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30套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30套

第 5 页 共 70 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A(3)
1、 . (10 分)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6 ,试求系统的单位脉 s ( s + 5)
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 2、 (10 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零点为 -1,闭环根轨迹起点为 0,-2,-3,试确定系 统稳定时开环增益的取值范围。 3、 (10 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下,试求: (1)闭环的幅相特性曲线; (2)开环的对数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 (3)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调节时间 ts; (4)相位裕量γ,幅值裕量 h。
' 近线如图。要求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 wc 。试求校正装置传递 = e ( l , c, d , e ,均为给定正常数)
函数 G c ( s ) 和校正后开环传递函数 G ( s ) 。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s/blog_3fb788630100muda.html
1 和 G(jω)的交点是否为自振点。 N ( x)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s/blog_3fb788630100muda.html
第 3 页 共 70 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A(2)
1. (10 分)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 2. (10 分)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K , S ( S + 2S + 1)
2
试绘制 K 由 0→+∞变化的根轨迹。若用角平分线法进行校正(超前 ) ,使校正后有复极点

S + Zc 1 3 ± j ,求校正装置 Gc ( s ) = ( Z c < Pc ) 及相应的 K 值。 2 2 S + Pc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共4种。

2.连续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3.某统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dc(t)+0.5C(t)=2r(t)。

则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dtΦσ;调节时间ts(Δ。

4.某单位反馈系统G(s)= 100(s?5),则该系统是阶2s(0.1s?2)(0.02s?4)5.已知自动控制系统L(ω)曲线为:则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 ;ωC6.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又称为调节器,其校正作用是。

7.采样器的作用是,某离散控制系统(1?e?10T)G(Z)?(单位反馈T=0.1)当输入r(t)=t时.该系统稳态误差(Z?1)2(Z?e?10T)为。

二. 1.R(s) 求:C(S)(10分)R(S)2.求图示系统输出C(Z)的表达式。

(4分)四.反馈校正系统如图所示(12分)求:(1)Kf=0时,系统的ξ,ωn和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ess.(2)若使系统ξ=0.707,kf应取何值?单位斜坡输入下ess.=?五.已知某系统L(ω)曲线,(12分)(1)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2)求其相位裕度γ(3)欲使该系统成为三阶最佳系统.求其K=?,γmax=?六、已知控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示。

P为开环右极点个数。

г为积分环节个数。

判别系统闭环后的稳定性。

(1)(2)(3)七、已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0(s)?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0(S)。

(12分)一.填空题。

(10分)1.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的根,称为系统的2. 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3.并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并联传递函数之4.单位冲击函数信号的拉氏变换式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则该系统为型系统。

6.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为。

7. 微分环节的相角为8.二阶系统的谐振峰值与有关。

9.高阶系统的超调量跟10.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有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有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有参考答案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给定值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输入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扰动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G 1(s)+G 2(s)(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 ,阻尼比=ξ ,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220s s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衰减振荡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1050.20.5s s s s+++。

6、根轨迹起始于 开环极点 ,终止于 开环零点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ϕ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K s s Ts τ++。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 水温 。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开环控制系统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闭环控制系统 ;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闭环控制系统 。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 稳定 。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 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 零 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 输出拉氏变换 与 输入拉氏变换 之比。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K s s Ts τ++ 相频特性为arctan 180arctan T τωω--(或:2180arctan 1T T τωωτω---+) 。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

1《自动控制原理》试卷(A 卷)一、 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有源电网络如图所示,试采用复数阻抗法写出它的传递函数。

(10分)(1图 )(3图)二、假设某系统对于单位阶跃输入信号的响应为t te et y 10602.12.01)(---+= 。

(a) 求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b) 确定该系统的阻尼系数。

(10分)三、试用梅逊增益公式求图中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写出步骤)(10分)四、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设 r(t ) = t ⋅ 1(t ) ,p (t ) = 1(t )定义e (t ) = r(t ))(t y -,试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10分))(t p )(t r -++)(t y 1+s )1(1+s s +(4图)五、试确定题图所示系统参数K 和ξ的稳定域。

(写步骤)(10分)(5图)六、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 绘制根轨迹,并加以简要说明。

(2) 当系统的阻尼振荡频率s rad /1d =ω时试确定闭环主导极点的值与相应的增益值。

(15分)七、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如图所示,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0分)八、已知最小相位系统校正前后系统的折线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其中Lo(ω)为校正前特性,L开(ω)为校正后特性。

(1)试作出校正装置的对数幅频特性Lc(ω)(折线);(2)试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c(s);(3)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度γ。

(15分)cp为s右半平面上的开环根的个数,v为开九、设开环系统的奈氏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环积分环节的个数,试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10分)(a)(b)2《自动控制原理》试卷(B 卷)一、 求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0s U s U i 。

(10分)(1图) (3图)二、假设某系统对于单位阶跃输入信号的响应为t t e e t y 10602.12.01)(---+= 。

(a) 求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20套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20套

D.抛物线响应函数 答 ( )
3、(本小题 3 分) 如图所示是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下面关于性能指标正确的是――
h (t )
1 .3
1.02
1
0
t
2
B.
4
C.
6
8
10
12
14
A.
t r 6s
t s 4s
t p 14s
D.
% 30%

( ) 4、(本小题 5 分)
W (s)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s/blog_3fb788630100muda.html
第 7 页 共 42 页
QQ753326843
考研直通车
6.已知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 7-38 所示。为使系统不产生自振,是利用 描述函数法确定继电特性参数 a,b 的数值。 (15 分)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s/blog_3fb788630100muda.html 第 1 页 共 42 页
QQ753326843
考研直通车
r _
e
2 0 1
u
1 s2
c
六、采样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已知 K 10, T 0.2s : 1.求出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1 2 2.当输入为 r (t ) 1(t ) t * 1(t ) 2 t * 1(t ) 时,求稳态误差 e ss 。
第 5 页 共 42 页
QQ753326843
3.当输入为
1 2 2
考研直通车
r (t ) 1(t ) t * 1(t ) t * 1(t ) 时,求稳态误差 e ss 。
R(s)
E (s)
1 e sT s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有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给定值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输入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扰动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G 1(s)+G 2(s)(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 ,阻尼比=ξ ,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220s s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衰减振荡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1050.20.5s s s s+++。

6、根轨迹起始于 开环极点 ,终止于 开环零点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ϕ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K s s Ts τ++。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 水温 。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开环控制系统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闭环控制系统 ;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闭环控制系统 。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 稳定 。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 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 零 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 输出拉氏变换 与 输入拉氏变换 之比。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K s s Ts τ++ 相频特性为arctan 180arctan T τωω--o (或:2180arctan 1T T τωωτω---+o ) 。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

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 、 、共4种。

2.连续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3.某统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dtt dc )(+0.5C(t)=2r(t)。

则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Φ(s)= ;该系统超调σ%= ;调节时间t s (Δ=2%)= 。

4.某单位反馈系统G(s)=)402.0)(21.0()5(1002+++s s s s ,则该系统是 阶 型系统;其开环放大系数K= 。

5.已知自动控制系统L(ω)曲线为:则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 ;ωC = 。

6.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又称为 调节器,其校正作用是 。

7.采样器的作用是 ,某离散控制系统)()1()1()(10210T T e Z Z e Z G -----=(单位反馈T=0.1)当输入r(t)=t 时.该系统稳态误差为 。

二. 1.求图示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求:)()(S R S C (10分)R(s)2.求图示系统输出C(Z)的表达式。

(4分)四.反馈校正系统如图所示(12分)求:(1)K f=0时,系统的ξ,ωn和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e ss.(2)若使系统ξ=0.707,k f应取何值?单位斜坡输入下e ss.=?五.已知某系统L(ω)曲线,(12分)(1)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1) (2) (3)(2)求其相位裕度γ(3)欲使该系统成为三阶最佳系统.求其K=?,γmax =?六、已知控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示。

P 为开环右极点个数。

г为积分环节个数。

判别系统闭环后的稳定性。

(要求简单写出判别依据)(12分)七、已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005.0)(105.0(10)(0++=s s s G 将其教正为二阶最佳系统,求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0(S)。

(12分)一.填空题。

(10分)1.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的根,称为系统的2. 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3.并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并联传递函数之4.单位冲击函数信号的拉氏变换式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则该系统为型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简介】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涉及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稳定性分析、根轨迹、频率响应等内容。

本文针对自动控制原理的试题及答案进行了整理和解答,共计1500字。

【第一部分:选择题】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感受器B. 控制器C. 执行器D. 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D2. 传递函数的定义是()。

A. Y(s)/X(s)B. X(s)/Y(s)C. X(t)/Y(t)D. Y(t)/X(t)答案:A3.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常使用()方法。

A. 根轨迹B. 频率响应C. 传递函数D. 线性回归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4. __________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控制器。

答案: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微分控制器或PID控制器5. 在频率域中,传递函数的模为__________,相位角为__________。

答案:增益,相位【第三部分:解答题】6. 简述控制系统的开环和闭环控制的原理及区别。

解答:开环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不受反馈信号的影响,仅仅由输入信号决定,因此开环控制系统是非自动调节的。

闭环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受到反馈信号的调节,通过与预期输出进行比较,使输出信号逐渐接近预期输出,即使系统发生干扰也能够进行修正。

开环控制适用于要求不高、易实现的系统,闭环控制则更适用于要求较高、对系统稳定性和精度要求较高的系统。

7. 根据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D(s)与输入信号X(s)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Y(s)与输入信号X(s)之间的关系。

解答: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传递函数D(s)表示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即D(s) = Y(s)/X(s)。

将Y(s)独立解出,则Y(s) =D(s) * X(s)。

因此,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Y(s)与输入信号X(s)的关系为Y(s) = D(s) * X(s)。

【第四部分:编程题】8. 使用MATLAB编程,求解以下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A、
K (2 − s ) s ( s + 1)
B 、−
K ( s + 1) s ( s + 5)
C 、
K s ( s -s + 1)
2
K (1 − s ) s (2 − s )
8、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 可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及平稳性; B、 会增加系统的信噪比; C、会使系统的根轨迹向 s 平面的左方弯曲或移动; D、可增加系统的稳定裕度。 9、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A )。 A、稳态精度 B、稳定裕度 C、抗干扰性能 D、快速性 10、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D )。 A、 闭环极点为 s1,2 = −1 ± j 2 的系统 C、阶跃响应为 c(t ) = 20(1 + e−0.4t ) 的系统 B、 闭环特征方程为 s 2 + 2 s + 1 = 0 的系统 D、脉冲响应为 h(t ) = 8e0.4t 的系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给定值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 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输入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扰动 的前 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 G1(s)与 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 递函数为 G ( s ) ,则 G(s)为 G1(s)+G2(s)(用 G1(s)与 G2(s) 表示) 。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 1 所示,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 ω n = 阻尼比 ξ = 0.707 , 2 ,
3、系统特征方程为 D( s ) = s 3 + 2 s 2 + 3s + 6 = 0 ,则系统 A、 稳定; C、临界稳定;
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D、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 Z = 2 。 A )
4、系统在 r (t ) = t 2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ess = ∞ ,说明 ( A、 型别 v < 2 ; C、 输入幅值过大; 5、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 0°根轨迹的是(
A )
1、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 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A、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B、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C、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D、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2、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 B )。
1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 (τ s + 1) K τ 2ω 2 + 1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 s 2 (Ts + 1) ω 2 T 2ω 2 + 1 τω − T ω ) 1+τTω 2

相频特性为 arctan τω − 180� − arctan T ω (或: −180� − arctan
2 2
2s + 1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s + 6s + 100
B、 ( s 2 + 6s + 100) + (2s + 1) = 0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A、 s + 6 s + 100 = 0 C、 s + 6 s + 100 + 1 = 0
2
3、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 S 平面原点,则 ( D) 。 A、准确度越高 B、准确度越低 C、响应速度越快 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
4、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A、 50
50 ,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C (2s + 1)( s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B ) 。 A、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B、含两个积分环节 C、位置误差系数为 0 D、速度误差系数为 0 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 γ 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A、超调 σ % B、稳态误差 e s s C、调整时间 t s A ) 。 D、峰值时间 t p B ) D、
7、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 2 所示, 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 B
3
系统①
系统② 图2
系统③
A、系统①
B、系统②
C、系统③
D、都不稳定
� 8、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 γ > 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不稳定; C、稳定; 9、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A、超前校正 B、滞后校正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 2 + 2 s + 2 = 0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衰减振荡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g (t ) = 10e−0.2t + 5e−0.5t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G(s)为 10 5 。 + s + 0.2s s + 0.5s 开环零点 。
6、根轨迹起始于 开环极点 ,终止于
lg ω

6、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 P 是指 开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 (或:右半 S 平面的开环极点个数 ) ,Z 是指闭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 (或:右 半 S 平面的闭环极点个数,不稳定的根的个数) ,R 指 奈氏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 (-1, j0 )整圈数 。 7、在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中, t s 定义为 调整时间 。 σ % 是 超调量 。

称为传递函数。一
1 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G ( s ) = Ts + 1
,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G(s) =
2 ωn 1 (或: G ( s ) = 2 2 。 2 2 s + 2ζωn s + ωn T s + 2T ζ s + 1
3、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 劳斯判据 、根轨迹法或奈奎斯特判据等方法判断线性控 制系统稳定性。 4、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 结构 和 参数 ,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5、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 20 lg A(ω ) ,横坐标为
D、响应速度越慢 C )。
100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0.1s + 1)( s + 5)
5
A、 100 B、1000 C、20 5、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C A、闭环零点和极点 B、开环零点
D、不能确定 C、闭环极点 D、阶跃响应 B )。
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 ω c = 1 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 A、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 ϕ (ω ) = tg −1 (τω ) − 900 − tg −1 (T ω ) ,则该系统的 开环传递函数为
K (τ s + 1) 。 s (Ts + 1)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 水温 。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 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 称为 开环控制系统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 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闭环控制系统 ;含有测 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闭环控制系统 。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 荡,则该系统 稳定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 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 奈奎斯特判据。 4、 传递函数是指在 零 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 变换 与 输入拉氏变换 之比。 输出拉氏
6、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 越频率 ωc 对应时域性能指标调整时间 t s ,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快速性 .
1、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 稳定性 、 快速性和 准确性 2、控制系统的 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比值
10 s + 1 s +1
B、
10 s + 1 0.1s + 1
C、
2s + 1 0.5s + 1
D、
0.1s + 1 10 s + 1
7、关于 P I 控制器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 ) A、 可使系统开环传函的型别提高,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 B、 积分部分主要是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 C、 比例系数无论正负、大小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D、 只要应用 P I 控制规律,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为零。 8、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C )。 A、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为正数; B、 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点处于右半 S 平面,系统不稳定; C、 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D、 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幅值裕度大于 1 时,系统不稳定。 9、关于系统频域校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C ) A、 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相角裕度应为 45 度左右; B、 C、 D、 开环频率特性,在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斜率应为 −20dB / dec ; 低频段,系统的开环增益主要由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决定; 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D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A A、 增加开环极点; C、增加开环零点; )。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 C )
准确性

2 、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 G ( s )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