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智能管控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智能管控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智能管控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速公路的重要性也变得愈加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缩短行车时间、降低交通事故率以及改善行车体验,都成为了高速公路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速公路智能管控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痛点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高速公路智能管控技术在诸多方面都为高速公路管理带来了很多好处。

一、智能管理加速车辆通行在实现智能管控的前提下,高速公路管理者可以使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车辆的行程进行优化、协调。

其中,最为核心的技术便是车辆的分类识别技术、车道控制技术、出入口控制技术、安全监测技术等。

针对不同的需求,高速公路可以进行分时分段运营,实现不同行车方向、车道的相互独立,降低车辆的拥堵和排队时间,减少车辆的行车疲劳和耗油。

此外,还可以通过覆盖整个高速路网交通数据采集系统,针对不同行车情况,对路网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公路车辆的安全运行。

二、智慧运维减少故障事件随着交通密度的日益加大,高速公路的设施维护也变得愈加困难。

然而,通过智能管理系统的实现,我们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维护问题。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提前预测故障的发生,及时维修设施,减少故障事件的产生率。

同时,智能管理系统的实现还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路由信息和车辆的载重情况,确保车辆的安全行车。

同时,高速公路管理者可以通过对车辆的实时监控,追踪车辆运行情况和运行效率,实时掌握整个路网的运行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给出相关的整改建议。

三、提升用户体验改善服务质量通过智能公路系统,管理者可以对用户的行车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

针对路上拥堵、缓行等情况,系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及时、准确地向驾驶员提供交通拥堵情况、推荐更佳路线和服务区等信息,让行车更加舒适、便利。

此外,智能管理系统还可以向驾驶员、车辆的行驶轨迹、行车安全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实现对高速公路运营和行车情况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的智能交通系统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的智能交通系统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的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交通管理、运输服务、信息传递及线上交互等功能,提高交通安全、效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在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交通管理、安全预警、运输设施、还是在出行服务方面都有了重要的作用。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概述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很多领域,如交通管理、交通信息服务、智能路网管理、车辆运输管理、物流配送、高速公路收费等等。

它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交通控制、交通信息服务、智能车辆和智能路网。

其中,交通信息服务部分包括路况分析、旅行信息等;智能路网主要包括视频监控、智能安全控制、可变信息标志等;智能车辆则是通过车辆通讯和智能导航系统,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实时路况感知。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势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复杂和高速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单靠人工管理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公路的交通需求。

而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从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发布等方面,实现了交通信息的实时处理和分析,确保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高效、便利、环保的运营,同时降低了驾车成本,提高了交通投资的效益。

三、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的应用在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方面,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它可以实现视频监控、自动收费、车道运营、电子警察、高速公路信息查询等多种功能,让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享受到更为安全、便利和高效的出行体验。

1.视频监控高速公路上的视频监控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路况,对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预警,以便及时处理和解决。

2.自动收费高速公路上的自动收费系统可以使用ETC(电子不停车收费),减少了车辆在收费站的等待时间,提高了通行能力和出行效率。

同时,自动收费系统也带来了更多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好处,比如减少了驾驶员的工作量,避免了使用现金等交通纠纷。

3.车道运营高速公路的车道运营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智慧高速建设解决方案

智慧高速建设解决方案
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持。
03
智慧高速建设的核心功能
智能交通管理
交通状态感知与预测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感知交通状态,准确预测交通流量、速度等信息,为交通调度和指挥提供依据。
实时监测道路的路面状况、车流量、车速等信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实施效果评估与优化
05
智慧高速建设的未来展望
利用5G高速、低延迟的特性,实现高速公路实时路况、车辆信息等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提高道路安全和通行效率。
5G通信技术
技术创新推动智慧高速发展
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高速公路上的车辆、交通流量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道路管理和运营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智慧高速的建设现状与趋势
02
智慧高速建设的技术架构
智慧高速总体技术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五个层次,以及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两个体系。
基础设施层包括道路基础设施、交通工程设施、通信基础设施等,为上层感知、网络、数据和应用提供支撑。
感知层通过多种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道路状态、交通状态、气象状态等信息的实时感知和采集。
实施重点与难点
评估指标道路通行效率: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道路通行时间、拥堵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价。交通安全水平: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事故严重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价。能源消耗: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能源消耗量、减排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优化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对智慧高速建设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建设效果。对智慧高速运营管理进行优化,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要点三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研究

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研究

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研究第一章绪论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干线之一,其安全、快捷、高效一直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快速路网也逐渐完善,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便捷性和经济性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智能运营管理系统是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来实现对运营管理的智能化、全面化控制,它在高速公路的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智能运营管理系统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人性化等特点,可以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高速公路的安全、便捷、经济运营提供全面保障。

本文主要探讨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的研究成果。

国际上,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在高速公路的智能运营管理系统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

国内,我国的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研究也已经开始。

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包括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共享等一系列信息化的内容,可以实现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全面、智能化监控。

目前,国内的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主要集中在安全监测和物流管理两个方面。

安全监测方面,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主要通过视频监控、车辆识别、雷达监测等手段来收集高速公路交通信息,在实时掌握高速公路交通状况的基础上,对交通事故进行预警、预测和处理。

同时,还可以对路面状况、交通流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管控,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

物流管理方面,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主要通过整合高速公路相关单位的信息,实现对货车的运行管理、货物的跟踪管理、服务的一体化管理等,大大提高了物流的安全、便捷和经济运营水平。

第三章存在的问题在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瓶颈:目前,高速公路智能运营管理系统中采用的技术大多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实际运用效果还有待提高。

高速公路智慧化养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速公路智慧化养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引言随着我国公路运输系统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要求更加及时、准确[1]。

过去的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管理方法和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养护管理的要求,现代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性的要求大幅提升,把现实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过程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整个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养护工作者的愿望。

1高速公路智慧化养护管理现状1.1现状分析1.1.1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养护管理的应用时间较短。

过去的养护技术养护效率和效果一般,这些情况影响着高速公路的使用和寿命。

1.1.2养护管理机制落后如今我国高速公路基础建设发展迅速,但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执行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科学技术和先进理论学习不足,技术和设备的使用还停留在滞后阶段[2]。

1.1.3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高速公路管理内容十分繁杂,监控高速公路路况以及车辆行驶的信息,很多地区信息化系统建设还较单一,信息共享效果达不到预期[3]。

1.2必要性分析在我国高速公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通车时间和超载车辆负荷的逐渐增加致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逐年降低[4],为了实现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养护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高速公路的整体质量得到改善。

将信息化引入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建立高速公路智慧巡检、营运管理、养护维护、运行监测的信息化系统,掌握高速公路路况、营运等各方面信息,向公众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针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存的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高速公路智慧化养护管理平台以及智慧高速移动巡检APP ,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1.3理论介绍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术作为信息技术时代里建筑行业信息技术的重要代表,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养护管理全生命周期等已有应用。

智能交通技术中的高速公路智能化

智能交通技术中的高速公路智能化

智能交通技术中的高速公路智能化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是交通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能化的高速公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智能安全、智能管理等目的。

智能交通技术中的高速公路智能化,是一种将现有的高速公路系统与新兴的智能交通技术相结合的全新概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技术:一、高速公路智能化技术的概述高速公路是现代化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的高速公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智能安全、智能管理等目的。

现代化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技术包括无人驾驶、智能车联网、远程控制等。

无人驾驶技术是指无需人驾驶,在高速公路上可以实现自主行驶的汽车。

这种技术的本质是通过高精度的定位技术、激光雷达和相机等传感器来实现对车辆运动的感知、定位和控制。

智能车联网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车辆和交通设施连接成一个智能系统,实现车辆间和车辆和交通设施间的信息互联和交互。

通过智能车联网,可以实现交通管理、车辆调度、交通信息发布等功能。

远程控制技术是指通过远程通信手段来控制车辆的运动,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远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车辆远程开关、远程定位、远程调度、远程故障诊断等功能。

二、高速公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高速公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智能化的高速公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智能安全、智能管理等目的。

以下几个方面是高速公路智能化技术的主要应用:1、交通信息发布和管理通过智能车联网技术,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和交通设施可以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

这样可以给车辆提供更准确、更实时的交通信息,帮助车辆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和绕路。

同时,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高速公路交通状况,及时发布交通状况信息,以便车辆行驶。

2、交通流量控制通过智能车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行驶的流量管理和控制。

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设置智能调节环节,通过对车辆行驶的流量进行控制,使车辆行驶更加合理和高效。

3、智能安全监控和预警通过智能车联网和远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公路的智能安全监控和预警。

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

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

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一、背景介绍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交通流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而高速公路作为我国交通事故高发地段,也成为了交通安全的重点保障对象。

为了提升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推进交通智能化建设,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应运而生。

二、技术规范的意义1.提升交通安全水平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交通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提高交通效率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的实施,提高了道路交通信息的传输速度和精度,可以有效提高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3.促进交通智能化建设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的实施,促进了交通智能化建设,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的内容1.高速公路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规范包括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包括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高速公路交通信号控制规范包括高速公路交通信号控制设备的设置、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交通信号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高速公路交通应急处理规范包括高速公路交通应急处理机构的设置、职责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交通应急处理的迅速和有效。

5.高速公路交通信息服务规范包括高速公路交通信息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提供方式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交通信息服务的便捷和准确。

四、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的实施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的实施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政府部门应通过相关法规和政策来推动规范的实施,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社会各界应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共同推进交通智能化建设。

五、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规范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第一章:前言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为了应对经济、社会、环境和人口等多方面因素所引起的交通拥挤和安全问题而设计的。

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一个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它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对高速公路进行管理、监测和控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第二章: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概述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整合了多种信息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它能够实现多方面的功能,如实时监测交通状况,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堵塞,优化路况等。

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 交通控制中心:集中控制和管理交通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交通监控摄像头、交通信号灯等。

2. 交通信息中心:收集、处理交通信息,为交通控制中心、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3. 车载设备:嵌入在车内或者车上的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用来传输和接收交通信息。

4. 路边设备:安装在道路上的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用于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如交通摄像头、电子告示牌等。

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每一辆车辆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大大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这个系统的控制下,交通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加安全、准确和高效。

第三章: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含多种功能,如实时监测、实时控制、数据收集和交通信息服务等。

1. 实时监测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如交通流量、车速和拥堵情况等。

它能够对交通状况进行快速反应,提供及时的道路状况信息,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服务。

2. 实时控制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对交通信号灯、路面标志和交通摄像头等设备进行实时控制,以确保交通安全和通畅。

3. 数据收集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定期收集交通数据,如交通流量、车速和拥堵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号:×××-××××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of expressway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survice system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 13/T XXX —2014DB13/T XXX-2014目次目次 (I)前言 (I)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技术规范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体要求 (3)5 信息采集与监测 (4)6 信息传输 (7)7 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10)8 公众服务 (16)附录 A (资料性附录)监控系统接口协议 (21)附录 B (资料性附录)高清视频监控设备联网技术要求 (24)附录 C (资料性附录)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功能要求 (51)IDB13/T XXX-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指挥调度中心、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海波,曹利民,王群彦,邹杰,石淑珍,孙金海,吕南航,贾浩然,李彦新,鲁建领,耿海路,孙玮,王雨佳,朱建军,于加晴,陈静,顾思思,王倩。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DB13/T XXX-2014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技术规范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河北省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运行的总则、技术标准和规范性附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河北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和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成型的条件下,全省各高速公路的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相关软硬件系统的建设、实施、维护及管理,适用对象主要是参与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相关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管理、施工、监理等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085-1993 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与约定GB/T 4311-2000 米波调频广播技术规范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8566-2007 信息技术软件生成周期过程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 9386-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 14394-200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 15532-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 23828-2009 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GB/T 23828-2009 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Y/T 154-2000 调频同步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169-2001 米波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JT/T 456-2001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交通数据库报表格式JTG D80-2006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YD 5102-2010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JTG B01-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 D70/2-02-2014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 D70/2-201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T D70/2-01-2014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2011年交通运输部第13号公告收费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要求2012年交通运输部第3号公告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高速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监控技术要求1人民交通出版社河北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技术要求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河北省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五省市示范工程播发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3.1智能交通系统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

3.2省中心 Hebei province Command and Control Center省中心指河北省高速公路运营与管理中心,是承担全省高速公路业务框架下机电及信息化系统业务运营、管理、服务及指挥调度工作的专门机构。

在本技术规范中,统称为“省中心”。

3.3路段中心 monitoring center of section路段中心是指由参加河北省高速公路联网运行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确定的专门机构,负责一条或多条路段范围内机电系统日常运营管理,接受省中心的业务调度,直接监控外场设备的业务运行。

3.4重点路段 special section本技术规范引用的重点路段主要包含以下高速公路路段:1)气象条件变化频繁区域,如暴雨、大风、多雾等路段;2)特殊构造物路段,如隧道群、桥隧相连、跨大江和大河、跨海湾、跨湖泊等特大桥路段;3)长下坡路段;4)事故多发路段、易拥堵路段;5)地质灾害易发路段等。

3.5突发事件 emergency incident本规范引用的突发事件是特指交通运输行业中造成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的情况经常性或临时性事故和事件,如交通事故、车辆抛锚、不恰当驾驶行为、货物散落、公路施工、路面失修、瞬时车流高峰等,也表示因雾、雨、雪、冰、积水、大风等气候条件的变化引起通行能力下降的气象条件。

3.6中间件 middleware中间件是介于应用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

它能屏蔽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的差异,为企业级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一个标准平台,使得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能独立于特定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实现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

3.7重特大公路突发事件 serious and major accidents2DB13/T XXX-2014重特大公路突发事件指发生达到《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二级以上(含二级)的突发事件,以及达到《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制度》中重大突发类的公路交通阻断事件(信息)。

简称“重大突发事件(信息)”。

3.8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二级 secondary level of classification protection system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第二级安全保护能力:应能够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小型组织的、拥有少量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一般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重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重要的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恢复部分功能。

3.9交通信息检测设备 traffic information detection device是指在交通检测系统或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应用电磁传感技术、超声传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科学技术进行交通量、占有率、车速、车牌等交通信息检测的相关设备。

交通信息检测设备主要有电感环检测器(环型感应线圈)、超声波检测器、红外检测器、雷达检测器、视频检测器等类型。

3.10缩略语 abbreviations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2)CO/VI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器(Carbon Monoxide/ Visibility Inspector)3)ONU光网络单元(Optics Network Unit)4)OLT光线路终端(Optics Line Terminal)5)PLC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 Logical Controller)6)CMS可变信息标志(Changing Message Sign)7)SDH数字同步序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8)DPT动态IP光传输技术(Dynamic Packet Transport)9)TS交通信号灯(Traffic Signal)10)VD交通信息检测设备(Vehicle Detector)11)WD环境检测设备(Weather Detector)12)ET紧急电话(Emergent Telephone)13)CSLS可变限速标志(Changeable Speed Limit Sign)14)CCTV摄像机(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4 总体要求4.1 系统总体架构4.1.1 河北省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由省中心系统、路段中心系统、外场设施三级构成。

34.1.2 省中心系统一般由计算机子系统、视频管理子系统、显示子系统、交通地理信息(TGIS)子系统、公众信息服务子系统、网络安全与管理子系统等组成;路段中心系统一般由计算机子系统、视频管理子系统、视频显示子系统、路况信息发布系统等系统组成。

4.1.3 省中心具有机电系统最高控制权、信息发布权。

日常情况下,由路段中心进行设备控制以及信息采集、处理及发布等工作,省中心不做控制和发布;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省中心可以直接进行系统控制和信息发布。

4.2 系统建设4.2.1 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指导思想规划、建设和实施。

4.2.2 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建设实施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相关标准规范,同时应符合本技术规范和全省高速公路信息化总体规划。

4.2.3 各路段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建设应做到统一和规范,符合全省整体技术规范和要求。

4.3 系统运营管理4.3.1 河北省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运行管理应遵循“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分级负责、相互协作、服务社会”的原则。

4.3.2 省中心负责全省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的管理制度及技术标准等的制定工作,承担指导和监督全省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职责;路段中心具体承担本路段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4.3.3 省内各级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按照全省整体部署,不断建设和完善所辖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达到国家、地方相关标准以及本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并应加强系统设备和设施维护,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