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宇宙环境基础梳理1多层次天体系统天文学共70页文档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分解

考点一
考点二
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4年9月12日证实,太空探测器“旅 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 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读图完成(1)~(2)题。
考点一
考点二
(1)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
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
A.A
B.B
C.C
1)
公转 周期
地球 1. 00 1.00
5.52
1年
火星 0.11 0.15 3.96 1.9年
自转 周期
23小时 56分
24小时 37分
四季 更替
有
有
考点一
考点二
(1)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D.表面温度高低
(2)人类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是因为火星( )
D.D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
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第(1)题,天体系统的范围由小到大是D地球或月球 构成C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等构成B太阳系,比太阳系高一 级是A银河系,所以根据图判断A正确。第(2)题,日地距 离影响最大的是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地球表面的大气层 是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的,所以C的说法是错 误的,故选C。 答案 (1)A (2)C
的火星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 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 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 星开发过程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分析下表,回 答(1)~(2)题。
地球的宇宙环境基础梳理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文学

究表明地球气候变化与此相关。
(3)耀斑以
离层产生
射电爆发 和 磁暴 现象,影响
高能粒子喷发 等方 短波 通信。
式放出辐射能,这些辐射能到达地球,引起大气电 (4)太阳日冕层中的许多带电离子脱离太阳引力飞 向宇宙空间,形成 太阳风。太阳风到达地球 极地上空 ,
时,受地球
产生
磁场 的作用,偏向
极光 现象。
日。40年前的今天,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登 上月球,印下了自己的足迹。实现了个人一小步, 人类探索太空的一大步。 材料二 2009年3月1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
一号”在绕月飞行了5 514圈后,舍身撞向月球,
为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1)根据目前的探测结果,知月球上的能源有 ( A.生物能、潮汐能 B.核能、生物能 )
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 资源贫乏。
强化专练
2.下图是“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的共同原因有 ( ①纬度低 A.①② ②海拔较高 B.③④ ③云量少,晴天多 C.②③ D.①④ ④上空臭氧少 )
(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 这样的新能源 发达的地区 能源 ) ②我国
答案(1)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新月)时,
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2)长江中下游 (3)日珥 (4)观察月全食机会多。由于地球的半径比月球大 四川 成都 日偏食
得多,地影很宽,因此月球进入地影的机会较多,
而月影扫在地球上的范围较窄。
【预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宇宙知识要点

交角=直射点纬度
•重合 交角为0
46
直射点经度 直射点纬度
12时所在经线度 公式计算所得 日照图所得
晨昏线与经线 的交角
晨昏线与极圈 的切点
交角=直射点纬度
切点与交角互余
47
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 切点即是极昼、
春分日、秋分日
夜出现的纬度
•垂直 切点为90°切点与交角互余 互余
晨昏线与经线交角为0°
利用晨昏线推理
时间换算与日界线
时差问题 东加西减
未知时间=已知时间±两地差
日界线 分界线为0时所在经线
180°经线
关键:找出0时所在经线
34
如图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3月
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
NA的经度为 60°,E NB的经度为 180。°
180°B 8点钟
N
120°
这时北京时间为
南
1.该地房屋一定坐落
在 A.东半球
B.西半球
东
西
CC.南半球
D.北半球
2.据图判断夏至日的
日出方位为
AA.① B.② 夏季
C.③ D.④
北 冬季
51
3. 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
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180°、45°W经线的度数。
考点布局; •比较昼夜长短 •计算昼长或夜长
=2×(12-日出时间) =2×(日落时间-12)39
图l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
为AMB昼弧,AM=MB, α等于20°,据此回答。
12点钟
145°W
1.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A.21时40分 B.22时20分 C.10时 D.9时40分
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梳理

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总结1.1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的判断条件: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不依附其他天体,物质。
2.天体系统的判断条件:相互吸引、相互绕转,不同级不越级。
3.天体系统的层次:4.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因为其质量占到太阳系质量的99.86%。
5.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水金.地球.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同向性(自西向东)、近圆性、共面性。
按性质分--类地:水金地火;巨:木土;远日:天王、海王6.小行星带的位置: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火烧木头一堆渣)7.恒星是自身可以发光发热的气体球。
“一闪一闪亮晶晶”指的是恒星。
举例:太阳、牛郎星、织女星8.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木星体积质量最大。
9.哈雷彗星周期为76年,自东向西。
冥王星开除行星籍:质量较小。
9.月球自转、公转周期一致,都是一个农历月,自转、公转方向也一致,都是自西向东,所以月球永远背对地球,只能看见月球一面。
10.月面环境(无液态水,无大气层)无风雨雷电,无天气变化;无流星现象;昼夜温差巨大(没有大气层削弱和保温作用);声音无法传播;缺少大气层的保护,常受陨石撞击,表面坑洼。
11.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金锁链条件)12.“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
影响生命宜居带位置的最主要因素是行星与恒星的距离。
合适的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可以为行星提供适宜的温度,所以宜居带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由紫外光区、可见光区(能量最集中、50%)、红外光区三部分组成;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源;②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了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③大气运动,水循环(蒸发)的主要能源。
(2)太阳辐射能直接利用一一发电,取热等。
太阳灶做饭,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太阳发电,看电视(3)太阳辐射能间接利用一一煤(储存起来的太阳能)、石油、天然气、沼气、风能、水能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①纬度:②地势(海拔):③天气和气候:阴天或晴天④大气透明度:⑤昼长时间:4.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因+分析+结果①纬度低(因),太阳高度角大(分析),太阳辐射强(果)。
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
1、含义 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
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扩展的。因此,现把已经观测 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约140亿 光年)。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观察到宇宙里有些什么?
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流星体、 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2、太阳的结构
从内向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等
黑子 耀斑
发生层 次
概念
光球 光球层上的暗黑斑点
成因
温度比周围 低
色球
色球层上局部有时突 然增亮的斑块
彗星
著名的哈雷彗星公转周期约为76年
玫瑰星云
星云是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云雾状天体。
船底座(Eta Carinae)星云。
蝴蝶(Butterfly)星云。Unit Telescope 1拍摄
猎户座(Orion)中的马头(Horsehead)星云B33
仙女座大星云(星系)
流星体 流星雨
流星体是太阳系内,小至 沙尘,大至巨砾,成为颗粒 状的碎片。流星体进入地球 (或其他行星)的大气层之 后,在路径上发光并被看见 的阶段则被称为流星。许多 流星来自相同的方向,并在 一段时间内相继出现,则称 为流星雨。
结构板书
描述一你所、看人到的类宇宙对宇宙的认识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shiping
中国古代天文中有丰富的关于宇宙结构的设想。远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中国古 代就逐渐形成“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朴素的直观见解。到了3000年前的 西周时代,又逐渐形成了“盖天说”。盖天说认为,大地不是平整方形,而是拱 形,天空如一个斗笠,大地犹如一个倒扣的盘子。战国时代的尸佼在《尸子》一 书中对宇宙概念明确写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意思是:宇表示东 南西北上下六个方向,即表示空间。宙表示过去、现在和将来,即表示时间。
必修1 第二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考点一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也叫总星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的通称。
2.天体属性(1)物质性与多样性——分类(2)运动性——天体系统①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相互绕转)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②天体系统的层次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1)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是恒星和星云两类。
(2)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所有的星系合在一起,构成总星系。
4.太阳系和地月系(太阳系示意图)(1)太阳系①组成: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
②八颗行星的位置: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2)地月系:由地球与其卫星月球组成。
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3.航天器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4)地质条件好。
(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四子王旗)。
图解考点:以我国航天基地的分布来理解航天基地形成的条件1.(2016·4月浙江选考)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 A2.(2015·10月浙江学考)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多的太空飞行,到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
“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A.恒星B.行星C.流星体D.行星际物质答案 D(2017·4月浙江选考)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
高中地理知识点超全超详细复习课件 2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西部非季 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 的地区。(如图)
20
21
2.正确分析影响因素 (1)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 ①纬度因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 太阳辐射多。 ②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 杂质、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大气削弱作 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天气状况:晴天多,日照时数越长,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多。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 ④昼长因素: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太阳辐射 越多
5
二、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
类地行星:A水星、B金星、C_地__球__、D火星 (1)八颗行星巨行星:E_木__星__、F土星
远日行星:G_天__王__星___、H海王星
6
(2)特征
运动特征近_同__向圆__性_性::绕绕日日公公转转方的向轨都道是近自似西圆向形东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__液__态_水___的存在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适宜的温度
9
生命存在问题的分析思路 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
四看三分析”入手分析: 一看: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稳定。 二看: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从距恒星的距离 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长短、大气层方面分析该行 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 三看:该行星周围有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从该 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 具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四看:该行星是否有液态水存在。从温度高低和水 体运动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液态水存在。
10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以_电__磁__波_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 能量。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D
(2013· 试题调研)读北半球各纬度大 气上界的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曲 线图,完成(1)~(2)题。
(1)和赤道相比, 上海约(31° N)大气上界太阳辐 射总量( B ) A.冬半年比赤道多 C.全年比赤道多 B.夏半年比赤道多 D.和赤道一样多
(2013· 试题调研)读北半球各纬度大 气上界的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曲 线图,完成(1)~(2)题。
C
基础 自主 落实
基础梳理
三、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 (1)太阳活动的概念: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 象。 (2)太阳大气的外部圈层:由里向外分为 A 光球层、B 色球层 、 C 日冕层 ; 其中 A 层出现的太阳活动现象为太阳黑子, B 层有 耀斑 和 日珥 ,C 层有 太阳风 。
自然地理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第二节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纲解读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特殊性。 2.天体系统的等级差别。 3.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C
基础 自主 落实
基础梳理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天体在宇宙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在 万有引力 和天 体的永恒运动下,共同组成了多层次的 天体系统 。
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 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 温作用弱,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
重点 难点 突破
考点二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维持着地表 温度