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会计基础: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2.损益类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对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是有余额的。
3.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计入借方,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计入贷方。
4.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收入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费用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11.在平行登记法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要在同期内登记,不是同时间和营业费用,期末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转入本年利润后,核算期间费用的账户无余额。
13.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不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来记录的。
在一借多贷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数字要对齐。
7.累计摊销是资产的备抵科目,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反,期末余额在贷方。
8.所谓的试算平衡指的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涉及三个平等关系等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试算平衡发是指全部账户,不是指单一具体账户。
9.编制试算平衡表时,也应该包括只有期初余额而没有本期发生额的账户。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结论:无论经济业务怎样变化,都不会破坏上述会计等式 的平衡关系。企业在任何时点所有的资产总额总是等于负 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
负债+
资 产
所有者权益
Page 7
二、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收入
费用
利润
Page 8
第二节 复式记账法
一.记账方法概述
(4)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哪一方表示增加,哪一方表示减少,
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Page 19
2、账户结构
(1)资产类账户 A、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B、正常余额在借方。 C、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借方
期初余额
资产类账户名称
贷方
本期增加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期末余额
本期减少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Page 20
Page 21
与资产类账户相反
2、账户结构
借方 (2)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A、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 B、正常余额在贷方。 C、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账户期末贷方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减少额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第三章 复式记账
会计等式 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第一节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
(一)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Page 2
对静态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静态会计等式体现了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 面: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
会计第三章等式与复式记账-图文

会计第三章等式与复式记账-图文202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纲辅导教材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权益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通常把这个等式称为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
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也称之为会计恒等式。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例】2022年1月2日,A企业收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5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使银行存款增加了500000元,即等式左边的资产增加了500000元,同时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也增加500000元,因此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例】2022年1月10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B企业的货款20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使A企业的银行存款即资产减少了20000元,同时应付账款即负债也减少了20000元,也就是说等式两边同时减少20000元,等式依然成立。
【例】2022年1月15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80000元,购买一台生产设备,设备已交付使用。
这项经济业务使A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了80000元,但同时银行存款减少了80000元,也就是说企业的资产一项增加一项减少,增减金额相同,因此资产的总额不变,会计等式依然保持平衡。
【例】2022年1月28日,由于资金周转困难,A企业向银行借入100000元直接用于归还拖欠的货款。
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应付账款减少了100000元,同时短期借款增加了100000元,即企业的负债一项减少一项增加,增减金额相同,负债总额不变,等式仍然成立。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1.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然保持平衡。
2.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然保持平衡。
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边即资产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资产的总额不变,等式仍保持平衡。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等式。
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
(一)会计恒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这一等式亦称为财务状况等式或静态等式。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的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个项目的增减变动,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如果把权益分解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会计要素,则不难看出,经济业务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会扩展为以下九种类型:(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5)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6)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7)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8)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9)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现举例说明以上四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总额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
【例3-1】假设PL公司2022年1月1日的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如表3-1所示。
表3-1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总计金额800020000700075000150000400003000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总计金额120008000890004000014000011000300000该公司1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①用现金购入一批材料,价款500元。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作为一种常见的财务管理方式,复式记账既简单又有效。
它主要通过记录和归类各种支出和收入来帮助个人或企业了解资金流向,掌握每笔经济活动的细节,为未来的决策做出有力的参考。
在使用复式记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一、会计等式原理会计等式原理是复式记账的基础,是整个会计体系的核心。
它表达了一个简单而重要的思想,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在这个等式中,资产指的是所有的资源,包括现金、物资、设备等,它代表的是公司的总体价值。
负债指的是公司所欠的所有款项,包括应付账款、欠款、贷款等,它代表的是公司的总体债务。
所有者权益则指的是公司所有者的所有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利润等,它代表的是公司的净值。
通过将所有的资产和负债按照这个等式进行分类和统计,就可以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管理与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复式记账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这里的“完整性”指的是必须记录所有的资金流入和流出,无论数目是多少,以确保整个会计账户的平衡。
而“准确性”则强调了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保证所有数据都得到正确、精确记录的基础上,必须尽可能地避免误差和错误。
这是因为只有准确的记录才能为决策提供实际的参考价值,而任何误差和错误都会对这些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三、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归类在复式记账中,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归类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这个原则的目的是将各种不同的资金流向和活动进行必要的分类和归类,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本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管理和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要素沿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等方向进行划分和归类,并对它们进行清晰的描述和标记,以方便计算和分析。
通过分类和归类,可以更好地了解现有的资金状况,打破数据的孤岛,使数据之间彼此关联起来。
四、会计信息的公平、全面和时效性最后一个原则是会计信息的公平、全面和时效性。
复式记账基本原则

复式记账基本原则复式记账是一种会计方法,它基于一组基本原则,以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以下是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1. 会计等式原则:复式记账基于会计等式原则,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意味着所有资产都是通过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来支持的。
在复式记账中,每个交易都应该保持这个平衡。
2. 借贷记账原则:复式记账使用借贷记账原则,即每个交易都应该同时涉及借方和贷方。
借方表示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贷方表示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通过记录每个交易的借贷方向,可以追踪资金的流动。
3. 具体事项原则:复式记账鼓励详细记录每个交易的具体事项。
这意味着每个交易应该包括交易日期、交易金额、交易对象和交易目的等详细信息。
通过记录这些信息,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每个交易的背景和目的。
4. 凭证原则:复式记账要求每个交易都要有相应的凭证。
凭证是一种支持账目记录的文件,通常是发票、收据或其他经过认可的文件。
凭证记录了交易的证据和相关信息,以便将来审查和核实。
5. 审计原则:复式记账强调审计原则,即对财务记录进行定期审计和检查。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评估过程,旨在确定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和纠正任何错误或违规行为。
6. 时效性原则:复式记账要求及时记录和处理每个交易。
及时性是确保财务记录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延迟记录和处理交易可能导致错误和遗漏。
复式记账基于这些基本原则,可以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监控其财务状况,以做出明智的经营决策。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1、企业交易或事项多种多样,但是从引起的增减变动情况来看,不外乎四种类型:1、资金进入企业2、资金占用形态的变化3、资金权益的变化4、资金退出企业。
1、【复式记账法的3个特点:】1、以会计基本等式为依据: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记录完整:要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3、便于查账3、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特殊资产类科目】:贷增借减,如:累计折旧、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摊销等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5、成本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6、损益类账户:(收入类和费用类)会计科目期末通常没有余额。
(转到本年利润)7、【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2、余额试算平衡法: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平衡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保证所有会计科目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
2、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会计科目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
3、发生额与余额试算平衡,不一定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例如:1、漏记某项交易或事项,将导致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减少,但借贷仍然平衡。
2、重记某项交易或事项,将导致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虚增,但借贷仍然平衡。
3、某项交易或事项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
4、颠倒记账方向,也不会影响借贷平衡关系5、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一多一少相互抵消,仍然不影响平衡。
8、【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总分类科目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联系】(1)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2)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1.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中基本的核心原则,也是财务会计的基础之一。
会计等式又称为“资产负债表等式”或“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它表达了一个简单但至关重要的概念,即企业的资产等于其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的数学表示如下: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在这个等式中,资产代表了企业拥有的所有资源和权益,负债代表了企业对外借款和应付的所有债务,所有者权益代表了企业所有者对于企业的投入和享有的权益。
通过会计等式,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得到清晰的表达,并帮助管理者和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2. 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一种会计记账方法,它是以会计等式为基础的,并且能够同时记录每一笔交易对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通过复式记账,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记录和掌握财务交易的信息,从而实现正确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
在复式记账中,每一笔交易都被分为两个方向的账户,一个是借方账户,一个是贷方账户。
借方账户记录了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贷方账户则记录了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通过将每一笔交易的借贷方金额进行配对,可以确保每一笔交易的借贷金额是平衡的。
这样,按照会计等式,资产总额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的原则,会计账簿中的借方金额总额必然等于贷方金额总额。
3. 复式记账的示例下面是一个通过复式记账来记录交易的示例:日期项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1月1日现金10000资本10000 ——–————–—————–1月5日购买办公用品200应付账款200 ——–————–—————–1月10日销售商品1200应收账款1200 ———————–—————–上述示例中,第一行记录了1月1日企业创立时的初始投资,相当于从现金账户中转入到资本账户,金额为10000。
第二行记录了1月5日采购办公用品的交易,从应付账款中转入到现金账户,金额为200。
第三行记录了1月10日的销售交易,从应收账款中转入到销售收入账户,金额为12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特点:(1)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记录,可以清晰的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2)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3)对一定时期账户记录的金额,可以通过试算平衡的方法,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3、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记录和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信息的一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1)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2)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3)收入、费用成本类期末一般无余额。
5、资产类、费用成本类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及收入类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
6、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7、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三要素:
(1)分析经济业务事项及其账户
(2)确定涉及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3)确定哪个(哪些)账户记借方,哪个(哪些)账户记贷方
(4)编制会计分录,并检查是否符合记账规则
8、会计分录三要素:记账方向、账户名称、金额
9、试算平衡法:(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10、不影响借贷双方平衡的错误:(1)在将某一笔或几笔分录登记有关账户时,漏记或重记、借贷双方金额同时多记或少记(2)在将某一笔或几笔分录登记有关账户时,应借应贷账户相互颠倒或记错账户名称(3)某一项(或几项)错误记录恰好被另一项(或几项)错误记录抵消。
12、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同:(1)二者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2)登账的原始依据相同
异:(1)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3)作用不同
13、平行登记法:是指根据同一会计凭证一方面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登记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要点:(1)同依据登记(2)同方向登记(3)同金额登记(4)同期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