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ppt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件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件

案例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实验原理
在相同力的作用下,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在相同质量的情况下,作用力越 大,加速度越大。通过测量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案例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小车、滑轮、砝码、弹簧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计时器、尺子、重物等。
2. 将尺子固定在墙上,让重物从尺子顶端自由下落。
案例一:测量重力加速度
3. 使用计时器记录重物下落的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和计算,可以得 出重力加速度的值,并与其他已知值 进行比较,验证实验的准确性。
4.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值 。
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图表绘制,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探讨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误差分析
对实验中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评估误差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结论与建议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实验原理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一点叠加时,会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形成明 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光的干涉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之一。
案例三:光的干涉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激光器、分束器、反射镜 、光屏等。
2. 将激光器发出的光束通过分束器分成两束相干 光波。
案例三:光的干涉实验
1
3. 让两束光波在空间某一点叠加,并观察干涉现 象。
防止机械伤害
在使用机械设备或进行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大学物理实验(2).ppt

大学物理实验(2).ppt

为什么要用两种表示方法表示误差?
m1 (1.00 0.02)g m2 (100.00 0.02)g
相对误差 2.0%
相对误差 0.02%
两个物体质量的绝对误差都是0.02g
现它具有内在统计规律:
单峰性 有界性 对称性 抵偿性
f (N ) N
偶然误差的可能来源:
偶然不确定因素引起,可能:个人、 环境因素,电压波动、杂散电磁场干扰
偶然误差的出现带有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 难以控制无法消除
(3)过失误差(粗大误差)
明显歪曲实验结果的误差称为过失误差
缺乏经验、粗心大意、过度疲劳、操作不当
1 K
(N1 N2
... NK )
Ni
i1
K
N1 N0 N1
N2 N0 N2 算术平均值的误差=误差的算术平均值
.........
K
NK N0 NK
Ni
当K 时, i1
0
K
K
K
Ni KN0 Ni
i 1
K
Ni
i 1
K
Ni
则N N0
i 1
K
N0
i 1
K
算术平均值作为直接测量的最佳值,
3.培养学生具有对待科学实验一丝不苟的严谨 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二、实验课程序
物理实验课包括(1)预习(2)实验 操作(3)撰写实验报告,三个步骤。
步骤1 .预习 实验前的预习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
能取得满意结果的重要步骤。预习时要求阅 读讲义弄清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仪 器性能,写出实验预习报告。
K
Ni
N N0
i 1
K
简称:最佳值
2.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大学物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2024)

大学物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2024)
2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3
2024/1/29
13
圆周运动
2024/1/29
01
变速圆周运动
02
变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03
变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14
相对运动
2024/1/29
01 02 03
参考系与坐标系 参考系的选择和建立 坐标系的种类和应用
15
相对运动
2024/1/29
相对速度与牵连速度 相对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2024/1/29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
分析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包括回复力、加速度 、速度、位移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简谐振动的能量特征
讨论简谐振动的能量特征,包括动能、势能 、总能量等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换的过 程。
32
振动的合成与分解
2024/1/29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分析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规律,介绍合振动振幅、合 振动相位等概念。
5
大学物理的研究方法
03
观察和实验
建立理想模型
数学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 过实验可以验证物理假说和理论,发现新 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理想模型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 方法,它忽略了次要因素,突出了主要因 素,使物理问题得到简化。
数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工具,通过数学方法 可以精确地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推导物 理公式和定理。
2024/1/29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切自然现象,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 、光学等各个领域。
应用举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爱因斯坦的 质能方程等。

大学物理实验课件.ppt

大学物理实验课件.ppt

解: 两边求全微分
dN dx dy
方和根合成
N mx ny
dN m dx ndy dN dx dy
为了更全面地评价测量结果的优劣,需考虑绝 对误差相对于测量值本身的大小产生的相对影响。
相对误差 X 100% A
百分误差
真值是不可能确知的,实用中常用约定真值代
替真值,称为百分误差。
E0
X X0 X0
100%
误差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019-9-13
谢谢观赏
11
2.1.3 测量误差的分类
31
2.2.3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与误差的传递
一组直接测量量 x,y,z 微小变量分别为 dx,dy,dz 不确定度分别为 x,y, z 测量量以下标表示 间接测量结果为 N f (x, y, z,)
2019-9-13
谢谢观赏
32
2.2.3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合成
“不确定度限值”,统称为仪器误差限值。
2019-9-13
谢谢观赏
28
2.2.2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仪器误差限值 仪
指在正确使用仪器的条件下,仪器示值与 被测量真值之间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的绝对值。
一般包含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成分。
常见的仪器误差限值见后表。
2019-9-13
谢谢观赏
29
仪器种类
本书约定: t 1
A
n
(Xi X )2
i 1
n(n 1)
2019-9-13
谢谢观赏
27
2.2.2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B类不确定度的估计
B 是用非统计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的分量,

大学物理ppt课件

大学物理ppt课件
静电场中的电势
在静电场中,电势是一个相对量,它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在同一个静电场中,不 同位置的电势不同,但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是一定的。
磁场与电流
01 02 03
磁场
磁场是由磁体或电流所产生的物理场,可以用磁感应强度 和磁场强度来描述。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与小磁针 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相同,其大小可以用磁通密度来衡 量。磁场强度也是一个矢量,其方向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垂直。
几何光学的历史
几何光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当 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 反射性质。
光速与相对论
光速的定义
光速是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每秒299,792,458米。
光速的测量
光速的测量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尝试测量光速 。
光速与相对论的关系
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它解释了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以 及光速对时间的影响。
大学物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力学部分 • 电磁学部分 • 光学部分 • 量子物理部分 • 实验物理部分
01
力学部分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 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
经典实验重现及解析
经典实验选择
选择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进行重现及解析,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等,需要了解 这些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实验装置与操作
根据选择的经典实验,准备相应的实验装置和器材 ,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和数据采集方法。
结果分析与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理解实验原理 和结论,并与理论进行比较和验证。

《大学物理实验》课件

《大学物理实验》课件

拓展实验内容
在现有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拓展 实验内容,增加更多的物理量和 测量方法,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 验。同时,可以引入现代科技手 段,如虚拟仿真技术等,提高实 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 量的重要保障。可以进一步完善 实验教学制度、加强实验教学评 估和反馈机制等措施,以提高实 验教学水平和管理效率。
实验操作步骤
正确安装和调整实验器材,确保 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 时处理和记录。
根据实验步骤逐步进行操作,并 注意观察和记录数据。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实 验规则和仪器使用规范。
实验后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 1
析,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 性。
4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 告,并总结实验的经验和 教训。
析实验数据,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03
团队协作精神增强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种团队协
作的精神不仅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们的沟通和合作能
力。
实验改进与展望
优化实验方案
针对本实验的不足之处,可以进 一步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 精度和可靠性。例如,改进实验 器材、优化测量方法等措施可以 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操作流程回顾
实验的操作流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处理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了 良好的实验素养,能够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并准确记录数据。
实验数据与结论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们能够得出符合预期的结论,验证了实验原理和公式的正确性。同时,学 生们还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讨论,提高了对实验结果的认识和理解。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ppt课件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ppt课件

(dm2 dn2 )
dm2
d
2 n
2
0.2 589 .3
2
1 30 .0 2
0.12 0.12
0 .22
2
60 .90
1 .15 10 7 2 .22 10 5 1 .31 10 5
0 .0060
R
R
R R
861 0 .0060
(6 mm )
R R R ( 861 6) m精m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4
宇宙引力波的测量
激光干涉仪最令人感兴趣的应用
之一也许是对引力波的测定。爱因
斯坦曾推测,诸如星体爆炸,黑洞
撞击和宇宙“最初”的大碰撞之类
的强烈天文事件可能形成引力波。
但由于这种波如果存在的话也非常
弱,因此,几十年来从未能探测到,
也无法确定其是否存在。
精选PPT课件
2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dm
1 0 .2 8 3 1 0 .2 0 2 1 0 .0 9 2 9 .9 9 0 9 .8 8 5
n
20
19
18
17
16

2 0 .6 6 5 2 0 .7 4 9 2 0 .8 2 5 2 0 .9 1 0 2 0 .9 8 9

2 7 .3 8 9 2 7 .3 0 0 2 7 .2 2 8 2 7 .1 4 7 2 7 .0 6 0
17
八、问题讨论
1、本实验是用什么方法处理数据的?此法 有何优点?
答:是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为:可 以充分利用数据,体现出多次测量的优 点,减小了测量误差。
精选PPT课件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堂PPT)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堂PPT)
平时成绩=预习及操作成绩(60%)+报告成绩(40%)
.
4. 实验管理系统
【学生登录账号是学号,初始密码是学号。登录后务必 修改】关于实验预约系统如何使用,可登录网站。首页, 下载“致2017级同学-新学期重要通知及资料”查看附 件四。
.
5. 要求 【非常重要】 (1)第二周的周一(3月12日)9:00-17:00,各班班长、学习委员到物理实验
.
标准差的统计意义
.
不同标准差的比较
显然σ越小,测量值的分散范围越小,测量的精密度越高。
.
分布特点
1. 单峰性
p ( 0 ) 达到最大值
p(x)
2. 对称性
p(x)= p(x)
3. 有界性
x 3
x
0
4. 抵偿性:
1 n
x n i1 xi
0
.
测量列的标准差
lim n
1n ni1(xi
x)2
A类分量:单次测量不考虑。 B类分量:仪器不确定度为 0.004mm。
5.5mm +0.16mm +0.005mm =5.665mm
正确的测量结果:(5.665±0.004)mm
.
②由仪器的准确度等级获得:(针对电学实验仪器来说)
准 确 度 等 级 量 程
X 仪 =
100
准确度等级: 0.1、0.2、0.5、1.0、1.5、2.5、5.0
真)
【实验九】 分光计的调整和三
【实验五】多用电表的使用
棱镜顶角的测定
【实验十】用牛顿环测曲率半径
B类实验
【实验十一】 导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十二】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实验十三】 用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电脑仿真) 【实验十四】 用光谱仪观测原子光谱 【实验十五】 伏安特性曲线的测绘 【实验十六】 静电场的描绘 【实验十七】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

f ( x )dx 68.3% [ , ]

P2
2
μ 3σ
2

f ( x )dx 95.5%
[2, ] 2
P3
μ 3σ

f ( x )dx 99.7% [3 ,3 ]
26
标准误差 实验标准差
lim
5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任务
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学 生应在习惯、知识、能力三方面达到 如下要求。 (一)培养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
(二)掌握物理实验理论基础知识, 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三)具有相应的实验能力。
6
物理实验基本程序和要求
1.实验课前预习
(1)预习讲义中与本实验相关的全部内容。 (2)写出预习报告(实验题目、目的、原理、 主要计算公式、原理简图),准备原始实验 数据记录表格。
2.课堂实验操作
(1)上课需带实验讲义、笔、尺、计算器等。 (2)必须在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方可进行实验。
7
(3)仪器安装调试后经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进 行实验操作。 (4)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测量数据,
将数据填入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数据须
经指导老师检查及签字。(评定成绩依据)
嗅觉
色觉
视觉
37
环境误差
光点检流计 输入 接近时,静 电干扰,使 光斑移动等 。
市电的干扰
38
方法误差
内接
VR VA A V
外接
IR A
V IV
用V作为VR的近似 值时,求
V VR VA R I I V V V R A R I I I
V R I V V I R IV IR
北京交通大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课 后 完 成
指导教师意见
学院 学号 姓名
专业
班级
实验日期 成绩
合作者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 …………
主要仪器名称 …………… ……………
实验原理,操作步骤
…………… ……………
课 前 完 成
9
第4页
第1页
原理的文字简述 ……………………………………………… …………………………… +公式及公式说明 …………………………… +原理图 …………………………… (光学:光路图, …………………………… …………………………… 电学:电路图......)
1 4 7 23 25 20 11 5 2 2
21
n
8 7 6 5 4 3 2 1 0
n
单峰性
16 n=30 14 12 10 8 6 4 2
n=60
有界性
对称性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01.10 T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T n
x1 x2
P 概率: f ( x )dx
x1
x2
f ) )dx PP f ((xxdx ? 1
0

x 时: ( ) f

小,测量值的离散性小 2 大,测量值的离散性大
1
25
0
表征测量值的分散性!
P
x2
x1

f ( x )dx
(5)臵信区间 ,臵信概率
n=30
n
16 10 n 14 12 10 8 6 4 2
0 4 8
n=60
n=30 n=30 n=30
6
2
T 1.01 1.02 1.03 1.04 1.05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T 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06 1.07 1.08 1.09 1.10
n n 又叫做高斯分布,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一种分布, xi ( xi )2 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分布, 式中: i 1 lim 也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一种概率分布。 lim i 1 n n 该分布由两个参数——平均值和标准差决定。 n n

13
测量是用仪器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实 验比较,以某一计量单位,把待测量定 量地表示出来。 它包含着:理论 实验方法 仪器选择 测量 数据处理 结 果分析等环节,可见物理实验包括测量 ,但物理实验决不是单纯的测量。
14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T 2 L g
4 g 2 L T

第 一 讲
讲课教师:韩笑 时间:2012年2月18日
1
2
主要内容
1.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性质、作用和任务 2.大学物理实验课的要求 3.如何做好大学物理实验
理论依据、实验方法(测量)、数据处理、如何评定 实验结果、如何写好实验报告……
4.本学期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安排和要求
5. 课外学习环节: 包括:开放实验室、物理实验竞赛
17
2、最佳值与偏差
对物理量x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测 量列为 x1 , x2 , xn
最佳值: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1 n x xi n i 1 偏差: i xi x i 相对误差: E 100% x
是评价测量值准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18
三.误差的分类与处理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次数,可以减少平均 值的实验标准差,提 高测量的准确度。 但是,n>10以后,n 再增加, (x ) 减小缓 s 慢,因此,在物理 实验教学中一般取n 为6~10次。
29
x1 , x 2 .... x n x
s( x ) s( x )
测量值的最 佳估计值
测量值、算术 平均值的分散 程度
B
由于偏心,使之用 转轴与几何中心 重合,由于 aa bb 弧长反映角度 时产 生的系统误差。如: 所以可用弧长反映角 AABB 这是由偏心 度的大小。 造成的。 34
理论误差
系统误差。
如:
理论误差是否很大 由于理论推导中的近似,产生的 ???
B 0 nI
螺线管为无限长,管壁磁漏可忽略。
n=60次
测量值xi 次数n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0 2 4 10 14 16 7 5 1 1
n=100次
测量值xi
次数n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35
1 h gt 2 公式 (忽略了空气阻力等) 2
意大利科学家 伽利略在比萨 斜塔上做的铁 球落地实验。 两个不同重量 的铁球从高处 落下,同时着 地。说明理论 在一般情况下 都能较准确地 反映物体真实 运动规律。
36
人为误差
心理因素,读数(估计)偏大或偏小。 生理因素
听觉
对音域(20HZ--20KHZ) 的辨别。 对音色的辨别。

(1) x 处概率密度最大 (2) : n 时的测量平均值 (3) : x 与 x 相应的随机误差的分量 (4) :正态分布的标准差
24
:正态分布的标准差
表征分布线型的宽窄
1 x 2 f ( x) e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对测量结果重复性的评价 正确度: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 高: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偏离真值较少,测 量的系统误差小 但是:不能确定数据的分散情况 准确度:反映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综合大小的程度; 高: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小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学院 abcdef
班 学号
姓名
课前完成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11
第一章
测 量 误 差
§1 测量与误差 §2 误差处理 §3 有效数字的记录与运算 §4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2
§1 测量与误差
一.测量及其分类
物理实验是对物理现象、运动规律 的定量的认识,当然离不开测量, 但决不 仅仅是测量, 还需从一定的理论出发,对 测量数据加以分析,归纳出有关结论。
30
(6)t分布
当测量次数很少时,遵从t分布
峰值低于正态分布,而且 上部较窄,下部较宽。
n 6 以后,接近正态分布
31
2.系统误差
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随 着测量条件的变化有规律的变化。 系统误差的来源:
32
仪器误差
天平不等臂所造成的 系统误差
33
a
a A
b B A O b
39
系统误差特点是
表现出恒偏大、恒偏小或周期性 的特点,增加测量次数误差不能减少 ,只能从方法、理论、仪器等方面的 改进与修正来实现。
40
发现系统误差的方法: 理论分析法 实验对比法 系统误差的减小与消除: 交换法、替代法、异号法等。 数据分析法
41
定性评价测量结果时:
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和精度
2
实验中
L? T ?
g 的测量结果如何评定?
15
测量的分类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等精度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
16
二.误差与偏差
1、真值与误差
真值x0 : 一个物理量客观存在的量值,与 测量所用理论方法及仪器无关。 测量值x:通过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得到的 物理量的值。
绝对误差: x x0
30
n
25
n 100 100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