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1-3章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1-3章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教材书后第1章——第3章练习题1。

2 根据题1。

2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 (1) 将a ,b 与C,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系统; (2) 画出系统框图。

解:1)由于要求接成负反馈系统,且只能构成串联型负反馈系统,因此,控制系统的净输入电压△U 与U ab 和U cd 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式中,U ab 意味着a 点高,b 点低平,所以,反馈电压U cd 的c 点应与U ab 的a 点相连接,反馈电压U cd 的d 点应与U ab 的b 点相连接.2)反馈系统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1.3题1.3图所示为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在任何情况下,希望液面高度c 维持不变,说明系统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框图。

题1.3图第二章 习 题2.1 试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变换,设f<O 时,z(f)=0: (1) (2)(3) (4)2。

2试求下列象函数x(s )的拉氏反变换X (t ): 解:(1) 其中(2)2.3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式中,系统输入变量r(f )=6(£),并设,,(O)=),(0)=O ,求系统的输出y (£)。

题1.2图2.4 列写题2。

4图所示RLC 电路的微分方程。

其中,u i 为输入变量,u o 为输出变量。

解:根据回路电压方程可知2.5 列写题2。

5图所示RLC 电路的微分方程, 其中,u.为输入变量,u 。

为输出变量。

解:由电路可知, 2。

6设运算放大器放大倍数很大,输入阻抗很大,输出阻抗很小。

求题2。

6图所示运 算放大电路的传递函数。

其中,u i 为输入变量,u o 为输出变量.解:根据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有2.7 简化题2.7图所示系统的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C (s ) / R (s )。

题2.7图解:根据梅逊公式得: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P K :回路传递函数L K :(注意到回路中含有二个负号)特征方程式: 余子式:于是闭环传递函数为:2.8 简化题2.8图所示系统的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C (s ) / R (s )。

制造基础习题及答案1-3章

制造基础习题及答案1-3章

第一章工程材料导论练习题一、思考题1.布氏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下列情况应采用那种硬度法来检查其硬度库存钢材硬质合金刀头锻件台虎钳钳口2.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是什么σb;σs;σ;δ;ɑk;HRC;HBS;HBW3.将钟表发条拉成一条直线,这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4.Define strength. Explain the procedure for measur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steel.5.Explain the behavior of steels when they are tensile loaded.6.Define the following as related to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explain the principles of their measurement.(a) Hardness; (b) Ductility7.Briefly explain the Brinell hardness test.8.Explain how the toughness of a material is measured9.What are the different tests available for hardness measurement Compare their individual merits.10.仓库中混存了相同规格的20钢、45钢和T10圆钢,请提出一种最为简便的区分方法。

11.现拟制造如下产品,请从碳素钢中选出适用的钢号:六角螺钉车床主轴钳工錾子液化石油气罐活搬手脸盆自行车弹簧钢锉门窗合页12.钢和铁在成分和组织上有什么主要区别磷和硫作为钢铁的一般杂质时,对钢铁性能有什么影响13.T10A和9SiCr各属什么钢种,含碳量分别是多少它们在使用上有何区别下列工具应分别选用它们中的哪一种①机用丝锥②木工刨刀(手工) ③钳工手锯条④手工绞刀⑤量具.14.St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eel and cast iron, with respect to their compositions.15.State the reason as to why white cast iron is more brittle than grey cast iron.16.State how the carbon content influences th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plain carbon steels.17.State the ranges of composition for low, medium and high carbon steels. Give two applications for eachrange.18.Writ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ollowing steels:20, 75, Tl0A, 30CrMnSi, 38CrMoAlA, 40CrNiMn, 60Si2Mn, 9Mn2V, CrWMn, W18Cr4V,W6Mo5Cr4V2, lCrl8Ni9Ti.19.某产品上的铸铁件壁厚计有5、20、52mm三种,机械性能全部要求σb=150Mpa,若全部选用HT150是否正确20.下列铸件宜选用那类铸造合金说明理由。

报关员考试教材第1-3章练习题及答案

报关员考试教材第1-3章练习题及答案

报关员考试教材第1-3章练习题及答案2009年报关员考试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练习一、单选题1、报关是指进出境运输工具的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向()办理进出境手续的全过程。

A.边检B.海关C.进出境商品检验检疫局D.外经部门2、由委托企业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报关业务的行为,这种报关方式叫()。

A、直接代理报关B、间接代理报关C、自理报关D、跨关区报关3、根据《海关法》的规定,()是海关对进出境物品监管的基本原则,也是对进出境物品报关的基本要求。

A、合理在境内使用原则B、合法进出境原则C、自用合理数量原则D、不在转让原则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属于下述那类性质的机关()。

A、司法机关B、税收机关C、立法机关D、行政机关5、扣留走私罪嫌疑人,一般不超过()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小时。

A、5,10B、12,20C、24,48D、12,186、根据我国缉私体制,不具有查缉走私权力的单位是:A.工商B.检察部门C.税务部门D.烟草专卖部门7、海关行使下列哪些权力时需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

A. 在调查走私案件时,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金融机构、邮政企业的存款、汇款B. 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C. 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进出境运输工具D. 询问被稽查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情况和问题8、海关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行使检查权时()。

A、不能超出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的范围B、不受地域限制,但不能检查公民住处C、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规定地区,海关人员可直接检查;超出这个范围,只有在调查走私案件时,才能直接检查,但不能检查公民住处D、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规定地区,海关人员可直接检查;超出这个范围,只有在调查走私案件时,经直属海关关长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才能进行检查,但不能检查公民住处9、进出口货物()未向海关申报的,海关可以依法变卖处理。

数据库概论第1-3章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概论第1-3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参见P3、4、5页)参考答案: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参见P12页)参考答案:数据库系统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8、9、10页)参考答案:1)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管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

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2)在文件系统中,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粒度不能细到数据项。

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存取数据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或一组记录。

3)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为某一特定应用服务的,文件的逻辑结构对该应用程序来说是优化的,因此要想对现有的数据再增加一些新的应用会很困难,系统不容易扩充。

而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9、10、11页)参考答案: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4页)参考答案: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7.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13页)、数据模型的作用、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分章节练习题1-3章及答案

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分章节练习题1-3章及答案

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分章节习题练习(一)(第一~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朱熹论述幼儿教育论著的是()。

A、《童蒙须知》B、《文字蒙求》C、《幼训》D、《教童子法》2、“华容道”属于()。

A、娱乐游戏B、戏弄游戏C、生活游戏D、智力游戏3、下列属于中国古代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的浅近知识蒙养教材的是()。

A、《千字文》B、《三字经》C、《百家姓》D、《兔园册府》4、在小儿一岁生日时,摆上弓矢纸笔等物品供其抓取,古代称这种慈幼礼仪为()。

1A、试儿B、洗儿会C、命名D、接子5、宋代问世的经典蒙学读物是()。

A、《千字文》B、《三字经》C、《文学蒙求》D、《幼训》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提出者是()。

A、勾践B、孔子C、孟子D、韩非子7、下列属于崔学古的蒙学教育著作是()。

A、《文字蒙求》B、《幼训》C、《蒙童须知》D、《小学》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幼儿游戏的基本原则。

2、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3、简述王充的“在活动中学习”的观点。

2三、名词解释1、《百家姓》2、《千字文》3、颜之推四、论述题1、试述中国古代胎教的作用。

2、试述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3、试述清末蒙养院制度的构建具有的特点。

4、试评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王筠的著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文字蒙求》《教童子法》等书。

《文字蒙求》一书则结合汉字的结构原理和儿童的思维特点,提出了蒙养识字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

崔学古《幼训》; 朱熹《蒙童须知》和《小学》。

本题选A。

参见教材 P40。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华容道》是世界著名的智力游戏,在国外和魔方、独立钻石棋并列,被誉为“智力游戏界三大难题”,并被编入学校的教科书。

智力游戏,是指那种将智力活动与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的游戏形式。

在我同古代智力游戏主要是通过棋艺、拼图和其他涉及数学、几何等原理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3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3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

ZH1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总分: 100 分= 10 题× 10 分 /题;时间: 10min)班级 _______座号 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___ 评卷 ______________1.早在2000 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发现了磁现象,并利用发现的规律制成了______________,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为世界航海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性人员的流动、物流提供了可能。

2.彗星是绕着太阳旋转的一种星体,它的体积庞大,密度很小,通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扫帚状的长尾巴,因而人们又称它为“扫帚星”。

据《春秋》一书记载,“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里说的星孛,就是每隔76 年防问地球一次的著名的____________彗星。

鲁文公十四年是公元前613 年,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

这次彗星的记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彗星记录。

3.请你用透明的杯子装上水,把笔竖放在杯子后(如图1),透过杯子观察笔,你发现笔 _______________(选填“变粗了”、“变细了”或“粗细不变”)。

(请实验)4.把一根筷子斜放入装有水的碗中,从水面上看,筷子在水中的部分被水“折”断了。

那么,是向上弯折还是向下弯折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实验)图1 5.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你和你的同伴来到一片树林里,听到久违的鸟鸣声。

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

请你猜想一下,鸟鸣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 (填一种物质的名称)传入人耳,从而使人能听到声音。

6.电视机遥控器控制电视机的过程中,遥控器发射出一种叫红外线的光,根据你的经验,红外线这种光线人的眼睛能看到吗?答:_____________ 。

7.请你认真观察图 2 中的正量一下,这个正方形有没有向内凹方形,然后拿出直尺实际来的?答: ___________。

数据通信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1~3章)答案

数据通信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1~3章)答案

2-8 一个 4DPSK 四相调相系统的相位变化关系按 B 方式工作 (如附图 40 所示) , 假设初始相 位为 0, 试求输入双比特码元序列为 00,01,11,00,10 等的已调载波信号对应的相位, 并画出其矢量图(假设初始相位为 0) 。
解: (参见 P63 图 2-56) 解题思路: 首先将数据信号序列以二位数字为单位进行分组,然后再求每组数字的相位,如下题:00 的相位为(初始相位为 0+5π/4=5π/4) ,01 的相位为(前一相位 5π/4+3π/4=0) ,11 的相位为(前一相位 0+π/4=π/4) ,00 的相位为(前一相位π/4+5π/4=6π/4=3π/2) , 依此类推。 基带数据信号序列 相位(初始相位为 0) 矢量图(→) 0 0 5π/4 ↙ 0 1 1 1 0 → π/4 ↗ 0 0 3π/2 ↓ 1 0 5π/4 ↙
3200 − 2600 = 2900 Hz 2 3200 − 2900 300 3 (2)滚降系数 a = = = = 0.10 2900 2900 29
(3)码元速率 N Bd = f s = 2 f N = 2 × 2900 = 5800 Bd (4)传输速率 R = N Bd log 2 M = 5800 × log 2 4 = 11600 bit / s
fN=2400/4=600 Hz
调制速率为:NBd=fs=2fN=2×600=1200Bd 总的比特率为:R=fb=fSlog2M=1200×log216=4800bit/s 频带利用率为:? =log2M/(1+a )= log216/(1+1)=2bit/s·Hz 2-6 某一调相系统占用频带为 600~3 000Hz ,其基带形成滚降系数 a =0.5,若要传信率为 4800bit/s,问应采用几相的相位调制? 解:(参见 P65 例 2-7) B=3000-600=2400 Hz fN=B/(2(1+a ))=2400/(2(1+0.5))=800 Hz NBd=2fN=2×800=1600Bd R= NBdlog2M –> log2M=R/NBd=4800/1600=3 M=23=8 2-7 某一 QAM 系统, 占用频带为 600~3 000Hz, 其基带形成滚降系数 a =0.5, 若采用 16QAM 方式,求该系统传信速率可多少? 解:(参见 P58 例 2-6) B=3000-600=2400 Hz fN=B/(2(1+a ))=2400/(2(1+0.5))=800 Hz NBd=2fN=2×800=1600Bd R= NBdlog2M =1600 log216=6400bit/s

生化习题一(1-3)附答案

生化习题一(1-3)附答案

生化小测验(1-3章)一、单选1.()人体血浆蛋白质的PI大多是5.0 左右,则在血液中存在形式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兼性离子 D非极性离子2.()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等电点为 4.6、5.0、5.3、6.7、7.3,电泳时欲使其中四种蛋白质泳向正极,应该选择缓冲液的pH是A8.0 B7.0 C6.0 D5.03.()维持DNA双螺旋横向稳定性的力是A螺旋内侧疏水力 B碱基堆积力 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D磷酸二酯键4.()有关复性的正确叙述是A变性DNA的浓度越高,复性越慢 B热变性DNA迅速冷却后即可互相结合C不同的变性DNA分子在缓慢降温后,都可结合成双链复性D核酸热变性后,使其温度缓慢下降,变形的两股单链DNA可复性5.()关于Km值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Km值上酶的特征性常数 BKm值与酶的结构有关CKm值与酶所催化的底物有关 DKm值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的浓度6.()有关竞争性抑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与底物相似 B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 C与酶非共价键结合 D抑制程度与抑制剂浓度有关7.()下列有关变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变够酶催化非平衡反应 B多为代谢途径的关键酶C与变构抑制剂可逆结合 D都具有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8.()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A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延长反应时间,其最低温度降低B低温可使大多数酶发生变性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反应进行时间无关D最适温度对于所有的酶均相同9.()280nm波长处有吸收峰的氨基酸为A精氨酸 B色氨酸 C丝氨酸 D谷氨酸10()有关蛋白质三级结构描述,错误的是A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由次级键维持 B三级结构是单体蛋白质或亚基的空间结构C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D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11()关于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正确叙述是A蛋白质四级结构的稳定性由二硫键维系 B四级结构是蛋白质保持生物学活性的必要条件C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D蛋白质亚基间由非共价键聚合12()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1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链的书写方向为5'→3'方向,其5'-端总是写在左边 B多核苷酸链的3′端为磷酸基团C 多核苷酸链的5′端为磷酸基团D 核酸分子具有极性14( )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A. Km增大,Vm减小B. Km不变,Vm增大C. Km减小,Vm减小D. Km增大,Vm不变15 ( )有关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A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 B酶与底物、抑制剂可同时结合,但不影响其释放出产物C改变表观Km值 D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二、多选1.()对蛋白质一级结构和功能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功能一定相同 B一级结构相近的蛋白质,其功能类似C一级结构中任何氨基酸残基的改变都不会影响其功能 D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础2.()空间构象包括A β-折叠 B结构域 C亚基 D模序3.( ) 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A肽键 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引力4.() DNA水解后可得到下列哪些最终产物A磷酸 B核糖 C腺嘌呤、鸟嘌呤D胞嘧啶、尿嘧啶5.()影响Tm值的因素有A一定条件下核酸分子越长,Tm值越大 B DNA中G,C对含量高,则Tm值高C溶液离子强度高,则Tm值高 D DNA中A,T含量高,则Tm值高6.()常见的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A半胱氨酸和胱氨酸的巯基 B组氨酸的咪唑基C谷氨酸,天冬氨酸的侧链羧基 D丝氨酸的羟基7.()有关变构酶的叙述是A大多数变构酶是多聚复合物 B是体内快速调节酶含量的重要方式C可有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 D酶从一种构象转变为另一种构象时,酶活性发生改变8.()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A中性盐沉淀蛋白 B鞣酸沉淀蛋白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9.()关于DNA的碱基组成,正确的说法是A腺嘌呤与鸟嘌呤分子数相等,胞嘧啶与胸嘧啶分子数相等B不同种属DNA碱基组成比例不同C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DNA碱基组成不同D年龄增长但DNA碱基组成不变10()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是由必需基团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区域B.是指结合底物,并将其转变成产物的区域C是变构剂直接作用的区域 D是重金属盐沉淀酶的三.填空题1. 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的基团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的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S 1-3章习题3.操作系统是一种(A),它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B)的工作,(C)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1)应用软件;(2)系统软件;(3)通用软件;(4)软件包。

B:(1)与硬件无关并与应用无关;(2)与硬件相关而与应用无关;(3)与硬件无关而与应用相关;(4)与硬件相关并与应用相关。

C:(1)管理计算机裸机;(2)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3)管理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源;(4)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4.在OS总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A)。

为实现多道程序设计需要有(B)。

A:(1)灵活性;(2)可靠性;(3)兼容性;(4)利用率。

B:(1)更大的内存;(2)更快的CPU;(3)更快的外部设备;(4)更先进的终端。

5.推动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B),推动微机OS发展的主要动力是(C)。

A,B:(1)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A;(3)方便用户-B;(4)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C:(1)方便用户;(2)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3)便于微机联网;(4)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6.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批处理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1)灵活性和可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A;(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B;(4)实时性和可靠性-C。

7.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系统总是优先选择(A)多个作业投入运行;为了提高吞吐量,系统总是想方设法缩短用户作业的(B)。

A:(1)适应于内存容量的;(2)计算量大的;(3)I/O量大的;(4)计算型和I/O型均衡的。

B:(1)周转时间;(2)运行时间;(3)提交时间;(4)阻塞时间。

8.从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对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

(2)对于分时系统,不一定全部提供人机交互功能。

(3)从影响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

(4)采用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

(5)从交互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相似。

9.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及时性)主要是根据(A)确定的,而实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则是由(B)确定的。

A,B:(1)时间片大小;(2)用户数目;(3)计算机运行速度;(4)用户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A;(5)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延-B;(6)实时调度。

11. 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都具有交互性,实时系统的交互性允许用户访问(A);分时系统的交互性允许用户请求系统提供(B)。

A:(1)文字编辑程序;(2)专用服务程序;(3)专用硬件;(4)数据处理程序。

B:(1)数据处理服务;(2)资源共享服务;(3)数据通信服务;(4)多方面的服务;(5)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服务。

12. 在下列系统中,(A)是实时信息系统,(B)是实时控制系统。

A,B:(1)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2)民航售票系统-A;(3)办公自动化系统;(4)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5)火箭飞行控制系统-B。

13.在下面关于并发性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2)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

(3)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发生。

14. 从下述关于模块化程序的叙述中,选出五条正确的论述。

(1)使程序设计更为方便,但比较难维护。

(2)便于由多人分工编制大型程序。

(3)便于软件功能扩充。

(4)在内存能够容纳的前提下,应使模块尽可能大,以减少模块的个数。

(5)模块之间的街口叫数据文件。

(6)只要模块接口不变,各模块内部实现细节的修改,不会影响别的模块。

(7)使程序易于理解,也利于排错。

(8)模块间的单向调用关系,形成了模块的层次式结构。

(9)模块愈小,模块化的优点愈明显。

一般来说,一个模块的大小在10行以下。

(10)一个模块实际上是一个进程。

15. 采用(A)结构时,将OS分成用于实现OS最基本功能的内核和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两个部分。

通常,下列模块中必须包含在操作系统内核中的是(B)模块。

A:(1)整体式;(2)模块化;(3层次式;(4)微内核。

B:(1)内存分配;(2)中断处理;(3)文件处理;(4)命令处理。

16. 在3.X版本以前的MS – DOS是(A)操作系统,Windows 95是(B)操作系统,Windows XP 是(C)操作系统,它们都是由(D)开发的。

A,B,C:(1)单用户单任务-A;(2)单用户多任务-B;(3)多用户单任务-C;(4)多用户多任务-D。

2.4习题一、选择题1.从静态的角度看,进程是由(A)、(B)、(C)三部分组成的,其中(C)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当几个进程共享(A)时,(A)应当是可重入代码。

A,B,C:(1)JCB;(2)PCB -C;(3)DCB;(4)FCB;(5)程序段-A;(6)数据段-B;(7)I/O缓冲区。

2.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是(A)、(B)、(C)。

由(A)到(B)是由进程调度所引起的;由(B)到(C)是正在执行的进程发生了某事件,使之无法继续执行而引起的。

A,B,C:(1)挂起;(2)阻塞-C;(3)就绪-A;(4)执行-B;(5)完成。

3.下列进程状态转换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状态转换是(A);一般不会发生的状态转换是(B)。

A,B:(1)就绪→执行;(2)执行→就绪;(3)就绪→阻塞-A;(4)阻塞→就绪;(5)阻塞→执行-B;(6)执行→阻塞。

4.在一个单处理机系统中,存在5个进程,则最多有(A)个进程处于就绪队列,(B)个进程处于阻塞状态。

A,B:(1)5 -B;(2)4-A;(3)3;(4)2;(5)1;(6)0 。

5.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其时间片用完被暂停执行,此时进程应从执行状态变为(A)状态;处于静止阻塞状态的进程,在进程等待的时间出现后,应变为(B)状态;若进程正处于执行时,因终端的请求而暂停下来以便研究其运行状况,这是进程应转变为(C)状态;若进程已处于阻塞状态,则此时应转变为(D)状态。

A,B,C,D:(1)阻止阻塞-D;(2)活动阻塞;(3)静止就绪-B-C;(4)活动就绪-A;(5)执行。

9.从下面对临界区的论述中,选出两条正确的论述。

(1)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

(2)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

(3)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

(4)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

(5)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6)若进程A与进程B必须互斥地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测进程A处于对应的临界区内时,仍有可能被进程B中断。

(7)若进程A与进程B必须互斥地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进程A处于对应临界区内时,变不能被进程B中断。

10.(A)是一种只能由wait和signal操作所改变的整型变量,(A)可用于实现进程的(B)和(C),(B)是排它性访问临界资源。

A(1)控制变量;(2)锁;(3)整型信号量(4)记录型信号量。

B,C:(1)同步-C;(2)通信;(3)调度;(4)互斥-B。

13.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应设置互斥信号量mutex,资源信号量full和empty。

它们的初期应分别是(A),(B)和(C)。

A,B,C:(1)0 -B;(2)1 -A;(3)-1;(4)-n;(5)+n -C。

14.对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算法描述如下,请选择正确的答案编号填入方框中。

Producer:begin consumer:beginRepeat repeat(A); (E);(B); (B);buffer(in):=m; m:=buffer(out);in:=(in+1)mod n; out:=(out+1)mod n;(C); (C);(D); (F);Until false; until false;End endA,B,C,D,E,F: (1) wait(mutex) -B; (2) signal(mutex) -C; (3) wait(empty) -A; (4) signal(full) -D; (5) wait(full) -E;(6)signal(empty) -F.17.试选择正确答案,以便能正确地描述图2.10所示的前趋关系。

Var a, b, c: semaphore:=0,0,0;beginparbeginbegin S1; (A); endbegin S2; (B); endbegin wait(a); wait(b); S3; (C); endbegin (D); S4; endparendendA,B,C,D:(1)signal(a) -A; (2)signal(b) -B; (3)wait(c) -D; (4)signal(c) -C.19.从下面的叙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叙述。

(1)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进程,不同进程所执行的代码不同。

(2)操作系统通过PCB来控制和管理进程,用户进程可从PCB中读出与本身运行状态相关的信息。

(3)当进程有执行状态变为就绪状态时,CPU现场信息必须被保存在PCB中。

(4)当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满足时,它将处于阻塞状态。

(5)进程是可与其他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所以程序段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3.4 习题一、选择题1.在三种基本类型的操作系统中,都设置了(A),在批处理系统中还应设置(B);在分时系统中除了(A)以外,通常还设置了(C),在多处理机系统中则还需设置(D)。

A,B,C,D:(1)剥夺调度;(2)作业调度-B;(3)进程调度-A;(4)中级调度-C;(5)多理机调度-D。

2.在面向用户的调度准则中,(A)是选择实时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B)是选择分时系统中进程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C)是批处理系统中选择作业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而(D)准则是为了照顾紧急作业用户的要求而设置的。

A,B,C,D:(1)响应时间快-B;(2)平均周转时间短-C;(3)截止时间的保证-A;(4)优先权高的作业能获得优先服务-D;(5)服务费低。

3.作业调度是从处于(A)状态的队列中选取作业投入运行,(B)是指作业进入系统到作业完成所经过的时间间隔,(C)算法不适合作业调度。

A:(1)运行;(2)提交;(3)后备;(4)完成;(5)阻塞;(6)就绪。

B:(1)响应时间;(2)周转时间;(3)运行时间;(4)等待时间;(5)出发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