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E Standards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容整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容整理

1、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的需求(不要固步自封,用心倾听技术时代变革的声音)(信息化+知识经济国民素质决定国力强弱)2、中国的情况(各国了解)亚洲:后来居上美国:一马当先中国:奋起直追英国:稳步跟进美国的举措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2000年底,提出了新的国家教育技术目标:数字化学习——让所有的孩子随时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美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简称ISTE)制定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简称NETS).面向学生(NETS·S).教师(NETS·T).管理员(NETS·A)英国的举措第一个提出整合的国家亚洲各国的情况新加坡2000年实现全国联网,学生二人一机,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日本1999年为全部中小学配多媒体电脑(小学24台;中学42台,特教8台)马来西亚建多媒体学院印度CLASS2000计划: 万所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千所学校建校园网,百所智能化学校(Smart School)韩国万所学校建成校园网,教师一人一机中国的努力1996年推出了1000所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2000年前后,大多数高校接入中国教科网CERNET 已建成一大批教育网站,包括上百个网校;多所高校开办网上学位教育。

2004年据部分教育信息化专家估计,中小学已经建立的校园网数量应在40000至45000之间2000年信息技术课程开设2000年“校校通”工程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年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4年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国际标准化英语practical english

国际标准化英语practical english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环境管理 (TCs 146,147,190) Oil and gas 石油与天然气
Page 5
China and ISO
中国与ISO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Body 中国国家标准化机构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P. R. China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Pageway to ISO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通往ISO和国际标准化的途径

As one ISO member from 1947 to 1952 and since 1978
在1947-1952年间,与自1978年后作为ISO的成员之一。
Page 2
Recent Development in ISO
ISO近期发展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SO - in innovative fields ISO近期发展:在创新方面
ISO Strategic Plan 2005-2010 按照ISO 2005-2010年的战略计划 Proactive approach to new areas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对国际标准的新领域进行前瞻性研究 ISO standards as vehicles for disseminat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good business practices ISO标准,作为传播新科技和良好商业行为的工具 Collaboration with IEC and ITU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与IEC和ITU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合作 The common ISO-IEC-ITU patent policy 取得ISO-IEC-ITU的专利政策

国际标准化英语practical english

国际标准化英语practical english

Page 2
Recent Development in ISO
ISO近期发展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SO - in innovative fields ISO近期发展:在创新方面
ISO Strategic Plan 2005-2010 按照ISO 2005-2010年的战略计划 Proactive approach to new areas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对国际标准的新领域进行前瞻性研究 ISO standards as vehicles for disseminat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good business practices ISO标准,作为传播新科技和良好商业行为的工具 Collaboration with IEC and ITU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与IEC和ITU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合作 The common ISO-IEC-ITU patent policy 取得ISO-IEC-ITU的专利政策
Page 7
Thz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re to exercise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ies by undertaking unified management, supervision and overall coordin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work in China. The SAC represents China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s; the SAC is responsible for organiz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ISO and IEC; the SAC approves and organi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exchange of projects on standardization.----From ISO Website. 国务院委托SAC的职能为: 在中国履行行政责任,进行统一管理、监督和 综合协调中国标准化工作。在ISO、IEC和其他国际化或区域化的标准化组 织,SAC作为中国的代表;SAC负责组织ISO和IEC组织中国国家委员会的 活动;SAC批准和组织国际性合作和交换项目的实施。--摘自ISO网站。

培育学习者的数字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数字素养框架》及

培育学习者的数字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数字素养框架》及
许多国家求变化,十分重视培育学习者的相关素养或 能力。早在 2006年,欧盟就率先将数字素养作为八 大核心素养之一,并于 2013年提出五个维度的数字 素养框架 (任 友 群 等,2014)。2007年,美 国 国 际 教 育技术协 会 (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 inEducation,简 称 ISTE)将 “数 字 公 民 素 养”作 为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版)》的六大标准之 一;此后,美 国 州 共 同 核 心 标 准 (CommonCoreState Standards,简称 CCSS)也将这一素养融入各学科的 课程标准 中 (阮 高 峰 等,2016)。2017年,日 本 在 新 《学习指导要领》中将“运用信息的能力”作为学习 的基础素质和能力,计划 2020年起将编程教育纳入 小学 必 修 内 容 以 培 养 这 一 能 力 (文 部 科 学 省, 2018)。同样,丹麦、英国等也将编程纳入学校必修 课程,提 升 学 习 者 的 数 字 素 养 (陈 春 雨,2019)。 总
·58·
张恩铭,盛群力.培育学习者的数字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数字素养框架》及其评估建议报告的解读与启示 OER.2019,25(6)
体来说,发达国家在培育数字素养方面已先行一步。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也重视培育学习
者的数字 素 养。2016年,教 育 部 颁 布 的 《中 国 学 生 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信息意识”和“技术运用”两个 要点(陈春雨,2019)。2018年 4月,教育部印发的 《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提出要全面提升信息 素养,包括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大力提 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教育部, 2018a),并在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试行)》 (简称《规范》)中列出学校系统各用户应具备的信 息素养 (教 育 部,2018b)。 这 两 份 文 件 标 志 着 我 国 不仅重视培育学习者的数字素养,而且在如何培育 上已开始探索。

聚焦数字化领导力

聚焦数字化领导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聚焦数字化领导力 作者:谭秀霞 凌伟 刘向永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10期

【摘 要】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颁布的新版教育领导者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涵盖了公平与公民倡导者、有远见的规划师、授权的领导者、系统的设计师、连接的学习者等五个能力维度。对比分析新旧两版ISTE教育领导者能力标准发现,新版标准核心内容,既与之前标准一脉相承,又有所拓展与更新。从整合技术到利用技术变革学习,同时增加授权教师与学生创造新教育文化。本文从适用对象与教育领导者作用角度,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信息化领导力标准。

【关键词】ISTE;教育领导者标准;信息化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8)010-080-04 继2016年、2017年分别公布了新版的学生标准(The ISTE Standards for Students)和教育工作者标准(The ISTE Standards for Educators)后,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以下简称ISTE)于2018年6月28日公布了新版的《ISTE教育领导者教育技术能力标准》(The ISTE Standards for Education Leaders,以下称“2018版ISTE教育领导者标准”),是ISTE公布的第三版教育管理者标准。本文简要地介绍了2018版ISTE教育领导者标准的主要内容,并将其与ISTE在2009年发布的第二版《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Administrators,以下称“2009版NETS·A标准”)、我国2014年颁布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指明新旧版本、中美两国信息化领导力标准的异同,提出对我国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发展的启示。

itss 标准体系

itss 标准体系

itss 标准体系
ITS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是一套体系化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全面规范了信息技术服务产品及其组成要素,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的信息技术服务,以保障其可信赖。

ITSS标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ITSS框架:这是ITSS标准的总体架构,包括服务管理、服务交付和服务支持等方面。

2. ITSS服务管理:规范信息技术服务的管理体系,包括服务战略、服务设计、服务转换和服务运营等方面。

3. ITSS服务交付:规范信息技术服务的交付流程,包括服务要求、服务交付、服务操作和服务验证等方面。

4. ITSS服务支持:规范信息技术服务的支持流程,包括服务台、技术管理、应用管理和设施管理等方面。

5. ITSS服务评估:规范信息技术服务的评估流程,包括服务审核、服务改进和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

国际iso标准

国际iso标准

国际iso标准
ISO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目的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
交流的一种工具。

ISO标准分为以下四类:
1. 管理体系标准(Management systems standards):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

2. 产品标准(Product standards):指对产品和服务特性的规范和
测试方法,如ISO 3166(国际代码)、ISO 4217(货币标准代码)等。

3. 测试和测量标准(Testing and measurement standards):用于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如ISO 17025(实验室质量管理)等。

4. 术语和符号标准(Terminology and symbols standards):确保
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之间术语和符号的一致性,如ISO 8601(时间表示法)等。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教育技术专家组 对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对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以计算机辅助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计算机为中心。将信息技 术贯穿于中小学课程,以提高各学科教育质量为目的。 2.强调教学内容与教法的改革,鼓励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高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重视师资培养,使教师们懂得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技术,建议 将教育技术投资中的30%用于师资培训。 4.保障实际投资,至少将全国每年教育开支中的5%(约130亿美元) 用于发展教育技术。 5.保证平等使用技术,全美国学生不分地区、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 状况,人人都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权利。 6.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建议将中小学教育经费的0.5%(约15亿美元) 用于进行旨在提高中小学教育效率的研究。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教育技术专家组,1997年3月
构建新时代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观念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 •单一感官刺激 单一感官刺激 •单一路径前进 单一路径前进 •单一媒体 单一媒体 •独立工作 独立工作 •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 •被动学习 被动学习 •基于事实 字面上的思考 基于事实/字面上的思考 基于事实 •刺激反应 刺激反应 •孤立的、人造的内容 孤立的、 孤立的
•儿童变化了。。。 儿童变化了。。。 儿童变化了
And Learning Is Different!
——学习也变化了。。。 学习也变化了。。。 学习也变化了
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科学 数学 艺术
写作
技术素养
阅读
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信息 技术能力的下一代
• • • • • • 成为信息技术的熟练使用者 成为信息的搜集者、 成为信息的搜集者、分析者和评价者 成为问题解决和决策者 成为信息技术工具的创造性的和高效率的使用者 成为信息时代的交流者、协作者、 成为信息时代的交流者、协作者、发表者和创造者 成为有卓越见识的、 成为有卓越见识的、有责任感的和有贡献的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TE Standards Teachers Effective teachers model and apply the ISTE Standards for Students (Standards•S) as they design, implement, and assess learning experiences to engage students and improve learning; enrich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provide positive models for students, colleagues, and the community. All teachers should meet the following standards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国际教育信息技术协会标准

教师 有效的教师将依据ISTE标准,并在学生设计,实施和评估学习经历时采纳此标准,不但以此来吸引学生,促进学习,而且丰富学生的专业实践,此外,还可以为学生、同事和社区提供积极的模型。所有的老师都应符合以下标准和绩效指标要求。 1. Facilitate and inspire student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Teachers use their knowledge of subject ma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to facilitate experiences that advance student learning,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both face-to-face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a. Promote, support, and model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ventiveness b. Engage students in exploring real-world issues and solving authentic problems using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 c. Promote student reflection using collaborative tools to reveal and clarify student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planning, and creative processes d. Model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by engaging in learning with students, colleagues, and others in face-to-face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1、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 教师利用他们在学科、教与学以及技术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的经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创造性以及在面对面与虚拟环境下的创新。 a. 促进、支持,并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b.鼓励学生探索真实世界的问题和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解决真实的问题 c. 促进学生使用协作工具进行反思,来揭示和阐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思考、计划,和创造性的过程 d. 在面对面及虚拟环境下,和学生、同事及他人一起学习,来构建协作知识 2. Design and develop digital age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assessments Teachers design, develop, and evaluate authentic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assessments incorporating contemporary tools and resources to maximize content learning in context and to develop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s identified in the Standards•S. a. Design or adapt relevant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t incorporate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 to promote student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b. Develop technology-enrich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enable all students to pursue their individual curiosities and becom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setting their own educational goals, managing their own learning, and assessing their own progress c. Customize and personalize learning activities to address students’ diverse learning styles, working strategies, and abilities using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 d. Provide students with multiple and varied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s aligned with content and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use resulting data to inform learning and teaching 2、设计和开发数字时代的学习经历和评估 教师运用现代工具和资源来设计、开发和评价真实的学习经历和评估,最大限度地提高当代语境中的内容学习,发展知识、技能和在学生标准中规定的态度。 a. 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设计或调整有关的学习经历,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 b.开发技术化的学习环境,使所有的学生能够追求他们的个人兴趣,积极地制定自己的教育目标,积极管理自己的学习,并积极评估自己的进步 c.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来解决学生在学习风格、工作策略和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能力上的差异 d.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及内容和技术标准,并利用成绩数据来告知学生学习和教学的情况 3. Model digital age work and learning Teachers exhibit knowledge, skills, and work processes representative of an innovative professional in a global and digital society. a. Demonstrate fluency in technology systems and the transfer of current knowledge to new technologies and situations b. Collaborate with students, peers, parents, and community members using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 to support student success and innovation c. Communicat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ideas effectively to students, parents, and peers using a variety of digital age media and formats d. Model and facilitate effective use of current and emerging digital tools to locate, analyze, evaluate, and u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support research and learning 3、构建数字时代的工作和学习模型 作为全球化数字社会的创新型专业人士的代表,教师要呈现其知识、技能和工作流程。 a. 要能熟练操作技术系统,并在新技术条件下,将现有的知识进行转换 b. 与学生、同事、父母及社区成员合作,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来支持学生的成功与创新 c. 利用各种数字化时代的媒体和格式向学生,家长和同行传递相关的信息和理念; d. 模拟和促进有效利用现有的新兴的数字工具来定位,分析,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以支持研究和学习。 4. Promote and model digital citizenship and responsibility Teachers understand local and global societal issu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an evolving digital culture and exhibit legal and ethical behavior in their professional practices. a. Advocate, model, and teach safe, legal, and ethical use of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including respect for copyrigh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appropriate documentation of sources b. Address the diverse needs of all learners by using learner-centered strategies providing equitable access to appropriate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 c. Promote and model digital etiquette and responsible social inter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 of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d. Develop and model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global awareness by engaging with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of other cultures using digital ag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ools 4. 促进和模拟数字化公民和责任 教师了解本土和全球的社会问题以及不断发展的数字文化中的责任,在他们的专业实践中体现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行为。 a. 倡导,塑造并教导安全地,合法地,符合道德地使用数字化信息与技术,包括尊重版权,知识产权和资源的相应文档; b. 通过使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战略,公平地提供适当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以满足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的需求; c. 提倡和塑造与使用技术和信息相关的数字化礼仪及负责任的社会互动; d. 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事和学生对数字化时代的通信和协作工具的参与来开发和塑造对文化的理解和全球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