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精讲与练习: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精讲与练习:熔化和凝固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知识点一: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注意区别熔化和溶化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一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加热。

所以用“火”旁“熔”,例如加热冰熔化为水,蜡加热要熔化。

溶化指固体溶解,是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此过程不需要加热,但是必须有液体,所以用三点水旁“溶”,如把糖放在水中溶化成糖水。

3.固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1)注意:酒精灯外焰加热,水浴加热、并且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者海波(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2)现象: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停止加热,变成液态的海波又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还是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等到所有的海波全变成固态时,温度才又继续下降。

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停止加热,由稀变软,又变成固态,温度不断降低。

【例题1】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霜满枝头C.滴水成冰D.樟脑片变小【答案】A【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霜满枝头是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是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樟脑片变小是固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例题2】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答案】C【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只有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所以C项正确.【例题3】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

1.2熔化和凝固

1.2熔化和凝固
温 度 ℃
62
熔 化 图 像
温 度 ℃
60
56 52 48
44
40 36
时间/分
海波的熔化图像(图1)
蜂蜡的熔化图像(图2)
• 实验数据

0 0.5 1 1.5 2 2.5 3
烛蜡
3.5 4 4.5 5
时间/min
温度/℃
冰 状态
-5
-2
-1
0
0
0
0
0
1
2
5
------固态
31 38 44 48
固 液 共 存
气态
工厂中浇铸零件
蜡烛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 态过程中温度是否 发生变化?不同物质 变化规律是否相同? 吸热还是放热?
提出问题:不同固体(如: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水浴法”:
缓慢加热,延长实验时间,便于观察。
实验装置
温度计
铁架台
试 管
烧 杯
海波 石蜡
石棉网
酒精灯
从表格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练习:
1、能用锡锅熔化铝吗?不能
2、查表确定下列几种物质在下列温度时的状态?
液态 。 固态 47º C的海波_______ 。 -38º C的水银_______
液态 。 固态 -15º C的水________ 。1536º C的纯铁_______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都有可能 48º C的海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化图像
T /℃ T /℃
D
固液共存
48
液态
C
B
固态
A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的知识点包括:
1.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5.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6.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7.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8.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9.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10.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11.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12.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13.液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

14.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都要吸热和放热。

八年级熔化和凝固的知识点

八年级熔化和凝固的知识点

八年级熔化和凝固的知识点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两种状态,物质在达到一定温度时会由固态转化为液态,这一过程叫做熔化;而物质在达到一定温度时会由液态转化为固态,这一过程叫做凝固。

在八年级中,学习熔化和凝固的知识点非常重要,下面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熔化和凝固的知识。

熔化的条件及规律物质的熔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和一定的压力下,物质才可以开始熔化。

当温度不断上升时,物质会逐渐从固态转化为液态,这一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温度不再升高。

熔化规律是由质量和温度所决定的。

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熔化温度就越高;不同物质的熔化温度也不同。

以水为例,在常压下熔点为0℃,而铁在常温下需要高温才可以熔化。

此外,熔化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时间。

凝固的条件及规律物质的凝固同样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和一定的压力下,物质才可以开始凝固。

当温度不断下降时,物质会逐渐从液态转化为固态,这一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温度不再降低。

凝固规律是由质量和温度所决定的。

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凝固温度就越高;不同物质的凝固温度也不同。

以水为例,在常压下凝固点为0℃,而铁在常温下需要高温才可以凝固。

此外,凝固同样需要时间。

物质状态的转换在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物质会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在熔化过程中,固态物质会逐渐变为液态物质,而在凝固过程中,液态物质会逐渐变为固态物质。

物质状态的转换是由热量的吸收和释放所决定的。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其温度不再升高,而在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大量的热量,使其温度不再降低。

结语在八年级的学习中,熔化和凝固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深入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条件、规律以及物质状态的转换,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通过对熔化和凝固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熔化凝固知识点

熔化凝固知识点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吸热)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放热)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4、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要点诠释:1、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2、晶体凝固的条件是:(1)达到凝固点(3)继续放热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1)相同点:都是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2)不同点: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同。

4、晶体熔化凝固图象: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间t1~t2;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FG为固态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间t3~t4。

5、凝固放热的考例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 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 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 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热)6、熔化吸热的考例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因为冰熔化吸热 冷空气下沉 )。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因为雪熔化吸热) 。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 )。

7、熔点与凝固点的考例①萘的熔点为80.℃当温度为79℃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时 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 为了加快雪熔化 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

(因为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

4.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比较和条件
相同点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不同点 ◆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即晶体熔化时有熔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非晶体没有熔点。 ◆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能继续吸热
220
B
C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晶体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段, AB、BC、CD
1、 固态
2、固体
熔化(吸热)
液态(熔化和凝固是互逆过程)
凝固(放热)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有熔点)
状态
液态
固液共存
固态
温度(℃)
海波的凝固图像
55
50
45
7 8 9 10 11 12
时间(m)
2.非晶体:松香凝固
数据记录
时间 (m)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温度 (℃)
83
74 72
69 66.5 65 63
62
61
58
55
52
状态
液态
粘稠状态
固态
温度(℃)
松香的凝固图像
一、熔化和凝固概念: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 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熔化和凝固(1)

熔化和凝固(1)

生活
从物理 走向
根据海波熔化温度绘制海波熔化的图像
生活
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温度(℃) 32 36 40 44 48 48 48
时间(min) 21 24 27 30 33 温度(℃) 48 48 52 56 60
你会由此补充出海波凝固时的图像吗?
从物理 走向
实验探究:石蜡的熔化过程 生活
• 1、理解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中各段的意义。 • 2、会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 和凝固图像。
自主学习一 生活 预习课本53-56页文字内容,完成下列测试题
从物理 走向
1、什么是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各指的 是什么? 2、固体分为哪两类?如何区分晶体和非 晶体?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各有哪些? 3、什么叫熔点?什么叫凝固点?非晶体 有熔点和凝固点吗?同种晶体的熔点和 凝固点有什么规律? 5、熔化要 ,凝固要 。
4、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 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 240 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220
温 度 ℃
从物理 走向
生活
D乙

B C 1.由图判断出 图线 200 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 时间/分 是 ,熔化时间是 180 A 1 2 3 4 5 6 7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 能是 。 2.温度升高的是 段,温度不变的是_____ 段,AB段处于 状态,BC段处于____ 状态,CD段处于 状态,吸热的是___ 段.
从物理 走向
几种晶体的熔点/ ℃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1064 962 660 327 232 48
生活
熔点
0
-39 -117 -210 -259 -272
物质
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固态氮 固态氢 固态氦

第2.3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

第2.3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

2.3 熔化和凝固1姓名:日期:【知识梳理】一、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作熔化,熔化时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作凝固,凝固时放热。

二、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

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非晶体。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2.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三、熔化、凝固的应用1.熔化吸热: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2.凝固放热:反过来,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液体在凝固时温度不变,但要放热。

3.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C物体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3)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4)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5)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6)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四、探究晶体(冰)熔化实验(1)把晶体研碎;(2)水浴法加热,使晶体受热更均匀;如果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晶体受热会不均匀;(水浴法在冰熔化实验中还可以起到减慢熔化过程,便于观察的作用)(3)实验过程中记录时间、温度和状态;【典型例题】1、夏天,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此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液化2、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 A.沸点较高 B.沸点较低 C.凝固点较低 D.凝固点较高3、在0℃的温度下,把-5℃的冰放入0℃的水中,则 ( )A.水凝成冰,可能所有的水都会结为冰 B.冰化成水,且水的温度始终为0℃C.如果放入得冰多,水就凝固,如果水多,冰就化 D.冰、水的多少都不变4、冰雕艺术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有时冰雕作品也要在夏天或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巡展,为了防止冰雕熔化,陈列冰雕作品的房间温度要足够低,但是每多降温1℃,制冷系统的耗电量就要增加很多.为了既不使冰雕熔化又能节约用电,房间温度控制的最佳数值是( )A.5℃B.0℃C.-5℃D.-10℃5、如图所示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6、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7、老师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球雅思教育学科教师讲义组长签字:签字日期:
把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数据如下:
6 7 8
海波熔化曲线
松香熔化曲线
通过分析熔化图象可以看出,在整个熔化过程中,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松香的温度不断升高。

下图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

在AB、BC、CD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逐渐上升;从
,温度继续升高。

因此可以判断,这是晶体的熔化过程。

:晶体未达到熔点,没有熔化,晶体为固态.
: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越来越多的固态熔化。

在这段时内,当晶体刚达到熔点时可能全部为固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可能为固态和液态的混合物;若晶体刚好全部熔化完,则可
:晶体已全部熔化成液态,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两个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观察松香和海波的熔化过程,温度,直到两种物质全部熔化。

由图甲可知此时的温度计示数是
据绘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如乙、丙两图所示,其中
水银的熔点是-39℃,则它在-42℃时一定呈
选择题
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也在升高,一定吸热
.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
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