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厚的特色文化促邯郸城市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邯郸地区特色文化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邯郸地区特色文化产业调研报告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邯郸地区特色文化产业调研报告1. 引言邯郸地区作为河北省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其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赵文化研究与邯郸城市特色的构建

心的城市 实体 。战国秦 汉时期是邯郸城市发展 的鼎盛时
期,也是邯郸 古代城市创造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程度最
高、影响最大、地位最 重要的时期 的城市文化 ,反映 了赵文化 内
展 中,赵文化 日益发挥着 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尤其在培
骑射 ”改革 ,不仅开辟 了我 国古代军事发展 由车战到骑
战的时代 ,而且还集 中反 映 了赵文化 的开拓进取精神 。 邯郸是战 国两汉时期前后近 6 0 的赵 国都城 ,是 0年
一
个 在t 问 与赵 国同步而作为其政治 、经济、文 化中 寸
3 2
名扬列 国,蜚 声 1外 。刘劭 《 都赋 》所 扪绘的战 国邯 人 ] 赵
邯郸 学院学报
J u a f Ha d n le e o r lo n a Co lg n
21 0 0年 6月
Jn 0 0 u e2 1
赵文化研 究与邯郸城市特色 的构建
郝 良真
摘
要 :今天研究赵文化,不仪在 r认识赵 f历 史的特殊性利它的文化 l素 ,更重耍的意义在丁体现邯郸未来城市发 l l
育邯郸城市文化精神与构建邯郸城市特色方面,将对邯
郸未来 的城市发展走 向产生着不可估量 的影响。从科学 发展观 出发,深入挖掘赵文化 资源 ,力l 【 大赵文 化研 究的
深度和广度 ,对邯郸 发展 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 的。 赵文化是 中国先秦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 当时 中原的魏 、韩文化 ,西方 的秦、巴、蜀文 化,南方 的吴、
层楼疏 阁,连栋 结阶 。峙 华爵 以表甍 ,若翔风之 将 1。 { l
正殿俨其造大 ,朱棂 赫 以舒光 。楹虬螭 之蜿蜒 ,承雄虹
邯郸丛台公园探究古代建筑建造特点与文化风格心得

邯郸丛台公园探究古代建筑建造特点与文化风格心得邯郸丛台公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内,中华大街中段的西侧,是邯郸市的标志性公园。
邯郸丛台公园以古丛台为核心,正中央是丛台湖,公园内的绿化植被特别多,是一座大型的园林公园。
游走在丛台公园内,可以看到当地来散步晨运的邯郸市民人非常之多,也让我们体验到邯郸人民这种舒服惬意的慢生活节奏。
丛台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如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但现存的丛台不是始建的,虽然多次修建已经改变了其原有的模样,但登上丛台远眺,你仍然能感受到其威武雄壮。
据胜亭位于丛台的最高点,这几乎是整个邯郸最高的建筑物,在据胜亭上面,你可以看到辽阔的丛台景色,不自觉地在脑海里浮现千年前武灵王在此处观看军队的画面。
丛台上还能望到碧水清波的丛台湖,西侧是铸剑炉、插箭岭等赵国遗址。
丛台是丛台公园的核心景点,观赏性比较高,建议游玩时间约一个小时。
望诸榭是为了纪念乐毅这位军事家的功绩而修建的,位于丛台公园中湖湖心岛上,因此又被人们称作“湖心亭”。
望诸榭上复绿色的琉璃瓦,六角微翘,结构精巧,十分的漂亮。
邯郸丛台景区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喜欢拍汉服的小伙伴,也可以到这里来拍拍汉服,拍出来的照片也很有古韵。
丛台湖位于公园中央,湖边有曲兰桥、兰在亭、西湖亭等建筑,游客逛累的时候,可以在亭子里歇息,看看园中亭台楼榭,湖光倒影。
游客也可以坐在桥边的大石头上稍作歇息,在红桥边聊聊天、喂喂金鱼,又或是在湖边泛舟,垂钓都十分惬意。
丛台湖这里春夏秋冬的景色都十分宜人,春天鸟语花香,夏天荷花绽放,秋天满园秋色,冬天亭中赏雪。
在湖边空旷的小花圃旁都能看到一群老人在打太极,跳跳广场舞。
在丛台湖边上的小路散散步,看着活动丰富的当地市民,也被他们那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所感染,不由得也想像他们一样,每天来到丛台公园这边享受运动、享受健康。
丛台湖的景点也比较多,建议游玩时间为半个小时左右。
关于建设文化城的建议

关于建设文化城的建议建设文化城是一个旨在促进文化发展、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居民幸福感的综合性项目。
以下是一些建议,它们可以帮助在规划和实施建设文化城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效:1. 文化遗产保护:(1)调查并列出城市中的历史建筑、遗迹和文化地标。
(2)制定政策保护这些遗产,避免在城市开发过程中被破坏。
(3)开展修复工程,恢复历史建筑的原貌,使其可以对公众开放。
2. 公共空间与艺术:(1)在城市规划中包含充足的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和步行街。
(2)鼓励在这些公共空间中放置雕塑、壁画和其他艺术作品。
(3)定期举办户外艺术展览和文化节,使艺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 文化设施建设:(1)建立或升级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2)确保这些设施对各年龄和收入水平的居民都具有可达性。
(3)提供政府资助或激励计划,支持文化设施的运营和维护。
4. 文化活动推广:(1)定期组织文化节日、展览、演出、讲座和工作坊。
(2)与其他城市或国家的文化机构合作交流,增加活动的多样性。
(3)提供免费或价格合理的文化活动,确保所有人群的参与。
5. 教育与培育:(1)在学校和社区中推广艺术教育和本地文化遗产的知识。
(2)为艺术家和创意从业者提供培训和资源支持。
(3)开设艺术奖学金和实习项目,鼓励年轻人参与文化创作。
6. 可持续发展:(1)确保文化发展项目符合可持续性原则,例如使用绿色建筑设计和节能操作。
(2)将文化活动与当地经济相结合,如支持本地手工艺品市场。
(3)强调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包容性和环境意识的作用。
7. 社区参与与合作:(1)鼓励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策划和执行过程。
(2)建立志愿者网络,支持文化项目和活动。
(3)与私营部门合作,寻求赞助和合作伙伴关系以资助文化项目。
8. 技术利用:(1)利用数字技术来保存和展示城市文化遗产。
(2)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宣传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参与者。
(3)创建在线资源库,让人们可以轻松访问文化教育资源。
邯郸地区文化调研报告

邯郸地区文化调研报告邯郸地区文化调研报告邯郸地区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邯郸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进行研究。
在传统文化方面,邯郸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
在古代,邯郸地区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这里是春秋时期的韩国都城,也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
因此,邯郸地区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诸多不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筚路蓝缕,以至于斯”的精神。
这是一个将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方特色。
在邯郸地区,人们对待工作、生活都充满了激情和热情,他们不仅注重技术和劳动,还注重道德和感恩。
这种传统文化在当代邯郸仍然保持着影响力。
当代文化方面,邯郸地区也有自己的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邯郸地区的文化也在逐渐变化。
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接触到了更多的新事物和新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发生了变化。
在当代邯郸地区,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新,他们更加开放和自由。
同时,邯郸地区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文艺作品、传统手工艺品和旅游等行业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不仅丰富了邯郸地区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邯郸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和艺术形式正在逐渐消失。
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比较低。
另一方面,邯郸地区的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的规模不大、市场不广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引进更多的创新人才,提升邯郸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邯郸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当代文化。
在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邯郸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未来,邯郸地区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
河北省特色文化城镇建设的思路

河北省特色文化城镇建设的思路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实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统一,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持,尤其需要特色文化资源的支持。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河北省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问题,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城市缺乏独有的文化特色,文化产业不发达,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存在起步晚、规模小、缺乏特色等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产业建设恢复特色城市活力,促进河北省各城市文化的多样化、独特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建设;特色文化一、河北省文化建设的现状河北省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
近年来,河北省在文化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也加大的资金的投入,以期更好地发展河北省文化特色。
1.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河北省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全省共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68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30处;拥有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18个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另外还有13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于全国前列。
河北民间特色文化包括: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乡村古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等。
河北省区域内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从总体来看,有着北方汉民族粗犷、豪放、淳朴、自然、优美的特征。
【1】近年来,河北省更是加强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塑造文化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文化建设的激励政策陆续出台河北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意见》、《组织实施“文化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的意见》、《河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支持文化建设。
3.资金投入持续增加总之,河北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论地区文化在邯郸城市更新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 出发 , 保持 与发展 城市 的特 色 , 以古赵 文化 来提 升城 市 建设独有魅 力城市 的关 键因 素之一 。在更新 中应使 传统 文化有 使 本 溯 源 。上 海 “ 天 地 ” 改 造 新 的 的 品 味 。“ 郸 学 步 ” 邯 的学 步 桥 广 场 的 没计 构 思 就 是 以 邯 郸 的 历 机 更 新 , 更新 的 结 果 可 以 追 “ ” “ ”
史 文化 为 主线 , 古 赵 文 化 与 景 观 园 林 建 筑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 妙 就 是 一 个 很 好 的文 脉 延 续 与 创 新 的 例 子 。在 尊 重 历 史 文 化 的基 将 巧
正 日益 突 出 。城 市 所 固有 的 地 域 特 色 文 化 也 逐 渐 地 显得 被 动 , 处 2 从 文化 的角 度看城 市 更新 于 弱 势 地 位 。要 在 城 市 快 速 发 展 建 没 的 背 景 下 体 现 城 市 独 特 的 城 市更 新 成 为 当前 新 一 轮 城 市 发 展 建 设 的 热点 问 题 , 是一 更 魅 力 , 必 须 挖 掘 城 市 的 内 涵 , 找 城 市 的根 脉 。 而 文 化 正 是 城 就 寻 个 永 恒 的过 程 。更 新 也 就 意 味 着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的 重 建 或 改 建 , 那 市 的 灵 魂 , 城 市 的 本 质 和 精 髓 所 在 , 史 文 化 底 蕴 的 挖 掘 更 有 么怎 样 使 更 新 出来 的新 建 筑成 为城 市 历 史 文 化 的 缩 影 , 何 在 更 是 历 如 助 于 城 市特 色 的 形 成 。 新 中保 持 城 市 的特 色 , 续 城 市 的 文 脉 , 目前 人 们 在 更 新 改 造 延 是
图 1 赵 苑 北 门 图 2 短 脊 顶
城市文化精神邯郸的经典作文

城市文化精神邯郸作文
《城市文化精神邯郸》
哎呀呀,说起邯郸,那可真是个有故事的地儿。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邯郸玩,走在大街上,那感觉可真特别。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每个人都好像带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气息。
我路过一个街角,有个卖小吃的摊位,摊主是个热情的大叔。
我就凑过去瞧了瞧,哇,各种美食琳琅满目。
我要了一份邯郸特色的小吃,大叔熟练地制作着,还一边跟我唠嗑,说这小吃在邯郸可是有年头了,好多人就好这一口。
我咬了一口,那滋味,啧啧,真的是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邯郸的味道。
在邯郸,你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历史底蕴和烟火气。
这里的古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而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巷子又让人觉得特别亲切。
人们不紧不慢地过着日子,有着一种特别的闲适。
就像那个小吃摊的大叔,虽然做着平凡的生意,但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邯郸的文化精神啊,就是这样藏在这些平凡又真实的生活细节里。
它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一个邯郸人的生活中。
不管是古老的传说,还是现代的生活,邯郸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等我以后有机会,我还得来邯郸,再去尝尝那美味的小吃,再去感受感受那独特的氛围。
嘿嘿,邯郸,我肯定还会再来的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深厚的特色文化促邯郸城市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赵书华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邯郸数千年的历史,调研邯郸现有历史遗存的古迹古建、文化特色,来深入分析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充分融合对邯郸整体影响力的改善作用,最终提出运用悠久深厚历史文化提升邯郸形象,促进邯郸城市发展的对策。
要着力打造“成语”文化产业;倾斜培育曹魏文化,扩大影响力;串联旅游通道,构建特色历史文化旅游长廊;在城区建设中有机融合赵文化元素。
【关键词】邯郸市;特色文化;文化建设;对策
邯郸是一座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3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古城,并且“邯郸”这一名称沿用3000余年不改,成为中华地名文化之特例。
解放后的短短几十年,邯郸凭借着自身博厚的文化底蕴,有了飞跃发展,再度复兴。
现在的邯郸市辖1市、4区、14县,人口近千万、市区人口超百万,是具有独立立法权的较大市,也是四省交界区的唯一特大城市。
由于邯郸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物资源,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相继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同时由于其极富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又被称为太极之乡、五大祭祖圣地之一(娲皇宫)。
绵绵数千年,邯郸大地经历的变迁形成了磁山文化、太极文化、梦文化、北朝文化及隋唐宋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这十大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在现代人的传承弘扬下相互交融、不断挖掘,逐步形成具有邯郸特色的文化品位,使邯郸的影响力逐步扩散增强。
鉴于邯郸拥有不少独一无二的特色文化,在现有梦文化、太极文化、红色旅游文化日趋盛名的环境下,就如何因地制宜,发挥特色,更为充分传承历史文化,并将文化影响转化为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文化含量,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扩大文化经济规模,促进邯郸城市发展,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走访、现场踏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着力打造“成语”文化产业
邯郸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有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美誉。
据不完全统计,与邯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有1500条之多,如“邯郸学步”、“黄粱美梦”、“胡服骑射”、“完璧归赵”等等,这些成语脍炙人口、内涵精髓,是历史文化高度浓缩和萃取的成果,已成为汉语言艺术乃至世界语言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堪称国之瑰宝,且每个都有一个精彩绝伦的文化故事。
比如“黄粱美梦”于一顿饭时的一个梦映像出人一生的悲欢离合,其内涵精髓、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成语”已经成为邯郸独有的文化名片。
在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结合城市发展特色,在合适区域考虑建设“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园”,发展以成语典故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并逐步衍生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是邯郸成语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不二选择,更是邯郸特色文化宣传的最佳手段。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园”以成语文化为依托,体现“传承、利用、开发、效益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发展理念,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以寓教于乐的生动方式再现邯郸成语乃至中华成语的精湛内涵。
可引进万达、方特等国内文化园区建设领航者参与或合作开发,打造文化性、观赏性、教育性和参与性相结合的富有深厚文化底蕴、互动体验生动的特色文化产业。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园的建设将成为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及成语文化的重要平台,对进一步促进邯郸市乃至河北省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也必将更为提升邯郸的文化产业影响力,树立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达到既传承文化又促进经济的双赢效果。
二、倾斜培育曹魏文化,扩大影响力
邺城遗址位于邯郸市临漳县境内,并与河南安阳接壤。
古邺城在东汉未年以后的400年间,为北方著名的古都,是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东汉末年在此孕育出了文学史上璀璨的“曹魏建安文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且其建筑格局对后世影响深远。
现存邺城遗址且随着考古的不断发掘,其范围逐步扩张,由原来位于京港澳高速以东的核心区不断外扩到京港澳高速以西范围。
邺城遗址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是国家文物局确定的36处国家重要大遗址保护单位之一。
邺城遗址在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国家文物局即派驻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专项保护和文物挖掘。
经过30余年的保护和开发,邺城考古队逐步发现了大量的佛造像等珍贵文物。
尤其发现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东魏、北齐石造像及残件近3000件,是已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世所罕见。
目前,邺城遗址已逐步确立其为研究曹魏建安文化的独有地位。
为了便于邺城遗址的保护开发,现在邺城遗址保护范围外投资1亿元建设了邺城遗址博物馆,对邺城遗址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宣传。
建议在此条件下,加大培育邺城遗址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在邺城遗址博物馆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曹魏文化遗址公园,进一步传承历史、提升邯郸城市文化形象,亦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
三、串联旅游通道,构建特色历史文化旅游长廊
旅游业作为邯郸市委市政府正在重点打造的朝阳产业,邯郸历史赋予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可窥一斑。
比如涉县娲皇宫、武安市京娘湖、朝阳沟、峰峰的响堂寺均是极富盛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并且是邯郸旅游业的金字招牌。
经统计,邯郸武安、涉县有旅游资源200多处,并大多位于太行山区,串联开发可行性很高。
然而,目前京娘湖等著名旅游景点分散各处,尚未形成互动规模,严重影响本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也很难带动沿线诸多亟需开发的旅游景点。
主要原因就是现有道路虽可分别通达各个景区,却未有效串联,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群众物质生活的日益丰盈,其旅游需求不断增强,但由于路网密度不足,尤其
在节假日极易造成旅游道路严重堵塞,让群众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可见,旅游道路的互通互联已成为制约本市西部旅游景区联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调查期间,经了解市委市政府、市交通主管部门、市旅游主管部门、武安及涉县政府等诸多机构,加快旅游路网建设、串联西部旅游景点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并且已经逐步开始实施。
经现场调研,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邯郸北外环新建邯郸至武安快速旅游通道,达到主城区20分钟到达武安景区的便捷通道;二是建设武安涉县旅游环线工程,不但串联京娘湖、七步沟、北武当、青塔湖等主要景点,更带动沿线其他景点整体发展的效果;三是建设娲皇宫经129师司令部旧址至连泉综合旅游路网项目。
上述路网建成后,经初步统计,可串联武安、涉县的40个景区,使太行山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长廊。
四、城区建设有机融合赵文化元素
邯郸市东区位于京港澳高速以东,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的城市功能转移区,是邯郸城市“双核”发展的关键。
东区作为邯郸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其总体规划体现现代、环保、宜居的新理念。
据了解,东区总体功能结构包括商业金融文化区、行政中心、滨水休闲商业综合区、东湖公园、体育中心、文化公园、休闲健身走廊、生态居住区、片区商业服务中心和核心状社区商业服务中心等。
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河北工程大学迁建和中央商务区、交通枢纽、科技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
建议在邯郸市东区规划及建设时,借鉴现有主城区内城市建设完美零散融合邯郸赵文化的做法(比如京港澳高速邯郸北站汉阙式建筑风格,赵王陵遗址公园在城市黄金位置的整体开发,京广高铁邯郸站、邯郸迎宾馆、人民路滏阳河桥的赵文化缩影等成功运用),不仅是新建道路的命名利用秦皇大街、蔺相如大街、荀子大街等历史之名,更要在东区的整体规划上充分结合赵文化,比如建设赵王公园、汉式仿古小区等,并融合现代化城市气息,整体展现邯郸赵文化,传承赵文化精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整体展现邯郸东区的文化蕴涵,提升城市品位。
同时,以此带动文化产业的聚集和发展,逐步形成全国唯一赵文化发展基地,从而促进邯郸在中原经济区独有特色地位的提升。
城市文化品位和风格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是因地制宜,抓住特色,再加以推广宣传,例如西安古城仅一兵马俑便得天下知。
相信邯郸这座拥有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古城,经过我们不断的发掘和开发,亦会绽放出引人入胜的独特光芒。
【参考文献】
[1] 东魏北齐的都城是邺城.http://.2015.
[2] 伊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
【作者简介】
赵书华(1981-)女,河北大名人,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讲师,从事中文教学和文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