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公告

合集下载

博士预答辩制度

博士预答辩制度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
在博士学位论文提交审查之前,为充分吸纳导师及同行的建议,实施博士论文预答辩制度。

需强调的是,预答辩并非正式答辩的预演,而是一个旨在提出建议、优化论文及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环节。

导师及学生应秉持谦逊接纳的态度,认真听取各专家的意见,以确保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得以保障或大幅提升,从而确保博士生顺利毕业。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组建由5-7名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要求专家具备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实现老、中、青相结合。

2.博士生需就论文目前的进展、存在的不足、发表的文章及成果情况进行陈述,专家组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3.预答辩专家组需填写《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学术评语表》,并尽快将该表反馈给博士生。

4.博士生根据预答辩专家的评审意见修改论文,经导师同意并签字后,方可开展正式的论文评阅工作。

5.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学术评语表》与学位论文盲评材料一同提交。

博士生学位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博士生学位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博士生学位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第七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1.学位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选题应对我国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有较大的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

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以明确研究课题。

2.学位论文开题时间及要求博士生应在第三学期9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开题,需办理延期开题申请。

博士生开题报告采取先评审后做开题报告的方式,根据《关于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若干补充规定》,具体要求如下:2.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掌握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并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2) 课题创新之处;(3)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4) 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5) 课题的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6) 指导教师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7) 研究经费预算和经费落实情况。

2.2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及评审意见的处理2.2.1 开题报告评审博士生开题报告采取先评审后做开题报告的方式。

开题报告评审专家由各学院负责聘请,一般应聘请3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专家中的博士生导师不应少于2名。

开题报告经导师审查合格后, 从研究生院网页上下载4份空白《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书》,其中1份送交导师填写评审意见,3份与开题报告一同送交专家评审,评审时间一般为二周。

开题报告评审意见返回后,若有二份评审意见是“不同意开题”,则需要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再重新组织评审。

2.2.2 开题报告论证会专家组成开题报告论证会由各学院或学科负责组织。

开题报告论证会应至少聘请5名教授和相当职称的专家或有博士学历的副教授和相当职称的专家参加。

博士生预答辩流程

博士生预答辩流程

博士生预答辩流程
一、答辩准备阶段
1.提交答辩申请
(1)填写答辩申请表
(2)附上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
2.答辩资格审查
(1)学院或研究所审核答辩资格
(2)确认学术成绩和研究工作符合要求3.答辩委员会组建
(1)确定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2)通知委员会成员参加答辩
二、答辩准备
1.研究成果整理
(1)完善论文
(2)准备答辩PPT
2.答辩稿撰写
(1)撰写答辩开场白和总结
(2)准备回答可能提出的问题
3.答辩场地准备
(1)确认答辩地点和设备
(2)进行场地布置和测试
三、答辩过程
1.开场介绍
(1)主席介绍答辩人和答辩议程
(2)答辩人自我介绍和论文概述
2.学术报告
(1)答辩人进行学术报告
(2)委员会成员提问和讨论
3.答辩总结
(1)答辩人总结自己的研究工作和成果(2)主席宣布答辩结束并感谢参与者
四、答辩评定与结果通知
1.评定讨论
(1)委员会成员讨论答辩情况
(2)给予答辩成绩评定
2.结果通知
(1)主席通知答辩人答辩结果
(2)答辩人签收答辩评定表
五、答辩后处理
1.论文修改
(1)根据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2)提交最终版论文
2.答辩手续办理
(1)提交答辩通过证明
(2)办理相关学位授予手续。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若干规定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若干规定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若干规定(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二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博士学位授予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对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做如下规定:一、预答辩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切实检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由学院及学科负责组织、落实此项工作。

1.预答辩小组博士学位论文初稿完成后,经导师审阅同意,向所在学科提出预答辩申请。

由学科组织同行专家3~5人组成预答辩小组,预答辩小组成员主要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副教授担任专家须具有博士学位。

预答辩小组设组长1人。

博士生本人的指导教师须参加其学位论文预答辩,可就论文内容提问,但不作为预答辩小组成员。

2.预答辩程序预答辩小组应对博士学位论文初稿、开题报告等材料进行全面、细致、充分的预审。

预答辩会包括:(1)论文报告:博士生按学位论文答辩的方式进行报告及回答问题。

报告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论文评价:预答辩小组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水平、论文工作量、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关键性结论等做出评价。

(3)提出修改意见:预答辩小组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修改意见,填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

3.预答辩结论(1)合格:预答辩合格者,根据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定稿并由导师审阅后,提出正式答辩申请(附《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并进行学位论文匿名送审。

(2)基本合格:预答辩基本合格者,需根据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经导师审阅同意后(需同时提交修改报告,导师签字),提出正式答辩申请(附《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并进行学位论文匿名送审。

(3)不合格:预答辩不合格者,必须根据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全面修改,经导师审核同意后,重新组织预答辩。

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送审博士学位论文匿名送审的初审在各学院进行,通过后到学位办进行资格审核。

博士生答辩、学位申请程序

博士生答辩、学位申请程序

博士生预答辩、答辩及学位申请程序(初稿20060612版)答辩前提:1、完成总学分 17 个以上的课程学习(网上查询);2、完成综合考试、开题报告、中期考核;3、论文发表已达学校、系的要求(论文中至少一篇英文 SCI 或 EI)。

答辩顺序:4、论文成稿;5、与学位秘书联系(62813430-8333),领取《系预答辩申请表》、《系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费用审批表》;6、成立预答辩小组:聘请校内专家教授 5 人,其中 2 人必须为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不包括导师,组织预答辩;预答辩各项事宜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填写“预答辩申请表”1)博士生与导师(或副导师)共同拟定预答辩委员会主席及委员名单(拟定名单时最好与参加委员事先沟通,并初步确定预答辩时间);2)按照要求填写“预答辩申请表”,由学位秘书负责交系领导审批;3)“预答辩申请表”审批通过后,确定最终预答辩时间(预答辩时间需要和各位委员沟通,选定恰当时间)。

二、博士生本人将装订好的学位论文送交给参加预答辩的各个委员及主席,并针对主要研究内容做简单介绍(至少提前一周送到)。

三、准备预答辩相关资料预答辩资料主要有:1)塑性成形工程系预答辩意见表;2)校预答辩意见表;3)预答辩意见书草稿(作为最终预答辩意见表的附件);4)预答辩费用审批表;5)论文创新点;6)预答辩当天PPT文档,要求讲述30分钟,最好以图示、数据、并辅以文字进行介绍讲解;7)预答辩费用,每位委员或主席150元,用信封装好,写上委员或主席姓名。

四、打印所有预答辩资料1)塑性成形工程系预答辩意见表,需打印1份;2)校预答辩意见书,需打印1份;3)预答辩意见书(决议书)草稿(最终预答辩意见书的附件),需打印7份;4)预答辩费用审批表,需打印1份;5)论文创新点,需打印7份。

五、按照预定时间参加预答辩7、预答辩通过后,针对论文预答辩修改意见,博士生进行论文修改,修改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最终审定。

博士预答辩相关流程和细则

博士预答辩相关流程和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发〔2019〕22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预答辩实施细则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校学位【2014】3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校研【2019】11号)等文件关于申请博士学位的相关规定,申请人在修满相应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学分、撰写完博士论文初稿并满足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见院发【2017】06号文件)后,需通过预答辩后方可提交论文评阅。

预答辩的相关实施细则如下:一、预答辩时间学生需在提交论文评阅2周前完成预答辩。

二、预答辩考察内容1、提交的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是否规范;2、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申请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三、预答辩组织形式1、由各中心组织5-7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预答辩委员会(含主席1名,如导师参加需7位委员),其中至少有1位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委员,另设秘书1名负责记录;2、预答辩采用PPT口头报告及问答的形式进行,报告时间不短于25分钟,预答辩委员根据申请者的学位论文及答辩情况,提出具体修改建议;3、预答辩需提前一周公布答辩时间和地点,公开举行。

四、预答辩结果及处理办法1、每位委员对学位论文的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预答辩评审表》(见附件1),经统计,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结论为“同意”的则通过预答辩,按照委员的意见修订后,填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评阅申请表》(见附件2),申请提交论文评阅;2、未通过预答辩的学生按照学校规定必须修改不少于3个月,方可再次申请预答辩。

此规定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12月03日主题词:印发研究生预答辩规定通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年12月03日印发附录:附件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预答辩评审表附件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评阅申请表附件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预答辩评审表学位申请者姓名:专业名称:附件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申请表。

大学关于进一步规范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工作的通知

大学关于进一步规范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工作的通知

XXXX大学关于进一步规范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工作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对此项工作须给予高度重视。

为提高我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水平和博士学位授予质量,进一步改进和规范答辩程序,防止论文答辩中的形式主义,特对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做如下规定,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

一、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凡我校博士学位申请者(包括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预答辩通过者方可向校学位办提出正式答辩申请,并进行学位论文的匿名外审工作。

(一)学位论文预答辩的内容1.导师介绍答辩人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学术作风、科研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情况;2.答辩人报告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论文的创新点等;3.预答辩委员会对论文进行评议;4.作出论文是否通过预答辩的决议。

(二)学位论文预答辩的要求1.学位论文预答辩时间安排在论文初稿完成后,一般在正式答辩3个月之前;2.由导师或培养单位根据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和论文内容聘请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5人(校内、校外不限)组成预答辩委员会,并报所在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3.学位论文预答辩应公开举行,由预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4.学位论文预答辩按正式答辩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每位答辩人的预答辩过程不少于60分钟;5.预答辩委员会应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审查,重点检查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论文工作量、有无违反学术规范现象等,并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6.预答辩委员会采取评议方式做出是否通过预答辩的意见。

对有争议者,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做出决定;7.预答辩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填入《XXXX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并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交校学位办公室备案。

1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学位申请与审核流程

1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学位申请与审核流程
8.下载并打印《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带到答辩现场
全年工作时间
博士生
导师
学院
分会
导师:→学位授予工作→论文评阅→论文评阅审定
博士生:→学位授予进度→论文答辩→录入答辩安排
分会:→学位授予工作→论文答辩→审核是否可以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
1.答辩应按规定程序进行,除有保密要求外,答辩应公开进行
2.秘书在《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中记录答辩相关情况
3.提交电子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
4.学位办在两个工作日内将检测结果在《系统》中反馈给学生及导师
5.学生及导师参考检测结果确定是否修改论文
全年工作时间
博士生
导师审
核小组
导师
学位办
博士生:系统→学位管理→学位授予进度→录入学位论文信息→录入论文信息(填完后提交)→查看学术不端检测结果
导师:系统→学位管理→学位授予工作→导师评语→录入导师评语→查看检测结果
导师确认
导师在《系统》中填写导师评语,审核是否同意进行论文评阅
全年
导师
导师:系统→学位管理→学位授予工作→导师评语→录入导师评语
匿名评阅
导师在《系统》中同意论文进行匿名评阅后,学生准备以下材料送校学位办公室(研究生楼312房间)
1.下载打印《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书》三份,填写学科专业、论文题目
2.下载打印《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三份
3.普博答辩委员会要求:
由五至七位相关学科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组成,主席必须是博导;委员少于七人时,导师不能担任委员,但必须到会介绍申请人情况;委员为七人时,导师可作委员,但不能担任主席;委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学位论文评阅人;2-3位校外专家
4.同等学力人员答辩委员会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成员
杨琦峰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杨兰品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刘树林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黄蕙萍
副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秘书
兰肇华
副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2
经济学院
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
产业经济学
郑建文
周军
2013.9.29
星期日
上午8:30
经济学院
专教2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主席
魏龙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成员
杨琦峰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杨兰品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刘树林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黄蕙萍
副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秘书
兰肇华
副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公告


学院
(部名称)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
(可在此栏填写200字以内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
专业
名称
博士生
姓名
博士生
导师姓名
答辩
时间
答辩
地点
答辩委员会组成
1
经济学院
公司控制权制横的资源配置效应研究
产业经济学
明大增
周军
2013.9.29
星2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主席
魏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