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爱护水资源
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4min
展示问题自主学习
10min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25min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水和我们的关系,你将如何形容?
补充:地球上绚丽多彩的生命世界如果离开了水将不复存在。生命是从海洋中诞生,走上了陆地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生物圈。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是产生于大江大河:古代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代印度位于南亚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位于东亚黄河流域。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文明。
情感态度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重
点
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难
点
学习写调查报告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B、防止水体污染:ຫໍສະໝຸດ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回答问题)讨论回答: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
结合实际讨论交流,说出自己见解。
反省自己平时用水的态度,明确意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是否正确。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3.4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 爱护水资源姓名:陈廷国潘心超潍坊市临朐县杨善中学小组讨论:、通过这个表格可以看出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两种?、为什么是这两种元素含量最多?由此可以看出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海水能直接用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吗?为什么?展示: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请同学们讨论从上边这“三”幅图片中可以得到哪些事实?讨论:地球上约71%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原因:1、淡水资源比较少(能直接饮用的仅占水资源的0.769%);2、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水量增多;3、科学技术的发展,水资源被污染。
4、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26个国家缺水)我国各地区(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均水量图:资源国情,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
(用具体数字说明)你有何感想,C.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D.工业生产中的“三废”排放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5.下列污染因素中会对水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①频频发生的沙尘暴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含磷洗衣粉③造纸厂排放污水④乱砍乱伐森林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基础巩固6.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是(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总量大但人均水量少C.主要是贫困地区缺水D.目前还没有地方因缺水而影响生产生活7.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通过了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不得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这是因为这类洗衣粉中的磷会污染( )A.大气B.河流、湖泊C.耕地D.食品8.“赤潮”是水质恶化的一种表现,在我国沿海多次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下列可能造成此现象的是( )A.鱼虾的大量养殖B.沿途建水电站C.工业废水排放D.大量含磷物质的使用排放入海9.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这是由于地球表面积的________被水覆盖.水在地球上广泛存在,除了江河、湖泊、海洋以外,在地层里、大气中,以及动植物体内都含有大量水.如人体含水量约占人体质量的________,然而,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贫乏,不到总水量的________.10.水利部门今年已引8亿多立方米长江水人太湖以治理污染.教育家在肯定“引江济太”工程的同时指出,这项工程只是治表,要治本必须依靠全社会的重视.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工矿企业污水排放要达标②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④提倡节约用水⑤禁用含磷洗衣粉,能改善太湖水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11.面对湖水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建立拦污闸,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理;②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③恢复湖中荷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利用植物的净化作用,并将植物叶茎回收,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从长远观点看,你同意______________方案(填序号).不同意其他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3.4爱护水资源

课题4 爱护水资源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的,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获得。
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
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信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认识网络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
3、教学重难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4、学情分析:学生处于岭南水乡,经济比较发达,能认识到珠三角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学生爱好电脑也喜欢上网,但只会在网上游戏而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来学习。
5、教法和学法: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网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采用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6、教学准备:教师: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主分成小组,对学校、家乡的水资源现状、使用以及污染程度进行调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_九年级上册_教师教学用书(附课本习题答案及讲解)完整篇.doc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_九年级上册_教师教学用书(附课本习题答案及讲解)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题2 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 离子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像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抓住学生的这种情感,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建议如下:1.这是一个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题,尽管教材中出现了原子、分子、元素等,但仅仅是作为名词出现,并不要求了解它们的涵义,不要不恰当地把属于后面单元的教学内容提前到这个课题中完成,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5篇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5篇爱护水资源说课稿5篇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护水资源说课稿,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来看问题。
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2)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状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
从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是水资源的保护:从节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
这部分内容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培养学生节水、爱水的意识俄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分析1、本课题主要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了解本地水资源情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
并配合收集的资料、图片,加深印象;2、在爱护水资源的内容中,以学生调查为主,收集有关水污染的资料、图片、漫画以及污水样品,然后经讨论、分析得出有关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3、综合上述两点,让学生形成节水意识,并在家庭用水调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4、本节课的教学形式可多样化,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可组织学生出墙报、写论文、演讲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增强节水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爱护水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
4 爱护水资源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了解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水资源状况的分析,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教学难点:节约用水和水污染的防治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了解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二)指导自学(阅读课本,了解以下内容)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59-60页
海水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
淡水资源占全球水储量的2.53%,且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淡水资源的30.4%。
我国是水资源总量,但人均占有量
1、爱护水资源(61-62页)
(1)爱护水资源的两个措施主要是:
(2)节约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在以下方面应怎么做:
工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农业: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淋灌
生活(举例):
(3)水体污染: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和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体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4)污染的途径:
工业:工业生产各种废水、废物等未达标排放
农业:
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使用含磷洗涤剂造成的水富营养化,产生水污染
(5)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方法:
工业:
农业:
生活:
三、当堂训练
《全品》第三单元课题4
四、课后作业
《全品》第三单元p45-46。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氢气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那些?
二、爱护水资源
1.什么是水体污染?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那些?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1)工业生产中废水、废物等未达标排放;
(2)农业上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
(3)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二、爱护水资源
3.如何预防和消除污染?
预防和消除污染的措施:
(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对工业污水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排放标准;
(3)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练习
1、水是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组成成分,人每天都要补 充一定量的水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一个成年人在 下述情况下每天需要补充多少水? (1)每天吃含水约750ml的食物,并利用通过食物 被氧化产生的约350ml的水; (2)每天以尿、汗、呼气和大便等形式排除体外 的水分是:700ml、500ml、400ml、150ml。 需要再补充水的体积为: (700ml+500ml+400ml+150ml)-(750ml+350)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 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 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 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 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 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 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 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 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 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 成江河。
二、爱护水资源
多
来不及散失
气体体积
没有明显变化
急速膨胀
现象不同
爆鸣 --- 广口容器内 安静地燃烧 爆炸 --- 密闭容器内
(或容积大而口小的容器内)
• 爆炸极限:
空气如果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 总体积的4% ~ 74.2% ,点燃时就 可能发生爆炸。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正、负电极上都有______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______呈______火焰;用_______________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
实验结论:⑴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______。
⑶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不变。
2.物质的简单分类______(一种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______(一种_______)物质______(多种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______(多种_______)3.氧化物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且含有___________的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等。
注意: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下同)是单质;含氧元素的化合物_______是氧化物。
课题2分子和原子1.概念: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⑴分子______和______都很小。
⑵分子间有______,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______,遇冷______,气态物质分子间隔_____。
⑶分子在____________。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_____,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_____。
3.概念: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______可分成______,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
5.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______单质,如:铁、铜、金等;________单质,如:氦气、氖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江西省泰和县沿溪中学吴万明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
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公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这里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片来说明水资源情况。
水资源的保护是从节水和防止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
节水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从污染源角度简明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二、学情分析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接着又认识了另一种身边的物质“水”,并学习了水的组成、性质,最后展开“爱护水资源”这样一个社会课题,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题是爱护水资源,主要介绍了水的分布及其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水资源的保护三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本节主题是学生从小耳熟能详的,但是为什么要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来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改善却是他们知识的空白点。
“水资源状况”一方面说明水资源的丰富,另一方面又说明水资源的短缺,学生可能不会辩证地看待这两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学中有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了解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
2、了解世界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知道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了解水危机解决措施。
3、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常规处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本课题重在使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并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短缺善以及水污染情况。
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性的教学组织方式,结合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
还要让学生学习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学习利用数字和图表来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2、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案(一)重点1、世界水资源的颁布情况、可利用水资源的情况。
2、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3、水浪费、水污染及解决措施。
(二)难点如何辩证的看待水资源是丰富的,又是有限的(三)解决方案准备一些有关水资源分布、缺乏、污染等方面的图片、视频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采用。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课题]我们知道生命的孕育和维系以及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等都离不开水,可见水对于我们来说多么的重要啊,既然水对于我们如此重要,那么你们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水资源吗?[板书 ]课题4、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设问]我们人类拥有多少水资源呢?[播放视频] 地球上的水资源[小结并用课件展示]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讲解]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当中,其中海洋水最多,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为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学生阅读]资料: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设问]地球上会缺水吗?[播放视频] 水资源危机[小结](课件展示)水资源危机的原因1、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却很少,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主高山的冰雪及冻士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及人类生产和生活诰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的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 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多媒体展示]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及各地缺水的图片[讨论]缺水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鼓励学生发言)[设问]我们国家缺水吗?[多媒体展示]课本上图3-7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的人均水量,图3-28我国各地区人均水量[学生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资料:水资源紧缺指标,然后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如何2、我国各地的水资源状况如何?[小结]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300 m3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作十几位),许多地区忆出现因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
[过渡]21世纪,全球性水危机将成为人类关注的首要问题,面临水资源危机,我们人类应采取什么措施呢?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人类面临水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
[ [设问] 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人类面临水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
我们应如何爱护水资源呢?[播放视频]爱护水资源[板书]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展示]自己家的用水情况,并根据课本第64页调查项目对照打分标准进行打分。
(课前教师先布置学习做好调查)[设问]生活用水节约和浪费相比较有有什么区别?[多媒体展示]课本表3-1生活用水浪费与节约方式浪费比较[提问]通过比较你们有什么感想?(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发言,最后教师总结)[课堂练习]如果一只用坏的水龙头每秒钟漏一滴水,假设平均每20滴水为1mL ,试计算这只坏的水龙头一昼夜漏水的体积。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小结]一种生活习惯和用水方式的改变,就可以节约很多水,所以希望大家要注意节约用水,并把这种风尚不断地传递给别人,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来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多媒体展示]节水徽记,讲解其含义。
[过渡]保护水资源除了约用水外,还要防止水体污染1、防止水体污染[设问]什么叫水体污染?[指导学生阅读,然后小结][板书](1)水体污染: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设问]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水体污染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播放有关水体污染的视频)[师生共同总结][板书](2)水体污染的来源①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各种废水、废物等未达标排放;②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板书]⑵水体污染的危害: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展示]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图片、资料[提问] 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鼓励学生讨论并踊跃发言,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参考课本共同归纳总结)[板书]⑶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①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②对工业污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③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总结]地球上总水量虽然很多但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淡水量却很少面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球都面临着水危机,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节约水爱护水。
[布置作业]P65 2、5板书设计课题四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丰富性:地球70%被水体覆盖。
有限性:可利用的淡水不到0.65%。
我国水资源特点:总量不少,人均占有量很少;地区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
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生活中、农业生产中、工业生产中)2、防止水污染。
(1)水体污染:⑵水体污染来源:①工业污染②农业污染③生活污染⑶水体污染的危害: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⑷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①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②对工业污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③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课堂气氛自由、宽松,学生表现非常活跃,思考积极,思路开阔,发言踊跃,师生互动及学生小组合作也非常好,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视频等资料,强化了学生对水资源状况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爱水和节水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学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教学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需要一些机会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
另外我通过本节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1、教学中组织太松散并且有点拖泥带水,从而导致了教学时间紧张,进而使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的时间、深度不够。
2,有些教学环节,由于课前设计得不够严密,而导致中途有脱节现象。
语速过快,板书不够整洁也是我这堂课存在的问题。
努力方向:1、授课之前要精心选题并设计每个探究环节且形成问题串,授课过程中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并调控学生活动过程。
2、课前要多查阅一些资料,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和饱满,3,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紧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物难点,,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4、在课堂活动中要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更多科学的学习方法:5、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问题回答①在本节中你是怎样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在本节中我是通过对学生前几节课的学习调查和对学生前几堂的作业秕改及平时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和交流课前来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的。
②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是什么?学生的学习起点是:1、前几节课中已经学习了水的组成、水的净化,2、学生平时对水的接触比较多,通过生活中对水的观察以及从看电视、读报刊、书籍、上网了解不少有关水的知识。
以上这些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习的障碍点:1、辩证地看待水资源是丰富的,又是有限的。
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2、由于我们本对水资源相对较多,因此学生对水资源没有感性的认识。
节水意识不强;3、本地水资源污染情况较少,学习的环保意识,教学中较难引起学生对水资源污染危害性的重视。
③展示基于学生的认知脉络而设计的系列问题。
1. 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多,为什么还会出现水资源缺乏?2.水资源缺乏会有会后果?3我国的总水量很多,但人均水量却为什么很少?4.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上有哪些节约水的方式?在生活中你们是怎么节约用水的?学完本课题后,你会告诉你的家人及周围的人如何做?5.水体污染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水污染?如果你看到污染水的现象,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