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临床上,常用的检验指标有很多,每项指标的正常值都有其特定的意义。
正常值是通过对大量健康人群进行检查和统计得出的,在临床上用于判断一个人的身体功能是否正常或其中一种疾病是否存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临床检验指标的正常值及其意义。
1.血常规血常规是评价人体血液性状和造血功能的常规临床检查项目。
正常值范围如下:-血红蛋白:男性130~180g/L,女性120~160g/L。
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红细胞携氧能力,低血红蛋白可能提示贫血。
-白细胞计数:4~10×109/L。
白细胞计数是体内炎症和感染的指标,且不同类型白细胞水平异常可以指导不同病因的判断。
-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反映止血功能,过高或过低可能提示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
2.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功能和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及其正常范围如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男性10~40U/L,女性7~35U/L。
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其水平升高可能意味着肝炎、肝病等肝脏疾病。
- 血清总胆红素(TBIL):3.4~20.5μmol/L。
TBIL是评价胆红素代谢及胆道功能的指标,其升高可能表明肝胆系统疾病。
-白蛋白(ALB):40~55g/L。
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其降低可能表示肝功能减退。
3.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是评估肾脏功能和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常见的肾功能指标及其正常范围如下:- 血肌酐(Scr):男性62~106μmol/L,女性44~84μmol/L。
血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其升高可能表示肾脏损伤。
- 尿素氮(BUN):2.8~8.2mmol/L。
尿素氮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其升高可能表示肾脏功能减退。
4.血脂检查血脂检查是评估血液中脂质代谢情况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指标,常见的血脂指标及其正常范围如下:- 总胆固醇(TC):<5.72mmol/L。
化验单常用参数值及临床意义

3、CK—BB增高
(1)神经系统疾病 (2)肿瘤
.
25
乳酸脱氢酶(LD)
【参考值】
连续检测法: 104~245U/L 速 率 法: 95~200U/L
【临床意义】
1、心脏疾病:AMI病程中LD持续增高或再次增高,提示梗死面积扩大或再次梗死 2、肝脏疾病:肝硬化,急性病毒性肝炎 3、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肺癌,胃癌
【临床意义】
1、糖尿病的诊断 2、糖耐量减低:多见2型糖尿病,皮质醇增多症,甲亢,肥胖 3、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空腹血糖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主要见胰 岛细胞瘤
.
18
【参考值】
4%~6%
【临床意义】
反映了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
19
【参考值】
3.5~5.5mmol/L ★需要注意的是如血清标本溶血可造成血钾假性升高。
【临床意义】
增高
1、AMI(急性心肌梗死)时CK水平在发病3-8小时即明显 增高,AMI病程中CK再次升高提示再次心梗 2、心肌炎,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 3,判断溶栓后再灌注情况,AMI溶栓后出现再灌注导致CK 活性增高 4、手术 :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后均可导致CK增高
减低
长期卧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激素治疗
【临床意义】
增高
1、摄入过多:高钾饮食,输入大量库存血,补钾时过多过快 2、排出减少:肾功能衰竭,长期应用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 3、细胞内钾外移增多: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缺氧,酸中毒
降低
1、摄入不足:禁食,营养不良尿剂如速尿 3、分布异常:胰岛素和葡萄糖同时使用造成钾进入细胞内
3、严重的肝脏疾病
4、生理性血糖降低:如饥饿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引言概述:临床常用检验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患者的生理状况、病理变化及身体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正常值是指在特定人群中,健康状态下被认为正常的某项指标的取值范围。
了解临床常用检验的正常值及其意义,有助于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
正文内容:一、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评估人体整体健康状况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指标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反映血液中氧气的输送情况,了解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或其他相关疾病。
2. 白细胞计数是判断人体免疫功能及感染状况的指标之一,正常范围内的白细胞计数表明患者的免疫系统较为正常。
3.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血液凝血功能,了解血小板的数量有助于判断出血性疾病。
二、肝功能检验肝功能检验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及诊断肝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指标有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AST和AL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健康人的AST和ALT水平相对较低,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肝功能异常、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的存在。
2.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是评估胆道系统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胆红素水平表明胆道系统功能较为正常。
三、肾功能检验肾功能检验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及诊断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指标有尿素氮、肌酐、尿酸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较为正常。
2. 尿酸是检测体内尿酸代谢情况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尿酸水平表明尿酸代谢相对平衡。
四、血脂检测血脂检测是评估血液脂质状况及诊断相关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指标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临床各项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参加病例讨论往往记不住临床各项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发此贴是为参加病例讨论的人多复习一下。
正常值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一:红细胞记数RBC: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性 4.0~5.5×1012/L,女性 3.5~5.0×1012/L,新生儿6.0~7.5×1012/L。
二:血红蛋白HGB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110-160g/L三:红细胞比积HCT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0.37-0.49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正常参考值:82-92fl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27-31pg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320-360g/L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正常参考值:11.6-14.8八:白细胞记数WBC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正常参考值:4-10G/L九:白细胞分类DC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 淋巴细胞LYM20-40% 单核细胞MID3-8%十:血小板记数PLT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正常参考值:100-300G/L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正常参考值:6.8-13.5fl十二:血小板压积PCT临床意义:同PLT 正常参考值:0.1-0.3%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正常参考值:15.5-18.0%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正常参考值:0.5-1.5%十五:血沉ESR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炎症、恶性肿瘤、贫血、高胆固醇及高球蛋白血症正常参考值:男0-15mm/h 女0-20mm/h十六:尿比重SG临床意义:降低:尿崩症、肾功能不全增高: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正常参考值:1.010-1.030十七:尿酸碱度PH临床意义:酸性尿:尿酸盐结石、酸中毒碱性尿:草酸盐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正常参考值:5-8十八:尿沉渣镜检临床意义:红细胞:肾炎、肿瘤可增加白细胞:泌尿系统感染上皮细胞: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增加管型:各类肾炎肾病正常参考值:OBL:neg0-52-68-1520-3040 LEU:neg0-55-1010-1520-4050 上皮细胞:少量扁平及圆形上皮管型:偶见透明管型十九:本周氏蛋白临床意义:阴性监狱多发性骨髓瘤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尿胆红素U-BiL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正常参考值:阴性136二十一:尿胆原URO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及肝病正常参考值:0.224812二十二:尿酮体U-Ke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腹泻正常参考值:neg51550150二十三:尿糖U-Glu临床意义:糖尿病、肾性糖尿时增高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四:尿蛋白U-Pro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正常参考值:neg2575150500二十五:尿亚硝酸盐NIT临床意义:阴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六:便潜血OB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七:精液常规RT临床意义:鉴别诊断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精囊炎与精囊结核正常参考值:1-1.5亿/ml二十八:脑脊液常规CSFT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脑脊液、脑肿瘤、脑出血等正常参考值:颜色:无色水样液体透明度:清晰蛋白:阴性红细胞记数:成人×106/L临床生化检测项目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L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心梗等正常参考值:3-40U/L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S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发病期、急慢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等正常参考值:3-40U/L三.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等正常参考值:7-50U/L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骨细胞瘤、骨转移癌等正常参考值:30-110U/L五:血清肌酸激酶测定CK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心肌炎、肌损伤、心脏手术等正常参考值:25-200U/L 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性心梗、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正常参考值:109-245U/L 七:血清a-羟丁酸脱氢酶HBDH临床意义:升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标志正常参考值:80-220U八:血清淀粉酶AMY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胰腺炎、胰腺癌、胆道疾病、胃穿孔等,降低见于肝脏疾病正常参考值:0-220U/L九:血清总胆固醇TC临床意义: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血蛋白血症的诊断和分类;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定正常参考值:80-220U/L十:血清甘油三脂TG临床意义:升高见于糖尿病、肾病等,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病变等正常参考值:30-150MG/DL十一:血清总胆汁酸TBA临床意义: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肝炎、肝硬化、肝损害等正常参考值:0-10umol/L十二:血清肌酐测定CRE临床意义:升高见于严重肾功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多尿。
各项健康检查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尿液中的白血球在高倍顯微鏡下應小於5個,若大於5個則代表可能有尿路感染。
上皮細胞
在高倍顯微鏡下約3-5個,婦女尿液中若含多量上皮細胞而無其他異常,大多為留取尿液檢體時有陰道分泌物污染所致。
六、糞便檢查
糞便常規潛血反應
檢驗結果
意義
建議
陰性(-)
無腸胃道出血的現象
微量潛血反應( +或+ / -)
常是食物中含有鐵的成份,或服用含鐵的綜合維他命尚未清除乾淨所致。
強陽性反應(++以上)
痔瘡腸胃道出血腸胃道腫瘤
至門診做進一步檢查並複檢糞便
血色素反應呈陽性反應:表示大腸、直腸部出血,可能是痔瘡或癌症。
七、胸部X光(正面及側面)
表示曾罹患肺結核
解釋
陳舊性肺結核鈣化斑點
表示曾罹患肺結核
主動脈弓扭曲或動脈硬化
四、血液腫瘤標誌
項目\值
偏高
須配合其他檢查之結果
甲型胎兒蛋白AFP
肝癌或肝硬化
內科理學檢查、腹部超音波、肝炎標誌、血液生化肝功能檢查
攝護腺抗原PSA
攝護腺癌
攝護腺發炎或受傷
內科理學檢查之肛診,攝護腺超音波檢查或進一步的細針穿刺檢查。
癌性胚胎抗原CEA
大腸癌
全長大腸鏡檢查
五、尿液檢查
蛋白尿
可因腎絲球或腎小管發生病變而引起,但亦可由其他因素如發高燒、劇烈運動或姿式改變而引起。
各項健康檢查檢驗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一、血球計數(CBC)
細項\值
偏高
偏低
須參考其他檢查結果
白血球(WBC)
1.微生物感染
2.組織發炎壞死
3.懷孕
4.白血病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分析检验报告是医疗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通过测定人体的生理指标,为医务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为了帮助医生更好地解读检验结果,我们需要了解参考值的含义以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
一、参考值的含义1. 定义:参考值,也称为正常参考范围或标准值,在特定人群中,某一指标测得的数值集中在人群中的一定范围内,称为参考值。
2. 区分性别和年龄:参考值通常会根据性别和年龄进行划分,因为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对某种指标可能会有不同的正常范围。
3. 临床参考区间:参考值通常分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临界参考范围和疾病参考范围。
- 正常参考范围:这是指大多数健康人群的标准范围,在此范围内的指标值视为正常。
- 临界参考范围:这是介于正常参考范围和疾病参考范围之间的数值范围,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 疾病参考范围:这是指异常值的范围,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某种疾病或病理状态。
二、参考值在临床中的意义1. 疾病筛查与诊断:参考值的确定为医生提供了参考依据,可用于对患者进行早期的疾病筛查和诊断。
当某项指标超出正常参考范围时,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潜在疾病或病理状态,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2. 病情监测与疗效评估:通过连续监测某项指标的数值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如果患者的指标值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可能意味着病情好转或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参考值的建立是基于大量的人群统计数据和科学研究,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4. 个体化治疗规划:参考值还可以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规划。
不同人群的正常范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儿童和老年人的某些指标可能会与成年人有所不同。
三、参考值的影响因素1. 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是影响参考值范围的重要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许多指标的数值会发生变化。
男性和女性在某些指标上也存在差异,例如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
检验报告值及临床意义

检验报告值及临床意义检验报告是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它包含了各种生物学指标的数值,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的生理状态、疾病的发展程度和治疗效果等信息。
因此,正确理解和解读检验报告是进行科学的临床实践的基本要求之一临床意义是指患者检验结果与患者病情、疾病诊断、疾病预后和治疗方案等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疾病诊断:检验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其中一种疾病。
例如,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可以提示感染性疾病,而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可以提示出血性疾病。
2.疾病监测:检验结果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疾病复发的风险。
3.预测预后:一些检验结果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例如,在心肌梗死后,心脏肌钙蛋白的浓度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4.治疗指导:检验结果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方案选择。
例如,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浓度可以指导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
5.健康管理:一些检验结果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例如,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血糖的浓度可以用来评估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当我们分析检验结果时,还应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生活方式以及用药史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解读。
总之,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理解检验结果的数值和临床意义,才能更好地指导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并取得更好的疗效。
因此,我们应该持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对检验报告的解读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常见化验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化验是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化验结果能够提供关于患者体内生物化学、免疫学、药物浓度、病原体检测等方面的信息。
为了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判断,了解常见的化验正常值和其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10x109/L。
增高可能表示感染,炎症或肿瘤。
降低可能表示骨髓抑制,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
-红细胞计数:男性正常范围为4.3-5.9x10^12/L,女性正常范围为3.8-5.2x10^12/L。
增高可能表示红细胞增多症或肺心病。
降低可能表示贫血或出血。
-血红蛋白:男性正常范围为130-175g/L,女性正常范围为120-160g/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
-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为150-400x109/L。
增高可能表示骨髓增生异常或炎症。
降低可能表示骨髓抑制或自身免疫疾病。
2.生化指标-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
异常值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异常。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和尿酸等。
异常值可能提示肾功能异常。
- 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 mmol/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糖尿病。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
异常值可能提示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免疫学指标-HIV抗体检测:阳性结果可能表示患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结果可能表示患有乙肝病毒感染。
-抗核抗体(ANA):阳性结果可能提示自身免疫疾病。
-C反应蛋白(CRP):升高可能表示有炎症反应或感染。
4.微生物学指标-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可能表示患有细菌感染。
-真菌培养:阳性结果可能表示患有真菌感染。
-病毒PCR检测:阳性结果可能表示患有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化验指标及其正常范围和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
常用理化检验正常值
(一)血常规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血常规
检验项目正常值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男:120-150 g/L
女:105-135 g/L 增高: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降低:可诊断为贫血
红细胞数男:4.0-5.0×1012/L
女:105-135×
1012/L
红细胞增减的意义与血红蛋白相同
白细胞数4-10×109/L 增高:常见于各种化脓球菌感染
降低:见于各种药物反应,脾亢进及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疾病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
胞N 50-70﹪
增高:一般化脓感染
降低:严重感染或抵抗力差
嗜酸粒细
胞E 0.5-5﹪
增高:过敏反应、各种寄生虫感染
降低:严重疾病进行期
嗜碱粒细
胞B 0-1﹪
增高: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
性贫血等
淋巴细胞
L 20-40﹪增高:百日咳、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单核细胞
M 3-8﹪
增高:多见于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
白血病等
网织红细胞0.5-1.5﹪增高:生理性见于妊娠期,病理性见于失血、溶血等
降低:再障、化学药品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红细胞沉降率(ESR)魏氏男:0-15
mm/h
女:0-20
mm/h
克氏男:0-8
mm/h
女:0-10
mm/h
增高:可见于结核、风湿、恶性肿瘤、心肌
梗塞、贫血、感染、结缔组织病及妊
娠等
血小板数100-300×109/L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脾切除等降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性障碍等
寄生虫无有则见于各种寄生虫感染时狼疮细胞无有则见于全省性红斑狼疮(二)血液生化检验项目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正常值临床意义
葡萄糖 3.9-6.1mmol/L 增高: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溢血等降低:胰岛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病等
血酮<0.86 mmol/L 增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妊娠呕吐、中毒性休克
尿素氮 3.2-6.1mmol/L 增高:各种严重肾脏疾患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及休克时、高热
肌酐88-177 mmol/L 增高:尿毒症;可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含量越高,愈后越不好
甘油三酯0.56-1.24mmol/L 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胆道阻塞、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等
总胆固醇 2.8-5.6mmol/L 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等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营养不良、肝硬化等
钾 3.6-5.4mmol/L 增高: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补钾过多、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降低:呕吐、腹泻、胃肠减压等致消化液丧失
钠135-145mmol/L 增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外伤等
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呕吐、腹泻、大量利尿后
氯95-107mmol/L 增高:氯化物排出减少、摄入过多、呼吸性碱中毒等
降低:与低血钠情况相似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18-23mmol/L
增高:代谢性碱中毒和幽门梗阻、呼吸性酸中毒
如肺气肿等
降低:代谢性碱中毒,如严重腹泻、糖尿病酮症、
呼吸性碱中毒等
(三)肝功能检查项目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正常值临床意义总胆红素<1.7μmol/L增高:见于任何原因引起的黄疸结合胆红素<3.40μmol/L增高:见于肝炎、胆道阻塞等疾病
谷-丙转氨酶<40u/ml 40-80 u可疑,80u以上有诊断价值,多见于急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脂肪肝等
谷-草转氨酶<40u/m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各种急性肝炎、心肌炎、脂肪肝等
总蛋白60-80g/L 临床意义取决于白、球蛋白的变化
白蛋白35-50g/L 增高:脱水及血液浓缩
降低:肝硬化、肾病综合症、营养不良、严重出血等
球蛋白20-30g/L 增高:慢性感染、肝炎、肾病综合症等降低:球蛋白缺乏症
白、球比例 1.5-2.5:1 临床意义取决于白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
碱性磷酸酶3-13金氏u 增高:肝外或肝内阻塞、肝癌、肝硬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佝偻病、妊娠期等
乳酸脱氢酶225-550u 增高:恶性肿瘤、白血病、肝炎、肝硬化等降低:无意义
肌酸磷酸激酶<40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4-6天后升高,3-6天恢复正常。
其他可见骨骼肌创伤、肌营养障
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淀粉酶70-250 u 增高:急性胰腺炎、胆石症、腹膜炎降低:无意义
甲胎蛋白试验(AFP) <12.5μg/L
原发性肝癌>400μg/L,持续超过200μg/L为可疑
急、慢性肝炎
癌胚抗原(CEA)<2.5μg/L对消化道肿瘤及肺癌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四)尿常规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尿常规
检验项目正常值临床意义
尿量成人:
1000-1600ml/24h 多尿:3000-10000ml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少尿:<500ml,见于休克、脱水、急慢性肾炎、心力衰竭
颜色淡黄色尿色如农茶样,见于胆红素尿;鲜红色、洗肉水样而浑浊见于血尿;红葡萄酒样或酱油样而清晰为血红蛋白尿;乳白色为乳糜尿,见于丝虫病
透明度清晰透明新鲜尿液呈浑浊者,可能由于尿路感染,尿内含有大量白细胞和细菌所致
酸碱反应pH5-7 酸性:见于酸中毒、糖尿病、肾炎碱性:见于严重呕吐、输血后膀胱炎
比重 1.015-1.025 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肾炎等降低:见于尿崩症及慢性肾炎等
蛋白质阴性阳性:生理性见于高蛋白饮食、精神激动、剧烈运动、妊娠期;病理性见于各种肾炎、肾病、高血压所致肾动脉硬化、感染、结石等
尿糖阴性持续性糖尿为糖尿病特征,亦见于甲亢、脑垂体前叶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红细胞偶见>3个/HP或血尿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肾下垂、出血性疾病、但应注意有否妇女月经污染
尿沉渣、白细胞0-3/HP >5个/HP为异常,多见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及精囊炎。
妇女要注意有否白带污染
上皮细胞少量大量表示尿路有轻度炎症
透明管型偶见增多见于急性肾炎、肾病、长期发热及肾淤血
颗粒管型无有则表示肾脏有器质性病变,如急、慢性肾炎
腊样管型无有则表示肾小管有严重坏死,见于重症肾小球肾炎等尿酮阴性阳性者常见于糖尿病酮中毒及妊娠呕吐、饥饿
尿胆原阴性阳性者常见于溶血性黄疸、肝脏和胆道疾病
胆红素阴性或弱阳性强阳性者见于肝脏和胆道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内胆管和胆总管阻塞等
(五)粪常规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粪常规
检验项目正常值临床意义
颜色黄色柏油样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鲜红色为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性状成形、柱状、软硬便:习惯性便秘。
糊状:消化不良
黏液便:慢性结肠炎。
浓血便:细菌性疾病血样便:下消化道出血等
黏液正常粪便表面常附
有石蜡油样光彩
表面少量肉眼可见黏液,多见于急性肠炎,
慢性结肠炎等
红细胞偶有大量:见于消化道出血
白细胞少大量:见于细菌性疾病及感染性腹泻等
巨噬细胞少多则见于细菌性痢疾等
上皮细胞少大量则见于慢性结肠炎等
寄生虫无发现即可诊断为该寄生虫感染或寄生虫病
隐血试验阴性若进食较多肉类是可呈弱阳性。
阳性者多见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钩虫病等
(六)免疫学检验项目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正常值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血清稀释度<1:10可辅助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结核等抗“O”<500u 增高提示可能近期受过链球菌感染、风湿热、急
性肾小球肾炎等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阳性并伴有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异常者为乙肝患者,不伴有症状体征且肝功能正常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抗体(Anti-HBs)阴性
感染乙肝病毒数周后可查出,持续数月至数年,
对机体有一定保护作用,可和HbsAg并存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阴性
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标志,感染后数
周即可查出,持续数月至数年
乙肝E抗原(HBeAg)阴性
与病毒复制有关。
阳性可作为传染性指标之一。
持续阳性提示患者病情可能迁延难愈
乙肝E抗体
(Anti-HBe)
阴性乙肝恢复早期,如抗原转阴则提示病情好转甲肝IgM抗体
(IgM-A-HASr)
阴性阳性对甲肝有早期诊断价值
肥达氏实验
O <1:80
发病后一周出血,H、O增高可诊断为伤寒,O
及A、B、C中任何一项增高可诊断副伤寒,如凝
集价递增诊断价值更大
H <1:160
A <1:160
B <1:160
C <1:160
C反应蛋
白
0-15mg/L
抗核抗体阴性
阳性见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
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