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动画学习文件
Flash动画教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案任课教师:***任课班级:13计算机一班13计算机二班第1周Flash概述1.3 Flash动画原理1.动画原理2.Flash动画制作原理1.4 Flash工作环境1、舞台就是工作区,最主要的可编辑区域。
在这里可以直接绘图,或者导入外部图形文件进行安排编辑,再把各个独立的帧合成在一起,以生成电影作品。
2、时间轴窗口用它可以调整电影的播放速度,并把不同的图形作品放在不同图层的相应帧里,以安排电影内容播放的顺序。
3、绘图工具栏放置了可供图形和文本编辑的各种工具,用这些工具可以绘图,选取,喷涂,修改以及编排文字,还有些工具可以改变查看工作区的方式。
在选择了某一工具时,其所对应的修改器(Modifier)也会在工具条下面的位置出现,修改器的作用是改变相应工具对图形处理的效果。
4、标准工具栏列出了大部分最常用的文件操作,打印,剪贴板,撤消和重做,修改器以及控制舞台放大比例的图标和选项,便于进行更为快捷的操作。
5、图库窗口用以存放可以重复使用的称为符号的元素。
符号的类型包括有图片(Graphics),按钮(Button)和电影片断(Movie Clip)。
其调用的快捷键为Ctrl-L。
6、控制器面板控制电影的播放操作的工具集合,一般不大常用,处于隐藏状态。
例1:使用工具制作一个“笑脸”或“哭脸”思考:如何让“哭脸”变成“笑脸”?引入层的概念,将“嘴”放在新建的图层上引入简单动画制作步骤:a、绘制动作的开始状态与结束状态,即绘制两个关键帧,并注意两个关键帧在时间线上的位置。
b、选择所有帧,创建动画。
例2:小球的直线运动。
步骤1:在舞台上画出小球。
步骤2:在第20 帧上插入关键帧。
步骤3:移动小球,使其开始位置与结束位置不同。
步骤4:选择所有帧,创建形状渐变动画。
第2周绘图基础第 3 周编辑图像复习旧课指出上周实训中出现的问题。
强调做文字特效时,一定要将文字打散。
Maya动画课程设计

Maya动画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Maya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培养学生具备动画制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Maya软件的基本操作、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Maya软件进行动画制作,包括角色动画、场景动画、粒子动画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Maya动画制作,学生能够培养对动画制作的热爱,提高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Maya软件的基本操作、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角色动画制作、场景动画制作、粒子动画制作等。
具体安排如下:1.Maya软件的基本操作:Maya界面及工具栏的使用、场景的建立与编辑、对象的选择与操作。
2.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关键帧动画、曲线编辑、动画控制器、层次结构、约束等。
3.角色动画制作:角色骨骼的建立、蒙皮与绑定、角色动画的捕捉与制作。
4.场景动画制作:场景的布局与设计、灯光的设置、摄影机的控制、环境效果的添加等。
5.粒子动画制作:粒子的发射、渲染、动力学模拟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Maya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制作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动画案例,使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
4.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制作动画作品,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Maya动画教程》或其他权威教材,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拓展知识面。
第13章 动画

13.3
基于Flex的动画
虽然可以通过ActionScript 3.0的代码编写实现动画,但实际 开发过程中这样实现动画的效果过于复杂。一般情况下 在开发企业级应用时都会直接使用动画类来实现动画效 果。本节中重点讲解如何通过Flex的动画类在Flex的应用 中实用ActionScript 3.0实现动画效果。
13.1
动画实现方式介绍
动画实现的本质实际上是通过可视化对象随着时间的变化产 生可被直接观察到的外观变化。早期版本的Flash中大多 数的动画都是通过时间轴来实现的,一个对象被放置在 关键帧上,然后设置另一个关键帧,这个关键帧中对对 象作一些变化,中间部分通过插值运算形成一个时间轴 ,也就实现了一段动画。
13.3.1
基于Flex动画介绍
Flex应用中的动画效果是依附于组件存在的,动画的内容是 通过Flex的内置类进行实现的。Flex应用当中运用的动画 效果有很多。在应用中使用动画可以产生直观的操作效 果和操作提示。
13.3.2
设定组件大小改变的动画效果
在改变组件大小时经常用到Resize的动画效果,这种动画效 果可以方便地改变组件大小。这种动画效果主要用在容 器组件上。在显示区域有限的情况下,根据用户主操作 区域的不同改变容器组件的大小,可以突出显示主操作 区域的内容。
13.2.2
使用enterFrame事件进行动画开发
13.2.1节中介绍了enterFrame事件的基本属性和使用方式 ,本小节说明如何使用enterFrame事件进行动画的创建 。
13.2.3
使用Timer进行动画开发
除了响应enterFrame事件可以实现动画外,还可以通过 Timer类实现动画。在第九章中介绍过Timer类的使用, 同样通过Timer类定时调用函数可以修改可视化对象的属 性从而达到动画的效果。
《第七课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八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动画补间动画制作技巧,熟悉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后续的动画制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掌握补间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理解动画制作中关键帧、过渡帧的概念及其在补间动画中的作用。
2. 软件操作练习使用指定的动画制作软件,完成以下操作:- 创建新的动画项目。
- 绘制至少两个基本图形(如圆形、矩形),并调整其属性。
- 在时间轴上创建关键帧,设置图形的起始状态。
- 在关键帧之间创建补间动画,包括形状补间和位置补间。
- 预览并调整动画效果,保证动画流畅自然。
3. 创意实践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补间动画,内容可以是动物运动、自然现象等生活场景,要求画面简洁明了,动感强,并且符合学生自身的创意表达。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并确保作品完整无缺漏。
2. 软件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需通过查阅教材、网上资源或向老师求助解决。
3. 理论知识学习要结合实际操作为主,理论为辅,注重实践应用。
4. 创意实践任务需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作品应具有观赏性和教育意义。
5. 作业文件需按照教师指定的格式和命名规则进行保存和提交。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如软件操作的熟练度)。
- 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如对补间动画的理解)。
- 创意实践任务的创意性和观赏性(如动画的吸引力和表达能力)。
- 作业的完成度和规范性(如文件保存和提交的规范性)。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需努力四个等级,并给出改进建议和鼓励性评语。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2.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3.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下一课时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
《第七课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八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Flash软件中“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的基本概念与操作技巧,能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补间动画制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与爱好。
二、作业内容1. 基础学习学生需掌握Flash软件的基本界面及工具箱中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线条工具、矩形工具、填充工具等,了解层的基本概念以及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
2. 动手实践按照提供的步骤与案例,学生需要亲手完成一个简单的补间动画制作。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创建新文档并设置舞台大小和背景色。
- 使用线条或填充工具绘制基本图形。
- 创建两个关键帧,并在其中分别调整图形的位置或大小。
- 应用补间动画效果,使图形在两个关键帧之间产生移动或变形的动画效果。
- 调整动画的速度和属性,确保动画流畅自然。
3. 创意发挥在完成基本补间动画后,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元素、场景与色彩搭配,进行个性化的创意发挥,创作出自己的独特作品。
三、作业要求1. 规范性作业需遵循Flash软件的操作规范,确保动画文件命名规范、文件结构清晰。
2. 正确性学生需确保所制作的补间动画在软件中能够正常播放,无错误或异常现象。
3. 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发挥创意与想象力,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场景布置和动画效果。
4. 完整性作业应包含完整的作品文件,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说明,以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制作过程与思路。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技术应用能力:能否正确运用Flash软件完成作业;- 作品完成度:作业的完整性与细节处理情况;- 创意水平:作品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与个性化表现;- 技术规范:是否遵循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规范与标准。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与点评,指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同时,将在课堂上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同学们相互学习与交流。
拼音13+ang+eng+ing+ong(课文动画)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

总结词
通过观看动画,将拼音字母与具体的发音和 口型相对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拼音的 发音和书写。
详细描述
动画可以形象地展示字母的发音和口型变化 ,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同时,动画还可以通 过互动游戏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拼音字母的 记忆。
多听多读,提高发音
总结词
通过多次聆听和跟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掌握拼音的发音和语调。
拼音13 ang eng ing ong(课文动画)2021 学年部编版语文小学 一年级上册
目录
• 字母学习 • 课文学习 • 练习与测试 • 学习方法与建议
CHAPTER 01
字母学习
字母ang
总结词
后鼻音韵母,鼻音韵母,发音时 口腔呈自然状态,软腭下降,鼻
腔放气发音。
详细描述
ang是后鼻音韵母,发音时口腔 自然放松,舌头平放,气流从鼻 腔中发出。与之前学过的前鼻音 韵母相比,后鼻音韵母的发音位
课文学习
课文一:《彩虹桥》
总结词
帮助孩子了解彩虹的形状和颜色,学习使用形容词描述。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图片和听录音,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形状和颜色,学习使用形容词描述,如“红红的”、“绿绿的”、“ 黄黄的”。同时,通过跟读和模仿,让学生掌握字母“ang”的发音。
课文二:《吹泡泡》
总结词
帮助孩子了解吹泡泡的过程和感受,学习使用动词描述。
通过朗读拼音表格,让学生熟悉ang、eng、ing和ong的发音,并记住它们的 基本形状和发音特点。
练习二:读一读,选一选
总结词
选择正确的拼音
详细描述
给出一些汉字和对应的拼音选项,让学生根据拼音的形状和发音特点,选择正确 的拼音选项。
练习三:读一读,连一连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3引导路径动画闽教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3引导路径动画闽教课标版教学主题引导路径动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简要介绍什么是引导路径动画、引导路径动画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要紧特点,介绍创建引导层和被引导层的方法及相应图层的图标,列举引导层和被引导层中的对象,指出引导路径动画的差不多操作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材通过创建《蝴蝶飞呀飞》动画作品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一样方法和差不多过程。
本课通过引导路径动画的学习,进一步丰富了动画创作的形式,使学生在对比中更清晰地认识到补间动画的运动形式使较有规律的。
引导路径动画的学习,使学生有可能创作出运动形式更为灵活的动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为第15课《动画作品》杰出作品的出炉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对比中更清晰地认识到补间动画的运动形式是较有规律的,为学生明白得下节课中“能够在遮罩层、被遮罩层中分别或同时使用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引导线动画等动画手段,从而给创作遮罩动画提供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这一段话的含义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创建形状补间动画及运动补间动画的一样过程方法比较熟练,明确了形状及元件的要紧区别。
然而,他们关于图层之间的练习的认识比较肤浅。
而本课对引导层与被引导层对像之间的关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在设置元件的起点和终点时,元件的“中心点”一定要吸附在引导线两端的端点上。
这是引导路径动画预期成效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其操作也恰恰是较难把握的。
教师可通过讲授操作要领、示范操作、个别指导、引导同学互助等多种方法关心学生扫除障碍,顺利完成探究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1.了解引导路径动画的要紧特点及工作原理2.学会创建引导层,能辨认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图层图标。
3.明白引导层中的内容要紧为一些线条。
被引导层中的对象为元件,最常见的动画形式为运动动画。
4.创建引导路径动画时,在起始和终止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分别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2013Flash教程全解

按住shift可以画正圆。
3.矩形工具R。
在选项中可以设置矩形的圆角半径。
点击矩形工具不放,可以出现多边形绘制工具,选择多边形工具后在属性栏的选项中可以选择多边形或星形。多边形或星形可以设置边数和顶点。
4.钢笔工具P。
用于吸取图形上的颜色。
吸取位图颜色时要先打散
也可以吸取线条颜色
4、墨水瓶工具S
为色块填充线条。
选择笔触颜色后用墨水瓶工具单击色块。
五、查看工具
1、手型工具H
用于移动场景查看图形
在画图时按住空格键可以变形手型工具。
2、缩放工具Z
3.返回场景,插入图形元件(上半身)。
4.返回场景,插入图形元件(脚)
5.返回场景,插入影片剪辑元件(披风)
6.返回场景,插入影片剪辑元件(人)将前面制作的元件组合。
7.返回场景,插入图形元件(船)。
8.返回场景,插入图形元件(船人),将船和人合并在一起
9.返回场景,在层1画水草。
10.新建图层2,画水,新建图层3,画山及天设定月亮。
引导动画:使用引导层可以制作引导动画,引导层是一个特殊的图层,它可以实现对象沿引导层绘制的路径移动。一个引导层可以引导多个对象。
遮罩动画:使用遮罩层可以制作出遮罩动画。
脚本动画:制作一种能交互的动画。
实例:诗歌
1.插入图形元件命名为帽尾,画帽尾部分。
2.返回场景,插入影片剪辑元件(帽尾动),制作帽尾动画。
扭曲与封套只对打散图形有效。
四、颜色填充工具。
1、颜料桶工具K.
对封闭区域进行填充。可以填充纯色,也可填充渐变色,色彩可以颜色面板中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LED数码管建筑物亮化动画制作特例(一):下霓虹灯(LED)Neon2008网格编程与动画制作教程7:花样变化五(百叶窗开合式分段变色)所谓“百叶窗开合式分段变色”,就是把网格长度平均分成若干等分,进行“分段推拉式”或“递追式”逐亮变色,效果比较新颖活泼。
颜色的变化可以是任意组合,根据网格长度的多少适当进行段落分配。
本例规划如下:A:“分段推拉式逐亮变色”。
把128列网格平均分成8段,每段16列,变化顺序为:1-白色底,红色向右逐亮至全红;2-红色底,绿色向左逐亮至全绿;3-绿色底,黄色向右逐亮至全黄;4-黄色底,蓝色向左逐亮至全蓝;5-蓝色底,紫色向右逐亮至全紫;6-紫色底,青色向左逐亮至全青。
B:“递追式逐亮变色”。
把128列网格平均分成16段,每段8列,变化顺序为:1-青色底,白色向右逐亮至全白;2-白色底,红色向右逐亮至全红;3-红色底,绿色向右逐亮至全绿;4-绿色底,黄色向右逐亮至全黄;5-黄色底,蓝色向右逐亮至全蓝;6-蓝色底,紫色向右逐亮至全紫;7-紫色底,青色向右逐亮至全青。
下面进行本花样网格程序的制作。
首先,一定要先点击“保存有效”图标,和“插入节拍”图标。
使其2个按钮均凹下。
“当前节拍”为3119,“节拍增量”选1,点击屏幕下方的调色盘ICO按钮,使其弹起。
表示不使用色盘。
A:“分段推拉式逐亮变色”。
1-白色底,红色向右逐亮至全红点击屏幕左下方“合成色”中的红色块,使“基本色”左边的色块(当前色指示)为红色。
然后,鼠标单击“自动花样”,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推进”选项后,又弹出一个“参数设置”对话框。
见下图(ZJ-30)根据规划,“操作方向”选“向右”;“分组”选8;“操作次数”选默认的1;“前景色”选默认的“跟进当前色”;“背景色”因为默认的不是要求的白色,需要在“背景色”的色块上单击鼠标左键,弹出一个选色框,用鼠标单击白色色块,然后点“确定”,背景色就变为我们需要的白色,正好和前一个花样的结尾色一致。
因为这一小段花样紧接前一个花样,所以选默认的“插入”选项,而不是“覆盖”。
全部参数选填完以后,点“确定”按钮,这一小段网格程序花样就自动完成了。
完成后的网格画面全部显示为红色。
节拍数从上面对话框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前节拍3119+17,形成新的当前节拍就是3136。
2-红色底,绿色向左逐亮至全绿点击屏幕左下方“合成色”中的绿色块,使“基本色”左边的色块(当前色指示)为绿色。
然后,鼠标单击“自动花样”,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推进”选项后,又弹出一个“参数设置”对话框。
见下图(ZJ-31)根据规划,“操作方向”选“向左”;“分组”选8;“操作次数”选默认的1;“前景色”选默认的“跟进当前色”;“背景色”因为默认的不是要求的红色,需要在“背景色”的色块上单击鼠标左键,弹出一个选色框,用鼠标单击红色色块,然后点“确定”,背景色就变为我们需要的红色,正好和前一个花样的结尾色一致。
因为这一小段花样紧接前一个花样,所以选默认的“插入”选项,而不是“覆盖”。
全部参数选填完以后,点“确定”按钮,这一小段网格程序花样就自动完成了。
完成后的网格画面全部显示为绿色。
节拍数从上面对话框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前节拍3136+17,形成新的当前节拍就是3153。
3-绿色底,黄色向右逐亮至全黄点击屏幕左下方“合成色”中的黄色块,使“基本色”左边的色块(当前色指示)为黄色。
然后,鼠标单击“自动花样”,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推进”选项后,又弹出一个“参数设置”对话框。
见下图(ZJ-32)根据规划,“操作方向”选“向右”;“分组”选8;“操作次数”选默认的1;“前景色”选默认的“跟进当前色”;“背景色”因为默认的不是要求的绿色,需要在“背景色”的色块上单击鼠标左键,弹出一个选色框,用鼠标单击绿色色块,然后点“确定”,背景色就变为我们需要的绿色,正好和前一个花样的结尾色一致。
因为这一小段花样紧接前一个花样,所以选默认的“插入”选项,而不是“覆盖”。
全部参数选填完以后,点“确定”按钮,这一小段网格程序花样就自动完成了。
完成后的网格画面全部显示为黄色。
节拍数从上面对话框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前节拍3153+17,形成新的当前节拍就是3170。
4-黄色底,蓝色向左逐亮至全蓝点击屏幕左下方“合成色”中的蓝色块,使“基本色”左边的色块(当前色指示)为蓝色。
然后,鼠标单击“自动花样”,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推进”选项后,又弹出一个“参数设置”对话框。
见下图(ZJ-33)根据规划,“操作方向”选“向左”;“分组”选8;“操作次数”选默认的1;“前景色”选默认的“跟进当前色”;“背景色”因为默认的不是要求的黄色,需要在“背景色”的色块上单击鼠标左键,弹出一个选色框,用鼠标单击黄色色块,然后点“确定”,背景色就变为我们需要的黄色,正好和前一个花样的结尾色一致。
因为这一小段花样紧接前一个花样,所以选默认的“插入”选项,而不是“覆盖”。
全部参数选填完以后,点“确定”按钮,这一小段网格程序花样就自动完成了。
完成后的网格画面全部显示为蓝色。
节拍数从上面对话框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前节拍3170+17,形成新的当前节拍就是3187。
5-蓝色底,紫色向右逐亮至全紫点击屏幕左下方“合成色”中的紫色块,使“基本色”左边的色块(当前色指示)为紫色。
然后,鼠标单击“自动花样”,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推进”选项后,又弹出一个“参数设置”对话框。
见下图(ZJ-34根据规划,“操作方向”选“向右”;“分组”选8;“操作次数”选默认的1;“前景色”选默认的“跟进当前色”;“背景色”因为默认的不是要求的蓝色,需要在“背景色”的色块上单击鼠标左键,弹出一个选色框,用鼠标单击蓝色色块,然后点“确定”,背景色就变为我们需要的蓝色,正好和前一个花样的结尾色一致。
因为这一小段花样紧接前一个花样,所以选默认的“插入”选项,而不是“覆盖”。
全部参数选填完以后,点“确定”按钮,这一小段网格程序花样就自动完成了。
完成后的网格画面全部显示为紫色。
节拍数从上面对话框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前节拍3187+17,形成新的当前节拍就是3204。
6-紫色底,青色向左逐亮至全青。
点击屏幕左下方“合成色”中的青色块,使“基本色”左边的色块(当前色指示)为青色。
然后,鼠标单击“自动花样”,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推进”选项后,又弹出一个“参数设置”对话框。
见下图(ZJ-35)根据规划,“操作方向”选“向左”;“分组”选8;“操作次数”选默认的1;“前景色”选默认的“跟进当前色”;“背景色”因为默认的不是要求的紫色,需要在“背景色”的色块上单击鼠标左键,弹出一个选色框,用鼠标单击紫色色块,然后点“确定”,背景色就变为我们需要的紫色,正好和前一个花样的结尾色一致。
因为这一小段花样紧接前一个花样,所以选默认的“插入”选项,而不是“覆盖”。
全部参数选填完以后,点“确定”按钮,这一小段网格程序花样就自动完成了。
完成后的网格画面全部显示为青色。
节拍数从上面对话框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前节拍3204+17,形成新的当前节拍就是3221。
B:“递追式逐亮变色”。
把128列网格平均分成16段,每段8列,变化顺序为:1-青色底,白色向右逐亮至全白;2-白色底,红色向右逐亮至全红;3-红色底,绿色向右逐亮至全绿;4-绿色底,黄色向右逐亮至全黄;5-黄色底,蓝色向右逐亮至全蓝;6-蓝色底,紫色向右逐亮至全紫;7-紫色底,青色向右逐亮至全青。
以上B:“递追式逐亮变色”的7个步骤的花样变化,和上面A:“分段推拉式逐亮变色”的六个步骤的做法基本一样。
只是在分组时把8改为16,方向始终全部选“向右”,颜色的变化衔接按照变化顺序操作即可,这里不再赘述,朋友们自己习作。
本段程序完成以后,当前色为青色,当前节拍为3284。
因为这7个相同方向的逐亮变色,分组时均按16组设定,每组8列,只需9个节拍就完成了一个颜色的交替变化,画面显得有些变化太快,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把节拍时间适当延长,这里最后进行了以下操作:点击“节拍编辑”选择“节拍加倍”,在弹出的“节拍加倍”对话框中,起始节拍改为3221(A段程序的结尾,也是B段程序的开始节拍)截至节拍就是当前节拍3284,加2倍,点“确定”,当前节拍显示3412。
等于原来每一步的节拍变化增量由1增加到3。
见下图(ZJ-36)8:花样变化六(七彩混色分段的流水追逐效果)所谓“七彩混色分段的流水追逐效果”,就是事先制作一个符合效果要求的色盘文件,然后在网格制作中调用。
这个色盘文件的制作,类似花样变化一,8级七彩混色色盘文件的制作方法。
区别在于,添加到色盘中的不是连续的七彩混色样本,而是分段添加到色盘中,中间添加全黑的间隔,只有制作这样的色盘文件,才能保证网格编程时显示七彩混色分段的流水效果。
下面是色盘文件制作顺序安排:⑴:6级黑色;⑵:红到黄8级混色;⑶:6级黑色;⑷:黄到青8级混色;⑸:6级黑色;⑹:青到紫8级混色;⑺:6级黑色;⑻:紫到绿8级混色;⑼:6级黑色;⑽:绿到白8级混色;⑾:6级黑色;⑿:白到红8级混色;⒀:6级黑色;⒁:红到紫8级混色;⒂:6级黑色;⒃:紫到白8级混色;⒄:6级黑色;⒅:白到蓝8级混色。
这个色盘文件的编排,是根据个人喜好设定,提前做好规划,免得制作时心中无数,手忙脚乱。
①:“调色盘文件”的制作:把鼠标移动到屏幕下部的“空”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弹出“等级”的颜料库提示,把鼠标放在“等级”上单击鼠标左键,弹出调色器工具页面。
见下图(ZJ-37)这时,可以看到调色器上面的色盘为“空”。
本段花样的制作,需要中间的色带和下部的“混色器”配合使用。
色带“等级”设定为1。
可以利用色带的黑色部分向色盘中添加黑色的间隔。
混色器按计划仍然设定为8级。
设定后的画面见下图(ZJ-38)首先把界面左上角“色盘”下面的“+”号用鼠标点一下,使其凹下。
表示色盘处于待添加状态。
按照事先编排的制作顺序,这里仅示范作出前2步即:⑴:6级黑色;⑵:红到黄8级混色。
⑴:把鼠标移动到中间色带的黑色部位,点击鼠标左键6次,等于向色盘中添加6个1级的黑色块。
⑵:然后再把鼠标移动到左下角“由颜色”旁边的色块上,单击这个色块,在弹出选择颜色的对话框中点击红色块后点“确定”,“由颜色”旁边的起始色块就变成红色。
再把鼠标移动到“到颜色”旁边的色块上,单击这个色块,在弹出选择颜色的对话框中点击黄色块后点“确定”,“到颜色”旁边的末尾色块就变成黄色。
一段由红色到黄色的8级调色样本就做好了。
接下来,按下电脑键盘的“Ctrl”键不要放松,把鼠标移动到这段调色样本的最左边第一个红色色块上单击,让后再移动到最右边的末尾一个黄色色块上单击。
这时你就可以看到,色盘中,左边开头部分是刚刚添加进去的6个连续的黑色块,右边就是添加进去的这段由红色到黄色的8级调色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