媒体正成为提升法治思维、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渠道。
③高晓松的新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曲词深刻,以摧枯拉朽的势头刷遍朋友圈,真是无所不至。
④藏玉之人如过江之鲫,购玉之人也更仆难数,但赏玉之人却寥寥无几,许国文经过十多年的历练,其赏玉功力在圈内也是大名鼎鼎。
⑤我们在太平洋商场里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名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这是观照历史、根植现实的不刊之论。
A. ①②④B. ①④⑥C. ②④⑥D. ③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资金不限制用途,这大大增强了科研机构和智库团队负责人在资金管理使用上的自主权得以扩大B. 在消费升级以及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旅游产业正拉动经济增长、带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创业创新的“强劲引擎”,未来旅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C. 2016年,被冠以“网友制造”的“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等年度流行语瞬间蹿红,但又很快从舆论中降温D. 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
①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大白话,②我却知道,有不少人,③很多人并非为自己的感觉,④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去建构自己的人生与生活。
⑤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⑥成了他们生活的另一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A也许但是而且而是因此就B如果而甚至往往从而就C如果但是而且往往从而便D也许而甚至而是因此便A. AB. BC. CD. D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名句默写(1)《兰亭集序》用“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认为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九江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九江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我无意中触摸到父亲的手,这双长年累月劳作的手像石头一样粗糙,布满了沟壑般的口子。
B . 一个大国崛起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大国国民意识复苏,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都空前增强的时代。
C . 当前经济运行依然存在煤电油和其他重要资源供求紧张,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有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50%以上。
D . 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的灵魂。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首先要抓住学习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环节。
2. (2分) (2017高三下·江苏开学考) 下列三组是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书目,每组书目拟一个标题。
所拟标题与各组书目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武夷山脉》《中国地理百科》《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第二组:《不抱怨的世界》《积极思考的力量》《马克思传》《哲学的故事》第三组:《白鹿原》《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人,那些事》《风中的院门》A . 钟灵毓秀他山之石人间百态B . 自然风物人生智慧人间百态C . 钟灵毓秀人生智慧百家争鸣D . 自然风物他山之石百家争鸣3. (2分)(2017·广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连续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后,篮球队员们累得如吴牛喘月,但为了能在高中篮球联赛上取得好成绩,大家都毫无怨言。
②苏轼是一代文豪,也是一代书法名家,他常常以诗赠人,其诗又借其书法得以传播,诗与书相辅而行,深受后世推崇。
③这只闯入村庄的大棕熊,把村民储存食品的柜子翻了个遍,大快朵颐,毫无顾忌,饱餐一顿后扬长而去,真令人哭笑不得。
④虽然社会各界对具备认知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可能存在的威胁莫衷一是,但都认同2016年是“认知计算元年”这一说法。
⑤一些城市在明知自身不适合或者没有能力的情况下,却偏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设地铁,最后得不偿失,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江西省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2.0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歌当哭(dàng) 浸渍(zé) 弄堂(nòng) 引吭高歌(háng) B. 目眦尽裂(cǐ) 赁屋(lìn) 雏菊(chú) 妄自菲薄(fēi) C. 拱手作揖(yī) 濡缕(rú) 瞋目(chēn) 叱咤风云(zhà) D. 殒身不恤(xù) 淬之(cuì) 解剖(pāo) 载歌载舞(zǎi)
第 4 页,共 22 页
C.至鸿门, 谢曰(道歉) D. 翼蔽沛公(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 下列对(乙)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都是长子。 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 号。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 国家。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汉以后也称分封的王和列侯为诸 侯。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项羽谢罪,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 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 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戴的玉块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 表明自己的忠心。 C.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 工。 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把文中画横线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缺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②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1.0 分)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5届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
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
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
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
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
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
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
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