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试题:第一部分专题五专题冲关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卷95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高考押题卷95一、选择题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
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
据此回答以下2题。
1 •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 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A. 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B. 北京的城市问题少C. 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D. 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3. 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
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
这主要是因为()A. 酸雨淋蚀加剧 B .紫外线辐射强烈C.沙尘暴频繁肆虐 D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F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
据此完成以下2题。
年份1949195519601970东经121.97121.93121.94121.88北纬43.5743.5143.5443.59年份1978198519901995东经121.86121.75121.80121.71北纬43.6343.8043.6843.84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A•向匕北孑向样剳B. IC. 向东l*j.」D. I5. 科壮J冲总沙化.卜比汨诜於己鋼E主珈山是()A. ;B. ;C. 牧I减輕哉肢牧#氨单场追化D. -6. 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指不含墨西哥及其以南国家的北美州A. 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 欧洲经济发达,死亡率较低C. 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比北美洲的三倍还多D. 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苏里格天然气田,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成为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2009年8月28日苏里格气田苏东一13号集气站建成投运。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和解释)2012课堂新坐标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试题(三)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2题。
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解析】该漫画展示了荒漠景观,主要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关系。
【答案】 1.C 2.A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3~5题。
3.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D.甲―丙―乙 4.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5.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②海拔高度低③处于阴坡④处于背风坡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3题,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海拔越低。
第4题,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热量因素是主要的。
第5题,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
【答案】 3.A 4.A 5.B 右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7.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洋流因素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解析】图示自然带的分布是南北方向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P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受寒流的影响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
【答案】 6.A 7.B x疆西北部山地地势较低,有几个缺口。
第一阶段 专题五 特色专题 大题冲关(五)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

返回
返回
[题型特点] 化学工艺流程类试题是高考中将化学原理、实验操作 和化学技术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创新题型。它将化工生产中 的生产流程用框图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过程中有关
的化学知识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步步设问;解题时要明确
原料和产品(包括副产品),即箭头进出的方向,其次紧扣信 息、依据流程图分析反应原理,搞清流程中每一步发生的 反应,最后结合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离及定量测定等 化学实际的基本操作,准确答题。 返回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过滤;④
_______________;⑤过滤、洗涤、干燥;⑥900℃煅烧。 返回
解析:(1)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H2O2可以将铜氧化为CuO,
CuO与稀H2SO4反应。H2O2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氧气逸出。(2)根据碘遇淀粉变蓝色的性质,可用淀粉作指示剂。 在锥形瓶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滴入Na2S2O3标准 溶液至溶液的蓝色完全褪去,即证明I2全部反应。若溶液中的 H2O2没有除尽,H2O2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I-生成I2,导致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 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 的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 H2O2 后溶液中 Cu2 的含量。实验操作 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 Cu2 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 量水稀释,调节溶液 pH=3~4,加入过量的 KI,用 Na2S2O3 标 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Cu2 +4I ===2CuI(白色)↓+I2
A.稀硫酸
C.NaOH溶液
B.稀氨水
D.Ba(OH)2溶液 返回
(4)如果忽略实验过程中的损耗,则该饲料级一水硫酸亚铁中 一水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该兴趣小组的部分同学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也 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反应原理是 5Fe2 +MnO 4 +8H ===5Fe3++Mn2++4H2O。 该方法首先需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 250 mL,配制这种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玻璃棒、 烧杯、胶头滴管、________,配制好的溶液需要滴加________进 行酸化;滴定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指示剂。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5.doc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5一、选择题(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
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 )2.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
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
这主要是因为( )A.酸雨淋蚀加剧 B.紫外线辐射强烈C.沙尘暴频繁肆虐 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据报道,我国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沙漠”。
据此完成以下2题。
3.“红色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4.“红色沙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下图是“某地区2011年1月8日某时500hpa等压面分布图”。
读图,回答以下2题。
5.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应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6.造成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势高低B.海陆性质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简图”,回答以下2题。
7.下列因素对a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最小的是( )A.政治 B.宗教C.地形 D.矿产资源8.b湖泊的水位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增加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湖床抬升C.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大D.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以下3题。
9.按城市化发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c—b—dB.a—d—b—cC.d—b—c—aD.c—d—b—a10.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11.b图中距市中心6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B.行政区C.工业区D.住宅区环地中海地区气候类型独特,农业生产自成一体。
2012年高考地理冲刺卷及答案解析

2012年高考地理冲刺卷及答案解析山东省2012年高考考前精选预测卷地理试卷2011年,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国。
但从2011年12月中旬开始,巴西提高进口工业产品税率高达30%。
为此,奇瑞汽车不得不将2012年的销售预期下调50%。
2012年3月27日,奇瑞汽车宣布将在巴西打造完整供应链,预计在2013年9月份在巴西圣保罗州雅卡雷伊市建成奇瑞汽车工业园并投产。
与其他在海外建立的组装厂不同,奇瑞汽车工业园内还拥有为奇瑞供应零部件生产厂家的分厂。
据此完成1—2题。
1.奇瑞汽车在巴西建立工业园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原料运输成本B.提高产品科技含量C.便于降低劳动力成本D.扩大产品销售数量【答案】D【解析】奇瑞汽车在巴西建立工业园,主要是进行产品的本地化生产,主要目的还是便于产品销售。
2.奇瑞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厂、组装厂和其他相关企业共同聚集在奇瑞汽车工业园内,可以()A.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科研力量等B.加强工业生产上联系C.彼此展开竞争,促进共同发展D.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聚集在奇瑞汽车工业园内的企业除了奇瑞组装厂外,还拥有为奇瑞供应零部件生产厂家的分厂,他们在生产上具有投入—产出之间的联系。
3.奇瑞汽车将部分核心零部件生产厂迁往奇瑞汽车工业园,但其研发中心仍留在我国,主要是便于利用当地的()A.原料B.资金C.技术D.市场【答案】C【解析】奇瑞汽车公司的研发中心仍留在我国而没有迁移到巴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汽车研发技术实力比巴西强。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对2012年04月09日08时00分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实况分析图。
据此回答4--6题。
4.图示范围内气压最大差值可能为()A.22B.35C.48D.56【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可知,在图中气压最大值处于180的最北部,其气压值介于1045—1050之间;图中气压值最小处于N处,其气压值处于1000—1005之间。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对接高考5 新人教版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对接高考5一、选择题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以下2题。
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XX B.XXC.XX D.XX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分析完成以下2题。
3.关于图中南极地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水汽输送,②和⑤为降雨B.④为蒸发,⑤为降雪C.③为蒸发,④为升华,⑤为降雪D.图中水循环为逆时针方向4.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而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
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A.地热能B.风能C.煤炭D.太阳能5.图片反映的主题主要体现违背公平性原则的是( )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经通过国务院核准审批。
下图为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以下3题。
6.下列关于XX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B.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C.地处温带非季风区,降水稀少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交界处。
7.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该河原有水电站的影响为 ( )A.发电量减小 B.冬季发电量增大C.利用率降低 D.夏季发电量增大8.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 )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需求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试题:第一部分专题五专题冲关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1·全国高考)读下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解析: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岩浆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形成的,岩浆直接来自地幔。
答案:D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地球表层经外力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
答案:C读下图,完成3~4题。
3.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断裂,地下岩浆沿断裂面逐渐上升而导致板块张裂。
依据岩浆的侵入过程和地表的变化即可判断出图示三阶段的前后顺序。
②为岩层发生断裂,地下岩浆还没有侵入;③为岩浆开始侵入;①为随着岩浆的大范围侵入而导致板块向两侧运动。
答案:B4.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解析:图中两个板块的厚度相似,且处于板块的张裂地带,故图示范围只能位于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或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对比四选项可判断D项正确。
答案:D(2011·上海高考)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资颗粒大小不同。
据此回答5~6题。
5.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A.100 cm/s B.200 cm/sC.300 cm/s D.400 cm/s解析:由图可知,鹅卵石的直径大小是6.4 cm,当河流流速超过200 cm/s时,才可能被河流搬运起来。
答案:B6.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解析: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先沉积颗粒较大的,后沉积颗粒小的。
答案:D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7~8题。
7.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小解析:中游落差大小对河流入海口处的地貌形成没有必然的影响。
答案:A8.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解析:瀑布形成处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消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侵蚀作用。
答案:C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材料,回答9~10题。
9.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解析:由材料可知,雨花石出自沉积岩中的砾岩,昆石实质上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太湖石是沉积岩中的石灰岩。
其中雨花石和太湖石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而昆石是由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形成的。
答案:D10.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若图中甲代表岩浆,则()A.昆石属于乙类岩石B.雨花石属于丙类岩石C.太湖石属于丁类岩石D.三大名石可以相互转化解析:图中甲代表岩浆,则丙为岩浆岩,丁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
昆石属于侵入岩,雨花石和太湖石为沉积岩,选C。
答案:C(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及淤泥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解析:本题结合国土整治和地表形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甲处土层深厚,地势平坦,靠近河流,适宜耕作;乙处是断层,不利于工程建设;丙处为山脊,坡度较大,不宜修梯田,可以植树造林;丁处是山谷,河流冲刷较严重,可以打坝淤地,保持水土,有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
答案:A12.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图中Ⅰ、Ⅲ处为沉积岩,Ⅱ处是断层,Ⅳ处是岩浆岩。
故Ⅱ、Ⅳ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D(2011·厦门模拟)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个人旅游于2011年6月28日正式实施,首批开放城市北京、上海、厦门,每日上限为500人。
读图,完成13~15题。
13.游客出发前观察图1,判断图示地区的河流流向特点是()A.多数从西流向东B.从中部流向四周C.多数从南流向北D.从四周流向中部解析:根据图示等高线判断,该区域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应为从中部流向四周。
答案:B14.游客从M走到N,其所经地区地势起伏与图2所示剖面线对应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观察剖面图注意地势起伏状况及沿剖面线海拔的极值点,在从M到N,先上坡,然后经过一鞍部和一河谷,最后又处于较高地点。
答案: A15.到野柳地质公园游览的游客,多去欣赏海边奇岩怪石的自然景观,最著名的如女王头、烛台石、龙头石等。
形成这些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地质公园”“海边自然景观”等,由此推断这些“奇岩怪石”均是海浪侵蚀作用而成。
答案:D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某个不同时期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分)(1)三幅图中,地质年代由老到新的顺序为________。
(2分)(2)①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叫____________,图中左侧部分称为________。
(2分)(3)A处的地形为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4)B、C两处可能埋藏石油的是________。
(1分)(5)简述该地区地壳演化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解析:第(1)、(5)题,根据图示地貌的变化,可知该地先是受水平挤压力,形成褶皱;遭受外力侵蚀,地势变得低洼;后又接受泥沙沉积等。
第(2)题,根据地质剖面图,可以推断地质构造的类型。
第(3)题,A处属于背斜,形成谷地,主要是外力造成的。
第(4)题,背斜储油。
答案:(1)①③②(2)褶皱背斜(3)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侵蚀成谷地(4)B(5)该地区早期受地壳水平运动的影响,形成褶皱;中期以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为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后期地壳下沉,地面堆积了大量沉积物。
17.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太阳光线为正午时的太阳光线,此日郑州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河流平直并与该剖面垂直。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该地的纬度为________。
(2分)(2)在下图中画出此日全球昼长随纬度的变化状况。
(2分)(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
(2分)(4)下列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2分)A.乙地面为阳坡,红壤广布,适合马尾松的生长B.该地曾发生过岩浆活动C.该地的自然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图中河流不可能存在结冰现象(5)简要说明图中河谷的形成原因。
(2分)(6)甲坡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是什么?据图概括其形成原因。
(4分)解析:第(1)题,由“此日郑州达一年中昼最短”可知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结合该地又在我国境内,由此可计算出,该地纬度为38°34′N。
第(2)题,12月22日,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第(3)题,因河流平直,北半球左岸侵蚀严重,结合图可知该河流自西向东流。
第(4)题,该地岩层中含有玄武岩,说明该地曾发生过岩浆活动。
第(5)题,从图中可知该河发育在断层上,是岩石破碎,流水侵蚀而成。
第(6)题,甲坡较陡易发生滑坡现象。
答案:(1)38°34′N(2)如下图。
(3)自西向东(4)B(5)岩层断裂,岩石破碎,流水沿断层线强烈侵蚀下切。
(6)滑坡。
坡度大,流水侵蚀强烈(断层发育,地壳不稳定)。
18.(创新探究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1:天津市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是中国首个古海岸贝壳遗迹博物馆。
上世纪地质学家在天津由西向东发现了5道古海岸贝壳堤(合称天津古贝壳堤),其形成年代距今约1000~5 000年,记录着滨海地区海陆变迁史。
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正建立在第二道贝壳堤,一处距今约2 600年保存完好的古海岸遗迹剖面上,贝壳堤层次分明、出露清晰、规模宏大,具有非常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中央处是展馆的核心部分——古海岸遗迹剖面。
在高约五、六米的地层剖面上可以看到分布着十几层由贝壳和沙子组成的地层。
材料2: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和古海岸线分布图。
(1)如果某地质工作者研究一块岩石时,发现里面含有一个古代贝壳,则这块岩石最可能是________。
(2分)(2)与贝壳堤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地质作用是(2分)()A.流水侵蚀B.海水沉积C.岩浆活动D.风力沉积(3)根据贝壳堤的分布规律,说明渤海西海岸线的变迁规律。
造成这种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4)就古贝壳堤的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
(4分)解析:第(1)题,含有化石的只可能是沉积岩。
第(2)题,主要是海水携带的贝壳逐渐沉积下来形成的。
第(3)题,根据贝壳堤形成的年代从西向东逐渐变晚,说明海岸线逐渐向东推移。
这主要是陆地泥沙淤积造成的。
第(4)题,古贝壳堤对于研究沿海海陆变迁和古地理、古气候、海洋生态、海平面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科学价值,因此应加大保护力度。
可以从加大宣传、建立保护区等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1)沉积岩(2) B (3)海岸线自西向东推移。
陆地泥沙淤积。
(4)加大宣传、建立科普基地、建立保护区等。
(答出任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