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同步检测 第二单元 第8课 方山子传]
粤教版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教案合集(精编教案)

粤教版选修2(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全集第一单元1 、《小石城山记》【教学目标】1 、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
2 、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3 、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一、说到唐宋山水游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就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幻灯片一),它们写于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到永州的十年之间。
我们曾学过《小石潭记》(幻灯片二),这是作者写水的,那我们今天来看《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记》,看作者是如何写山的。
这节课我们通过三次鉴赏品读,力图领悟作者的感情和信念,并感受文章中的意境。
二、检查预习,字词、句式(幻灯片)三、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山水游记,全文由两个段落构成,在大家预习和上一节课解决字词疑难的基础上,能不能看出这两个段落各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思考这个问题,可参照课文的旁批。
明确:第一部分,记叙和描写,描绘小石城山的景致;第二部分,议论与抒情,作者面对景物时的联想和思索。
本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写景和议论两个段落。
[板书:景情]讲读课文一、一读文章:品景⑴我们在介绍山水游记的文体特征时讲到,作者描绘景物的关键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那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抓住小石城山的什么特点来描绘的?请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幻灯片三)教师范读。
明确:“奇”。
[板书:奇]⑵设问:小石城山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划出原文的句子。
提问。
明确:三个方面。
小石城山的形状,山洞的深窈,山石树木分布的情态。
⑶设问:小石城山的美景在作者眼里真是天然造化、鬼斧神工,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发现了如此的美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明确:“类智者所施设也”。
这么鬼斧神工的奇丽风景只有神灵才能创造得出来,绝非人力所能为,作者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及答案

高中语文单元过关检测卷(一)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睥.睨(pì)偃.仰(yǎn)无边无垠.(yín)B.倏.忽(shū) 瓮牖.(yǒu) 好高骛.远(wù)C.连累.(lěi) 潮汐.(xī) 模棱.两可(lènɡ)D.倜傥.(tǎnɡ) 绿.林(lù) 半身不遂.(suí)解析:C项,棱lénɡ。
答案:C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的传承,没有任何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每一个人休戚相关....。
B.面相看上去颇为能干的政客,竞选获胜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颐指气使....的CEO,更可能经营一家有前景的公司。
C.一部《三国》,让后人望洋兴叹....。
威震华夏的关云长,终因刚愎自用,大意失荆州;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竟千虑一失,错用马谡,出师中原功败垂成。
D.足协掩耳盗铃,在搞政绩足球,一切都为了“出线”;俱乐部自我膨胀,在搞成绩足球,一切为了名次;球员上下其手....,在搞金钱足球,一切都为了挣钱……中国足球闭目塞听、黑白颠倒,终成今日之败。
解析:A项,“休戚相关”,形容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此处可用“息息相关”。
B项,“颐指气使”,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时的傲慢态度。
此处可用“聪明睿智”。
C项,“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这里可以用“赞叹不已”。
D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营养观念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不再一味贪图便宜,而是专挑贵的买,哪个品牌贵买哪个。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单元过关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

单元过关检测卷(二)(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A.卷帙.(zhì)矍.然(jué)螳臂当.车(dānɡ)B.颍.水(yǐnɡ) 内讧.(hōnɡ) 丢三落.四(là)C.愆.期(qiān) 浣.洗(huàn) 同仇敌忾.(kài)D.圬.墙(wū) 哺.育(bǔ) 拈.轻怕重(niān)解析:B项,讧hònɡ。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蒲松龄博闻强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参加县府道的科举考试,连夺三个第一,考中秀才,踌躇满志;此后却屡考屡败,就是考不中举人,科场失意,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固然是不幸的;但也使他与下层百姓有更多更深的联系,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的《聊斋志异》,用洋洋洒洒的想象力,为我们在人世之外描绘了一个奇情幻彩的世界。
A.博闻强识B.踌躇满志C.怀才不遇D.洋洋洒洒解析:D项,“洋洋洒洒”用于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A项,“博闻强识”指见闻广博,记忆加强。
B项,“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C项,“怀才不遇”多指屈屈微贱而不得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拉动内需,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逐步复苏;而美国也应当承担其应尽的责任,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B.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是要走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特色,决不屈服外来压力。
C.传承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中国馆是低碳建筑的成功实践——斗拱层叠架空,充分利用地形、采光、通风、朝向等自然条件,减少空调等电器的能耗:大屋顶与外墙上的太阳能光伏板,让整个建筑照明自给自足;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循环利用,能够浇灌绿化、冲洗道路。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练习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老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参与自然变化的手段,基本上是手工工具,其材料和动力完全是自然材料和自然能源,其目的也只是直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
因此,人的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有限,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存在和物质形态基本上循其固有的机制运动变化。
就是说,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基本上保持着原来固有的有序结构与动态平衡。
但是,在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拥有超出以往千万倍的各种人工能源,大量的人工材料被普遍推广和运用,生产的目的则主要是获取最大的、无限制的经济效益。
因此,人的活动对于自然界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自然生态的有序结构与动态平衡,人类将自己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
现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经不是危言耸听。
且不说全球性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气候变异和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中国自身的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已使许多河流、湖泊受到污染,很多大中城市的淡水资源已受到威胁。
为谋求高产而滥用化肥、农药、激素已使人们的食物链的几乎各环节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现在事情已经严重到了这样的地步,企图先发展而后治理,根本是行不通的。
西方文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根本没有考虑过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从西方世界所能获得的主要是教训而不是经验。
西方哲学传统,总是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以殖民者征服土著居民那样的态度征服自然。
培根早在近代就申明“如果有人力图面对宇宙来建立并扩张人类本身的权力和领域”,那么“这种野心是高贵的”。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西方文明高扬科学知识的价值和人之作为智能主体的能动性,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种暂时领先的优越地位,冲昏了征服者的头脑。
于是,在一种更强烈的占有欲的推动下,以为人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界而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任意地践踏,疯狂地索取,贪得无厌地掠夺,使得自然界自我调节的再生机制、净化机制越来越难以补救人类所造成的损害。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检测(二)精品练习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祛.除(qū)狡黠.(xié)兴.奋剂(xìnɡ) 叱咤.风云(zhà)B.教室.(shì) 答.理(dā)奔.小康(bēn) 泥.古不化(ní)C.翘.首(qiáo) 哂.笑(shěn)撒手锏.(jiǎn) 一哄.而散(hònɡ)D.抹.脸(mā) 晕.车(yūn)露.马脚(lù) 猝.不及防(cù)解析:选C。
A.“黠”读xiá、“兴”读xīnɡ;B.“奔”读bèn、“泥”读nì;D.“晕”读yùn、“露”读lòu。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些重大玩忽职守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造成的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惨剧,后果惊世骇俗....,教训十分惨痛。
B.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
C.在北美,拥有五色斑斓....的家居空间早已司空见惯。
相比之下,多数国人对家居的色彩观念比较保守,白色仍然是主流色彩。
D.几年前它还只是一根插在玻璃杯里的小树枝,她随手把它从单位带回家后种在花盆里,没想到真是歪打正着....,这次竟然开出了这么多花来。
解析:选B。
A项,“惊世骇俗”应为“怵目惊心”。
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
C项,“五色斑斓”应为“五彩缤纷”。
五色斑斓:形容色彩绚丽。
D项,“歪打正着”,比喻方法本不恰当,却侥幸得到满意的结果。
不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的蜱虫疾病传播可能是一种新病毒,目前还在认识过程中,需要做长期大量的监测工作,才会非常完整地认识它。
B.“家电下乡”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要的惠农举措,目的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目前存在的购买家用电器价格高、选购难的实际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2单元同步课件8

素 材 日 积 月 累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粤教语文唐宋散文选读
晨 读 开 卷 有 益
文 白 对 译 详 解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政治失意,文学辉煌——苏轼
素 材 日 积 月 累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粤教语文唐宋散文选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粤教语文唐宋散文选读
晨 读 开 卷 有 益
3.词类活用 (1)余既耸然异 之(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 (2)见方山子从 两骑(使动用法,使……跟从) . (3)岁 得帛千匹(名词作状语,每年) . 4.古今异义 (1)方屋 而高 .
帽顶。 古义:___________
文 白 对 译 详 解
素 材 日 积 月 累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作 业
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单
粤教语文唐宋散文选读
晨 读 开 卷 有 益
文 白 对 译 详 解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1.字音辨识 闾 里(lǘ) .
遁 (dù n) 慥 (zà o) . . 矍 然(jué ) 勋 阀(xūn) 垢 (ɡò u) . . . 庵 (ān) 岐 (qí ) 奴婢 (bì ) . . . 精悍 (hà n) . 傥 (tǎnɡ) .
文 白 对 译 详 解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素 材 日 积 月 累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粤教语文唐宋散文选读
晨 读 开 卷 有 益
粤教版高中高二语文《唐宋散文选读》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宋散文选读》第二单元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语言基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蚍蜉..(pí)(fú) 卓.效(zhuō) 遁.迹(dùn) 宝藏.(zànɡ)B.书帙.(zhì) 勉强.(qiánɡ) 羸.弱(léi) 污垢.(ɡòu)C.雨霁.(jì) 嵩.山(sōnɡ) 沮.丧(jǔ) 睢.阳(suī)D.秩.序(chì) 载.重(zài) 遏.制(è) 髯.客(rǎn)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聊以志吾之乐尔B.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D.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组:印绶B.是岂.不为六一乎岂:难道C.子欲逃名.者乎名:名声D.吾负.三宜去负:负责4.下列句子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B.又束于寺中C.结庐于苕溪之湄D.时河南尹李公齐物黜守见异5.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诵嵩所读书..B.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C.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D.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二、阅读理解(6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9分)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
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
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
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
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
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
”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单元检测卷二(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卷帙.(zhì)矍.然(jué)螳臂当.车(dānɡ)B.颍.水(yǐnɡ) 内讧.(hōnɡ) 丢三落.四(là)C.愆.期(qiān) 浣.洗(huàn) 同仇敌忾.(kài)D.圬.墙(wū) 哺.育(bǔ) 拈.轻怕重(niān)答案 B解析“讧”读“hònɡ”。
2.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公候诙谐栩栩如生B.淫词淋漓慷概激昂C.轶闻沦落兵乱濒仍D.折节悚然阳狂垢污答案 D解析A项候—侯。
B项词—辞,概—慨。
C项濒—频。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首尾:始末,事迹详情B.初谪.滁山谪:贬官C.渐.渍外典渐:浸、染D.方山子傥.见之与傥:偶然答案 D解析傥:或许,大概。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今既老且病.矣B.不能通知..二父志C.皆感激..乘蓄..为云泣下D.宜野人答案 A解析B项通知:古义为深知、深入了解,今义为应用文名称。
C项感激:古义为感动、激动,今义为受人恩惠表示谢意。
D项野人:古义为隐士,今义为未开化之人。
5.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和“六一者,何谓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方得意于五物也B.何为久读此C.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D.故特以相赠答案 B解析例句与B项都为宾语前置句。
6.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困倦所役B.杖击林木,手弄流水C.以文章自名D.不听其语,强留之答案 D解析A项倦,对……感到困倦,意动用法。
B项杖、手,名词作状语。
C项名,名词作动词,称。
二、阅读理解(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金圣叹先生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B.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C.问余所以..至此者D.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答案 D解析A项遗像:古义,流传下来的样子;今义,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
B项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C项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连词。
2.下列各句的“过”与“裘马过世家”中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余谪居于黄,过.岐亭B.一日,大母过.余C.我腾跃而上,不过.数刃而下D.是谁之过.与答案 C解析C项为“超过”,与例句相同。
A项为“经过”,B项为“看望”,D项为“过错”。
3.与“因谓之方山子”中的“因”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B.因.利乘便C.因.遗策D.因.河为池答案 A解析A项与例句都为“于是”,连词。
B项趁着,介词。
C项沿袭、遵循,动词。
D项凭借,介词。
4.下列各句中“而”字表承接关系的是()A.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B.方屋而高C.而岂山中之人哉D.(方山子)使骑逐而射之答案 D解析A项表转折。
B项表并列。
C项表转折。
【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9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崇 B .往往阳.狂垢污 阳:表面 C .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同 D .余谪.居于黄 谪:贬官 答案 B解析 阳:同“佯”,假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使骑逐而.射之吾尝跂而.望矣 B.⎩⎪⎨⎪⎧ 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 A解析 A 项“而”:都是连词,表顺承。
B 项“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
C 项“于”:介词,在/介词,比。
D 项“其”: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7.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一组是(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 .①③④⑤B .②③④⑥C .①④⑤⑥D .②③⑤⑥答案 A解析 ②⑥表现的是方山子的“隐”。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好的文章表意,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写的是陈慥有无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
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却更强。
B .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多异人”,而自己却“不可得而见”,于是推测方山子或许可以看到他们,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
C .本文与一般的传记不同,不是以陈慥的经历为线索,而是以自己的观感为线索,这样写,内容就显得更真实,更富于情趣。
D .文中描写陈慥的语句,简洁而生动。
能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答案 B解析 文章最后一段是推开一笔,由叙光、黄间多异人以暗示方山子也是异人。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
译文:逐渐长大成人后,就一改往昔所为专心读书,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抱负。
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赏识重用的机会。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译文:借此机会与我在马上谈论军事及古往今来的成败得失,自认为是当世的豪杰、志士。
【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叶嘉传苏 轼叶嘉,闽人也。
少植节操,游见陆先生①,先生奇之,著其行录传于时。
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
天子见之,曰:“吾久饫②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
”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③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少间,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令人爱之,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
《尚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
”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
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
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薾④思困,颇思嘉。
因命召至,恩遇如故。
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
”遂得爵其子。
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
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
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节选自《苏东坡全集》) 注 ①陆先生:陆羽,被后人称为“茶圣”。
②饫(yù):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
③山薮:深山密林。
④薾(nǐ):疲困的样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上读其行录而善.之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B.⎩⎪⎨⎪⎧ ①我其.试哉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①因.顾谓侍臣曰②因.河为池 D.⎩⎪⎨⎪⎧①嘉既.不得志②既.自以心为形役 答案 B解析 A 项“善”,①认为……好;②好的。
B 项“其”均解释为“一定”。
C 项“因”①于是,就;②凭借。
D 项“既”,①在……以后;②既然。
11.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皇帝对叶嘉的赏识的一组是( )①少植节操②幸惟陛下采择至此③上鼓舌欣然④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⑤其忠可谓尽矣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⑤答案 B解析①②未能体现皇帝对叶嘉的赏识。
12.下列对原文的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法别具一格,以拟人的手法写茶,以人喻茶,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茶的品质。
B.本文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以人喻茶,又以茶喻人,虚实相生,人中有茶,茶中有人。
C.苏轼为叶嘉作传,叙述茶的功德,目的在于表达个人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
D.苏轼借茶言志的写法,还表现在通过对叶嘉命运沉浮的描写,含蓄表达出作者的怀才不遇。
答案 D解析“怀才不遇”牵强附会。
13.断句与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译文:②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译文:答案(1)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2)①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②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参考译文叶嘉,福建人。
年轻时就注重培养好的气节品行,出游时遇见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很奇特,记下他的言行并在当时传颂。
皇帝读了有关他的言行的记录,认为很好,就下令建安太守召见叶嘉。
皇帝看到了叶嘉,说:“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真实情况,我一定要试试看!”于是就回头对大臣们说:“看到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性刚劲,难以急用,必须用棰子不断敲打捣碎才可以。
”就用话来吓唬叶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勃然吐了一口气,说:“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贱之人,有幸被你采摘到这里,能够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推辞。
”一会儿之后,皇帝高兴地咂了咂舌头,说:“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大好感,回味他的话,让人珍爱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
《尚书》说“‘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就是叶嘉啊。
”于是封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
”后来因为在花园侍宴,皇帝饮酒过量,叶嘉苦苦劝谏。
皇帝很不高兴,说:“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就唾弃他,命令侍从把他打倒在地上。
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到福建中部。
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
就下令把他召来,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
过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
”就封赐爵位给他的儿子。
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好的人才,年年上贡。
评论说:现在姓叶的分散在天下各地,他们都不喜欢住在城里,只喜欢住在山中。
住在福建中部的,是叶嘉的后代。
天下姓叶的虽然很多,可是品德芳香被世人看重的,都比不上福建的。
叶嘉以平民百姓的出身受到皇帝礼遇,被封为最高的侯的爵位,位居八大职位的行列,可说是相当荣耀了。
可是他正直的本色、苦苦劝谏的精神,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不替自己考虑的品行,那是很值得学习的。
(2013·大纲全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杜慧度,交阯人也。
本属京兆。
曾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阯。
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阯太守。
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滕遯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
除龙骧将军。
遯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
遯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
时遯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
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
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
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