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病变
外科学-胆道疾病

第33章 胆道疾病
超声表现为胆囊(GB)在空腹时不显示(右)或 显示为小胆囊(胆囊长径≤15mm)(左)
第33章 胆道疾病
治疗
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方法。手术宜在出生后2个 月进行,此时尚未发生不可逆性肝损伤。若手术过 晚,病儿已发生胆汁性肝硬化,则愈后极差。
第33章 胆道疾病
手术方式选择: ①尚有部分肝外胆管通畅,胆囊大小正常者,可用 胆囊或肝外胆管与空肠行Roux-en-Y型吻合。 ②肝外胆管完全闭锁,肝内仍有胆管腔者可采用 Kasai肝门空肠吻合术。
第33章 胆道疾病
第33章 胆道疾病 肝外胆道包括:
左、右肝 管
肝总管 胆总管 胆囊
第33章 胆道疾病
胆总管分为四段: ①十二指肠上段 ②十二指肠后段 ③胰腺段 ④十二指肠壁内
段
第33章 胆道疾病
第33章 胆道疾病
80%~90%人 的 胆 总 管 与 主 胰 管 在 肠壁内汇合,膨大形成胆胰壶腹,亦 称乏特(Vater)壶腹。壶腹周围有 括约肌(称Oddi括约肌),末端通常 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①黄疽超过3~4周仍呈进行性加重,对利
胆药物治疗无效;对苯巴比妥和激素治疗试验无反 应;血清胆红素动态观测呈持续上升,且以直接胆 红素升高为主;
第33章 胆道疾病
②十二指肠引流液内无胆汁; ③超声检查显示肝外胆管和胆囊发育不良 或缺如; ④99mTc-EHIDA扫描肠内无核素显示; ⑤ERCP和MRCP能显示胆管闭锁的长度。
第33章 胆道疾病
胆道镜检查 术中胆道镜检查适用于: ①疑有胆管内结石残留; ②疑有胆管内肿瘤; ③疑有胆总管下端及肝内胆管主要分支开口狭窄。
经胆总管切开处,采用纤维胆道镜或硬质胆 道镜进行检查。术中可通过胆道镜利用网篮、冲洗等 取出结石,还可行活体组织检查。
外科学:胆道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肝胆脾外科
一、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
胆道系统包括肝内、肝外胆管,胆囊及 Oddi括约肌等部分。 1、肝内胆管: 2、肝外胆道:
肝外胆道
(1)左、右肝管和肝总管:副右肝管(6%~10%) (2)胆总管, 长约7~9cm,分四段: ①十二指肠上段: ②十二指肠后段: ③胰腺段:
适,黄疸呈进行性加深,较重。一般不伴寒战高热,
腹软无腹膜刺激征,肝大,可扪及大胆囊;晚期可有
腹水及恶病质表现。ERCP、CT检查有助于诊断。
四、治疗
肝外胆管结石现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治疗的原则是:
①术中尽可能取尽结石;
②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去除感染病灶;
③术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预防胆石再发。
常用手术方法
(1)腹部平片:有15%胆囊结石可显示,胆
道积气-胆肠内瘘或Oddi括约肌功能失常;
瓷化胆囊。
(2)口服法胆囊造影:
(3)静脉法胆道造影:
放射学检查
(4)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PTCD
(5)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EST
(6)CT、MRI (7)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 (8)术中及术后胆管造影
其他检查
3、核素扫描检查
4、胆道镜检查
(1)术中胆道镜检查:
(2)术后胆道镜检查:
5、十二指肠引流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可发生于肝内、肝外胆管的任何
部分,因好发于胆总管,曾称之为先天性胆总管囊 肿。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3~4。幼儿期即可 出现症状,约80%病例在儿童期发病。
一、病 因
③腹腔内严重感染及腹膜炎;
④疑有腹腔广泛粘连;
⑤合并妊娠;
胆道疾病

胆管癌
病因: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 素有关。
1、胆管结石(30%)。 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3、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4、其它结石性胆囊炎
1、 临床少见,仅4-8%。 2、 原因不清。 3、 易坏死、穿孔。 4、 易延误诊治。 5、及早行胆囊切除或造口术或
经皮胆囊穿刺造口引流术。
慢性胆囊炎
1、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 2、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诊断
时尤其应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炎等鉴别。 3、B超示胆囊缩小、壁增厚和结 石等,口服胆囊造影示胆囊显 影淡或不显影,收缩功能差。
肝外胆管结石的病理
1、胆管梗阻。 2、继发感染。 3、肝细胞损害、胆汁性
肝硬化。 4、胆源性胰腺炎。
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
1、Charcot 三联症:腹痛,寒战 高热、黄疸。
2、腹部体征:右上腹或剑突下 压痛和或反跳痛、肌紧张等。
3、血常规、血生化异常。 4、影像学检查异常。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腹部体征和实验 室及影像学检查即可诊断。
鉴别疾病: 1、肾输尿管结石。 2、肠梗阻。 3、壶腹部周围的肿瘤。
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 治疗的原则:术中取尽结
石,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 去除感染的病灶。
常用的手术方法
1、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 2、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术。 3、胆肠吻合术。 4、 EST。 5、 Odd括约肌成形术 。
2、胆囊的功能:浓缩储存胆汁, 排出胆汁、分泌粘液(20ml)。
胆道系统的特殊检查
B超检查 胆道结石: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后方伴
有声影。 肿瘤:表现为不均匀强回声或低回声,
但不伴有声影。 梗阻:表现为胆管扩张。 缺点:受脏器组织和胃肠气体的干扰,
胆道疾病病人的健康宣教PPT

胆汁淤积是导致胆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持胆汁分泌通畅非常重要。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 洁食物,有助于预防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此外,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也有助于预防胆道疾病的发生。
02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饮食指导
总结词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和治疗胆道疾病的关键。
详细描述
建议病人遵循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过度摄入油腻、辛辣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 入,保持饮食均衡。同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等。
胆道疾病的常见症状
总结词
胆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等。
详细描述
右上腹疼痛是胆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黄疸也是胆道疾 病的常见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恶心、 呕吐等症状。
胆道疾病的病因与预防
总结词
胆道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胆汁淤积、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预防胆道疾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 饮食、规律作息等。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THAN报人:XXX 202X-XX-XX
目 录
• 疾病基础知识 •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 疾病管理与监测 • 心理支持与康复 • 特殊情况处理
01
疾病基础知识
胆道疾病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胆道疾病是指发生在胆道系统的疾病,包括胆囊炎、胆结石、胆管炎等。
详细描述
胆道疾病通常是由于胆汁淤积、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根 据发病部位和性质的不同,胆道疾病可以分为胆囊炎、胆结石、胆管炎等多种 类型。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等, 有助于了解胆道结构 和病变情况。
胆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胆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胆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背景介绍胆道疾病是指胆囊、胆管等胆道系统发生的各种疾病,包括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等。
影像学诊断是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可以对胆道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二、胆道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⒈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胆道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高频声波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可以清晰地显示胆道系统的结构和异常情况,如胆结石、胆囊壁增厚等。
⒉胆道造影胆道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入对比剂来显示胆道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常见的胆道造影方法包括经口胆道造影和经静脉胆道造影。
通过观察对比剂在胆道系统中的分布情况,可以评估胆道的通畅性及有无病变。
⒊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处理技术来胆道系统的三维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胆管和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胆道炎症、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⒋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是一种通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评估胆道功能和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常见的核医学检查包括胆囊机能检查和放射性同位素扫描。
核医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胆囊功能、排空时间等参数,对于一些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三、胆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⒈胆结石胆结石是胆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通过超声、CT扫描、胆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胆结石的存在和位置。
对于复杂的胆结石病例,可以使用ERCP(内镜下逆行性胆管造影)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⒉胆囊炎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内梗阻、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胆囊炎症,通过超声、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胆囊壁增厚、腔内液体积增大等特征,可以帮助鉴别胆囊炎和其他疾病。
⒊胆管炎胆管炎是胆道系统的炎症性疾病,通过超声、CT扫描、胆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胆管的扩张、壁增厚等异常情况,可以帮助鉴别胆管炎和其他疾病。
⒋胆道肿瘤胆道肿瘤包括胆囊癌、胆管癌等,通过超声、CT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胆道肿瘤的位置、大小、浸润范围等特征,对于胆道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有很高的准确性。
超声内镜对胆道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冯志杰,E m a i l :z h i j i e f e n g2005@163.c o m 超声内镜对胆道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张 迪,冯志杰,赵东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 要:胆道占位性病变是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其位置特殊,传统的影像学诊断较为困难,超声内镜(E U S )利用消化道自然腔道,有效避开腹壁脂肪和肠道气体的干扰,使胆道系统呈现清晰的显像;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E U S 引导下的细针穿刺㊁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对胆道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其鉴别诊断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㊂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活组织检查,针吸;胆管癌;胆总管结石中图分类号:R 4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9)09-0785-05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9.09.004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f o r s p a c e -o c c u p y i n g l e s i o n s o f b i l i a r yt r a c t Z h a n g D i ,F e n g Z h i j i e ,Z h a oD o n g q i a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t h eS e c o n d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0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F e n g Z h i j i e ,E m a i l :z h i j i e f e n g2005@163.c o m A B S T R A C T :T h e s p a c e -o c c u p y i n g l e s i o n s o f b i l i a r y t r a c t i s t h em a i n c a u s e o f o b s t r u c t i v e j a u n d i c e .B e c a u s e o f t h e s p e c i a l l o c a t i o no f t h eb i l i a r y s y s t e m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m a g i n g i sd i f f i c u l t t od i a g n o s e .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E U S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a v o i d t h e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o f a b d o m i n a l f a t a n d i n t e s t i n a l g a s ,a n d c l e a r l y s h o wt h e b i l i a r y s y s t e m.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E U S g u i d e df i n en e e d l ea s p i r a t i o na n dc o n t r a s t -e n h a n c e d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t e c h n i q u e sh a v eh i g h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i n t h e s p a c e -o c c u p y i n g l e s i o n s o f b i l i a r y t r a c t a n d p l a y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b i l i a r y tr a c t d i s e a s e s .K E Y W O R D S :e n d o s o n o g r a p h y ;b i o p s y ,n e e d l e ;c h o l a n gi o c a r c i n o m a ;b i l e d u c t s t o n es 冯志杰,教授㊁主任医师㊁博士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㊂担任河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胶囊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影像协作组副组长,河北省急救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药学会消化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㊂胆道系统周围毗邻胰腺㊁肝脏㊁胃肠道等多个组织器官㊁结构复杂,单纯应用影像学检查很难清晰完整地显示胆道系统结构㊂超声内镜(E U S )是一种新型内镜技术,将高频超声探头置入内镜前端,利用消化道的自然腔道有效避开腹壁脂肪及胃肠气体的干扰,获得高分辨图像信息,在胆道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㊂E U S 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E U S -F N A )是一种明确病变性质的诊断方法,旨在E U S 引导下,用细针对病变组织进行穿刺活检㊁进而获取病理学组织明确诊断㊂E U S -F N A 对胆道系统占位性病变,尤其是难以明确的胆道占位性病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㊂1 E U S 对胆道恶性肿瘤的诊断1.1 E U S 对胆管癌的诊断 胆管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肝外胆管癌多见,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居肝胆恶性肿瘤的第2位,约占整个消化道肿瘤的3%[1]㊂肝外胆管癌又分为肝门部胆管癌㊁远端胆管癌(约占40%),早期的肝外胆管癌患者无典型症状,糖类抗原19-9(C A 19-9)等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腹部超声(T U S )㊁C T ㊁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 R C P )等影像学检查早期病变无典型特征,早期发现较为困难,因此胆管癌患者的总体预后差㊁生存率低㊂近年来,通过E U S 检查不仅可以早期发现病变,而且能够了解肿瘤的病变大小㊁浸润深度㊁有无周围及远处淋巴结转移㊁血管受累,从而获得准确的术前分期,对指导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和选择手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㊂1.1.1 E U S 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高位胆道恶性梗阻,预后差,很难获得病㊃587㊃‘临床荟萃“ 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S e pt e m b e r 20,2019,V o l 34,N o .9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理学明确诊断,目前有研究发现通过E R C P进行胆管细胞刷检阳性率仅为30%~60%[2]㊂E U S可很好观察胆总管至肝门部胆管的结构变化,并通过细针穿刺活检对于内镜进行胰胆管造影术(E R C P)刷检阴性或E R C P难以操作的肝门部胆管癌进行组织和细胞学诊断[3]㊂在一项通过C T或E R C P诊断为肝门部狭窄的前瞻性研究中,44例患者通过E U S-F N A检查,其中31例为恶性肿瘤,12例为良性病变,且其中有一半患者因为E U S检查后明确诊断而改变了预定的手术方案,通过这项研究发现E U S-F N A的正确率㊁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㊁89%和100%,且穿刺过程安全,无并发症发生[4]㊂E U S 还可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有一项针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拟行肝移植前进行术前评估的研究,通过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确淋巴结转移,但E U S检查发现部分患者病变周围存在肿大淋巴结,并通过E U S-F N A对淋巴结穿刺活检,约17%的患者因发现恶性转移而放弃肝移植手术方案[5]㊂H i g a s h i g u c h i等[6]报道了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合并区域淋巴结转移,通过E U S-F N A对化疗前后淋巴结反复活检,可有效评估化疗效果㊂另有研究指出,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E U S-F N A或E U S-F N B 诊断阳性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80.5%v s 87.5%)[7]㊂此外,E l o u b e i d i等[8]报道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直接进行手术中位生存期为17.8个月,而术前进行E U S-F N A评估后进行手术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18.5个月,因此E U S-F N A并不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㊂鉴于肝门部胆管癌靠近胆总管近端,E R C P活检㊁刷检及胆汁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较低,E U S-F N A/F N B诊断率及敏感度均较高,且操作安全㊁有效,推荐作为明确诊断的一线方法㊂1.1.2 E U S对下段胆总管癌的诊断价值胆总管下段的恶性肿瘤又称为低位胆道恶性肿瘤,因梗阻表现为胆总管远端狭窄㊁近端扩张㊂由于其位置特殊,有研究报道至少15%~20%的患者仅通过E U S 发现胆总管远端肿瘤,而腹部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占位㊂2018年一项294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E U S-F N A和E R C P对胆管癌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5%和49%,特异度为100%和96.33%,此外,经手术后证明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8.33%[9]㊂这与W e i l e r t等[10]之前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与E R C P细胞学检查相比,在可疑恶性胆道狭窄的诊断方面,E U S-F N A的正确率和敏感度更高,因此,对于怀疑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应首先进行E U S-F N A检查㊂在一项纳入了957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M e t a分析中指出, E U S-F N A检查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占0.3%[11]㊂这些研究表明,E U S-F N A检查对于胆管癌的诊断不仅具有高度的特异度及灵敏度,且十分安全㊂此外,胆管腔内超声(I D U S)是在E R C P引导下直接将高频超声探头置入胆总管进行超声检查的一种方式㊂一项I D U S和E U S在诊断胆道梗阻方面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I D U S在诊断准确率㊁敏感度㊁对肿瘤的T分期方面较E U S正确率高(89.1%v s 75.6%,91.1%v s75.7%,77.7%v s54.1%),但对肿瘤淋巴结分期的诊断二者无明显差别[12]㊂另有一项对65例疑似恶性胆道狭窄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经I D U S引导下的毛细管活检(T P B)诊断效能明显高于E R C P下常规活检(90.8%v s76.9%)[13]㊂这些研究表明,I D U S不仅能提高胆道占位病变诊断的敏感度,而且经I D U S引导的活检可进一步提高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正确率㊂1.2 E U S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胆囊癌是胆道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隐匿性㊁发展速度快㊁预后差等特点㊂E U S可清晰显示病变形态㊁范围㊁管壁层次,能够提供关于胆囊癌定性诊断和侵犯深度的确切评价[14]㊂近年来随着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 E-E U S)的应用,通过C E-E U S观察到不规则血管及灌注缺损用于诊断胆囊恶性息肉,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和96.6%[15]㊂I m a z u等[16]发现胆囊癌患者C E-E U S表现为胆囊壁不均匀增强,对E U S与C E-E U S诊断恶性胆囊壁增厚的敏感度㊁特异度和正确率进行比较,分别为83.3%v s89.6%㊁65.0%v s 98.0%和73.1%v s94.4%㊂此外,E U S-F N A还为胆囊癌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提供了依据,同时进行周围淋巴结活检明确肿瘤的分期及预后㊂一项对41例胆囊癌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E U S对T i s准确度为100%,T1为76%,T2为85%,T3-4为93%[17]㊂综上,C E-E U S可显著提高胆囊癌诊断的特异度及敏感度,而结合E U S-F N A可明确胆囊肿瘤的诊断及有效评估相邻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对于指导外科手术㊁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㊂2E U S对胆道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2.1 E U S对胆总管远端/壶腹部腺瘤的诊断价值胆总管的良性病变较少见,主要见于胆总管腺瘤,好发于胆总管远端,常见于壶腹部㊂早在2004年就有㊃687㊃‘临床荟萃“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20,2019,V o l34,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个案报道:1例64岁妇女因胆总管结石行E U S检查发现胆总管绒毛状腺瘤[18]㊂H e i n z o w等[19]对72例经E R C P诊断为胆总管远端占位或壶腹部占位的患者行I D U S检查,发现40例为壶腹部腺瘤㊂另有一项40例壶腹部肿瘤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经E U S或I D U S诊断为腺瘤的共7例,其正确率为62%[20]㊂由此可见,胆总管腺瘤样病变发病率较低,常与胆管癌相混淆,E U S/I D U S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为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㊂2.2 E U S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是在T U S或者腹部C T检查中偶然发现的,大约有95%的息肉为良性息肉,由于慢性炎症㊁黏膜增生或脂质沉积所致㊂腺瘤是最常见的胆囊息肉类型㊂由于恶性肿瘤的风险会随着息肉的增大而增加,通常大于1c m的息肉需要胆囊切除,因此对息肉的诊断及随访都至关重要[21]㊂在一项对194例直径小于20mm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E U S 检查,发现其在检测肿瘤的正确率方面优于T U S (97%v s76%)[22]㊂另有一项研究基于E U S评价直径在5~15mm之间的胆囊息肉,其敏感度和正确率分别为81%和86%[23]㊂近年来,C E-E U S可通过观察息肉样病变内有无血管或灌注缺陷更好预测息肉的良恶性[15]㊂W e n n m a c k e r等[24]的一项M e t a分析指出,T U S对于是否存在胆囊息肉敏感度比较高,但对于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以及增生性息肉㊁癌㊁腺瘤诊断的正确率较差,而E U S在这些方面优于T U S㊂综上,E U S不仅可以检查出胆囊息肉的大小㊁侵及深度,还可以对息肉进行随访,对其是否存在肿瘤特征进行监控㊂2.3 E U S对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价值胆总管囊肿是发生在肝内外胆管的一种先天性囊性扩张症,根据胆管扩张的部位㊁范围和形态分为5型,Ⅰ型:胆总管囊性扩张,可累及胆总管㊁肝总管,胆管成球状或梭状扩张,临床最常见,约占90%;Ⅱ型:胆总管憩室样扩张;Ⅲ型:胆总管开口部囊性脱垂;Ⅳ型:肝内㊁外胆管均呈囊性扩张;Ⅴ型:C a r o l i病,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25]㊂目前已明确胆总管囊肿是胆管癌的高危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显得极其重要㊂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包括T U S㊁C T㊁M R C P等,E U S检查对于较小的㊁不易明确诊断的胆道囊肿有较好的诊断价值㊂在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发现,56例患者经T U S或腹部C T 检查发现胆总管扩张,随后进行E U S检查可发现2例确诊为胆总管囊肿[26]㊂此外,由于Ⅱ型胆总管囊肿靠近胰腺,憩室膨出通过狭窄的茎与胆管相连,有时与胰腺囊肿很难区分㊂有研究发现对于较难区分的胆总管囊肿,E U S检查是有利的确诊手段,它可以显示小于1mm的非常小的间隔,并且可以通过E U S-F N A获取囊液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胆道囊肿或其他囊性结构[27]㊂2.4 E U S对胆道结石的诊断价值胆道结石发病率较高,以胆总管结石比较常见,它与代谢㊁慢性炎症和寄生虫关系密切,是引起黄疸的原因之一㊂T U S对于泥沙样结石,特别是胆总管下段的微小结石诊断率较低,仅为55%;腹部C T对高密度结石能够明确显影,但对泥沙样结石或等密度结石诊断困难㊂M R C P是一种无创的㊁可清晰显示胆管及胰腺的技术,近年来在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中受到广泛应用㊂有文献报道,M R C P与E U S在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准确率均可达90%以上,因此,2017年英国的胆总管结石指南推荐二者作为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检查[28]㊂但M R C P在病理性肥胖及安装起搏器患者中可行性较低,且当结石的直径小于4mm或对于胆系的泥沙样结石,M R C P 诊断的敏感度明显降低㊂因此,E U S逐渐成为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案㊂根据文献报道对40例M R C P阴性的患者行E U S检查,发现15例患者存在胆总管结石,并随后经E R C P证实诊断[29]㊂即便与E R C P相比,诊断胆总管微小结石或泥沙样结石E U S也有明显优势,其敏感度为90%(E R C P敏感度仅为23%)[30]㊂P o l k o w s k i等[31]在一项98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经过逆行性胆管造影(E R C)治疗后再次发现胆总管结石的概率为40%,而E U S 仅为10%,且E U S检查方法无创且更安全㊂由此我们得出E U S对胆总管结石特别是微小结石在诊断的敏感度㊁特异度及准确率方面均优于T U S㊁C T㊁E R C P和M R C P㊂而且与E R C P和M R C P相比,E U S还具有动态实时显像的优势㊂综上,E U S作为一种安全㊁有效的检查方法,在胆道良㊁恶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I D U S㊁E U S-F N A及C E-E U S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胆道占位性病变的微创或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的依据㊂当然,由于E U S检查沿着消化道管腔进行,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由于外科手术改变正常解剖结构而影响探查;各种原因引起的胃或十二指肠狭窄,内镜不㊃787㊃‘临床荟萃“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20,2019,V o l34,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能到达十二指肠球降部进行检查;胃肠道走形所限导致E U S对肝门部及右肝图像不能很好显示等㊂因此,E U S检查应对病变进行仔细辨别,避免操作者主观判断,必要时仍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趋利避害㊂参考文献:[1] N a y a rMK,M a n a s D M,W a d e h r a V,e ta l.R o l eo fE U S/E U S-g u i d e dF N A i n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p r o x i m a l b i l i a r ys t r i c t u r e s[J].H e p a t o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2011,58(112):1862-1865.[2] N a v a n e e t h a nU,N j e iB,L o u r d u s a m y V,e ta l.C o m p a r a t i v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b i l i a r y b r u s hc y t o l o g y a n di n t r a d u c t a lb i o p s yf o rd e t e c t i o n o f m a l ig n a n t b i l i a r y s t r i c t u r e s:a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15,81(1):168-176.[3] F i r t s c h e r-R a v e n sA,B r o e r i n g D C,S r i r a m P V,e ta l.E U S-g u i d e d f i n e-n e e d l ea s p i r a t i o nc y t o d i a g n o s i so fh i l a r N:ac a s es e r i e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00,52(4):534-540.[4] F i r t s c h e r-R a v e n sA,B r o e r i n g D C,K n o e f e lWT,e t a l.E U S-g u i d e d f i n e-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 o f s u s p e c t e d h i l a r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 i n p o t e n t i a l l y o p e r a b l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n e g a t i v eb r u s hc y t o l o g y[J].A m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04,99(1):45-51.[5] Tél l e z-Áv i l aF I,B e r n a l-Mén d e z A R,G u e r r e r o-V췍z q u e zC G,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 y i e l do fE U S-g u i d e dt i s s u ea c q u i s i t i o na saf i r s t-l i n e a p p r o a c h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u s p e c t e d h i l a r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J].A m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4,109(8):1294-1296.[6] H i g a s h i g u c h iM,Y a m a d aD,A k i t a H,e ta l.S u c c e s s f u lR0r e s e c t i o no f h i l a r 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b y e x t r a h e p a t i cb i l ed u c tr e s e c t i o n d u e t o a c c o m p a n y i n g l i v e r d y s f u n c t i o n a f t e rn e o a d j u v a n t G e m c i t a b i n e/C i s p l a t i n/S-1c o m b i n a t i o nc h e m o t h e r a p y-ac a s e r e p o r t[J].G a n T o K a g a k u R y o h o,2019,46(2):342-344.[7] G l e e s o nF C,R a j a nE,L e v y M J,e ta l.E U S-g u i d e dF N A o fr e g i o n a ll y m p h n o d e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u n r e s e c t a b l e h i l a r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d o s c,2008,67(3):438-443.[8] E l o u b e i d i MA,C h e n V K,J h a l a N C,e t a l.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f i n en e e d l ea s p i r a t i o n b i o p s y o fs u s p e c t e d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J].C l i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H e p a t o l,2004,2(3):209-213.[9] D e M o u r a D T H,M o u r a E G H,B e r n a r d o WM,e t a l.E n d o s c o p i c r e t r o g r a d e c h o l a n g i o p a n c r e a t o g r a p h y v e r s u s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f o r t i s s u ed i ag n o s i so fm a l i g n a n tb i l i a r ys t r i c t u r e: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E n d o s cU l t r a s o u n d,2018,7(1):10-19.[10] W e i l e r tF,B h a t YM,B i n m o e l l e r K F,e ta l.E U S-F N A i ss u p e r i o r t oE R C P-b a s e d t i s s u e s a m p l i n g i n s u s p e c t e dm a l i g n a n tb i l i a r y o b s t r uc t i o n:r e s u l t s o f a p r o s p e c t i v e,s i n g l e-b l i n d,c o m p a r a t i v e s t ud y[J].G a s t r o i n te s tE n d o s c,2014,80(1):97-104.[11]S a d e g h iA,M o h a m a d n e j a d M,I s l a m iF,e ta l.D i a g n o s t i cy i e l do fE U S-g u i d e d F N A f o r m a l i g n a n tb i l i a r y s t r i c t u r e: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 2016,83(2):290-298.[12] M e n z e l J,P o r e m b aC,D i e t l K H,e t a l.P r e o p e r a t i v e d i a g n o s i so f b i l e d u c t s t r i c t u r e s--c o m p a r i s o n o f i n t r a d u c t a l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w i t h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e n d o s o n o g r a p h y[J].S c a n d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00,35(1):77-82.[13] K i m H S,M o o n J H,L e eY N,e t a l.P r o s p e c t i v e c o m p a r i s o n o fi n t r a d u c t a l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g u i d e dt r a n s p a p i l l a r y b i o p s y a n dc o n v e n t i o n a lb i o p s y o n f l u o r o s c o p y i n s u s p e c t ed m a l i g n a n tb i l i a r y s t r ic t u r e s[J].G u tL i v e r,2018,12(4):463-470.[14]S u g i m o t oM,T a k a g iT,S u z u k iR,e ta l.C o n t r a s t-e n h a n c e dh a r m o n i c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i n g a l l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a n dp a n c r e a t i c c a n c e r[J].F u k u s h i m a JM e dS c i,2017,63(2):39-45.[15] C h o iJ H,S e o DW,C h o iJ H,e t a l.U t i l i t y o fc o n t r a s t-e n h a n c e d h a r m o n i c E U S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f m a l ig n a n tg a l l b l a d d e r p o l y p s(w i t h v i d e o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 E n d o s c,2013,78(3):484-493.[16]I m a z u H,M o r iN,K a n a z a w a K,e ta l.C o n t r a s t-e n h a n c e dh a r m o n i c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i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d i a g n o s i s o f g a l l b l a d de rw a l l t h i c k e n i n g[J].D i g D i s S c i,2014,59(8):1909-1916.[17]S a d a m o t o Y,K u b o H,H a r a d a N,e t a l.P r e o p e r a t i v ed i a g n o s i sa n ds t a g i n g o f g a l l b l a d de rc a r c i n o m ab y E U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03,58(4):536-541.[18] G o h J,K e l l e h e rB,C l a r k eE,e ta l.E a r l y n e o p l a s i a so f t h eg a l l b l a d d e r a n d b i l e d u c t:a n u n s t a b l e b i l i a r y e p i t h e l i u m?[J]E n d o s c o p y,2003,35(6):538-541.[19] H e i n z o w H S,L e n zP,L a l l i e rS,e ta l.A m p u l l ao f V a t e rt u m o r s:i m p a c to fi n t r a d u c t a lu l t r a s o u n da n dt r a n s p a p i l l a r ye n d o s c o p i cb i o p s i e so nd i a g n o s t i ca c c u r a c y a n dt h e r a p y[J].A c t a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B e l g,2011,74(4):509-515.[20]I t oK,F u j i t a N,N o d a Y,e ta l.P r e o p e r a t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o fa m p u l l a r y n e o p l a s m w i t h E U Sa n dt r a n s p a p i l l a r y i n t r a d u c t a lU S:a p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dh i s t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l y c o n t r o l l e d s t u d y[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07,66(4):740-747.[21] P e r s l e y KM.G a l l b l a d d e r p o l y p s[J].C u r r T r e a t O p t i o n s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05,8(2):105-108.[22]S u g i y a m a M,A t o m i Y,Y a m a t o T.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f o r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o l y p o i d g a l lb l a d d e r l e s i o n s:a n a l y s i s i ns u r g ic a l a n df o l l o w u p s e r i e s[J].G u t,2000,46(2):250-254.[23] C h o iW B,L e e S K,K i m MH,e t a l.An e ws t r a t e g y t o p r e d i c tt h en e o p l a s t i c p o l y p so ft h e g a l l b l a d d e rb a s e d o n as c o r i n g s y s t e m u s i n g E U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00,52(3): 372-379.[24] W e n n m a c k e r S Z,L a m b e r t s M P,D i M a r t i n o M,e t a l.T r a n s a b d o m i n a l u l t r a s o u n d a n d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 f o r㊃887㊃‘临床荟萃“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20,2019,V o l34,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d i a g n o s i so f g a l l b l a d de r p o l y p s[J].C o c h r a n e D a t a b a s eS y s tR e v,2018,8:C D012233.[25]S o a r e s K C,G o l d s t e i n S D,G h a s e b MA,e t a l.P e d i a t r i cc h o l ed o c h a lc y s t s:d i a g n o s i sa n d c u r re n t m a n a g e m e n t[J].P e d i a t r S u r g I n t,2017,33(6):637-650.[26]S o u s aM,F e r n a n d e sS,P r o e n c aL,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 y i e l do f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f o r ad i l a a t i o no f t h e c o mm o nb i l ed u c t o fa ni n de t e r m i n a t ec a u s e[J].R e v E s p E nf e r m D i g,2019,111(10):757-759.[27] O d u y e b oI,L a w J K,Z a h e e r A,e t a l.C h o l e d o c h a l o r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R o l eo f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a sa na d j u n c tf o r d i ag n o s i s:ac a s es e r i e s[J].S u r g E n d o s c,2015,29(9):2832-2836.[28] W i l l i a m s E,B e c k i n g h a m I,E l S a y e d G,e t a l.U p d a t e dg u i d e l i n eo n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c o mm o n b i l e d u c ts t o n e s(C B D S)[J].G u t,2017,66(5):765-782.[29] R a n aS S,B h a s i n D K,S h a r m a V,e ta l.R o l eo f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i n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u n e x p l a i n e d c o mm o n b i l e d u c td i l a t a t i o n o n m a g n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c h o l a n g i o p a n c r e a t o g r a p h y[J].A n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3,26(1):66-70.[30] K a r a k a n T,C i n d o r u k M,A l a g o z l u H,e ta l.E U S v e r s u se n d o s c o p i c r e t r o g r a d e c h o l a n g i o g r a p h yf o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i n t e r m e d i a t e p r o b a b i l i t y o f b i l e d u c ts t o n e s:a p r o s p e c t i v er a n d o m i z e d t r i a l[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09,69(2):244-252.[31] P o l k o w s k i M,R e g u l a J,T i l s z e r A,e t a l.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v e r s u se n d o s c o p i cr e t r o g r a d ec h o l a n g i o g r a p h y f o r p a t i e n t sw i t hi n t e r m e d i a t e p r o b a b i l i t y o fb i l ed u c ts t o n e s:a r a n d o m i z e dt r i a lc o m p a r i n g t w o m a n a g e m e n ts t r a t e g i e s[J].E n d o s c o p y,2007,39(4):296-303.收稿日期:2019-10-17编辑:王秋红㊃987㊃‘临床荟萃“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20,2019,V o l34,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了解胆道疾病的病理生理。
2.熟悉胆道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
3.掌握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导学案例病人,女,55岁,因上腹胀痛伴皮肤发黄1个月入院。
既往史:有哮喘病史,间断口服平喘药物。
现病人诉上腹部轻微胀痛,无咳嗽、咳痰,无气喘,无胸闷、气促。
查体:T 36.2℃,R 20次/分,P 66次/分,BP 130/80mmHg。
神清合作,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黄染。
CT:各级肝内胆管扩张并胆总管末端结石,胆囊多发性结石、胆囊炎。
LFT:总胆红素433.8μmol/L,直接胆红素412.2μmol/L,间接胆红素21.6 μmol/L。
初步诊断:①胆总管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②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问题:1.病人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有哪些?2.应对病人做好哪些观察要点?一、胆石症胆石症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内的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我国,胆石症的发病率已达10%,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2.57∶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胆固醇结石的比例已明显高于胆色素结石。
(一)概述1.病因(1)胆道感染胆汁淤滞、细菌或寄生虫入侵等引起胆道感染,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和磷脂酶能水解胆汁中的脂质,使可溶性的结合性胆红素水解为非结合性胆红素,后者与钙盐结合,成为胆色素钙结石的起源。
(2)胆道异物蛔虫、华支睾吸虫等虫卵或成虫的尸体可成为结石的核心,促发结石形成;胆道手术后的缝线线结或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时,食物残渣随肠内容物反流入胆道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
(3)胆道梗阻胆道梗阻引起胆汁滞留,滞留胆汁中的胆色素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为非结合性胆红素,形成胆色素钙结石。
(4)代谢因素胆汁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增高,胆汁酸盐和卵磷脂含量相对减少,不足以转运胆汁中的胆固醇,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并析出、沉淀、结晶,从而形成结石。
(5)胆囊功能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囊内胆汁淤滞亦有利于结石形成。
胆道疾病的相关检查

胆道疾病的相关检查
一、B超:胆道疾病首选。
无创,安全、快速、简便、经济而准确。
注:检查前3日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发酵产气的食物,前1日晚餐进清淡饮食,以保证胆囊内胆汁充盈;检查当日晨应禁食、禁饮,以减少胃肠内容物和气体的干扰。
二、内镜超声(EUS)可用于了解胆总管病变部位和大小;判断胆道梗阻部位及原因。
用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及胆泥淤积等胆道疾病的诊断。
术前禁食4--6小时,术后禁食2小时,行穿刺活检者禁食4--6小时。
三、放射学检查
1.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适用于低位胆管梗阻的诊断,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和胆管炎,逐渐被MRCP代替。
显示胆胰管系统,鉴别肝内外胆管梗阻部位和病变范围,同时也可了解十二指肠乳头有无病变。
2.PTC(经皮经肝胆道造影)和PTCD(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1)PTC:X线透视,用细针穿刺,经过胸或腹壁、肝脏进入肝内胆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肝内外胆管,了解胆管内病变部位、范围,帮助鉴别黄疸。
(2)PTCD:PTC+置管于肝内胆管引流减压。
可缓解梗阻性黄疸、改善肝功能,为择期手术做准备。
3.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非侵入性,可显示整个胆道系统的影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XGC以中老年人为多见,女性多发男性 ,多有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酗酒病史。 病人常有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病史, 主诉右上腹疼痛,常有急性发作,伴有 恶性、呕吐,、黑便、体重下降。偶有 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增加比明显,血 沉增快;血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少 见。
影像学表现
CT及MRI对XGC的诊断有效率远远大于B 超。B超示胆囊壁增厚或有充盈缺损,轮廓 不规则,大多数病例可发现胆囊结石。CT 主要表现为(1)胆囊壁局限性增厚的低密度单 结节,增强扫描动脉期呈环形增强,静脉期 缓慢充填:弥漫性增厚病例在增强动脉期表 现为典型的“夹心饼干征”,门脉期可见低 密度多发结节,多结节病例表现为分隔或栅 栏状改变;
胆道梗阻的影像学表现
【胆管扩张】 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即可认为有胆道梗阻。 CT显示扩张准确率达98%~100%。 正常肝内胆管一般不显示,直径3mm以下。直 径达5mm诊断之。 肝总管和胆总管扩张,直径大于1cm以上。 炎性狭窄—胆管扩张程度轻,呈枯枝状或残根 状;恶性肿瘤—胆管中、重度扩张,呈软藤状。
胆管病变
胆囊癌(carcinoma of gallbladder)
胆系肿瘤包括胆囊、胆管的良性和恶性肿瘤。 良性少见,恶性相对多见。常见为胆囊癌和胆 管癌。 与胆系慢性炎症和结石的长期刺激有关。 胆囊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多发生于胆囊颈或 底部。 绝大部分为腺癌;80%呈浸润性生长,20%呈 乳头状生长。 早期限于胆囊,晚期侵犯邻近器官及远处转移。
胆囊癌(结节型)
胆囊癌(厚壁型)
胆囊癌(肿块型)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指左、右肝管以下的肝外胆管癌。80% 为腺癌。 上段胆管癌(肝门部癌):源于左右肝 管及汇合部、肝总管。占肝外胆管癌 50%。 中段胆管癌:源于肝总管胆囊管汇合部 以下至胆总管中段。 下段胆管癌:源于胆总管下段、胰腺段 和十二指肠壁内段的肿瘤。
影像学表现
CT:(2)胆囊黏膜线一般完整或部分完整 ;(3)团块样增生病例胆囊腔明显变窄, 但不闭塞。其中前2项表现对XGC诊断具 有重要意义。此外XGC很少见到后腹膜 及盆腔淋巴结肿大。有时可见胆囊床有 浸润性肿块,常被诊断为胆囊癌伴有周 围浸润。
诊断及治疗
XGC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而具有破坏性的 慢性胆囊炎性疾病。国内有文献报道 XGC是癌前期病变,胆囊癌也有10%合 并XGC。术前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 学检查(尤以CT及MRCP为主),而XGC 确诊仍需病理学证实。
诊断及治疗
XGC一旦确诊或怀疑,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以免 肝外胆管及邻近脏器受累。术式以胆囊切除为主, 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手术范围以尽可能的 切除病变胆囊为主。对于部分患者胆囊向肝脏或周 围脏器浸润粘连,无法分离时可采取胆囊部分切除 ,残壁用电刀烧灼,不应盲目地扩大手术,带来不 必要的相关并发症。但也应注意,尽量不要残留病 变胆囊组织,以免侵犯邻近脏器。有文献报道, XGC在不完整切除的情况下,病变对周围组织的侵 蚀程度会更强,手术范围以尽可能的完整切除病变 胆囊为主。
胆道梗阻(obstruction of biliary tract)
胆管腔狭窄或阻塞所致。 病因:胆管或胰头肿瘤、胆结石和炎性狭窄。 阻塞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应用检查:USG、CT、MRI。 最可靠的检查:PTC、ERCP。 检查目的:有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原因。 影像学观察的内容:胆管扩张的形态及程度、 梗阻部位、梗阻端形态、邻近及远处改变。
胆囊癌影像学表现
超生分为小结节型, 蕈伞型,厚壁型,混合型,实块 型。 CT分三种类型 胆囊壁增厚型:壁呈不规则或结节状增厚。 腔内型:呈单发或多发乳头状肿块。 肿块型:囊腔全被肿块占据形成软组织块。 增强后肿瘤及局部胆囊壁明显强化。 邻近器官侵犯及远处转移征象。 有时伴胆囊结石。
胆囊癌影像学表现
病因
一般是由于胆囊内压增高,胆汁通过黏 膜溃疡进入胆囊壁内,引起以巨噬细胞 浸润为主的炎性反应,形成黄色肉芽肿 性病变。
病理
XGC的病理表现为胆囊壁间局限性或弥 漫性增厚,切面散在黄绿色结节,向外 可侵犯邻近组织。镜下黄绿色结节是由 增生的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泡沫细 胞、多核巨细胞和胆固醇的结晶体。
胆管癌影像学表现
【CT】 胆管壁增厚、肿块 胆道扩张 梗阻端形态 周围浸润、远处转移征象 增强见肿块早期强化不明显,而延迟期 肿块明显强化。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ຫໍສະໝຸດ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XGC)
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 炎,又称为纤维性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在胆囊壁内形成黄色斑块或蜡样的肉 芽为本病特征。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在临床上发病率低 ,仅占所有胆囊炎陛疾病总数的0.7% ~13.2%。XGC患者中有40%合并有高 脂血症、2型糖尿病或有长期酗酒病史。
MRI表现: 胆囊壁增厚,胆囊内见T1WI低信号, T2WI稍高信号的实质性肿块。当T2WI 上肿块周围的肝实质出现不规则高信号 带,提示肿瘤侵犯肝脏。
鉴别诊断
当肿块型胆囊癌侵犯周围肝实质时,易 与肝癌混淆。胆囊癌引起的胆道侵犯扩 张较肝癌引起的明显,肝癌出现门静脉 侵犯及栓塞较多。 胆囊壁增厚型胆囊癌应与胆囊炎鉴别, 胆囊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增强明显强化, 明显的胆道扩张,周围肝实质侵犯和肝 内转移则支持胆囊癌诊断。
腺癌分型:
1.乳头状腺癌 可能由乳头状或息肉恶变而来, 肿瘤向胆囊腔内生长,影响胆囊排空,肿瘤表 面有溃疡,易引起感染。肿瘤如果阻塞胆囊颈, 可使胆囊肿大,胆囊壁变薄,类似胆囊脓肿或 积液。 2.浸润型腺癌 较多见,约占腺癌的70%,可 导致胆囊缩小,胆囊壁变硬且增厚。 3.硬化型腺癌 可同时伴有胆道硬化,导致胆 道任何部位发生梗阻。 4.粘液型腺癌 肿瘤松软,容易破溃导致胆 囊穿孔。
胆管癌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男性较 多见 生长方式:结节型、乳头型、浸润型 (最常见)。结节型和乳头型肿瘤在胆 管内生长,形成肿块。浸润型则引起胆 管局限性狭窄。 右上腹痛,渐进性黄疸,陶土样大便 (晚期)。
胆管癌影像学表现
【X线】PTC、ERCP可直接显示胆管癌的部位 和范围。肝门部胆管癌分为局部浸润狭窄型, 息肉型和弥漫硬化型,主要表现为:胆管狭窄, 息肉型充盈缺损,胆管阻塞中断,梗阻上段胆 管及肝内胆管扩张,重度扩张多呈“软藤”状。 【MRI】 MRCP显示胆管扩张及肿块。
【梗阻部位及梗阻端形态】
·PTC、ERCP、胆囊造影螺旋CT三维重建胆道、
MRCP直观性好。 分四段—肝门段、胰上段、胰腺段和壶腹段。 部位越高,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 肝门部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胰上段结石多见, 胰腺段和壶腹段恶性肿瘤和结石均可能。 良性—狭窄范围长,鼠尾巴状;边缘光滑的杯 口状缺损,CT上“靶征”、“半月征”为结 石。 恶性—软组织肿块,梗阻端边缘不规则,偏心 或向心充缺,胆管“截断”。肝、胆等部位有 恶性肿瘤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