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三节胎位异常

合集下载

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

第三节胎位异常胎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常见因素之一。

分娩时枕前位(正常胎位)约占90%,而胎位异常约占10%,其中胎头位置异常居多,占6%-7%,有胎头在骨盆腔内旋转受阻的持续性枕横(后)位,有因胎头俯屈不良呈不同程度仰伸的面先露,还有胎头高直位、前不均倾位等。

胎产式异常的臀先露占3%-4%,肩先露已极少见。

此外还有复合先露。

第一节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

在下降过程中,胎头枕部因强有力宫缩绝大多数能向前转135o或90o,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

仅有5%-10%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持续性枕后位。

国外报道发病率均为5%左右。

[原因]1.骨盆异常常发生于男型骨盆或类人猿型骨盆。

这两类骨盆的特点是骨盆入口平面前半部较狭窄,不适合胎头枕部衔接,后半部较宽,胎头容易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

这类骨盆常伴有中骨盆平面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影响胎头在中骨盆平面向前旋转,为适应骨盆形态而成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

由于扁平骨盆前后径短小,均小骨盆各径线均小,而骨盆入口横径最长,胎头常以枕横位入盆,由于骨盆偏小,胎头旋转困难,胎头便持续在枕横位。

2.胎头俯屈不良若以枕后位衔接,胎儿脊柱与母体脊柱接近,不利于胎头俯屈,胎头前囟成为胎头下降的最低部位,而最低点又常转向骨盆前方,当前囟转至前方或侧方时,胎头枕部转至后方或侧方,形成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

3.子宫收缩乏力影响胎头下降、俯屈及内旋转,容易造成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4.头盆不称头盆不称使内旋转受阻,而呈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诊断]1.临床表现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及俯屈不良,由于枕后位的胎先露部不易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常导致协调性宫缩乏力及宫口扩张缓慢。

因枕骨持续位于骨盆后方压迫直肠,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及排便感,致使宫口尚未开全时过早使用腹压,容易导致宫颈前唇水肿和产妇疲劳,影响产程进展。

第09章胎儿及其附属物异常

第09章胎儿及其附属物异常

第五节 羊水量异常
羊水过少
妇产科护理学
处理原则
羊水过少合并胎儿畸形者,确诊后应尽早终止妊娠。 羊水过少合并正常胎儿者,应寻找病因并积极治疗。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B型超声检查测AFV、AFI。
第五节 羊水量异常
羊水过少
妇产科护理学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有母体与胎儿双方受干扰的危险 与羊水过少、异常分娩 等有关。
焦虑 与担心胎儿畸形、早产有关。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病情观察、配合治疗、心理护理。
第六节 胎膜早破
第六节 胎生自然破裂称为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
分类
依据发生的孕周分类
足月PROM 未足月PROM
第四节 前置胎盘
第四节 前置胎盘
妇产科护理学
定义
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 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 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
病因
第四节 前置胎盘
对母儿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
植入性胎盘 产时、产后出血 产褥感染
妇产科护理学
对胎儿的影响
第一节 双胎妊娠
护理评估
妇产科护理学
健康史
身心评估
了解孕妇的早孕反应 了解孕妇有无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静脉曲张等情况 了解孕妇的产检情况
辅助检查
第一节 双胎妊娠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妇产科护理学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营养摄入不足, 不能满足双胎妊娠需要有关。
有出血的危险 与子宫肌纤维弹力下降或断裂有 关。
病因
妇产科护理学
第二节 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

第三节 胎位异常

第三节  胎位异常

• 分娩机制
• 1、枕后位 转成正枕后位 (1)胎头俯屈较好 以 前囟为支点 (2)胎头俯屈不良 以鼻根为支点 见 P210图21-7 • 2、枕横位 多需阴道助产转成枕前位娩出。
• 对母儿影响 • 1、对产妇:手术助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感染、 生殖道瘘。 • 2、对胎儿:第二产程延长和手术助产增多,出现胎儿 窘迫和新生儿窒息,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 • 处理 • 原则:可以试产,放宽剖宫产指征。 • 1、第一产程 (1)潜伏期 休息、镇静、向胎腹的 方向侧卧、静滴OXY • (2)活跃期 除外头盆不称行人工破膜、静滴 OXY 正常: 宫口开大﹥1cm/h,伴胎先露下降,多 经阴道分娩。如出现胎儿窘迫或﹤1cm/h,则行剖宫产。 • 2、第二产程 S+2以下,阴道助产;+2以上,剖宫产。 • 3、第三产程 产后出血、裂伤修补、预防感染。
• 1、骨盆异常 常见男性或类人猿型骨盆。其特点? 2、胎头俯屈不良 3、子宫收缩乏力 互为因果 • 4、头盆不称 • 5、其他 前置胎盘、膀胱充盈、宫颈肌瘤
• 诊断
• 1、临床表现:宫缩乏力、扩张缓慢、排便感、过早使 用腹压、前唇水肿、产程不进展、宫口开全后仍不见 胎头下降。 • 2、腹部检查 耻骨联合上方——胎儿颏部、胎心遥远 • 3、肛门或阴道检查 概念: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
在下降过程中,胎头枕部因强有力宫缩绝大多数能向 前转1350或900,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仅有5%-10%胎 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 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称~。国外5%。
• 原因:
第三节 胎位异常
• 概述:胎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常见的因 素之一。正常枕前位约90%,而胎位异常 10%,其中胎头位置异常居多,占6%-7%, 胎头内旋转受阻的有持续性枕横(后) 位;胎头俯屈不良的有面先露、高直位、 前不均倾位。胎产式异常有:臀先露、 肩先露、复合先露。 • 重点: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臀先露

胎位异常名词解释(一)

胎位异常名词解释(一)

胎位异常名词解释(一)
胎位异常名词解释
1. 胎位异常概述
•胎位异常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与正常情况不符,常导致孕妇分娩困难或胎儿发育异常的情况。

•胎位异常包括头位异常、臀位异常等。

2. 头位异常
颜面位
•颜面位是指胎儿的面部朝向母体的前方。

•举例:颜面位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头位异常,可能导致分娩困难和产程延长。

臣位
•臀位是指胎儿的臀部朝向母体的下方。

•举例:臀位是最常见的头位异常,可能需要剖宫产手术来安全分娩。

3. 肩位异常
肩前位
•肩前位是指胎儿的肩膀朝向母体的前方。

•举例:肩前位可能导致胎儿难以自由转动而导致分娩困难。

肩后位
•肩后位是指胎儿的肩膀朝向母体的后方。

•举例:肩后位可能导致分娩时胎儿难以通过产道,增加了剖宫产的风险。

4. 脐带异常
脐绕颈部
•脐绕颈部是指胎儿脐带缠绕在颈部。

•举例:脐带绕颈可能在分娩时造成窒息风险,需要及时处理。

脐带脱垂
•脐带脱垂是指胎儿脐带先于胎儿进入产道,可能造成脐带受压而影响胎儿供氧。

•举例:脐带脱垂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保障胎儿安全。

5. 总结
•胎位异常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与正常情况不符,可能导致分娩困难或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风险。

•头位异常包括颜面位和臀位;肩位异常包括肩前位和肩后位;脐带异常包括脐绕颈部和脐带脱垂。

•对于胎位异常,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 对母儿的影响 】
(二)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胎膜早破、脐带脱垂 胎儿窘迫、胎儿死亡 新生儿窒息、外伤,甚至死亡 臂丛神经损伤及颅内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护理评估】
第三节 胎儿及胎位异常
病史
身心状况
诊断检查
– 身体检查;疲乏、脱水酸中毒……
– 产科检查——腹部
– 阴道或肛门检查;大囟门在前/大小囟门在 两侧
第二节 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
第二节 产道异常
妇产科护理学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二节 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
(一)骨产道异常
狭窄骨盆分类 –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我国常见
• 单纯扁平骨盆(simple flat pelvis) •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
– 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 漏斗骨盆(funnel shaped pelvis) • 横径狭窄骨盆
第一节 产力异常
【产力异常】
(二)子宫收缩过强
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急产 <3小时 – 对母儿的影响: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感染 新生儿死亡率增高 – 处理及护理:预测 检查 相应处理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 临床表现:强直性子宫收缩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 处理及护理:镇静剂、解痉剂
妇产科护理学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异常分娩( Dystocia )
产力 产力异常
生理
妇产科护理学
产道 骨产道 异常 软产道异常
难产
VS
胎儿 胎位异常 胎儿发育异常
病理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 产力异常
【病因】

妇产科护理学-课件第九章-异常分娩

妇产科护理学-课件第九章-异常分娩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高张性宫缩乏力) ①极性消失,甚至极性倒置; ②宫缩兴奋点来自子宫下段一处或多处; ③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也不完全放松。间歇
时间短或不规则; ④往往有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
(二) 临床表现
3.产程曲线异常 产程图是产程监护和识别难产的重要手段,产 程进展的标志是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第二节 产道异常
产道包括骨产道(骨盆腔)及软产道(子宫下段、 宫颈、阴道、外阴),是胎儿经阴道娩出的通 道。产道异常可使胎儿娩出受阻,临床上以骨 产道异常多见。
一、骨产道异常
骨盆径线过短或形态异常,致使骨盆腔小于胎 先露部可通过的限度,阻碍胎先露部下降,影 响产程顺利进展,称为狭窄骨盆。
(一)狭窄骨盆的分类
注意水分与营养的补充。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 营养。伴有酸中毒时应补充5%碳酸氢钠。低 钾血症时应给予氯化钾缓慢静脉滴注。初产妇 宫口开大<4cm、胎膜未破者,应给予温肥皂 水灌肠。自然排尿困难者,先行诱导法,无效 时及时导尿。破膜12小时以上应给予抗生素预 防感染。
(五)处理
2)加强子宫收缩:经上述一般处理,子宫收 缩力仍弱,确诊为协调性宫缩乏力,产程无明 显进展,可选用下列方法加强宫缩。
(三)对母儿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 休息不好,进食少,精神与体力消耗,可出现疲乏无
力、肠胀气、排尿困难等,严重时可引起脱水、酸中 毒、低钾血症,影响子宫收缩。 由于第二产程延长,组织缺血、水肿、坏死,可导致 尿瘘。 胎膜早破以及多次肛查或阴道检查增加感染机会。 产后宫缩乏力影响胎盘剥离、娩出和子宫壁的血窦的 及时关闭,易引起产后出血。 手术产率高。
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 2.子宫因素 3.精神因素 4.内分泌失调 5.药物影响
(二) 临床表现

胎位异常2012下半年

胎位异常2012下半年
首先确定是否试产 ?? 1.第一产程: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1)潜伏期:支持疗法,调整宫缩,反胎背侧卧 2)活跃期:保护产力,加强宫缩,积极处理
产程进展好(宫颈口扩张>1cm/h伴先露下降):阴道分娩 宫颈口扩张<1cm/h、胎儿窘迫:剖宫产
11
处 理(2)
2 第二产程: 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平面以下→徒手转胎头→
第二十一章
第三节 胎位异常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正常胎位:枕前位(90%)----LOA ROA 异常胎位:(10%)
胎头位置异常 持续性枕后位 持续性枕横位
(6~7%) 面先露 胎头高直位 前不均倾位
胎产式异常 臀先露 肩先露
(3~4%) 复合先露
1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
3
诊 断(1)
1 临床表现
a.继发性宫缩乏力 b.产程延长 c.过早使用腹压
4
诊 断(2)
2 腹部检查
a.胎体 b.胎心 c.胎头未衔接时,耻上可触及胎头突出的前额部位;
胎头已衔接时,耻上可触及胎儿颏部
5
诊 断(3)
3 肛诊或阴查 囟门位置
矢状缝 耳廓
4 B超检查
6
分娩机制
1.枕横位
1)胎儿枕部向前旋转90°→枕前位→自然分娩 2)胎儿枕部无内旋转→阴道手术助产
45
横径狭窄(类人猿型骨盆)
三个平面横径均缩短
前后径稍长
坐骨切迹宽
骨盆内测量
骶耻外径正常
坐骨棘间径缩短
出口横径缩短 46
臀助产术
47
臀助产术
48
脐带脱于阴道口 脐带脱于阴道内
49
脐带脱于阴道口

胎位异常的定义PPT

胎位异常的定义PPT

胎位异常的定义
胎位异常是指在妊娠期间胎儿的位置或姿势与正常不同。这可能会影响分娩的进程和过程,增加产妇和新生儿的风险。了解不同类型的胎位异常有助于及时识别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胎位异常的发生原因
先天因素
一些先天因素可能会导致胎位异常,如子宫畸形、胎儿发育异常或者异常胎盘位置等。这些问题通常由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
保护健康
产前检查有助于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减少潜在风险并确保顺利分娩。
跟踪监测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能密切跟踪孕期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
及时发现和处理胎位异常的意义
早期发现
及时发现胎位异常可以让医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对母婴的危险。定期产前检查十分重要。
及时处理
如果发现胎位异常,医生可以采取外部或内部版正等方法,尽量避免剖宫产手术。
通过定期的孕期产前检查,如超声检查和胎动观察等,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的异常体位。
2
外部版正
如果胎位异常在妊娠晚期被发现,医生可以尝试进行外部胎儿版正手术,通过外力调整胎儿的位置。
3
内部版正
对于一些难以外部版正的异常胎位,医生可以在产时采取内部版正的方法,帮助胎儿调整为正常头位。
外部版正
手法技巧
通过专业的手法,如经腹外翻、经阴道前壁按摩等,可帮助调整胎儿的位置。
3
麻醉处理
必要时会给产妇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操作过程中的不适感。
4
监测反应
医生会全程密切监测胎儿的状态,确保内部版正过程中胎儿的安全。
剖宫产手术
适应症
当遇到胎位异常等情况无法通过外部或内部版正手术矫正时,医生就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这种手术可以有效地将胎儿从母体取出,确保母婴的安全。
手术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软而不规则的胎臀,胎心在脐上左(右)侧听得 最清楚时,为臀先露。临产后常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宫颈扩张缓慢,致使产程延长。
11
()腹部检查:子宫呈纵椭圆形,胎儿纵轴与 母体纵轴一致。在宫底部可触到圆而硬、按 压时有浮球感的胎头;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 到不规则、软而宽的胎臀,胎心在脐左(或 右)上方听得最清楚。
3
()腹部检查:胎背于母体侧方、后方。 ()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
.对母儿影响 ()对产妇的影响 )胎位异常可致产程延长,阴道助产增加了产褥感染、
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发生的机会。 )胎头位置异常,长时间压迫软产道造成局部组织缺
血、坏死、形成生殖道瘘。 ()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由于胎位异常可致胎膜早破、脐带先露、脐带脱垂,
4
从而引起胎儿感染、胎儿窘迫、胎儿死亡以及新生
.分娩机制
()枕横位:转为枕前位娩出。
()枕后位:
胎头俯屈较好,以前囟门为支点,胎头先俯屈 娩出胎头顶部、枕部,继而胎头仰伸,娩出 额、鼻、口、颌。此种分娩方式最常见。
胎头俯屈不良,以鼻根为支点,胎头先俯屈娩 出胎头前囟、顶部、枕部,继而胎头仰伸, 娩出额、鼻、口、颌。此种分娩方式常需阴 道助产。
()肛门检查及阴道检查:肛门检查时,可触
及软而不规则的胎臀或触到胎足、胎膝。阴
道检查时,如胎膜已破可直接触到胎臀、外
生殖器及肛门。手指放入肛门内有环状括约
肌收缩感,取出手指可见有胎粪。
12
.对母儿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 胎膜早破、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后感染、
软产道损伤 ()对胎儿或新生儿的影响 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胎儿窘迫、早产、低体重
8
.分类:根据胎儿两下肢所取的姿势又分 为类。 ()单臀先露或腿直先露:最多。 ()完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较多见。 ()不完全臀先露:一足或双足、一膝或双膝、
一足一膝,较少见。
9
10
.病因 胎儿在宫内活动范围过大:羊水过多、孕妇腹壁松、
早产儿。 胎儿在宫内活动范围受限:子宫畸形、双胎、羊水少。 胎头衔接受阻:骨盆狭窄、前置胎盘、巨大儿、肿瘤。 .臀位的临床产程特点: ()在宫底部触到圆而硬的胎头,在耻骨联合上方触
❖ .病因:多因产道异常、头盆不称、胎头俯屈不良、 子宫收缩乏力等导致胎儿娩出时转动受阻。
❖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产程特点 ❖ ()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及俯屈不良。
❖ )胎先露不能紧贴宫颈→宫缩乏力,产程长
❖ )胎儿枕骨持续位于母体骨盆后方,直接压迫直肠, 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及排便感,产妇屏气用力增加腹 压,造成宫颈前唇水肿和产妇疲劳,影响产程进展。
❖ ()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狭窄骨盆;软产 道异常;胎儿体重大于;胎儿窘迫;高龄初 产;有难产史;不完全臀先露。
❖ ()第三产程护理
18
6Hale Waihona Puke ()嘱产妇侧卧,予背部按摩,教其放松、减 轻疼痛技巧。
()有头盆不称或试产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 应做好剖宫产准备。
()做好阴道助产术的准备并给予配合。
7
(二)臀先露
臀先露是最常见的胎位异常,约占妊娠足月分 娩总数的。因胎头比胎臀大,且分娩时后出 胎头无明显颅骨变形,往往造成娩出困难, 加之脐带脱垂较多见,使围生儿死亡率增高。
儿、新生儿窒息、产伤 .分娩机制:略
13
.处理原则 ()妊娠期:妊娠周以前指导产妇定期检查,妊
娠周后胎位仍不正常者则根据不同情况给予 矫治。若矫治失败,提前一周住院待产,以 决定分娩方式。
()分娩期:根据产妇年龄、胎产次、骨盆类 型、胎儿大小、胎儿是否存活、臀先露类型、 有无合并症,于临产初期作出正确判断,决 定分娩方式。
准备。
17
❖ 在“堵”会阴的过程中,每分钟听胎心次, 并注意腹部有无病理性缩复环出现,严防发 生子宫破裂。第二产程时,协助医生导尿、 会阴侧切,做好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第 三产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缩宫素;以 防产后出血。协助检查软产道裂伤并配合缝 合。决定剖宫产手术者,应协助医生做好术 前准备。
大家好
1
第九章 第三节 胎儿及胎位异常
❖ 分娩时除枕前位()为正常胎位外,其余均 为异常胎位,是造成难产的原因之一。其中 头先露胎方位异常约占(最常见),有持续 性枕后位、面先露、额先露等;臀先露占, 肩先露极少见,还有复合先露。
2
(一)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
❖ 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下降 过程中胎头枕骨不能向前方旋转,直至分娩后期仍 然处于母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 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5
.处理原则
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时可以试产,试产失败 需行剖宫产术。
.护理要点
()宫口未开全,嘱产妇不要过早用力,以免 引起宫颈水肿,影响产程进展。
()临产后让孕妇朝向胎背的对侧卧,以利胎 头枕部转向骨盆前方。
()试产过程中应注意胎心及产程进展。
()可行人工破膜,若产力欠佳,尊医嘱静滴 缩宫素促进产程进展。
站立走动,少做肛查,禁止灌肠,尽量避免
胎膜破裂。一旦破膜,立即听胎心音,及时 发现脐带脱垂和胎儿窘迫征象。
宫口尚未开全,胎足已脱出,应消毒外阴,在
宫缩时用无菌巾堵住阴道口(图),以使胎臀
继续下降充分扩张宫口和阴道;宫缩间歇时,
手可放松,但不能离开会阴。当感到阻力大、
难以阻挡时,常提示宫口开全,应做好接产
14
.护理要点 ()协助医生纠正胎位:在妊娠周后仍为臀位者,
应采取以下方法矫正: )膝胸卧位:次日,分钟次,周复查 )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
旁寸):次日,~分次,次疗程。 )外转胎位术:妊娠~周,
15
16
()产程观察护理
()助产协助护理:
临产后决定经阴道分娩者,应左侧卧位,不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