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概述.ppt
合集下载
行政公文概述

(三)严格的时效性 针对公务活动中 的某类具体问题而制发的,这些问题的解 决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四)程式的规范性 编制和办理具有 一系列的原则、要求、方法、程序和格式。
三、行政公文的演变和种类
我国的行政公文,自新中国建立至今, 根据党的革命事业和国家形势的发展之需, 前后发生了多次变化,时至今日,我国各级 各类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主要 使用的行政公文即以上13种。
(4)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 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 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 应当写明主送和抄送机关。
(三)联合行文规则 (1)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 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2)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 联合行文。 (3)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 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4)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 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下文。
实用写作
行政公文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 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 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 重要工具。”
二、行政公文的特点
(一)鲜明的政策性 是行政机关指挥 意图、决策意图、行动意图的体现。
(二)法定的权威性 具有法定的作者。 根据法定的原则和程序制发、发布 。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 定使用的13种行政公文,按照不同标准, 可以划分不同种类。按行文方向(即文件 走向)划分:有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三种。
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直属上级机关报 送的公文,有请示、报告和意见。
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发 送的公文,有命(令)、决定、公告、通 告、通知、通报、批复、意见、会议纪要。
(四)程式的规范性 编制和办理具有 一系列的原则、要求、方法、程序和格式。
三、行政公文的演变和种类
我国的行政公文,自新中国建立至今, 根据党的革命事业和国家形势的发展之需, 前后发生了多次变化,时至今日,我国各级 各类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主要 使用的行政公文即以上13种。
(4)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 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 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 应当写明主送和抄送机关。
(三)联合行文规则 (1)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 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2)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 联合行文。 (3)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 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4)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 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下文。
实用写作
行政公文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 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 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 重要工具。”
二、行政公文的特点
(一)鲜明的政策性 是行政机关指挥 意图、决策意图、行动意图的体现。
(二)法定的权威性 具有法定的作者。 根据法定的原则和程序制发、发布 。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 定使用的13种行政公文,按照不同标准, 可以划分不同种类。按行文方向(即文件 走向)划分:有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三种。
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直属上级机关报 送的公文,有请示、报告和意见。
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发 送的公文,有命(令)、决定、公告、通 告、通知、通报、批复、意见、会议纪要。
1.1行政公文概述

国务院办事机构(4个)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 办公室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国务院研 究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中共中央 台湾工作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
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4个)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 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心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地震局 中国气 象局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 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 员会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心办公用品询价信息公告 》
4 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
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关于
开斋节期间牛街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 告》
5 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 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 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 免人员。 《关于加强治理销售盗版及非法出版 物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行为的通 知》
国务院派出机构:由国务院派驻某一行政区
域代表国务院行使某些方面职权的行政机构。 (2000 年1 月设立的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 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 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
地方行政机关包括: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宪法和组织 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省(自治 区、直辖市)、市(副省级市、地级 市)、县(县级市)、乡四级。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中的绝大多数享有 对外管理的职权,在法定范围内可以独 立进行管理,因此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二、行政公文的分类与特点
(一)按文种分为以下13种
第二章 行政公文

意见的写作要求
1、撰写意见的原因一般要写的有概括性, 说清楚撰写意见的重要性。 2、意见的见解和事项要围绕核心问题, 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分条陈述。所述 办法要具体、可行。
第三节 文告、通知、通报
一、文告 二、通知 三、通报
一、文告
概念:文告是公告和通告的统称,是周知性 公文. 1、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 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2、 通告是“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 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的公文。
(4)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又称公文版头,由发文机关全 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简称文号,又称公文编号,是发文 机关同一年度公文排列的顺序号,由发文机 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6)签发人 在上行文也就是报送上级机关的公文中,要 标识签发或会签公文的机关领导人姓名,平 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行政公文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1、广义的行政公文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 和团体行使职权、办理公务所使用的文书。 2、狭义的行政公文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发的 文书。《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给它 下的具体的定义为: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 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 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 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版记部分
版记部分又称文尾部分,通常是由主题 词、抄送机关名称、印发机关和印发时 间等项目构成的。
(1)主题词 主题词是标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的 关键性词语。 标注主题词必须讲求层次,要根据主题词本 身的涵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由内容到形 式地有次序地将其排列出来;一份公文的主 题词一般不能超过7个。上报的文件,应当 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 (2)抄送机关名称 抄送机关是指主送机关之外需要执行或了解 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标注抄送机关,应当 使用该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10行政公文概述

结婚已12年的妻子被县委办 公室调查工作人员弄错了身份, 竟然成了自己的‚妈‛,还被印 成红头文件散发。对于武隆县委 的这一荒唐错误,该县白马镇的 何小波认为自家人人格受到侮辱, 要求县委更正并公开道歉,恢复 名誉。昨日,武隆县委办公室相 关人员表示,何小波反映的情况 属实,但不构成人格侮辱;是否 公开更正需要向领导请示后才能 答复。(2008年11月11日《重庆商 报》)
来源:/2008-11/13/content_601414.htm
民政局《处理意见》名誉侵权
泼妇骂街式的公文 赔偿2万元!
民政局公文多次使用有损卢先生人格 的言词(漫画作者:邓福寿)
奉节县民政局在国家 机关公文中称当事人(卢 先生)是在‚耍赖‛,还 说像‚泡了年的酸菜—— 管过了味‛。2009年3月 底,重庆市二中院认为奉 节县民政局的这一行为构 成名誉侵权,终审判决赔 偿受害人精神损失费2万 元。(4月8日《重庆晚 报》)
行文关系
(一) 直接隶属关系:直接上一级机关与直接的下一级机关之间的领
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如省、自治区与国务院。
(二) 间接隶属关系:处于同一垂直系统的,但又不是上下直接相邻 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如省人民政府与市下属的县人民政府。
(三) 业务指导关系:指各业务系统内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下级业务
应用文写作
行政公文概述
厚德重能
学习目标:
一、了解行政公文的概念 二、了解公文的特点
励学敦行
三、公文处理无小事
四、掌握行政公文的种类及行文关系 五、明确公文的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六、明确公文的格式和内容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
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 理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 和进行公文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务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团体为办理社会公共事 务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从事公务活动,是法 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利。
行政公文概述

省略发文机关名称的几种情况
一是由于文件版头上印有发文机关名称,省 略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不会产生歧义; 二是机关内部行文,可以把发文机关名称放在落 款处。
只标注文种的几种情况
向社会或机关工作人员发布的公告、通告、 通报等,有时可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 单位内部张贴或传送的事务性通知,既无 眉首,也无版记,其正文也极简单,不归档保 存,不属于正规公文,也可只以文种作标题。
正规行政公文尽量避免这种标题形式。
须注意的问题
一要选准文种;
二要准确表述事由;
三是文字要简明。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摆摊设点的通告》 《××厅关于认真贯彻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不准干 预公务员报考工作的通报精神,做好我厅公务员报考 工作的几点意见》 《××部优先提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 专家待遇的通知》 《××环境保护局关于做好2008年度表彰先进单位 和优秀工作者的通知》 《关于加强发布公众天气预报归口管理的报告》 《关于严禁聚众赌博的处罚规定》 《××管理处关于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的请示报告》 《××市文化局关于网吧清理整顿工作情况的汇报》
(二)主体
1、公文标题 2、主送机关 3、公文正文 4、附件 5、成文日期 6、公文生效标识(印章) 7、附注
公文标题由三部分组成
1、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议
发文机关 事 2、江苏省国家税务局通告 发文机关 文种 3、关于给予×××记过处分的决定 由 文种
事
4、通 告
由
文种
四、公文的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1.用纸要求:公文用纸采用A4型,幅面尺寸为 210mm×297mm。公文版心尺寸为 156mm×225mm。 2.排版规格: 正文使用3号仿宋体字, 一般每 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3.印刷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着墨实、 均匀。 4.装订要求: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包本 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
行政公文写作PPT课件

03
公文写作的常见问题
格式不规范
总结词
格式不规范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格式不统一,不符合公文标准格 式。
详细描述
在行政公文写作中,格式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公文的正式性和权威性。常见的格式问题 包括标题使用不规范、正文段落设置不合理、落款位置不正确等。这些格式问题不仅会影响公文的外 观,还会影响公文内容的表达和传递。
逻辑混乱
要点一
总结词
逻辑混乱是公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表现为条理不清、层 次不明、前后矛盾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行政公文写作中,逻辑混乱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有些公文条理不清,层次结构不合理,导致读者难以理解 公文的主旨和要点。此外,有些公文前后表述矛盾,这不 仅影响了公文的权威性,也降低了公文的信任度。因此, 在撰写公文时,需要注重逻辑的严谨性和条理性,确保信 息的清晰传递和准确表达。
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提供信息,为决策提供 依据。
02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格式规范
01
标题
公文标题应简明扼要,准确反映公 文的主要内容。
结尾
结尾应简洁明了,对全文进行总结 或提出要求。
03
02
正文
正文应分段明确,条理清晰,使用 序号或小标题进行层次划分。
署名
署名应包括发文单位和发文日期, 位置应位于正文右下方。
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冗长
总结词
内容冗长是公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表现为篇幅过长、内容重复、表述啰嗦等。
详细描述
在行政公文写作中,内容冗长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些公文篇幅过长,包含了大量重复的内容和表述,这不 仅浪费了读者的时间,也降低了公文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在撰写公文时,需要注重内容的精简和提炼,确保信 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行政公文概述

年份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 括号〔 〕括入; 序号写实数,不加“第” 字。
应用写作
三、行政公文的一般格式
例如
锡职院发〔2012〕4号 机关代字 年号 序号
皖办〔2011〕20号 机关代字 年号 序号
应用写作
三、行政公文的一般格式
0000001 机 密★×年 特 急
××××文件
×发〔××××〕×号 关于××××××工作的通知 ××××(主送机关名称): ( 正 文 )××××××××××××× ×××××××××××××××××××××× ×××××××× ×××× 。 附件:1.××××× 2.×××××
4.附件,是指
随公文转发、 报送的文件或 资料。
附件应与公文正 文一起装订,并 在附件左上角第1 行顶格标志“附 件”。
应用写作
三、行政公文的一般格式
0000001 机 密★×年 特 急
××××文件
×发〔××××〕×号 关于××××××工作的通知 ××××(主送机关名称): ( 正 文 )××××××××××××× ××××××××××××××××××××× ××××××××× ×××× 。 附件:1.××××× 2.××××× ××××(发文机关名称) 二×××年×月×日(印章)
行政公文概述
第一节
行政机关公文概述
一、行政机关公文概念和种类
(一)行政机关公文的概念(重点)
公务文书简称公文,它是行政机关在行政
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
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应用写作
一、行政公文概念和种类
(二)公文的种类
1.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 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我国现行行政公文为:命 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 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
行政公文写作培训课件PPT(共 75张)

• (2)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 “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 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A.年份
B.序号
C.简称 D.全称
• 二是采用流水号,如“第2号”。这种形式适用 于命令(令),一般从发令人任职开始按发文顺 序编号,到任职期满为止,下任另行编号。按命 令(令)的特殊格式规则,令号要标注在发文机 关标志下空二行居中的位置。
• 发文字号的编写及标注要注意以下几点:
• (1)发文字号中的机关代字一般由上级领导机关按规范要求 统一编立,固定使用。
• 主送受理机关,可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 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 ④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 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 ⑤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⑶请示、报告规则
• 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 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 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 门。
第十章 行政公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述 写作要领 写作训练
第一节 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与特点
•
公文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用以管理国家、办理公务的一种应 用文体。 • 最早的一部应用文文献《尚书》:“六体”:典、谟、训、诰、 誓、命六种
现代公文的概念
• 广义与侠义之分。 • 广义的公文指所有处理公私事务的文书;狭义的公文指法定的党
3、平级关系(同一系统内同级部 门)
4、非隶属关系(不同系统内。如 农业部和中山大学)
3.文种的确定
•
现行党政机关公文分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
A.年份
B.序号
C.简称 D.全称
• 二是采用流水号,如“第2号”。这种形式适用 于命令(令),一般从发令人任职开始按发文顺 序编号,到任职期满为止,下任另行编号。按命 令(令)的特殊格式规则,令号要标注在发文机 关标志下空二行居中的位置。
• 发文字号的编写及标注要注意以下几点:
• (1)发文字号中的机关代字一般由上级领导机关按规范要求 统一编立,固定使用。
• 主送受理机关,可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 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 ④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 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 ⑤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⑶请示、报告规则
• 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 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 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 门。
第十章 行政公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述 写作要领 写作训练
第一节 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与特点
•
公文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用以管理国家、办理公务的一种应 用文体。 • 最早的一部应用文文献《尚书》:“六体”:典、谟、训、诰、 誓、命六种
现代公文的概念
• 广义与侠义之分。 • 广义的公文指所有处理公私事务的文书;狭义的公文指法定的党
3、平级关系(同一系统内同级部 门)
4、非隶属关系(不同系统内。如 农业部和中山大学)
3.文种的确定
•
现行党政机关公文分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行文关系
1 、上下级关系(强调直接领导) 2 、隶属关系(同一系统内,如都 属某个部,农业部) 3、平级关 系(同一系统内同级部门) 4、 非隶属关系(不同系统内。如农业 部和中山大学)
⑴ 主送规则
发文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一般可以主送多个 或全部下属机关。但向上级机关行文,原则上 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⑵抄送规则:向主送机关之外的机关行文
向上级机关行文,可根据需要同时抄 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 级机关。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 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选择: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 行文,应当这样处理( A ) A.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B.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C.报送两个上级机关 D.主送并抄送两个上级机关
主送受理机关,可根据需要抄送相关 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 的直接上级机关。 ④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 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 级机关。
⑤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 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⑶请示、报告规则
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 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 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 管部门。
公文是典型的“遵命文章”,上级 领导要表达什么样的意见和主张,出于 什么目的,有什么具体要求,都要遵从 法定机关和法定领导人的意见。
二、选择恰当的行文方式
1、行文机关的确定 行文机关是指发文机关和受文机关, 其中受文机关又包括主送机关和抄送机 关。
公文行文规则
(一)我国社会组织分类: 1、政权机关:立法、行政、司法(以行政最 为重要。如工商、税务、财政、农业、建设、 人事、电力、水电等。都属这一系统) 2、团体机关(党委、共青团、妇联、工会等) 3、实体机关(学校、研究机构等,由国家提 供经费的)
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 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④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 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 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⑤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部门 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⑥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 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 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第十章 行政公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 述 写作要领 写作训练
第一节
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与特点
公文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用以管理国 家、办理公务的一种应用文体。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 2012年4月16日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 理工作条例》(下称《公文处理工作条 例》)总则第三条的规定,党政机关公文 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 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文件格式,即包含眉首、主体、版 记的格式 (2)特定格式,即信函格式、命令格式、 会议纪要格式 (3)电报 (4)公开张贴或登报
3.文种的确定
现行党政机关公文分决议、决定、命 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 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 函、纪要等15种,
上行文:报告、请示、议案; 下行文:决议、决定、命令(令)、公 报、公告、通告、通报、批复 平行文:函。 可上行、下行、平行的文种:意见、函、 纪要。
年终,写的个人工作总结,是 不是公文?
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特定性
2.规范性 3.时效性
二、行政公文的功能与价值标准
1.信息真实准确
2.行文简明实用
3.体式合乎规范 4.办理及时安全
第二节
写作要领
一、明确行文目的和要求
二、选择恰当的行文方式
三、按规范体式撰写公文 四、掌握公文的语体特点
一、明确行文目的和要求
三、按规范体式撰写公文
行政公文的体式包括书面格式和用 纸及印装格式,下面重点介绍书面格式 的写作要求。
依据《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以 及《公文格式》的编排规则,党政公文 的书面格式由版头 、主体、版记三部分 组成。
(一)版头
版头又称文头,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 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 号、签发人、版头中的分隔线等要素组 成。
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 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 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 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⑷联合行文规则
机关之间需要联合行文,要遵守的规则 是:必须是同级机关才可以联合行文;属 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 不得联合行文。
3.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分 “特急”、“加急”两种。标注时要注意: (1)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 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2)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 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选择: 公文的秘密程度分为 ( ABC ) A.绝密 B.秘密 C.机密 D.一般
1.份号
份号是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 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 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 行。
2.密级和保密期限
密级是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 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 “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国家秘密的标志为“★”,一般“★” 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一般 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 字标注。
选择: 1、联合行文的机关应该是( B ) A.两个以上的机关 B.两个以上的同级机关 C.上下级机关 D.不相隶属的两个机关 2、公文在以下情况 ABD 可以联合行文 。 A.同级政府 B.同级政府各部门 C.各级政府 D.政府与同级党委
⑸部门行文规则
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 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 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 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 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 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 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