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好吃的糖果》精编版
幼儿园小班综合活动《好吃的糖果》教案

幼儿园小班综合活动《好吃的糖果》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糖果的种类、味道和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制作糖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体验与同伴共同完成作品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1. 糖果样品:巧克力、水果糖、硬糖等。
2.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3. 音乐CD《糖果甜甜》。
三、活动过程1. 引入主题:教师展示各种糖果样品,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糖果。
2. 讲解糖果特点:教师讲解各种糖果的特点,如巧克力、水果糖、硬糖等,让幼儿了解糖果的不同之处。
3. 手工制作糖果: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糖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糖果,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学习和分享。
5. 结束活动: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糖果甜甜》,感受糖果的甜蜜,结束本次活动。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糖果作品布置在活动室内,营造温馨的氛围。
3. 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本次活动内容,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如糖果主题的数学、语言、美术等课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糖果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糖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作品展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将各种糖果样品摆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糖果。
2. 制作阶段:教师向幼儿讲解制作糖果的步骤,并示范制作过程。
幼儿根据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糖果。
3. 作品展示阶段: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5. 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见到或吃过的各种糖果的名称、形状、味道等特点。
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1、家长协助提前一天带幼儿去超市参观糖果区。
2、活动室中布置各种糖果的图片,各种有趣的糖纸、糖果包装盒等。
3、各种糖果许多。
【活动过程】1、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昨天去参观过什么地方吗?你找到了什么糖果?我们教室里有吗?(幼儿自由交流后个别介绍,并指出相应的糖果)洋洋:我找到了水果糖。
一诺:我找到了巧克力糖。
嘉源:老师还有QQ糖。
玉启:我找到了棒棒糖。
分析:通过回忆、交流、能大胆、清楚地说出糖果的名称。
2、师:这么多的糖果一样吗?请你摸一摸桌上的糖,每次拿两粒,说说谈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摸糖果,教师注意观察,引导幼儿从糖果的形状、品种、颜色几个方面来讲述。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篇2活动目标:1、尝试用报纸包废旧纸盒包出大糖果,并进行水粉装饰。
2、学习使用水粉笔,能大胆使用颜料在大糖果上涂色装饰。
3、初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体验制作大糖果的乐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在区域里用小糖纸包过糖果。
2、教师材料:适合本活动用的糖果实物若干、糖果图片PPT、背景音乐等。
3、幼儿材料:幼儿收集做糖果用的薯片罐、易拉罐等,足够的废报纸、颜料、水粉笔、护衣、抹布等。
活动过程:1、魔术盒变出糖果宝宝,引起幼儿对糖果的兴趣。
师:小糖果们想要有个糖果爸爸,这个糖果爸爸比别的糖果都要大,都要精神,我们一起来做超级大的糖果爸爸吧!2、出示装饰材料,探索制作糖果爸爸的方法。
(1)介绍报纸、薯片罐等,引起幼儿包裹的兴趣。
(2)启发幼儿探索将“糖果”(罐子)包入“糖纸”(报纸),握紧中间,两头拧紧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教案《好吃的糖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好吃的糖果》含反思教案1. 教学目标:(1)学习颜色词汇并能正确说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橙色、紫色。
(2)通过游戏,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本领。
(3)把握苹果、糖果、巧克力等食品的基本名称,学习区分好吃的和不好吃的食物。
2. 教学准备:糖果、巧克力等食品图片;颜色卡片;苹果、糖果、巧克力等食品模型。
3. 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跳舞、唱歌,让孩子们放松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学习颜色老师拿出颜色卡片,分别向孩子们呈现,引导孩子们说出卡片上的颜色,例如:“这是什么颜色?红色!”(3)游戏环节制作游戏道具,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的角落。
让孩子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轮番走路到不同的角落,找到对应的道具并将其带回原处。
道具包括:苹果、糖果、巧克力等食品模型,孩子们需要将道具分别放置到颜色对应的盒子里。
(4)学习食品名称老师分别向孩子们呈现苹果、糖果、巧克力等食品图片,并依次向孩子们介绍,让孩子们说出相应的名称。
(5)区分好吃的和不好吃的食物依照孩子们之前所学习的颜色,将食品模型分类放置在颜色相对应的盒子里,然后引导孩子们分类别说出“好吃”和“不好吃”的食物名称。
4. 反思(1)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孩子们在学习颜色的基础上,通过游戏环节的实践,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把握颜色词汇。
并且在游戏中,孩子们还能培育察看本领、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本领。
(2)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游戏环节设计不够充分,孩子们完成任务后,需要等待其他小组完成才能进行下一步。
这样就简单导致孩子们失去爱好,降低学习效果。
同时在学习食品名称时,老师呈现的图片没有生动形象,孩子们对食品名称的把握程度也有所欠缺。
(3)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要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改进游戏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参加度更高、任务更认真,激发孩子们更多的爱好。
学习食品名称时,可以通过实物、多媒体图像等方式来呈现,让孩子们更简单理解和把握食品名称。
《好吃的糖》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

《好吃的糖》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好吃的糖》一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生活》第三章《食物的奥秘》,详细内容围绕糖果的制作、种类、口味以及糖果包装的特点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知道糖果的分类和口味,培养幼儿对糖果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观察糖果的包装和颜色,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制作糖果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和分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团队协作等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糖果样品、糖果制作视频、糖果包装盒、展示板。
学具:彩泥、糖果模具、剪刀、胶水、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糖果样品,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颜色、形状和包装,让幼儿描述自己最喜欢的糖果。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糖果制作视频,讲解糖果的制作过程、分类和口味,引导幼儿了解糖果的奥秘。
3. 制作糖果(10分钟)幼儿分组,利用彩泥、糖果模具等材料,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糖果。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制作糖果的过程和感受,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糖果制作过程2. 糖果分类及口味3. 制作糖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糖果,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喜欢巧克力糖果,它有浓郁的巧克力味,颜色是棕色的,形状是圆形的。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制作糖果,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在观察、动手、合作等方面的表现,针对幼儿的不足进行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糖果工厂,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拓宽幼儿的视野。
同时,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和分类。
幼儿园小班综合活动《好吃的糖果》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综合活动《好吃的糖果》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糖果的名称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糖果的喜爱,以及分享和合作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1. 糖果道具:各种糖果若干,如巧克力、棒棒糖、软糖等。
2. 白板或大纸一张,用于画糖果。
3. 彩色笔或蜡笔。
4. 音乐播放设备。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拿出糖果,引起幼儿兴趣,询问幼儿对糖果的认识和喜好。
2. 观察糖果:教师展示各种糖果,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糖果的名称,了解糖果的特点。
3. 画糖果:教师引导幼儿用彩色笔或蜡笔在白板或大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糖果。
4. 分享糖果:教师组织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糖果,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
5. 糖果舞会: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跳糖果舞,感受糖果的欢乐氛围。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制作糖果手工,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糖果主题,让幼儿在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糖果的美好。
3. 糖果故事:教师讲述糖果故事,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糖果,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和了解糖果。
2.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问引导,让幼儿主动发现糖果的特点和名称。
3.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动手画糖果、分享糖果,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4. 音乐律动法:通过糖果舞会,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糖果的乐趣。
七、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糖果的名称和特点。
2. 学会用彩色笔或蜡笔画糖果。
4. 通过糖果舞会,感受音乐和舞蹈的欢乐。
八、活动步骤:1. 引入:教师拿出糖果,引起幼儿兴趣,询问幼儿对糖果的认识和喜好。
2. 观察糖果:教师展示各种糖果,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糖果的名称,了解糖果的特点。
3. 画糖果:教师引导幼儿用彩色笔或蜡笔在白板或大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糖果。
4. 分享糖果:教师组织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糖果,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
《好吃的糖》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精选

《好吃的糖》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好吃的糖》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生活》第三章《食物的世界》第二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为认识糖果的种类、颜色和味道,了解糖果的基本制作过程,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体验制作简单糖果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颜色和味道的糖果,培养幼儿对食物的观察和辨别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食物制作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糖果的种类、颜色和味道,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糖果样品、糖果制作材料、PPT课件、视频等。
学具:小盘子、小勺子、围裙、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糖果样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糖果的种类、颜色和味道。
2. 讲解糖果的制作过程(5分钟)通过PPT课件和视频,让幼儿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示范制作简单的糖果,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糖果。
5. 制作完成,分享成果(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糖果,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品尝。
六、板书设计1. 糖果的种类、颜色和味道2. 糖果制作过程3. 制作糖果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道简单的糖果,并分享给家人品尝。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其他食物,了解它们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家园合作,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合作、分享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糖果的特点。
2. 例题讲解中,如何清晰、简洁地讲解糖果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中,如何组织幼儿分组合作,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并完成任务。
《好吃的糖》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精选

《好吃的糖》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好吃的糖》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生活》第三章《美食篇》,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糖的分类、糖果的制作过程、糖果的包装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糖的分类,知道各种糖果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糖的分类、制作过程和包装设计。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糖果样品、糖果制作视频、糖果包装材料、PPT等。
2.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糖果样品,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他们说出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糖的分类、制作过程和包装设计,让幼儿了解糖果的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彩泥模仿制作糖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分组进行糖果包装设计,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糖的分类:硬糖、软糖、棉花糖等。
2. 糖果制作过程:选料、熬制、成型、冷却、包装。
3. 糖果包装设计:美观、实用、环保。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独特的糖果包装。
答案: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一款具有创意的糖果包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糖果制作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制作的乐趣。
3)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为家人制作糖果,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
2. 例题讲解中对糖果制作过程的理解。
3. 随堂练习中幼儿动手操作和创造力的发展。
4. 作业设计中幼儿想象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结合。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实践活动的设计。
《好吃的糖》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1)

《好吃的糖》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可爱的食物》,详细内容为“好吃的糖”。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品尝、制作糖果,让幼儿了解糖果的形状、颜色、口味,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喜爱和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说出糖果的形状、颜色、口味,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糖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糖果的制作方法。
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描述糖果的形状、颜色、口味,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享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颜色、口味的糖果若干,糖果制作材料(如糖果模具、果汁、果冻粉等)。
2. 学具:小盘子、小勺子、围裙、一次性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拿出一盘各种形状、颜色、口味的糖果,引导幼儿观察、描述。
(2)请幼儿品尝糖果,说出自己喜欢的糖果口味。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糖果的制作方法,演示制作过程。
(2)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共同完成糖果的制作。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糖果制作材料,指导幼儿动手制作糖果。
(2)幼儿相互分享自己制作的糖果,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糖果,体验分享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1. 《好吃的糖》2. 内容:(1)糖果的形状、颜色、口味(2)糖果制作方法(3)分享快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自己喜欢的糖果,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其他食物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与家人一起制作美食,增进亲子关系。
(3)组织幼儿参观糖果工厂,了解糖果的生产过程,拓宽幼儿的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糖果制作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糖果的形状、颜色、口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分享意识。
4. 作业设计中的亲子互动和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小班美术《好吃的糖果》教案
目标:
1、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2、有参加涂色活动的兴趣,并能大胆涂色。
准备:
1、(红、黄、绿)蜡笔、每人一张糖果涂色操作白纸。
2、彩色包装糖果若干、糖果头饰一个。
3、布置红黄绿糖果的家。
过程:
1、教师以糖果姐姐身份出现,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带上糖果头饰)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糖果姐姐。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糖果,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快来拿糖果吧。
看看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糖果,告诉你的好朋友。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糖果的颜色。
“谁能大声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糖果。
(红、黄、绿)
3、教师讲解涂色方法和要求
看,这里有许多糖果宝宝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
我们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我手里拿的是什么颜色的油画棒(红)找到和油画棒一样颜色的纸然后给后面的糖果宝宝涂上红颜色。
教师示范涂色的方法:左手按住纸,右手拿着笔顺着从上往下的来回涂,把整个糖果涂满,不留白。
5幼儿涂色,教师帮助个别幼儿完成。
6.说说自己涂的是什么颜色的糖果。
大家把自己作品成立出来。
最后一起品尝糖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