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复式记账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让学生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3. 让学生熟悉常见账户的结构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常见账户的结构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的应用、账户分类和判断。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
2. 教案:本教案。
3. 课件: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等。
4. 案例:企业会计实务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引出复式记账的概念和原则。
2. 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解释什么是复式记账,为什么要采用复式记账,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介绍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如何进行记账。
4. 讲解常见账户的结构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账户的结构和特点,如何区分和应用。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企业会计实务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和账户结构的应用。
6.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讨论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和账户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案例,总结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和账户结构的知识点,形成读书笔记。
六、教学内容6. 复习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回顾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7. 深入探讨账户的分类和特点,分析各类账户在日常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8. 分析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运用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
9. 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10. 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试算平衡的检查。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账户的分类和特点、会计分录的编制、试算平衡的检查。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

一、教案概述本章节主要介绍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以及账户结构。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熟悉各类账户的结构,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日常会计核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
2.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账户结构。
3. 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三、教学内容2.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借贷记账法是以借方和贷方为基本记账方向,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有借方和贷方的记录。
3.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进行记账。
4. 账户结构:账户分为借方和贷方两个部分,借方表示增加的金额,贷方表示减少的金额。
根据账户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使学生熟悉账户结构和记账规则。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账户结构,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六、教学内容5. 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和金额的记录。
按照借贷记账法,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编制会计分录,分录包括借方和贷方的会计科目及金额。
6. 账务处理流程:账务处理流程是指从经济业务发生到会计信息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整个处理过程。
包括确认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试算平衡、编制财务报表等环节。
7. 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检查会计等式是否成立的一种方法。
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记账是否正确,发现记账过程中的错误。
8.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通过会计等式,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9.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的项目。
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可以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等。
财务管理会计基础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资产总额=100-10=90万元
单项选择题
2某公司期初资产总额为200000元,当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20000元,期末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60000元,则期末资产为( ) A.280000元 B.260000元 C.240000元 D.200000元
期初权益=期初资产=200000元 期末权益=200000-20000+60000=240000元 期末资产=期末权益=240000元
由于负债也称为债权人权益,所以上述等式还可以写成: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权益
注意:权益不是所有者权益的简称,而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合称.
第一节 会计等式
这一平衡关系表示: (1)企业资产来源于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者; (2)资产与权益在数量上是相等的,在关系上是相互依存的; (3)这一平衡关系是复式记账、设置账户、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 注意:是资产负债表不是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只是会计报表的一种. (4)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静态平衡公式。
(4)经批准,投资者撤资30000元,以存款支付.
银行存款(资产)-30 000 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30 000
资产总额由1913000元变成1883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由880000元变成850000元
但 1 883 000=1 033 000+850 000
案例实证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 883 000= 1 033 000 + 850 000
资负债总额由1033000元变成1093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由850000元变成790000元
但 1 883 000=1 093 000+790 000
基础会计复式记账法

LOGO
主要内容
➢ 复式记账原理 ➢ 借贷记账法 ➢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
一、复式记账法的来源
复式记账法的产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都是为了解决商业问 题而产生的。
在西方,复式记账法的产生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
在文艺复兴时期渐趋成熟,其标志是1494年由意大利的僧 侣和数学家卢卡·帕乔利撰写的《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 的出版。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应用举例
【例3-6】企业购买80 000元材料,其中55 000元已用银行 存款支付,25 000元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原材料增加了80 000元,而“原材料”账 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因此,应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使企业的银 行存款减少了55 000元,而“银行存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减少应记入“银 行存款”账户贷方,同时,引起企业的应付账款增加25 000元,而“应付账款” 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增加应记入“应付账款”账户贷方。
(3)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 进行分类登记,并以双重记录为基础对账户记录及结 果进行试算平衡,以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二、复式记账的原理和特点
在西方国家,历史上只有一种复式记账法,就是“借贷 记账法”。在我国,曾先后出现过“借贷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但后两种复式记账 法在我国已取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我国的行政 单位、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也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会计基础之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

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
通常只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即货币资金)的收付、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结算涉及的账户加以记录,而对实物增减涉及的资产账户等则不予记录(当然也不必设置这些账户)。
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均采用借贷记账法
二、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数额相等的关系。从企业资产与权益的关系来看,在任何一个时点,二者数量上必然保持以下的平衡关系:
资产 = 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利润 = 收入-费用
从企业的经营成果来看,一定时期的利润与收入、费用的关系可表示为:
总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
2009年
凭证号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借 或 贷
余 额
月
日
3
1
转1
甲材料入库
10 000
借
【例】
某企业在2009年3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甲材料,价格为10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明 细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甲材料
2009年
凭证号
摘 要
借 方
四、会计科目及账户
1.会计科目概念及分类概念:指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
资 产
负 债
所有者权 益
收 入
费 用
利 润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
分类:会计科目根据会计对象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进行分门别类、分项目的核算。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按隶属关系分类: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账户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核算和监督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会计基础之复式记账

第四章复式记账第一节复式记账法所谓记账方法,简单地讲,确实是根基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按照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能够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在单式记账法下,通常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金额,一般不登记实物的收付金额。
单式记账法记账手续比立简单,然而账户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对应和平衡的关系,因此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往脉,也不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是否正确和完整,因而是一种不够科学的记账方法。
这种记账方法只适用于经济业务特别简单或特别单一的经济个体和家庭。
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根底,关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克服了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0元购置一批材料的业务,业务发生后,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账户记录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另一方面在“原材料〞账户记录材料增加10000元,如此登记的结果能够清楚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往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往。
其记录结果如图4-1。
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1.关于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既能够全面、清楚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往脉,也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能够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账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纳。
我国过往曾采纳的复式记账法要紧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在我国1992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准那么?中明确,企业应当采纳借贷记账法记账。
基础会计第三章记账方法记账原理及分类及复式记账法运用

③购买设备2500元,款项未付
借
应付账款
贷
本期减少额 3000
期初余额 10000 本期增加额 5000
2500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3000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7500 期末余额 14500
期末余额=10000+7500-3000=14500
A企业10月1日原材料期初余额为10000元,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5000元 ②生产部门领用原材料8000元 ③盘点时发现一批原材料报废2000元
借
库存现金
贷
期初余额 1000 本期增加额 3000
本期减少额 2000 200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3000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200
期末余额 180 0
期末余额=1000+3000-2200=1800
2.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P50)
借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
本期减少额 XXX XXX
应收账款(资产-)
银行存款(资产+)
6、货向款银行申请短短期期借借款款(负12债0+0)0元,直接偿还之应付前账所款欠(负供债应-)单位的
7、经批准将其资本公积20000元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
8、某公司将贾公司所欠应付的账货款款(负20债0-0) 0元,转作对实收贾资公本司(所的有投者入权益资+本)
A企业10月1日短期借款期初余额为100000元,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从银行取得6个月的短期借款50000元,存入银行 ②归还前期短期借款60000元
A企业10月1日实收资本期初余额为500000元,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获得国家以价值100000元的新机器设备一台作为对A企业的追加投资 ②同意将对B企业的债务50000元转为本企业的股权 ③经董事会同意由国家调出不需用的价值50000元的新设备,作为所有者回收
基础会计课件(精品课程)_第4章 复式记账

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表。 ●如果试算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 ●即便试算平衡,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思考】试算平衡表如果借贷不平衡,则肯定账户 记录有错误,若平衡了,则说明账户记录完全正 确。这一说法正确吗?
(二)理论基础
会计方程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三) 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1.记账符号 (1) 表示记账方向 “借”,账户的借方记录,借项,简称为借. “贷”,账户的贷方记录,贷项,简称为贷. (2) 表示记账对象价值量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化 .一个 账户中借(贷)表示增(减),这由账户模式决定.
2.账户结构 账户结构是指使用账户的方法,即账户的借 方和贷方各登记什么样的经济业务,余额在哪一 方,表示何种经济含义。
6.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在账户中,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进行 试算平衡。
(1)∑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账户借方余额=∑账户贷方余额 ∑账户期初借方余额=∑账户期初贷方余额 ∑账户期末借方余额=∑账户期末贷方余额 可以设置和运用双重性质的账户
资产类
期初余额
负债类
期初余额
权益类
期初余额
+
余
-
-
+
余
-
+
余
收入类 - + 余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费用类
+ 余 - -
利润类 + 余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账户的内部关系,如下式所示: ◎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 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 方发生额合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式记账 “管理费用”+150,“现金”-150 “现金”+500 “应收账款”+100, “营业收入”+600 “现金”+100, “应收账款”-100 “生产成本”+800, “原材料”-800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应用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法。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借”和“贷”表示账户中两个固定部位;
❖“借”“贷”二字源自拉丁文,日本人将Dr和 Cr 译成“借” “贷” 。 借(debtor——dr.)表示账户左方 贷(creditor——cr.)表示账户右方
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历史渊源
❖ 借贷记账法起于12纪的意大利 ❖ 15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名著《数学大
全》从理论上阐述了借贷记账法 ❖ 中国人谢霖1905年从日本介绍到中国。 ❖ 我国运用借贷记账法始于1908年创办大清银行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所有企业均采用借贷记账
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 权益
+
收入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 权益
+
利润 (利润分配前)
精品资料网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 资产账户结构
▪ 资产的增加记在账户的借方,减少记在账户的贷方 ,如有余额必定在账户的借方
▪ 资产类账户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复式记账
经济业务
用现金100元 购买材料。
现金
减少100
材料
增加 100
评价:能够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便于对账户记录 进htt行p:检/精/w查品w核资w对.料cn。网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比较
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将每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 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在
期末
期初
借方
贷方
余额 = 余额 + 发生额 - 发生额
(借方) (借方) (本期增加) (本期减少)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结构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都记在账户的贷方,减少记 在账户的借方,如有余额则必定在账户的贷方。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帐户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基础会计复式记账
第四章 复式记账
1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 2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3 第三节 会计分录
4 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
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 任何经济业务都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 ❖ 复式记账法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
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借以全面反映资金运 动的来龙去脉的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 ❖ 德国诗人哥德说:“复式记帐是人类智慧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 社会经济学家维纳·肖伯特:“复式记帐的诞生,其意义可以 与迦利略和牛顿的发现齐名” ❖ 复式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
❖ 应用举例见教材P50-52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应用
❖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会计核算的内容; ——容易发现记账的错误,能够经常保持账户记录 的正确性。
第四章 复式记账
1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 2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3 第三节 会计分录
4 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小结
❖ 借与贷的对立统一:一个表示增加,另一个表示减少。 ❖ 会计要素中资产与权益的对立统一 ❖ 会计要素中收入与费用的对立统一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应用比较
①用现金150元支付办公费。 ②销售产品600元,收现金500元,其余购买人暂欠。 ③收回购买人欠款100元现金。 ④产品生产领用原材料800元。
单式记账 例① “现金” -150元 例② “现金”+500,
“应收账款”+100 例③ “现金”+100,
❖ ①借、贷二字无字面含义,为单纯的记账符号; ❖ ②借、贷二字用以反映资金运动的增减变化,其
反映增减变化的方向不固定,根据账户性质决定 。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 借贷记账法下,将账户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 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类。
❖ 从会计恒等式推导账户的结构
概 中进行登记的方法。
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
念
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
一种记账方法。
账户设置不完整,账户记录没 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都要按规
特 有相互联系。在所有账户之间 定的会计科目,至少在两个账户
点 没有数字上的平衡关系,不便 中相互联系地进行分类记录;对
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 理论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及所有 者权益之间至少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且增减金额相 等;
——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作等额的双重记录,以全面反 映资金的变化;
——资金运动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复式记账 如实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化的客观情况,记录资金的来路 和去向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 1、单式记账法
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 账方法。
经济业务
用现金100元 购买 材料。
单式记账
现金 减少100
评价:不能完整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检 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 2、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要在至少两个账户 中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期末
期初
贷方
借方
余额 = 余额 + 发生额 - 发生额
(贷方) (贷方) (本期增加) (本期减少)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 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类似 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与资产类账户相同
❖ 收入类和利润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和所有者权 益类账户结构相类似 收入类账户和利润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与负 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