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西安的文化地标: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有哪些珍贵的文物收藏

西安博物院有哪些珍贵的文物收藏西安,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承载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宛如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而西安博物院,则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收藏着众多珍贵的文物,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首先,不能不提的是“三彩腾空马”。
这件精美的三彩俑展现了一匹骏马四蹄腾空、载着骑手飞驰的场景。
马的造型矫健俊美,肌肉线条流畅,仿佛正迎着风奋力奔跑。
骑手身着胡服,表情专注而自信。
整个作品色彩鲜艳而和谐,绿、黄、白三色相互映衬,展现出了唐代高超的陶瓷烧制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唐代社会开放、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生动见证。
再看“金背瑞兽葡萄镜”,这面铜镜工艺精湛,背面的瑞兽和葡萄纹装饰华丽而细腻。
瑞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葡萄纹则饱满而富有生机。
铜镜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精湛的程度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金属加工技术。
而且,铜镜在古代不仅是照容的工具,还具有辟邪、祈福等象征意义,这面铜镜无疑是当时人们审美和精神追求的重要体现。
“玉杯”也是西安博物院的一件珍宝。
这件玉杯由上好的玉石雕琢而成,质地温润细腻,光泽柔和。
杯身线条简洁流畅,造型典雅大方。
古人对于玉有着特殊的喜爱和推崇,认为玉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神秘的力量。
这件玉杯不仅展示了古代玉石加工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还有“董钦造像”,这是一组精美的佛教造像。
造像的雕刻细腻入微,佛像面容慈祥端庄,姿态优美。
佛教在古代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这组造像不仅是宗教艺术的杰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
“秦玉高足杯”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它的造型独特,杯身细长,足部较高。
玉器在古代中国具有极高的地位,而这件秦玉高足杯的制作工艺精湛,展现了秦朝时期玉器制作的水平。
此外,博物院还收藏有大量的书画作品。
其中,一些明清时期的画作,以其细腻的笔触、独特的构图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思想境界和艺术追求。
西安博物馆展览馆设计理念

西安博物馆展览馆设计理念
西安博物馆展览馆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建筑,其设计理念融合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展现了西安这座古老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展览馆的设计中,建筑师们充分考虑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他们将传统的建筑元素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个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的建筑。
展览馆的外观采用了古代建筑的风格,建筑物的线条简洁流畅,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元素,使整个建筑显得既庄重又富有活力。
在展览馆内部,设计师们注重了展览空间的布局和氛围营造。
他们利用了现代的展览技术和灯光设计,打造出了一个具有沉浸式体验的展览空间。
参观者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西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同时也能够体验到现代科技带来的视听盛宴。
展览馆的设计理念还体现在展览内容的策划上。
设计师们精心挑选了丰富多彩的展品,既包括了古代艺术品和文物,也包括了现代艺术作品和手工艺品。
这些展品既展示了西安古老城市的历史底蕴,又展现了现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的来说,西安博物馆展览馆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展现了西安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这座建筑不仅是一个展览空间,更是一座文化的殿堂,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建筑出现,让我们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西安博物院的游览路线

西安博物院的游览路线西安博物院是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座集文物保护、研究、展览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它是研究古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游客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窗口之一。
在游览西安博物院时,可以根据以下路线进行参观。
一、大院区进入西安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大院区。
大院区内有各种花卉和树木,环境优美,可以感受到古代皇家园林的气息。
在大院区内,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石碑石刻、雕塑和古建筑,了解古代中国的艺术和建筑风格。
二、陕北展厅陕北展厅是西安博物院的重要部分,展示了陕北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陕北的地理环境、民族风情和历史变迁。
展厅内展示了大量的文物和图片,通过这些展品,游客可以了解到陕北地区的农耕文明、军事文化和宗教信仰。
三、陕南展厅陕南展厅是西安博物院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展示了陕南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陕南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陕南展厅内,游客可以欣赏到大量的文物和图片,了解陕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四、陕西历史陈列厅陕西历史陈列厅是西安博物院的核心展厅,展示了陕西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个展厅中,游客可以了解到陕西地区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
展厅内陈列了大量的文物和图片,通过这些展品,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陕西的历史事件、政治制度和社会变迁。
五、陕西文化艺术珍品陈列厅陕西文化艺术珍品陈列厅是西安博物院的另一个重要展厅,展示了陕西地区的文化艺术珍品。
在这个展厅中,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文物和艺术品,如陶器、玉器、织锦和书画等。
通过这些展品,游客可以了解到陕西地区的艺术传统和文化精髓。
六、临时展览厅西安博物院还设有临时展览厅,不定期举办各种临时展览。
这些临时展览通常以特定的主题为内容,展示了不同的文化艺术品和历史文物。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观临时展览,进一步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和历史知识。
西安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保护、研究、展览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西安博物院观后感

西安博物院观后感一、介绍西安博物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该博物院建筑宏伟壮观,藏品丰富多样,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下面是我的观后感。
二、馆内布展精美进入西安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布展。
博物馆内部采用了现代化设计和展示手法,展览区域宽敞明亮,布置精美而有序。
每个展厅都配备了详细的说明牌,能够帮助观众了解每个展览的背景和文物的历史意义。
三、丰富的文物收藏西安博物院的藏品丰富多样,包含了大量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发展的珍贵文物。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例如汉代的陶俑、唐代的壁画、宋代的字画等。
这些文物无论是在艺术价值上还是历史价值上都堪称国宝级别。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秦始皇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以其规模宏大和精细制作而闻名世界,它们真实地展示了古代中国军队的规模和装备情况。
观看这些兵马俑,仿佛穿越时光回到秦朝,亲眼目睹了古代军事的壮丽景象。
四、生动的展示形式西安博物院注重文物的生动展示,通过多种展示手法使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之中。
例如,在参观兵马俑展厅时,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看到兵马俑在当年的真实场景中活动的样子,这种互动式的展示形式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亲近感。
此外,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博物馆还设置了一些儿童专用展区,通过趣味性的展示形式引导儿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这种针对不同群体的展示方式,使得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文物的信息。
五、细致入微的服务西安博物院在观众服务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博物馆内设有许多便利设施,例如自助导览机、休息区和餐厅等。
馆内的工作人员也非常热情周到,乐于解答观众的问题和提供帮助。
在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使得整个参观过程更加愉快和顺利。
西安博物院 探寻古老文明的秘密

西安博物院探寻古老文明的秘密西安博物院探寻古老文明的秘密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古代文明遗产。
而西安博物院,则是这座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之一。
作为西安乃至中国的文化宝库,西安博物院致力于探寻古老文明的秘密,并将其珍藏于馆内,供人们鉴赏与研究。
西安博物院位于西安市南门内的解放路上,始建于1944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院之一。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融合了唐代建筑的风格,使得整座建筑呈现出厚重典雅的氛围。
步入博物馆大门,游客们仿佛穿越回古代,重温了历史的沧桑与辉煌。
西安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文物珍品,包括陶瓷、玉器、青铜器、绘画、书法等多个门类。
这些珍贵的文物展现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面貌,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文明的瑰宝。
首先是陶瓷。
西安博物院的陶瓷收藏可谓丰富多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代三彩陶俑,这些陶俑不仅造型逼真,还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博物院还收藏了大量的汉代、唐代、宋代等各个时期的陶瓷器,且品种繁多,给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陶瓷工艺的机会。
其次是玉器。
中国古代将玉视为美的象征,玉器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西安博物院收藏了许多精美的玉器,包括玉鉴、玉佩、玉璧等。
这些玉器不仅造型精美,而且雕刻精湛,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西安博物院还收藏了大量的青铜器。
在古代,青铜器是贵族社会的象征之一,也是古代工艺技术的杰作。
博物院的青铜器收藏涵盖了从商代到汉代的不同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出土于秦朝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以其数量庞大、造型逼真而闻名于世,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在绘画和书法方面,西安博物院同样有着令人瞩目的藏品。
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古代名家的绘画作品,如唐代的韩干、北宋的李公麟等。
这些画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以及对自然和人物的精准描绘而闻名。
此外,博物院还收藏了大量古代书法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这些作品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
除了文物收藏,西安博物院还致力于展览与研究工作。
西安适合一日游的地方

西安适合一日游的地方
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许多适合一日游的地方。
以下是一些推荐:
1. 兵马俑:位于西安市区东北方向的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陵墓的杰作之一,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
2.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郊的大雁塔是中国唐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塔内珍藏有大量的佛教文物,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城市全景。
3. 西安城墙: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可以步行或骑自行车沿城墙一圈,欣赏古城风貌。
4. 钟楼和鼓楼:位于西安市中心的钟楼和鼓楼是西安的地标建筑,是古代城市的集市中心,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风采。
5. 大明宫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北郊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是唐朝的行宫,规模较大,有许多历史遗迹和展览馆。
6. 西安博物院:西安博物院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拥有丰富的文物藏品,可以了解到西安的历史和文化。
7. 小雁塔:位于大雁塔附近的小雁塔是唐代的一座古塔,规模较小,但同样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些地方都是西安的旅游热点,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时间,选择
合适的地方进行一日游。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2篇)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西安博物院位于荐福寺院内。
通过院内的主题陈列“古都西安”,你能了解到西安千年的建都历史和都城发展史。
院内还有从周至明清各个朝代的西安城的“城郭模型”,能够看出历代都城的规模、布局和当时的生活状况。
博物院还收藏了众多西安地区各时代的文物,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其中不乏精品文物,如:唐代“三彩诞马”,采用了无鞍无缰的造型,体现了唐代自由不羁的社会风尚;带莲瓣纹的底座与塔式盖罐相配的唐代“三彩莲瓣器座”,具有明显的佛教含义;西汉文物“蒜头壶”,是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起源于关中,后随着秦的统一战争传播到各地,到了西汉中期,蒜头壶基本消失。
此外,博物院还有专题陈列,如:佛教造像艺术、古代书画、玉器、以“颗栗大千”为题的印章等等。
博物院与小雁塔同处一院。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博物院!我是负责接待的导游小助手,将为大家带领参观我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
西安博物院,坐落在西安五台山南麓,是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也是陕西省的文化标志。
博物馆始建于1933年,前身为国立西北历史博物馆,于三年后改为西安博物院,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
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古典和现代元素,展现了古城西安的独特韵味。
馆内陈列丰富多样,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充分展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之脉络。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馆内重点展品。
请大家跟随我,开始我们的博物馆之旅吧!首先,我们来到“陶俑与壁画”展区。
陶俑是中国古代人民葬礼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文化和制陶技术水平。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数量众多的精美陶俑,包括战士、官员、动物等,它们栩栩如生,生动展现了当时人物的形象和生活场景。
接下来,我们进入“周秦汉文物”展区。
这里展示了周、秦、汉三代的文化遗产,是了解西周、东周、秦、汉四大朝代的重要途径。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许多极具历史意义的文物,如青铜器、玉器、陶器等。
介绍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介绍
哎呀妈呀,今儿个咱聊聊那西安博物院,老有意思了,跟咱东北的二人转似的,贼拉拉吸引人!
你瞅见没,那博物院大门一开,嘿,一股子历史的味儿就扑鼻而来,就像咱家那酸菜炖排骨,香得能馋死猫!一进门,好家伙,秦始皇兵马俑站得跟咱村里开会似的,整整齐齐,一个个跟真人似的,那表情,那气势,老霸道了!
再往里头走,那文物多得跟咱过年集市的年货似的,琳琅满目。
有啥玉璧啊,金器银器啥的,闪闪发亮,看得我这心里头直痒痒,恨不得揣兜里带回东北显摆显摆。
还有那壁画,画得跟真景儿一样,颜色鲜艳得跟新的一样,你说这古人画画的手艺,咋就这么能耐呢?
最逗的是,那里头还有个展厅,专门讲西安的美食,哎呀,看得我直流口水。
那肉夹馍、羊肉泡馍,画得跟刚从锅里捞出来似的,热气腾腾,感觉隔着玻璃都能闻到香味儿,馋得我差点儿没忍住,想跟那壁画里的厨师大哥套近乎,让他给咱整一碗尝尝。
总而言之,这西安博物院啊,简直就是历史的大杂烩,啥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心里头那个美啊,跟过年似的。
你要是有空儿,真得过来瞅瞅,保证让你大开眼界,回来还能跟咱村里老少吹上一阵子,多有面子的事儿啊!
咋样,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心动了?赶紧收拾收拾,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西安博物院之旅吧,咱东北人不差事儿,走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西的化标 城 安 文 地 :西 安 埒拘
口 卢 颖
西 博 概 况
20 0 7年 5月 1 8日,时 值第 3 届 国际 博 1 物 馆 日 ,在 古 城 西 安 城南 ,三 秦 父 老 期 盼 已 久 的 西 安博 物 院在 这 一 天盛 大开 幕 。新 落 成 的西 安 博 物 院是 西 安 地 区最 大 的地 志 性 博 物 馆 ,占地 约 2 5亩 ,院址 以著名 的唐 代 建筑 、 4 全 国重 点 文 物保 护 单位 小 雁 塔 为 中心 , 由博 物馆 、荐 福寺 遗 址 、小雁 塔 三部 分组 成 ,塔 、 园 、馆 、林 巧 妙 融合 ,形 成 了一个 集 博 物馆 、 名 胜 古 迹 、城 市公 园 为一 体 ,文 化 氛 围浓 厚 的高 品位 的历 史文 化休 闲场 所 。作 为 西 安 市 2 世 纪 一项 重 要 的 文化 建 设 工程 ,西 安 博物 1 院 的落 成 进 一 步彰 显 出西 安 独 具 特 色 的 文化
一
3 7
民 主 2 1 ・ 0 5 J
福 寺古 建筑 群 相得0 4年 西 安新 闻 媒 体 发 起 的 评 选 活 动 中 ,被 评 为西 安未 来 十大建 筑 之一 。博 物 馆建 筑 面积 10 0平 方米 .其 中陈 列 60 面积 5 0 5 0平方 米 ,文物 藏 品库 4 0 0 0平 方 米 ,馆 藏 文 物 总量 达 l 3万件 ( ) 套 , 包 括青 铜 器 、玉器 、金 银器 、瓷 器 、石 雕 、碑 刻 、 印 章 、 陶 器 、 三 彩 器 、书 画 、经 册 、碑 帖 、珍 善 本 书及 杂 器 等 , 其 中三 级 以上 珍贵 文 物近 2万 件 .形 成 文 物等 级 高 、代表 性 强 、影 响面 广 的藏 品特 点 ,这 些 藏 品 序 列 完 整 、 品类 齐 全 ,反 映 了 中国古 代政 治 、经 济 和文 化 生 活 的各 个 方 面 。在 众 多馆 藏 中 .西 博 精 心 撷 取 布展 ,形 成 了 独 具 西博 特 色 的基 本 陈 列 与 专题 陈列 ,并 使 用 了 当代 高 科 技 电子 技 术 及 影 像 、声 像 技 术 的展 示 手 法 ,综 合 运 用 虚 拟 电子 翻书 、数 字 幻 影 演示 、D MS数 字 虚 拟 演 示 、互动 展示 、文物 导航 等 系列科 技 手段 , 形象 展示文 物 ,演绎古 都文 明 。
底 蕴 .成 为 古 城 西 安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会 客 厅 。 历 史 沿 革
作 为 千 年帝 都 ,西安 历 史 悠久 、古 迹 众 多 、人 文荟 萃 ,各 类 博 物馆 林 立 ,但 一 直 没 有 大 型 的市 级 博 物 馆 ,市文 物 部 门 收藏 的十 余 万 件 文 物 无 法 展 出 ,这 不 能 不 说 是 一 大 缺 憾 。2 0 0 0年 1 月 .在 当时 的 国家计 委 的支持 1 下 .西安 市 人 民政 府 正式 启 动 了 “ 安 博 物 西 院 ” 建设 项 目,主 要 内容 为 :在 小 雁 塔 的西 南 隅新 建 一 座 博 物 馆 ,整 合 小 雁 塔 周 边 的 环 境 资 源 ,并 加 以修 整 和 绿 化 ,整 个 工 程 于 20 0 7年 5月 1 8日正式 完工 并对外 开放 。
西安 博 物 院 的建 立 可 谓 是 众 望 所 归 ,凝 聚 了几 代 文 物 工 作者 的心 血 和 殷 殷 期 盼 。她 不 仅 仅 是 一 座博 物 馆 ,更 是 古 城 西 安 的文 化 坐 标 .是 历 史 的 符号 ,是 文 明 的象 征 。 自筹 建 以来 .得 到 了西 安 市 市 委 、市 政 府 和 社会 各 界 力 量 的 鼎力 支 持 。博 物 院 第 一 任 院 长 向 德 .既是 西安 市 文 物 局 领 导 ,也 是 西 安 市政 协 副 主席 、西 安 市 民主 促 进 会 主委 ,长期 以 来 投身 于文 博 事 业 ,在 文 物抢 救 、保 护 、管 理 、利 用 等 方 面 取 得 了突 出 的成 绩 。经 过 三 年 多 的辛 苦 耕 耘 .如 今 的 西博 飞速 壮 大 ,各 方 面软 件 硬 件 设 施 逐 步 到位 ,建 成 至 今 已成 功接 待 中外 游 客 近 百 万 人 次 ,成 为 西 安 市 的 大窗 口。 千 年古塔 园林式 遗迹休 闲景 区 西 安博 物 院是 在 唐 代 荐 福 寺 遗 址 的基 础 上 建 立 起 来 的 。 荐福 寺 内最 为 著 名 的是 唐 中 宗 景 龙 年 间 ( 0 — 0 )所 建 造 的荐 福 寺 塔 . 7779 又 名 小 雁 塔 。原有 1 5层 ,高 4 6米 ,上 有 塔 刹 ,下 有 地 宫 ,通 体 青 砖 砌 就 ,磨 砖 对 缝 , 塔 的外 形 向上 逐层 收小 ,六层 以上 急 剧 收缩 , 整体 呈 现 出 圆和 流畅 的轮 廓 曲线 。古 朴雄 浑 、 俊 秀 挺 拔 .被 誉 为 中 国早 期 密檐 式塔 的典 范 之作 。 小 雁 塔 建 成 千 余 年来 ,风 雨 剥 蚀 ,饱 经
1 古都 西安—— 基 本 陈列 、
沧 桑 ,历经 7 0余 次 震 灾 ,但 至 今仍 保存 着 唐 塔 的原 貌 ,岿 然挺 立千 年 。 明成 化 末年 地震 . 小 雁 塔 自顶 至 底 被 震 裂 ,裂缝 宽达 尺 许 。正 德 末 年 地震 ,这 一 裂 缝 竞 在 一 夜 之 间 弥 合 . 外 观 完 整如 故 ,被 百 姓誉 为 神合 。小 雁 塔 北 门的石 门楣 上 至今还 保存 着 关 于神 合 的铭 文 : “ 福 寺塔 ,肇 自唐 ,历宋 、元 二代 ,明成 化 荐 末 ,长 安地 震 ,塔 自顶 至 足 ,中裂 尺 许 。 明 彻 若 窗牖 ,行人 往 往见 之 。正德 末 ,地 再震 . 塔 一 夕 如故 ” ,这 就 是 著 名 的 小 雁 塔 神 合 之 谜 。 此 后 ,小 雁 塔 又 曾 几度 裂 合 ,塔 体 残 坏 E益 严 重 ,塔 顶 也 在 明代关 中 大地 震 中被 震 t 坍 ,仅余 十 三 层 ,高 4 - 米 。 民 国时期 ,荐 33 福 寺又为军 阀所 据 ,遭 到严 重破坏 。 新 中 国建 立后 ,荐 福 寺 被 作 为 国家 文 物 建 筑 由西安 市 文 管 会 管理 ,小 雁 塔 被 公 布 为 全 国第 一 批 重 点文 物 保 护单 位 。1 6 9 4年 。西 安 市 人 民政 府 鸠 工 庀 材 ,度 木 整 修 小 雁 塔 。 整修过程严 格遵照 “ 复原状或保持 现状 ” 恢 的原 则保 持 了小 雁 塔 初建 时 的原 貌 ,塔 顶 仍 保 持 五 百年 来 已无 塔顶 的现 状 ,同时 为 了 与 塔 顶 残 缺相 谐 调 ,亦 保持 了塔 檐 、塔 角 残 破 的轮 廓 ,成 为 我 国高 大建 筑 类 文 物 原 状 保 护 的典 范 。2 0 0 3年 ,配 合 西安 博 物 院 的建 设 工 程 ,修缮 寺 院 ,整 修 园 区 ,这 座 千 年 古 刹 焕 发 出了新 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