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精选.pdf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范文

医院感染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范文

医院感染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范文一、基本信息。

改进项目名称:降低医院内外科病房的感染率。

项目负责人:李医生。

小组成员:护士小王、张护师、感染科赵医生、后勤李师傅等。

改进周期:[开始日期]-[结束日期]二、现状分析。

# (一)数据收集。

1. 感染率数据。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对外科病房进行了感染情况统计。

共收治患者150人,其中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5人,感染率达到了10%。

2. 感染类型分布。

手术切口感染:8人,占感染总人数的53.3%。

呼吸道感染:4人,占26.7%。

泌尿系统感染:3人,占20%。

# (二)原因分析(鱼骨图)1. 人员方面。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

有时候忙起来就忘记洗手或者洗手不规范,像小王护士有一次在给一个患者换药后,只是简单冲了一下手就去给下一个患者打针了。

新入职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不足。

刚毕业的小护士小张,在回答关于隔离患者的注意事项时,回答得模棱两可。

2. 环境方面。

病房清洁消毒不彻底。

有些角落,像病床底下和墙角,经常有灰尘和污渍,后勤李师傅有时候打扫得不够细致。

病房通风不良。

外科病房有些窗户只能开很小的缝,空气流通不畅,感觉病房里总是有股闷闷的味道。

3. 设备方面。

部分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存在漏洞。

有一次发现手术器械的关节处还有残留的血迹,这可能是清洗时没有完全拆解导致的。

一些老旧的医疗设备难以彻底清洁,像那台用了好多年的雾化器,内部结构复杂,很难保证每次使用后都能完全无菌。

三、目标设定。

3. 确保新入职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考核通过率达到100%。

四、改进措施。

# (一)人员管理。

1. 手卫生培训与监督。

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参加手卫生强化培训,由感染科赵医生亲自讲解,还播放了一些有趣的手卫生宣传视频,像那个用荧光剂模拟细菌,展示洗手前后效果的视频,特别直观。

在每个病房和治疗室都设置了手卫生监督人员,由护士轮流担任,看到同事没按规范洗手就及时提醒,还会在小本子上记录下来。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产科持续改进项目提高母婴同室病室整洁率预期目标提高母婴同室病室整洁率总目标值设定理由: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60.5%+(60.5% × 75% × 53.99%)=85%问题叙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基础护理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近大半年来,基础护理质量检查缺陷较多,病人对住院环境明显不满意。

我院建立历史悠久,基础设施相对陈旧。

而且病房护士人手不足,年资高护士进入夜班班制,造成管床护士多为年级轻、责任心不强、经验相对少的年轻护士。

我院产科产妇多为初产妇,相对没有养育经验,日常生活及护理新生儿需要协助或完全依赖,易致病房环境欠舒适,床单凌乱不洁。

所以加强基础护理细节的管理,将其运用到护理管理中,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成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

提高护士对患者的爱心、关心、耐心,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因此我科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60.5%85%原因分析针对发现的症结“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率”进行详细分析和解剖,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末端原因。

鱼骨图原因分析:提高母婴同室病室整洁率整改措施对策一对策名称:对策一:对护士培训主要因素:护理人员重视不足,对病区管理制度,病室管理规范,分级护理及病区管理考核标准未掌握对策内容:1、成立培训及质量控制小组2、制定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3、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护士长或质控组长每天查房4、制定物品放置统一标准并培训到人对策实施1、护士长、质控组长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2、质控组督查管理3、及时反馈整改负责人:护士长、质控组长实施日期:2019.10.26实施地点:孕妇课堂、产房、示教室对策处置:经效果确认后,科室的对策实施为有效措施,纳入科室母婴同室病室整洁率培训管理,继续实施。

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改进项目:对手卫生的认识和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存在问题:1、洗手时,不能正确使用非手触式开关2、未能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要求洗手原因分析:1、手卫生意识不强2、工作繁忙,未能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计划(P )预期目标:增强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实施(D )1、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2、在所有洗手水龙头处张贴彩色标准洗手流程图3、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洗手执行情况检查(C )效果评估: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达到76.7%处理(A )总结,下一步工作计划:手卫生依从性逐步提高,但仍存在意识不强等问题。

今后要进一步增强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手卫生依从性超过85%科室:改进项目:对手卫生的认识和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存在问题:1、部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理解不够,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洗手设施不全,对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原因分析:1、部分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2、手卫生设施不完善3、监督力度不够,管理上重视不够计划(P )预期目标:继续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手卫生依从性超过95%实施(D )1、 进一步加强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2、改进洗手设施,均为长柄龙头,每龙头备齐洗手液、擦手纸3、建立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机制检查(C )效果评估:手卫生意识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大于87.5%处理(A )总结,下一步工作计划: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切实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强化,确保手卫生合格率达95%科室:改进项目:对手卫生的认识和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存在问题:1、个别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依然存在不足2、手卫生督查不够到位原因分析:1、少数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2、监督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计划(P )预期目标:继续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手卫生依从性达到100%实施(D )1、 进一步强化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2、健全完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机制检查(C )效果评估:手卫生意识显著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达到95%处理(A )总结,下一步工作计划: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一步提高,但仍需进一步规范,确保手卫生合格率达100%;手卫生培训规范化,作为每年新护士培训课程手卫生考核合格率统计图第一季度第三季度手卫生考核合格率曲线图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心血管科手卫生用品领用量统计表第一季度第三季度心血管科手卫生用品领用量曲线图010203040506070第一季度第三季度。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3、输液滴数调节、输液卡勾签规范。
4、患者无上当受骗现象发生。
备注
评价日期:年月日评价者:
第二周:病区内野广告见多,存在上当受骗的不安全隐患。
第三周:部分患者输液滴数与输液卡勾签不符,多组液体的输液卡勾签欠规范。
第四周:护士晨晚间护理不彻底,未按要求完成,个别床单不清洁,不整齐。
第五周:危重患者多,探视人员频繁,未及时做好陪员管理。个别病人物品放置过多,过乱。
原因分析
1、危重患者多,探视人员频繁,不善于沟通,未及时做好陪员管理。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科室:脾胃二科检查日期:年月检查者
项目
内容
存在问题
第一周:血压计袖带、止血带、垃圾分类落实不到位
第二周:查5位病人胡须长。
第三周:危重患者多,探视人员频繁,未及时做好陪员管理。个别病人物品放置过多,过乱。
第三周:护士晨晚间护理不彻底,未按要求完成,个别床单不整齐、不清洁。
原因分析
1、危重患者多,探视人员频繁,不善于沟通,未及时做好陪员管理。
2、由于护士配置不足,治疗性工作较多,忽视了基础工作。
3、对晨间护理不够重视,只流于形式,不注重后果。
4、常规物品消毒未按要求落实。
整改措施
1、减少探视人员,加强管理、应协助整理好物品。应做好解释工作,督促患者家属整理好物品。
2、坚持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室清洁。
3、对为重患者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
4、学习常规物品消毒制度。
跟踪评价
1、分析存在的问题,使每位护士从主观上有正确认识。
2、常规物品消毒制度落实到位。
3、病房管理质量有所提高
备注
评价日期:年月日评价者: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The manuscript can be freely edited and modified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z w o l s 科室名称:护理部项目执行日期:2010年4月-6月科室名称:护理部项目执行日期:2010年10月-12月科室名称:护理部项目执行日期:2010年3月-6月注射室护理检查质量评价标准护理会诊小组成员与职责为保证做好危重病人护理;及时解决临床疑难护理问题;确保护理品质;成立护理会诊小组;由护理部负责会诊的组织协调工作;成员与职责如下:一、成员组成组长:副组长:会诊护理专家:参加会诊的护理专家由护理部界定资质;一般为专科护士、护士长、或由护士长选派的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二、护理会诊组职责:会诊专家对科室申请解决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根据病情提出具体护理措施;帮助解决疑难护理问题;并将会珍意见记录于护理会诊单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及职责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主任:全面负责医院护理质量下设六个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一)病历质控小组组长:成员:负责:护理病历标准制定、病历质量管理以及各种护理书写管理(二)临床护理质控小组组长:成员:负责: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病房管理、药物器械管理、特殊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三)护理安全、人文关怀管理小组组长:成员:负责:礼仪仪表、健康教育、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风险管理(四)护理制度、护理科研你、护理人员考核管理小组组长:成员:负责:各种护理工作制度、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护理人员考核、护理科研管理(五)护理教育、培训小组组长:成员:负责:新护士培训计划、带教老师培训、实习生带教管理;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六)护理文档管理成员:负责:护理文书收集、数据统计、归档工作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修改、制定并完善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确定每月每季度监测考核内容;并对各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3.检查中发现问题;现场反馈给病房护士长..4.将每病房考核内容列表上报护理部并对共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列出有争议性问题..5.护理质量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会议一次;分析共性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统一检查中发现的有争议性问题;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6.每季度吧护理质量分析以幻灯形式在院内网上讲评..继续教育学分统计的说明1.学分统计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年度..2.Ⅰ类学分:按继续教育项目给分规定;凭学分卡统计..3.Ⅱ类学分:(1)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及综述以下类别计算学分..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类推国外刊物20~16分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8~6分省级刊物6~4分地级以下刊物4~2分内部刊物2~1分(2)凡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经考核合格;由接受进修单位每一个月授予3学分;6个月及以上;经考核合格给予25学分..(3)院级及护理部讲座、大内科、大外科组织的各类学习凭学习讲座记录卡统计学分须上交记录卡主讲者可授予2学分;参加者授予0.3~0.5学分..(4)护理部组织疾病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5)护理部组织理论考试;每次给予0.5学分..(6)护理部组织操作考试;每次给予0.5学分..(7)科室轮转;每次给予1学分..(8)各病区组织的业务学习;主讲者可授予0.4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9)自学考试及各类成育;每考试一门;成绩合格给予1学分凭成绩报告单或其他有效证明..以上4-9条均记录在继续教育登记本上;年度统计好学分由护士长负责审核上交护理部..专科护士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通过临床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提高临床护理实践水平;促进我院在ICU、急诊急救、糖尿病、肿瘤、母婴、手术室、造口/伤口、PICC、心血管及心理护理向专科化方向发展;为专科护士提供实践培养的空间;在护理实践、科研和教学能力各方面进一步得到提高;成为实践与理论融为一体的临床护理专家CNS..二、护理专科设置ICU护理、急诊急救护理、糖尿病护理、肿瘤护理、母婴护理、手术室护理、心理护理、造口/伤口护理、PICC护理..三、专科护士选拔条件1、热爱护理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临床护理骨干..2、本院注册执业护士;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具有8年以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在相关专科工作3年以上..3、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英语读写能力..4、本人自愿并经单位选拔、推荐..四、培训计划:1、个护理专科每年选拔护士到专科护士培训机构进行培训;3年内上述护理主课获得专科证书护士≧3名..2、专科护士每年外出继续教育至少一次;学习专科护理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3、专科护士参加全院专科护理会诊;负责专科护理知识讲课每年2-4次;发表护理论文每年1-2篇;护理课题研究每3年至少1项..4、每季度参加全院或全科性业务学习及疾病查房各一次;主持专科疾病查房每年一次..五、考核评估由护理部对专科护士的工作进行半年一次的评估、考核、登记;并作为专科专职护士及职称评聘的参考依据..。

药液外渗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药液外渗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药液外渗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药液外渗是指药液从输液管、针头等装置出现渗漏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和处理。

为了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可以使用以下形式的记录表:
表头信息:
●日期:记录护理质量改进的日期。

●患者姓名:患者的姓名或警示号码,以保持隐私。

●医疗单位:护理记录所对应的医疗单位名称。

●项目:记录具体的护理质量改进项目。

●目标:每个项目的目标要求。

记录表格包括以下列:
1.序号:按照记录的顺序分配序号。

2.问题描述:描述药液外渗的具体问题,包括部位、渗漏程度等详
细信息。

3.影响:记录药液外渗对患者及医疗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比如感染
风险、治疗延误等。

4.原因分析:对药液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插入不当、装置老化
等。

5.护理措施:记录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更换装置、加强包扎等。

6.效果评估:记录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估,如药液外渗是否未再次发
生。

7.结果分析:分析护理措施的结果及其影响,如改善病情、减少药
液浪费等。

8.改进措施:针对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加强
培训、更新装置等。

9.责任人:记录执行护理措施的责任人。

10.备注:记录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信息。

通过记录表的使用,可以对药液外渗的护理质量进行持续的监测和改进,有助于减少医疗事故和提升患者安全。

每个改进项目的结果都可以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在后续的护理中更好地应用和优化。

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一、引言随着医疗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质量改进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PDCA(Plan-Do-Check-Act)循环作为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实施质量改进措施。

二、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的概述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是用于记录护理质量改进过程的一种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项目名称:明确改进的项目名称,便于管理和查找。

2.改进目标:明确质量改进的目标,以便于评估和改进。

3.计划内容:包括具体改进措施、实施时间等。

4.实施情况:记录实际执行的护理措施及执行人。

5.监测数据:记录改进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护理质量指标、患者满意度等。

6.评估结果: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轮改进提供依据。

7.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优化改进方案。

8.负责人签名:确认改进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具体实施1.P(计划):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在计划阶段,需要明确质量改进的目标,分析现有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并确定实施时间。

例如,改进患者跌倒率,制定防跌倒措施,明确责任人及实施时间。

2.D(执行):落实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在执行阶段,按照计划分配任务,确保各项措施得以落实。

如开展防跌倒培训、张贴防跌倒宣传海报等。

3.C(检查):监测效果、评估质量在检查阶段,通过对改进过程中的数据监测和患者反馈,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如统计患者跌倒次数、收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等。

4.A(处理):总结经验、优化改进在处理阶段,根据检查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对改进措施进行优化,为下一轮改进提供依据。

如分析跌倒原因,调整防跌倒措施,再次实施PDCA循环。

四、如何填写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1.表格填写的要求填写记录表时,要求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一、前言护理质量是医疗健康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贯穿于整个患者治疗过程中。

保证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提升是医疗机构和护士团队不懈追求的目标。

为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制定并实施记录表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

本文将介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二、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背景护理质量的提升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制定旨在为护理团队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工具,帮助他们系统地记录和分析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内容1. 护理问题记录在该部分,护士需要记录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药物不良反应、护理操作不规范等。

2. 问题分析及原因探究护士需对记录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产生原因的深层次因素,以便有效制定改进措施。

3. 改进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护士应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改进行动能够有效实施。

4. 改进效果评价对实施了改进措施的护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价,评估改进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实施过程1. 制定记录表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需要护理管理团队的共同参与,确保内容具有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2. 培训与推广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内容进行培训,并推广给全体护士,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

3. 日常记录与汇总分析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记录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改进报告。

五、总结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是保证护理质量稳定和提升的有效工具。

通过持续记录、分析和改进,可以帮助护士团队发现问题、改进护理过程、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不断改进与提升。

六、参考文献XXX.(XXXX).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在医院中的应用研究. XXX杂志, XX(X), XX-XX.以上是关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Markdown文本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持续加强,能每日进行签名检查,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
5%
左右。
3.本季度改进的进度减慢的原因分析 :
1)、低年资护士增加过快,轮转人员多。
2)、护士的培训没有跟进,操作规范执行不够到位。
3)、护士长监督不到位,平时此项护理改进项目宣传不够
4)、监督人(责任护士)人员不稳定。
八、 第四次复查 (2014 年 12 月份)
⑥ 部分护士的责任心不够强。 ⑦ 低年资护士增加,实习生存在单独操作现象。
5.是否展开调查与改进: ( √)展开 PDCA 调查与改进 ( )偶发性异常,不需调查
改进方案
计划( Plan)
1) 全面提高护士对各项护理执行单的重视 性。
2) 注意合理弹性排班,减少单位时间内工作 繁忙的现象。
实施( Do) 1) 科室举行 PDCA 的会议,做到科室所
签率 <1%
2) 每位护士都了解掌握病历规范要求。 3) 护士对执行单签名重视,能主动规范
执行操作流程。
一、 项目 : 降低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性(至 <1%)
二、与各种护理执行单漏签名有关的不良事件 :药物执行后未签名, 患者自觉未 执行,护士无法查对举证。
三、 成立改进小组 组长: 成员:全体护士 四、 改进前现状调研 :(检查的执行单包括:输液巡视单、口服卡) 1.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情况
5) 护士长及时检查每日护理执行单的签 名情况,并了解责任人。
6) 整理科室护理执行单的具体种类,组 织护士进行学习。
7) 新护士及实习生由专人带教。
处理( Action)
监控:以渐长周期持续进行监察,直至科室此 项护理稳定运行,护士养成良好的习惯。
检查( Check ) 1) 每日抽查护士执行单的签名情况,漏
六、第二次复查 (2014 年 6 月份)
日期
6 月 9 日 6 月 11 日 6 月 12 日 6 月 13 日 6 月 14 日 合 计
抽查 的
65 68 55 64 58 310

8 10 9 46
漏签率
15%
13%
14%
15%
15%
14%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 14%左右,较一季度下降 5%。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增加,有进行补签,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 8%左右。
有成员知晓与参与。 2) 讨论各班职责的合理性, 并进行改进,
使护士单位时间避免出现过于繁忙的 现象。
3) 学习病历的规范要求及有关病历的法律意 义。
3) 向护理部申请增加护士人数。 4) 学习病历检查评分标准及法律知识。
4) 护士长加强稽查力度, 及时了解签名情况。 5) 科内进行规范操作考核。 6) 教育护士提高责任心。 7) 学习科室各种执行单的填写规范。 8) 加强带教新护士及实习生。
日期
12 月 10 日 12 月 13 日 12 月 15 日 12 月 16 日 12 月 18 日 合 计
抽查 的
65 60 70 65 61 321
签名总数
漏签
8 6 5 8 7 34
名数
漏签率
12%
10%
7%
12%
11%
10%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 10%左右,较一季度下降 3%。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持续加强,能每日进行签名检查,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
5%
左右。
九、 未达到 <5% 的正确率的原因: 1. 护士责任心不强,操作后签名的意识还不够强。 2. 护士培训教育不够。 3. 人员轮转后,护士长对此项 CQI 的宣传力度不够。 4. 无处罚机制。 十、 改进措施: 检查结果汇总,科室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1.增加督查的频率,及时与执行不到位者沟通。 2. 低年资护士培训进一步加强,排班时注重新老搭配。 3. 漏签频发者进行批评处罚。 4. 次年对此项目继续进行关注
10%左右。
五、第一次复查 (2014 年 3 月份)
日期 3 月 11 日 3 月 12 日 3 月 13 日 3 月 14 日 3 月 15 日 合 计
抽查 的
64 62 58 60 55 299
签名总数
漏签
11 10 9 10 9 56
名数
漏签率
17%
16%
15%
16%
16%
18%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 18%左右,较整改前下降 9%。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增加,有进行补签,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 8%左右。
科室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201 年度
科室 区
1.项目名称 : 降低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性
2.预期目标: <1%
3.问题叙述:各种护理执行单的签名缺漏或及时性不够。
4.原因分析: ① 护士对各项护理执行单的签名不够重视。 ② 科室护理人员缺编,工作繁忙。 ③ 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对记录的重要意义了解。 ④ 护士长督查不够,没有及时处理不规范现象。 ⑤ 护士执行操作流程的依从性不够。
日期 1 月 10 日 1 月 11 日 1 月 12 日 1 月 13 日 1 月 15 日 合 计
抽查 的
60 55 61 65 62 303
签名总数
漏签
20 16 18 15 19 88

漏签率
33%
29%
29%
23%
27%
29%
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 29%左右。 2.护士对签名不重视,执行后补签也不及时,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
七、第三次复查 (2014 年 9 月份)
日期 9 月 10 日 9 月 11 日 9 月 12 日 9 月 13 日 9 月 14 日 合 计
抽查 的
68 71 60 62 55 316
签名总数
漏签
9 8 8 10 7 42
名数
漏签率
13%
11%
13%
16%
12%
13%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 13%左右,较一季度下降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