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c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光》测试卷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光》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放在杯子里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处被折断了是一种( )。

A.光的直射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2.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演唱会中挥舞的荧光棒B.反光的镜子C.耀眼的太阳3.战斗中,士兵躲在墙后,不伸出头部,用( )可以观察到墙外的情况。

A.望远镜B.潜望镜C.显微镜4.与声音传播相比,光的传播( )。

A.比声音慢B.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不能自己绕到障碍物的后面5.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叫作光的( )现象。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散成许多颜色,排列正确的是( )。

A.红、橙、黄、绿、靛、蓝、紫B.红、橙、黄、绿、蓝、靛、紫C.黄、橙、红、绿、靛、蓝、紫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潜望镜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 )面镜子。

2.“波光粼粼”这个成语描述的是光的( )现象。

3.制作彩色轮时,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 )、( )、( )三种颜色。

4.在空气中沿( )传播的光遇到( )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不通过等现象。

5.光在空气中是以( )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 )。

6.不能用( )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阳光穿过树林照到地上,呈现出的是曲线。

(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 )3.红光和黄光的反射程度是一样的。

( )4.光能透过不透明的物体,比如科学书。

( )5.我们只能看到正在发光的物体。

( )6.光遇到物体时,要么全部被挡住,要么全部透过。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下面的物体利用了光的什么原理?请将它们连起来。

万花筒医生戴的额镜影子光沿直线传播潜望镜汽车的反光镜光的反射“发光”的月亮2.连线题。

太阳阳光点亮的电灯属于光源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不属于光源镜子中的太阳熄灭的蜡烛发光鱼五.简答题(共5题,共40分)1.简述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小学教科版(2017)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教科版(2017)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教科版(2017)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

2.皮影戏利用了光沿传播的原理。

科学家利用光的原理,解决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问题。

3.在水槽中放人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

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

4.光由空气射人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光的现象。

5.快速旋转红、绿、蓝三色的彩色轮,能看到彩色轮的颜色变成了。

6.从鱼缸的(填“正面”“侧面”或“一条棱处”)观察,里面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这是因为。

7.制作潜望镜时,我们使用的两面镜子都是。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1.直接用放大镜或望远镜去看太阳,可以观察得更清楚。

()2.我们能看到试卷上的字,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试卷上。

()3.手电筒发出的光能部分穿过一张纸,但不能穿过一本比较厚的书。

()4.当铅笔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5.三棱镜可以将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6.光照射到镜面会改变传播的方向,所以反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7.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8.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9.发生日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10.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难题,所以光的反射对人们来说都是有益的。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A.萤火虫、彩虹B.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C.点燃的火柴、太阳2.漆黑的晚上,在你面前放一个苹果,然后关上门,并把灯都关上,制造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那么你()这个苹果。

A.不能看到B.适应后能看到C.能看到3.夜晚,小刚朝前走并经过一个路灯,他影子长度的变化将会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不变4.如图,小刚同学在研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他将玻璃换成()时,仍然可以看清杯子的细节。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知识点梳理及实验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知识点梳理及实验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班级: 姓名:一、填空题1.在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这样的实验方法叫做( )。

2.将一组蚯蚓放在一半明亮一半黑暗的交界处,一段时间后蚯蚓聚集在黑暗处,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的( )环境中。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

二、判断题4.种子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它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能发芽。

( )5.在探究蚯蚓喜欢生活在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的实验中,应重复多次实验。

( )6.草原上成群的羊和茂盛的小草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羊和草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 三、选择题今年,学校增设了劳动教育这一门新课程,并给每个班划分了一片植物园。

佩佩和同学们在一个多月前播下的种子现如今已长成了一棵棵成熟的植物。

看着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园,佩佩产生了很多新问题。

7.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可能不止一个,于是佩佩还设计了下表的实验方案,她想要研究的是( )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A.光B.温度C.水分8.佩佩还想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她应该选择( )进行实验对比。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9.阳光下和黑暗处的两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这个实验说明绿豆种子发芽( )。

A.需要阳光B.不需要阳光 C 不需要空气10.为了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佩佩将绿豆芽移到植物园里种植。

在土壤中,佩佩惊喜地发现了蚯蚓。

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

A黑暗、干燥 B.明亮、潮湿 C黑暗、潮湿11.现如今已是草长莺飞的夏天,佩佩最有可能会看到植物园的青蛙出现的行为是( )。

A.挖洞B.冬眠C.捕食12.佩佩注意到植物园里的绿豆苗的叶子出现了小小的虫口,仔细一看叶子上爬满了蚜虫。

这片植物园最不可能出现的食物关系是( )。

A.绿豆苗→蚜虫→瓢虫一→蜘蛛→小鸟B绿豆苗→羊一→狮子C.小草→蚜虫→瓢虫→小鸟在科技社团活动课上,佩佩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了一个生态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第一单元光一、判断题(对的填“F”,错的填“T”。

每题2分,共24分)()1、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2、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所有的物体都在发光。

()4、半透明的物体只能让一部分光穿过它。

()5、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6、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7、通过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相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8、光穿过潜望镜时,发生了两次折射。

()9、当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被物体全部吸收掉。

()10、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11、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12、我们平时用的镜子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面物体是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镜子2、下列物体相对光来说是透明的是()。

A、作业纸B、矿泉水C、科学课本3、三棱镜是利用光的()原理来工作的。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4、在不透光的房子里,桌面上放有一本书,我们能做到的是()。

A 、看书上的字B 、分辨出封面的颜色C 、感知书的厚薄5、太阳光是由( )种颜色混合而成的。

A 、三B 、五C 、七 6、出现月食现象时,太阳、月亮、地球排列情况是( )。

A B C7、下面现象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是( )。

A 、水面波光粼粼B 、花朵五颜六色C 、阳光下的树荫8、当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 )。

A 、一定从原路反射回去B 、能改变反射光的方向C 、会有两条反射光路9、与声音传播相比,光的传播( )。

A 、比声音慢B 、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不能自己绕到障碍物的后面10、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图画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11、潜望镜的二片镜片是( )。

A 、凸透镜B 、平面镜C 、凹透镜12、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到的情形和图中相符的是( )空气 水 水 水空气空气A B 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通常我们把那些________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光源是_____。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检测卷(2021新版)(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检测卷(2021新版)(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单选题】1.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 ) 。

A.光的直射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2.夜晚的灯光下,站姿不同,形成的影子( )。

A.相同B.不同3.玩手影游戏时,手动,手的影子就( )。

A.不变B.发生变化4.下面的例子中,没有利用镜子反射光性质的是( )。

A.潜望镜B.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C.皮影戏5.早操排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主要是因为()。

A.光速度极快B.光沿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6.阳光是( )。

A.三色光B.五色光C.七色光7.在阳光下,用( )色的袋子包裹住的温度计吸热最慢。

A.黑色纸袋B.白色纸袋C.粉红色纸袋D.铝箔纸8.通过三棱镜,发现了太阳光居然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这位科学家是().A.牛顿B.爱因斯坦C.阿基米德9.光年是()单位。

A.长度B.时间C. 速度10.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B.月亮C.星星【判断题】11.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无关。

()12.太阳越高,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13.我们所见物体的颜色与它的反射光是有关系的。

()14.光源是没有颜色之分的。

()15.我们制作潜望镜要利用到凸透镜。

( )16.投影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不大。

()17.阳光通过三棱镜能分散成七种色光。

()18.物体离光源越近,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19.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影子叫做投影。

()20.光在空气中是沿曲线传播的。

【填空题】21.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为每秒约30万千米。

22.随着太阳在天空的移动,物体影子的( )和( )也会发生变化。

23.在玩手影游戏过程中,想使自己手影变得小一些,我的做法是增加手到( )的距离,这时影子的清晰度会变( )(填“清晰”或“模糊”)。

24.当( )照射到镜子的表面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我们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看到的像是()A. 正立的B. 倒立的C. 水平的2.选择题。

(1)用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分别垂直照射距离墙面远近相同、大小不同的圆盘,所产生的影子( )。

A.大小相同B.大小不同C.方向不同(2)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

A.变小B.变大C.不变(3)物体影子的方向与( )有关。

A.光源照射的方向B.光源和物体的距离C.物体的大小(4)物体的影子总在( )的一面。

A.向光B.背光C.无法判定(5)用手电筒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个文具盒,产生的影子( )。

A.形状完全相同B.形状可能不同C.方向相同(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光源和屏就可以得到影子B.手术室里使用的无影灯也会产生影子C.有光就能产生影子3.制作潜望镜需要()。

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4.在北半球,黄昏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在()。

A. 东B. 南C. 西D. 北5.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

这主要是因为( )。

A. 光速极快B. 光沿直线传播C. 光的反射6.相同情况下,能起到聚光作用的是( )。

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凸面镜7.制作一架潜望镜最少需要()块镜片。

A. 3B. 2C. 48.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B. 萤火虫C. 镜子9.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制成的。

A. 折射B. 反射C. 色散10.下列几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影子是由于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形成的B. 在测量某段时间的温度时应该将温度计放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C. 一天中同一个物体的影子总是越来越短11.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主要是利用了( )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直线传播12.奇奇体验和参观完室内区,于是跟家人一起来到室外区。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课堂检测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课堂检测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期中集训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堂检测资料1.1 有关光的思考一、填空题。

(每空3分,共15分)1.我们把那些白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2.光源的特征是()。

3.()是我们最重要的光源。

二、选择题。

(每题5分,共20分)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 月亮B.燃烧的木柴C.蜡烛2.鲛绿鱼头部上方有个形似小灯笼的肉状突出,会发光,这个发光的“小灯笼”属于( ).A.自然光源B.人造光源C既不是自然光源,也不是人造光源3.晚上房问关灯后,因为( ),人眼还能模糊地看到物体。

A.房间内物体都会发光B.物体是白色的C.受房间外灯光的影响4.下列选项中哪个可以帮助我们在夜晚看到东西()。

A.望远镜B.夜视仪C.放大镜三、判断题。

(每题5分,共35分)1.有了光我们才能看见物体。

()2.如果没有光源,我们的生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3.没有点燃的蜡烛也是光源。

()4.没有光源,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

()5.不能用望远镜和放大镜直接去看太阳。

()6.为了仔细观察光源,可以长时间看太阳。

()7.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答案一、1.光源 2. 能自身发光的物体 3. 太阳二、1. B 2.A 3.C 4.B三、对错错对对错错1.2 光是怎样传播的一、填空题。

(每空5分,共15分)1.光在空气中沿着()传播。

2.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

3.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面,因为太阳光是沿()传播的。

二、选择题。

(每空5分,共20分)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手电筒的光束B.机动车的后视镜C.探照灯的光束2.做早操时同学们排成-列纵队。

当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一位同学的后脑勺时,就说明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A.后面同学比较高B.同学问距离近C.光沿直线传播3.汽车开进有多个弯曲的隧道后开启灯光,车灯光是沿( )传播的。

A.直线B曲线C.和隧道一样形状的线4.墙面上出现人影,是因为( )A.光线很暗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C.墙面很白三、判断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生物与环境)一、我会填空。

(16分)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3个重要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3、生物之间有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 ___。

4、“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 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 ___。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生物。

7、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8、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二、我会判断。

(24分)()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6、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三、我会选择。

(15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3、苹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4、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的土壤里。

A干燥、明亮B黑暗、潮湿C干燥、明亮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四、我会连线。

(6分)1、连线。

仙人掌叶刺热带雨林松树叶宽大山地香蕉树针形叶沙漠五、我会分析。

(10分)1.用箭头来表示下面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生物与环境)
一、我会填空。

(16分)
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3个重要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3、生物之间有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 ___。

4、“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 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 ___。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生物。

7、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8、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二、我会判断。

(24分)
()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6、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三、我会选择。

(15分)
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2、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3、苹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的土壤里。

A干燥、明亮 B黑暗、潮湿C干燥、明亮
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
四、我会连线。

(6分)
1、连线。

仙人掌叶刺热带雨林
松树叶宽大山地
香蕉树针形叶沙漠
五、我会分析。

(10分)
1.用箭头来表示下面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最少写出3条)(9分)
枯叶小草蚜虫蝗虫瓢虫小鸟蛇兔子老鹰蚯蚓
2、如果草原上的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兔子少了呢?草少了呢?(4分)
六.我会研究:(16分)1、下面是501班同学在研究绿豆种子是否需要温度获得的资料:(4分)
绿豆种子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的实验记录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2、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表。

(12分)
七、我会阅读(10分)
美国西部是一块资源丰富、森林成片、草原辽阔、土地肥沃的宝地,是美国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粮食短缺,小麦价格上涨,促使美国中部各州的农场主纷纷赶来开发西部。

为了扩大耕地,他们把大片的森林砍倒,把大片的草原、草甸开垦出来。

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农场主们种植了粮食作物,然后通过卖粮赚了许多钱。

1934年5月11日凌晨,一场灾难降临了,从美国西部刮起了一场遮天蔽日的黑色怪风,怪风携带着泥沙腾空而起,自西向东迅速蔓延,持续了整整3天3夜!
①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生态系统就失去了。

②破坏美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是。

③如果美国政府聘请你担任农业大臣,你改变这种状态所采用方法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我会填空。

1.种子 2.水分 3.食物链 4. 2 水稻 5.适应 6.
许多种 7.生态系统 8.威胁
二、我会判断.1.× 2.× 3.× 4.√ 5. × 6.√ 7.× 8.√
三、我会选择.1.C 2.A 3.B 4.B 5.A
四、我会连线
五、我会分析。

(1)1.小草→蝗虫→小鸟 2.小草→瓢虫→小鸟 3.小草→兔子→老鹰
4.枯叶→蚯蚓→小鸟→蛇→老鹰
(2). 鹰少了,兔子没了天敌加速繁殖种群数量增加,草变少,兔子会打洞,草原会被破坏。

兔子少了,鹰也会变少,草变多。

草少了,兔子和鹰都变少。

上述任何一种现象发生了都会破坏生态平衡.
六.我会研究
(1).结论: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应的温度.
(2). 2、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表。

(12分)
七.我会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